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161.50KB ,
资源ID:400335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033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构想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 2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高考历史(人民版)一轮复习构想专题一 古代中国的政治制度 课时作业 2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时作业2汉至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演变(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授课提示:对应学生用书第275页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7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西汉政论家贾谊在治安策中指出,当时的形势就像是一个病人,“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如果再发展下去,“失之不治,必为痼疾”。材料中贾谊()A分析了秦朝灭亡的真正原因B指出了解决王国问题的紧迫性C论述了解决王国问题的根本举措D运用儒、法两家思想解决现实问题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一胫(小腿)之大几如要(腰),一指(手指)之大几

2、如股(大腿),平居不可屈伸”“失之不治,必为痼疾”可知反映的是西汉的王国问题。应选B项。答案:B2(2017临沂质检)有学者认为,从秦汉起,中国官僚体制的核心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隋唐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独创性举措()A提高了决策的周密程度B丰富了官吏选拔的手段C打破了世家的特权垄断D推动丞相制度走向解体解析:隋唐建立的三省六部制在中央设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分别负责草拟、审议和执行,在门下省设政事堂作为三省宰相共同议定军国大政的场所,三省相互牵制,相互制约,一定程度上可以避免决策失误,故选A项。答案:A3(2017河北衡水模拟)有的史学家认为:从

3、秦汉起,官僚体制就是中国制度的核心问题,它可分成两个子问题,一是官僚的选拔问题,二是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隋唐时期统治者解决“官僚体系内部的权力制衡问题”的重要举措是()A废分封,置郡县 B组成决策机构“中朝”C中央设立“三公” D确立三省六部制解析:A、C两项发生在秦朝,B项发生在汉武帝时期。答案:D4(2017广东梅州模拟)钱穆在国史新论中论及唐代制度时说,在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这两种制度”是指()A分封制和郡县制 B郡县制和三省六部制C科举制和郡县制 D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解析:分封制

4、是奴隶社会的地方管理制度,郡县制是秦汉时期的地方行政制度,故A、B、C三项错误;唐代“地方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的制度”是科举制,“在朝廷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的制度”是三省六部制,并且两种制度对中国传统政治影响深远,故D项正确。答案:D5(2017湖南四大名校联考)宋朝形成了“中书主民,枢密院主兵,三司主财,各不相知”的局面,这意味着()A宰相行政效率不断提高B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C相权对君权的制约加强D中央对地方控制加强解析:题目涉及中书、枢密院和三司之间的分权,这反映了专制皇权的不断加强,故选B项。答案:B6(2017湖北八校联考)元史百官志记载:“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与都省为

5、表里。”据此判断元代行省()A掌地方军政大权,且不受中央节制B具有中央派出机构和地方最高行政机关的双重性质C否定了秦汉以来的郡县制D延续了北宋以来“强干弱枝”的行政管理体系解析:由“行中书省掌国庶务,统郡县,镇边鄙”可知行省是地方最高行政机构,且拥有较大的权力;“与都省为表里”,说明行省是中央的派出机构,必须接受中央的节制,故A项错误,B项正确,D项错误;由行省“统郡县”可知其并没有否定秦汉以来的郡县制,故C项错误。答案:B7(2017潍坊一模)“自古三公论道,六卿分职,并不曾设立丞相。自秦始置丞相,不旋踵而亡。汉唐宋因之,虽有贤相,然其间所用者多有小人。”与材料主张一致的是()A“丞相者,朕

6、之股肱,辅朕之不逮以治天下也”B“以天下之广,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C“自秦以下,人人君天下者,皆不鉴设相之患”D“有明之无善治,自高皇帝(明太祖)罢丞相始也”解析:题干表述的是认为宰相制度导致秦朝灭亡,以后的朝代贤相也很少,主张废除宰相制度。C项把设相称为患,与题意相符,正确;A、B两项肯定丞相的作用,D项认为明朝没有治理好国家就是因为废除了丞相,均与题意不符,故排除。答案:C8(2017广东肇庆模拟)读“中国古代皇权消长示意图”,对此图解读正确的是()A皇权从秦到清一直强化B隋唐三省六部制削弱了皇权C明朝废丞相,专制皇权发展到新高度D清朝设议政王大臣会议,

7、专制皇权达到顶峰解析:从示意图可以看出,秦至清皇权并非是以递增的形式出现,故A项错误;三省六部制下,宰相之间相互牵制,有利于皇权的加强,故B项错误;明朝废除宰相权分六部,皇权达到了一种新的高度,故C项正确;清朝军机处的设置表明专制皇权达到了顶峰,故D项错误。答案:C9(2017陕西五校联考)明成祖时,“特简(选拔)解缙、胡广、杨荣等直文渊阁,参与机务。阁臣之预机务自此始。然其时,入内阁者皆编、检、讲读之官,不置官属,不得专制诸司。嘉靖以后,朝位班次,俱列六部之上。”据此,对明代内阁的说法正确的是()A开辟了入仕做官的新途径B自设立起即为朝廷决策机构C地位上升但职能基本未变D六部逐渐成为内阁下属

8、机构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嘉靖皇帝时大权尽归内阁,六部几乎变成内阁的下属机构,D项错误。A项是科举制度;明朝内阁始终不是法定的中央一级的行政机构或决策机构,B项错误;内阁地位虽有变化,但始终是皇帝的咨询机构,职能基本未变。故C项正确。答案:C10(2017河南商丘模拟)明朝永乐帝时设立了内阁制,以内阁作为皇帝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英国“光荣革命”之后,国王威廉三世逐渐以内阁代替枢密院,成为国王直辖的最高行政机关。下面关于两国内阁制的叙述正确的是()A内阁制的形成标志着两国的皇权(王权)得到空前强化B内阁已经成为两国最高权力的象征C明朝的内阁长官称丞相,英国的内阁长官称首相D明朝内阁是君主专制加强

9、的结果,英国内阁是君主立宪的象征解析:A项不符合英国情况;B项不符合中国情况。明代内阁成员均为阁臣,其中为首者被视为“首辅”,明太祖废丞相制度后,无丞相。因此排除C项。答案:D11(2017河北省保定市高三上学期期末调研)洪武元年,明太祖命儒臣修女诫,他对学士朱升说:“治天下者,正家为先。正家之道,始于谨夫妇。”洪武三年,正式明确“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材料主要反映出明太祖()A力图阻止相权的扩大B注意吸取前朝政权覆亡的教训C欲抑制外戚,严防恃宠干政D欲限制女性人身自由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历史问题的能力。由材料中“始于谨夫妇”“皇后之尊,止得治宫中嫔

10、妇之事,即宫门之外,毫发事不得预焉”可知反映的是明太祖力图加强对外戚、恃宠及后宫的控制。应选C项。答案:C12(2017湖北名校联考)清军机大臣张廷玉被雍正帝评价为“纂修圣祖仁皇帝实录宣力独多,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训示臣民,其功甚巨”,遗诏允其配享太庙,从而成为清代唯一获此殊荣的汉官。张廷玉获此殊荣的原因是,他()A文笔谋划严格,秉承皇帝意旨B因满官职权下降而掌大权C处理军机处事务决策得当D在僵化的体制下认真监察百官解析:张廷玉是军机大臣,从材料“每年遵旨缮写上谕,悉能详达朕意”,结合军机处职能可判断A项正确;军机大臣只是秉承皇帝旨意办事,没有实权,故B项错误;军机大臣没有决策权,

11、故C项错误;军机大臣是辅助皇帝处理政务的官员,没有监察职责,故D项错误。答案:A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2017洛阳联考)唐代的中央官制成熟完善,宋代专制集权空前强化。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图一、图二展示了唐代和宋代的中央政制和架构。材料二为了削弱宰相的权力,(宋太祖)把宰相的人数由两人增加到三人。还有(州县)设立通判的办法,(在中央)设立参知政事,作为宰相的次官,使政务由宰相、参知政事等几个人一起讨论,最后由皇帝亲自裁决。宋代,宰相与参知政事统称为执政。除此以外,还设立了枢密院掌管军政,其长官叫枢密使,地位与宰相相等。执政与枢密院

12、合称为二府。另外,还把财政大权从宰相掌管中分离出来,由专门机构“三司”担任。它的长官叫三司使,地位和宰相不相上下。从某种意义上说,三司使直接听命于皇帝。至此,唐代所谓“总领一切事务”的宰相的权力,完全被分割,只剩下一部分权力,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君主独裁体制正式形成。日竺莎雅章著,方建新译宋太祖与宋太宗(1)根据材料一、二,与唐代相比,宋代宰相的地位和职权有什么特点?(8分)(2)根据图二和材料二,你认为宋代中央政制和架构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0分)(3)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宋代中央集权制是如何导致“君主独裁体制”形成的?(8分)解析:第(1)问从材料一来看,宋代宰相

13、与其他官员地位平等,材料二对行政体制进行了解释。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宋代加强中央集权的内容即可。第(2)问回答宋代加强中央集权措施的影响。第(3)问提取材料中的信息“许多大小军国事务都由皇帝直接处理”,然后找出皇帝如何处理军国大事即可。答案:(1)宋代宰相只是众多高级官员中的一位,不是总领百官的首长;行政权被分割,丧失了军事和财政的权力,处处受其他部门的掣肘。(2)扩大了决策部门及决策者的数目,达到互相制衡,加强了皇权;导致君主专制独裁体制形成;虽能集思广益,却降低了行政效率;官僚机构臃肿,官员数目大增,导致国家财政支出上升;宰相处理的民政经常涉及军事和财政问题,如果宰相与枢密使和三司使未能有效

14、地沟通和合作,政策便难以施行。(3)中央常设机构直接听命于皇帝;由于掌管各种政务的官员职位级别相同,部门之间如有冲突或合作,需要君主介入和仲裁,这就抬高了君主在日常决策中的地位。14(2017太原高三统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观察下面一幅图片:材料二今立中正,定九品,高下任意,荣辱在手。操人主之威福,夺天朝之权势。爱憎决于心,情伪由于己所欲与者,获虚以成誉;所欲下者,吹毛以求疵。高下逐强弱,是非由爱憎。随世兴衰,不顾才实,衰则削下,兴则扶上,一人之身,旬日异状。或以货赂自通,或以计协登进;附托者必达,守道者困悴。无报于身,必见割夺;有私于己,必得其欲。是以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愚臣以

15、为罢中正,除九品,弃魏氏之弊法,立一代之美制。(唐)房玄龄等晋书卷四五刘毅传材料三自世卿门阀举荐制度推翻,唐宋厉行考试,明清峻法执行,无论试诗赋、策论、八股文,人才辈出;虽所试科目不合时用,制度则昭若日月。孙中山(1)根据材料一,分析图片反映的是一种什么制度?主要依据是什么?(6分)(2)概括材料二中的主要观点。(6分)(3)根据材料三,概括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6分)(4)根据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谈谈你对人才选拔问题的看法。(8分)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第(1)问,根据材料一图片中的“九品”、“中正”等信息,首先判断出制度,然后根据所学回答。第(2)问,分析概括材料二来回答

16、,主要反映了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第(3)问,根据材料三分析孙中山先生对科举制的看法,材料中孙中山先生认为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第(4)问,联系上述问题酌情回答即可。答案:(1)制度:九品中正制。依据:门第。(2)观点:在九品中正制下,中正官在选拔官员时会徇私舞弊,难以选拔出真正有用的人才,因而主张废除九品中正制。(3)看法:科举制取代荐举制,以考试成绩为选官的标准,有利于国家选拔人才,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大进步。(4)看法:选官制度会严重影响人才的培养和选拔。人才的培养和选拔往往影响着国家的治乱兴衰。(言之有理即可)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