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40030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6 大小:8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20-2021学年高二历史12月月考试题 文(含解析)一、选择题1. 西周的国家制度和政府机构较之商代不断完善,主要表现在君统宗法化、王权专制化、封国宗亲化。下列叙述可印证“君统宗法化”的是A. “封建亲戚,以藩屏周”B. “率土之滨,莫非王臣”C. “文王孙子,本支百世”D. “王后无嫡,则择立长”【答案】C【解析】【详解】西周时期“文王孙子,本支百世”即周文王的后代,按照嫡庶秩序,百代传承,强调了周王室以血缘宗法为基础的传承秩序,体现了君统宗法化,C项正确;“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的分封制体现的是封国宗亲化,A项错误;“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井田制,与君统宗法化不符,B

2、项错误;“王后无嫡,则择立长”只是宗法制的具体内容,没有体现君统的传承,D项错误。2. 礼记大学率先提出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奋斗目标,并把个人、家庭、国家的关系联系在一起。后来孟子进一步指出:“天下之本在国,国之本在家,家 之本在身”。这表明先秦儒学A. 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B. 构建了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C. 适应了社会转型的需要D. 注重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先秦儒学追求的最高目标是“治国平天下”,在这个过程中将个人和天下结合在一起,体现道德修养和社会责任的结合,故选D;儒家思想出现于春秋时期,“植根于久远的历史传统”的说法无从体现,排除A

3、;题意着重论述的个人道德修养与社会责任的结合,没有体现天下一家的文化心理认同,排除B;先秦儒学没有适应当时社会转型的需要,排除C。故选D。3. 汉高祖时期,县、乡三老作为“乡族势力的代表”,正式成为“国家认定的地方社会领袖”,其职能主要是在道德风俗方面“掌教化”、“帅众为善”、“率其意以道民”。材料说明汉代中央A. 不拘一格选拔官吏B. 治国思想由“无为”变为“有为”C. 地方宗族势力强大D. 政府加强对基层社会的治理【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中县、乡三老在地方“掌教化”、“帅众为善”、“率其意以道民”,且国家认定其为地方社会领袖,这表明国家加强对地方基层的管理,故选D;材料信

4、息与选拔人才无关,排除A;材料无法体现汉代中央的治国思想演变的过程,排除B;材料无法体现地方宗族势力强大,排除C。点睛】4. 晋书卷九八王敦传载:“帝(司马睿)初镇江东,威名未著,琅琊王氏敦与从弟(王)导等同心翼德,以隆中兴。时人为之语曰:王与马,共天下。”这一现象反映出A. 六朝君主均出身寒门B. 北方统治集团达成共识C. 世家大族势力的影响D. 东晋偏安政治局面建立【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王与马,共天下”可知迁居江南世家大族实力强大,是东晋初期巩固统治的重要力量,选项C正确;选项A不符合史实,排除;东晋偏居江南,是南方政权,选项B排除;材料主旨为东晋初期政治格局,而非东晋建立,

5、选项D排除。5. 唐初实行中书、门下两省联合议政,即为政事堂的设置。在政事堂议政的数位宰相中,有一位首席宰相,称为“执政事笔”。肃宗时首席宰相每隔十天轮流执笔,德宗时改为每日一人轮流执笔。这一做法的主要目的是A. 广泛延揽人才B. 巩固君主专制C. 提高行政效率D. 实行部门牵制【答案】B【解析】【详解】题干材料表明,唐朝时,几代皇帝不断分割、削弱相权,强化集体宰相制,这反映了皇权专制不断加强。故答案为B项。A项,首席宰相轮替频繁和延揽人才无关,排除;C项,高频率的轮替会导致政务程序生疏,不利于行政效率提升,排除;D项,材料体现的是对政事堂内部首席宰相权力的制约,唐代的三省六部制是削弱相权加强

6、皇权的典型,排除。6. 宋代书籍梦梁录中说:“大抵都下买物,多趋名家驰誉者。”宋话本白娘子永镇雷锋塔讲述:许仙外出遇雨,药铺老陈借其一把雨伞,并再三嘱咐这伞是清湖八字桥老实舒家做的,八十四骨,紫竹柄的好伞。后来许仙又将这把伞借与白娘子,定下一段姻缘。这反映出当时A. 工业生产已有质量意识B. 雨伞是美好姻缘的象征C. 消费者追求品牌的习惯D. 商品经济推动文学的发展【答案】C【解析】【详解】从题目 “大抵都下买物,多趋名家驰誉者”,药辅老陈再三嘱咐这伞是“清湖八字桥老实舒家”做的,可知消费者追求品牌的喜好,故C项正确。工业生产主要是指在工厂里生产,与题目无关,故A项错误。雨伞是美好姻缘的象征没

7、有抓住题目的重点,故B项错误。题目关键词“宋代书籍”“宋话本”可知是处于宋代,其特征是商品经济繁荣,促进市民文学的发展,而不是文学的发展,故D项错误。所以选C。7. 如图是南宋赵益坚的墨兰图。画中自题诗日:“六月衡湘暑气蒸,幽香一喷冰人清。曾将移人浙西种,一岁才发一两茎。”该幅作品A. 反映了传统山水画的意境美B. 体现了创作者多方面的文化索养C. 掀起了画坛上的一股新潮流D. 吸收了西方国家的外水美术风格【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中的作品融文学、书法、绘画、篆刻等多种艺术为一体,诗句体现了作者借兰花来表达情感,属于体现创作者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文人画,故A项错误,B项正确;材料中未提及墨兰图

8、的影响,排除C项;文人画未吸收外来风格,排除D项。8. 明代采取分卷分地区科举考试的模式,南卷浙江、江西、福建、湖广、广东、南直隶北卷山东、山西、河南、陕西、北直隶、辽东都司、万全都司、大宁都司中卷四川、广西、云南、贵州、南直隶三府(庐州、凤阳、安庆)由此可知,这一举措旨在A. 平衡各地区政治力量B. 缩小各地区间的经济差距C. 保证教育质量的均衡D. 扩大专制政权的统治基础【答案】A【解析】【详解】明代采取分卷分地区的科举考试模式,将经济文化发展程度相似的地方分在同一地区,有助于保障科举取士的公平以及平衡各地区的政治力量,故答案为A项。科举取士的公平和缩小各地区的经济差距没有必然关系,排除B

9、项;取士的公平并不会保证教育质量的均衡,排除C项;材料中明代科举取士的范围未变,只是采取了分区考试的方式,不能体现统治基础的扩大,排除D项。9. 据地方志记载,在福建第一次记载双季稻的35个县的地方志中,明代12个,清代23个;广东61个县有双季稻记载,其中明代1个,清代60个。这一现象A. 拓展了农业生产范围B. 扩大了水稻耕种面积C. 有利于缓解耕地不足D. 得益于重农抑商政策【答案】C【解析】【详解】与明代相比较,清代地方志中记载种植双季稻的县有了明显增多,结合所学可知,明代更多的县种植“双季稻”,可相对提高粮食产量,C项正确;材料中的双季稻是一年两熟,不能说成扩大了“农业生产范围”或水

10、稻“种植面积”,AB项错误;改良作物与“重农抑商”政策无关, D项错误。10. 王夫之推测“中国”以外另有发达古文明,认为诸文明“ 衰旺彼此迭相易”。王夫之将“天下”与“中国”相对而称。他说:“故吾所知者, 中国之天下。”王夫之的这一观点A. 颠覆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B. 推动了明清之际的社会转型C. 反映了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D. 体现了经世致用的实学之风【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中王夫之对中国传统文化和世界文化的认识,体现了其对传统“华夏中心论”的反思,是其反对主观臆断,根据经世致用原则得出的结论,故选D;王夫之的观点一定程度上冲击了传统的天朝上国观念,但并未颠覆,排除A;王夫之和黄宗羲

11、等人的观点并未被明清之际的主流社会所接受,未能推动社会转型,排除B;王夫之代表的封建知识分子阶层,其观点并不直接反映市民阶层的价值追求,排除C。11. 山西票号又称汇兑庄或票庄,是一种金融信用机构,首创于清道光时期,是我国商品生产和流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但从1853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该现象主要反映出A. 银行制度取代传统汇兑模式B. 社会动荡阻碍南方经济发展C. 列强入侵严重破坏中国经济D.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材料“1853年至1863年,汉口,扬州,南京等地的票号相继撤庄”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时期南方爆发了太平天国运动

12、,社会动荡阻碍了经济的发展,因此B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材料中并未体现近代银行制度的出现;C选项错误,材料只显示了在南京周边票号撤庄的现象,说明票号撤庄的主要原因不是外敌入侵;D选项错误,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19世纪六七十年代。故正确答案为B选项。12. 洋务运动期间,盛宣怀以官的身份积极争取官方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他以商人的眼光和经营手段管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这反映了A. 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发展艰难B. 官督商办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C. 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民族工业发展D. 中体西用思想己经发生了新变化【答案】B【解析】【详解】盛宣怀以官身份积极争取官方对企业的优惠政策,他以商

13、人的眼光和经营手段管理企业,以追求利润最大化为经营目的,这得益于洋务运动时期官督商办的经营模式,说明官督商办促进了近代工业的发展,B正确;盛宣怀创办的企业是洋务企业而非民资资本主义企业,排除A;实业救国思潮是在甲午战后兴起的,排除C;题干与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排除D。13. 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由6080万两上升到8103万两,增长幅度为30%。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晚清财政收入迅速增长主要得益于A. 清政府关税自主改革措施B. 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C. 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D. 实业救国的思想得到

14、普遍认可【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据材料“这一变化打破了自乾隆中期以后一百多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长期徘徊在4000万两左右的局面。”并结合所学可知,在18741894年的20年间,清政府财政收入增长幅度上升,这是因为鸦片战争后,中国自然经济瓦解,近代工业的发展,增加了清政府的财政收入,故C正确;鸦片战争后清政府关税主权逐渐丧失,A错误;1895年甲午战后,实业救国兴起,民族资本主义得到了初步发展,与材料时间不符,B、D错误。【点睛】14. 成立于1897年的时务学堂坚持以“报国、御侮、创新”为宗旨,“提倡新学,鼓吹维新”,培养“学通中外,体用兼赅”的新人才。据此可知,时务学堂A. 以中体

15、西用思想为指导B. 主要培养新型实用人才C. 寓救亡之义于维新之中D. 为变法成功奠定了基础【答案】C【解析】【详解】从“坚持以报国、御侮、创新为宗旨”和“提倡新学,鼓吹维新”可以看出,时务学堂寓救亡之义于维新之中,试图通过维新变法实现救亡图存。故答案为C项。从材料中的“提倡新学,鼓吹维新”来看,时务学堂宣传维新思想,并不是以中体西用思想为指导,排除A项;B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维新派开展的变法运动最终失败,排除D项。【点睛】时务学堂,是清末维新运动期间湖南创办的一所近代新式学堂。1898年戊戌变法失败,时务学堂被迫停办。时务学堂的办学历程是维新变法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而维新变法运动是在甲午中

16、日战争后民族危机日益加深的背景下开展的,维新变法运动不仅仅是资产阶级的改良运动,也是一场救亡图存的运动。因此对于本题的解答,一方面可以根据材料信息,另一方面也可以联系所学维新变法运动的有关内容来确定答案。15. 中华民国建立后,最初想模仿美国实行三权分立的总统制,后来又改为责任内阁制。但按照英国的责任内阁制,议会多数党党魁出任内阁首相后,阁员由首相任命。而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A. 体现了主权在民的原则B. 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C. 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D. 阻止了袁世凯复辟帝制野心【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的主旨是内阁与议会

17、的关系,“中华民国责任内阁的阁员,必须由参议院审定后方可任命”这一规定体现了分权制衡的原则,C正确;材料中并没有体现人民行使权力的问题,排除A;新文化运动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排除B;临时约法未能阻止袁世凯坐大及称帝,排除D。16. 1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之大联合”,并制订了改造联合约章,其第一条就是“本联合结合各地革新团体,本分工互助的精神,以实行社会改造”。这表明当时( )A. 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B. 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C. 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D. 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答案】D【解析】【详解】据材料“1

18、920年8月,觉悟社、曙光社、青年互助团、人道社及少年中国学会五团体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之大联合”并结合所学可知,五四运动后,随着马克思主义的广泛传播,各种“谋从事改造事业的各团体”纷纷出现,这说明马克思主义影响日益增强,D正确;实业救国运动如火如荼是辛亥革命后,A与材料不符;民主与科学观念广泛传播是新文化运动时期,B错误;新文化运动时期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但其局限于知识分子,故批判传统礼教成为共识说法错误,C错误。17. 土地革命时期,各地苏维埃政权推行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建立广大的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借贷合作社:实行了消灭文盲的运动,并开始普及免费教育;工会、贫民团、妇女代表

19、会、少先队等组织纷纷建立。这表明A. 新型社会体制萌芽B. 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C. 苏区政权日益巩固.D. 革命统一战线发展壮大【答案】A【解析】【详解】“推行工农兵代表会议制度”“消费合作社生产合作社、借贷合作社”以及各种团体的建立都反映出了在土地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对新型社会体制的实践,以及新体制的萌芽,故A项正确;根据“苏维埃政权”可知,此时至少是在1931年之后,而农村包围城市道路形成是在这之前,故B项错误;材料无法反映政权的进一步巩固,排除C项;材料的主旨与革命统一战线无关,排除D项。18. 抗战后期,除全国多数知识青年纷纷投奔延安外,连华侨领袖陈嘉庚和美军驻延安观察组的许多人都公开

20、表示“中国的希望在延安”。1945年,国内广泛流传着“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的诗句。这突出反映出A. 革命工作的重心开始转移B. 国共两党第二次合作的破裂C. 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D. 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通过“重庆有官皆墨吏,延安无土不黄金”对中共的解放区和国民党的国统区的进行比较,揭示了国统区的统治黑暗,解放区的政治清明,万众一心,体现了民心的向背,中共逐渐取得了民众的认可,中国社会变革方向基本明朗,故D项正确;1949年中共七届二中全会,革命重心由农村转向城市,故A项错误;国共第二次合作破裂是在内战爆发后,B项错误;国共力量对比的根本扭转是在

21、解放战争中的三大战役后,C项错误。19. 如图为著名版画家王琦创作于1953年的一副木刻画售余粮,画面是农民们响应国家号召,排队向合作社出售余粮的情景。这一作品反映出当时A. 国民经济恢复活跃了农村市场B. 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C. 土地改革激发了农民生产热情D. 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1953年我国开始执行一五计划,农民响应国家号召将余粮出售给国家,支持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这体现了国家集中力量进行工业建设,故选B项;画面反映的是农民将粮食出售给合作社,并不是在农村市场交易,故排除A项;1952年土地改革完成,激发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但这不是材料的主旨,故

22、排除C项;农村生产关系发生根本变革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以后,故排除D项。【点睛】20. 1979年4月,中央工作会议提出,国民经济要“以计划经济为主,市场调节为辅”;1982年党的十二大提出“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这说明A. 建立市场经济体制的目标己明确B. 市场调节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C. 计划经济体制框架已完全被打破D. 经济体制改革的进程异常的艰难【答案】B【解析】【详解】1979年认为国民经济发展中计划为主,市场为辅,但是在1982年十二大中肯定了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辅助性作用,说明随着改革步伐的推进,党和国家对市场的调节作用越来越重视,B正确;1992年明确建立市场

23、经济体制目标,排除A;通过题干所列时间1982年可知,这一时期仍然未完全打破计划经济体制的框架,排除C;题干内容未反映出经济体制改革的艰难性,排除D。21. 古代希腊人首创了数学、科学和哲学,最先写出了有别于纯粹编年表的历史书,自由地 思考着世界的性质和生活的目的,而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这表明古 代希腊A. 民主制推动文化繁荣B. 科学发展领先世界C. 神学传统观念被抛弃D. 人文精神内涵丰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自由地思考”、“不为任何因袭的正统观念的枷锁所束缚”等信息可知体现了古希腊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故选D;材料主要反映了人文主义精神和独立的思考,没有涉及民主制

24、和神学观念,排除AC;材料没有涉及与其他地区的比较,无从体现科学发展领先世界,排除B。故选D。22. 十二铜表法采用固定罚金制,一些贵族依仗其钱财众多随意侵辱他人。于是,法 官以受害人人身被侵辱所遭受的实际损害的大小作为判定赔偿金额的标准。这体现出A. 法官可随意解释罗马法B. 公平正义理念得到伸张C. 法律注重保护私有财产D. 法律优先保护弱者利益【答案】B【解析】【详解】材料体现了罗马法的发展,材料中法官的判决是为了维护法律的权威和受害人的利益,故A项错误。由“固定罚金制”到根据“实际损害的大小作为判定赔偿金额的标准”的变化体现的是公平,是对材料中“一些贵族”不正义行为的约束,故B正确。材

25、料反映的是法律对人身权的保护,故C错误。 十二铜表法根本上维护的是贵族的利益,故D错误。23. 在德意志启蒙运动中,诞生了一系列德语期刊和德语协会。诗人克罗卜斯托克(1724- 1803年)从民族神话和历史中汲取灵感,运用德语创作了大量的民族史诗,被誉为“德意志所有诗人的老师”。这表明对于德意志人而言,启蒙运动A. 侧重于文学领域B. 传播了自由精神C. 增强了民族意识D. 统一了民族语言【答案】C【解析】【详解】由材料“诞生了一系列德语期刊和德语协会”“从民族神话和历史中汲取灵感,运用德语创作了大量的民族史诗”可知,启蒙运动增强了德国的民族意识,故选C;材料未就其他社会领域进行描述,无法得出

26、A项结论,排除;材料强调的是德国的民族意识觉醒,而非自由精神,排除B;材料显示德语受到了人们的重视,但其是否已经是统一语言,无从得知,排除D。24. 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能阻止。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他们将君主行为斥之为“专制”,并通过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材料反映了A. 法国贵族成为反封建的先驱B. 法国传统秩序蕴含了民主趋势C. 征税激起了法国大革命爆发D. 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18世纪下半叶,法国国王提出征收廿一税,尽管高等法院不愿登记新税法令,但是未

27、能阻止”等信息可知,法国国王提出征税,须经高等法院登记,这体现了对国王权力的“制约”,因此可判断,B正确;据材料“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由此侵蚀了王权的合法基础”等信息可知,贵族的抵制、公共舆论对政府施压等措施并不是“反封建”,A错误;据所学可知,三级会议的召开导致法国大革命爆发,C错误;据材料“这种强权做法激起贵族及其他特权者的抵制”可知,是国王的“强权做法”,而不是贵族要求限制国王的税收权力,D错误。25. 1850年前后,钟表成为英国社会各个阶级必备生活用品,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这一现象说明A. 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B. 工业化

28、推动钟表制造业的发展C. 钟表普及大大提高了生活质量D. 民主政治发展推动生活近代化【答案】A【解析】【详解】依据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工业革命的开展,工厂制度、新式交通工具的普及,英国人时间概念被空前强化,时间第一次被精确到以秒为单位。这说明工业革命影响到了人们生活,即生产力发展影响人们生活节奏,故A正确;材料主旨不是强调钟表制造业的发展,故B错误;材料体现不出生活质量的提高,故C错误;材料说的是生产力发展的影响,不是民主政治发展,故D错误。26. 英国“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曾指出:“(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但是,比起别人只由于心灵活动而感到

29、的热情,则更像现实事件的热情。”与该流派文学风格一致的作家是( )A. 莎士比亚B. 雨果C. 巴尔扎克D. 马尔克斯【答案】B【解析】【详解】据材料“(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但是,比起别人只由于心灵活动而感到的热情,则更像现实事件的热情。”可知,材料强调的(诗人)有一种能力,能从自己心中唤起热情, 这种热情与现实事件所激起的很不一样,这符合浪漫主义的特点即以现实为基础,用热情奔放的语言、绚丽多彩的想象,“积极追寻理想世界”,雨果是法国浪漫主义作家, B符合题意;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人文主义者,A错误;巴尔扎克是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代表,

30、C错误;马尔克斯是后现代主义代表,D错误。27. “美国继1920年妇女根据宪法第19条修正案,取得选举权后,更多妇女参加工作,已婚妇女参加工作成一种时尚。妇女晚婚,生孩子减少,并且比较愿意摆脱婚姻束缚。”据此可知美国A. 妇女价值观发生了变化B. 三权分立体制更加完善C. 经济发展引发精神危机D. 实现了男女的完全平等【答案】A【解析】【详解】根据“更多妇女参加工作,已婚妇女参加工作成为一种时尚”可知,更多的女性走出家门,走向社会,体现了妇女价值观的变化,A项正确;材料与三权分立无关,排除B项;材料没有涉及到精神危机,排除C项;D项不符合史实,没有实现男女平等,排除D项。28. 爱因斯坦认为

31、,相对论彰显了科学家用想象力构造理论的自由,形成了强调自由构造的科学思想。受其影响,20世纪的绘画和建筑领域兴起了构成主义,心理学和教育学领域兴起了构造主义,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兴起了建构主义。这表明A. 想象力是现代科学最根本的特征B. 科学思想可全盘照搬到其他领域C. 人的思想自由是人类文明取得突破的基础D. 科学发展改变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答案】D【解析】【详解】相对论形成了强调自由构造的科学思想,在此思想影响下,在绘画和建筑、心理学和教育学、历史学和社会学领域兴起了构成主义、构造主义和建构主义等,表明相对论影响到人们认识世界的角度和方式,故选D;不能从材料中得出想象力是现代科学最根

32、本的特征,排除A;“全盘照搬”说法过于绝对,B错误;材料主旨不是强调人的思想自由,排除C。29. 1955年,苏联外国文学发表了美国作家厄斯金考德威尔的小说男人群,其内容包括美国企业的无赖行径、黑人的贫困与自暴自弃。苏联此举的主要目的是A. 揭露黑奴制度的罪恶历史B. 借助文化交流宣扬和平共处C. 服务国内改革的实际需要D. 在美苏对抗中占据舆论优势【答案】D【解析】【详解】1955年美苏争霸时期,苏联发表揭露美国社会问题与矛盾的小说,意在借此在美苏对抗中占据舆论优势,D项正确;揭露黑奴制度的罪恶历史不是此举的主要目的,A项错误;小说中揭露的美国社会问题,与美苏“和平共处”和苏联的“国内改革”

33、无关,BC两项错误。30. 直到20世纪60年代,美国基本上能操纵联合国贯彻其意图,以至于联大有美国“表决机器”之称。但此后,美国操纵联大会议愈感乏力,1985年提出要求根据负担会费的多少“加权”选举权,甚至威胁退出联合国。 这一变化主要基于A. 布雷顿森林体系的解体B. 美国在冷战中处于守势C. 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D. 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崛起【答案】D【解析】【详解】材料体现的是20世纪60年代后美国控制联合国十分困难,这主要和当时新兴力量的崛起有关,D正确;布雷顿森林体系主要针对的是资本主义国家,属于金融体系,A排除;材料与美苏对抗无关,且20世纪80年代美苏对峙中,美国占据优势地位,B排

34、除;世界多极化是一种趋势,属于动态的发展过程,C排除。故选D。二、非选择题31.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宋朝的海外贸易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也可至非洲东海岸,除主干道外,还有许多支线。宋初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还制定市舶条或市舶法,不许官员权贵经营海外贸易、买舶商货物。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主要出口纺织品、金属及其制品、陶瓷品、茶叶等商品,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摘编自齐涛中国古代经济史材料二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洲际贸易是近代世界

35、不同地区之间经济与文化联系的主要内容之一。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满载着枪支、纺织品、铁器和奢侈品等货物的商船,从利物浦等欧洲港口“出程”;到达非洲后,用上述商品交换被掠来的非洲黑人,然后经大西洋西航美洲,此为“中程”;商船到达美洲后,以这些黑人换取蔗糖、咖啡、烟草、棉花等物品,再运回欧洲,此乃“归程”。一次三角贸易的航程,大约需时半年,可做三笔生意,获得数倍的利润。利物浦等城市因此兴盛起来。据艾里克威廉斯资本主义与奴隶制度等(1)根据材料一,概括宋代海外贸易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

36、宋代海外贸易繁荣的条件。(2)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说明三角贸易兴起的背景并简析三角贸易的历史影响。【答案】(1)特点:贸易范围广、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设专门机构并制定法律法规管理;商品种类多;官营与私营外贸并存,私营外贸为主。条件:政府重视,实行开明开放的政策;农业、手工业发展,国内商业活跃;造船技术进步,指南针广泛使用。(2)背景: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影响:促进了欧美资本原始积累,推动了资本主义发展;客观上推动了世界各地区间的经济联系和交流,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拓展;美洲出现黑人奴隶制,为新大陆开发提供了劳动力;导致

37、非洲丧失大量劳动力,阻碍了非洲社会经济的发展。【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宋朝的海外贸易从泉州和广州等地南下,可达东南亚和南亚,通今波斯湾、红海至欧洲”可得出贸易范围广、遍及亚洲、欧洲和非洲;根据“宋初在广州、杭州、明州设外贸管理机构市舶司,专司外商货物税”可得出设专门机构并制定法律法规管理;根据“进出口货物达400多种,进口商品有香料、珍珠、象牙、药材等”得出商品种类多;根据“外贸分官营与私营,以后者为主”得出官营与私营外贸并存,私营外贸为主。条件:根据第一问的肉可从政府的态度政策、农业发展、商品经济发展、航海技术进步等方面概括。(2)背景:根据所学可得出欧洲资本主义的兴起发展;根据“

38、 随着新航路的开辟,世界历史加快了从分散走向整体的进程。”可得出航海技术发展,新航路开辟,海外殖民扩张;根据“三角贸易兴起于16世纪,在17一18世纪成为最重要的洲际贸易,因涉及欧洲、非洲和美洲三地,且其主要商路连接成三角形,故称“三角贸易”。”可得出新大陆开发,扩展海外贸易的需求。影响:根据所学可从资本的原始积累、世界市场的扩大、给非洲带去灾难等角度概括。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太行抗日根据地是华北敌后抗日根据地中领导机关最为集中的地区。经过5年的抗日战争,根据地民力、物力、财力已经极大地消耗。但是,随着对敌斗争的深入和根

39、据地工作的发展,各种办事机构仍在不断扩大,非生产人员也在不断增加。19401941年,日本帝国主义和国民党顽固派对陕甘宁边区实行包围封锁,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时期,根据地面积、人口日益缩小。南振国太行根据地精兵简政的历史经验材料二 为了克服严重的困难局面,党外人士、不久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李鼎铭等提出提案,建议实行精兵简政主义。中共中央接受了李鼎铭等人建议,于1941年12月初发出“精兵简政”的指示。在精兵方面,要求缩编主力部队及其指挥机关,充实连队,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整训,提高战斗力。在简政方面,要求抗日根据地切实整顿各级组织,紧缩机构和人员编制,加强基层,提高效能,节约人

40、力物力,反对官僚主义。12月上旬,边区政务委员会通过了陕甘宁边区简政实施纲要,次年3月公布执行。与纲要相配套,还颁布了一系列相关的组织措施和条例,如陕甘宁边区政纪总则、县政府组织暂行条例、区以上政务人员公约、简编方案等。通过精兵简政,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促进了生产发展。龚云1941年“精兵简政”的提出与实施(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共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中共抗日根据地实行精兵简政的历史意义。【答案】(1)背景: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抗日根据地领导机构和非生产人员增多;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进攻和封锁使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中

41、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立,党外人士积极参政议政。(2)意义:提高了工作效率;提高了军队战斗力;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积极性;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发展;克服了困难局面,巩固了抗日革命根据地;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解析】【分析】【详解】(1)背景:根据“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不断发展壮大”得出中共领导的敌后抗日根据地发展壮大;根据“各种办事机构仍在不断扩大,非生产人员也在不断增加”得出抗日根据地领导机构和非生产人员增多;根据“抗日根据地进入最艰苦的时期”得出长期战争的消耗、日军进攻和封锁使根据地出现严重困难局面;根据“党外人士、不久担任陕甘宁边区政府副主席的李鼎铭等提出提案,建议实行精兵简政主义”得出中共抗日根据地民主政权建立,党外人士积极参政议政等。(2)意义:根据“加强基层,提高效能”得出提高了工作效率;根据“加强地方武装和发展民兵,加强整训,提高战斗力”得出提高了军队战斗力;根据“大大减轻了人民负担”得出减轻了人民的负担,调动了广大群众的抗日积极性;根据“促进了生产发展”得出推动了根据地经济发展;根据“为了克服严重的困难局面”得出克服了困难局面,巩固了抗日革命根据地;根据所学,还可从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等分析回答。【点睛】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