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 学 案 装 订 线 登岳阳楼导学案(学生版)编制人 曹淑芬 审核人:张海敏 【学习目标】1、通过了解作家生平及思想来把握体味诗歌内容。 2、 熟读成诵来领悟诗歌意境,把握诗人情感。【学习重点】 体会诗歌意境,把握诗歌主旨。【学习难点】体会杜甫诗“沉郁顿挫”的诗歌风格。1、作者介绍杜甫(712770),字子美,襄阳(今湖北襄樊)人,曾祖时迁居河南巩县(今属河南),祖父杜审言为初唐著名诗人。青年时代漫游各地,33岁时遇到“赐金放还”的李白,两人曾同游梁宋之地。后入长安,困顿十载,“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羹与冷炙,到处潜悲辛” (奉赠韦左丞丈二十二韵)。安史乱起,杜甫落人叛军之手,后脱逃奔赴
2、肃宗行在,任左拾遗。因上疏救房瑁,被贬,弃官后奔蜀投严武,为检校工部员外郎,世人因称其为“杜工部”。严武死后,杜甫漂泊于蜀、鄂、湘一带,穷困潦倒,病痛缠身,于大历五年(770)冬死于赴岳州舟中。杜甫出生于奉儒守官之家,他有立登要路、致君尧舜的崇高理想,但命途多舛,一生坎坷。他的诗歌忧国忧民,真实感人,安史之乱时期的重大历史事件在其诗中都有反映;他的诗歌还提供了战乱时期生动的社会生活画面,故称“诗史”。杜甫在诗歌创作上各体兼工,遣词造句,精工巧妙,艺术成就极其突出,后人称为“诗圣”。其诗“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瘐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元
3、稹唐故检校工部员外郎杜君墓系铭并序),为诗中集大成者,风格沉郁顿挫。在盛唐诗坛上与李白双峰并峙,合称“李杜”,对后世诗歌创作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登岳阳楼背景简介此诗为诗人晚年作品,是年(769)诗人已五十七岁。当时,诗人处境艰难,凄苦不堪,年老体衰,贫病交加,再加上北归无望,全家人寄居在一只小船上,沿着洞庭湖向南漂泊。旅夜书怀背景简介 公元764年春,杜甫被贬辞官后,携家人来到成都投奔好友严武做节度参谋,生活暂时安定下来。但不料第二年(765年),四月严武忽然死去,杜甫失去了生活来源,于是乘船东下,在从成都到渝州的途中作者写下了这首诗。此时的杜甫53岁,由于国家政局不稳,自己生活无着、行无定
4、迹,一路上他心情沉重。“旅夜书怀”的意思是在旅途中夜里写下诗歌来抒发自己的感情。【鉴赏品味】登岳阳楼1)颔联“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画面?请简要描述。 2)颈联“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诗的意境由颔联的宽阔突然转入狭窄,联系尾联,试分析作者在诗中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鉴赏品味】旅夜书怀 1、诗的前四句写“旅夜”的景。所写的景物有什么特点? 2、诗的后四句是“抒怀”,抒发了作者什么情怀? 【拓展提升】请比较阅读杜甫的登岳阳楼和孟浩然的望洞庭湖赠张丞相,思考下列问题:登岳阳楼 杜甫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八月湖水平,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欲济无舟楫,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徒有羡鱼情。注释:张丞相:指张九龄,唐玄宗时宰相。涵虚:包含天空,指天空倒映在水中。涵:包容。虚:虚空,空间。混太清:与天混成一体。太清:指天空。云梦泽:古代云梦泽分为云泽和梦泽,指湖北南部、湖南北部一带低洼地区。洞庭湖是它南部的一角。端居:闲居。耻圣明:有愧于圣明之世。圣明:指太平盛世,古时认为皇帝圣明社会就会安定。徒:只能。这两首诗分别描绘了洞庭湖怎样的景象?两首诗在立意上有何不同? 写景上: 立意上: 我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