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6 ,大小:86.50KB ,
资源ID:400055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4000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西南宁市第三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下学期第一次月考历史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

1、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一) 文科历史试题 2018.3命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 审题人:高二历史备课组一、单选题(每小题2分,共48分)1有人发现秦国与其它诸侯国实行分封制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这反映了秦国()A宗族势力的弱小B庶民政治的建设C官僚体制的探索D等级秩序的破除2在西周的金文纪录中已经有“戎”“夷”之称,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华夏”与“戎”的对立更加明显,无论“华夏”各国之间关系多么敌对,他们未称呼对方为“戎”。这一现象反映了先秦时期()A实现国家统一成为社会的共识B种族和文化认同观念已经出现C农耕

2、文明与游牧文明冲突剧烈D血缘成为维系政治认同的纽带3古代中国以农立国,农耕文明长期居于世界先进水平,精耕细作是我国传统农业经济的一个基本特征。下列关于“精耕细作”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推动了农业生产不断发展B突出特点是少投入多产出C提高了农业生产技术水平D促进了土地资源开发利用4曹魏时出现了一种用木制成,可用脚踏或手摇,既能把低处的水引上高坡进行灌溉,也可以排涝的灌溉工具是()A曲辕犁B水排C翻车D筒车5表1为东汉时期某农书的记载。据此可知当时() 表1 正月 命女红趣织布 二月 蚕事未起,命缝人浣冬衣,彻夜为袷 三月 清明节,治蚕室。谷雨中,蚕毕生,乃同妇子,以勤其事 六月 命女红织缣缚 八

3、月 凉风戒寒,趣练缣帛,染彩色,擘绵治絮,制新浣故 十月 培筑垣墙可析麻,趣绩布缕 A豪强地主的田庄经济兴盛B政府严格控制手工业发展C民间纺织业具有一定规模D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稳定6战国时期的手工业生产中,“物勒工名”制度已较为普遍。另据考工记记载,当时分工细致,仅“攻木之工”就有七种;铸造不同器类有不同的合金配方,所谓“金有六齐”。下列推断最为合理的是()A适应了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B商人有强烈的品牌意识和质量意识C商家制定严格的生产责任管理制度D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 7白居易琵琶行中记叙了:移船相近邀相见(琵琶女)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重利轻别离,前月浮梁(江西省东北部)买茶去

4、。这可以印证当时()A商人地位逐渐提高B社会风气较为开放C饮茶成为唐代时尚D江西经济地位突出8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战国时期的管子一书中说:“因天材,就地利,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战国时期的这种城市规划思想()A反映当时城市规划很混乱B促进了市坊分区制度的形成C说明城市以经济职能为主D打破了礼制对城市发展的束缚9据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材料表明重农抑商政策()A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B体现了商鞅变法采取措施的历史进步性C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D体现了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

5、性10黑格尔说:“时代的艰苦使人对日常生活中平凡的琐屑的兴趣予以太大的重视,现实上很高的利益和为了这些利益而作的斗争,曾经大大地占据了精神上一切的能力和力量以及外在手段,因而使得人们没有自由的心情去理会那较高的内心活动和较纯洁的精神活动。”下列有利于解决此问题的主张是()A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合一B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C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D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11梁启超称诗经的许多篇章乃是“中国最初之史”。下列对其理解正确的是()A为研究夏商社会生活留下了宝贵素材B以华丽的文采表现出大一统时代的气度C反映了周朝从建立到结束的兴衰过程D提供了研究前11前6世纪的重要资料12史载,希

6、腊某城邦在一次战役中失败,公民死伤众多,消息传到国内,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这反映出在希腊()A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B城邦至上观念影响个人行为C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D社会各阶层间矛盾日趋缓和13“万民法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他们轻视所有的外国法律,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不愿以其本土的市民法的利益给予外国人。只是由于政治需要而强使他注意的一种制度。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附属物。”据此,法学家梅因认为万民法()A比公民法的地位高B损害了罗马公民的利益C是外国人自身的法律D是被迫发展出来的法律1420

7、15年,在陕西富县秦直道两侧发现了一批建筑遗址和墓葬群,采集文物标本100余件,并发现了“削山填沟”的痕迹,即史籍上所谓的“堑山堙谷”现象。以下说法最合理的是()A上述考古发现有助于研究秦时的社会B秦代的该墓葬可揭示秦皇族的发祥地C建筑和墓葬中可能出土画像砖和玻璃D文物和史籍等文献资料是第一手史料15. 几乎法国所有的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伏尔泰认为,中国文化的发现对思想界来说,同哥伦布在自然界的发现是同等重要的大事。说明了()A中国传统文化中蕴涵了法国启蒙思想B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C中国文化成

8、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D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构建理性王国16一首流行于17世纪末的英国民歌呢绒商的快乐:“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织工的工资本已廉,还须找茬扣工钱,生意不好马上就发表,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歌中反映的现象()A揭示了工业革命时期工人的处境B说明英国国际贸易遭遇到严重挑战C客观上加速了英国的近代化进程D阻碍了英国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71832年的英国议会改革,一方面通过给予资产阶级和上层中产阶级选举权,赢得了新兴社会阶层的忠诚;另一方面,成功地抵制了来自中下阶层的压力,令工人阶级的激进运动陷入孤立境地。这反映出当时的英国()

9、A民主政治迈出了艰难的第一步B工人的经济状况没有改变C工业革命的开展助推社会进步D社会阶层裂痕进一步拉大18学者朱维之在外国文学史中说,“他们反对文学反映客观现实生活,反对塑造典型环境中的典型性格,强调表现人对周围世界的主观感受,热衷于揭示人的内心世界和潜意识活动。”材料中“他们”创作的文学作品属于()A古典主义流派B现实主义流派C浪漫主义流派D现代主义流派19下图是19世纪40至60年代满人和汉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对此解读合理的是() A西方侵略者在中国扶植代理人B清政府逐渐强化中央集权C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D科举考试增加汉人录取率20毛泽东指出,“现在的任务,是在全国范围内恢复孙中山先

10、生的三民主义的革命精神,据以定出一定的政纲和政策,并真正而不二心地、切实而不敷衍地、迅速而不推延地实行起来”。材料中“现在”是指()A国民革命时期B土地革命时期C全面抗战时期D解放战争时期211900年,蔡元培之妻逝世,多人登门说媒。蔡元培贴出“征婚启事”:第一,不缠足。第二,识字。第三,男子不娶妾,不娶姨太太。第四,丈夫死后,妻子可以改嫁。第五,意见不合,可以离婚。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这反映出当时()A婚俗观念发生彻底转变B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显现C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D新思想传播的阻力较大221955年,苏共通过决议,由过去农庄、农场从上级机关领取计划改为直接由农庄、农场制订计

11、划。这一决议()A进一步强化政府在经济中作用B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C反映了其改革重心在农业领域D表明斯大林模式的解体23一战期间,美国政府成立了战时工业局、军需品采购委员会、物价管理委员会、食品管理局、战时贸易局、战争保险局、战时金融公司等机构加强对国民经济的计划和统制,这些措施()A为后来的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B借鉴了苏俄社会主义建设经验C宣告了自由放任政策已经失败D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241961年,邓小平负责起草的国营工业企业工作条例明确规定企业对国家要实行“五保”:保证产品的品种、质量和数量;保证不超过工资总额;保证完成成本计划;保证完成上缴利润;保证主要设备的使用期限。由此可知,

12、该条例的主旨是()A减轻人民公社化带来的损失B调整企业生产秩序C阐明国家实施计划的必要性D优化工业经济结构二、材料阅读(共52分)25(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汉书地理志说:“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南置交阯,北置朔方之州,兼徐、梁、幽,并夏、周之制,改雍曰凉,改梁曰益,凡十三部,置刺史。”武帝置十三部刺史在元封五年,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这六条详细规定了刺史监察的范围,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刺史由丞相派属员分任,秩六百石,但出刺时代表朝廷,故“位

13、卑而权重”。十三部刺史的设立,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 摘自白寿彝中国通史 材料二 1809年,瑞典议会认为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1918年,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芬兰司法总监和议会督查员是芬兰政府机关中的最高监察官,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这两种监察官一般由著名法学家担任,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倾听公民意见,接受和审理普通公民对官员和公务员的举报。 摘编自王明高国内外巡视监察制度之借鉴 (1)据材料一,概括汉武帝建立刺史制度的背景及该制度的特点。(13分) (2) 根据

14、材料二和所学知识,分析西方近代监察制度发展的原因和成功的经验。(12分)26(12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仲舒由于承借了最具繁衍性的阴阳家思想,而创出一套天人哲学的大系统,使他能在与各家的竞争中得到胜利,也使他成为前汉最具代表性,影响也最大的思想家。但是,先秦儒家的真精神,以及思想最具创意的部分,由于无法和专制体制相整合,也断送在他的手中。这个真精神就是人文或人本主义,这个最具创意的部分,就是心性之学,这是儒学的大本大源,也是儒家最具特色的部分。 材料二 董仲舒思想主张简介(部分) 角度 主张 人性与教化 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民受未能善之性于天

15、,而退受成性之教于王,王承天意,以成民之性为任者也。 君民关系 春秋之法,以人随君,以君随天,故屈民而伸君,屈君而伸天,春秋之大义也。 以上材料均出自韦政通中国思想史 提炼材料一中的核心观点,并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予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请考生从给出的27、28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并把所选题的题号涂黑,注意选做题的题号必须与所涂题号一致,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7 (15分)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材料 汉代刑罚制度的改革是汉文帝、汉景帝当政时期所进行的废除肉刑的活动,又称“文景废肉刑”。汉初统治者建立政权后,认为秦以“专任刑罚”、“重刑制民”的

16、做法,使民生积怨,愤而反抗。因此,将“黄老之学”作为治国施政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采取轻徭薄赋、约法省刑、与民休息的统治政策。据汉书文帝记记载,文帝二年和十三年两次实行收“今年田租之半”,有时甚至“除民田之租税”,以至于“天下殷富”,百姓安居乐业。西汉初年的九章律虽然废除了秦朝的一些严刑峻法,但继续对犯人使用鯨、 劓、斩左右趾等肉刑。文景之治时期,进一步革除了以上肉刑,接着废除“连坐收孥法”,坚持只惩罚犯罪本人,不株连亲属。后又废除“诽谤妖言法”,使皇帝能听到各种不同意见。 摘编自孙光妍论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背景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背景。(8分) (2)根据材料并

17、结合所学知识,说明汉代刑罚制度改革的意义。(7分)28 历史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15分) 材料 宋美龄,一位外交家,频频游历于南京华盛顿开罗之间,为蒋介石的军队募集来大批美金,为抗日的中国迎来国际同情和支援。作为一位中国抗日军人,她曾领导过威震敌胆的飞虎队,也曾在苏区红军的反“围剿”中差点命赴黄泉。西安事变,她怒斥何应钦灭蒋阴谋,勇赴华清池救夫。也正是这个第一夫人,面对手无寸铁的学生群众,命令军警开枪,酿成震惊中外的南京血案(1947年);在重庆解放前夕,也是她怂恿蒋介石将杨虎城将军杀害于歌乐山下。 摘编自陈廷一宋氏三姐妹 (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宋美龄的主要活动。(9分) (

18、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宋美龄的主要活动。(6分)南宁三中20172018学年度下学期高二月考(一)文科历史试题参考答案及解析1C 【解析】材料中反映的是秦国在地方实行实行的县制,不能说明宗族势力弱小,故A项错误;材料中并未说明掌管地方的官吏的出身,因此不能说是庶民政治,故B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秦国在地方与其他诸侯国不同,“每占领一地都设立由国君直接任命长官的县或者由国君委派庶长对该地区进行军事统治”体现了由原来的贵族政治向官僚政治的一种探索,故C项正确;D项说法过于绝对,故D项错误。2B 【解析】材料中仅仅是对少数民族称为“戎”“夷”,不涉及国家统一,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可知“戎”

19、“夷”是对少数民族的称呼,华夏族之间并未有此污蔑性的称呼,说明当时对华夏族和少数民族的区别对待,体现了形成种族和文化的认同,故B项正确;材料中并未涉及文明的冲突,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民族的认同,不是血缘关系,故D项错误,故选B。3B 【解析】结合所学知识,精耕细作是指在有限的土地上通过改进生产工具、努力提高生产技术来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有利于推动农业生产的发展,故A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精耕细作突出特点应为多投入,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能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故C项正确,不符合题意;精耕细作通过改进生产工具、提高生产技术,促进土地的高效利用,故D项正确,不符合题意。4

20、C 【解析】曲辕犁是犁耕工具,不属于灌溉工具,故A项错误;水排是鼓风冶铁工具,不属于灌溉工具,故B项错误;翻车是曹魏时发明的灌溉工具,有脚踏与手摇两种,符合题意,故C项正确;筒车是唐朝才发明的灌溉工具,不符合材料中时间,故D项错误。5A 【解析】提取表格信息后,我们可以得知根据季节的要求做相应的任务,从而自给自足,结合题干的时间“东汉时期”,故A项正确;材料没有提及命令的主体是政府,而且材料中还有“培筑垣墙”这一工程任务,故B项错误;材料中虽然提及纺织业,但无法看到形成规模,故C项错误;东汉时期豪强经济发达,对中央集权构成一定威胁,故D项错误。6A【解析】所谓“物勒工名”是一种春秋时期开始出现

21、的制度,指器物的制造者要把自己的名字刻在上面,以方便管理者检验产品质量,分工细致,“金有六齐”适应了当时官营手工业规模化、标准化的生产需要,故A项正确;题中的手工业生产指的是官营手工业,并不是指民营手工业,故B项错误;题中的手工业生产指的是官营手工业,并不是指民营手工业,故C项错误;题中所述的是官营手工业的严格管理和生产方式,并不是指社会化分工推动了官营手工业发展,故D项错误。7B 【解析】材料只反映出唐朝商人在区域贸易中的活跃,没有涉及地位的变化,故A项错误;材料“老大嫁作商人妇”,商人可以娶社会底层的歌女,反映出社会风气较为开放,故B项正确;材料只说明茶叶是商品,但不能反映饮茶的影响,故C

22、项错误;材料只说明江西是贸易目的地,但不能反映江西经济地位的变化,故D项错误。8D 【解析】根据材料“西周时期,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可知在管子一书提出“故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全新主张前,当时城市规划有序规整,故A项错误;材料仅涉及对城市规划秩序不同主张,没有涉及如何设置城市功能区(市:商业区,坊:居民住宅区)的主张,故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城市的职能问题,且根据史实在战国时代,城市以政治职能为主,故C项错误;西周遵循周礼,城市规划讲究中正有序,管子作为战国时代的人物主张“城郭不必中规矩,道路不必中准绳”,强调因地制宜规划城市,实用性更强,从而促进城市的发展,有利于打破礼制对城市

23、发展的束缚,故D项正确。9C 【解析】据材料“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激发了小农阶层追求社会财富的心理不合题意,故A项错误;材料歌颂的是秦始皇,而不是商鞅,故B项错误;据材料“皇帝之功,勤劳本事。上农除末,黔首是富。普天之下,抟心揖志(指专心一致)”可以得出重农抑商政策有利于社会财富的积累和社会的稳定,故C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国家对农业的重视,体现不出中国古代的小农经济具有片面性,故D项错误。10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思想的理解能力。题干黑格尔

24、的哲学名言主张精神上、情绪上深刻的认真态度也是哲学的真正的基础;而兴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就是从政治、制度层面“兴天下之利”,刑法则是从法律层面“除天下之害”。故选D。11D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的理解能力。诗经是中国最早的诗歌总集,收入自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大约五百多年的诗歌(前11世纪至前6世纪)。 故选 D。12B 【解析】不重视维护公民的生存权利,与材料“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不符,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战死者的父母对于公众必须笑容满面,庆幸其他人的子女生还,而已知其子幸免于难即将相见者,则必须哭泣,为其他人失去儿子而悲伤”,为了城邦的利益,彼此做出了与情理不太相符

25、的举动,故B项正确;摆脱了纲常伦理观念的影响,与史实和情理不符,故C项错误;材料未涉及希腊社会的各个阶层,故D项错误。13D 【解析】由材料“(万民法)仅仅是市民法的一个卑贱附属物”说明梅因并不认为万民法比公民法的地位高,故A项错误;由材料“(万民法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他们不愿以其本土的市民法的利益给予外国人”说明梅因认为万民法并没有将罗马公民享有的市民法的利益给予外国人,因而并没有损害罗马公民的利益,故B项错误;由材料“(万民法的产生)一部分是由于他们轻视所有的外国法律”,说明梅因认为万民法不是外国人自身的法律,故C项错误;由材料“(万民法)只是由于政治需要而强使他注意的一种制度。仅仅是市民

26、法的一个卑贱附属物”说明万民法是被迫发展出来的法律,故D项正确。14A 【解析】根据材料“秦直道两侧”和所学知识可知,这些建筑遗址和墓葬群的考古发现为研究秦时的社会提供了很好的史料,故A项正确;秦直道两侧的建筑遗址和墓葬群并不能说明是秦皇族的发祥地,故B项错误;玻璃在中国出现的时间比较晚,大约是在公元1000年左右,故C项错误;文物是第一手史料,而史籍是第二手的,故D项错误。15D 【解析】据材料“启蒙学者都推崇中国文化,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法国启蒙思想家要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故A项错误;据材料“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

27、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故B项错误;法国启蒙思想家只是要学习借鉴中国传统文化,而不是说中国文化成为法国反封建的思想武器,故C项错误,据材料“他们赞颂中国自尧舜以来的政治制度,是实现了政治与道德的结合,用以抨击封建专制制度”可知,启蒙思想家借中国文化宣扬人文主义,把人文主义发展到建立资产阶级理性王国的高度,故D项正确。16C 【解析】工业革命爆发于1765年,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好时就不让他们知分晓,只说:呢绒海外不好销,我们不想再干这行了”,海外不好销仅是克扣工人工资的借口,故B项

28、错误;根据材料“我们聚集金银千千万,都是榨自穷光蛋”,资本家对工人的剥削,客观上加速了资本的原始积累,故C项正确;根据所学,资本家的剥削,在当时客观上推动了英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故D项错误。17D 【解析】英国于1689年颁布权利法案,确立了君主立宪制,因此1832年议会改革并非是民主政治的第一步,故A 项错误;材料中强调的是工人的政治地位,不是经济状况,故B项错误;材料反映了工业革命对政治民主的推动,不是社会的发展,故C项错误;材料中反映了资产阶级通过改革,可以参与政权,但是却打击了工人阶级,体现的是社会阶层的差距的加大,故D项正确。18D 【解析】古典主义将古代时代的品位作为标准,并试图模仿

29、其风格,故A项错误;现实主义流派文学表达的情感是与现实相一致的,故B项错误;浪漫主义流派强调从现实出发,表达内心感受,故C项错误;现代主义流派是对现实的反叛,故D项正确。19C 【解析】材料中讲述的是19世纪4060年代汉人和满人出任巡抚的比例,在当时无论汉人还是满人都并非列强扶植的代理人,故A项错误;材料中只是体现了19世纪4060年代汉人出任巡抚比例越来越多,不能体现清政府加强了中央集权,故B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19世纪4060年代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期,材料中汉人出任巡抚越来越多这是清政府在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为维护统治,笼络人心的需要,因此材料反映的是太平天国运动冲击了政权结构,故C项正

30、确;材料中讲述的是汉族巡抚越来越多,巡抚作为封疆大吏、朝廷要员,并非直接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因此这与科举考试无关,故D项错误。21D 【解析】根据材料“这则启事使说媒的人顿时退避三舍”得出蔡元培的新式征婚要求大多数人并不赞同,得出婚俗观念并未彻底转变,故A项错误;根据所学新文化运动发生于1915年,与材料所给1900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材料仅指出蔡元培贴出征婚启示,没有涉及启示是用报刊进行刊登的,所以不能得出近代报刊方便信息传播的结论,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得出蔡元培主张的新思想影响下征婚要求并未被大多数人认可,所以表明新思想并未受到社会广泛接受,其传播受到的阻力较大,故D项正确。22B 【解

31、析】从材料中上级机关规定计划到农庄自己制定计划,不能反映出政府在经济中作用强化,故A项错误;由农庄自己制定计划,使农庄可以根据自身的需要和特点制定经济计划,有利于农业生产的发展,故B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对于农业计划的制定由中央变为地方,不能反映出改革的重心在农业领域,故C项错误;斯大林模式解体是在1991年,故D项错误。23A 【解析】从材料中可以得知一战期间,美国政府为应对战争采用了干预经济的措施,这为后来的罗斯福新政提供了实践经验,故A项正确;苏俄社会主义建设开始于1921之后,与“一战期间”时间不符,故B项错误;1929至1933经济大危机宣告自由放任政策的失败,故C项错误;罗斯福新政开

32、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新时代,故D项错误。24B 【解析】材料中是对国营企业的调整,人民公社主要是农村经济,故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对国营企业的改革,说明国家调整企业生产,故B项正确;材料中已经是实行计划经济,故C项错误;材料中未涉及工业经济结构问题,故D项错误。25(1)背景:疆域极大拓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地方豪强和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4分) 特点: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定期巡视;细化监察职责;主要监察地方势力(强干弱枝);位低权重。(9分) (2)原因:原有监察制度的缺陷;民主制度的发展;民权意识的增强;法治意识的增强。(6分) 经验:监察机构独立于政府;监察对象包括官员和机构(对象);建

33、立监察网络;完善巡视制度;倾听民意;纳入法制化轨道等。(6分)【解析】(1)第一小问背景,根据材料一“武帝攘却胡、越,开地斥境改梁曰益”得出疆域极大拓展需要加强中央集权;根据材料一“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得出地方豪强和王国势力强大,威胁中央集权。第二小问特点,根据材料一“把全国分为十三个监察区域,叫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人”得出分区域设专职监察官;根据材料一“刺史每年八月巡视所部郡国”得出定期巡视;根据材料一“省察治状,黜陟能否,断治冤狱,以六条问事”得出细化监察职责;根据材料一“其中一条是督察强宗豪右,五条是督察郡国守相加强了朝廷对地方的控制”得出主要监察地方势力(强干弱枝);根据材料一

34、“位卑而权重”得出位低权重。 (2)第一小问原因,根据材料二“由司法总监对行政官员的监察并没有充分保障公民的权利”得出原有监察制度的缺陷;结合所学19世纪是资产阶级代议制建立和完善的时期得出民主制度的发展;根据材料二“倾听公民意见”得出民权意识的增强;根据材料二“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得出法治意识的增强。第二小问经验:根据材料二“需要建立一项独立于政府的、监察行政官员的制度”得出监察机构独立于政府;根据材料二“芬兰建立议会监察专员制度及司法监督制度”得出建立监察网络;根据材料二“每年都要到全国各地巡视”得出完善巡视制度;根据材料二“倾听公民意见”得出倾听民意;根据

35、材料二“他们根据宪法监督各机关及官员是否遵守法律、履行职责”得出纳入法制化轨道。26. 观点: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丧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和心性之学,逐渐变为维护专制体制的工具。(4分) 教化论:是为封建专制统治的合理化建立人性的根据,孔孟强调的自觉、自发、自信的教化精神,在与现实专制的整合中,完全被扼杀。(4分) 为了迎合专制君主,打破了孔孟时代君臣关系相对,君主权威受到挑战的观点。认为民众必须绝对服从君主。(4分)【解析】先从材料一中提炼出核心观点,即董仲舒的儒学体系丧失了传统儒学的人文和心性之学,逐渐变为维护专制体制的工具,再结合材料二及所学知识进行论述,史实论述时必须多角度的进行论证,史实必须

36、准确,要求:观点明确,叙述条理清晰,逻辑严密。27(1)背景:秦朝灭亡的教训;“黄老之学”的施政思想;统一稳定的政治局面;逐步恢复的封建经济。(8分) (2)意义:简化了严刑峻法,缓和了社会矛盾;确保了一定的劳动力数量,促进了社会经济的发展;推动了言路畅通,民情上达,有利于政治清明。(7分)【解析】(1)根据材料中“汉初统治者建立政权后,认为秦以专任刑罚”、“重刑制民的做法,使民生积怨,愤而反抗。因此,将黄老之学作为治国施政立法的基本指导思想”得出吸收秦亡的教训,实行“黄老思想”,根据材料中汉文帝、景帝时期的社会发展得出当时的政治和经济发展局面。 (2)根据材料中“废除诽谤妖言法,使皇帝能听到

37、各种不同意见”得出有利于言路畅通,民情上达,有利于政治清明,汉代简化了严刑峻法,主要从有利于政治局面的稳定、经济发展角度分析。28(1)活动:参与“围剿”红军;斡旋西安事变救出蒋介石;开展外交努力,为抗战募集军资;领导飞虎队抗日;镇压爱国学生,间接杀害杨虎城。(9分,言之成理即可) (2)简评: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战赢得国际支援与同情,对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为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对革命力量和势力进行镇压。(6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1)根据材料“也曾在苏区红军的反围剿中差点命赴黄泉”得出参与“围剿”红军;根据材料“西安事变,她怒斥何应钦灭蒋阴谋,勇赴华清池救夫”得出斡旋西安事变救出

38、蒋介石;根据材料“为蒋介石的军队募集来大批美金,为抗日的中国迎来国际同情和支援”得出开展外交努力,为抗战募集军资;根据材料“作为一位中国抗日军人,她曾领导过威震敌胆的飞虎队”得出领导飞虎队抗日;根据材料“面对手无寸铁的学生群众,命令军警开枪,酿成震惊中外的南京血案(1947年);在重庆解放前夕,也是她怂恿蒋介石将杨虎城将军杀害于歌乐山下”得出镇压爱国学生,间接杀害杨虎城。 (2)斡旋西安事变救出蒋介石的活动,结合所学西安事变的和平解决,标志着抗日民族统战线初步确立,得出该活动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推动了抗日合作;开展外交努力,为抗战募集军资和领导飞虎队抗日的活动,以外交途径使中国战场的抗战赢得国际支援与同情,综上宋美龄促成了西安事变和平解决,为抗战赢得国际支援与同情,对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但是参与“围剿”红军和镇压爱国学生,间接杀害杨虎城,体现了以暴力的方式力图维护国民党一党专政,镇压革命力量,综上宋美龄为维护国民党专制统治,对革命力量和势力进行镇压。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