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四川省泸州市泸县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含解析)本试卷共22题,共150分,共8页。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码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条形码区域内。2答题时请按要求用笔。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答题卡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卷上答题无效。4作图可先使用铅笔画出,确定后必须用黑色字迹的签字笔描黑。5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恭敬”连
2、用,表示态度温顺和蔼。古时候,这两个字却又有所侧重,“敬”是内心修养,“恭”则是这种修养的外在反映或者显现。先说“敬”,在儒学看来,人心(性)至善至妙,但是,作为个体,人在出生之后,就会受到各种后天欲望情绪的干扰,从而使至善至妙之“心”受影响、被遮掩。如何才能保证不失本性之真呢?也就是说如何才能保住个性且使之与集体意识一致呢?这就必须要持“敬”。朱熹曾说“主一无适之谓敬”,他所说的“一”,不是特指某一具体事或物,而是具有丰富儒学内涵的哲学概念,是“道”所生之“一”,也就是最为纯真的人之天性。而“无适”并不是无所适从,而是坚守专注,不起别念。可以看出,朱熹所理解的“敬”就是将全副心思用到对“道”
3、的体悟和把握上。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拿一只空杯子,也应该像拿一杯盛满水的杯子,不能掉以轻心,马马虎虎,也不能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生轻慢之心、不好之念。否则,杯子会因大意而掉落,心性也会因邪念而亏损。“敬”在日常实用当中,其作用也是如此之大!再说“恭”,所谓“敬”的外在表现。现代心理学已经揭示出,有什么样的心理状态,就必然会有相应的表情或身体语言表现出来。“敬”的内养,也无一例外地表现在外表上,那就是:“正其衣冠,尊其瞻视,俨然让人望而畏之。”一副端庄肃穆的样子。宋明以来,道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斎”,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
4、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在儒家统一的价值标准下培养出来的道学家,也有着统一的行为规范和言行举止,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悖 。“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家学走向僵化的标签。宋儒忽然从先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儒士们持敬的态度,跟僧侣日常的修为做早晚功课很是类似,更主要的是,持敬要求专心一致,也跟“定”中之境有几分类似。一般所谓“入定”指思绪不起,使慧心呈现,而持敬也是专心于一处,不作他想,以便内养充盈,真性流露,通于大道。若果真如此,那么,宋儒重敬,还说明了另外
5、一 个儒佛融合的问题。不过,敬到底还有儒学色彩,因为敬时精神守持一处或转注某物,而“定”则打断了与现实生活的一切束缚,是精神自由生慧得“悟”的必要手段,二者一重“有”一重“无”,这也许可以说是儒佛二教价值指向上不同的必然结果吧。虽然“恭敬”作为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有着很浓的封建色彩,甚至给人僵化和腐臭之味,但是,作为内修的一种手段,恭敬要求个体以温和的态度待人接物,却是值得肯定的。任何时候,盛气凌人总是给人留下坏印象,而且也损害了自己的人格,不如温厚和顺给人亲切感,这一点,却是必须记住的。(选自传统文化导论)1. 下列对于“恭”“敬”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 “敬”强调内心修养,保持纯真
6、的天性,不起别念,也就是理学家朱熹要求的“敬”。B. “敬”要求人们精神守持一处,或专注某物,从而实现个性舒展且与集体意识的统一。C. “恭”按照宋明以来标准,强调人们时刻要端庄肃穆,不苟言笑,但难免趋向极端。D. “恭”是“敬”的外在表现,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也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2. 从原文看,下列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 “主一无适之谓敬”,说明几乎所有的宗教都认为人心(性)容易受到各种后天欲望的影响和蒙蔽。B. “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说明一个人如果能保持“敬”,就可能防止心性因邪念的侵入而亏损。C. “俨然让人望而畏之”,说明道学家的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
7、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D. “入定”本是佛教概念,原来指思绪不起,慧心呈现,但后来被儒家借用,用来说明专心致志的益处。3. 下列不属于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一项是( )A. 作者认为,“恭”与“敬”虽然在古代各有侧重,有所区别,但是今天已经连用,表达相同的含义。B. 作者认为,宋朝时候“敬”的含义与先秦时代并不完全一致,这反映了儒学在时代变迁中的发展。C. 作者认为,“恭敬”表示态度温顺和蔼,虽然具有很浓的封建色彩,但是仍然具有现实指导意义。D. 作者认为,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答案】1. D 2. B 3. D【解析】【1题详解
8、】本题考查学生考查理解词语的含义的能力。理解词语的含义要遵循“词不离句,句不离段”的原则,首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握文本的内容,重点阅读词语所在的段落和前后相关语境,捕捉该词语的含义。然后结合选项内容加以比对分析。D项,“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其实就是儒学创始人孔子要求的恭”分析有误。从第三段“宋明以来,道学家们往往方巾葛袍,严于治家待人,不苟言笑,坐如尸,立如斋,透出来一股僵腐之气,所谓道貌岸然,指的就是这种形象”“表面上看,似乎是超凡脱俗的必然产物,事实上,它不仅扼杀了个性,而且,也从根本上与孔子因材施教的精神相违背。道貌岸然,恰好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等句内容来看,道学家的“道貌岸然”和儒学的
9、“恭”已是“貌合神离”了。故选D项。【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筛选信息和辨析信息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明确题干所问,然后再到文中找到选项的内容,进行比对,一看内容是否吻合,二看选项所答与题干所问是否一致,考查的其实是学生的细心和耐心。A项,“几乎所有的宗教”分析有误,文中主要论述了儒家相关的观点,第四段为进一步论述儒家的观点,又举了佛教的“定”加以比较,但并未言及其他宗教。C项,“重要使命就是使人敬畏,从而达到修身养性,规范行为的目的”分析有误,第三段的有关论述意在说明道学家的“道貌岸然”与儒学的精神相背,是儒学走向僵化的标签。D项,“后来被儒家借用”分析有误,原文第四段为“宋儒忽然从先
10、秦经典里找到一个敬来解释修身的手段,很可能是受佛教重定的影响”。故选B项。【3题详解】该题考查学生阅读文本,理解文中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考生应先通读全文,整体理解把文本的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然后和选项内容加以比较、分析。D项,从第二段“宋儒曾拿礼中执虚如执盈,入虚如有人这两句话解释敬”一句可知,“如果不理解恭敬的准确意义,就会因为房间里没有人而掉以轻心,生出轻慢之心”与原文不符,更非作者的观点。故选D项。【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这类题目,首先要明确题干涉及的对象及要求,解答时要整体理解文章的内容,准确把握作者的观点态度等内容,尤其是对选文中心句的理解,要将题目材料信息带入
11、选文比对理解,要辨明检索区间,确定对应语句,联系上下文体会。看看有没有曲解文意、张冠李戴、偷换概念、范围缩小或扩大、混淆关系、轻重范围失当、因果颠倒等问题。(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材料一:综艺节目中国诗词大会举办两季以来,难得的是同时收获了高收视率与好口碑。第一季首播时,收视率就达到了全国第四位。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飙升。在微博上,不仅普通网友纷纷留言关注,一些知名“大V”也出言点评,中国诗词大会等文化类节目点爆收视热点,成为现象级电视节目,给荧屏吹来一股清新之风。这样的节目也应给
12、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我们不该将宝贵荧屏资源拱手让给那些粗俗无聊,浪费大量人力、物力的“曝米花”节目,以博得些许廉价掌声,换取毫无意义的虚假收视。节目的火爆,带来的是各位参赛选手的人气高涨。勇夺第二季中国诗词大会总决赛冠军的,是来自上海的“00后”高中女生武亦姝,她在节目中的淡定从容,“圈粉”无数,被网友们盛赞为“满足了对古代才女的全部幻想”。而除了武亦妹这样的“才女型”选手成了新晋“网红”,许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像白茹云、王海军这样选手的参赛,一方面让社会大众知道了诗词与普通人的生活并不遥远,另一方面也传递了温暖与感动。解
13、放日报人民日报、新华社等微信公众号上,也都发布了介绍节目中人气参赛选手的文章,获得了不错的阅读量。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事实上,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这些节目改变了以往文化宣传高高在上的姿态,而是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另外,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网友“美好好”表示,“期待全社会能由之激发起一种发自内心,出于真诚的对传
14、统文化的热爱与尊崇”。网友“似水在流年”的体会则是,“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摘编自2017年2月10日人民日报(海外版)材料二:早在2014年,习总书记就明确指出,很不赞成把古代经典诗词和散文从课本中去掉,“去中国化”是很悲哀的。应该把这些经典嵌在学生脑子里,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的基因。总书记对传统文化的关注,也是社会的广泛共识。中国诗词大会实现了“有意义”与“有意思”的融合,是文化供给端少有的“老少皆宜”。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
15、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摘编自2017年02月08日湖南日报)材料三: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中出现的诗词,从佛经、楚辞到毛泽东诗词,时间跨越数千年,涵盖了先秦、两汉、魏晋、唐宋、明清到近现代整个中国诗歌史。竞赛题是央视请高校专家出的,题目所涉诗歌不是局限于唐诗宋词等中国诗词高峰期的作品,而是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摘编自2017年02月09日长江日报)材料四:近日,在央视一套、十套播出的中国诗词大会第二季落下帷幕,节目的热播也掀起了新一轮学习古典诗词的风尚。日前,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0名1835岁的青年进行
16、的一项调查显示,185%的受访青年在平时生活中经常阅读或学习古典诗词,700%的受访青年认为在今天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755%的受访青年认为社会应加强古典诗词方面的教育。如何推动古典诗词走进今天人们的生活?爱访青年的建议有:与流行文化对接,找到当代人更易接受的传播方式(580%);在网络文化中植入古典诗词的成分,推动其普及(49,4%);提倡全民鉴赏古典诗词,降低传统文化的学习门槛(311%)等。(节选自人民周刊2016年第12期,有删改)4.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 白茹云和王海军均因参加中国诗词大会而被媒体深度挖掘,这也更进一步地引发了人们对诗词的认识。B.
17、中国诗词大会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等一系列节目的火爆,根源在于它们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C. 习总书记希望学生记住古典诗词,传承中华文化的基因,他希望我们的教材要保留传统的经典。D. 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在传播诗词知识的同时,也让大家对我们中华文明更加自信,更加喜爱我们自己的文化。5. 下列针对上述材料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两项是A. 根据第一则材料,可看出荧屏是一种资源,中国诗词大会成功让电视人产生了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B. 第二则材料和第一则材料都不同程度地指出了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但第一则材料对原因分析更为全面。C. 第三则材料概述了中国诗词大会所用竞赛题的来源和
18、诗词选择标准,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D. 第四则材料具有新闻调查性质,作者使用了一系列数据表达观点,即大多数的受访者认为仍需培养古典诗词爱好。E. 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这有助于读者理解文章的写作背景和作者观点的来龙去脉。6. 根据上述材料,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答案】4. B 5. BD 6. 利用央视强势平台,选择黄金档期;社会大众渴望了解传统文化。(大众呼唤传统文化回归)节目形式的创新,寓教于乐。(或者节目有意思也有意义)国人有文化自信的时代背景。【解析】【4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章内容要点能力。题干要求选出
19、“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梳理与理解,不正确的一项”,B项,“根源在于它们在形式等方面进行了创新”说法错误,由原文“网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反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可以看出成功根源在于其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获得了好口碑。故选B。【5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文本的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正确的两项”,A项,“成功让电视人产生了思考:不能为追求收视率而任由劣质节目霸占荧屏”错,这是作者的观点,而不是电视人自己的思考。原文中“这样的节目也应给电视人带来深思与启迪”;C项, “以观众的心理需求和实际水平为明确导向”说法错误,
20、该说法不符合原文“突出精品,选择普通观众熟悉的,日常吟诵得多的,能带来审美享受的主流作品”所说的这一导向。E项,“材料一和材料四都在叙述新闻事实时,提到了新闻背景”错误,材料四并未提到新闻背景。故选BD。【6题详解】试题分析:本题题目是“根据上述材料,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中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是考查学生筛选整合文中信息能力。通读材料,可以从材料中筛选出“今年播出的第二季借助央视这一强势平台,又占据了春节黄金档的十余天强势档期,收视率更是飙升”“多参赛选手凭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腔热爱,与苦难不断斗争的毅力,也成为了媒体深度挖掘的对象”“友们对节目的高评价,对参赛选手、嘉宾以及节目幕后的关注,反
21、映出了社会大众对传统文化有强烈的了解欲望”“在今年中国诗词大会火爆荧屏之前,已经有过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中国成语大会中国谜语大会等一系列以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为核心的节目,打下了良好的基础”“创新形式、寓教于乐,润物无声地令传统文化获得了当代观众的认可”“节目还使得不少观众增强了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更是树立一种文化自信”“全程看完,感受到中华文化是意象里的中国,是诗词大会的中国,这背后是全体黄皮肤的中国人!这是我们区别于其他民族的根和标识”“中国诗词大会的热播,还有着深刻的时代背景。这一热点与当代国人对传统文化回归的呼唤紧密相连,从另一个角度讲,也是国人文化自信的体现”等信息,根据这些信息简要概括中
22、国诗词大会热播的原因。(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韩山拾得黄孝阳韩山拾得,我的高中同学。他爹叫韩山,一个老鳏夫,瘸了半条腿,还能跑得飞快,挤进汽车站前看热闹的人堆里,抓起竹篮没肯再撒手竹篮里躺着一个不足百日的弃婴。韩山拾得讨厌他爹。他爹在取名时也忒不负责任。班上几个横蛮惯了的男生,不高兴了,把他打一顿;高兴了,也把他打一顿说这叫打日本鬼子。瘦小的他偷了户口本,跑到派出所要求改名,警察瞪起眼珠子,“叫你爹来!”韩山拾得绝食三天。在县搬运站当厨师的韩山拗不过儿子,买了包阿诗玛烟,到派出所见人就低头哈腰。韩山拾得回到学校。老师上课点名,喊了几声“韩山拾得
23、”,他不起身。老师大怒,喝令他出去。隔不多时,他回来了,身子发抖,脸白得吓人。众目睽睽下,他攥着根粉笔,抖抖嗦嗦,在黑板上写下“韩小山”三个字。接着,他把揣在裤兜里的左手慢慢拿出来,把左手紧握着的石头狠狠地砸在自己脑袋上。血咕噜一下冒出来了。他晕了。他忘掉说一句话:“以后谁再叫我韩山拾得,我就这样砸死他。”不过就算他说了也没用。大家都觉得他脑子是坏掉了,连最胆小的女生也敢在他经过时往地上吐唾沫。终于,他用锄头敲破同学的脑袋,他退学了。等到我参加高考那年,他已经成了县城赫赫有名的小山哥。这倒不是因为他心狠手辣,马仔众多。城北的金刚在影剧院看戏,把脚跷到前排,把甘蔗渣吐到韩小山衣领里。韩小山回头扔
24、过句脏话。金刚把甘蔗在韩小山脑袋敲成两段。两伙人打起来。韩小山这边寡不敌众,被金刚一伙拖到影剧院门口吊成沙包轮流踢打。韩山路过瞅见。这个老实了一辈子的厨师急眼了,挥舞着刚在游麻子那儿磨快的菜刀,要与人拼命。金刚脱掉外衣,往手臂上一缠,大吼一声迎上去。韩山的菜刀被打掉。父子俩被面对面吊起。但金刚只得意了不到半个小时。搬运站七十二条大汉拿着铁链、撬棍出动了。让县公安局头疼不已的金刚团伙从此匿迹。韩小山一战成名。从韩山拾得到山哥,是三年。从山哥到韩山拾得,是二十年。我是在街头偶遇韩山拾得的。他推着坐在轮椅里的老父亲,站在洒满金秋阳光的梧桐树下。我喊出他的名字,一眼认出那个断了左手巴掌的老人。1990
25、年搬运站解散,韩小山的日子一落千丈。在一次赌牌时,他押上了左手。底牌揭开,韩小山操起刀,对自己下不了手。对方问他是否要帮忙。这时韩山又出现了,一刀下去,血泪横飞。“就在那一天,我才真正长大成人了。”他没有细说他这二十年。我早有耳闻。他先是靠贩卖辣椒、香菇等农产品攒了一笔钱,再承包县罐头厂做起出口外贸,生意做得很大,日本是主要销售市场。这可能是他把名字改回去的缘由,日本文化深受中国禅宗的影响,寒山与拾得两位唐代高僧广为人知。“世间谤我,贱我,欺我,辱我,笑我,轻我,恶我,骗我,如何处治乎?”我想起寒山这句话,下意识地说了出来。“那你为什么又叫回韩山拾得?”我问。他没有回答我,顺手接过老人从兜里摸
26、出的烟斗,点燃,深吸一口,再弯腰塞入父亲嘴里。老人的面容平静而又惬意。梧桐叶间漏下的金色阳光如同鸟羽,轻轻地覆盖在他的肩膀上。梧桐树下是一家老人用品专卖店。一位眉目温婉的女子走出来,向我点头致意。我认得她。黄梅英,韩山拾得的妻子,当年我们学校的校花。她接过轮椅,挥手与我告别。我进店打算给父母买一些冬天里的衣裤,看店的小妹喜气洋洋,打电话的声音跟唱山歌一样:“姨,黄姐今年又在我们这儿订了一大批货,你赶紧发货。羽绒棉被,还是波司登的,38床;鸭鸭的雪地棉鞋,男款76双,女款”我纳闷了:“这些都是黄梅英订的?”“是呀,你认得她?黄姐的老公,哎,就是韩老板,去年在他开发的池头新寓旁边搞了家疗养院,跟星
27、级宾馆一样。县搬运站的职工,哪怕只在那儿待过一个月,男的满五十五周岁,女的满五十周岁,又或者身有残疾的,都可以去,吃的住的用的,全部免费呀。这些人上辈子真是积德修福了!”(选自南方周末,有删改)7.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 )( )A. 小说以时间为序,讲述了主人公韩山拾得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通过其前后截然不同的人生阶段的对比,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B. 韩山能为儿子在别人面前低头哈腰,也能为保护儿子与人拼命,这些情节表现了他对儿子深厚无私爱,这种爱最终改变了儿子命运的走向。C. 韩山给儿子起名“韩山拾得”,一方面是因为儿子是自己拾得的弃婴,一方面是
28、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免于灾祸。D. 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运用比喻手法,将“梧桐叶间漏下的金色阳光”比作“鸟羽”,生动而诗意地表现了阳光的温暖柔和,“金色”也暗示了韩山一家如今的经济状况。E. “我”是故事的见证者和讲述者,小说借助“我”的所忆、所见、所闻串联情节,展现人物形象,也使故事显得真实可信。8. 小说中的韩山拾得有哪些主要性格特点?请简要分析。9. 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有什么好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答案】7. BE 8. 执拗:为改名绝食三天。刚强暴烈(刚强自尊):受到欺侮不肯隐忍,用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反击。懂感恩:为搬运站退休或残疾
29、职工建疗养院,免费提供疗养;认识到父爱伟大无私后,悉心照顾父亲。知错能改:年轻时混迹社会,打架斗殴,后来改过自新,发愤图强,事业有成。(6分,答对一项给2分,答对三点即可,每点不结合文本分析只给1分。) 9. 小说以主人公名字和称呼的变化为线索来安排情节。(2分)好处如下:使小说情节紧凑而跌宕。小说通过主人公的名字由“韩山拾得”到“韩小山”到“山哥”,再到“韩山拾得”的变化,展现了主人公富有传奇色彩的人生经历,使情节紧凑,叙事跌宕起伏。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同的名字和称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表现出主人公几十年的人生境遇和复杂的性格特点。使小说主题更加鲜明突出。主人公
30、最初厌恶自己的名字,想方设法更改,最终又改回原名,表现了他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父爱的感恩,暗示了小说的主题。给读者留下想象空间。小说在叙述主人公名字变化的过程中,并没有直接交代起名及更名的原因,给读者留下思考、想象的空间,更耐人寻味。(答出一点给3分,其中“好处”2分,分析1分,答到两点或以上6分。)【解析】(1)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对小说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A项“揭示了浪子回头金不换的主题”对主题理解过于狭隘;C项“希望儿子能像唐代高僧寒山、拾得那样学会隐忍”理解不恰当,从上下文看,韩山给儿子起名并无此意。(2)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人物的性格特点。为改名绝食三天,可知执拗;受到
31、欺侮不肯隐忍,用激烈暴力的方式进行反击;懂得感恩;知错能改等,结合文本内容分析。点睛:解答此题,阅读全文,逐段逐句地筛选文章信息,并加以概括。人物性格分析注意从小说的情节入手,通过对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或其它的侧面描写进行分析总结。(3)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情节线索安排的好处。主要围绕小说的人物塑造、情节发展、主旨表达等方面分析。使小说情节紧凑而跌宕。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不同的名字和称呼反映出主人公在不同人生阶段的不同经历和不同心态,表现出主人公几十年的人生境遇和复杂的性格特点。二、古代诗文阅读(34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龙洞山记
32、元张养浩历下多名山水,龙洞为尤胜。洞距城东南三十里,旧名禹登山。按九域志,禹治水至其上,故云。中有潭,时出云气,旱祷辄雨,胜国尝封其神曰灵惠公。其前,层峰云矗,曰锦屏,曰独秀,曰三秀,释家者流居之。由锦屏抵佛刹山,巉岩环合,飞鸟劣及其半。即山有龛屋,深广可容十数人,周镌佛像甚夥。世兵,逃乱者多此焉。依上下有二穴,下者居傍,可逶迤东出,其曰龙洞,即此穴也,望之窅然。窃欲偕同来数人入观。或曰是中极暗,非烛不能往,即遣仆燃束茭前导。初焉,若高阔可步;未几,俯首焉;未几,磬折焉;又未几,膝行焉;又未几,则蒲伏焉;又未几,则全体覆地蛇进焉。会所导火灭,烟郁勃满洞中。欲退,身不容;引进,则其前隘,且重以烟
33、,遂缄吻、抑鼻、潜息。心骇乱恐甚,自谓命当尽死此,不复出矣。余强呼使疾进,众以烟故,无有出声应者,心尤恐然。余适居前,倏得微明,意其穴竟于是,极力奋身,若鱼纵焉者,始获脱然以出。如是,仅里所。既会,有泣者,恚者,诟者,相讥笑者,顿足悔者,提肩喘者,喜幸生手其额者,免冠科首具陈其狼狈状者。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为殆。其宴于外者,即举酒酌穴者,人二杯。虽雅不酒,必使之酹,名曰定心饮。余因默忆,昔韩文公登华山,穷绝顶,梗不能返,号咷连日。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尝疑许事未必有。由今观之,则韩文公之号为非妄矣。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
34、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游洞中者七,某官某;洞之外坐而宴饮者四,某官某,凡十有一人。时延祐龙集丁巳八月也。(选自钦定四库全书归田类稿)【注】胜国前朝。劣仅仅,才。磬折弯腰。较然明显的样子。吊悲伤。10. 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A.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B.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C. 呜呼/不登高/不临
35、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D. 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11. 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A. “记”,是古代一种文体,主要是通过记事、记物、写景等来抒发作者感情或见解。B. “释家”,释门、佛门的意思,“释家者”犹如游褒禅山记中“浮图”,可指和尚。C. “韩文公”之“文”是韩愈谥号。古代王侯将相、高级官吏、著名文士等死后被追加的称号叫谥号,如称陶渊明私谥为“靖
36、节”,苏轼谥号为“文忠”。D. 延佑是元仁宗年号。年号是中国封建王朝用来纪年的一种名号,如“永和九年”中“永和”,即晋穆帝年号。从秦始皇开始,皇帝即位要设立年号。12. 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龙洞山自古以来就是名胜,山势险峻,有上下两个山洞,位于下方的一个叫龙洞。B. 龙洞深邃,里面越来越低矮狭窄。作者与同游者备受惊恐,好不容易才得以出洞。C. 按照当地的风俗,在洞外饮酒的人要为入洞游玩的人喝两大杯酒,名为“定心饮”。D. 作者游历龙洞后,想起“不登高,不临深”的前圣之训,为告诫后人写了这篇“记”。13. 请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余于仆碑,又以悲
37、夫古书之不存,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何可胜道也哉! (2)闻者为白县吏,遂遣人下之。(3)惟导者一人年稚,形瘠小,先出,若无所苦,见众皆病,亦阳慑殆。【答案】10. D 11. D 12. C 13. (1)我对于那倒在地上的石碑,又因此叹惜那古代书籍的失传,后代人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而没有人能够说明白的事情,哪能说得完呢! (2)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3)只有向导一人年幼,形体瘦小,先出了洞,好像没怎么吃苦,看到大家都疲惫不堪,也假装害怕、用尽了力气。【解析】【10题详解】此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能力。解答此类题,考生不仅需要具备一定的文言阅读的语感和断句
38、技巧,而且还应具备一定的文化素养。文言断句有很多的标志,比如:四字短语、排偶句式、顶真修辞等等。还可以利用名词代词在句中担当的成分来断。本句找出句中名词代词“高(高山)”“深(深渊)”“前圣之训”“吾辈”“父母遗体”“身”“虞嗣”“事”,虚词“之”“而”“为”“其”“者”“以”,“不登高”和“不临深”结构相同,“较然”意思是“明显,清楚”。“前圣之训”意思是“前面圣人的教训”,作“较然”主语,意思是“前面圣人的教训明显”,意思独立,结构完整,前后断开,排除BC两项。“误”意思是“错误”,“及此”意思“到了这里”, “此”代词,代指龙洞,承前省略主语“嗣至者”,意思是“到这里的子孙错误地到这里”
39、(“(嗣至者)误及此”整个小句子作“虞”的宾语,意思是:担心到这里的子孙错误地到这里),意思完整,结构独立,前后断开,排除A项。再结合本句意思:唉,不登高山、不到深渊,前面圣人的教训明显,而我们这些人把它当做游乐,使父母所给的身体几乎像死了一样感觉不到悲伤。这是不能做的事,如果死了也不能忘记。我担心到这里的子孙或许不知道,错误地到这里,因此把这件事写下来告诉他们。句子可以断开为:呜呼/不登高/不临深/前圣之训较然/而吾辈为细娱/使父母遗体几同压没不吊/其为戒/讵止殁身不可忘/窃虞嗣至者或不知/误及此/故记其事以告焉。故选D。【11题详解】此题考核理解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文化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在
40、古代的一些称谓、官职的变迁、建筑的名称、年号、谥号、庙号、一些文书的名称、官场的一些礼节、朝廷的一些机构、典章制度、行政区划、还有一些避讳的说法等。平时注意积累,尤其是课本的注释的相关内容,答题时还要注意集合语境的含义作答。题中D项,“从秦始皇开始,皇帝即位要设立年号”说法错误,年号从“汉武帝”开始设立。故选D。【12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文言文有关内容要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此类题答题时,注意对读选项和原文,寻找时间、地点、人物、时间、手法以及重点词句的翻译上的错误。本题要求选出“对文章有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C项,并不是“在洞外饮酒的要为入洞游玩人喝两大杯”,而是“那些在洞外宴
41、饮的人举起酒杯让进过洞的人每人喝两杯”,而且文中也没有说这是“按照当地的风俗”。故选C。【13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翻译能力。文言翻译是文言文的必考内容,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把句子中的每一个字都要落到实处,不能翻译的助词等删掉,省略的内容根据上下文补充,这样才能做到不丢分。平时训练时注意自己确定句子的赋分点,翻译时保证赋分点的落实,如(1)中的“于”,对于;“仆碑”,倒在地上的石碑;“以”,因为;“夫”,代词,那,那些;“之”,主谓之间取消句子性;“不存”,不存在,指失传;“后世”,后代人;“谬”,弄错;“传”,指流传的文字;“谬其传”,弄错了它流传的文字;“莫能”,没有人能够;“名
42、”,识其本名,说明白;“胜”,尽,全;“何可胜道也哉”,哪能说得完呢。(2)中“为”,介词,替;“白”,报告,禀告;“闻者为白县吏”,省略句,即“闻者为之白县吏”,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遂”,就;“下”,救下;“遂遣人下之”,承前省略了主语,根据文意,这里的主语应是县吏(译为“官吏”“官员”“他”均可,翻译时补齐;“之”,代词,他,指韩文公。(3)句中“惟”,只有;“形瘠小”,形体瘦小;“若”,好像;“无所苦”,没怎么吃苦;“病”,疲惫;“阳”,通“佯”,假装;“慑”,害怕;“殆”,译为“疲困”“困乏不堪”“用尽力气”;“亦阳慑为殆”,也假装害怕、用尽了力气。【点睛】文言文语句翻译,首先要
43、找出专有名词,即人名、地名、官职等;然后再看有否特殊句式,最后再确定关键字进行翻译,一般为直译。文言文的翻译,最基本的方法就是替换、组词、保留、省略。对古今异义的词语要“替换”,翻译为没有查处;对古今词义大体一致的词语则“组词”;对特殊的地名、人名等要“保留”;对古汉语中的同义反复的词语可以“省略”其中一个,有些虚词不必要或难于恰当翻译出来的也可以“省略”。参考译文:历下有很多著名的山水,龙洞的景色更加优美。龙洞在城东南三十里处,原来的名字叫禹登山。按照九域志,大禹在这里治水,由此得名。龙洞山中有潭,经常有云气出现,干旱的时候祈祷就能降雨,前朝曾封这里的神为灵慧公。在潭的前面,层叠的山峰高耸,
44、分别叫锦屏、独秀、三秀,出家人居住在这里。从锦屏到佛刹山,高而险的山环绕着,飞鸟仅能到它们的一半高。靠近山的地方有龛屋,深邃而广阔可容纳几十人,周围镌刻了很多佛像。战乱,逃乱的人大多数在这里。靠近山的地方有上下两个洞穴,下面的在旁边,向东蜿蜒着可以出去,它叫做龙洞,就是这个洞穴。它看上去幽深遥远。我想和一同来的几个人进去游览。有人说这里面非常黑,没有烛火不能进去,于是派仆人点燃束茭在前面引路。起初,(洞)似乎高大宽敞,可以行走;一会儿,(就得)低头了;一会儿,(就得)弯腰了;又一会儿,(就得)用膝盖行走了;又一会儿,就得匍匐了;又一会儿,就得全体趴在地上像蛇一样前进了。恰逢用来引路的火把熄灭了
45、,浓烟充满整个洞中。想要退出,身体不容许;向前行进,前面狭窄,并且有浓烟,于是闭紧嘴、捂鼻子、止住呼吸。心里很害怕惊恐,自以为要在这里丧命,不能再出去了。我大声叫他们前进,众人因为烟的缘故,没有出声回应我的人,心里更加害怕了。我正好在前面,忽然看见一点光,认为这个洞的出口在这里,奋力投身向出口处,像鱼跳水一样向那里移动,最终得以舒适地出来。像这样的距离,仅有一里左右。集合完,有哭的,恨的,骂的,互相嘲笑的,以脚跺地后悔的,用力呼吸的,因幸运地活着而高兴的以手覆额的,脱帽光着头详述他的狼狈相的。只有导游一个人年龄最小,身形瘦小,最先出来,好像没有受苦,看见众人都害怕担忧,也害怕的没力气了。在洞外
46、宴饮的人,就举杯让进洞的人喝酒,每人喝了两杯。虽然有客气不饮的,也一定要他将酒倒在地上,称为定心饮。我因此默默回忆,从前韩文公登华山,到达顶峰,受阻不能返回,放声大哭了好几天。听到的人替他报告了县吏,(县吏)就派人把他从山上救下来。我曾怀疑没有这件事。从今天的事来看,那么韩文公的大哭不是假的了。唉,不登高山、不到深渊,前面圣人的教训明显,而我们这些人把它当做游乐,使父母所给的身体几乎像死了一样感觉不到悲伤。这是不能做的事,如果死了也不能忘记。我担心到这里的子孙或许不知道,错误地到这里,因此把这件事写下来告诉他们。到洞里游览的有七个人,某官某;在洞外坐着宴饮的有四个人,某官某,共有十一个人。时间
47、是延祐龙集丁巳年八月。(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阅读下面这首古诗歌,完成下面小题。临江仙登凌歊台感怀李之仪偶向凌歊台上望,春光已过三分。江山重叠倍销魂。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已是年来伤感甚,那堪旧恨仍存!清愁满眼共谁论?却应台下草,不解忆王孙。【注释】李之仪(1038-1117)北宋词人。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本词应作于李之仪居太平期间的某年春天。“却应”即“岂应”,相当于现代汉语“难道是么”。14. 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是( )A. 起句照应诗题“偶向”二字透露出词人平日幽居、极少出门的境况,“望”字领起下文,
48、引出对登台所见之景的描写。B. “春光已过三分”紧承首句,写登台远望的整体印象,既点明时令已是暮春,又寄托着强烈的悲愤。C. 飞花、坠絮本是自然之物,但在词人眼中,飞花姿态优美,坠絮落地无痕,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D. “那堪”与“已是”呼应,语意上更进一次,写旧恨新愁相继,让人难以承受,突出了忧愁之深重绵长。E. “清愁满眼”把抽象的愁写得具体可感,仿佛愁绪弥漫空际,触目所见,无不含愁,但又不言因何而愁,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空间。15. 全词抒发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分析。【答案】14. BC 15. 伤春之情:看到眼前春光将尽,流露出遗憾伤感之情;思归之情:作者登台远
49、眺,只见江山重叠,阻断望乡(望京)之路,更觉愁苦;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词人因触犯权贵被编管太平州,前途无望,旧恨新愁,异常苦闷;无人理解的落寞:词人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解析】【14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本题要求选出对这首词的分析和鉴赏,不正确的两项。B项,“寄托着强烈的悲愤”分
50、析错误。“春光已过三分”,此一句也不能看出词人的悲愤,只能看出其伤春之情。C项,“二者一有情一无情,可谓不着一字,褒贬分明”理解错误。飞花、坠絮,本都是自然形态的东西;但经过诗人的渲染,便都变成了含情物。飞花,指他人之乘风直上,舞态翩跹,得意非常;坠絮,喻己身之遭谤被逐,堕地沾泥,了无痕迹。故选BC。【15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情感的评价的能力。对诗歌语句含义的理解,首先要借助重要意象把握诗歌描写的内容;在此基础上,结合时代背景、作者人生经历考虑诗句表达的思想情感。答题时注意先答出诗句的意思,然后分析情感。本题,“春光已过三分”“风花飞有态,烟絮坠无痕”,写出春光的流逝及其景象,流露出遗憾
51、伤感之情。“江山重叠倍销魂”,江山重重,词人不能看到京城,联系注释“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分析,词人见群山遮目,不能望见京城,更觉愁苦。注释中“宋徽宗初年,李之仪因得罪权贵蔡京被除去名籍,编管太平州(今安徽当涂)”,可以看出其被排挤(或政治不得志、被贬谪)的郁闷。“清愁满眼共谁论”的发问,可见其满怀愁绪,却无人可以倾诉,内心无限寂寞惆怅。【点睛】诗歌的情感分析的题目一直是考试的重点,但是考核的难度并不是太大,存在的问题主要是不知道答题的突破口,答题时要注意结合诗中标题、注释和诗中表情达意的重点句子作答,重点是在自己的答案要包含诗歌中的重点词语,这样就能和给的答案无限接近,还要主语诗歌
52、的抒情方式,根据抒情方式分析情感。还要注意一般诗歌的情感都要求结合诗句分析,答题时注意结合诗中的重点词语分析。(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1)蜀道难中借林间鸟鸣渲染蜀道荒寂凄清意境的语句是:_,_。(2)杜甫登高中为我们营造了一幅气势磅礴的长江秋日图的句子是:_,_。(3)琵琶行中描写在琵琶女第三次音乐演奏之后诗人的表现的句子是:_,_。【答案】 (1). 但见悲鸟号古木 (2). 雄飞雌从绕林间 (3). 无边落木萧萧下 (4). 不尽长江滚滚来 (5). 座中泣下谁最多 (6). 江州司马青衫湿【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名句默写的能力。在默
53、写名句名篇时,要做到“三清”“三不”:“三清”就是卷面清洁,字迹清楚,笔画清晰;“三不”就是不添字,不漏字,不误写。高考所选择的名句大多出自课内所学篇目,只有少数来自课外,该如何识记这些课内的名句,需要一定的技巧。高考所考的名句,字不一定有多复杂,但一定很有迷惑性,考生经常在这些“浅水滩”“翻船”,原因是光背不写,光记不辨,不知道联系句意和古文的特性来区分。所以在平时对名句记忆时要立足于对诗句的理解,在理解的基础上记忆既准确还不容易写错字,然后要立足于“写”,不要背下来但得不到分数。本题要注意如下字词:雌、萧、滚、座、州、衫。【点睛】本题既考查学生名句名篇记忆默写情况,又考查学生对于名句意思的
54、理解掌握情况。题目中所涉及的名句名篇都是课内要求背诵掌握的。这就要求学生在记忆背诵名句名篇时,不但能正确地书写出来,还要注意领悟其含义,结合名句名篇的含义和具体语境记忆。同时还要特别注意通假字、生僻难写字、同音异义词、同义异形词,留意语句顺序等。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据统计,我国三分之一以上的城市深陷“垃圾围城”困局。发展越快垃圾越多,垃圾堆正像日益逼近的高墙把城市空间越挤越窄,所以从源头减量入手,实施垃圾分类回收已是不得不为、_之事。推进垃圾分类不仅可以有效利用可回收物,变废为宝,保护环境,还是一个城市管理能力和市民素质的综合体现,是城市文明的重要标志。垃圾
55、分类关系千家万户,涉及人们思想观念、行为方式、生活习惯的改变。习惯是长期养成的,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生活垃圾分类要取得明显成效,需要几十年甚至几代人的坚持与努力。在这个过程中,政府和相关部门还是要保持足够的耐心,要_百姓的难处,要坚持不懈地_。长远来看,垃圾分类将会日渐深入人心、成为_的事。一屋不洁何以洁天下。( )。垃圾分类工作,看似很小很细,却是对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实质性演练,需要各方治理力量的协调配合。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的一次实质性测量,也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我们应该以足够的自信和投入,完成这场“检验”。17. 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
56、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 迫不及待 包容 教导 水到渠成B. 刻不容缓 包容 引导 自然而然C. 迫不及待 包涵 引导 自然而然D. 刻不容缓 包涵 教导 水到渠成18. 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自家的垃圾桶管好了,中国社会才可能向现代文明进发,这是一个必经节点B. 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进发路途当中的一个必经节点是管好自家的垃圾桶C. 管好自家的垃圾桶是中国社会向现代文明进发的路途当中的一个必经节点D. 中国社会要向现代文明进发,必然要经过管好自家的垃圾桶这个节点19. 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
57、慢,将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的一次实质性测量,也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B. 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的一次实质性测量,也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C. 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的一次实质性测量。D. 这项工作的成效高低与进度快慢,将是对我国社会治理水平的一场检验,也是对我们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的一次实质性测量。【答案】17. B 18. C 19. D【解析】【17题详解】本题主要考查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的能力。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
58、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辨析近义成语的关键就是要仔细分辨它们的细微差别。首先阅读语境,把握语境含义,然后抓住相异语素,分析其意义差异,同时可联系日常习惯用语,推断词语意义及用法。迫不及待:急迫得不能等待,形容心情急切。刻不容缓:指形势紧迫,一刻也不允许拖延。此处强调不能拖延,故选“刻不容缓”。包容:宽厚能容忍。包涵:一指宽容、原谅,二指包容含有、包括。此处是指政府要宽厚能容忍,故选“包容”。教导:一指教育指导;二指指点,指引;三指唆使,指使。引导:是指通过行为帮人走出困境,或是带着人向某个目标集体行动,通过行为的帮人走出困境。此处前文提到“百姓的难处”,要用“引导”。水到渠成:比喻条件成熟了,事
59、情自然会成功。自然而然:不经外力作用而如此。此处前文提到“日渐深入人心”,成为的应是“自然而然”的事,故选“自然而然”。故选B。【18题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连贯、逻辑意脉一致的能力,答题时注意前后文的照应,以及语意的提示。本题命题者在题干所给的文段中挖掉一句话,然后设计四个内容差不多、但句式各异的句子,要求选出“填入文中括号内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选项都有一定干扰性,难度适中。A项,“这”指代不明。“必经节点”的从属对象交代不清。B项,文段讲的内容主要是垃圾分类的问题,将“管好自家的垃圾桶”置于宾语位置,体现不出其主体地位。D项,文段讲的内容主要是垃圾分类的问题,将“管好自家的垃圾桶这
60、个节点”置于宾语位置,体现不出其主体地位。故选C。【19题详解】本题考查学生病句辨析与修改能力。病句原因很多,主要有搭配不当、成分残缺、语序不当、结构混乱、不合逻辑、表意不明等。判断病句,必须对汉语的语言规范有所了解,首先要仔细阅读句子,第一步凭借语感感知句子有无毛病,再用所学知识(病句类型)作分析。可用压缩句子抓主要成分由整体到局部地判断。本题,题干明确指出“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此题将病句放入文段中,本身降低了辨析、修改的难度,但方法是不变的。本题,原句存在以下问题:一,语序不当,因为前文有“却是对社会精细化治理能力的一场实质性演练,需要各方治理力量的协调配合”
61、,所有,应该先说“社会治理水平”,再说“向往美好生活的真诚度的一次实质性测量”二,缺少介词,应在“我国社会治理水平”前补充介词“对”。A项,语序不当。B项,语序不当,缺少介词。C项,缺少介词。故选D。【点睛】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情色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20.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62、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常有人说,_,影响吸收。其实,蛋白质变性不等于降低了消化吸收率。适当的热处理会使蛋白质的结构发生伸展,暴露出被掩埋的一些氨基酸残基,这有利于我们体内蛋白酶的催化水解,不仅不会影响吸收,_。当然,如果烹饪时加热温度过高、烹饪时间过长,就会破坏食物中的营养,甚至_。比如肉类,如果加热时间太久会产生焦糊味,这就是蛋白质过度变性了;温度太高还会导致肉类中的脂肪发生氧化,甚至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杂环胺等有害物质。【答案】 (1). 蛋白质加热会变性 (2). 还能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 (3). 还会产生有害物质【解析】【详解】本题考查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准确的能
63、力。此类试题一般根据上下文的语境,填上与前文或后文相照应的语句即可。语句补写题是新课标卷最具特色、出现频率很高的一种语言表达题型。所谓“语句补写题”,就是指给出一个语段,空出两至三个句子进行补写,补写后的句子要与语段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语句通顺。第处,根据横线后面“蛋白质变性不等于降低了消化吸收率”以及“适当的热处理”可推知答案;第处,根据横线前面的“不仅不会影响吸收”可推知,与之对应的应该是表示通进关系的内容,可以填写“还能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吸收”之类的内容;第处,可以根据横线前面的“甚至”以及横线后面的“甚至产生丙烯酰胺,苯并芘、杂环胺等有害物质”推知答案。21.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
64、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50个字。人们在商店中购买的绝大多数商品后面都有一个条形码。条形码已经广泛应用于我们的工作和生活中。2019年12月5日,条形码的联合发明者、美国工程师乔治劳雷尔去世,享年94岁。他的这一成就,改变了全球各行各业。乔治劳雷尔工作的同事诺曼伍德兰最先汲取摩斯密码的灵感想到了条形码,尽管他很早就为这一创意申请了专利,但他却无法对其进行开发。乔治劳雷尔在其之后又花了几年时间,在激光和计算机技术的帮助下,开发了可识别、认读条形码的扫描仪,这才让条形码从概念变为可应用的现实。劳雷尔的条形码识别系统大大降低了人工成本,促进了零售业、物流业、档案管理等
65、行业的蓬勃发展。1974年6月,美国俄亥俄州的一包箭牌多汁水果口香糖成为了第一件被激光扫描了条形码的商品,它现在展示在华盛顿的美国国家历史博物馆中。【答案】条形码的联合发明者乔治劳雷尔去世。他研发的条形码识别系统采用激光和计算机技术,改变了全球各行各业。【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压缩语段的能力。压缩语段就是给出一段材料,要求概括主要内容或信息这类题目,要求在阅读的基础上,概括出材料的主要信息。把句子中修饰、限制的词语去掉,保留句子的主干。缩写后的句子不能改变原句的主要成分和基本意思。它主要考察提炼内容、概括语意的能力。材料第一节主要讲条形码的联合发明者、美国工程师乔治劳雷尔去世,然后强调条形
66、码的重大意义。第二节讲乔治是如何想到条形码并利用激光和计算机技术对其进行开发的。第三节讲条形码的作用。综合以上三节内容,有三点信息很重要,一是条形码的发明者去世了,二是作用重大,改变了全球各行各业,三是他采用的先进技术,因此压缩后可整合为,条形码的联合发明者乔治劳雷尔去世。他研发的条形码识别系统采用激光和计算机技术,改变了全球各行各业。四、写作(60分)22.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在某综艺节目中,几十个来自山西稷山的农村孩子表演了一出高台花鼓。表演结束后,一位青年评论员率先点评:“在这个艺术形式之中很难出现一个个人英雄。”为此几位青年评论员争论起来。唇枪舌剑中,陈
67、道明老师对此讲了自己的看法:“我在天津人民艺术剧院,有七年的时间在台上一句台词都没有。这场演匪兵,下场演伪军,再下场演特务,再下一场演八路军。我在想,人在各种职业当中应该有一种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世界上没有那么多主角,大部分人一辈子可能要甘于寂寞。很多群众演员没人注意他们,但请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舞台上的孩子们含着泪听完了陈道明老师的话,脸上带着泪珠笑了。要求:全面理解材料,选准角度,明确立意;自拟标题,自选文体(诗歌除外),不少于800字;不要脱离材料的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作文,不得套作,不得抄袭。【答案】例文耐住寂寞,静候曙光“古来圣贤皆寂寞。“为何孤寂之人会功成名就垂千史。“寂寞”,一个中
68、性词,可以说它囊括了很多情感。人人都有寂寞之时,或忧愁,或伤感。其实,在一个人最寂寞之时,是思考的最佳之际。它可以激发你的多种情感,让你在情感最丰富的时期整理自己的各种是非得失,让你静下来思考人生。凌寒独放的梅花,孤芳自赏。在皑皑白雪中,那一抹艳却羡煞世人。古往今来,多少咏梅的诗词美文,不都是赞美它在寒风中独树一帜的品质吗。虽是孤单,但却辉煌。犹如梅花一样,人也如此,“百事田园之主,千古隐逸之宗”。满腹诗书,却只把锄头扛在肩,一身布衣,一篱菊花,一个世界。“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陶渊明这种惬意、悠闲、淡雅,不正是来自他的孤寂么。如同众多文人一样,在腐朽的官场中,面对蝇营狗苟,深感厌恶,毅然
69、弃官,来到田园间。一壶酒,一把锄,一篱菊,便是他的天下。在这寂静幽闲的日子里,又出了多少脍炙人口的佳作,不只是因他清高傲岸的性格,更因他能在奢靡虚伪的官场中独守住自己的寂寞,用自己的孤寂栽下的那株菊花,在阳光洒下之际,开的格外耀眼,美丽。寂寞,耐性,二者是相互联系的。绘画大师黄宾虹曾教诲其弟子:“读书之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对于绘画而言,最重要的,就是坐得住。一幅画作,少则三两天,多则三五载,这就要考验你的耐性了。在喧嚣与安静的环境里作画,效果又会是不同的。有一篇关于黄宾虹大师的传记,上面曾记叙:“黄宾虹一生绘画艺术的大进展,多发生在他隐
70、居的时期。”可见,对于绘画这门艺术而言,能忍受孤寂,坐住板凳,是多么重要。这就是季羡林先生曾说:“板凳须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的境界吧!我一直坚信:寂寞之人必异于常人,甘受寂寞之人必有过人之处。【解析】【详解】此题考查考生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的能力。作文材料是社会现象类材料作文。社会现象类作文强调“时效性、针对性、准确性、说理性、思想性”,对于考生来说,写这种类型的材料作文,尤其要注意针对性和说理性。从青年团的评论来看,他们身上有一种天然的文化优越感。习惯把自己置身于文化解读者和规划者的角度,以审判者的姿态宣泄自我之高尚,缺乏常识、尊重和敬畏。陈道明首先从技术角度帮大家普及了常
71、识,而后从文化传承的角度,讲述自己对文化传承的理解。最后,用从艺的亲身经历,阐释奋斗与坚守,出名与平凡,甘于寂寞而不懈奋斗的理解。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可以不理解别人,每个人都是不同的,你可以不理解别人,但是不能否认别人的奋斗与付出,实践出真知,好比医生要具备理论,更需要打量的诊断实践。才能比较准确的诊断病患,妙手回春。对于艺术和艺术工作者来说,也是如此。其实,艺术本身没有贵贱之分,不管是高山流水还是下里巴人,都经过千百年点滴生活积累实践积淀而成。参考立意的角度:其一、一个人无论是否能成为英雄,都要有甘于寂寞的精神准备。其二、要尊重平凡人,不要打击他们的努力。作文结构示例:标题:“耐住寂寞,静候
72、曙光”,抒情意味浓,同时点明中心。题目即亮明观点:耐住寂寞,静候曙光。第一段:开篇引用名言警句,开宗明义提出观点,“其实,在一个人最寂寞之时,是思考的最佳之际。它可以激发你的多种情感,让你在情感最丰富的时期整理自己的各种是非得失,让你静下来思考人生”。(提出问题)第二段:作者由自然界的梅花过渡到人,论证思路清晰。第三段:陶渊明的事例,绘画大师黄宾虹曾教诲其弟子“读书之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的名言,增强了文章的说服力。(分析问题)第四段,总结上文,同时由古到今,引出“绘画大师黄宾虹曾教诲其弟子:“读书之人,要甘于寂寞。寂寞能安定,定则心静,静
73、则心清,清则心明,明则明白一切事理”,具有现实意义。(论述更加深刻)第五段:结束全文言简意赅指出:我一直坚信:寂寞之人必异于常人,甘受寂寞之人必有过人之处。这篇议论文观点明确,富有丰富的意蕴。作文素材积累:1沈从文年轻时曾有位朋友,长相非凡若汉高祖般“隆鼻而龙颜”也!故其友常夸口曰:“不要小看我,我不像你们那么无出息,我要做个伟人。说大话不算数,你们等着瞧吧”后来这位朋友又与沈从文相逢,对鼻子的信仰早已荡然无存,“6年来,除了举起烟枪对准火口,小楷字也不写一张了。”于是,沈从文写到:“我不看重鼻子,不相信命运,不承认目前形式,却尊重时间。我不大在乎生活上的得失,却了然时间对这个世界同我个人的严
74、重意义。我愿意好好地结结实实地来做一个人,可说不出来我要做个什么样的人。”正是凭着尊重时间,耐得寂寞的这份执著,沈从文走出了湘西封闭的大山,走向了广阔的天地。“由四川过湖南去,*东有两条官路,这官路将近湘西边境,到了一个地方叫茶峒的小山城时,有一小溪,溪边有座白色的小塔,塔下住了一户单独人家,这人家只有一老人,一个女孩子,一只黄狗”这位不过小学学历的年轻人就这样用心灵来感应着外面的世界,用心灵与外面的世界交谈。时间如同眼前的小溪辰溪,在凝重、迟缓、汩汩声屏息可闻中逐渐逝去,却把他举到一个峰巅,使他成为了20世纪30年代名动当时的一位大作家。正是凭着尊重时间,耐得寂寞的这份执著,才使他在遭到“历
75、史的误会”时,能够超然地去做一份自己原来并不熟悉的文物研究工作,却由此而成为出类拔萃的专家;正是凭着尊重时间,耐得寂寞的这份执著,时间最终还是肯定了他,使他又回到了他在中国文学所应有的位置 生命的步履,有时就是这样简单得出奇;生命的辉煌,就是这样:必须在“时间”和“寂寞”中“淬火”,然后才可能迸发出灼灼的异彩。 抬头,我们看天空、看风景、看前程;转过身去告别,这时我们才发现:那曾使我们灵魂躁动不安的,那曾经使我们灵魂深深陶醉过的这“潮”那“热”,早已消失了它们的痕迹,留下的是一片泡沫和空虚。而当我们走出了这些生命的“泥沼”、“误区”,站在实实在在的地面上静下心来,才看清了真实生命的风景:它穿越
76、过生命的时空,在大地上留下了一长串坚实的脚印,才迸出了灿烂的光辉。 既然昨天的夕阳孕育了今朝的黎明;既然明天与今日紧紧相连;既然你已经抬起了生命的脚步,那么,脚下便是路了,走吧!朋友,尊重时间,耐得寂寞,你就可望步入你人生的辉煌而在踯躅俯仰、躁动不安中空耗生命,只会成为昨夜的一颗流星。2人人都爱繁华,但繁华便如梦一般稍纵即逝,究竟要如何才能守住繁华,唯有耐得住寂寞。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断天涯路。此乃王国维先生所说读书第一境界。淘宝网创始人马云屡次高考失败,创业失败,他却无所畏惧,耐住了高考落榜,创业失败的寂寞,守住了他的繁华,成为了中国首富。黑玫瑰耐住了寂寞
77、,最终走向了繁华。小米创始人雷军耐住了他人嘲讽的寂寞,使小米成为继苹果,三星后全球第三大智能手机品牌,守住了他的繁华。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此乃第二境界。相传楚国有一只巨鸟,三年不鸣三年不飞,楚国大夫为此上谏楚庄王,楚庄王明了大夫之意,终于像巨鸟一样,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他们耐住了寂寞,守住了自己的繁华。新东方创始人俞敏洪一开始只讲得几句蹩脚的英文,他耐住了轻视的寂寞,守住了自己的繁华。 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东风夜放花千树,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此乃第三境界。寂寞是一种力量,人们能从那汲取力量。寂寞是一种智慧,唯有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廖凡在影视圈里貌不惊人,虽然出演过别了,温哥华像雾像雨又像风,并与陆毅,周迅,陈坤,徐静蕾等明星合作却一直不温不火,可他在喧嚣的世界一直耐住了寂寞,凭借自己积累下的实力与白日焰火中的出色表演,成为了第一位获得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的中国男演员,守住了自己的繁华。 繁华稍纵即逝,昨日的华彩,已随时光的流逝长埋于地下,那最平凡普通的却是千百年来从未变过。 雕栏玉砌褪去了繁华,不变的却是遵循本色的顽石。寂寞是一种力量,人们能从中汲取养分,守住繁华。 人人都爱繁华,但繁华便如梦一般稍纵即逝,究竟要如何才能守住繁华,唯有耐得住寂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