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7课解放战争知识纲要导引答题术语导学 (1)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了重庆谈判、政治协商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但是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集团,不顾人民的和平要求,发动内战。(2)人民解放战争经历了战略防御、战略反攻、战略决战,基本消灭了国民党的主力;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反动政权,基本解放了全中国,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知识点一内战的爆发1重庆谈判(1)原因: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采取“假和平、真内战”的策略,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2)成果:1945年10月10日,双方签订双十协定。和平建国,坚决避免内战。召开政协会议,保证人民权利。(3)不足:对人民军队和解
2、放区政权的合法地位问题未达成协议。2政协会议:1946年初在重庆召开。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3内战爆发(1)爆发:1946年6月,国民党军队进攻中原解放区。(2)战略防御人民解放军采取运动战方式,集中优势兵力打歼灭战,歼敌七十多万。1947年,人民解放军粉碎了国民党对陕北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学思之窗(见教材P79)土地改革运动的开展和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有什么关系?提示:土地改革的开展使解放区后方更加巩固,翻身农民不仅踊跃参军,支援前线,还积极承担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等任务,支援战争。这一切都使人民解放军的力量大大增加,使战争胜利的方向转向人民解放军。内战的爆发具有必然性(1)国民党
3、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其反共反人民的本性不会改变。中国共产党代表全国广大人民的利益,要完成反帝反封建的任务就必然要推翻国民党的独裁统治。(2)国共双方拥有强大的武装力量,国民党是“假和平、真内战”,中国共产党抱有和平的诚意,但对国民党也有所防备。(3)二战后,美国扶蒋反共,助长了国民党的嚣张气焰。知识点二战略反攻和三大战役1战略反攻:1947年6月,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挺进大别山。2战略决战(1)辽沈战役:解放东北全境。(2)淮海战役:以徐州为中心展开,先后歼灭黄维和杜聿明集团军。(3)平津战役:东北和华北解放军共同作战,傅作义率军投诚。1949年1月,北平和平解放。(4
4、)意义: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战略决战的有利条件(1)土地改革调动了广大农民参军参战的积极性,解放区更加巩固。(2)先后粉碎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并举行战略反攻,敌我力量对比已发生重大变化。知识点三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1基本胜利(1)1949年元旦,毛泽东号召人民将革命进行到底。(2)北平和谈:达成国内和平协定最后修正案,但南京国民政府拒绝签字。(3)渡江战役:1949年4月23日,国民政府覆灭。2胜利意义(1)国内:结束了近代一百多年来屈辱的历史,迎来了一个人民企盼已久的、独立自主的新中国。(2)国际:改变了世界政治格局,壮大了世界和平、民主和社会主义力量,鼓舞了世界被
5、压迫民族和人民解放斗争的士气。(3)思想: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胜利,也是毛泽东思想的胜利。轻巧识记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一个标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两个改变:改变了中国社会的发展方向、改变了世界政治力量的对比。一个必然:新民主主义革命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社会的必然阶段。探究点一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材料一万急,延安毛泽东先生勋鉴:倭寇投降,世界永久和平局面可能实现,举凡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亟待解决,特请先生克日惠临陪都,共同商讨,事关国家大计,幸勿吝驾,临电不胜迫切悬盼之至。蒋中正八月十四日材料二把共产党阻止在长江北岸司徒雷登大使曾说:划江而治,搞一个国共两党“南北朝”美国人
6、的一厢情愿,构成了李宗仁全部言行和活动的精神支柱。解放战争全记录(1)根据材料一,指出蒋介石电邀毛泽东到重庆谈判的理由是什么?提示:为避免内战,共商和平建国。(2)根据材料二,分析南京国民政府北平和谈的真正目的是什么?提示:缓兵之计,阻止人民解放军解放全中国,企图划江而治。材料一反映蒋介石电邀毛泽东赴重庆谈判。“和平局面”“国际国内各种重要问题”“八月十四日”是关键信息。材料二反映了国民党北平谈判的目的,根据省略号把材料二划分成三层。深化拓展解放战争时期国共两党的斗争(1)政治斗争通过1945年重庆谈判和1949年北平谈判,共产党揭穿了国民党假和谈的阴谋。在1946年的政协会议中,共产党团结各
7、民主党派同国民党进行了尖锐的斗争,会议通过了有利于人民的政协协议,冲破了国民党的独裁统治。(2)军事斗争1946年,国民党撕毁政协协议,大举进攻中原解放区,发动了全面内战。内战初期,人民解放军先后粉碎了国民党军队的全面进攻和重点进攻。1947年夏,刘伯承、邓小平率晋冀鲁豫解放军主力渡过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1948年9月到1949年1月,中共中央领导解放军先后发动了辽沈、淮海、平津三大战役,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1949年4月21日,毛泽东、朱德发布向全国进军的命令,人民解放军横渡长江,23日,解放南京,国民党统治覆灭。论从史出影响国共两党关系的主要因素(1)两党
8、的阶级性质不同:国民党代表大地主大资产阶级的利益,中国共产党代表工农群众的利益。阶级性质不同是国共关系矛盾斗争直至分裂的根本原因。(2)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当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时,两党就有结束对抗走向合作的可能;当阶级矛盾上升时,两党合作关系就有可能破裂,走向对抗。(3)国际政治势力的态度与国际环境的影响:进步的国际政治形势和有利的国际环境就能促成两党之间的合作,反之,则会加速两党关系的破裂。探究点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材料一这位在重庆上飞机时只有油条吃的接收大员,到了北平,一下飞机立即被接去大吃二喝。看着鱼翅端上桌,金专员惊喜之余,心里还来了首四句联:“登机吃油条,下机吃鱼翅,日本不投降
9、,怎能有此事?”不消多等,从“吃油条”变成“搬金条”的接收大员就伙同老北平汉奸开始强占民宅,或逼人贱卖或接管、转卖日本人的房子及其被没收的珠宝财物。不多久,接收大员也弄了三个女人,有戏仔,也有良家妇女。长篇小说五子登科材料二自1946年至1948年,华北和东北解放区有二百多万人参军。山东有约五百八十多万人,冀中有四百八十多万人随解放军出征,抬担架,送粮草,运弹药,救伤员。人民解放军的兵源、粮源和战争勤务,主要来自翻身的农民。摘自中国近代现代史(1)根据材料一,抗战胜利后国民党“接收专员”的所作所为暴露了什么?提示:国民党反动派的贪污、腐化、不得人心已经完全暴露。(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分析
10、解放区农民为何有如此高的积极性?提示:土地改革使解放区一亿多无地和少地农民分到了土地,激发了农民革命和生产的积极性。材料一反映国民政府的腐败,注意关键词“只有油条吃”“下机吃鱼翅”“搬金条”。材料二反映了解放战争时期,广大农民支援前线,“翻身的农民”是材料二的关键信息。深化拓展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的探索(1)从最高纲领到最低纲领:国共第一次合作,开展国民革命,打倒帝国主义,推翻北洋军阀统治,统一中国。(2)从以城市为中心到创建农村革命根据地:国共十年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开辟农村包围城市的革命道路。(3)从反蒋抗日到联蒋抗日:国共第二次合作,开展抗日战争,取得抗日战争的胜利。(4)从
11、农村再到城市:人民解放战争,从战略防御、战略反攻,到三大战役战略决战,渡江战役推翻国民党的统治,工作重心从农村转到城市。论从史出人民解放战争迅速胜利的原因(1)客观上:国民党政治孤立,失去民心;军队厌战,士气低落;统治腐败,贪官横行;美援断绝,蒋桂分裂。(2)主观上: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指导;走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发展的道路;掌握了革命武装,并坚持武装斗争;组成了最广泛的革命统一战线;人民群众的大力支持。规范解题例2019济宁市高一年级统考解放战争时期,毛泽东在给山东战区的一份电报中指出:“敌军密集不好打,忍耐待机让敌占领莱芜、沂水、莒县,陷入极大困境,然
12、后歼击,并不为迟。”这是为了()A消灭国民党的主力B粉碎国民党军队的重点进攻C揭开战略反攻的序幕D奠定解放长江以南的基础是三大战的结果,而不是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可排除;反攻的标志是人民解放军千里跃进大别山,并不是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可排除;是三大战役的意义与题干材料无关,可排除。答案:B审题干:由题干材料“解放战争时期”“山东战区”等信息,可知是人民解放军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验结论:解放战争时期,人民解放军与山东有关的军事行动是粉碎国民党军队对山东的重点进攻。随堂检测11946年10月10日,梁漱溟(著名爱国民主人士)到上海去见周恩来,促其回南京继续和谈。次日梁漱溟返回南京,下车见报载
13、“国军已攻下张家口”,不禁惊叹地对记者说:“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和平已经死了”是因为()A国民党发动内战,撕毁政协协议B国人和平建国的要求脱离实际C中国共产党抵制国民党的和谈请求 D国民党拒绝在和平协议上签字注意时间“1946年10月10日”关键信息“一觉醒来,和平已经死了”,分析判断正确选项。尝试解答_A_,2.2019河南洛阳高一统考刘伯承曾说:“我军深入敌人(国民党)的战略纵深地带,在无后方依托的条件下实施战略展开,创建新的根据地,这在历史上是空前的创举。”这一“创举”()A粉碎了国民党的全面进攻 B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基本上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D完成了收复失地的任务根据材
14、料并结合所学判断,这一“创举”指的是刘邓大军千里挺进大别山。 尝试解答_B_3.某一时期,大部分人呼吁总统赋予内阁全权,召开全国和谈大会,并要求:改组内阁,网罗全国和平民主人士充实和平阵容。他们甚至计划发动国人,一致拥护和平。该事件是指()A1912年辛亥革命后,革命党人对清廷的呼吁B1924年国民党“一大”上,共产国际所提建议C1945年重庆谈判期间,美国对国民党的希望D1949年国共和谈期间,政界对国民党的建议应注意分析“大部分人呼吁总统”要求“充实和平阵容”“一致拥护和平”等关键信息,判断正确选项。 尝试解答_D_4.1947年底,毛泽东指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
15、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使之走向颠覆的道路,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毛泽东做出该判断的背景是()A解放军取得战略决战的胜利B解放军揭开了战略反攻的序幕C东北全境获得解放D国民党军队的主力基本被消灭依据题干时间1947年以及材料中“中国人民解放军已经在中国这块土地上扭转了美帝国主义及其走狗匪帮的车轮,这是一个历史的转折点”分析判断其背景。 尝试解答_B_5.2019山东济宁高一统考史载,毛泽东听闻前线消息后,曾欢欣鼓舞地赋诗:“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这个令他高兴的消息是()A工农红军胜利到达陕北 B日本侵略者宣布投降C辽沈战役取得最终胜利 D人民解
16、放军攻占南京解题的关键是依据“百万雄师过大江”分析毛泽东作这首诗的历史背景。 尝试解答_D_6.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具体体现在()推翻了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统治结束了一百多年来帝国主义奴役中国各族人民的历史彻底废除了两千多年的封建残余势力结束了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建立起人民民主专政的新民主主义国家A BC D分析新民主主义革命伟大胜利的体现,注意对历史意义的表述是否准确。 尝试解答_C_课时作业17解放战争一、选择题1.漫画往往能一针见血地揭露现实的本质。右图漫画反映了抗日战争胜利后蒋介石政府的真实意图是()A建设民主国家B反对一切外国侵略者C坚持独裁内战D惩治政府
17、腐败现象解析:解答本题首先要注意时间是“抗日战争胜利后”,由漫画中“逆我者亡”可以判断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答案:C2国民党爱国将领张治中先生,一生为和平而奔走,被誉为“和平将军”。1945年以后,他曾代表国民党当局先后与中共进行两次和平谈判。你认为这两次谈判应该是()1945年重庆谈判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1949年北平谈判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ABC D解析:张治中参加了国共双方的重庆谈判和北平谈判,故选B项。1946年重庆政协会议、1949年北平政协会议不是国共谈判,排除。答案:B3它“实行无后方作战和围魏救赵战法,直搞国民党军战略纵深大别山地区,调动和吸引了大量国民党军于自己的周围,配合
18、陕北、山东战场粉碎了国民党军的重点进攻”。材料中的“它”()A改变了国共内战形势B直接配合了延安保卫战C保证了淮海战役的胜利D改变了国共军力的差距解析:解读材料可得“它”是指解放战争期间的刘邓大军千里跃进大别山,使中原地区由国民党军进攻解放区的重要后方变成了人民解放军夺取全国胜利的前进基地,带动了全国各战场的战略进攻,整个战争格局从此发生根本的转变,故A项正确。答案:A41947年12月16日晋冀鲁豫人民日报发表陈毅的反攻形势诗:“举国艳说新民主,土改狂潮遍地来。南天民变羽书急,准备审判蒋独裁。”其说明了()A人民解放战争胜利已成定局B国民政府在政治上陷入孤立C土地改革在全国展开D民主政府成立
19、条件的成熟解析:1947年12月,人民解放战争刚刚转入战略反攻阶段,故A项说法错误;而民主政府成立条件成熟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夕,故D项错误;土地改革是在解放区进行的,C项叙述不准确,且也不是整个材料的主旨。材料从民主形势、土改展开、人民斗争几个角度反映了国民政府在政治上陷入孤立的境地,故B正确。答案:B51948年底,著名的建筑学大师梁思成先生曾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要尽可能地保护中华民族珍贵的历史文化遗产,如故宫、颐和园、雍和宫等。据所学知识判断,当时正在进行的与之有直接关系的战役是()A辽沈战役 B平津战役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故宫、颐和园、雍和宫都在北平,说明战役的地点跟北平有关
20、,辽沈战役主要在辽宁沈阳,故A项错误;平津战役主要发生在北平和天津,故B项正确;淮海战役主要在淮河地区,故C项错误;渡江战役主要在长江中下游,故D项错误。答案:B6该电报(如下)发于哪场战争中()粟张,并告华东局,陈邓,中原局:齐辰电悉。应极力争取在徐州附近歼灭敌人主力,勿使南窜。华东、华北、中原三方面应用全力保证我军的供应。军委佳亥(9日2123时)A淞沪会战 B徐州会战C淮海战役 D渡江战役解析:由材料中的“华东局”“中原局”“华北”等可以看出该战役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役,与淞沪会战无关,故A项错误;徐州会战是抗日战争中的战役,与材料无关,故B项错误;根据材料可以看出是解放战争中的战役,材料又
21、涉及徐州,可知该战役是淮海战役,故C项正确;渡江战役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71949年4月,陈毅欣然写道:“旌旗南指大江边,不尽洪流涌上天。直下金陵澄六合,万方争颂换人间。”该诗描写的历史事件应该是()A刘邓大军千里跃进,挺进大别山B渡江战役,推翻南京国民政府C平津战役,和平解放北平D民众支前,淮海战役胜利解析:根据“1949年4月”这一时间可以确定,已经完成了战略决战,故A项错误;渡江战役发生在1949年4月,故B项正确;平津战役发生在1948年底,故C项错误;淮海战役发生在1948年,故D项错误。答案:B8某中学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放映了一部电影,其中有这样一组镜头:一队士兵冲进一
22、座很大的建筑物,建筑物上写着“总统府”三个大字,士兵爬到建筑物上扯下原来的旗帜,旗帜飘落地上。镜头转到一房间,房间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据此判断日历上的年份应该是()A民国35年 B民国37年C民国38年 D民国36年解析:由材料中的“总统府”和“办公桌上日历的日期是4月23日”可知影片再现的是1949年4月23日蒋介石的南京国民政府被推翻的史实,所以按民国纪年应该是民国38年。答案:C二、非选择题9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公开的全面的内战会不会爆发?这决定于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国内的因素主要是我们的力量和态度。会不会因为国际国内的大趋势和人心所向,经过我们的奋斗,把内战
23、限制在局部的范围,或者使全面内战拖延时间爆发?这种可能性是有的。1945年8月13日毛泽东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时局和我们的方针材料二如果联合政府成立了,中共将尽心尽力和蒋主席合作,以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彻底实现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1945年9月27日毛泽东答路透社记者问材料三如果要使革命半途而废,那就是违背人民的意志,接受外国侵略者和中国反动派的意志,使国民党赢得养好创伤的机会,然后在一个早上猛扑过来,将革命扼死,使全国回到黑暗世界。毛泽东将革命进行到底(1)归纳材料一中毛泽东对内战的基本观点并分析“国内的因素和国际的因素”的具体内涵。(2)材料二和材料一有何内在的联系?材料二的主张在
24、当时能否实现?为什么?(3)材料三和材料一、二相比,共产党在国共关系问题上的态度有什么显著变化?变化的主要条件是什么?解析:第(1)问,应根据材料一指出毛泽东认为内战必然爆发,再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当时的国内和国际因素。第(2)问,应结合材料一指出材料二的主张不可能实现,并分析其原因。第(3)问,应依据材料三指出随着战局的变化,共产党对国共关系问题的态度的变化及变化的主要条件。答案:(1)基本观点:内战必然爆发,但可以控制其时间和规模。国内外的因素包括:蒋介石坚持独裁内战但准备尚未完成;国内外要求和平的呼声高;美国为控制中国,实现全球霸权积极扶持蒋介石;中国共产党经过抗战实力得到增强等。(2)材料二是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会见记者时的发言,它是材料一“我们的奋斗”的具体举措。材料二的主张不可能实现,因为中国共产党成立联合政府的前提就是要废除国民党一党专政。(3)变化:共产党在国共关系问题上已经掌握了主动权。条件:此时中国共产党已经基本取得解放战争的胜利,国民党企图以假和平作为缓兵之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