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西南宁市上林县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政治上学期期中试题 文(含解析)第卷(选择题,共48分)本卷共24小题,每题2分,共48分。在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 意识形态关乎旗帜、关乎道路、关乎国家政治安全,我们必须从各种形式的文化现象中区分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和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还要辨识不同性质的意识形态文化。下列文化现象中属于意识形态性质文化的是( )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球抗疫科研团队与时间赛跑,研发可应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中国制度文明优势袁隆平院士团队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 1500 公斤
2、目标,突破记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加强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弘扬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彰显中国制度文明优势等属于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符合题意。:全球抗疫科研团队与时间赛跑,研发可应用新型冠状病毒疫苗;袁隆平院士团队早稻加晚稻实现亩产 1500 公斤目标,突破记录等,属于非意识形态性质的文化,与题意不符。 故本题选B。2. 近日,“打工人”这个词火了,各种段子和表情包在网
3、上流传。广大网友纷纷加入到“打工人”的阵营中,互道“早安、午安、晚安”,打气加油。调侃自嘲的背后,隐藏的或许是职场压力共识,是新冠疫情下职场焦虑的集体释放。据中国职场压力报告 2020显示,2020 年职场人的平均压力值为 6.9,达到了近两年的压力峰值。这表明(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人们的文化思想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反映着时代的变迁文化能直接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打工人”调侃自嘲的背后,隐藏的或许是职场压力共识,是新冠疫情下职场焦虑的集体释放。据中国职场压力报告 2020显示,2020 年职
4、场人的平均压力值为 6.9,达到了近两年的压力峰值。这表明文化源于时代的实践,反映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在社会生活中创造、发展和享用文化,符合题意。:材料强调文化是社会实践的产物,文化思想是社会现实状况的反映,不强调形式多样的文化生活活跃了人们的文化思想,排除。: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有优秀与腐朽,先进与落后之分,优秀文化只有通过社会实践才能转化为推动实践发展的物质力量,错误。 故本题选A。3. 2020 年 10 月 26 日至 29日,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在北京召开。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的同
5、时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这表明( )文化影响力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同步增强的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和影响力为基础。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中共十九届五中全会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提出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到 2035 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远景目标,经济实力大幅跃升的同时建成文化强国,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显著增强。这表明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是经济、政治、文化等共同作用的结果,但归根到底以经济发展水平
6、和影响力为基础,符合题意。:经济发展水平是一个国家的国际影响力的基础和核心,错误。: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一个国家的文化影响力是与经济影响力并不完全同步增强的,错误。故本题选D。4. “故宫零废弃”垃圾分配项目是通过情景设计引导参观者体验“生态故宫”,倡导社会公众关注并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这表明( )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文化影响人们的交往方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故宫零废弃”垃圾分配项目是通过情景设计引导参观者体验“生态故宫”,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没有
7、体现文化对人的影响是深远持久的。与题意不符。:“故宫零废弃”垃圾分配项目倡导社会公众关注并实践垃圾分类的行动,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符合题意。:材料说明文化影响人们的实践活动,没有体现文化对人们的交往方式的影响。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C。5. 在知识经济时代,有人把国家区分为“脑袋国家”和“躯干国家”“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要把创造知识产权作为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决定A. B. C. D. 【答案】
8、B【解析】【详解】:在知识经济时代,“脑袋国家”通过生产和输出知识产权支配“躯干国家”,“躯干国家”受“脑袋国家”的控制与盘剥。这给我们的启示是文化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因此要把文化建设作为我国发展的重要战略任务,符合题意。:经济建设仍然是我国当前工作的中心,错误。:经济政治决定文化,文化反映经济、政治,文化与经济、政治既相互影响又相互作用,而不是相互决定,错误。故本题选B。6. 2020年3月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加强新时代大中小学劳动教育的意见),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紧密结合经济社会发展变化和学生生活实际,培养勤劳、
9、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新时代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基于( )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劳动观念和劳动素养是青少年文化素养的核心和标志劳动精神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劳动精神鼓舞生产实践,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新时代强调要把劳动教育纳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加强劳动教育,弘扬劳动精神,是基于劳动教育具有综合育人价值,能够丰富人的精神世界,增强人的精神力量,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符合题意。: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们文化素养核心和标志,错误。: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错误。 故
10、本题选A。7. 一个“为你读诗”的微信公众号有几千万人关注。“为你读诗”是一个以诗歌为纽带,连接人与人的诗意生活平台,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等经典文艺术作品,参与者包括行政官员、行业翘楚与普通大众,为中国大众和青少年提供了兼有知识、审美和情感的诗意生活内容。这表明( )形式多样的文化决定者人们富有诗意的生活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养大众文化对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起决定作用大众传媒发挥了文化传播、沟通和共享功能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为你读诗”微信公众平台,涉及文学音乐、美术、哲学等经典文艺术作品,参与者包括行政官员、行业翘楚与普通大众,为中国大众和青少
11、年提供了兼有知识、审美和情感的诗意生活内容。这表明营造良好的文化环境可以提升人的文化素养,而大众传媒发挥了文化传播、沟通和共享功能,有利于文化的传承,符合题意。:形式多样的文化影响(而不是决定)人们富有诗意的生活,错误。:大众文化有利于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但不能起决定作用,错误。故本题选D。8. 2020年7月28日,西安市印发(进一步加强全市田野文物保护工作实施方案,目在加强田野文物末端安全防护,强化综合防范措施,建立文物安全综合治理体系。保护文物安全是因为文物( )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根基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对于展现文化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全部记忆A.
12、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民族文化起着维系社会生活,维持社会稳定的重要作用,是这个民族生存与发展的精神根基,错误。:文物属于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和民族重要的文化财富,不仅对于研究人类文明的演进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于展现世界文化的多样性具有独特作用,符合题意。:文化遗产承载着民族历史和文化的记忆,但“全部记忆”说法错误,排除。故本题选C。9. 2020 年 5 月 21 日,是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茶是世界三大饮品之一,全球产茶国和地区达 60 多个,饮茶人口超过 20 亿。多地通过茶艺表演、手工制茶技能
13、大赛等方式,让更多的人知茶、爱茶,共品茶香茶韵,共享美好生活。设立“国际茶日”( )体现出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和弘扬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表明举办文化节日活动是传播文化的手段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更多国家认同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茶起源于中国,盛行于世界。联合国确定的首个“国际茶日”体现出国际社会对茶叶价值的认可与重视,对振兴茶产业和弘扬茶文化具有重要意义,符合题意。:举办文化节日活动是传播文化的途径而非手段,错误。:联合国确定“国际茶日”能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得到传播,但不能让更多国家认同,因为对本民族文化是认同,对不同民族文化是尊重、借鉴,错
14、误。 故本题选A。10. 京剧演“技”还是演“戏”?王国维说中国戏曲是“以歌舞演故事”,中国戏曲始终都在非常认真地描生活。“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材料说明( )文化具有相对独立性,“技”与“戏”可单独存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戏”决定着“技”的发展“戏”是“技”存在和发展的前提,要丰富“戏”的内涵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视“戏”又重视“技”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技”有独立的审美价值,但戏中之“技”从来不能
15、脱离剧情和人物而存在。一旦“技”成了最高理想和唯一追求,戏剧就失去了灵魂。当戏被忽视,技就失去了存在的理由,更无法精进了。这说明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戏”决定着“技”的发展,要积极推动文化内容和形式的创新,既重视“戏”又重视“技”,符合题意。:“技”和“戏”相互依存,并不能单独存在,说法错误。:材料强调“技”和“戏”相互依赖,相互影响。因此既重视“戏”又重视“技”,材料没有体现要丰富“戏”的内涵,与题意不符。故本题选D。11. 近年来,圆明园持续开展园内文物数字化存档工作。目前该园正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遭到多次破坏的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建筑开展全面记录,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
16、网上展示,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达到身临其境的效果。这表明( )科技进步使文化资源储存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恢复文化遗址的历史原貌能使游客受到更深刻的感染依托网络技术才能让现代人感受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档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该园正以三维扫描、摄影测量和全景摄影等手段,对遭到多次破坏的远瀛观和大水法遗址建筑开展全面记录,形成虚拟三维影像在网上展示,游客通过手机就能实现“掌上观展”,这表明了科技进步使文化资源储存的手段和方式发生了根本变革,对文物进行数字化存档有利于促进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正确。
17、:材料中阐述的是通过技术手段形成虚拟三维影像,而不是恢复文化遗址的历史原貌,排除。:依托网络技术更加有利于让现代人感受传统建筑的艺术特色,“才能”的表述过于绝对,排除。故本题选B。12. 2020 年 10 月 28 日,北京历史文化名城保护条例(修订草案)明确,北京东西城的成片传统平房区将“禁止破坏”“应保尽保”,进行“有机更新”,留住传统风貌。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老房子是因为( )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历史文化凝结在物质载体中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 文化只有先继承才能够发展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错误。:历史文化凝结在物质载体中,老
18、房子是历史文化的物质载体,正确。:文化继承是发展的必要前提,保护老房子有利于文化的发展创新,正确。:文化继承与发展是同一个过程的两个方面,没有先后之分,错误。故本题选C。13. 鲁班凳、微缩版世博会中国馆、行走的小猪佩奇,木拱桥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靠神奇的榫卯技术就能完成一个个作品。63 岁老手艺人阿木爷爷,将木工创作的过程拍成视频上传网络,在海内外迅速圈粉,视频累计播放量近 2 亿次。阿木爷爷和他的“中国神技”爆红海内外给我们的启示是( )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自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文化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融合并日渐趋同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传承
19、中华优秀文化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不用一根钉子、一滴胶水,仅靠神奇的榫卯技术就能完成一个个作品,阿木爷爷和他的“中国神技”爆红海内外给我们的启示是创新传统文化的表现方式,用心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符合题意。:有价值的文化创造源自于社会实践,而不是源自于文化传播载体的变革,错误。:文化是民族的也是世界的,不同文化相互借鉴、融合并保持其民族特色,而不是日渐趋同,错误。故本题选D。14. 在中国人的饮食文化中,筷子有着特殊的象征意义。这次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防控有了新的认识。2020 年 4 月以来,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
20、卫生健康委发出一系列文明健康生活倡议。其中,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议,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同。此倡议旨在( )树立文化自信,推动中华饮食文化更好走出去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理念,树立文明餐桌新风尚摒弃传统习俗,为中华饮食文化注入时代内涵助推疫情防控阻击战,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新冠肺炎疫情的爆发使人们对公共卫生的防控有了新的认识,首都文明办联合北京市卫生健康委发出一系列文明健康生活倡议。其中公筷、公勺、分餐的倡议,得到前所未有的社会认同。此倡议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理念,树立文明餐桌新风尚,助推疫情防控阻击战,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符合题意。:从材料可以
21、看出,此倡议旨在倡导健康文明生活理念,降低公共卫生安全风险,与树立文化自信和推动中华饮食文化更好走出去之间没有直接关系,错误。:传统习俗有精华也有糟粕,不能一味摒弃,错误。故本题选C。15. 内地与香港虽地相近、语相通,共同秉承中华文化,却由于历史与现实等原因,文化方面还存在着较明显的差异。“香港事件”的爆发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加强对香港社会开展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开展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 )要凸显历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的决定作用要以优秀传统文化为增进民族认同纽带目的是要减少内地文化和香港文化的差异旨在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
22、:“香港事件”的爆发让社会各界认识到加强对香港社会开展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的必要性。开展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要以优秀传统文化的纽带,旨在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爱国精神,增进民族认同,符合题意。:开展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要要凸显历史文化在社会发展中作用,但不能是决定作用,错误。:开展中国历史和中华文化教育要目的是增强香港同胞的国家意识和民族认同感,而不是要减少内地文化和香港文化的差异,错误。故本题选C。16. 从1989年10月革命老人帅孟奇的第一笔个人捐款开始,希望工程30年来一直以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充分利用近160亿元捐款,向590多万名寒
23、门学子伸出援手,用知识改变自己和家人的人生。实施希望工程的意义在于( )促进教育的发展,服务青少年成长发挥财政作用,促进社会公平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助力脱贫攻坚整合教育资源,促进文化创新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希望工程以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重返校园为使命,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发展,促进失学青少年健康成长。正确。:希望工程是公益事业,资金主要来自社会捐款,不是财政资金。错误。:希望工程改善贫困地区基础教育设施,救助贫困地区失学少年,有利于推动教育扶贫,助力脱贫攻坚。正确。:材料没有涉及文化创新。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17. 近年来,扶贫题材文艺作品的出现引起文学界的高度关
24、注。作家马平带病深入四川六县,走访贫困户,和基层干部深入交流,终于创作出扶贫题材小说高腔。目前,同名话剧正在紧锣密鼓排练,近期将上演。可见,好的文艺作品必须( )从实践中挖掘丰富的创作资源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有较高的商业价值和社会价值富有地域文化的底蕴和厚重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作家马平带病深入四川六县,走访贫困户,和基层干部深入交流,终于创作出扶贫题材小说高腔,说明文化创作必须立足实践,关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正确。:文化产品应该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错误。:材料不涉及地域文化的问题,不合题意。故本题选A。18. 2020 年 10 月 18 日,第十七届中
25、国西部民歌(花儿)歌会在银川举办。一曲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当自己家乡的民歌响起,其中熟悉的、真挚的乡情乡韵就会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愁。传唱民歌经典( )是推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能够彰显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创新了文化的传播方式,能丰富民族文化内涵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民族文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一曲曲悠远的民歌唱出生活情态、民间智慧、历史文化、优美景色和人际情感的生生不息。传唱民歌经典能够彰显一个民族特有的审美情趣和价值取向,会唤起人们浓浓的思乡情愁,有利于增强人们对民族文
26、化的认同感和归宿感,符合题意。:社会实践是推动一个民族传统文化创新发展的根本途径,错误。:传唱民歌经典有利于民族文化的传播,但没有丰富民族文化的内涵,错误。故本题选C。19. 澳门开埠400多年,形成了中西文化碰撞交融的独特文化面貌,其极具特色的海洋商业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民间宗教信仰、西方宗教文化、社团及慈善文化等,都具有鲜明的标识度和鲜活的生命力,又带有浓厚的国际化色彩。独特的澳门文化体现东西方文化在相互交流借鉴中共同发展以保持文化的多样性逐步淡化文化的民族性是不同文化在交融中共同熔铸的新特质文化是在本地域文化演进过程中形成的先进文化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从材
27、料中“中西文化碰撞交融”“西方宗教文化”可知澳门文化体现东西方文化相互交流借鉴,故选。:文化的民族性维系着民族的生存与发展,“淡化文化的民族性”说法错误,排除。:“鲜明的标识度和鲜活的生命力”说明了澳门文化的新特质,“极具特色的海洋商业文化、传统民俗文化、民间宗教信仰、西方宗教文化、社团及慈善文化”说明了澳门文化的形成,故选。:先进文化是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民族的科学的社会主义文化,独特的澳门文化不能称之为先进文化,排除。故本题选A。20. 岭南木偶戏艺术是元朝时,浙、闽木偶艺人随南宋朝廷南渡定居而逐渐形成岭南特色剧种,发展至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在延续民
28、族文化传承,沟通各地文化,增进民族认同方面发挥了重要的桥梁作用。这体现出岭南木偶戏( )具有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兼收并蓄了岭南文化的共性与个性展现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是岭南地区民族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岭南木偶戏是岭南特色剧种,具有一方水土,一方文化的特点,正确。:“兼收并蓄”是指在文化交往中吸收、借鉴其他民族文化中的积极成分,材料未体现出岭南木偶戏具有该特点,排除。:材料反映了岭南木偶戏的形成及发展历史,展现出中华文化源远流长的特点,符合题意。:材料不能体现岭南木偶戏是否是岭南地区民族文化进步的重要标志,排除。故本题选A。21. 202
29、0年4月24日,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一号”,开启了中国飞向火星的新征程。“天问”来自中国伟大诗人屈原的长诗,是屈原对于天地、自然和人世等一切事物现象的发问,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文化情结( )充分说明中华文化具有包容性,丰富了航天精神的内涵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执着,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中华文化的包容性强调的是求同存异、兼收并蓄,可见,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文化情结没有涉及“中华文
30、化具有包容性”,不合题意。:将中国火星探测任务正式命名为“天问一号”,体现了对自然和宇宙空间探索的文化传承,寓意探求科学真理征途漫漫、追求科技创新永无止境,说明这种渗透在科技探索活动中的文化情结表达了对真理追求的坚韧执着,激励中国人民自强不息;是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力量,符合题意。:中华民族精神集中展现中华民族的整体风貌,增强了中华民族凝聚力,不合题意。故本题选C。22. 在抗击新型冠状病毒疫情中,我国各条战线上都涌现出一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事迹,从白衣天使、到抗疫志愿者,到出租车司机、到外卖小哥等等举不胜举,他们在各自岗位艰苦拼搏,竭力奉献,报效祖国,赢得国人的高度赞誉
31、,这说明( )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着的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具有无穷的魅力爱国主义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提供智力支持伟大奋斗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拼搏的精神力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他们在各自岗位艰苦拼搏,竭力奉献,报效祖国,赢得国人的高度赞誉”这说明爱国主义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实践着的,正确。:改革创新是时代精神的核心,错误。:爱国主义并不为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提供智力支持,可以提供精神动力,不选。:“他们在各自岗位艰苦拼搏,竭力奉献,报效祖国”这说明伟大奋斗精神是鞭策中华儿女拼搏的精神力量,正确。故本题选C。23. 电影夺冠正在热映,影片诠释
32、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勇敢拼搏的传奇经历。和前辈一样,新一代中国女排拼搏、团结、运筹帷幄。但她们也不一样,自信、科学、创新的精神已经汇入了中国女排精神,形成了一种新的力量、新的符号。女排精神( )体现了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是民族精神的核心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肥沃土壤,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体现了中华民族的精神气质,是振兴中华的物质力量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中华民族精神的核心是爱国主义,错误。:电影夺冠正在热映,影片诠释了几代女排人历经浮沉却始终不屈不挠、勇敢拼搏的传奇经历。女排精神植根于中华优秀文化的肥沃土
33、壤,是时代精神的体现,蕴含了中华民族的精神基因,是不懈奋斗的精神动力。符合题意。:女排精神是振兴中华的精神力量。错误。故本题选C。24. 2020 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5 周年,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报道,重访抗日战争的重要纪念地,回顾抗日战争的重要节点,讲述抗日战争中的一系列重要事件和重大战役,宣传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历程、英勇壮举和历史经验。推出上述系列报道的目的在于( )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汲取奋进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弘扬时代精神,在改革创新的基础上继承传统A. B. C. D. 【答案】A【解析】【详解】:在中
34、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 75 周年之际,人民日报推出系列有关抗日战争的报道,目的在于引导人民树立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汲取奋进力量,传承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勿忘历史,以史为鉴,符合题意。: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建设提供方向保证,错误。:推出上述系列报道的目的在于弘扬中华民族的伟大抗战精神,弘扬民族精神,而不是弘扬时代精神,错误。故本题选A。第卷(非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4个大题,共52分。根据题目设问的具体要求作答。25.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 年 10 月 29 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
35、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编制和实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五年规划,是我们党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在党中央统一领导下,集中全党全国智慧,制定和形成引领经济社会发展的中长期规划,保持政策连续性和稳定性,朝着一个既定目标和方向前进,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从 1953 年开始,我国已经编制实施了 13 个五年规划(计划),有力推动了经济社会发展、综合国力提升、人民生活改善,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
36、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第 14 个五年规划将紧扣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综合考虑国内外发展趋势和我国发展条件,从党和国家战略全局出发,明确未来五年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要求、重大举措,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纲领性文件。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运用文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说明。【答案】(1)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引导和制约社会实践的发展,先进文化推动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2)十四五规划是集中全党全国智慧、符合中国国情、彰显制度优势的战略安排,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十
37、四五规划确立的战略目标、工作部署和实施路径,能够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方向引领和实践指南;能够团结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增强全民族创新创造活力,为民族复兴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有利于引领经济高质量发展,维护社会稳定,提高国家综合国力。【解析】【分析】本题以党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的作用,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详解】十四五规划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对于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重要意义。本题要求运用文
38、化作用的知识并结合材料对此加以说明。 可结合材料中“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吹响了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的冲锋号角,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瞻远瞩的战略眼光和强烈的历史担当,为全党全军全国各族人民凝心聚力、共同奋斗指明了前进方向。”从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方面,说明十四五规划是集中全党全国智慧、符合中国国情、彰显制度优势的战略安排,对于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方向引领、凝心聚力、高质量发展、社会稳定和综合国力提高
39、等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点睛】文化是一种精神力量文化作为一种社会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对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人类社会的历史证明,一个民族,物质上不能贫困、精神上也不能贫困,只有物质和精神上都富有,才能自尊、自信、自强地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26.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9月27日至28日,以“文明照鉴未来”为主题的 2020 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在山东曲阜举办。论坛设有 3 个分论题:一是东西方古老文明与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是中国之治的深厚文化根基;三是中国之治与人类命运共同体。论坛主题紧扣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旨在通过研讨
40、古老文明的深邃智慧,展现伟大古老文明的和合之美,共同探索当今时代多元文明的相融途径,促进不同文明不同制度不同治理方式的交流互鉴,坚定不移推动世界朝着开放、包容、平衡、共赢的方向发展。习近平多次强调,要让不同文明在和而不同中生生不息,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文明只有姹紫嫣红之别,但绝无高低优劣之分;要加强世界上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的交流互鉴,夯实共建亚洲命运共同体、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人文基础。(1)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2)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请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出两条建议。【答案】(1) 文化多样性是人类社会
41、的基本特征,也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重要动力。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2)要在坚持各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尊重差异,理解个性,既要认同本民族文化,又要尊重其他民族文化,维护各国各民族文化多样性。坚持求同存异、取长补短、互学互鉴,促进共同进步。(或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学习借鉴外来文化的一切有益成果)。坚持开放包容,立足国情,以我为主,为我所用。【解析】【分析】本题以文明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以第六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为材料,从文化生活的知识角
42、度设置问题,考查考生对文化多样性的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考查考生阅读材料分析材料、描述阐释事物、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详解】第(1)问,本题要求考生根据材料,运用文化多样性的知识,阐明坚持“美人之美、美美与共”的原因。知识限定比较具体,属于微观考查。考生可先回顾文化多样性的相关知识,实际上考查的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原因,考生运用这一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知识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尊重文化多样性是发展本民族文化的内在要求,也是实现世界文化繁荣的必然要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美人之美,美美与共是尊重文化多样性的体现。各民族文化都有其独特魅力和价值,只有保持世界文化的多样性世界才
43、更加丰富多彩充满生机与活力。第(2)问,本题要求考生结合相关知识,就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提两条建议。知识范围未做限定,属于宏观考查。试题具有开放性,考生围绕主题,把握要求,多角度思考作答。试题设问指向如何推动不同文明交流互鉴,答案可围绕尊重文化多样性、文化交流与文化交融、面向世界博采众长、立足国情交流互鉴等方面展开阐述即可。【点睛】第(1)问,本题属于“原因类”主观题,以“的原因”的形式呈现。一般要答出依据、必要性和意义,“依据”即与试题设问相关联的理论知识;“必要性”一般教材也会有相应的论述,或者从材料中提炼;“意义”需考生围绕试题主题阐发,一般用“有利于”、“只有,才能”的句式或者动词
44、(促进、增强、推动、保障,等等)引领的句式表述。第(2)问,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对开放性题目,要用好发散思维方式。解答好开放题切记要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联系社会生活实际,从教材内外知识的结合上来回答问题,要有自己的见解和创新。27.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新华字典时隔 9 年再次修订,新版于 2020 年 8 月 10 日发行上市。本次修订增录的“初心”“点赞”“拼车”“截屏”“二维码”等新词,记录着当下中国的新现象、新概念、新事物。一个个新词,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当代文化风尚,在生活内外、线上线下,供全民共用共享。远可鉴历史,近能征时事。综观词汇发展历程,无论是旧词消失、新词诞生,还是
45、外来词引进与本土化融合。抑或打破词汇既定含义翻用新义,无不体现语言和时代的同频共振与无缝对接。语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流变发展、不断被整理规范,进而保持着生机。一代代读者通过翻阅和检索这本小小的字典,识得更多文字,规范汉语用法。也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基础更牢固,步伐更坚实。从古至今,人们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人们用语言承袭旧章,创造新器。一个个新词语不断萌发,一个个新寓意脱颖而出。这些词语不仅会在使用中获得意义,也会汇入历史的长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华字典收录新词的合理性。(2)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说明
46、语言如何才能在不断流变发展中保持生机。【答案】(1)文化是经济和政治的反映,新词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汉字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传统的汉字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词汇、语义等创新是语言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语言保持生机。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收录新词是对汉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有利于更好传承中华文明的传播中华文化。(2)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语言发展与创新要立足实践,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当代文化风尚。在继承优秀语言文化的基础上
47、推陈出新,对中华优秀语言文化进行转化和创新性发展。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来语言文化有益成果,在外来词引进和本土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解析】【分析】本题以新华字典的修订收录新词为背景材料,考查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根据设问要求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详解】(1)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知识,说明新华字典收录新词的合理性。可结合材料中“本次修订增录的初心点赞拼车截屏二维码等新词,记录着当下中国的新现象、新概念、新事物。一个个新词,勾勒出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当代文化风尚,在生活内外、线上线下,供全民共用共享。”从文化是经
48、济和政治的反映方面,说明新词是对当代社会生活的反映,是社会进步和时代发展的生动注脚;可结合材料中“综观词汇发展历程,无论是旧词消失、新词诞生,还是外来词引进与本土化融合。抑或打破词汇既定含义翻用新义,无不体现语言和时代的同频共振与无缝对接。”从文化在继承中发展,发展是继承的必然要求方面,说明汉字文化的具体内涵要因时而变,传统的汉字文化要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可结合材料中“语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流变发展、不断被整理规范,进而保持着生机。一代代读者通过翻阅和检索这本小小的字典,识得更多文字,规范汉语用法。也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基础更牢固,步伐更坚实。” 从文字是文化的基本载体
49、,是重要的文化传播媒介方面,说明收录新词是对汉字文化的丰富和发展,有利于更好传承中华文明的传播中华文化;可结合材料中“从古至今,人们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人们用语言承袭旧章,创造新器。一个个新词语不断萌发,一个个新寓意脱颖而出。这些词语不仅会在使用中获得意义,也会汇入历史的长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 从创新是文化富有生机和活力的重要保证方面,说明词汇、语义等创新是语言自身发展的内在要求,只有不断进行创新才能使语言保持生机。(2)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文化创新的途径”知识,说明语言如何才能在不断流变发展中保持生机。 可结合材料中“综观词汇发展历程,无论是旧词消失、新词诞生,还是外来
50、词引进与本土化融合。抑或打破词汇既定含义翻用新义,无不体现语言和时代的同频共振与无缝对接。语言正是在这一过程中不断流变发展、不断被整理规范,进而保持着生机。”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新的源泉和动力方面,说明语言发展与创新要立足实践,反映经济社会发展的方向和当代文化风尚;可结合材料中“一代代读者通过翻阅和检索这本小小的字典,识得更多文字,规范汉语用法。也正是因为语言文字的规范,中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基础更牢固,步伐更坚实。从古至今,人们用语言传递信息,表达情感;人们用语言承袭旧章,创造新器。”从继承与发展的关系方面,说明要保持语言在不断流变发展中保持生机,就必须在继承优秀语言文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对中华优
51、秀语言文化进行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可结合材料中“一个个新词语不断萌发,一个个新寓意脱颖而出。这些词语不仅会在使用中获得意义,也会汇入历史的长河,成为国家和民族的共同记忆。”说明要使语言在不断流变发展中保持生机,说必须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吸收外来语言文化有益成果,在外来词引进和本土融合中实现创新发展。【点睛】怎样进行文化创新?(1)立足于社会实践,是文化创作的基本要求,也是文化创新的根本途径。(2)继承传统,推陈出新(基本途径之一)。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文化创新是一个“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改造传统文化的过程,又是一个“推陈出新、革故鼎新”,创造新文化、发展先进文化的过程。我们不能离开传统文化(
52、即文化创新的根基),空谈文化创新,体现时代精神,是文化创新的重要追求。(3)面向世界,博采众长(基本途径之二)。即在社会实践的基础上,加强不同民族文化之间交流、借鉴与融合。以世界优秀文化为营养,充分吸收外国文化的有益成果;在学习、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优秀文化成果时,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永葆文化生命力、提升文化竞争力,都需要保持文化的民族特色。(4)坚持正确方向,克服错误倾向。要把握好当代文化与传统文化、民族文化与外来文化的关系;反对“守旧主义”、“封闭主义”、“民族虚无主义”、“历史虚无主义”错误倾向。(5)人民群众是社会实践的主体,也是文化创造的主体。发挥人民群众在文化创新中的主体作用。(6
53、)在时代的高起点上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和传播手段等不断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不断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2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2020 年 10 月 23 日上午,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在北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习总书记指出,在波澜壮阔的抗美援朝战争中,英雄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始终发扬祖国和人民利益高于一切、为了祖国和民族的尊严而奋不顾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英勇顽强、舍生忘死的革命英雄主义精神,不畏艰难困苦、始终保持高昂士气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为完成祖国和人民赋予的使命、慷慨奉献自己一切的革
54、命忠诚精神,为了人类和平与正义事业而奋斗的国际主义精神,锻造了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而今,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以及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答案】(1)中华民族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创造精神、奋斗精神、团结精神、梦想精神。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时代性的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2)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有利于传承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增强,民族信心,激励中国人
55、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齐国国际竞争力,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解析】【分析】本题以习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 70 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为背景材料,考查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考查学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可结合材料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详解】本题要求结合材料,运用中华民族精神的知识,说明伟大抗美援朝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的关系以及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 可结合习总书记对抗美援朝战争中锻造出来的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的高度概括,说明伟大的抗美援朝精神是中华民族精神时
56、代性的体现,是对中华民族精神的继承、丰富和发展,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可结合材料中“无论时代如何发展,我们都要砥砺不畏强暴、反抗强权的民族风骨。伟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时空、历久弥新,必须永续传承、世代发扬。”从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精神动力、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增强国际竞争力、增强我们的道路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方面,说明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的现实意义。【点睛】为什么要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重要性:A.中华文化的力量,集中体现为民族精神的力量。中华民族精神,深深植根于绵延数千年的优秀传统文化之中,中华民族精神始终是维系中华各族人民共同生活的精神纽带。是支撑中华民族生存、发展的精神支柱。是推动中华民族走向繁荣、强大的精神动力。是中华民族之魂。B.中华民族精神永不泯灭使中华民族历经沧桑而锐气不减。C.大力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就是铸造中华民族的精神支柱,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和发展强基固本。D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我国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是提高全民族综合素质的必然要求,是不断增强我国国际竞争力的要求,是坚持社会主义道路的需要。- 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