1、2014-2015学年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罗波高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2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是( )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
2、和核酸构成;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病毒的遗传物质是DNA或RNAABCD3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托马斯祖德霍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囊泡膜是一种生物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等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控制的C特殊囊泡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D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
3、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时,共通过5层膜结构4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D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5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B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C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
4、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6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玻璃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
5、不能进行呼吸作用二、非选择题(39分)7(14分)如图表示某适宜温度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C点表示A植物的_(2)当光照强度为a时,A植物的呼吸强度比B植物的呼吸强度_;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速率是_mg/m2h;消耗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的_阶段(3)A和B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_;当光照强度为b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_(4)当光照强度为b时,A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X=_小时(5)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A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
6、素的_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6)植物A叶肉细胞消耗CO2的场所是_,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_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_(7)若将A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A植物的叶肉细胞C3的含量将_8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 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_免疫
7、功能,其特点是_(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_(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_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_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_,参与体液免疫过程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
8、物网_(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_;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_(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_、_,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_和_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10已知水稻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高杆(B)对矮杆(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两个纯合的水稻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受_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_定律(2)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_新品种,其基因型为_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并作
9、简要说明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_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_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_和_(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_(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_、_和_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_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四、【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1)基因工程的
10、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中的核心步骤是_;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这一技术的原理是_(2)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_,具体过程是在_(填写特殊的条件)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经过_产生愈伤组织,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3)克隆动物实际上是用_方法得到动物,也就是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_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4)生态工程是实现经济最重要的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答两项):_(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
11、A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都能制造出新的蛋白质B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血清、血浆C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依次经过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孵化、囊胚、原肠胚等阶段D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能使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属于同一种酶2014-2015学年广西南宁市武鸣县罗波高中高三(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一、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同一动物个体的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是不同的,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 )A二者所处的细胞周期不同B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C二者所含有的基因组不同D二者核DNA的复制方式不同考点:细胞的分化 分析:1、
12、人体内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都含有该生物全部的遗传物质2、细胞分化是指在个体发育中,由一个或一种细胞增殖产生的后代,在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上发生稳定性差异的过程细胞分化的实质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不同细胞选择表达的基因不完全相同解答:解:A、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已经高度分化,不再分裂,没有细胞周期,故A选项错误;B、神经细胞与肌细胞在功能上不同的根本原因是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即二者合成的特定蛋白不同,故B选项正确;C、神经细胞与肌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形成的,含有相同的基因组成,故C选项错误;D、核DNA的复制方式相同,都是半保留复制,故D选项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
13、细胞分裂和细胞分化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丝分裂的结果,明确人体所有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有丝分裂而来的,含有相同的遗传物质;识记细胞分化的概念,掌握细胞分化的根本原因,能准确判断各选项2埃博拉病毒是迄今发现的致死率最高的病毒之一,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从2天到21天不等,目前感染埃博拉病毒的已知主要渠道是直接接触感染者的血液、分泌物及其他体液,或接触感染者的尸体下列有关病毒的叙述正确是( )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一定是病毒;埃博拉病毒可在实验室中用液体培养基培养;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病毒是生命系统的最基本结构层次;病毒的遗传
14、物质是DNA或RNAABCD考点:细胞的发现、细胞学说的建立、内容和发展 分析:病毒是一类没有细胞结构的特殊生物,只有蛋白质外壳和内部的遗传物质构成,不能独立的生活和繁殖,只有寄生在其他生物的活细胞内才能生活和繁殖,一旦离开了活细胞,病毒就无法进行生命活动解答:解:病毒无细胞结构,一般由蛋白质和核酸构成,正确;所有动植物的致病因子不一定是病毒,有可能是细菌等,错误;病毒只能寄生在活细胞内,不能用普通液体培养基培养,错误;病毒在生物圈中的分布十分广泛,正确;病毒不属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最基本结构层次是细胞,错误;病毒只含有DNA或RNA,其遗传物质是DNA或RNA,正确故正确的说法有故选:C点
15、评:本题考查了病毒的代谢特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病毒和其它细胞生物的区别以及离开了寄主细胞就无生命活动的特性32013年10月7日,诺贝尔奖评审委员会将生理学或医学奖授予詹姆斯罗斯曼、兰迪谢克曼和托马斯祖德霍夫等三位科学家,以表彰他们在细胞内主要运输系统囊泡运输的调控机制领域所作出的杰出贡献下列有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囊泡膜是一种生物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B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等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控制的C特殊囊泡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所释放的神经递质,在神经细胞之间传递神经信息D核糖体合成的蛋白质,经内质网、高尔基体、囊泡和细胞膜的运输、加工和分泌时,共通过5层膜结构考点:
16、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的生物膜系统 分析:分泌蛋白合成与分泌过程:核糖体合成蛋白质内质网进行粗加工内质网“出芽”形成囊泡高尔基体进行再加工形成成熟的蛋白质高尔基体“出芽”形成囊泡细胞膜,整个过程还需要线粒体提供能量解答:解:A、囊泡是由细胞膜或细胞器“出芽”形成,因此囊泡膜是一种生物膜,其基本骨架是磷脂双分子层,A正确;B、囊泡接受、传递和投放物质等精准行为都是受基因控制的,B正确;C、兴奋在神经元间通过神经递质传递,而递质从突触小泡释放到突触间隙是以囊泡的形式,C正确;D、分泌蛋白的运输、加工和分泌都要以囊泡形式在内质网、高尔基体、细胞膜之间运输转化,因此该过程中不需要通过膜结构,D错误
17、故选:D点评:本题以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为背景,考查细胞器之间的协调配合、细胞核的结构和功能、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要求考生识记细胞器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分泌蛋白的合成与分泌过程;掌握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过程4下列关于实验的说法,正确的是( )A观察线粒体时,可用嫩而薄的藓类叶代替口腔上皮细胞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染色漂洗制片C制备纯净细胞膜时,可用鸡的红细胞代替猪的红细胞D探究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考点:DNA、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实验;细胞膜的制备方法;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观察细胞的有丝分裂 分析:观察线粒体时,最后选择无色的细胞进行观察,
18、如洋葱内表皮细胞,否则会造成颜色干扰;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制备较纯净的细胞膜时,选哺乳动物成熟的红细胞,因它不会细胞核和细胞器,不会形成干扰解答:解:A、观察线粒体时,需要用健那绿染料将线粒体染成蓝绿色,而嫩而薄的藓类细胞本身有颜色会干扰实验结果,A错误;B、观察有丝分裂实验中制作装片的流程为解离漂洗染色制片,B错误;C、鸡的红细胞含有细胞核和各种细胞器,即含有核膜和细胞器膜,会干扰实验结果,C错误;D、观察细胞中DNA和RNA的分布时,吡罗红甲基绿染色剂需现用现配,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观察细胞中线粒体的实验、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实验、细胞膜的制备实验
19、和观察细胞中DNA、RNA的分布实验,意在考查考生能独立完成“生物知识内容表”所列的生物实验,包括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方法和操作步骤,掌握相关的操作技能,并能将这些实验涉及的方法和技能进行综合运用5下列叙述与生物学史实相符的是( )A孟德尔用山柳菊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定律B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对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建立也做出了巨大的贡献C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水和空气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的半保留复制考点:孟德尔遗传实验;光合作用的发现史;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 分
20、析:1、孟德尔遗传实验获得成功的原因之一是选材正确,选择豌豆作为遗传学实验材料,豌豆的特点:(1)豌豆是严格的自花、闭花授粉植物,在自然状态下一般为纯种;(2)豌豆具有多对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易于观察;(3)豌豆的花大,易于操作;(4)豌豆生长期短,易于栽培2、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步骤:分别用35S或32P标记噬菌体噬菌体与大肠杆菌混合培养噬菌体侵染未被标记的细菌在搅拌器中搅拌,然后离心,检测上清液和沉淀物中的放射性物质实验结论:DNA是遗传物质解答:解:A、孟德尔用豌豆为实验材料,验证了基因的分离及自由组合规律,A错误;B、沃森和克里克以富兰克林和威尔金斯提供的DNA衍射图谱的有关数据为
21、基础,推算出DNA双螺旋结构,B正确;C、范海尔蒙特基于柳枝扦插实验,认为植物生长的养料来自土壤和水,C错误;D、赫尔希和蔡斯用35S和32P分别标记T2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D错误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DNA分子结构的主要特点、孟德尔遗传实验等,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的方法、过程及结论;识记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构建过程;识记孟德尔遗传实验采用的材料及结论,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6如图甲为研究光合作用的实验装置用打孔器在某植物的叶片上打出多个叶圆片,再用气泵抽出气体直至叶片沉入水底,然后将等量的叶圆片转至含有不同浓度的NaHCO
22、3溶液中,给予一定的光照,测量每个玻璃皿中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如图乙),以研究光合作用速率与NaHCO3溶液浓度的关系有关分析正确的( )A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减小B在bc段,单独增加光照或温度或NaHCO3溶液浓度,都可以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D因NaHCO3溶液中不含氧气,所以整个实验过程中叶圆片不能进行呼吸作用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分析:影响光合作用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强度、温度、CO2浓度等,一般光合作用达到饱和点时,自变量将不再成为限制因素NaHCO3
23、溶液是为光合作用提供二氧化碳的由图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bc段,增加NaHCO3溶液浓度,叶圆片上浮的时间基本不变;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增加解答:解:A、由图可知,在ab段,随着NaHCO3溶液浓度的增加,光合作用速率逐渐增强,释放的氧气量增多,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间减少,A错误;B、图中可以看出在bc段,单独增加NaHCO3溶液浓度,不能缩短叶圆片上浮的时间,B错误;C、在c点以后,因NaHCO3溶液浓度过高,使叶肉细胞失水而导致代谢水平下降,产生氧气量减少,叶圆片上浮至液面所用的平均时
24、间增加,C正确;D、整个实验过程中叶片都在进行呼吸作用,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影响光合速率的因素,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能力、分析曲线图的能力和实验探究能力,有一定难度二、非选择题(39分)7(14分)如图表示某适宜温度条件下,植物吸收二氧化碳的速率与光照强度的关系请据图分析回答:(1)C点表示A植物的光饱和点(2)当光照强度为a时,A植物的呼吸强度比B植物的呼吸强度强;A植物光合作用消耗二氧化碳的速率是4mg/m2h;消耗的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阶段(3)A和B两种植物,适宜在弱光条件下生长的是B;当光照强度为b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氧化碳浓度(4)当
25、光照强度为b时,A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则X=2小时(5)据图可推测,在温室中,若要采取提高CO2浓度的措施来提高A植物的产量,还应该同时考虑这一因素的光照强度影响,并采取相应措施(6)植物A叶肉细胞消耗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在强光下ATP的移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到叶绿体基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中消耗ADP的场所是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叶绿体(7)若将A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A植物的叶肉细胞C3的含量将降低考点:光反应、暗反应过程的能量变化和物质变化;细胞呼吸的过程和意义 分析:观察题图可知本
26、题考查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之间的关系要明确各段曲线的含义:当光照强度(CO2浓度)为0,此时只进行细胞呼吸,释放的CO2量可表示此时细胞呼吸的强度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时,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即光合作用强度等于细胞呼吸强度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时左边,此时细胞呼吸强度大于光合作用强度当二氧化碳的吸收量为0时右边,光合作用强度大于呼吸作用强度a为光的补偿点此时光合作用的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b为光饱和点光合作用,光反应的反应式:2H2O4H+O2(水的光解);NADP+2e+H+NADPH(递氢);ADP+PiATP (递能);暗反应的反应式:CO2+C5化合物2C3化合物(二氧
27、化碳的固定);2C3化合物+4NADPH+ATP(CH2O)+C5化合物+H2O(有机物的生成或称为C3的还原);ATPADP+Pi(耗能)解答:解:(1)C点表示A植物的光饱和点,该光照强度下光合作用速率达到了最大值(2)黑暗下,光照强度为0,只能进行细胞呼吸,可以看出A植物的呼吸强度比B植物的呼吸强度强,在a点,A植物二氧化碳吸收速率为0,说明光合强度=呼吸强度=4mg/m2h;二氧化碳用于光合作用的暗反应二氧化碳的固定(3)由图可知,B植物的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都比B植物低,适宜在弱光下生活,当光照强度为b时,A植物达到了最大的光合速率,b点即光饱和点,此时限制A植物光合作用的主要因素是二
28、氧化碳浓度(4)当光照强度为b时,A植物净光合作用=24,呼吸速率=4,当A植物照光X小时,然后黑暗12小时,能够使叶片干物质的量和处理前一样,即有24X412=24,X=2(5)据图可推测,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时光照强度(6)光合作用暗反应消耗CO2的场所是叶绿体基质叶绿体中产生ATP的场所是类囊体薄膜,用于暗反应,场所是叶绿体基质,所以ATP的运动方向是从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到叶绿体基质在光照条件下,叶肉细胞既可以光合作用,也可以进行呼吸作用,所以消耗ADP形成ATP的场所有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叶绿体(7)若将A植物由1%的CO2浓度突然置于0.3%CO2浓度下(光照强度不变),A植物的叶肉
29、细胞C3的合成减少,导致其含量将降低故答案为:(1)光饱和点(2)强 4 暗反应 (3)B 二氧化碳浓度 (4)2(5)光照强度(6)叶绿体基质 从叶绿体囊状结构的薄膜到叶绿体基 线粒体、细胞质基质、叶绿体(7)降低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光合作用、细胞呼吸的过程,以及影响光合作用与细胞呼吸的因素,主要考查学生分析题图获取信息并理解有效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8为了探究某种复方草药对某种细菌性乳腺炎的疗效是否与机体免疫功能增强有关,某研究小组将细 菌性乳腺炎模型小鼠随机分为实验组(草药灌胃)、空白对照组(蒸馏水灌胃)和阳性对照组(免疫增强剂A灌胃),并检测免疫指标回答下列问题:(1)研究发现:实验组小鼠
30、吞噬细胞的吞噬能力显著高于阳性对照组,极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这一结果至少可说明该草药增强了小鼠的非特异性免疫功能,其特点是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研究还发现:实验组小鼠的T细胞含量显著高于空白对照组,与阳性对照组相近这一结果说明:该草药可能通过提高小鼠的T细胞含量来增强其特异性免疫功能通常,在细胞免疫过程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是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在特异性免疫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受到抗原刺激的B细胞可在该因子的作用下,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考点: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
31、的作用 分析: 1、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1)非特异性免疫:是指长期进化形成,具有先天性,生来就有的天然防御功能,是免疫的基础 (2)特异性免疫的特点:以非特异性免疫为基础;出生后形成;具专一性,具特殊针对性;出现慢,针对性强,强度较强2、特异性免疫包括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其具体过程如下:体液免疫过程:细胞免疫过程:解答:解:(1)非特异性免疫的特点: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预防作用(2)在细胞免疫中,效应T细胞的作用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密切接触,激活靶细胞内的溶酶体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发生变化,最终导致靶细胞裂解死亡 (3)在体
32、液免疫过程中,T细胞可产生淋巴因子,促进B细胞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浆细胞产生抗体,参与体液免疫过程故答案为:(1)非特异性机体生来就有,不针对某一类特定病原体,而是对多种病原体都有一定的防御作用(2)识别并与被病原体入侵的宿主细胞紧密接触,可使之裂解死亡(3)淋巴B抗体点评:本题以探究实验为背景,考查人体免疫系统在维持稳态中的作用,要求考生掌握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的特点;识记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掌握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具体过程,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9某陆地生态系统中,除分解者外,仅有甲、乙、丙、丁、戊5个种群,调查得知,该生态系统有4个营养级,营养级之间的能量传递效率为10%20%,且
33、每个种群只处于一个营养级一年内输入各种群的能量数值如表所示,表中能量数值的单位相同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生态系统中的食物网(2)甲和乙的种间关系是捕食;种群丁是该生态系统生物组分中的消费者(3)一般来说,生态系统的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能量流动,此外还具有信息传递等功能碳对生物和生态系统具有重要意义,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考点:生态系统的结构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1、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营养结构指食物链和食物网2、食物链是指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之间南于食物而形
34、成的一种关系(通常指捕食链)特点:生产者为第一营养级消费者所处营养级不固定,一般不会超过5个营养级 3、食物网是指在一个生态系统中,许多食物链彼此相互交错连接成的复杂营养结构4、能量流动特点:单向流动:生态系统内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下一个营养级,不能逆向流动,也不能循环流动逐级递减: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逐级减少,能量在相邻两个营养级间的传递效率是10%20%;可用能量金字塔表示5、碳循环:碳在无机环境中主要以CO2和碳酸盐形式存在;碳在生物群落的各类生物体中以含碳有机物的形式存在,并通过生物链在生物群落中传递;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
35、式进行解答:解:(1)根据相邻两个营养级之间能量的传递效率为10%20%以及表格中的数据,可写出相应的食物网(2)根据食物网可知,甲和乙是捕食关系,丁是消费者(3)生态系统主要功能包括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碳在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之间的循环主要以CO2的形式进行故答案为:(1);(2)捕食; 消费者;(3)物质循环; 能量流动; 生物群落; 无机环境;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学生对知识的记忆和理解能力1、细菌并不都是分解者,如硝化细菌是自养型生物,属于生产者;寄生细菌属子特殊的消费者2、动物并不都是消费者,如蜣螂、蚯蚓、某些原生动物等以植物残体、粪便为食的腐食动物属于分解者3、生产者并不都是绿色植物,如
36、蓝藻、硝化细菌等原核生物也是生产者,应该说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4、植物并不都是生产者,如菟丝子营寄生生活,属于消费者10已知水稻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高杆(B)对矮杆(b)为显性,两对性状独立遗传现有两个纯合的水稻品种:抗病高杆(易倒伏)和感病矮杆(抗倒伏)品种回答下列问题:(1)水稻这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受两对等位基因控制,且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在育种实践中,若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一般来说,育种目的是获得具有优良性状的抗病矮秆新品种,其基因型为AAbb请用遗传图解表示,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并作简要说明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 分析:阅读题干可知,本题涉
37、及的知识利用基因重组原理进行杂交育种,明确知识点,梳理相关的基础知识,结合问题的具体提示综合作答解答:解:(1)根据题干信息已知水稻抗病(A)对感病(a)为显性,高杆(B)对矮杆(b)为显性,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因此两对基因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2)杂交育种的目的是获得多种优良性状于一身的纯合新品种,从题意知,抗病与矮杆(抗倒伏)为优良性状,所以育种的目的是获得AAbb能够稳定遗传的矮秆抗病个体,过程如下:将子二代中挑选矮秆抗病每株的所有种子单独种植在一起,得到一个株系,每个株系各自自交:如此经过几代留良劣汰的选择过程,后代没有发生性状分离的抗病矮秆株系就是所需纯合子故答案为:(1)两 基因的
38、自由组合(2)抗病矮秆 AAb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杂交育种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三、【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有些细菌可分解原油,从而消除由原油泄漏造成的土壤污染某同学欲从受原油污染的土壤中筛选出高效降解原油的菌株回答问题:(1)在筛选过程中,应将土壤样品稀释液接种于以原油为唯一碳源的固体培养基土,从功能上讲,该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基(2)纯化菌种时,为了得到单菌落,常采用的接种方法有两种,即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3)为了筛选出高效菌株,可比较单菌落周围分解圈的大小,分解圈大说明该菌株的降解能力越强(
39、4)通常情况下,在微生物培养过程中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无菌技术要求试验操作应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环境中微生物的污染考点:微生物的分离和培养 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培养基的分类:按物理性质分,分为液体培养基和固体培养基,固体培养基中含有凝固剂,一般是琼脂按化学成分分,分为天然培养基和合成培养两者的区别是天然培养基成分不确定,合成培养基成分的含量是确定的按用途分,分为选择培养基和鉴别培养基选择培养基主要是培养、分离特定的微生物,培养酵母菌可在培养基中加入青霉素;鉴别培养基可以鉴定不同的微生物,比如鉴别饮用
40、水中是否含有大肠杆菌,可以用伊红美蓝培养基,如果菌落呈深紫色,并带有金属光泽,说明有大肠杆菌2、常用灭菌方法:灼烧灭菌、干热灭菌和高压蒸汽灭菌法培养基、培养皿、接种环、实验操作者的双手、空气、牛奶所采用的灭菌和消毒方法依次:高压蒸汽灭菌、干热灭菌、灼烧灭菌、化学消毒、紫外线灭菌、巴氏消毒法3、接种最常用的方法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接种的目的是使聚集在一起的微生物分散成单个细胞,并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细菌繁殖而成的子细胞群体菌落解答:解:(1)欲筛选出能降解原油的菌株,培养基中应只含有原油而无其它碳源,不能降解原油的细菌在此培养基上不能生存,这类培养基属于选择培养(2)分离纯化菌种时,需采
41、用的接种方法有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使聚集在一起的细菌细胞分散成单个细胞,从而能在培养基表面形成单个的菌落,以便纯化菌种(3)降解原油能力越强的菌株,在菌落周围形成的分解圈越大(4)实验室常用的灭菌方法有灼烧灭菌(如接种环)、干热灭菌(如培养皿)、高压蒸汽灭菌(如培养基)等无菌操作要求在整个实验过程中操作都在酒精灯火焰附近进行,以避免周围微生物的污染故答案为:(1)原油 选择(2)平板划线法 稀释涂布平板法(3)越强(4)干热灭菌 高压蒸汽灭菌 火焰点评:本题的知识点是微生物培养过程中的无菌技术,分离微生物的常用的接种方法和接种工具,主要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
42、力四、【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程序主要包括四个步骤,其中的核心步骤是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PCR技术扩增目的基因是基因工程中常用的技术手段,这一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的复制(2)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具体过程是在无菌(填写特殊的条件)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诱导其经过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3)克隆动物实际上是用核移植方法得到动物,也就是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4)生态工程是实现经济最重要的
43、手段之一,请写出它遵循的基本原理(答两项):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5)下列有关现代生物技术的有关叙述正确的是BA基因工程与蛋白质工程都能制造出新的蛋白质B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血清、血浆C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依次经过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孵化、囊胚、原肠胚等阶段D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都能使核苷酸之间形成磷酸二酯键,属于同一种酶考点:基因工程的原理及技术;植物培养的条件及过程;动物细胞核移植技术 分析:1、基因工程的基本操作步骤主要包括四步:目的基因的获取;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目的基因的检测与鉴定2、用核移植
44、的方法得到的动物是克隆动物用体外受精技术获得的动物是试管动物3、生态工程遵循自然界物质循环规律,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其遵循的原理包括: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解答:解:(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是基因工程的核心步骤;PCR技术是在模板DNA、引物和四种脱氧核糖核苷酸存在下,依赖于DNA聚合酶的酶促合成反应,因此这一技术的原理是DNA双链的复制(2)植物组织培养的主要原理是植物细胞具有全能性,具体过程是在无菌和人工控制条件下,将离体的植物器官、组织、细胞培养在人工配制的培养基上,给予适宜的条件
45、,诱导其经过脱分化产生愈伤组织,再经过再分化形成胚状体,最终形成完整的植株(3)克隆动物实际上是用核移植方法得到的动物,也就是将一个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一个已经去掉细胞核的卵母细胞中,使其重组并发育成一个新的胚胎,最终发育为动物个体(4)桑基鱼塘体现了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等生态工程的基本原理(5)A、只有蛋白质工程能制造出新的蛋白质,A错误;B、动物细胞培养时需要添加血清、血浆,B正确;C、动物的早期胚胎发育依次经过受精卵、卵裂、桑椹胚、囊胚、原肠胚等阶段,C错误;D、DNA连接酶和DNA聚合酶不属于同一种酶,D错误故答案为:(1)基因表达载体的构建 DNA双链的复制(2)全能性 无菌 脱分化(2)核移植 卵母(4)物质循环再生原理、物种多样性原理、协调与平衡原理、整体性原理、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5)B点评:本题考查基因工程、细胞工程、胚胎工程和生态工程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运用所学知识与观点,通过比较、分析与综合等方法对某些生物学问题进行解释、推理,做出合理的判断或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