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9769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9 大小:334.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广西南宁市第四十二中学2017-2018学年高二上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7年秋季学期高二历史必修3文科期中考试试卷出题人:黄鸿萍 审题人:高一备课组时间:90分 总分100分第I卷(选择题)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一共35题,总共70分)1. 下图展现的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终极目标: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先秦诸家思想中能分别体现这两种和谐的是A. 道家、法家B. 法家、墨家C. 儒家、法家D. 道家、儒家【答案】D【解析】注意限定信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结合所学可知,道家讲求顺应自然,这便会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儒家“仁”的思想分别体现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相处,因此道家和儒家的思想符合题意,故D项正确。点睛:本题考查百家争鸣,需要

2、掌握道家和儒家的思想及其影响。解题的关键是抓住关键信息“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结合道家和儒家的思想解答即可。2. 中国古代某位哲学家说:“绝圣弃智,民利百倍;绝仁弃义,民复孝慈;绝巧弃利,盗贼无有。”此三者,以为文(文饰)不足,故令有所属,见素抱朴,少私寡欲。”据此判断,该言论体现的观点属于A. 儒家B. 道家C. 法家D. 墨家【答案】B【解析】材料的大致意思是:杜绝和抛弃聪明巧智,百姓可以得到百倍的利益;杜绝和抛弃仁义,百姓可以恢复孝慈的天性;杜绝和抛弃巧诈私利,盗贼就不会存在.这三者,以为文饰,不足以治理天下.所以,要让百姓有归属之地:显现并坚守朴素,减少私欲,杜绝世俗之学

3、,就不会有忧患。这是老子所描画的理想社会故答案选A。BCD都不符合题意。3. 古代中国的空子和古希腊的苏格拉底都是大思想家,两人思想的共同之处是A. 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判断社会道德的标准B. 不符合礼的事,就不看、不听、不说、不做C. 用礼乐来规范人的行为,使人向善D. 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答案】D【解析】A是苏格拉底的观点,不符合孔子,排除;B、C是孔子的主张,不符合苏格拉底,排除;孔子主张“有教无类”,苏格拉底主张“美德即知识”,肯定教育对美德同样重要,二者的思想共同体现了“通过教育手段回复和扩充人的善性”,故D正确。4. 明太祖朱元璋一次读到战国时期一位学者的文章,里边说,“

4、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朱元璋顿时怒不可遏,下令把文庙里这位学者的牌位砸了。这位学者是A. 孟子B. 庄子C. 韩非子D. 朱熹【答案】A【解析】 结合所学,“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出自孟子,体现孟子的民本思想,故选A;庄子痛恨富贵利禄,向往逍遥自由,排除B;CD主张维护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排除。5. 下列早期儒学家的思想主张,思想家思想主张孔子“仁者爱人”“为政以德”“有教无类”孟子“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施仁政以民,省刑罚,薄税敛”荀子“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制天命而用之”体现的共同思想是A. 教育思想B. 农本思想C. 民本思想D. 重农抑商【答

5、案】C 点睛:本题以早期儒家思想为切入点,抓住设问要求“共同点”,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6. 韩非子载:“凡治天下,必因人情。人情有好恶,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可见,韩非认为“治天下”应特别重视A. 人情关系B. 道德规范C. 法制建设D. 礼仪秩序【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阅读史料,提取有效信息的能力。材料中“故赏罚可用,故禁令可立,而治道具矣”的含义是只要实行严格的法令就能治理好国家,因此韩非认为“治天下”应重在依靠法律,故C项正确,A、B、D三项是儒家倡导的治国理念,故可直接排除。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百家争鸣法家思想7. 荀子儒效中说:“

6、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荀子论证的是A. 儒家各经的核心内容B. 儒家经典的内容分工C. 儒家经典独特的教育功能D. 儒家经典内容的丰富和完备【答案】C【解析】材料中荀子把儒家经典的职能进行了分工。诗说的是其心意;书说的是其政事;礼说的是其行为;乐说的是其和谐心情;春秋说的是其微言大义。故B项正确;材料没有凸显出是核心内容,故A错误;教育功能和内容的丰富均不是材料体现主要内涵,故C和D错误。8. 董忡舒提出“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这一思想A. 结束了学术百家争鸣的局面B. 重塑了儒学的正统地位C. 适应了加强中央集权的

7、需要D. 推动了古代文化的繁荣【答案】C【解析】材料中董仲舒的主张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一思想主要是适应汉武帝时期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是思想统治服务于政治统治的需要,故C项正确;A是秦朝焚书坑儒;B是理学思想确立;项与材料意思相反。9. 明清时期徽州妇女贞节牌坊数量惊人,下表是歙县历代受旌表的贞女烈妇:朝代唐代宋代元代明代清代数量2人5人21人710人7098人这反映的实质问题是A. 政府治国严谨B. 世风每况愈下C. 儒学地位衰落D. 理学摧残人性【答案】D【解析】唐宋元三代妇女守节数量不多,所以政府治国严谨的说法错误,故A项错误;守节是当时的社会习俗,不能说明社会风气问题,故B项错误

8、;守节的妇女在明清时期明显增多,这与宋朝以后的程朱理学对女子的束缚有关,这体现了理学地位的上升,也体现了理学摧残人性,故C项错误,D项正确。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程朱理学对社会的影响,解答此题的关键在于正确分析题干材料表格中数据,分析为何宋代以后贞女烈妇数量急剧增加,结合宋明理学分析。10. 王阳明强调“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圣人之道不是高深莫测,而是简易直接的,愚夫愚妇只要在日常行为的“事上磨练”,同样可以成为圣人。这说明王阳明A. 对君主专制制度进行抨击B. 说明了实践与认识的关系C. 主张用良知支配行为实践D. 认为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答案】C【解析】君主专制制度与题意无关。故A项错误。

9、认识来源于实践,实践是检验认识的标准,而王阳明的学说认为人应通过自身修养的不断提高达到道德的最高要求,试图先保证认识的正确性,然后才将这种认识见诸实践,知行合一,二者恰好相反。故B项错误。题干说“以吾心之是非为是非”,结合所学知识,王阳明主张“致良知”,认为良知人人具有,要把自觉之知推及知行合一,以良知支配行为。故C项正确。“只需探究万物就可得天理”是程朱理学的观点,与题目表述和王阳明思想均不符。故D项错误。11. 明清时期出现了一系列有如“穿衣吃饭,即是人伦物理”、“天下为主,君为客”、“经世致用”等观点,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 出现了与儒学对立的新式思想B. 反映了思想家挑战正统的主张C.

10、宣告了宋明理学地位的完全沦丧D. 诞生了成熟的启蒙思想【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明末清初的思想活跃局面是对儒家思想的批判性继承,“与儒学对立”表述错误,故A项错误;明末清初的思想家鉴于君主专制的强化、程朱理学压抑人性,适应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而提出了挑战传统儒家思想的主张,故B项正确;宋明理学从南宋到近代,一直处于正统地位,“完全丧失”表述错误,故C项错误;明末清初的进步思想具有初步的民主色彩,但未超出儒家思想的范畴,未促进中国的社会转型,不具备成熟启蒙思想的属性,故D项错误。考点:明清儒学思想的发展12. 在儒学发展史上,西汉武帝时期诗经、尚书等五经成为国家的教科书,后来论语、孟子等四书的地

11、位不断提高,儒学教育经历了由“五经时代”向“四书时代”的转变,促成这一变化的是A. 宗法制度逐步瓦解B. 儒学糅合诸子学说C. 科举制度创立发展D. 程朱理学日渐兴起【答案】D【解析】南宋时期朱熹将论语、孟子等四书进行集注,并作为理学的经典,作为科举考试必考科目,从而提高了“四书”地位,故D项正确;宗法制度在封建社会一直存在,故A错误;儒学并没有糅合诸子学说,故B项错误;科举制度创立是隋朝,故D项错误。13. “尽管流于诡辩,但重要的是,拓展了哲学的领域,使其不仅包括物理学和形而上学,还包括伦理学和政治学。正如罗马时代的西塞罗所言,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文中省略处应为A. 智者学派B. 苏格

12、拉底C. 马丁路德D. 莎士比亚【答案】A【解析】智者学派使人的注意力从外界自然转向了人本身,把哲学从天国带到人间,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苏格拉底强调“知识即美德”,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马丁路德是创建新教派的,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莎士比亚是文艺复兴时期的文学家,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14. 十日谈中有一则故事:“一个从小与世隔绝的青年,跟父亲下山进城,路遇一群漂亮姑娘。青年问父亲这是什么东西,虔诚信教的父亲答道:她们全都是祸水,叫绿鹅。他嘱咐儿子别去看她们。儿子却说爸爸,让我带一只绿鹅回家吧。”薄伽丘用这则故事想要说明A. 人的自然天性无法阻挡B. 人生的目的就是追求幸

13、福C. 将女人比作祸水很愚蠢D. 青年人从来不盲从盲信【答案】A【解析】基督教强调要进行断绝人欲的修炼,青年虽然从小跟随父亲修炼,但一下山进城就迷恋漂亮姑娘,说明人世间的男欢女爱是不可抵挡的自然欲求,基督教的说教是荒谬的。故选A。BC不符合材料的主旨,排除;D说法绝对化了,排除。15. 欧洲的启蒙运动的历史作用,不包括A. 为资产阶级取得统治地位提供了思想上和理论上的准备B. 为即将到来的法国大革命提供了思想条件C. 动摇了封建统治的思想基础,促进了社会的进步D. 为亚洲的民主革命作了直接的思想准备【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A选项是欧洲启蒙运动的影响之一;B选项说法正

14、确,这是直接影响;C选项说法正确,这是其深远的影响;D选项错误,时间差距过大,与此无关。16. 下列四幅图片分别代表了中外历史上的四次思潮,有关其表述,正确的是都推动了资本主义的发展都沉重打击了封建势力都在社会上起了思想解放作用都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近代科学的产生和发展A. B. C. D. 【答案】B【解析】题干中的四副图片分别反映的是文艺复兴运动、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的诞生和新文化运动。这四次思潮共同的作用是都促进了人们思想的解放。故选C。只适合图一、图二和图四,故排除ACD。点评:近代世界文明的发展是一部政治趋于民主、思想不断解放、生活走向多彩的交响曲。政治的民主、生活的多彩是可以感受、可

15、以设定目标的一种追求,然而思想解放却是永无止境的。近年来高考中的高频出现,提醒我们在复习备考时要注意多方面、多角度的梳理知识体系,运用多元价值的评价观,客观、全面、发展地看待思想解放的过程。17. 中国古代农业科技,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这说明我国古代传统科技A. 注重对经验的总结B. 缺乏创新和逻辑C. 体现人与自然的和谐D. 与农业息息相关【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

16、的”可知,古代中国科技多为传承和经验的积累总结,A项正确。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缺乏创新和逻辑,排除B。人与自然的和谐,与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不符,排除C。材料强调我国古代传统科技注重对经验的总结,没有体现与农业息息相关,排除D。点睛:本题解答的关键是从“多出于“老农”之类生产者之手,医学科技多出于“老中医”之手或祖传秘方,火药发明是炼丹家在炼制丹药中偶然发现并经多次同类实践得出的”切入,结合中国古代科技发展的特点进行思考即可知道答案。18. “使人类克服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对微观世界的基本认识有了革命性的进步”指的是A. 量子论的提出B. 进化

17、论的提出C. 自由落体定律的提出D. 牛顿力学体系的建立【答案】A【解析】量子论是现代物理学的支柱之一,它给我们提供了新的关于自然界的表述方法和思考方法,量子论揭示了微观物质世界的基本规律,为原子物理学、固体物理学、核物理学和粒子物理学奠定了理论基础,故选A;B不属于物理学领域而属于生物学领域,故排除B;CD属于经典物理学,也不符合题意,故排除CD。19. 近代自然科学成就揭开了整个宇宙神迷的面纱,强烈冲击了欧洲的宗教神学。下列科技发明给宗教神学以致命打击的是哥白尼的日心说牛顿的经典力学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爱迪生发明电灯泡A. B. C. D.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

18、。哥白尼的日心说从根本上动摇了宗教神学的理论基础,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颠覆了宗教神学的上帝造人说,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牛顿的经典力学和爱迪生的发明都没有抨击宗教势力,故排除。20. 2013年新年伊始,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加速,一场大范围的雾霾天气席卷我国大部,空气质量持续恶化。该情景发达国家也似曾相识。人类面临类似威胁始于A. 文艺复兴时期B. 蒸汽时代C. 电气时代D. 信息时代【答案】B【解析】第一次工业革命促使人类进入蒸汽时代,由蒸汽机的使用导致空气中烟雾增多,破坏了自然环境,故B项正确;其他选项均不符合题意。21. 下列关于现代信息技术影响的表述,错误的是A. 促进多极格局形成B.

19、 推动了影视事业的发展C. 提高了劳动生产率D. 改变了人们的思想观念【答案】A【解析】多极格局形成只是一个趋势,还尚未形成,另外,现代信息技术也和多极格局形成没有关系,选A是符合题意的,正确;现代信息技术会为影视事业提供技术,也就推动了影视事业的发展,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信息技术能提高生产力,也就提高了劳动生产率,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现代信息技术也会改变人们的思想观念,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A。22. 海国图志是魏源于1843年编写的一部介绍世界各国历史地理情况的著作。此书后来传入日本,1854年日本翻印该书60卷,士人争相购读,此后多次再版。而该书在中国印量很小,影响有限

20、。这说明中日两国A. 社会危机的程度不同B. 变法图强的方针不同C. 对西方文化的认识不同D. 变革的社会基础不同【答案】D【解析】从中日两国民众对海国图志的态度上来看,中国民众对此并不重视,而日本民众对此则十分看重,这说明两国的民众基础就有一定的差异,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反映出社会危机的问题;B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没有理解材料的真实含义。23. 李鸿章到英国,不惜重金,给西太后购回一台缝纫机;在英国议院旁听了议员们的辩论,觉得那是一窝蜂似的吵架,说“无甚可观”。由此细节说明洋务运动A. 内部贪污腐化,经营管理不善B. 只是学习技术,不愿改革政体C. 海军操练不力,中日战争失败D

21、. 朝廷专制至上,牺牲民族利益【答案】B【解析】材料反映了李鸿章到英国重金购回一台缝纫机,而对英国议会的态度是“无甚可观”;由此可见,洋务运动重视西方的科学技术,而对西方的政治体制毫不上心。故选B。A、C、D三项均从材料中无法得出,故排除。24. 郑观应盛世危言中有:“欲自强,必先致富;欲致富,必首在振工商;欲振工商,必先讲求学校,速立宪法,尊重道德,改良政治。”此段材料反映了A.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主张B. 中学西渐C. 师夷长技以制夷D. 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答案】D【解析】依据材料可知其强调了发展工商业、兴学校发展教育科技,变宪法学习西方的政治, 其主张涉

22、及到学习西方的西方的工商、科技、制度,所以选D。材料涉及学习西方政治制度,与A项信息不符,排除。材料没有涉及中学西渐,而是强调既要学习西方工商科技,更要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排除B。C项只体现学习技术,没有涉及政治制度,排除。25. 陈独秀在其吾人最后之觉悟一文中把向西方学习分为“学术”“政治”“伦理”三个阶段的觉悟,下列言论属于“伦理的觉悟”的是A. “中国欲自强,莫如学习外国之利器”B. “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C. “师夷长技以制夷”D. “以科学和人权并重”【答案】D【解析】材料“外国之利器”主要是指西方的坚船利炮,故A项错误;“一切要其大成在变官制”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制度属于政治觉悟,

23、故B项错误;“师夷长技以制夷”主要停留在学习西方技术方面,故C项错误;“以科学和人权并重”主要是学习西方的思想文化,故D项正确。26. 青年杂志创刊号的一篇文章写道: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A. 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B. 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C. 批判封建思想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D. 传播共产主义学说【答案】C【解析】据“国人而欲脱蒙昧时代当以科学与人权并重”,这代表了当时先进知识分子决心改造国民的精神世界。结合所学,从1915年起,进步的知识分子陈独秀等,通过对辛亥革命失败教训的认真思考,认定要建立名副其实的共和国,必须要从根本上改造国民性。故选

24、C。新文化运动,猛烈批判传统儒家思想,排除A;资产阶级革命派抨击立宪道路号召暴力革命,排除B;新文化运动前期主要是西方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排除D。27. 一定思想是一定时期社会政治状况的反映,中国近代思想主要经历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的演进过程。上述思想所反映的共同主题是A. 反对清朝统治B. 反对专制统治C. 救亡图存D. 发展资本主义【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维新变法”“民主共和”“民主与科学”“马克思主义”可以看出这体现的是中国近代思想的发展过程,其中体现出的是侵略过程

25、中的反抗,所以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不满足“民主与科学”和“马克思主义”;B选项不符合“师夷长技以制夷”;D选项不符合“师夷长技以制夷”。28. 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中国,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先进知识分子、无政府主义者都在积极宣传各种社会主义思潮,包括马克思主义。这种现象的出现表明A. 马克思主义适合中国国情B. 先进知识分子的作用巨大C. 他们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D. 中国亟需改造社会的药方【答案】D【解析】各种各样的思潮均出现在中国说明了中国是亟需改造社会药方的,说明民族危机、民族问题到了该解决问题的时候,选D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不仅仅强调马克思主义,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仅

26、仅强调先进知识分子,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外国传教士、资产阶级均不信仰马克思主义理论,选项C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D。29. 戊戌变法、新文化运动是中国近代化进程中的重大事件。下列关于二者的共同点的表述,错误的是A. 都是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B. 都提倡民权和西学C. 都始于反对袁世凯的倒行逆施D. 都抨击封建专制制度【答案】C【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ABD项都是戊戌变法和新文化运动的共同点,不符合题意;C项只适合于新文化运动,不符合戊戌变法,故C项符合题意。30. 孙中山说:“中国数千年来都是君主专制政体要去这种政体,不是专靠民族革命可以成功照现在这样的政治论起来,就算汉人为君主,

27、也不能不革命。”这里,他强调的是A. 民族主义B. 民权主义C. 民生主义D. 新三民主义【答案】B【点睛】本题解题的关键点在于要抓住关键字眼就算汉人为“君主”,也不能不革命,以及强调不要君主而要民主,属于民权主义。31. 孙中山在逝世前曾说:“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需努力。”中国共产党继承了孙中山的未竟事业,这主要表现在A. 没收了官僚资本,建立了公有制B. 建立了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政权C. 实现了平均地权,把土地分给了广大农民D. 完成了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答案】D【解析】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孙中山先生为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命运而穷其一生,故D项正确。ABC项不是孙中山的遗愿,孙中山

28、是资产阶级的代表人物。点睛:正确理解“孙中山的未竟事业”是解答的关键。32. 20世纪初,一份西方报纸称“甲午以后,中国有三党: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文中“维新党”的实践活动是A. 倡导戊戌变法B. 领导辛亥革命C. 领导义和团运动D. 领导太平天国运动【答案】B【解析】材料中“守旧党意在保现存之局面;中立党意在保国以变法;维新党意在作乱以反满”说明了近代中国三中政治势力的对外态度,即守旧党代表了顽固派,中立党是指维新派,维新党实际是指革命派,所以结合史实可知晚清革命党发动了辛亥革命,答案选B,ACD三项与题意和史实不符,故排除。33. 胡锦涛在

29、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座谈会的讲话中说:“毛泽东同志是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以下著作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的是A. 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论人民民主专政B.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新民主主义论;论十大关系C. 中国社会各阶级的分析;井冈山的斗争;新民主主义论D. 井冈山的斗争;论十大关系;论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井冈山的斗争 新民主主义论 论人民民主专政分别体现毛泽东思想形成、成熟、发展三个阶段特征,因此选A。BCD都不符合所学知识,故排除。34. 费正清在伟大的中国革命中称赞他是“一个为天下服务的

30、大政治家”。“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领头打开了一个现代的突破口”。他批的是A. 康有为B. 孙中山C. 毛泽东D. 陈独秀【答案】A【解析】材料“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说明这种思想的特点是将西方资本主义思想与中国传统思想相结合,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材料中的思想是康有为的,故A项正确;孙中山、毛泽东和陈独秀都没有这种东西结合的思想特点,故BCD项排除。点睛:对材料“把进化和进步的思想、全世界都在风起云涌的思想,同中国的古典传统结合起来”的理解是解题的关键。35. 有学者认为,能够推动中国现代化的政治体

31、制,应该符合三个条件:一是具有有效的权威控制能力;二是具有相当的市场导向性;三是具有制度创新的能力。以下有关中国近现代史上四种政治模式的表述,不准确的是A. 晚清(百日维新)模式缺乏转化为开明权威体制的制度创新能力B. 孙中山模式(议会民主)既具有市场导向性又具有权威整合能力C. 毛泽东模式国家全面控制社会但基本上排斥市场导向D. 邓小平模式既有权威整合的强大能力又有市场导向性【答案】B【解析】A正确,百日维新中资产阶级维新派试图建立君主立宪制政体,但缺乏强有力的政治保障最后失败,CD两项说法正确,较好的反映了毛泽东和邓小平有关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论点。孙中山模式具有市场导向性,建立中华民国确立

32、起资本主义制度,发展资本主义经济,但是不具有权威整合能力,辛亥革命的成果被袁世凯窃取。故选B。第II卷(非选择题)二、综合题(30分)36.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材料一苏格拉底主张首先要培养人的美德,教人学会做人,成为有德行的人。其次要教人学习广博而实用的知识。人们只有获得概念的知识,才会有智慧、勇敢、节制和正义等美德。他强调人们应该认识社会生活的普遍法则和“认识自己”。材料二宗教改革时期的一幅画上画着中间是天平,天平的右端向下倾斜,里面装着圣经,旁边站着信士,而天平的左端站着的是教皇、红衣主教等,他们被翘起。材料三以下是启蒙运动时期一些思想家的言论孟德斯鸠:这个禁欲的职业(神职)摧残了许多人,

33、即使瘟疫与最惨烈的战争也从来不至如此。伏尔泰:难道农民的儿子生来颈上带着项圈,而贵族的儿子生来在腿上带着踢马刺吗?卢梭:人是生而自由的,但却无处不在枷锁之中,自以为是其他一切的主人,反而比其他一切更是奴隶。康德:启蒙运动就是人类脱离自己所加之于自己的不成熟状态。不成熟状态就是不经别人的引导,就对运用自己的理智无能为力。(1)有人说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结合材料一加以说明。(2)据材料二概括其反映的宗教思想,并指出其实质。(3)据材料三概括启蒙运动时期人文主义的基本内涵。【答案】(1)依据:苏格拉底主张认识人自己,关注人的发展;崇尚知识和自由探索。(2)思想:信仰得救。实质:

34、反对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3)内涵: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解析】(1)苏格拉底是18世纪启蒙思想家的先驱和战友是指苏格拉底的思想与启蒙思想有相似之处,启蒙运动时期继承了其思想主张,结合材料一找出苏格拉底人文主义思想即可。 (2)结合所学可知宗教改革时期主张信仰得救;其实质是:反对封建神学,肯定人的价值。 (3)依据材料三中启蒙运动思想家主张,从“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以及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可以答为:独立思考,理性判断;反对封建专制、天主教会和贵族特权;提倡自由平等、天赋人权。点睛: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发展经历

35、了古希腊时期人文主义的觉醒、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时期的恢复和发展及启蒙运动的高潮三个重要阶段,每一阶段人文主义的内容和表现各不相同。古希腊时期是西方人文主义精神的起源或开端时期,其人文主义的精神特质是从关注神等超自然力量转向关注人本身或人类社会。文艺复兴时期的人文主义精神颇有特色,那就是歌颂现实生活的美好,质疑教会的腐朽与黑暗,反对教会的禁欲苦行和来世幸福。宗教改革时期的人文主义体现在个人宗教信仰的自由,而启蒙运动时期的人文主义则过多地表现为理性。37.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请于广东虎门外之沙角、大角二处,置造船厂一,火器局一。行取佛兰西、弥

36、利坚二国各来一二人,分携西洋工匠至粤,司造船械,并延西洋柁师,司教行船演炮之法,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魏源海国图志材料二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世界力图“改变中国”,而我们不能只是仇恨和愤怒,我们不能狭隘地站在爱新觉罗家族政权的立场上,而是应该站在文明中国的立场上。“清代中国”需要改变,封闭和孤立的,腐朽和没落的,我们自己也在内部改变,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无论是辛亥革命,还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无论是李鸿章,还是康有为,无论是孙中山,还是毛泽东,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裴钰改变中国请回答:(1)材

37、料一体现了魏源的核心思想是什么?(2)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回答在近代文明的转型中促使中国“内部改变”的指导思想分别有哪些?(3)综合上述材料,概括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在“改变中国”中的作用。【答案】(1)思想:“师夷长技以制夷”。(2)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维新思想(实行君主立宪);三民主义(民主共和);民主科学;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3)作用:思想解放推动中国救亡图存;推动近现代化进程。【解析】(1)从材料一中直接看出魏源的核心思想是“师夷长技以制夷”,这种思想启迪人们向西方学习,寻求强国御辱之道。(2) 结合近代中国不同阶级发起的救亡运动和主张,可以直接写出其指导思想,即洋务运动的指导

38、思想是“中体西用”,辛亥革命的指导思想是三民主义,新文化运动的指导思想是民主与科学,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指导思想是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3)从材料“必使中国水师,可以驶楼船于海外,可以战洋夷于海中”“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都在尝试利用各种方法,内部改变着“清代中国”,不断催生着一个崭新的新中国”“中国启蒙运动则是救亡的现代化运动的步骤”中可以概括出答案。点睛:本题考查了近代中国求民主反侵略进程中几个重大事件,自强派的改革运动,维新变法运动,这个过程是痛苦与曲折的,但同时也缓慢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步伐。近代中国人民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中经历了由器物文明向制度文明再向思想文明转变的过程,随着学习内容的深入,中国人民对西方文明的认识愈加深刻,中国社会也在不断进步,这与近代中国历史上的先进人物的引导和主张紧密相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