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7 ,大小:59KB ,
资源ID:399202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920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考名师第二轮预测历史试题(3).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考名师第二轮预测历史试题(3).doc

1、2012届高考名师第二轮预测历史试题(3)1、对下图所反映的史实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参与分晋的“三家”是赵、韩、魏三家诸侯B.三家所分的“晋国”就是西周初同姓分封的诸侯国之一C.春秋末,晋国大权渐渐落在几个诸侯手里,是分封制衰落的一个突出表现D.司马光的纪传体史书资治通鉴的记载就从这一事件开始,作为春秋与战国的分界。【解析】选B。本题考查对图片材料的理解分析能力。 从图片中可知,材料反映了战国时期“三家分晋”的史实,排除C项,参与分晋的“三家”是赵、韩、魏三家大夫,不是诸侯,排除A项。资治通鉴从西周开始记起,排除D项。三家所分的“晋国”就是西周初同姓分封的诸侯国之一,故选B项。2.章太

2、炎在秦政记中说:“虽四三皇、六五帝,曾不足比隆也。”据此,你认为秦始皇能在中国历史上有如此地位,最主要是因为他( ) A.兼并了六国 B.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C.在全国推行郡县制 D.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解析】选D。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秦始皇兼并了六国,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在全国推行郡县制,最终建立了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故D项包含了A、B、C三项,为正确答案。3.周公东征以后,“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关于分封制的表述,最准确的一项是( )A反映了中央对地方的直接管辖 B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C反映了诸侯之间的经济关系 D体

3、现了嫡长子继承制是分封制的核心【解析】选B。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分封制与宗法制互为表里,以血缘关系为纽带是分封制的突出特点,但嫡长子继承制不是分封制的核心,故选B项,排除D项。分封制下,中央对地方不能进行直接管辖,排除A项。C项与分封制无关,排除。4.左传:“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皆有等衰,是以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这段记载主要反映了( ) A宗法等级包括庶人和奴隶 B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C大宗和小宗之间无隶属关系 D中央集权制度已经形成【解析】选B。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天子建国,诸侯立家,卿置侧室”等信息体现了分封制,材料中

4、“大夫有贰宗,士有隶子第,庶人工商各有分亲”体现了宗法制,结合“民服事其上而下无觊觎”可知,材料体现了宗法制和分封制相互依存,故选B项。A、C、D三项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排除。5.在著名的福建土楼承启楼前有一幅楹联:“一本所生,亲疏无多,何须待分你我;共楼居住,出入相见,最易结种人伦”。该楹联所体现的文化内涵源于( )【解析】选C。本题考查理解分析能力。从材料中“一本所生”,“最易结重人伦”等信息可知,材料强调宗族、血缘关系,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6.红楼梦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记载了贾府在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这种祭祀活动要追根溯源的话,要

5、追溯到(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礼乐制度【解析】选 A。除夕夜隆重祭祀祖先的活动,意味着对祖先的敬重。追本溯源,应是“宗法制”的影响。7. “良夜颐宫奏管簧,无端烽火烛穹苍。可怜列国奔驰苦,止博褒妃笑一场。”诗中体现当时实行的政治制度是( )A宗法制 B分封制 C郡县制 D察举制【解析】选B。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分析能力。题干中的诗描述的是“烽火戏诸侯”的典故,体现了西周时期实行的分封制度,诸侯有为周天子镇守疆土、随从作战等义务。8.康熙帝临终前用“立遗诏”的方法解决皇帝继承问题,后来传位与第四子胤祯(即后来的雍正帝)。康熙这种做法明显破坏了中国古代的( )A、世官制 B、分封

6、制 C、宗法制 D 、王位世袭制【解析】选C。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传位于第四子”等信息可知,材料违背了宗法制中的嫡长子继承制,故选C项。A、B、D三项与材料无关,排除。9.香港中学历史教材新理论中国历史.中四上中“周代封建”提到:“在封建制度下,周天子具有一尊的统治地位,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书中的“封建制度”在我们大陆历史教材的提法是( )A、分封制 B、封建社会 C、君主专制 D 、中央集权制度 【解析】选A。本题考查材料解析能力。从材料中“周天子”、“诸侯必须服从天子的命令”等信息可知,材料体现了分封制的特点,故选A项。10.明太祖朱元璋废除丞相制度,明成祖朱棣在位时期,

7、内阁制度初具规模。关于这一制度变迁的原因、影响,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一劳永逸地解除了大臣弄权问题B、使古代中国到达了皇权专制的最高点C、有力地加强了明代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D、是明初统治者汲取前代历史经验的结果【解析】D。在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下相权和君权是历朝历代的矛盾,封建君主为掌握矛盾采取了不同的方法限制相权。如汉朝的中朝和外朝,唐朝设三省六部,明太祖时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明成祖设内阁。都是相权和君权斗争的表现。至清朝时期设军机处,我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达到顶峰。11.说明太祖曾写诗一首来描述自己的辛劳:“百僚未起朕先起,百僚已睡朕未睡。不如江南富足翁,日高丈五犹拥被。”上述

8、问题出现的主要原因是A明太祖出身贫苦,亲政理事 B政权刚建立,官僚体制不健全C废丞相,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 D明初政府的工作效率太低【解析】C。由于明太祖废丞相,权分六部,六部直接对皇帝负责,也就是说,皇帝需要直接处理所有的政务,政务繁忙,自然就很忙碌了。12. “昔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诗词中提到的四位皇帝都A开创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封建国家 B不同程度地加强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吸取农民起义教训,休养生息 D大力抑制土地兼并,戒奢从俭【解析】B。这四位皇帝分别是秦始皇、汉武帝、唐太宗和宋太祖。A是指秦始皇;C符合唐太宗;D也应指唐太宗;秦始皇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汉武帝利用中

9、朝制度、唐太宗利用三省六部制、宋太祖利用三司这些举措,削弱了相权,加强了皇权,故B是正确答案。13.(宋仁宗景祐元年五月)程琳上疏,论:“兵在精不在多,河北、陕西军储数匮,而招募不已。其住营一兵之费,可给屯驻三兵。昔养万兵者,今三万矣。天地生财有限,而用无纪极,此国用所以日绌(短缺)也。”对此材料分析不正确的是 A程琳建议减少军队员额B程琳认为国用日绌的原因是冗兵、冗官、冗费C程琳认为过量的兵员虚耗了国库储备D程琳认为北宋军事制度改革有一定的弊端【解析】B 。考查分析材料获取信息的能力,材料反映的是宋朝因体制的弊端,冗兵是造成“国用日绌“的重要原因。14.有人评价说,宋朝一代,官员多如天上银河

10、里的星星;又有人说,宋朝一代,目不见官。导致这一局面的主要原因是A北宋官员人浮于事 B北宋科举考试的发展C北宋强化中央集权 D北宋吸取了前代的教训【解析】C。结合中国古代政治制度演变过程,可知这主要是由于宋太祖鉴于唐末藩镇割据而进一步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造成的后果,故C正确。15.某一本历史著作有这样的叙述:“在万历的祖父嘉靖皇帝以前,大学士为三至六人,皇帝可能对其中的一人咨询较为频繁,但从名义上说,他和另外的几位大学士仍处于平等的地位。这以后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张居正名为首辅或称元辅,其它大学士的任命则出于他的推荐,”文中所指的制度是( )A三省制B行省制C内阁制D军机处16.隋书记载,隋炀帝

11、时牛弘引(刘)炫修律令。刘炫曰:“往者州唯置纲纪,郡置守丞,县唯令而已。其所具僚,则长官自辟,受诏赴任,每州不过数十。今则不然,大小之官,悉由吏部,纤介之迹,皆属考功,”从这段材料中可以反映出 官吏选拔制度发生变化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加强三省六部制的确立 相权的不断增强A B C D 【解析】A 。从材料我们可以看出这里是地方官员的选拔和任用制度的变化,不涉及中央官制的变化,所以排除。二、非选择题17.阅渎以下材料:材料一 周人以西方的一个小国代商而有天下,苦于兵力单薄,不足以统治东方各族人民,于是大封同姓、异姓及古帝王之后于东方,以为周室的“藩屏”。赵光贤周代社会辨析材料二 廷尉李斯议曰

12、:“周文武所封子弟同姓甚众,然后属疏远,相攻击如仇雠,诸侯更相诛伐,周天子弗能禁止。今海内赖陛下神灵一统,皆为郡县,诸子功臣以公赋税重赏赐之,甚足易制。天下无异意,则安宁之术也。置诸侯不便。”始皇曰:“天下共苦战斗不休,以有侯王。赖宗庙,天下初定,又复立国,是树兵也,而求其宁息,岂不难哉!廷尉议是。” 一一史记秦始皇本纪材料三 汉兴之初,海内新定,同姓寡少,惩戒亡秦孤立之败,于是剖裂疆土,立二等之爵。功臣侯者,百有余邑;尊王子弟,大启九国一一藩国大者,夸州兼郡,连城数十,然一一诸侯原本以大,末流滥以致溢,小者淫荒越法,大者睽孤横逆,以害身丧国。汉书 材料四 若元(元朝),则起逆漠,并西域,平西

13、夏,灭女真,臣高丽,定南诏,遂下江南,而天下为一,故其地北逾阴山,西极流沙,东尽辽左,南越海表。盖汉东西九千三百二里,南北一万三千三百六十八里,唐东西九千五百一十一里,南北一万六千九百一十八里,元东南所至不下汉、唐,而西北则过之,有难以里数限者矣。 一一元史地理志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西周实行分封制度原因是什么?(2分)(2)材料二中秦朝实行了什么制度?(2分)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这种制度在当时的主要作用。(2分)(3)根据材料三指出汉初又分封王侯的原因及影响,(2分)(4)根据材料四概括元朝疆域状况的特点。(1分)为此,统治者实行了怎样的地方管理制度?(1分) (5)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

14、,概括指出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特征。(2分)【解析】本题考从材料中提取信息和调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1)题结合材料我们知道西周之所以实行分封制是因为兵力薄弱,不足以“藩屏”; 第(2)题,从材料即可得出郡县制,作用必须结合所学多角度思考回答;第(3)题中,汉初之所以复古实行分封制,结合材料“惩戒亡秦孤立之败”即可得知,结果导致了王国问题;从材料四我们得知元朝疆域辽阔是空前的,结合所学我们知道元朝实行行省制度来有效管理辽阔的疆域;第五问中,中国古代政治文明发展的特征我们结合材料可以归纳出中央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 答案:(1)西周疆域广大,兵力单薄(或不足以统治东方各

15、族)。(2)郡县制;作用:加强中央集权,实现了对地方政权直接有效的控制;巩固统一。(3)惩戒亡秦孤立之败(或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地方割据、叛乱,影响中央集权。(4)疆域辽阔;行省制度;(5)特征:不断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强化中央集权(或中央对地方控制不断加强)。18.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秦丞相李斯曾称赞秦始皇“平定天下,海内为郡县”。唐代的杜佑说“自古至周天下封建”,“秦皇帝荡平九国,宇内一家尊君抑臣,置列郡县”。清代官篡续通典则明确地说“封建起于黄唐,郡县创自秦汉”,将黄帝、尧舜、夏商周视为一种制度,将秦汉以降视为一种制度。材料二 汉有天下,矫秦之枉,徇周之制,剖海内而立宗子,封功臣。数年之

16、间,奔命扶伤之不暇。因子城,病流矢,陵迟不救者三代。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然而封建之始,郡邑居半,时则有叛国而无叛郡。秦制之得,亦以明矣。继汉而帝者,虽百代可知也。唐兴,制州邑,立守宰,此其所以为宜也。然犹桀猾时起,虐害方域者,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州县之设,固不可革也。” 摘自柳宗元的封建论材料三 明末清初,一些思想家对封建与郡县制度的优劣问题进行思考。如在官员任期方面,陆世仪说过:“郡县之弊,在迁转大速;封建之弊,在世守不易。”在中央与地方权力分配方面,顾炎武也说过“封建之失,其专在下,郡县之失,其专在上”的名言。王夫之肯定郡县制的合理性,说:“郡县之制垂二千年而弗

17、能改矣,合古今上下皆安之,势之所趋,岂非理而能然哉?”而顾炎武明确指出:“知封建之所以变而为郡县,则知郡县之敝而将复变。”又说:“方今郡县之敝已极,而无圣人出焉,尚一一仍其故事,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近代学者吕思勉也曾进行总结:“中国之历史,犹是分立之时长,统一之时短也。分主之世,谓之封建,统一之时,号称郡县,为治史者习用之名。”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二用所学知识概括我国古代地方行政管理体制的演变,并分析其发展趋势。(3分)(2)结合材料二概括回答汉唐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和结果。(3分)(3)结合材料三回答,明清之际的思想家认为郡县制存在哪些弊端。请宋元时期的史

18、实为例说明如何避免郡县制的弊端。(3分)(4)上述材料给我们今天地方行政体制改革带来了哪些启示?(3分)【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即可,注意言简意赅,切中要点。第(2)问结合所学知识,抓住材料中“矫秦之枉,徇周之制”“陵迟不救者三代”和“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等信息来回答汉朝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再抓住材料中“失不在于州而在于兵,时则有叛将而无叛州”等信息来回答唐朝时期中央集权存在的问题。第(3)问中的第一小问,抓住材料中的“郡县之弊,在迁转太速”“郡县之失,其专在上”和“此民生之所以日贫,中国之所以日弱而益趋于乱也”逐一对照分析概括;第二小问答出北宋和元朝地方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19、的特点即可。第(4)问结合材料和郡县制的弊端来分析概括。【答案】(1)演变:西周实行分封制;秦朝在全国推行郡县制;西汉实行郡国并行制;唐朝在边境设立藩镇;元朝实行行省制。趋势:地方行政管理体制不断完善,中央集权不断加强。(3分)(2)汉初错误地吸取秦朝灭亡的教训,实行郡国并行制,王国势力膨胀,威胁中央集权;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削弱了王国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唐朝中后期,统治腐败;军事举措失当,藩镇割据局面形成,威胁中央集权。(3分)(3)弊端:官员迁转太快;中央集权下,地方缺乏独立发展的空间;郡县制不利于实现国富民强。举例说明:北宋在地方实行分权,最大限度地将地方的军权、财权等收归中央,造成积贫积弱;元朝吸取宋朝的教训,在地方实行行省制度,相对扩大地方实权。(3分)(4)地方管理体制要适合国情,有利于促进社会全面发展;地方管理体制要不断创新;要协调好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做到既要维护统一和中央权威,又要给地方一定的自主权,为其发展留有空间;既要加强中央集权,又要提高行政效率,实现国富民强。(言之有理即可) (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