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124.50KB ,
资源ID:400796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079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壮族自治区田阳高中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10月月考历史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1、2017年至2018年学年度上学期10月份月考高二历史科试题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题,每题2分,共计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目要求。)1. 孔子说“郁郁乎文哉,吾从周”。孟子说“君子之所以异于人者,以其存心也,君子以仁存心,以礼存心”。材料在此强调的是A. “文”B. “君”C. “礼”D. “心”【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孔子说周礼是在夏礼和殷礼的基础上演变发展而建立起来的,多么丰富完备啊?我遵从周礼。孟子说修养自身的道德,要做到以仁礼存心。故可知材料强调“礼”,C项正确。“文”“君” “心”都不是材料强调的重点,排除ABD,所以选C2. 礼记中写

2、道: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先秦思想家中最符合这一思想的是A. 儒家B. 墨家C. 道家D. 法家【答案】B【解析】礼记中的材料原意是:人们不单是亲爱自己的父母,也不单是亲爱自己的子女,使社会上的老人得以安享天年,壮年人得以贡献才力,小孩得以顺利成长。墨子主张中的兼爱和尚贤的理想比较符合,故选B;题干中的主张与儒家的“礼”不符,与道家的“无为而治”不符,与法家的专制主义主张不符,故排除ACD。3. 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为仁由己”。朱熹对“克己”作如下解释:“克”意为“胜”,“己”指的是“身之私欲”。这种解释A. 将人性置于天理之上B. 以满足个人欲望为目标C

3、. 完全曲解孔子的本意D. 与孔子本意不完全一致【答案】D【解析】孔子提出的“仁”是“克己复礼”,而朱熹是从“存天理,灭人欲”的伦理角度阐述的,显然与孔子的原本思想不完全一致,故D项正确。朱熹是压抑人性,故A项和B项错误;C中“完全”的说法过于绝对。【考点定位】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孔子思想和朱熹思想比较点睛:孔子主张“克己复礼”,使每个人的行为符合礼的要求。北宋时形成了以理为核心的新儒学体系“理学”。朱熹是理学集大成者。他特别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而天理就是作为道德规范的三纲五常,它是人性的最高境界;并指出人性本来与天理一致,但被后天的欲望所蒙蔽,所以强调“存天理,灭人欲”。4. “恻隐

4、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此段文字出自A. 孟子B. 庄子C. 韩非子D. 道德经【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儒家的仁、义的思想,孟子属于儒家思想,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庄子是道家的思想而不是儒家的思想,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韩非子是法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道德经是道家思想而不是儒家思想,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孟子【名师点睛】恻隐之心,人皆有

5、之出自孟子的告子章句上。这里则是纯从人性探讨的角度出发,回答学生关于人性是否天生善良的问题。联系到孟子所处的战国时代社会状况来历史地看问题,主张人性本善,强调天赋道德,推行仁爱政治,这些都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其实,也不仅仅限于孟子的时代,就是到任何时代,强调这些,总比鼓吹人性本恶,放弃道德,施行暴政要好得多罢!5. 先秦儒家在社会道德伦理层面强调的父子关系应是“父慈子孝”;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变成了一种法定义务。这种变化A. 吸取了法家思想的治国理念B. 体现了道家休养生息政策C. 反映了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D. 使儒学独尊地位得以确立【答案】A【解析】根据题干“先秦儒学强调父子关系是

6、父慈子孝,而到了汉代以后儿子要绝对服从父亲”可知汉代儒学糅合了法家思想,加强了中央集权,因而社会伦理道德也受此影响,故A项正确;汉朝初年采用了无为而治的思想,实行与民休养生息政策,但与材料信息不合,故B项排除;“家庭伦理关系的紧张”在材料中无体现,故C项排除;儒家独尊地位的确立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理论的提出,与题旨不符,故D项排除。点晴:通过父子关系的演变,结合汉朝的时代背景以及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分析归纳即可。6. 秦朝法律规定,私拿养子财物以偷盗罪论处,私拿亲子财物无罪;西晋时规定,私拿养子财物同样无罪。这一变化表明,西晋时A. 养子亲子权利相同B. 血缘亲情逐渐淡C. 宗族利益受到保护D

7、. 儒家伦理得到强化【答案】D【解析】西汉以后儒家学说成为正统思想,材料中西晋法律的变化体现了三纲五常中的父为子纲,儒家伦理在法律中得到强化。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这种规定维护父亲的权利,并非保护宗族利益,排除C项;材料涉及的应该是父亲的权利,不是儿子的权利,排除D项。7. 在对天、君、民关系的认识上,原始儒学以孟子为例,主张民贵君轻,董仲舒主张“屈民以伸君,屈君以伸天”。材料表明,董仲舒A. 继承了原始儒学的全部宗旨B.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民本思想C. 背离了原始儒学的仁爱思想D. 摒弃了原始儒学的德治主张【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民贵君轻

8、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思想,而董仲舒的“屈民以伸君”显然是注重君主,违背了原始儒家的民本思想,故本题选择B项;A错在“全部”;C、D中信息在材料中均没有体现。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董仲舒的思想8. 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宗又大规模地“灭佛”。这反映出唐代A. 皇帝的好恶决定宗教兴亡B. 道教的社会影响最大C. 儒学的政治地位最为稳固D. 佛教的社会基础薄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直接根据材料推断即可,根据“唐高祖李渊自认为是老子后裔,规定老子

9、地位在孔子之上,佛教位居第三:武则天时明令佛教位在道教之上,后来唐武帝“灭佛”说明道家、佛家的地位变化较大,只有儒教的地位相对稳定。所以答案选C。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儒学的发展唐朝儒学的发展9. 朱熹曾指出:“仁义根于人心之固有,天理之公也;利心生于物我之相形,人欲之私也。循天理,则不求利(利益)而自无不利;循人欲,则求利未得而害已随之。”在这里朱熹主张A. 天理与人欲不可兼得B. 仁义与天理是后天养成的C. 天理与义利相辅相成D. 一切私利是社会混乱根源【答案】C 10. 中国古代某学者在晚年将其学说体系归纳为“四句教”:“无善无恶是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苒知恶是良知,为苒

10、去恶是格物,该学者是A. 程颐B. 朱熹C. 陆九渊D. 王阳明【答案】D【解析】:题干中“无善无恶足心之体,有善有恶是意之动,知苒知恶是良知,为苒去恶是格物”的意思是说,人天生就有区别善恶的良知,这是人的本性.这是王阳明的“致良知”的主张,所以本题选D项。11. 明末思想家李贽是一位狂狷之士:他剃光头发留着长须,“儒帽裹僧头”,穿着亦僧亦儒的怪异服装;他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由此可见,李贽A. 致力于儒学和佛教的融合B. 认可明代妇女地位的变化C. 力图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D. 渴望得到超然物外的自由【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李贽批判儒家思想,不致力于儒学,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涉及明代妇女地

11、位的变化,故B项错误;材料 “讲学传道,却收女弟子”说明李贽违背传统的礼教,显然是想冲破封建传统的束缚,故C项正确;超然物外的自由不是李贽追求的思想,且材料中没有体现,故D项错误。考点:古代中国传统文化思想演变明清之际儒学李贽思想12. 顾炎武在日知录中说:“今将静百姓之心,而改其行,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在此,顾炎武强调A. 培养人才,经世致用B. 弘扬道德,规范言行C. 富足百姓,移风易俗D. 教化民众,静心明志【答案】C【解析】“必在制民之产,使之甘其食,美其服,而后教化可行,风俗可善也”大意是说先要让百姓生活富足,然后才能推行教化,移风易俗,说明

12、顾炎武主张在改造社会风俗上把物质条件与精神条件结合起来,因此选D。材料中没有体现经世致用的信息,排除A;BC三项都与题干意思不符。故选D。13. 明清之际,思想界及文学界不断强化“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新动向。同时,不少商人结交儒林,真心问学,慨然捐资,与儒士一道共襄文业,同赞义举。材料意在说明A. 文化变革的经济动因B. 商人政治地位的提高C. 统治阶级的腐朽没D. 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答案】D【解析】材料“贾而好儒”、“亦贾亦儒”说明士商价值取向趋同,士商互动的社会风气,故D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出文化变革,故A项错误;材料中没有体现出商人政治地位和统治阶级的腐败,故BC项错误。点睛:对

13、材料“贾而好儒”、“亦贾亦儒”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14. 普罗塔戈拉提出:“神是不可知的,人是依靠自己的力量发明语言,造出房屋、衣服、鞋子和床,并且从土里取得养生之资的。”对此言论理解正确的是A. 批判奴隶制民主政治B. 认为世界是不可知的C. 特别强调人的价值D. 认为社会中的人应该具备美德【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普罗塔戈拉的人文主义思想。普罗塔戈拉强调人的力量,肯定了人的价值,C项正确;A项题干材料未涉及;普认为“神是不可知的”,B项说法错误;题干未涉及“美德”,D项排除;考点: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普罗塔戈拉15. 苏格拉底认为,天上和地上各种事物的生存、发展和毁灭都是神安排的,

14、神是世界的主宰。他反对研究自然界,认为那是亵渎神灵的。他提倡人们认识做人的道理,过有道德的生活。这主要反映了苏格拉底A. 反对研究自然界和人类社会B. 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C. 承认神灵的权威,反对发现“自我”D. 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和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反映了苏格拉底希望人们建立道德价值观念,具有美德;从而智者学派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D项正确。反对研究自然界并不是材料的主旨,而是强调通过建立道德价值观念,反对智者忽视道德追求功利的主张,排除A。苏格拉底没有蔑视雅典城邦制度和法律权威,B项说法错误,排除。苏格拉底提倡人发现自我,认识自己灵魂

15、之内已有的美德,排除C。16. 文艺复兴时期某一名著,由百个短篇故事构成,讲述各色人物故事,尽显人间百态,高扬着被中世纪禁欲主义压制了近千年的人性,后人称之为“人间喜剧”或“人曲”。该名著作者是A. 但丁B. 薄伽丘C. 彼特拉克D. 巴尔札克【答案】B【解析】:材料中的“文艺复兴时期某一名著,由百个短篇故事构成,讲述各色人物故事,尽显人间百态,高扬着被中世纪禁欲主义压制了近千年的人性”说明这部作品是十日谈,其作者是薄伽丘,所以选B。【点睛】:十日谈叙述1348年佛罗伦萨黑死病肆行时,10名男女青年到乡村避难,借欢宴歌舞和讲故事消遣时光,10天里每人讲一个故事,共得 100 个故事。人文主义思

16、想像一根红线贯串这部故事集。作者把抨击的矛头直指宗教神学和教会,揭露教规是僧侣们奸诈伪善的恶因,毫不留情地揭开教会神圣的面纱,辛辣地嘲讽教廷的驻地罗马是“容纳一切罪恶的大洪炉”。爱情故事在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作者认为,禁欲主义是违背自然规律和人性的,人有权享受爱情和现世幸福,他在许多故事里以巨大的热情赞美青年男女冲破封建等级观念,蔑视金钱和权势,争取幸福的斗争。17. 彼特拉克说:“有人对野兽、飞禽和鱼类的事情知道得很多而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不知道我们从何处来,往何处去,以及为什么生活,这到底有什么好处?”这体现了他A. 提倡人性,关注人生B. 呼吁人们爱惜大自然C. 主张信仰即可得救D. 公开

17、向封建制度挑战【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彼特拉克是文艺复兴时期的代表人物,文艺复兴提倡人文主义,把人性从宗教束缚中解放出来,A项正确。材料没有体现呼吁人们爱惜大自然,而是强调提倡人性,关注人生,排除B。C项属于宗教改革的主张,排除。启蒙运动公开抨击封建制度,排除D。点睛:本题以文艺复兴为切入点,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材料关键信息 “彼特拉克”“对人的本性一无所知”,结合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即可知道答案。18. 赫乔韦尔斯认为:“他们反对教皇不是因为他是世界的宗教领袖,而是因为他不是这样的领袖;他本应该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由此可见宗教改革从本质上说是A. 反教皇

18、的宗教斗争B. 反君主的民主革命C. 反宗教的民族革命D. 反封建的政治斗争【答案】D【解析】宗教改革实质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制度的政治斗争,根据材料“他们反对教皇是他们的精神领袖,而他却是一个富有的世俗君主”说明了宗教改革的背后的动因是政治革命,故D项正确;A是宗教改革的形式;B和C不是宗教改革的性质。19. 自476年西罗马帝国灭亡以后,当时罗马公教以教皇为首,利用宗教在中世纪的欧洲逐渐形成一种统一的精神象征,维持着欧洲的统治秩序。而到14、15世纪,欧洲的英、法、西班牙等国君主和平民日益把教皇看作外国人。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 社会经济发展增强了民族意识B. 人文主义者大胆揭露教会的腐败

19、C. 科学发展破除了对神学的迷信D. 德国宗教改革冲击了教皇的权威【答案】A20. 有学者在评论卢梭思想时指出,“卢梭的学说不但批判了现存的社会结构,而且批判了一切社会组织卢梭思想的盛行,使那种通过感情冲动和纸上谈兵的方法解决社会问题和政治问题的倾向大大增加。”该学者认为卢梭的思想A. 推动中央集权民族国家形成B. 兼具理性主义和浪漫主义C. 使人们彻底抛弃了理性精神D. 揭示了启蒙运动思想真谛【答案】B【解析】: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央集权民族国家的概念,可排除A;C项说法绝对化,而且不符合史实,D项的说法夸大了卢梭这一言论的作用,不符合材料的意思,所以本题选B。21. “人与人之间本来都是平等的

20、人类主要的天然禀赋,生命和自由人人可以享受”:“自从人们觉察到一个人据有两个人食粮的好处的时候起,平等就消失了、私有制就出现了。”上述观点最有可能来自A. 薄伽丘B. 伏尔泰C. 孟德斯鸠D. 卢梭【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人人平等、天赋人权、反对私有制”等内容,可知是卢梭的思想,D项正确。薄伽丘是文艺复兴思想家,其思想与材料不符,排除A。伏尔泰强调人人平等,天赋人权,但没有反对私有制内容,排除B。孟德斯鸠强调三权分立,但没有反对私有制内容,排除C。22. 公元751年,唐朝与阿拉伯帝国在中亚怛罗斯发生战争,唐军战败被俘虏2万余人,其中包括一些手工工匠。学者季羡林称这一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

21、次技术转移”,该技术可能是A. 指南针B. 造纸术C. 活字印别术D. 火药【答案】B【解析】从材料中看,季羡林认为这次战争是“中阿之间第一次技术转移”,也就是说中国的科学技术传到了阿拉伯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可知,A选项是在宋代才被广泛应用;B选项符合时间要求;C选项是宋代才出现;D选项是唐朝中后期才被广泛使用。点睛:解答本题的关键点是四大发明的具体时间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最早出现并广泛应用的是造纸术,其次是火药。南宋时期指南针广泛应用与航海,活字印刷术在宋代才开始出现。符合时间节点的只有B选项。23. 圣经只能由圣职人员阅读,一般信徒无法阅读到圣经。然而在1456年古腾堡(Johann Gu

22、tenberg)在美茵兹(Mainz)的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使这一情况得到了改变。据此可知A. 宗教改革后不再需要神职人员B. 印刷圣经的出现导致宗教改革C. 印刷术推动了宗教改革的进行D. 美茵兹是德国宗教改革的中心【答案】C【解析】印刷厂印刷了一本拉丁文圣经之后,一般信徒无法读到圣经的情况得到了改变,而宗教改革的结果之一就是一般信徒皆可读到圣经,也就是说印刷术为宗教改革的进行提供了条件,故选C。24. 诗经、楚辞、唐诗、宋词、元曲、明清小说是中国历史上具有时代特色的文学成就。下列选项叙述正确的是A. 风是诗经的精粹,著名篇章有生民公刘等B. 杜甫诗风凝重与沉郁,著名篇章有秋兴八首春

23、望等C. 柳永的清新俊逸,刚健豪放,极状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D. 施耐庵的水浒传为后来历史演义小说的创作树立了楷模【答案】B【解析】根据题干和所学知识可知,风是诗经的精粹,但是生民公刘出自雅,排除A。杜甫创作了大量反映社会现实的诗作,诗风凝重与沉郁,代表作有秋兴八首春望等,B项正确。柳永的词委婉含蓄、回还往复,描写都市繁华和悲欢离合之情,排除C。施耐庵的水浒传开创了英雄传奇和武侠小说的先河,排除D。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选B。25. 明代文学家顾起元客座赘语中说:“南都万历以前,公侯与缙绅及富家凡有燕会、小集,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后乃变而尽用南唱大会则用南戏。”这反映出A.

24、 明代戏曲中心已转移到南方B. 元杂剧最初在我国南方兴起C. 明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D. 明代我国戏曲逐渐走向融合【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多用散乐,或三四人,或多人,唱大套北曲”和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里的“北曲”指元曲。材料表明,明朝万历以前南方盛行北曲,万历以后南方盛行南戏,这体现了明朝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C项正确。南方盛行南唱或南戏,与戏曲中心转移无关,排除A。材料强调明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没有涉及元杂剧最初在我国南方兴起,排除B。材料没有体现明代我国戏曲逐渐走向融合,而是强调明中后期元曲发展渐趋衰落,排除D。二、非选择题(本大題共2小题,共计50分,26题32分,27题18

25、分)2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桀纣之失天下,失其民也;失其民,失其心也。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也。孟子离娄上材料二国家将有失道之败,而天乃先出灾害以谴告之;不知自省,又出怪异以警惧之;尚不知变,而伤败乃至。以此见天心之仁爱,人君而欲止其乱也,自非大亡道之世者,天尽欲扶持而全安之。董仲舒举贤良对策材料三厚敛于民以养禽兽,而使民饥以死,则无异于驱兽以食人矣盖侈用则伤财,伤财必至于害民。故爱民必先于节用朱熹四书章句集注材料四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是故桀纣之亡,乃所以为治也,秦政、蒙古之兴,乃所以为乱也。为臣者轻视斯民之水火,即能辅君而兴,从君而亡,其于臣道固

26、未尝不背也。黄宗羲明夷待访录(1)材料一认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是什么?为此,孟子提出了怎样的政治主张?(2)材料二揭示了董仲舒什么主张和目的?这一时期儒学地位发生了什么变化?(3)材料三中朱熹认为爱民的关键是什么?这一时期儒学的地位如何?(4)据材料四,黄宗羲提出了百姓优乐,是评价天下治乱的标准,为此他提出了什么主张?据所学知识,指出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5)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并结合所学,试着分析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答案】(1)因素:民心。主张:仁政。(2)主张:天人感应。(或天人合一)目的:神化君权;警诫限制君权,巩

27、固统治。变化: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3)关键:薄敛节俭。地位:南宋以后,逐渐成为长期占统治地位的官方哲学。(4)主张:天下为主,君为客。影响: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5)共同之处:以民为本(或关注民生)。背景:明清两代,社会动荡,封建社会衰弱时期;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强化;商品经济进一步发展;理学僵化。【解析】(1)第一小问,从材料一中“失其心也”体现出天下得失的关键因素,第二小问主张,结合所学知识从仁政的角度回答孟子关于民心的主要思想。(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二中“而天乃先出灾害以遣告之”“人君而欲止其乱也”信息可概括主张是天人感应,目的可以

28、从君权的地位和统治等方面进行回答。第二小问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成为封建正统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等方面思考作答。(3)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三中“故爱民必先于节用”可从薄敛节俭方面回答。第二小问地位,可以结合南宋以后儒学的统治和官方地位来回答。(4)第一小问,根据材料“盖天下之治乱,不在一姓之兴亡,而在万民之忧乐”可从天下为主,君为客方面概括即可。第二小问,关于明末清初以黄宗羲为代表的进步思想家对儒学发展的影响,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批判继承儒家思想,使儒家思想焕发新的生机等方面思考作答。(5)第一小问,根据四则材料,可从以民为本的角度概括不同阶段的儒学家治国理念的共同之处。第二小问,关

29、于明末清初进步思想产生的背景,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君主专制强化,封建制度衰落)、经济(商品经济发展)、思想文化(理学僵化)等方面思考作答。整体分析:本题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为切入点,考查了百家争鸣、董仲舒新儒学、宋明理学、明清进步思潮等相关内容,时间跨度大,但问题相对简单。关键是考查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演变历程及主要内容的认识。儒家思想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以民为本的思想等内容,对中国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等方面产生了深厚的影响。27. 人文精神是一种普遍的人类自我关怀,是对人类遗留下来的各种精神文化现象的高度珍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

30、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当时人称他们为“雄辩家”或“智者”。马克垚世界文明史材料二法语“文艺复兴”一词的意思是“再生”,它指的是发生在14世纪到16世纪之间的一轮艺术和知识的创新,反映了西欧高度发展的城市社会的持续发展。材料三牛顿以他对支配天地万物的寥寥数条规律的精美绝伦的概括,彰显了人的理性的伟大,暴露了宗教非理性主义的荒谬,促使人们由对牛顿和自然规律的崇拜发展出一种探询人类社会客观规律的热忱。马克垚世界文明史请回答:(1)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材料一中“智者”的代表人物及其思想主张(2)指出材料二中“再生”一词的实质,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3)综合以上

31、材料,归纳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答案】(1)人物:普罗泰格拉主张:人是万物的尺度。(2)实质:是指资产阶级思想文化。内涵: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3)因素:政治经济的发展;自然科学的进步。【解析】(1)根据材料“从公元前5世纪开始,有一批人对于政治、伦理和辩论术之间的关系产生了很大的兴趣”和所学知识可知是普罗泰格拉,其主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人是万物的尺度方面作答。(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和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文艺复兴的概念来理解“再生”的实质,其实就是资产阶级思想文化。第二小问,关于文艺复兴时期人文精神内涵,结合所学知识可从以人为中心而不是以神为中心、肯定人的价值和尊严、追求现世的幸福生活等方面思考作答。(3)关于西方人文精神不断发展的推动因素,结合所学知识可从政治(反封建斗争)、经济(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科技(自然科学的进步)等方面归纳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