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6 ,大小:323KB ,
资源ID:39910      下载积分:6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91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教学设计和参考资料.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教学设计和参考资料.doc

1、26“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教学设计和参考资料教学目标知识目标: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的概念,能正确判断非极性键和极性键;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通过对简单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结构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培养学生认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建议教材分析:将旧教材中的阅读教材“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提升为新教材中的“第五节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它是化学

2、键内容的延伸、巩固与应用。本节教材只要求学生掌握常见分子的极性与非极性,不宜过多扩展。新教材将旧教材中“第七节离子晶体、分子晶体和原子晶体”调整为高三化学内容。这样处理既降低了难度,又分散了难点,体现了减负的精神。本节教材分三部分内容。第一部分介绍键的极性,是对共价键认识的进一步加深。由于考虑到成键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的大小和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间的位置,会自然产生疑问,而教材恰好回答了这个问题,引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第二部分介绍分子的极性。分子的极性与键的极性和分子的空间构型有关。教材中回避键角的概念,而是用两个键之间的夹角来表达。第三部分介绍了分子间作用力。教材从气体在一定条件下转变成液

3、体或者固体的实验事实说明存在分子间作用力。指出它比化学键要弱得多,对物质的熔点、沸点、溶解度等有影响。最后教材中还安排了家庭小实验,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简单分子模型,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感。本节教学重点: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教学难点:分子结构和分子极性的关系。教法建议在上一节研究共价键的形成和特点之后,必然要考虑成键原子对共用电子对吸引能力的大小,以及共用电子对在成键原子之间的位置。通过引导学生判断电子对在分子里的偏移程度,可加深对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认识。1关于非极性键和极性键的教学实验导入: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分别靠近CCl4液流和H2O流,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水流偏移的原因是什么;(2)为

4、什么在氢气分子结构中,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3)在氯化氢分子结构中为什么电子对偏向氯原子。通过讨论小结,形成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4)HX 键中哪个极性最强?键的极性与什么因素有关?通过讨论,明确键的极性与成键元素的非金属性有关。2关于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教学分析H2、HCl的分子结构,得出分子也有极性与非极性之别。从键的极性的角度来给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下定义。通过讨论,明确判断分子极性的方法。在讲分子空间结构时,可借助计算机、多媒体进行动画处理,这会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还可以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制作分子模型。3关于分子间作用力的教学从水的三态变化引入,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

5、通过比较水汽化和分解的温度,说明分子间作用力较弱;通过分析卤素单质的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固态的原因,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规律。分子间作用力(1)卤素单质结构相似,随分子量增大熔沸点升高。(2) 和 都是极性分子,分子量增大,熔沸点升高。(3)极性分子难溶于非极性分子。如 等难溶于 。(4)非极性分子难溶于极性分子。如汽油、 等难溶于水。(5)离子化合物易溶于水,难溶于有机溶剂。分子极性的判断方法分子的极性的判断方法是:单质分子均为非极性分子双原子分子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一致多原子分子如 型,若中心原子A中没有孤对电子,为非极性分子,中心原子A中有孤对电子,则为极性分子。这是因为孤对电子对邻近的电

6、子对的斥力较大,就会把成键电子对斥向一方,从而正负电荷重心不重合显示出极性来。说明:孤对电子即未参与成键的最外层电子对。如 中N原子最外层5个电子只有3个电子分别与H原子成键,剩下的2个电子叫做孤对电子。 分子中的N原子有孤对电子,所以 是极性分子。几种典型的分子构型相似相溶原理“凡是分子结构相似的物质,都是易于互相溶解的”。这是从大量事实总结出来的一条规律,叫做相似相溶原理。由于分子的极性是否相似对溶解性影响很大,所以相似相溶原理又可以理解为“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例如是 非极性分子,作为溶剂它就是非极性溶剂;而 是极性分子,所以它是极性溶剂。 等都是非极

7、性分子,所以易溶于 、苯等非极性溶剂,而在水这一极性溶剂中溶解度就很小。相反,盐类( 等)这些离子化合物可看作是极性最强的,它们就易溶于水而不溶于 、苯等非极性溶剂。 是强极性分子,易溶于水而难溶于 。利用相似相溶原理,有助于我们判断物质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性。教学设计方案(一)第五节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的概念,能正确判断非极性键和极性键;2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3通过对简单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结构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

8、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教学难点: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教学过程:【实验设疑】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分别靠近CCl4液流和H2O流,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H2O分子带电,而CCl4分子不带电。【过渡】分子中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即分子有极性,极性与电荷分布是否均匀有关。要考察分子的极性必须从分子的微观结构构成分子的原子及原子间的相互关系入手。【学生活动】写出H2、HCl的电子式,比较形成共价键的元素的非

9、金属性,联系元素的化合价,比较共用电子对与两个成键原子原子核间的距离大小,分析成键原子的电性。【学生回答】形成H2分子的都是H元素,不存在非金属性的差异,H元素显0价,不显电性,共用电子对位于2个H原子之间;而形成HCl分子的分别是H元素和Cl元素,非金属性有明显差异,H显+1价,Cl显-1价,共用电子对偏向Cl,距离Cl原子核较近。【讲述】如果共价键中成键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就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偏离吸引电子能力较弱的原子,使得共价键中正电荷重心和负电荷重心不相重合。键显极性。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称为非极性键;不同种原子形成共价键,共用电

10、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这样的共价键称为极性键。【反馈练习】下列物质中含有非极性键的是_;含有极性键的是_。A:H2OB:N2C:NaID:Na2O2E:NaOHF:CO2【巩固提问】HX 键中哪个极性最强?【学生回答】HF极性最强。因为F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最强,共用电子对在HF中偏移程度最大。所以HF极性最强。【过渡】分析H2 HCl的分子结构,得出分子也有极性与非极性之别。【提问】请从键的极性的角度来给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下定义。【学生回答】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分布对称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分布不对称【设问】如何判定分子的极性?【学生活动】分析下列分子,判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

11、极性分子 HF O2 N2 HBr I2【讲述】双原子分子,以非极性键构成的就是非极性分子,如:H2;以极性键构成的就是极性分子,如:HCl。【设问】多原子分子的极性如何判定?【学生活动】写出H2O、CCl4的电子式,分析分子结构,预测分子极性,并与实验结果相验证。【提问】分子的极性除了与分子中化学键的极性有关外,还与分子的什么结构特点有关。【学生回答】(学生分析H2O、CCl4的极性时形成的假设)还与分子的空间结构有关,结构对称的多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结构不对称的分子是极性分子。【反馈练习】分析下列分子的结构,判断哪些是极性分子哪些是非极性分子H2S CO2 NH3 CH4【实验设疑】用酒

12、精灯加热盛有水的大试管,观察现象,思考产生这一现象的原因。【学生回答】用酒精灯加热盛有水的大试管,看到有水蒸气产生,说明水分子之间存在某种作用,加热破坏了这种相互作用,使水分子逃逸出来。【讲述】分子之间的这种相互作用叫做分子间作用力,由于荷兰物理学家首先研究了它,因而又称为范德华力。【提问】一杯水暴露在空气中较长时间,水量会逐渐减少,这是为什么?【学生回答】水分子的无规则自由运动足以克服分子间作用力。【讲述】分子间作用力较弱,但要破坏H2O中的HO键,则须将温度提高到1000,说明分子间作用力比化学键要弱得多。不同分子间的作用力大小不同,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着相对分子量的递增逐渐

13、增大。【学生应用】解释为什么卤素单质的状态由气态变为液态、固态?【学生回答】F2、Cl2、Br2、I2 都是由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分子的组成和结构相似,分子间作用力随着相对分子质量的递增逐渐增大。分子间作用力越大,分子间的间隙越小,物质的状态就应该是固态。分子间作用力小,分子间作用力间隙就大,物质的状态对应的就是气态。【补充】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中,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中。【学生应用】请应用相似相溶原理,解释一下为什么I2 易溶于有机溶剂CCl4中,而不易溶于H2O中。【学生回答】I2 是非极性分子,CCl4是非极性分子,H2O是极性分子。非

14、极性的溶质I2易溶于非极性的溶剂CCl4中,不易溶于极性的溶剂H2O中。【巩固练习】1含有非极性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 )A NaOHB Na2O2C NaClD NH4Cl2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 )AHClBH2SC PH3D CH43下列元素间形成的共价键中,极性最强的是 ( )A FFB HFC HClD HO4(1)推断CS2的分子结构。(2)已知在室温下CS2是液态,S单质极易溶于CS2中。根据相似相溶原理,你能得到什么结论?5设想如果没有了分子间作用力,地球上的物质将变成什么状态? 【作业】1稀有气体的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2用几何原理和力学原理证明:同是四面体型分子

15、,CCl4分子是非极性分子,CHCl3和CH2Cl2分子却是极性分子。3找一找相似相溶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试用少量汽油涂抹在衣物的油渍处洗涤。【板书设计】第五节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非极性键和极性键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的共价键。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成键原子分别显示正、负电性的共价键。二、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分布对称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分布不对称判断分子极性的基本思路:分析分子空间结构正、负电荷重心是否重叠1双原子分子A 以非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非极性分子。如: H2B 以极性键构成的双原子分子

16、-极性分子。 如: HCl2多原子分子A 电荷分布不对称-分子结构称 -极性分子。 如:NH3 、 H2O B 电荷分布对称-分子结构对称 -非极性分子。 如:CH4、CO2 、CCl4三、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比化学键要弱得多。2规律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着相对分子量的递增逐渐增大。四、补充相似相溶原理:非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的溶剂中,极性分子的溶质易溶于极性分子的溶剂中。教学设计方案(二)第五节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使学生了解非极性键、极性键的概念,能正确判断非极性键和极性键;2使学生了解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的概念;3通过对简单的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

17、结构的分析,使学生了解键的极性和分子极性的关系;4使学生初步了解分子间作用力的概念。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实验能力、自学能力和表达能力等。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认识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的关系,对学生进行辩证唯物主义教育;2培养学生实事求是,严谨求实,勇于创新的科学精神。教学重点: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教学难点:分子结构与分子极性的关系。教学过程:实验引入:用毛皮摩擦玻璃棒分别靠近CCl4液流和H2O流,观察现象。提出问题:(1)水流偏移的原因是什么;(2)为什么在氢气分子结构中,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3)在氯化氢分子结构中为什么电子对偏向氯原子。通过讨论小结,形成极性

18、键和非极性键的概念。讨论: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方法分析:H2、HCl的分子结构,得出分子也有极性与非极性之别。从键的极性的角度来给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下定义。讨论分析: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学生动手制作简单分子模型,然后展示互相交流。教师展示:常见分子的构型及其分子的极性简单小结化学键的种类过渡:从水的三态变化引入,结合教材里所举的三种气体在降温、增压时能变成液态进而变为固体的事实,说明分子间存在着作用力。讲述:分子间作用力,并与化学键进行对比。思考:比较氟、氯、溴、碘分子的熔沸点高低并说明理由。教师讲述: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着相对分子量的递增逐渐增大。课堂练习:1

19、下列化学键中,都属于极性共价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的化学键B离子化合物中的共价键C同种元素原子间的共价键D不同元素原子间的共价键2X、Y、Z是三种常见的短周期元素,可以形成XY2、Z2Y、XY3、Z2Y2、Z2X等化合物,已知Y的离子和Z的离子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X离子比Y离子多1个电子层。(1)X离子符号为_(2)Z2Y对应水化物的碱性比LiOH_(3)Z2X属于_(共价或离子)化合物,它与氯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4)Z2Y2中含有_ 键和_键,它溶于水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补充:相似相溶的有关知识。展示图片:相似相溶1和相似相溶2讲解:通过图片说明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

20、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图片1展示的是氯化铜易溶于水中,难溶于环己烷中。图片2展示的是碘易溶于环己烷中,难溶于水中。作业:1稀有气体的分子是极性分子还是非极性分子?2用几何原理和力学原理证明:同是四面体型分子,CCl4分子是非极性分子,CHCl3和CH2Cl2分子却是极性分子。3找一找相似相溶原理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试用少量汽油涂抹在衣物的油渍处洗涤。板书设计:第五节 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一、非极性键和极性键1概念:非极性键:共用电子对不偏向任何一个原子,成键的原子都不显电性的共价键。极性键:共用电子对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一方,成键原子分别显示正、负电性的共价键。2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判断方法二

21、、非极性分子和极性分子1概念:非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分布对称。极性分子:电荷在分子中分布不对称。2键的极性与分子的极性的区别与联系。 三、分子间作用力1概念比化学键要弱得多。2规律分子组成和结构相似的分子间作用力随着相对分子量的递增逐渐增大。四、补充相似相溶原理: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中;非极性分子易溶于非极性溶剂中。典型例题例1:在 分子中:(1)以非极性键结合的非极性分子是 。(2)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直线型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 。(3)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正四面体结构的非极性分子是 。(4)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三角锥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 。(5)以极性键相结合,具有折线型结构的极性分子是

22、。(6)以极性键相结合,而且分子极性最大的是 。解析:(1) ;(2) ;(3) ;(4) ;(5) ;(6) 。例2: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分子中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一定是共价化合物(B)由极性键组成的分子一定是极性分子(C)以离子键结合的化合物是离子化合物(D)以非极性键结合而成的双原子分子是非极性分子解析:(A)不一定,如 中含有共价键,但它不是化合物而是单质;(B)由极性键形成的分子是否有极性还要从分子的空间结构分析,若空间结构对称,如直线型、正三角型、正四面体型等则为非极性分子,若空间结构不对称,如V型、三角锥、变形四面体等,则为极性分子;(C)化合物中只要有离子键就一定是离子

23、化合物;(D)双原子分子若以非极性键相结合就一定是非极性分子。故(C)、(D)正确。例3: 成平面正方形结构,它可以形成二种固体,一种为淡黄色,在水中溶解度小,另一种为黄绿色,在水中溶解度较大,请在以下空格内画出这两种固体分子的几何构型图 、 。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 。解析:根据相似相溶原理,淡黄色固体应为非极性分子组成。因为淡黄色固体在极性溶剂水中溶解度小。而黄绿色固体在极性溶剂水中溶解度较大,所以是极性分子。故:黄绿色固体在水中溶解度比淡黄色固体大,原因是极性分子易溶于极性溶剂之中。例4:现有A、B、C、D四种元素,前三种元素的离子结构都和氖原子具有相同的核外电子排

24、布。A没有正价态的化合物;B的氢化物化学式为 ,0.2mol的C原子能从酸中置换产生2.24L (STP)。 D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1)根据以上条件,推断A、B、C、D的元素名称。(2)用电子式表示C与A,C与B,B与D相互结合成化合物的过程,指出其化合物的类型及化学键类型。(3)写出C与B所形成的化合物跟D与B所形成的化合物作用的离子方程式。解析:题给信息中A、B、C的离子结构与氖原子的结构相同,说明A、B、C是第二周期的非金属元素或第三周期的金属元素;B的气态氢化物的分子式为 ,说明B一定是氧元素;A没有正价态的化合物,说明A很活泼且只能得电子,为活泼的非金属元素氟;C与酸反应能产生 ,

25、说明C为金属元素且在第三周期,再由0.2mol C可产生0.1mol ,说明此元素原子显1价,即为Na元素;D的原子核中没有中子,说明为普通氢。故本题答案为(1)A为氟、B为氧、C为钠、D为氢。(2)C与A的化合物为 ,是离子化合物,通过离子健结合而成。 ;C与B的化合物为 ,是离子化合物, (其中有共价键)B与D的化合物为 ,是共价化合物,极性共价键形成的极性分子。 (3)离子方程式为: 扩展资料1. 分子极性的使用实例分子的极性取决于两个因素:一是分子中每一个键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异,差异越大的,键的极性越强;另一个因素就是每个键极性向量的向量和,其向量和不为零的分子就是极性分子。极性分

26、子间有偶极偶极作用力,非极性分子间则只有London dispersion forces(即瞬间偶极感应偶极作用力),后者是所有分子间都有的作用力。而偶极偶极作用力与London dispersion forces通称为范德华力。氢键可视为极性分子的一个极端,因为HF, HO, HN的键中,氢原子的唯一一个电子几乎被电负性极强的F、O和N拉走,所以氢原子上带有相当的正电荷,比如HF分子,其上的氢原子相当于带有+0.45电子电荷,而氟原子上带有0.45电子电荷。这氢原子与旁边的另一个F, O, 或N原子就会有极强的作用力,即是氢键。当一个键两端的原子的电负性的差异大到非常大,则形成离子键。“分子

27、的极性相近,互溶的效果较佳”是极性分子间作用力的很好例子,不过溶解是溶质、溶剂分子间,溶质、溶质分子间,溶剂、溶剂分子间作用力的比较,可以扩大到其它的分子间作用力,如氢键、离子与极性分子间作用力。其它相关作用力的例子,如表面张力, 粘度, 附着力等。极性分子间的作用力较非极性者为高,因此分子量相同的两化合物,极性高者沸点与熔点较高。分子的极性运用在溶解度上是最重要的,例如要从天然植物萃取天然物时,常由极性低的溶剂开始萃取,依次用极性越来越高的溶剂,在不同极性的萃取液中会得到不同的化合物。做再结晶时常用一可溶的溶剂搭配一不可溶的溶剂,当然也是靠着溶剂极性的差异。做管柱层析时,也常利用极性不同的溶

28、剂来冲洗,达成分离的效果。有些时候重要的并非整个分子的极性,而是区域性的极性,例如肥皂就是很好的例子,肥皂分子的一端是极性很高的,具有亲水性,另一端则是极性很低的,具有亲油性,因此造成了肥皂的清洁效果。实际上细胞膜也是由类似肥皂般的分子构成,细胞膜的内表面与外表面是极性端可与水亲和,内外表面之间则是排列着非极性的长链烷类,是憎水的,阻挡了水中的极性分子任意进出。按照细胞膜构成的原理,也可以人工方式制造出微胞(micell),若将药物放在微胞中,在人体内可将药物慢慢的释放出来。 在小分子内极性基团相互的作用力,也会控制分子的结构或称构型。如何来衡量分子是否有极性?偶极矩是衡量分子极性大小的物理量

29、。物理学中,把大小相等符号相反彼此相距为d的两个电荷(+q和q)组成的体系称为偶极子,其电量与距离之积,就是偶极矩()。=qd。极性分子就是偶极子。因为,对分子中的正负电荷来说,可以设想它们分别集中于一点,叫做正电荷中心和负电荷中心,或者叫分子的极(正极或负极)。极性分子的偶极矩等于正负电荷中心间的距离乘以正电中心(或负电中心)上的电量。偶极矩是一个矢量,既有数量,又有方向,其方向是从正极到负极。因为电子的电量为1.61019C。已知偶极矩的数值,可以求出偶极长度,即正负电荷中心之间的距离d,两个中心间的距离和分子的直径有相同的数量级,即1010m。所以,偶极矩的大小数量级为1030Cm。如H

30、2、CH4、CCl4,等分子的偶极矩为0,即它们都是非极性分子;NH3的偶极矩为4.91030Cm不等于零,是极性分子,且偶极矩越大,分子极性越大。2. 分子间作用力的种类分子间作用力实际上是一种电性的吸引力,从这个意义上讲,分子间作用力可以分为以下三种力:(1)取向力:发生在极性分子与极性分子之间。由于极性分子的电性分布不均匀,一端带正电,一端带负电,形成偶极。因此,当两个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它们偶极的同极相斥,异极相吸,二个分子必将发生相对转动。这种偶极子的相互转动,就使偶极子的相反的极相对,叫做“取向”。这种由于极性分子的取向而产生的分子间的作用力,叫做取向力。(2)诱导力:发生在极

31、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之间以及极性分子之间。在极性分子和非极性分子间,由于极性分子的影响,会使非极性分子的电子云与原子核发生相对位移,产生诱导偶极,与原极性分子的固有偶极相互吸引,这种诱导偶极间产生的作用力叫诱导力。同样地极性分子间既具有取向力,又具有诱导力。(3)色散力:当非极性分子相互接近时,由于每个分子的电子不断运动和原子核的不断振动,经常发生电子云和原子核之间的瞬时相对位移,产生瞬时偶极。而这种瞬时偶极又会诱导邻近分子也产生和它相吸引的瞬时偶极。由于瞬时偶极间的不断重复作用,使得分子间始终存在着引力,因其计算公式与光色散公式相似而称为色散力。3. 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性质的关系一、与物质熔沸

32、点的关系气体分子能够凝结为液体和固体,是分子间作用力作用的结果。分子间引力越大,则越不易汽化,所以沸点越高,汽化热越大。固体熔化为液体时也要部分地克服分子间引力,所以分子间引力较大者,熔点较高,熔化热较大,具体地说,稀有气体和一些简单的对称分子以及同系物的熔沸点都随相对分子质量增大而升高,当然也是分子间作用力增大的结果;同分异构体中,支链越少,分子间作用力越大,沸点越高。二、分子间作用力与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液体的互溶以及固态、气态的非电解质在液体中的溶解度都与分子间作用力有密切的关系。例如,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气体像稀有气体、H2、O2、N2和X2等溶于非极性液体,主要是由于溶质分子与溶剂分子之间

33、的色散力;至于溶解到极性溶剂里,虽然有诱导力等,但仍然是色散力起主要作用。因此,溶质或溶剂的极化率增大,溶解度增大,尤其当溶质和溶剂的极化率增大时,这种效应更明显。极性溶剂的缔合作用主要是偶极间的相互作用,此种作用比溶质与溶剂分子间诱导力大得多,所以非极性溶质在极性溶剂里的溶解度一般是很小的,这也是“相似相溶”的依据之一。4键的极性与电负性的关系在共价化合物中,由于不同元素的原子吸引电子的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就必然或多或少地偏向于对它吸引力较大的那个原子,所以形成的键就具有不同程度的极性。两种元素的电负性相差越大,它们之间键的极性就越强,其中,电负性较大的原子为负极,电负性较小的原子为正极。例

34、如,卤素中氟的电负性为4.0,氯为3.0,溴为2.8,碘为2.5,而氢的电负性为2.1。显然,卤化氢分子中键的极性强弱的顺序为HFHClHBrHI,其中前两种为强极性键,HI为弱极性键,而HBr则介于两者之间。卤素原子是负极,氢原子是正极。那么电负性差值达到什么程度,极性键就转变为离子键呢?实际上,在离子键和共价键之间没有一条绝对分明和固定不变的界限。一般地,当两个原子电负性差值约为1.7时,单键的离子性和共价性各约为50%,所以当两个原子电负性差值大于1.7时,可认为它们形成的是离子键,该物质是离子型化合物;而当两个原子电负性差值小于1.7时,则形成的是共价键,该物质是共价化合物。5键极性与

35、极性分子1共价键的种类(1)非极性共价键键结电子被两个相同原子核均等共享,如H2、Cl2及N2等(2)极性共价键相异原子结合,电子不均匀分布于二原子间,其电子对不均等共享,而略偏向于电负度较大的原子,使键的一端稍带+而另一端稍带,如HCl、H2O等 2偶极矩(极性大小的量度)定义:键的偶极矩称为键矩键矩()为分子内二原子间转移的部份电荷()与键长(r)的相乘积=r :两原子间的移转移电荷;r:键长3极性分子与非极性分子(1)分子的偶极矩:分子中各部份键矩之向量和若=0 非极性分子;0 极性分子如:CO2、H2O,分子极性取决于分子偶极矩的大小(2)双原子分子的分子极性取决于键的偶极矩(键矩)的

36、大小而定,而偶极矩的大小又和键两端原子之电负性差有关:电负性差愈大,键的偶极矩愈大。故分子极性:HFHClHBrHI(3)多原子分子之极性与分子内各键矩向量和大小而定,故多原子分子之极性取决于分子的几何形状对称型分子=0必为非极性分子AX2,直线形,如:BeF2AX3,平面三角形,如:BF3AX4,正四面体,如:CH4AX5,双三角锥,如:PCl5AX6,八面体,如 SF6非对称型分子及对称型分子但周围原子不同0故为极性分子,如:H2O、NH3、CH3Cl、BF2Cl、 CH2Cl2(4)分子极性大小之比较键结原子电负度差愈大,分子极性愈大。如:HFHCl键矩的方向及各键的夹角:键角愈小,键矩

37、的向量和愈大,偶极矩愈大,故分子极性愈大。未共享电子对的影响:未共享电子对失去倾向大者,分子偶极矩增大,极性愈大。如:NH3NF3。极性分子必具有极性共价键,具有极性共价键的分子不一定为极性分子。探究活动水柱弯曲一、说明:从滴定管流出来的细水柱居然弯曲了,可是环己烷柱却没有弯曲,以此现象来介绍极性的概念。二、原理:1水分子具有极性,在氧原子上带着轻微的负电而且在氢原子上带着轻微的正电,因而水是具有极性的分子。具有极性的分子就会被带有电荷的物质吸引。2非极性的环己烷就不会被带有电荷的物质吸引。三、仪器用具:滴定管架及两支的滴定管;水及环己烷(或其它非极性的溶液),各约 50 mL;细长漏斗状加尖

38、管(微量移液管用的尖管)两支;烧杯;两张投影片。四、步骤:1将两支滴定管的尖端用细长漏斗状的尖管套住,并且用胶布绑住固定。2分别加入接近满满的水及环己烷 (或其它非极性的溶剂) 于两支滴定管。3将滴定管的开关旋开,并尽量转到使溶液柱变的细一点,如图一和图三所示。4快速的摩擦两张投影片后,立即地放到水柱及环己烷柱旁边,发现水柱弯曲了,如图二所示 ; 可是环己烷柱却不会弯曲,如图四所示。(请看相片中它们在蓝纸上的投影) 水柱自然落下水柱弯曲了 环己烷自然落下环己烷无弯曲五、注意事项:1天气越潮湿摩擦起电就越不容易成功,因为摩擦出来的电荷容易被空气中的水分子中和。2越容易摩擦起电的东西做此实验效果会

39、越好。3注意摩擦投影片后要靠近水柱时,尽量不要让水喷到投影片上 ; 若投影片上有水滴,则要擦干后再摩擦,不然静电很快会被水中和。4水的极性可说明其在室温下是液态的,而不是气态。5滴定管的尖端用细长漏斗状的尖端套住的目的是使流下的液体变的更细,以便实验的操作。此外还可以增加这样的实验:调整水龙头的水流使成一细小水柱. 将塑料梳子和毛布料互相摩擦,使被此带电. 将电的梳子靠近细小水柱,将可看到水柱受静电的影响而发生弯曲现象。相似相溶一、实验目的:溶质和溶剂需同属于极性或同属非极性,溶质才会溶解于溶剂中。以此现象来介绍相似者相溶的概念。二、实验步骤:1准备两个培养皿,将其放在垫有一张投影片的投影机上

40、,分别在两个培养皿中注入水和环己烷。2分别在两个培养皿加入少量的氯化铜,轻轻地用玻棒搅拌,观察这两个培养皿中的氯化铜有何变化,如图一所示。3同样地,在另外两个培养皿中注入水和环己烷。分别在两个培养皿加入少量的碘,轻轻地用玻棒搅拌,观察这两个培养皿中的氯化铜有何变化,如图二所示。图一 左边溶剂为环己烷,右边为水图二 左边溶剂为水,右边为环己烷三、思考题:1为何水和环己烷不能互溶?(因为水是极性分子而环己烷是非极性分子,所以两个不会互溶。)2为何碘和氯化铜都可溶于酒精中?(从酒精的化学式 (CH3CH2OH) 中,我们可以看到酒精含有极性 (OH) 的部分和非极性的部分 (CH3CH2),所以这两

41、种药品皆可溶于其中。)有机溶剂溶解聚合物相似相溶一、实验原理:1高度聚合的聚合物通常会有一个高平均分子量而且不溶于大部分的溶剂中。有些极性较小的有机溶剂可以溶解聚合物 。2低分子量的聚合物在有机溶剂中的溶解法则会遵循与其单体相同的法则。3塑料是非极性的的碳氢化合物,所以我们可以知道,它应该会溶于非极性与无氢键的溶剂, 而不溶于极性与具有氢键的溶剂中。二、仪器和用具:500 mL 的烧杯一个;一次性塑料杯一个;约 500 mL 的丙酮。三、步骤:1将喝饮料用的塑料杯,杯口向下,放入大烧杯中,如图一所示。2在大烧杯内放入约 8 公分高的丙酮。3仔细地观察变化现象,如图二和图三所示。 图1 图2图3

42、四、注意事项1不一定要用丙酮,用其它的有机溶剂也可以。如二氯乙烷,但其毒性较大。2溶解过程中,由于丙酮沸点低,所以可能挥发的也快。因此要随时注意补充适量的丙酮。3丙酮易挥发,注意勿吸入大量的丙酮。4溶到最后我们可以发现烧杯底部会有粘粘的残留物,溶剂完全挥发它们会再度变硬。5很多聚合物是热塑性的性质,也就是说当我们对它们适度地加热时,不会发生化学变化,它们会变的软软的,所以我们可以重新塑造它们的形状。六、启示:1每一种聚合物的耐热程度不同,必须看其特性来使用在不同的用途上。2聚苯乙烯 (polystyrene) 是最常见的聚合物之一,它是由很多的苯乙烯(styrene)单位构成的。杯面和碗面是由

43、发泡和聚苯乙烯做成的。3由于塑料是良好的隔热物质,再加上其稳定的特性,所以我们会把塑料拿来作为隔绝的物质。4市面上的杯面或碗面 (也就是我们说的泡面),其保丽龙容器遇热油会溶解掉,因此希望大家尽量不要使用保丽龙器具吃热油食物。5我们由此实验可了解到,保丽龙或是其它平常所用的塑料是可回收的,但是由于仍然必须使用到有机溶剂,对环境仍会造成污染,所以大家尽量要避免使用。七、思考1什么是聚苯乙烯呢?(聚苯乙烯就是以苯乙烯为单体,很多个苯乙烯聚合起来称为聚苯乙烯。)2聚合物有哪些特性使其可做为平常我们喝热水的杯子呢?(因为有些聚合物可以耐温到 100C,因此我们可以把它拿来当作饮水杯子的材料。)3为何实

44、验时要杯口朝下呢?(因为通常底部会做的比较坚固,因此要溶解底部也比较困难,所以我们若把杯口朝下,可节省较多的时间,可观察到的现象也会比较明显。制作分子比例模型一、活动课的目的: 1、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知识迁移能力及化抽象为具体的能力; 2、进一步巩固分子空间结构知识,提高学生空间想象能力 二、新课的准备: 让学生熟悉H2、Cl2、CO2、CH4、H2O、NH3、HCl等分子的结构,结合课本认识它们的比例模型,并给出球棒模型的表示方法:把结构式中的短线用竹签表示,元素符号用小球表示;准备泡沫塑料、胶泥、竹签、小刀、胶水、透明胶布等;进行安全教育。 三、新课进行: 1指导学生阅读课本117至1

45、18页中的分子结构示意图。 2分别指导学生写出H2、Cl2、CO2、CH4、H2O、NH3、HCl等分子的结构式。 3引导学生先用准备的材料制出H2、CO2、H2O、NH3的比例模型,再由它们的比例模型仿制出Cl2 、HCl、 CH4的比例模型。 4提出要求:把结构式中的短线用竹签表示,元素符号用小球表示,让学生表示出H2、Cl2、CO2、CH4、H2O、NH3、HCl等分子的球棒模型。 5让学生分析结构模型中键的极性,对分子空间的结构对称性,进一步认识分子的极性与共价键极性的关系。 四、新课的延伸: 安排学生将习题中第二题中第一小题的NO、CS2、SO2三种分子的球棒模型制作出来(兼作业)。

46、 五、教学小结: 结构式与球棒模型的关系;分子极性与键的极性、分子的空间构型的关系。习题精选一、选择题1下列分子中,属于含有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是 AH2OBCl2 CNH3 DCCl4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极性分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分子之中,非极性子组成的溶质一定易溶于非极性分子组成的溶剂分子中B溴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水分子属于极性分子,四氯化碳属于非极性分子,所以溴难溶于水而易溶于四氯化碳分子中C白磷分子属于非极性分子,水属于极性分子,二硫化碳属于非极性分子,所以白磷难溶于水而易溶于二硫化碳D水分子是极性分子,二氧化碳可溶于水,因此二氧化碳是极性分子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47、A非极性分子只存在于同种元素组成的单质分子中B非极性分子中一定含有非极性键C只含有非极性键的分子,一定是非极性分子D共价化合物中只含有极性键4NH3、H2S是极性分子,CO2、BF3、CCl4是非极性分子,根据以上实例可推出ABn型分子是非极性分子的经验规律是 A分子中不能含有氢原子B在ABn分子中,A原子没有孤对电子C在ABn分子中,A的相对原子质量应小于BD分子中每个共价键的键长都相等5下列物质既有极性键,又含有非极性键的非极性分子的是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共价化合物中,一定不含有离子键B含有非极性键的物质,也可能是离子化合物C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单质的分子中D不同元素组成多原子分子里的化学

48、键一定都是极性键7下列分子中最难分裂为原子的极性分子是 AHCl BHI CH2S DPH38下列分子中由极性键构成的极性分子是 ASO2 BCS2 CBF3 DH2S9下列化合物都属于非极分子的是 ANH3、CO2、O2BN2、O2、Cl2CCH4、CS2、BF3DH2O、SO2、H2S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化合物中,各原子间都是以离子键结合的B共价化合物中,各原子间都是极性共价键相结合的C非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都是以非极性键相互结合的D极性分子中,各原子间有的以极性键结合的,但无离子键参考答案:1D 2B、C 3C 4B 5A 6A、B 7A 8A、D 9C 10D 二、填空题1下列

49、各分子中的化学键的极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排列:(1)N2,SiC,CF4,CS2,CCl4_(2)CH4,NH3,HF,H2O,SiH4_2主族元素A、B、C、D的原子序数都小于18,A与D同主族,B与C在同一周期,A、D原子的价电子数都是1,C原子最外层电子数比B原子少2个,且最外层电子数是次外层电子数的2倍。A、B单质在常温下均为气体,它们在高温下以体积比21完全反应,生成物在常温下是液体。此液体与D单质能激烈反应生成A的单质。所得溶液滴入酚酞显红色,同时溶液中含有与氖原子的电子层结构相同的阴离子。回答下列问题:(1)写出元素符号A_,B_,C_,D_。(2)写出B与C在高温下完全反应后生成物的化学式_,电子式_,结构式_,它是由_性键(极性、非极性)结合的_性分子,分子具有_型空间结构。(3)用电子式表示B、D在高温下形成的化合物的结构_,判断其中的化学键的类型_。(4)写出一种有A、B、C、D组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_。答案:1(1)CF4CCl4CS2SiCN2(2)HFH2ONH3CH4SiH42(1)H O C Na (4)NaHCO3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