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152.50KB ,
资源ID:39924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924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探究提升训练2.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6《创新设计》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专题探究提升训练2.doc

1、专题探究提升训练(二)(时间:45分钟分值: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2015山西太原调研)蒋廷黻在中国近代史中指出:协定关税和是我们近年所认为不平等条约的核心,可是当时的人并不这样看。,在道光时代的人的眼中,不过是让夷人管夷人。“”应为()A五口通商权 B领事裁判权C最惠国待遇 D内地传教权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领事裁判权指南京条约附件中规定外国人在中国犯法,要由外国领事裁判,与材料“让夷人管夷人”意思相符,故B项正确;五口通商权、最惠国待遇、内地传教权,均与材料意思不符,故排除A、C、D三项。答案B2(2015江苏南通

2、调研)下列两幅图是近代中国不同时期的通商口岸示意图。通商口岸开辟的变化,反映出这一阶段 ()A中国领土主权一步步遭到破坏B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C外国侵略势力从沿海深入到内地D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析观察图中通商口岸可知,左图在沿海,右图反映在长江沿岸,说明列强侵略势力由沿海到内地,故C项正确;开辟通商口岸不属于领土主权的破坏,A项错误;通商口岸不能说明西方列强完全垄断中国进出口贸易,B项错误;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鸦片战争后,D项错误。 答案C3(2015河北衡水模拟)台湾通史认为:“1840年起至1930年间,中国共开放77个城市作为通商口岸。大多数通商口岸内皆

3、设有租界。通商口岸教堂洋行货物商民所在甚多,素由中国竭力保护。”这在本质上表明()A中国近代主动实行对外开放政策B通商口岸是中国半殖民地化缩影C中国通商口岸经济文化高度繁荣D通商口岸有力促进了中国近代化解析本题材料的主旨是“通商口岸的租界的社会秩序由中国政府保护”。再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社会后,从政治角度来看,国家主权遭到破坏,帝国主义日益干涉内政,清政府与列强公开勾结,维护外国列强在华利益。答案B4(2015广东七校联考)从近代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开始,下列最能全面代表近代中国人民探索的历史主题的是()A救亡图存 B工业化C民主化 D近代化解析据材料可知,近代中国遭受侵略,逐渐

4、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国人民面对侵略,最重要的探索就是反侵略,即救亡图存,故A项正确;工业化、民主化、近代化都不能概括整个近代中国人民的探索,以偏概全,故排除B、C、D三项。答案A5(2015山东枣庄调研)1898年梁启超在日本创办清议报,开辟专栏论说时事。下表评论是针对()题目所刊载的期数论非皇上复政则国乱不能平定第49期论义民与乱民之异第52期论中国民气之可用第57期排外平议第68期A.太平天国运动 B维新变法运动C义和团运动 D辛亥革命解析观察表格,义和团运动兴起于1899年,口号“扶清灭洋”带有盲目的排外色彩,符合题干材料时间和关键词意思,故C项正确;太平天国运动的时间与题干时间不

5、符,故A项错误;维新变法运动时期光绪皇帝亲政,与材料“非皇上复政”不符,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不存在“排外平议”一说,故D项错误。答案C6(2015河南平顶山调研)陈旭麓在近代中国社会的新陈代谢中说:“辛亥革命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只有漫长的历史才能称量出这个句号的真正意义和重量。”这一结论基于辛亥革命()A建立了第一个资产阶级革命政党B动摇了儒家思想的正统地位C结束了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D结束了君主专制制度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判断,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帝制,故D项正确;A项不符合材料“为2132年的历史打了一个用铁和血铸成的句号”,故排除;动摇了儒家思想的

6、正统地位是新文化运动,故B项错误;辛亥革命没有结束国家被奴役的屈辱历史,故C项错误。答案D7(2015云南曲靖质检)梁启超在纪念某一运动时说:“目前之政治运动,专恃感情冲动作用。感情之为物,起灭迅速,乏继续性,群众尤甚。吾以为近日之青年,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则将来之有效的政治运动,自孕育于其中”他评述的是()A义和团运动 B新文化运动 C五四运动 D国民革命运动解析据题干可判断,梁启超希望青年要全力从事文化运动,不要现在参加政治运动,符合五四运动特点,故C项正确;义和团运动与材料的主角不符,故A项错误;“宜萃全力以从事于文化运动”说明该运动不是思想文化运动,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是国共

7、合作领导的人民大革命,与材料无关,故D项错误。答案C8(2015安徽合肥质检)在近代中国民主革命进程中,经历了由“政治精英”主导到“平民革命”为主的转变。这一转变始于()A井冈山斗争 B辛亥革命C国民大革命 D抗日战争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平民革命”的含义。“平民革命”是指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革命运动,A、C、D项都属于“平民革命”,国民大革命时间最早,故C项正确,A、D两项错误;辛亥革命脱离人民群众,属于“政治精英”,故B项错误。答案C9(2015东北师大附中调研)有学者提出:只有当“无产阶级及其政党对民主革命的领导权不是某个方面的而是全方位的(包括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不是被动

8、的而是主动的,不是辅助性的而是主导性的”时,中国革命才能说是进入了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那么,依据这一观点,中国进入“完全意义上的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的标志应该是()A五四运动 B中国共产党的诞生C国民革命运动 D南昌起义解析据题干情境及所学知识可知,南昌起义标志着中国共产党有了自己的革命武装,从而达到了政治领导、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故D项正确;五四运动时无产阶级政党还没有成立,故A项错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还不能做到军事领导,故B项错误;国民革命运动未能做到组织领导和军事领导,故C项错误。答案D10(2015北京西城模拟)某同学制作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著名战役的网页,设置了“太原会

9、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三个栏目。如果要补充一个同类栏目,最恰当的是()A平型关大捷 B百团大战C淞沪会战 D滇缅战役解析本题旨在考查抗战前期国民党正面战场的著名战役。抗战前期国民党抗战态度非常积极,在正面战场先后组织了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武汉会战等多次重大会战,因此C项符合题意。A项是八路军在太原会战中配合国民党正面战场取得的大捷;B项是共产党敌后战场的抗战活动;D项是抗战后期国民党的抗战活动。答案C11(2015天津十二区县重点中学高三联考)天津的解放桥最初建于1902年,原名“万国桥”,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政府将“万国桥”改为“中正桥”。1949年,天津解放后此桥正式更名为

10、“解放桥”,并沿用至今。透过解放桥名称的变更历程,我们可以了解近代天津()A反侵略求民主的历史 B经济的近代化C半殖民地化加深 D文化的平民化解析题干中“天津的解放桥由万国桥在抗战胜利后改名为中正桥”反映了近代天津反侵略的历史,“天津解放后由中正桥更名为解放桥”等信息反映了近代天津求民主的历史,故A项正确;桥的名称中没有体现经济近代化的含义,故B项错误;1949年改名为“解放桥”,标志着半殖民地地位的结束,故C项错误;天津解放桥名称的变化,折射了近代天津的社会变迁,没有体现文化的平民化,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5湖南长沙模拟)下图是一次战役的形势图,下列对其所反映的历史事件描述正确的是(

11、) A国民革命运动中北伐军的胜利进军B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C刘邓大军强渡黄河千里跃进大别山D战略决战中的淮海战役全面展开解析仔细观察图片,从徐州、双堆集等可以判断是淮海战役,故D项正确。从“人民解放军”可判断是解放战争时期, A项错误;人民解放军粉碎国民党重点进攻主要是粉碎国民党军对陕甘宁和山东解放区的重点进攻,与图示不符,故B项错误;图片没有体现刘邓大军、大别山信息, C项错误。答案D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13(2015福建质检)近代中国内忧外患,在时人的日记中多有记录反映。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粤西)遍地皆盗盖承平久,孳息

12、繁衍地不能增而人加众,至二、三十倍,故相率为盗以谋食取才之涂(途)太隘。逆匪杨秀清、韦昌晖(辉)、石达开之才皆非今翰詹(注:翰林和詹事两种官职的合称)及方面大臣所及也,特无其虚仪及媚骨尔。汪士铎乙丙日记(18531856)(注:汪士铎曾经担任过曾国藩的幕僚)材料二(庚子年六月初五日)惟目前巨衅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此次决战,宜提开俄日本两国,而专与行教之各国为仇敌,乃于事理为协也二百六十年,全盛之世,(中俄两国)且未尝失和此应分别办理一也。日本与俄从无一教士教民在我内地煸惑生事,不宜无故开衅,师出无名,二也。然此特以情理论之也。若以地势论之,尤不宜轻开边衅。俄重兵屯扎在阿穆尔东海滨两省、旅大

13、两口不少,日本地近而逼,调陆军视各国为易未可不分皂白,而概屏之为鲸鲤魑魅,而我自措足于孤立无援之地。此兵家形势所忌,宗社存亡之机,尤当审慎,不宜付诸孤注一掷,自有土崩瓦解之局,三也。袁京卿日记传抄本(注:袁京卿即袁昶,时任总理衙门大臣)材料三(1931年9月20日)闻沈阳、长春、营口被倭寇强占后,心神哀痛,如丧考妣。苟为我祖我宗之子孙,则不收回东省,永无人格矣!小子勉之!内乱平定不遑,故对外交太不注意。卧薪尝胆,教养生聚,忍辱负重,是我今日之事也。(1937年9月2日)战略应尽其全力贯注一点,使乱进退维谷,以达我持久抗战之目的。蒋介石日记(1)据材料一指出作者对太平天国运动的基本态度,说明你的

14、判断依据。作者认为太平天国运动兴起的因素有哪些?(5分)(2)材料二中的“目前巨衅”指哪一历史事件?作者认为“宜提开俄日本两国”的理由有哪些?其设想是否可行?结合相关史实加以说明。(8分)(3)材料三反映蒋介石对日策略有何变化?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5分)(4)日记具有史料价值,也有局限性。就此阐述你的理解。(2分)解析本题考查近代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及史学理论。第(1)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中作者把太平天国将领称为逆匪来判断;第二小问,根据材料概括归纳。 第(2)问,第一小问,从“庚子年”“起于民教互仇,拳洋交哄”,可判断是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中一也

15、、二也、三也内容概括;第三小问,从列强结成同盟以及俄、日早有侵华野心等角度分析。第(3)问,第一小问,从材料三提取信息得出“变化”;第二小问,从社会主要矛盾变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的形成、共产党政策调整以及蒋介石个人思想来分析。第(4)问,对日记既要认识其史料价值,也要认识到带有作者主观色彩。答案(1)态度:敌视(或否定)。依据:称太平军为“盗”和“逆匪”。因素:人口过度增长加剧人地矛盾,人民无以谋生;国家选拔人才的途径(科举制)过窄;太平军将领具有才干。(答出其中两点即可)(2)事件: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理由:中俄两国长期和平相处;与俄、日没有“教案”冲突;俄、日距中国较近,若出兵威胁最大;树敌

16、太多将孤立无援。设想:不可行。说明:发展迅速的义和团运动以“灭洋”为宗旨;列强利益受损,结成同盟;俄、日早有侵华野心并已获利;慈禧太后一意孤行,对列强宣战。(3)变化:从不抵抗(攘外必先安内)到持久抗战。原因:日本从局部侵华到全面侵华,中日民族矛盾上升为主要矛盾;抗日救亡运动日益高涨;共产党调整对国民党政策;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逐步形成;蒋介石的民族主义思想。(4)理解:日记记录作者当时的亲身经历与见闻,表达个人感受,具有直接史料(一手史料)的价值;日记易受个人立场、情感、视角、环境的影响,难免带有主观性。14(2015贵州黔东南州模拟)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进入20世纪后不久,发生了孙中山领导

17、的推翻统治中国几千年的君主专制制度的辛亥革命,开创了完全意义上的中国近代民族民主革命,为中国的进步打开了闸门,但它仍没有能改变旧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和人民的悲惨境遇。痛苦的事实迫使先进分子们深思:中华民族的出路到底在哪里?人们从实践中逐渐认识到:为了在中国国土上摧毁那些盘根错节的旧社会势力,建立起一个新社会,实现国家的独立、富强和现代化,需要有几个条件:第一,需要有一个能够正确把握航向的革命政党作为引路人。它要有正确的理论作为指导,能够对中国的具体国情作出深刻而符合实际的分析,能够提出正确的纲领、路线和方针政策,并为它的实现而始终不渝地奋斗。第二,需要以这个党为核心,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

18、联系,并且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凝聚起一股不可阻挡、足以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第三,这个党应该由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密切联系群众的先进分子所组成,能够在极端艰难的环境中坚忍不拔地奋斗。以往的中国不曾有过这样的党。中国要前进,要走出一条新路,就必须解决这些问题。金冲及二十世纪中国史纲第四卷请结合史实对材料中的观点进行评论。(要求:围绕材料中的观点展开评论,观点明确,史论结合)(20分)解析本题考查对材料观点的评论。首先需要从材料中提炼观点:中国要实现独立、富强和现代化,需要有一个正确把握航向、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和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革命政党;其次需要对该观点进行评论,可以从正反两个角度评述,结合辛亥革命可以从没有密切联合群众、缺乏严格的纪律和共同理想说明其失败,再结合中国共产党成立、二大、国民大革命、土地革命、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史实说明中共是一个正确把握航向、同人民群众有着血肉联系和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革命政党,最后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独立、富强和现代化道路。 答案(略)本题是开放性试题,评分标准:一等(2015分)紧扣评论观点;合理引用史实,进行多角度评论;论证充分,逻辑严密,表述清楚。二等(148分)能够结合评论观点;引用史实,评论角度单一;论证较完整,表述清楚。三等(70分)偏离评论观点;未引用史实或引用史实不完整;论证欠说服力,表述不清楚。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