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四 散体文章自由笔 串“形”聚“神”是规律散文文本阅读(一)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金塔的胡杨蒋应红在沙漠戈壁,芨芨草、红柳、胡杨之类的草木实在算不上什么稀罕物。只要是稍微有点儿水的地方,你都会发现它们三步一株,五步一簇,低低矮矮,密密匝匝的身影,没有修长的身姿,也没有耀眼的花叶,在春秋易序、寒暑交替中永远恪守着一岁一枯荣的自然法则。这些沙漠里的普通植物中,我偏爱胡杨。这绝对不是一种平凡的树,它们是戈壁的魂。一徜徉在金塔县的胡杨林中,我的心时时被那一株株顽强的生命震颤。它们像饱经沧桑的老人,精神矍铄,从容淡定。你可以想见,多少个日日夜夜,任凭劲风怒吼、黄沙蔽空,它们依然迎风而立,一
2、副岿然不动的神态。它们的根系在大地的深处蔓展,枝杈傲然直指苍穹,哪怕黄沙淹没躯干,也是昂首挺立、临危不惧。铮铮铁骨,朗朗硬气,纵然倒下,也是千年不朽。因此,胡杨也被世人誉为“沙漠中的英雄树”。居住在大戈壁的人都知道,有胡杨的地方,就有水源,就有生的希望。广袤的戈壁滩上,你会发现胡杨丛生的地方就有村庄。胡杨既是村庄的守护神,也是村庄的生命源。居住在当地的人都知道胡杨是“会流泪的树”,这是因为,它们在环境干旱的时候,体内储存了大量的水分,如果划破树皮,水汁就会像眼泪一样从“伤口”中渗出,这“泪”结晶成碱,可以食用。胡杨的木质坚硬,成为人们搭房架梁的首选。幼苗嫩叶,富含钙和钠盐,是牛羊的理想饲料。一
3、滴胡杨泪,谁解其中味,“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在景区的腹地,豁牙的烽火台旁,烽烟早已灰飞烟灭于历史的天空,我看见雌雄异株的两棵胡杨,佝偻着身躯,相互搀扶着,蹒跚走向村庄,走向抗沙的前线。二胡杨的存在,给我们解读中国古代文学史提供了一个新的维度。中国古代文人士子的心中都有一个西部梦,因为那里是成就英雄的地方。在通往西部的路上,即便是平沙漫漫,关山万里,也挡不住络绎不绝的文人才士前赴后继的步伐:高适、岑参、王之涣、陶翰西部的魅力在于浸染了风、雪、沙、石的品格劲似疾风、逸如飞雪、广若莽沙、坚比磐石,融合为荡气回肠的西部精神。如果不是这种贯通古今的精神气脉,我们在今天怎么依然能看见浩浩荡荡
4、、意气风发的支援西部、开发西部的大军呢?胡杨凝聚了这种精神:纵然飞沙呼啸、惊心动魄,依然岿然不动、矢志不移;纵然刀光剑影、杀声震天,依然从容不迫、安步当车;纵然冰丈百仞、雪满天山,依然根生大地、枝指苍天。我敬畏每一株胡杨,凝视它们,仰望它们,脑海里出现的是眉宇间透着刚强、勇敢、坚定的将军:卫青、霍去病、高仙芝、哥舒翰、封常清、左宗棠他们平乱西域、保家卫国的赤胆忠心与胡杨扎根边陲、挡风拒沙的矢志不移一脉相承。如果说,将士们的挥毫写意绘就了中国古代历史的轮廓,那么,胡杨就是炎黄子孙的精神图像。这图像印刻在华夏民族的骨头上,渗透在华夏民族的血液中,生生不息,源远流长。三就在胡杨林的盛景娇艳了金塔的时
5、候,“神舟十一号”在距此不远的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腾空而起。就在世人为此欢呼庆贺之时,可曾知道这些具有胡杨脾性的航天人那些鞠躬尽瘁的日日夜夜?他们克服艰难困苦,满怀为国争光的雄心壮志,自强不息、顽强拼搏、团结协作、开拓创新,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成就,也铸就了“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演绎了一曲现代版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还有酒钢人,油田人以及千千万万来到这片土地的志愿者、支边者、建设者,他们远离故乡,携儿带女,把风沙的怒吼当作前进的号角,用“献了青春献子孙”的无私精神,再一次描绘出丝绸之路云蒸霞蔚、星斗灿烂的壮丽景象。临别的时候,朋友的同学匆匆
6、赶来相送,他是山西人,2011年清华大学毕业后主动参加甘肃选调来金塔工作,而今已经娶妻生子,安家落户了。在和我们聊天的时候,他话不多,总是憨憨地笑着,但言谈举止中透着沉稳、热情、自信、乐观。我仿佛又看见了那一株株正在破土而出、拔节生长的胡杨幼苗,相信它们一定会在自己的年轮上谱写华丽的篇章,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演绎生命的奇迹。(摘编自人民日报2018年12月15日)1下列对散文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通过胡杨迎风而立、千年不朽等特点,塑造了它“沙漠中的英雄树”形象;通过胡杨流“泪”成碱,供人食用,塑造了它为人辛苦、无私奉献的形象特点。B文章语言质朴平实,生动凝练,字里行间饱含
7、作者对金塔胡杨的热爱和赞美。C文章以“金塔的胡杨”为标题,既赞扬了金塔之地胡杨的精神,又赞美了古今追逐西部梦的文人志士、军旅英雄、科界精英等,可谓意蕴丰富。D文章结尾详写了一位清华毕业的大学生,与上文形成点面结合,生动展现了大西北志愿者、建设者的精神风貌,表现了胡杨精神在青年一代的传承延续,意蕴深刻。解析:选B。B项,“质朴平实”不是本文的语言风格。2下列对散文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写胡杨“实在算不上什么稀罕物”,着力渲染胡杨的普通平凡,但紧接着说胡杨“绝对不是一种平凡的树”,欲扬先抑,引出下文对胡杨的描写。B“徜徉在金塔县的胡杨林中,我的心时时被那一株株顽强的生命
8、震颤”这句话奠定了本文的感情基调,为下文赞美胡杨做了铺垫。C“像饱经沧桑的老人”“也是昂首挺立、临危不惧”“如果开发西部的大军呢?”运用比喻、拟人、设问的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形象生动。D文章句式长短结合,疏密有致,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如“纵然冰丈百仞、雪满天山,依然根生大地、枝指苍天”等。解析:选C。C项,“设问”错,应该是“反问”。3为什么说胡杨是“戈壁的魂”?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答案:(1)胡杨具有顽强的生命力,耐干旱,抗风沙,是“沙漠中的英雄树”。(2)胡杨为当地居民提供丰富的生活资源,给人们带来希望,是西北村庄的“守护神”和“生命源”。(3)胡杨已抽象为一种包含奉献、执着、爱国等丰富
9、内涵的英雄精神,形成贯通古今的精神气脉,代代相传。 4文章的构思很有特色,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答案:(1)线索清晰,文脉突出。文章以“金塔的胡杨”为行文线索,胡杨的精神贯穿全篇。(2)结构严谨,层次分明。文章由物及人、由古到今、由表及里,主体内容以序号标注分为三层,层层深入,文气贯通。(3)选材丰富,大开大合。文章由胡杨联想到了古代文人将士、现代的西部建设者,文思跌宕,形散神聚。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燕子的选择秦羽墨燕子来的时候,村庄早就忙开了,犁田翻地,一派热闹景象。谁也不知道它们具体什么时候来的,当我们注意到燕子时,它们已经布满天空。南风和煦,春光大好,燕子成排站在电线上,交
10、头接耳一番,而后商量好似的,突然飞起,一个个自由自在。它们飞得不像夏天那么高,而是贴着地,好像对地上的一切事物都感到新奇。别说是它们,就连每天生活在这片土地上的人,都忍不住多看几眼这满目的新鲜。绿色铺满大地,有另一种看不见的东西,使人们内心变得丰茂而蓬勃。我发现燕子刚来时并不急着安家,而是这里瞧瞧,那里看看,成天以野地为家,像贪玩的孩子,将足迹印遍村庄的各个角落。燕子不会随随便便把家安在哪里,它们非得绕梁三日,经过细心查看和选择,在心中衡量比对一番,看看这个家是否结实稳固,这家人是否诚实可靠,是否值得跟它们一起风雨同舟。不知为何,所有燕子都觉得我们家不值得托付终身,我们家搬到村口好几年了,也不
11、见有燕子来筑巢。这件事很令我想不通,怎么说新屋也比以前奶奶家的老屋结实多了,屋前的树渐渐成荫,而且又在村口,按理说它们不可能视而不见的,奶奶家的旧堂屋有三窝燕子,我们家这么多年却连一窝也没有,燕子好像把我们一家人给遗忘了。这件事不单令我烦恼,父亲也担心起来,照传统说法,燕子是否前来筑巢,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起初他以为屋才新修,燕子们还不熟,过一两年就会来,然而五六年过去了,依然空空如也。燕子并不是没来看过,每年春天有好多成双成对的燕子在家门口飞来飞去,左右徘徊,可最后过家门而不入,只惆怅地望一眼便转身而去,有的飞了很远还忍不住不停回眸,遗憾得很的样子。到底是什么让它们望而却步?又是什么让它们
12、觉得遗憾呢?一对燕子来了,发现这里没一点儿前辈的痕迹,于是就以为不可靠,而后来的燕子也都人云亦云?我不相信燕子会像人一样刻薄,村里总要修新屋,每座新屋也总要有第一对新燕前来安家。哦,对了,我猜燕子一定是觉得我们家氛围不好,因为我们家总是很难和睦相处,不是夫妻吵架,就是父子相抵,难得有平静的时候,燕子可不喜欢在这种环境里过日子。父亲发脾气时如打天雷,就算不发脾气也不怒而威。他从不喜欢我带朋友来家里玩儿,燕子肯定看到了这些,一个连同类都容纳不了的人怎么可能容下燕子?我将自己的揣测告诉父亲,他表面骂我胡说八道,但我注意到,自那以后父亲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捏着嗓子,显得非常小心,绝不在大门口亮嗓门。架也
13、不怎么吵了,有时就算忍不住吵,也躲在房间里尽力压低声音。果然,没过两个月,就有一对燕子前来探听虚实。它们在堂屋转了一圈,觉得不合适,审度再三之后,它们决定将巢筑在门前的晒楼下。然而,问题来了,那对燕子将巢搭在松动的木板下,每次巢穴快要建好时,人在上面一走动,就会掉下很大一块。燕子因此做了很多无用功,常常眼看要大功告成,最终却功亏一篑。有时燕子忙了一天,正想着休息,突然间头顶山崩地裂,燕子不知发生了什么,吓得惊慌失措,尖叫着飞了出去,直到天黑也不敢回来。好不容易才招来这对燕子,怎么能让它们因此弃家而去。这个家需要它们,我需要它们。我想到了一个办法,搬来梯子,在燕巢边安装了一块篾搭将燕巢兜住,然后
14、再用绳子将它们和木板捆在一起,使之牢固,这样人在上面走动,波动要小得多。从此,燕子有了一个安全可靠的家,虽然偶有脱落,也无关大碍了。可是,燕子的到来并没改变父亲的脾气,他很快便旧病复发,遇到一点儿小事就骂骂咧咧,而我也毫不示弱。真不明白,我们怎么就成了一家人。燕子看见我们吵架,受了惊扰,经常伸出长长的脖子往下看,尤其有了乳燕之后,一家老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地围观,跟在街上看热闹似的。它们一定不明白这些人怎么一天到晚有那么多事可吵,也许心里还觉得好笑。那段时间,住在我家的燕子常常半夜被吵醒,不知丢了多少好觉。现在父亲不在了,我也离开了老家,只有母亲一个人和它们生活在一起。母亲向来很有耐心,脾气也好,
15、想来他们一定相处甚欢,日子过得舒适自在。离开村庄十年,想必燕子们早就不认识我了吧?(选自文苑2018年第12期,有删改)5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燕子选择安家地点时很慎重,往往细心查看和选择,衡量比对,看这个家是否结实稳固,这家人是否诚实可靠,再确定是否在那安家。B燕子是否前来筑巢,照传统说法,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我”不相信燕子会像人一样刻薄看有没有前辈的痕迹决定是否筑巢,“我”揣测燕子是否筑巢是根据家庭的氛围好不好及家里人能不能和睦相处。C我们家里很难和睦相处是因为父亲的脾气暴躁,遇到一点儿小事就骂骂咧咧。后来父亲去世,母亲向来脾气好,也很有耐心,想来日子应该
16、过得舒适自在。D文末的“离开村庄十年,想必燕子们早就不认识我了吧?”一句蕴含着作者离开村庄后淡淡的感伤和对燕子们的怀念。解析:选C。从“夫妻吵架”“父子相抵”和“我也毫不示弱”可以看出,父亲脾气暴躁只是一个方面。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我们在村口建的新家多年没有一窝燕子光顾,而奶奶家的旧堂屋有三窝燕子。这“旧”“新”和“有”“无”的对比让我们开始胡乱猜测。B父亲“说话时总是有意无意捏着嗓子”“绝不在大门口亮嗓门。架也不怎么吵了”,可以看出他相信了“我”的“胡说八道”。C在写燕子围观“我”家吵架的细节中,“一家老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形象地表现出燕子家的和睦幸福,以此反
17、衬“我”家的不和睦。D文章运用记叙、抒情等表达方式,记叙了燕子筑巢的事情,展现农家日常生活的一些片段,笔法细腻,情感真挚,引人思考。解析:选C。“表现出燕子家的和睦幸福”不确切。原文表述为“燕子看见我们吵架,受了惊扰,经常伸出长长的脖子往下看,尤其有了乳燕之后,一家老小排列得整整齐齐地围观,跟在街上看热闹似的”。7结合上下文,分析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的含意。答:答案:新屋需要燕子,因为在传统说法中,燕子与家宅的吉凶息息相关,燕子能在“我”家筑巢,意味着吉祥。“我”希望燕子的到来能让父亲的脾气有所改变,改变“我”家的氛围,让家人能和睦相处。8本文标题为“燕子的选择”,有人认为也能以“家”为标题,你认
18、可哪一个?请阐明理由。答:答案:(示例1)认可“燕子的选择”。理由:燕子选择和睦的家庭来筑巢,这其实就是“我”渴望的家庭氛围,以此为标题能突出文章主题,也显得含蓄内敛,能激发读者兴趣,引起读者的思考。文章内容围绕“燕子的选择”展开,前后呼应,结构严谨。(示例2)认可“家”。理由:“家”是文章的主题所在,作者渴望温暖和谐、和睦共处的家。以“家”为标题,一语双关,既可指燕子的家,也可指作者的家,含蓄隽永,耐人寻味。散文文本阅读(二)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戈壁绝尘严风华在山水秀丽的南方,我们实在很难想象戈壁是什么样子。当我飞临甘肃的上空,从飞机舷窗往下一看,我立即目瞪口呆。飞机下面全是山,
19、是我从没见过的如此辽阔无边、连绵成片的群山。但山山皆秃,没有林木遮掩,没有河水流淌,仿佛一群肌肉发达的或蹲或卧的虎豹全都被扒光了皮毛,光着身子任由太阳炙烤,而导致皮肤干裂,变得全身灰黄,毫无光泽和血色。噢,大西北,裸露的大西北,灰黄的大西北。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环顾四周,没有人影。天和地之间,是一条平直的线。遍地里,每一颗沙粒、石块,每一堆沙土、乱石,每一条干枝、枯草,忽然都活了起来,仿佛就是词典里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一个个都代表着孤寂、干渴、饥饿、迷失、慌乱、恐惧、死亡这样的词义。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战栗。我知道我来到了曾经的古道丝绸之路
20、。丝绸之路,最早是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命名的。想必当年肯定是一条充满灵性、充满浪漫的路吧,常常是驼队不断,马蹄声脆,绸缎拖地,五彩缤纷,轻柔而曼妙。也许我站立的地方,就曾经有驼队小憩过。夜色里,篝火灿烂,奶茶飘香,烤肉诱人,说不定地面上还残存着当年的骨头或木炭。望茫茫旷野,已经看不出半点儿当年的喧嚣,看不出轻柔而曼妙的景况。一种苍凉的气息如同空气一样,弥漫在戈壁的地面和上空。当我被戈壁的苍凉淹没了全身之后,很快就对这片辽阔的苍凉产生了敬意。我听到了脚步声,一阵一阵的,由远及近。西汉的张骞,第一个穿过了西域的苍凉。建元三年,张骞告别汉武帝,率随从百人,首次出使西域。张骞的队伍,一字排开,
21、夹杂着马蹄声、驼铃声和人的脚步声,一路浩荡,经陇西,过敦煌,日行夜息,让这不曾出现过人烟的戈壁第一次留下了一串串人的脚印。元狩四年,张骞第二次奉命出使西域。张骞几经周折,前后花了数十年的时间,终于用脚步打通了中原通往西域的孔道,丈量出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张骞无疑成了功臣,名垂青史。但两千年了,丝绸之路的砾石、风沙早已把张骞的脚印埋没得毫无踪影。而且,这条古路也早已停止了运行,但张骞的故事依然流传在这一片辽阔的苍茫里。很幸运,在这条古道上,在这一片荒漠里,有一些事物竟能经受住风沙的冲刷,留下了足迹。玉门关玉树临风,最为坚贞和强悍,这是我对戈壁之旅最强烈的印象。玉门关是汉武帝为确保丝绸之路安
22、全与畅通,大约于公元前121107年间下令修建的。这是一座四方形小城堡,周边无一建筑,唯见茫茫沙砾,空旷无人。尽管它被日月侵蚀,已经显出破败,但它那种孤傲和霸气,依然镶嵌于城墙中,巍然不动。唐边塞诗人岑参曾作玉门关盖将军歌:“五千甲兵胆力粗,军中无事但欢娱”其时,守关甲兵多达五千,其规模之大可以想见。但今天它难免寂寞了。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它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为后人努力地与日渐的衰败和冷清抗争。丝绸之路所经之处多是无边无际的荒漠,但因为有这么一些人的到来而变得热闹。自张骞之后,穿越过戈壁滩、大沙漠的人,还有大司马霍去病,西域第一任都护郑吉,西域行军司马班超,高僧法显、唐玄奘,
23、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当然还有许多无法记入史册的无名小卒。他们当中,有的是丝绸之路的开拓者、守护者,也有一些掠夺者、破坏者。正因为有了这些人,丝绸之路才有了悲喜交加的历史命运。但一切都归为苍凉。那些人来时步履匆匆,搅得沙飞石走,尘烟骤起。但时间一长,尘埃终要落地。后来者,看着前人留下的废墟,一番唏嘘之后,却找不到他们的脚步了。谁都是戈壁的过客。我长久地站在那儿,感受着那一片苍茫,渐渐又被苍凉淹没。戈壁如果没有丝绸之路贯穿,那只是一片荒漠;丝绸之路要是没有那一群人走过,那条路就必然寂寞;那一群人如果没有留下悲喜,那就没有了苍凉;人要是没有经历苍凉,那就是苍白。苍凉是戈壁的神。(节选自2011中国年度散
24、文,有删改)1下列对文章相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为了打通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张骞历经十年,前后两次出使西域,最终取得成功,名垂青史。B“当年的热闹不再,当年的雄关已成文物”这句话说明玉门关只能作为历史的见证,留下了戈壁绝尘的“苍凉”。C霍去病、郑吉、班超、法显、唐玄奘、马可波罗,乃至一些无名小卒,他们或开拓或破坏,造就了丝绸之路悲喜交加的历史命运。D文章以戈壁的“苍凉”贯穿全文,写出了作者在戈壁的所见所闻所感,文脉清晰,形散而神不散。解析:选A。A项,“为了打通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错,打通了“一条惠泽四方的丝绸之路”是张骞出使西域的结果,而非目的。2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
25、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第三段,运用形象的比喻,描写了戈壁裸露、灰黄之景,为下文作者写戈壁的“苍凉”做了铺垫。B“挣扎着跳出来后散落一地的词”比喻戈壁的沙石草枝等,形象地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恐惧绝望的心情。C文章运用由远及近、虚实结合的手法描绘戈壁之景,把作者对戈壁的深沉感慨表达得淋漓尽致。D文章结尾寥寥数字将戈壁最突出的特征凝练写出,收束有力,词简意丰,含意隽永,堪称画龙点睛之笔。解析:选B。B项,“形象地写出作者初到戈壁时恐惧绝望的心情”中“绝望”一词描述不恰当。结合文本内容“我立即目瞪口呆”“落到地面,戈壁滩的苍茫赫然入目,我的感觉就不仅仅是目瞪口呆了”“环顾四周,没有人影”
26、“捡起来读,心会发毛,手脚战栗”分析可知,作者没有绝望的感情,只是震惊而已。3文章使用张骞出使西域和汉武帝修建玉门关等大量史料有何作用?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答案:这些史料体现了戈壁曾经的热闹繁华,与如今的衰败冷清形成对比,突出古丝绸之路的昔盛今衰。表达作者对古丝绸之路悠久历史和曾经创造的辉煌成就的敬意和礼赞,以及对如今沧桑巨变的惋惜和感慨。运用大量的史料虚实结合,丰富了文章的内容,增加了文章的文化底蕴。4题目“戈壁绝尘”有多重意蕴,请结合作品简要分析。答:答案:茫茫戈壁已不再是商品运输的交通要道,古丝绸之路已经消失。古丝绸之路上悲喜交加的悠久历史和丰富灿烂的文化都归于沉寂。表达了作者对古丝
27、绸之路繁华不再的深沉慨叹和无限惋惜之情。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光明在低头的一瞬迟子建俄罗斯的教堂与街头随处可见的人物雕像一样多。雕像多是这个民族历史中各个阶层的伟大人物。大理石、青铜、石膏雕刻着的无一不是人物肉身的姿态,其音容笑貌,在各色材质中如花朵一样绽放。至于这躯壳里的灵魂去了哪里,只有上帝才知道。莫斯科与圣彼得堡那几座著名的东正教堂,并没有给我留下太美好的印象,因为它们太富丽堂皇了。五彩壁龛中供奉的圣像无一不是镀金的,圣经故事的壁画绚丽得让人眼晕,支撑教堂的柱子也是描金钩银,充满奢华之气。宗教是朴素的,我总觉得教堂的氛围与宗教精神有点儿相悖。即使这样,我还是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
28、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比如安静地在圣洗盆前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在布道台上神情凝重地清唱赞美诗的教士。但是这些感动与我在一座小教堂中遇见扫烛油的老妇人相比,就微不足道了。莫斯科的东南方向,有一座被森林和草原环绕的小城弗拉基米尔,城边有一座教堂,里面有俄罗斯大画师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作品。我看过关于这位画师的传记电影,所以看到他的壁画,有一种惊喜的感觉。教堂里参观的人并不多,我仰着脖子,看安德烈鲁勃廖夫留在拱顶的画作。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人物的形态如刀削般直立,其庄严感一览无余,是宗教类壁画中的翘楚。我在心底慨叹:毕竟是大画师啊
29、,敢于用单一的色彩、简约的线条来描绘人物。透过这些画作,我看到了安德烈鲁勃廖夫故乡的泥土、树木、河流、风雨雷电和那一缕缕炊烟,没有它们的滋养,是不可能有这种深沉朴素的艺术的。就在我收回目光、满怀感慨低下头来的一瞬,我被另一幅画面打动了:有一位裹着头巾的老妇人,正在安静地打扫着凝结在祭坛下面的烛油!她至少有六十岁了,她扫烛油时腰是佝偻的,直身的时候腰仍然是佝偻的,足见她承受了岁月的沧桑和重负。她身穿灰蓝色的长袍,戴蓝色的暗花头巾,一手握着把小铁铲,一手提着笤帚,脚畔放着盛烛油的撮子,一丝不苟地打扫着烛油。她像是一个虔诚的教徒,面色白皙,眼窝深陷,脸颊有两道深深的半月形皱纹,微微抿着嘴,表情沉静。
30、教堂里偶尔有游客经过,她绝不张望一眼,而是耐心细致地铲着烛油,待它们聚集到一定程度后,用笤帚扫到铁铲里,倒在撮子中。她做这活儿的时候是那么虔诚,手中的工具没有发出一声刺耳的响声,她大概是怕惊扰了上帝吧虽然说几个世纪以来,上帝不断听到刀戈相击的声音,听到枪炮声中贫民的哀号。我悄悄地站在老妇人的侧面,看着祭坛,看着祭坛下的她。以她的年龄,还在教堂里做着清扫的事务,其家境大约是贫寒的。上帝只有一个,朝拜者却有无数,所以祭坛上蜡炬无数。它们播撒光明的时候,也在流泪。从祭坛上蜂飞蝶舞般飞溅下来的烛泪,最终凝结在一起,汇成一片,牛乳般润泽,琥珀般透明,宛如天使折断了的翅膀。老妇人打扫着的既是人类祈祷的心声
31、,也是上帝安抚尘世中受苦人的甘露。如果我是个画家就好了,我会以油画,展现在教堂中看到的这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画的上部是安德烈鲁勃廖夫的壁画,中部是祭坛和蜡烛,下部就是这个扫烛油的老妇人。如果列宾在世就好了。这个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会把这个主题表达得深沉博大,画面一定充满了辛酸而又喜悦的气氛。这样一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使弗拉基米尔之行变得有了意义。她的形象不被世人知晓,也永远不会像莫斯科街头伫立的那些名人雕像一样,被人纪念着、拜谒着。但她的形象却深深地镌刻在了我心中!镌刻在心中的雕像,该是不会轻易消失的吧?我非常喜欢但丁在神曲的天堂篇中的几句诗,它们像星星一样闪耀在结尾最后的幻象中:无比
32、宽宏的天恩啊,由于你我才胆敢长久仰望那永恒的光明,直到我的眼力在那上面耗尽!那个扫烛油的老妇人,也许看到了这永恒的光明,所以她的劳作是安然的。而我从她身上,看到了另一种永恒的光明:光明的获得不是在仰望的时刻,而是于低头的一瞬!5下列对文章思想内容的分析与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段“我”在教堂中“领略到了俗世中难以感受到的清凉与圣洁之气”是指一种朴素、宁静、神圣、纯洁的情感氛围。B作者认为只有列宾才能把教堂中那一幕令人震撼的情景完美地再现出来,因为列宾的绘画在主题的博大深沉和画面情感的丰富多彩上都要比鲁勃廖夫更为出色。C俄罗斯之行,雕像的众多、教堂的富丽堂皇和安德烈鲁勃廖夫壁画的深沉朴素都给
33、“我”留下了深刻印象。D“排着长队等待施洗的人”表现了这些人对宗教的虔诚和敬畏。解析:选B。B项,表述不当。结合原文内容,列宾是一位“善于描绘底层人苦难”的伟大画家,作者并未对两位画家的高下做出明确评判。6下列对文章艺术特点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A文章开篇伊始,作者用生动的语言赞美了俄罗斯各式人物雕像栩栩如生,具有非凡的艺术魅力;同时也委婉地批评了其肤浅和表面化,既丰富了文章内容又巧妙地引出下文。B作者在描写扫烛油的老妇人时,采用了精雕细刻的工笔手法,从正面加以表现,突出了老妇人朴素、虔诚的宗教情感。C安德烈鲁勃廖夫无论描摹故乡的风景,还是描绘教堂壁画中的基督,都用单一的色彩和简约的
34、线条来表现,这是他深沉朴素的艺术观所决定的。D文中运用了多种表达方式,如以街头人物雕像的虚浮表面和教堂装饰的奢华衬托教堂的“清凉与圣洁之气”,以弗拉基米尔教堂壁画的整体风格为老妇人的出场做铺垫。解析:选C。“安德烈鲁勃廖夫无论描摹故乡的风景”错,原文是“同样是画基督,他的用色是单纯的,赭黄占据了大部分空间,仿佛又老又旧的夕照在弥漫”,文中并未涉及其风景画的色彩和线条特点。7文章开头和结尾都提到了名人的雕像,这有什么用意?答:答案:文章开头和结尾都表现了雕塑外表的高大,威严,受人景仰、膜拜,这与扫烛油的老妇人外表的平凡朴素形成鲜明对比,表达了作者对老妇人沉静、善良、光明的内心世界的崇敬和赞美之情。8“光明在低头的一瞬”在文中有哪些具体的含义?你是否同意作者的观点?结合生活现实简要探究。答:答案:有两重含义:一是指老妇人在低头的劳作中真正感受到了上帝的仁爱、慈悲的关怀;二是指作者在老妇人低头的劳作中看到了人性隐忍、虔诚的光辉。(意思对即可)探究:同意。无论是对上帝还是对人生的理想,真正的追求不是表面的抬头仰望或言语的表达,而是为了自己的信仰所付出的牺牲和采取的行动。不同意。抬头仰望也是一种表达追求的方式,同时,不断的抬头仰望也是对自己的一种鼓励和鞭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