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215.50KB ,
资源ID:400687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0687-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同步测试 P43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人教生物必修3第4章第3节同步测试 P43 WORD版含答案.doc

1、学生用书 P511生物群落是指()在一定区域内的全部生物及其生存环境的总称在一定区域内具有一定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物之间以及生物与无机环境相互作用的整体在一定区域内不同种群的集合体A BC D解析:选D。群落是在一定区域内有一定联系的所有生物的总和,其中可能包括多个种群。2(2010年高考广东卷)谚语“苗多欺草,草多欺苗”反映的种间关系是()A竞争 B共生C寄生 D捕食解析:选A。“苗多欺草,草多欺苗”的意思是说禾苗多时影响草的生长,草多时影响禾苗的生长,说明禾苗与草之间存在竞争关系。3下列属于竞争实例的是()A蚂蚁取食蚜虫分泌的蜜露B以叶为食的菜粉蝶幼虫与蜜蜂在同一株油菜上采食C细菌与其体

2、内的噬菌体均利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D某培养瓶中生活的两种绿藻,一种数量增加,另一种数量减少 解析:选D。蚂蚁和蚜虫的关系比较特殊,蚂蚁喜欢取食蚜虫腹部末端所分泌的含有糖分的蜜露,所以蚂蚁常常保护蚜虫,甚至把吃蚜虫的瓢虫赶走,有时蚜虫缺乏食物时,蚂蚁还会把蚜虫搬到有食物的地方,因此我们经常称这种关系为“互利共生”。而莱粉蝶幼虫与蜜蜂虽然都在同一株油莱上采食,但是菜粉蝶幼虫主要吃叶片,而蜜蜂主要采食花蜜,所以不能构成竞争关系。细菌与噬菌体属于寄生关系,虽然都使用培养基中的氨基酸,但是并不构成竞争关系。而两种绿藻(属于两个物种),一定不能是捕食关系,而且一种增加另一种减少,说明属于竞争关系,应该是竞争

3、阳光、养料等。4右图表示两种生物种群随时间推移而发生的数量变化。那么这两种生物之间的关系()A竞争B捕食C互利共生 D共生解析:选B。图中两生物之间的数量关系符合“先增加者先减少,后增加者后减少”的变化规律,属于捕食;如果是“平分秋色”的竞争关系,两曲线的“峰”和“谷”应同时出现,而不是先后出现。5(2009年高考江苏卷改编题)科研人员对江苏某地沿海滩涂米草群落和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土壤)动物丰富度进行了对比研究。在相同取样条件下,利用一种常用底泥采样器(50 cm50 cm30 cm)采得各动物类群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如下表。下列有关本研究的叙述,正确的有(多选)() A裸露泥滩的大型底栖动物

4、物种丰度高于米草群落B米草群落的大型底栖动物种群密度高于裸露泥滩C改用另一规格的常用底泥采样器会影响对比研究的结论D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解析:选AD。本题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从表中可以看出裸露泥滩的物种数为11种,米草群落物种数为6种,所以A选项正确;从表中看出除泥螺类外,其他生物的种群密度都是裸露泥滩高,所以B错;只要是常规底泥采样器采得的结果都会得出正确结论,所以C错;不同的生物都会有不同的活动时间,比如说蟹类多会晚间活动,所以改变采样的时间会影响采集到的物种数和个体总数,所以D正确。6在某栎林中,植物和动物的分布如下表:上层中层下层植物乔木灌木草本动物林鸽长尾山雀

5、鹪鹩、昆虫(1)上表体现了生物群落的_,它反映了动物、植物都具有_现象。(2)栎林中,上层、中层、下层的植物种类不同,这种分布的差异主要与哪种非生物因素有关?_。(3)栎林中动物的分布取决于植物的分布,这是因为植物能为动物的生存提供_,而且动物的这种分布有利于减轻鸟类之间的_。解析:每个生物种群都有其特定的食物、栖息场所及资源等生存条件的需求,这些具有不同生态需求的种群在该区域中必定构成不同的空间配置状况,从而使各种群间能有机结合,进行物质及能量的流通。这种空间配置可分两个方面: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垂直结构是指在垂直方向上,群落中的各种群具有分层分布特点。如在森林中,高大的乔木占据森林的上层,

6、再往下依次是灌木层、草本层。某些动物如鸟类、昆虫有明显的垂直分层分布现象,它们有些专生活于区域的上层,吃上层的食物,而有些专生活于中层,而有些则专生活于底层。答案:(1)垂直结构分层(2)光照(3)食物和栖息场所竞争1下列生物种群能组成生物群落的是()A一片森林中的所有乔木、灌木、草本植物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动物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和细菌、真菌等全部生物解析:选D。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D选项包含了该自然区域内的所有生物,符合群落的概念。 2(2011年大连市第二十高中高二检测)在一个阴湿山洼

7、草丛中,有一堆长满苔藓的朽木,聚集着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动物,这些生物共同构成了一个()A生物群落B种群C生态系统 D生物群体解析:选A。种群是指同一种生物;群落是指生活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内,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关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生态系统包括生物群落和无机环境。根据题意,该阴湿山洼草丛有草、苔藓、蚂蚁、蚯蚓、蜘蛛、老鼠等生物,这一个“等”字,就包括还没有点出的各种微生物,这些生物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3. 生活在白蚁肠内的鞭毛虫,能消化白蚁肠中的木纤维素,若没有鞭毛虫,白蚁即饿死;植物中的菟丝子,要缠着大豆才能生长;大小草履虫必须分开培养,才能生长好。以上生物的种间关系分别为()A互利共生

8、,寄生、竞争B竞争、寄生、互利共生C寄生、互利共生、竞争D互利共生、竞争、寄生解析:选A。本题考查种间关系的相关内容。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各种间关系的概念。注意从题干中找出各自的归属。4合理密植、除草、除虫均可以增加作物的产量,这些措施依次影响了农田生物之间的()A种间关系、种内关系、种间关系B种间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C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间关系D种内关系、种间关系、种内关系解析:选C。本题考查学生对种间及种内关系的区分与判断。合理密植是调节种内关系,提高产量,除草、除虫是为了调节种间关系,促进农作物的生长。5如图表示某一生态系统中,取食方式为吞食的三个物种随食物颗粒大小而产生的种群数

9、量分布。下列对此图的分析,正确的是()A三个物种的食物资源完全相同B物种甲与物种乙为竞争关系C物种丙与物种甲为捕食关系D能量流动方向由甲经乙到丙解析:选B。本题主要考查学生对种间关系的判断。由图分析:甲、乙、丙三种生物的食物部分有重叠,三者之间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相互竞争关系,但食物来源又不完全相同,曲线图无法体现甲、乙、丙三种生物之间是否存在捕食关系,能量流动方向也无法确定。6(2011年江苏启东中学高二检测)下列关于生物群落的理解中,不正确的是()A生态环境越优越,组成群落的物种种类数量就越多B一个池塘中所有的鱼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群落内的生物之间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D任何群落都有一定的空间结构

10、,包括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解析:选B。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在一个池塘中有许多种生物,不仅有水藻、金鱼藻等植物,还有动物、微生物等。所有的鱼构不成一个生物群落。7某片成熟的毛竹林长势整齐,没有明显的高矮植株,那么这个群落在垂直结构上()A无分层现象 B有分层现象C不能判断 D分层未开始解析:选B。从表面上看,竹林确实没有明显的分层,但应注意,一个群落是由多个种群组成的,竹林也不例外,群落内会有其他的动植物,如还有草本植物,这样它们在垂直结构上也会出现一定的分层现象。8关于池塘生态系统的群落结构,以下叙述不正确的是()A在垂直方向,鱼类具有明显的分层现象B鱼类在

11、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依赖于植物C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没有水平结构D在水平方向上,生物种类分布有差异解析:选C。池塘生态系统中由于植物的垂直分层而导致以不同植物为食的鱼类也出现分层,如四大家鱼中以浮游植物或浮游动物为食的鲢鱼、鳙鱼分布在水的上层,以沉水植物为食的草鱼分布在水的中层,而肉食性的青鱼则分布在水的下层;当然池塘植物群落也有水平结构,因从岸边到中心分布不同类群植物,必然导致池塘中的动物群落有水平结构。9关于群落的结构,以下理解不正确的是()A竹林中竹子高低错落有致,其在垂直结构上有分层现象B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与植物的分层现象密切相关C淡水鱼占据不同的水层,出现的分层现象与各种鱼的食性有关D不

12、同地段生物种类有差别,在水平方向上呈镶嵌分布解析:选A。竹林中的所有竹子为同一物种,由于生长的阶段不同而高低不同,所属范围为种群而非群落,动物在群落中垂直分布主要与食性有关,如森林中的鸟类:林冠层栖息着鹰、杜鹃;中层栖息着山雀、啄木鸟等,淡水鱼的分层与陆地动物的分层的因素是一样的,也是与食性有关。不同地段的土壤性质、水分、温度、光照不同从而导致生物种类有差异,同一地段上种群密度也有差别,常呈镶嵌分布。10(2010年高考安徽卷)生物兴趣小组为了调查两个河口水域的水母类动物类群(甲、乙)的种类组成及其数量特征,使用浮游生物捕捞网(网口内径50 cm,网身长145 cm,网目孔径0.169 mm)

13、各随机取样3次,调查结果如下表(单位:个):下列关于甲、乙两个类群之间物种丰富度和种群密度的比较,正确的是()A甲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2的种群密度小B甲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4的种群密度大C乙类群的丰富度大,物种7的种群密度小D乙类群的丰富度小,物种10的种群密度大解析:选C。由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甲类群的物种数目比乙类群的少,所以,甲类群的丰富度小,乙类群的丰富度大;对于物种4来说,甲类群中的种群密度明显小于乙类群的;对于物种7来说,甲类群中的种群密度大约是41个,乙类群中的种群密度大约是27个,所以C项正确。11生态学家高斯曾在实验室里做过这样的实验:他将两种草履虫,即有尾草履虫和双小核草履

14、虫分别培养在容器中,各给以细菌作为食物,不久两种草履虫分裂繁殖并和细菌数量达到平衡。但是如把两种草履虫放在同一培养皿中,给以细菌混合培养,16 d后,结果如下图:(1)从图中可以看出: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是_,不能正常生长的是_。(2)试分析高斯实验结果的原因,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是什么?_。(3)混合培养后,能正常生长的个体发展趋势是_,在这个发展过程中,生物因素间的关系将由_转变为_。(4)如果在自然界中,两种草履虫生活在同一环境里,是否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说明原因。_。答案:(1)双小核草履虫有尾草履虫(2)由于双小核草履虫繁殖速度略高于有尾草履虫,具有一定优越性,因此在食物数

15、量有限的情况下,它就能胜过有尾草履虫而生存下来。生物学上称这种现象为种间竞争(3)先增加然后稳定竞争种内斗争(4)不会发生与高斯实验相同的结果。原因:自然生态系统的成分和营养结构复杂,自动调节能力强12在我国珠穆朗玛峰的河谷森林中,有一种雀鸟总是成群地在森林上层活动,吃高大乔木的种子;煤山雀、黄腰柳莺和橙红鹤等鸟类总是在森林中层营巢;血雉和棕尾雉则是典型的森林底栖鸟类,吃地面的苔藓和昆虫。(1)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都有密切关系,如血雉和昆虫之间的关系是_,煤山雀和橙红鹤的生活环境相同,是_关系。(2)在这个森林中,除了上面提到的各种动物和植物外,还生活着_、_等微生物,微生物主要生活在_。(3

16、)下列哪项是一个种群()A森林中的所有昆虫 B森林中的所有血雉C森林中的所有生物 D森林中的所有树木(4)上述森林中的各种生物在垂直方向上的分层现象,称为()A群落的垂直结构 B种群的垂直结构C群落的海拔结构 D种群的海拔结构答案:(1)捕食竞争(2)细菌真菌土壤(3)B(4)A13下表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调查某农药污染废水对农田土壤动物类群影响的相关性结果。请回答:离污染河流的距离(km)0.10.51.02.04.0污染物平均浓度(mg/kg)0.450.360.250.120.08动物类群数(类)2023375058动物个体总数(个)36566575019832490(1)许多土壤动物的活

17、动能力_,而且身体_,不适于用样方法或标志重捕法进行调查,通常采用_取样进行采集、调查。(2)从表中数据可以看出,距离污染源_,农药污染物的浓度_,土壤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越多。结论:_。(3)该研究小组的同学在田中划出了5块面积和土壤肥力都相同的区域,分别种植了数量不等的大豆。每一区域内的植株分布是均匀的,待成熟后,统计数据如下表,请分析回答后面的问题。区域号区域植株数荚果数/株每个荚果中的种子数1208.36.02406.85.93603.96.24802.75.951002.16.0请用生态学原理,简要解释各组大豆随植株数增多而平均每株植株上的荚果数减少的原因:_。通过对表中数据分析,你

18、还能得出的结论是:_。解析:(1)对土壤中小动物类群丰富度的研究采用的方法是利用取样器进行取样、统计,推测某一区域内土壤动物的丰富度。(2)观察表中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可知离污染源越远,污染物的浓度越小,对动物的生存影响也逐渐减弱。(3)大豆所能利用的资源一定,种群数目越多,平均利用资源就越少。分析表中信息,还可以发现随大豆种植密度的增加,所结的种子总数减少,或者是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基本没有影响。答案:(1)较强微小取样器(2)越远越低农药污染会降低土壤中小动物类群数和个体总数(3)种植密度大,种内斗争激烈,平均每株大豆占有的资源(如水分、光、矿质养料等)少,所结荚果就少大豆的种植密度对每个荚果中种子数基本没有影响(或随大豆的种植密度增加,所结的种子总数减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