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专题七 客观主观年年换 读懂诗意应万变古诗词鉴赏(一)1(2019梅州3月质检)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鹧鸪天送廓之秋试辛弃疾白苎新袍入嫩凉。春蚕食叶响回廊。禹门已准桃花浪,月殿先收桂子香。鹏北海,凤朝阳。又携书剑路茫茫。明年此日青云去,却笑人间举子忙。【注】秋试:科举时代于秋季举行的考试。白苎:用白色苎麻织成的布。禹门:龙门,古时以“鱼跃龙门”喻指考试得中。(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嫩凉”巧妙点题,突出题目中“秋试”之“秋”微凉、清爽的季节特点。B“春蚕食叶响回廊”一句生动贴切地描摹出考生奋笔疾书、考场庄严寂静的情形。C“又携书剑路茫茫”写廓之携书佩剑踏上前路
2、,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隐含了担忧之情。D此词在意象运用与意境创设上体现了辛词的豪放特点:大鹏、丹凤,意象豪迈;北海、朝阳、路茫茫,意境开阔。解析:选C。词中“又携书剑”展现的是儒雅、刚健、自信的形象,“路茫茫”是写廓之会踏上广阔辽远的应考之路,而不是“暗示应考之路艰难坎坷”,整句流露出的是诗人的鼓励、赞赏之情,而不是“担忧之情”。(2)本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赏析。答:答案:此词下阕最后两句表达了对廓之参加科举应试的热情鼓励和美好祝福。运用虚写的手法,想象明年的今日,他必已金榜高中,青云直上,那时他会笑着回看世间还在为科举考试忙碌的举子,非常轻松愉悦。2(2019怀化一模
3、)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各题。青玉案被檄出郊题陈氏山居张榘西风乱叶溪桥树,秋在黄花羞涩处。满袖尘埃推不去。马蹄浓露,鸡声淡月,寂历荒村路。身名都被儒冠误,十载重来漫如许。且尽清樽公莫舞。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万感天涯暮。【注】张榘:南宋词人。辛弃疾有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深秋清晨,天边淡月,板桥浓霜,瑟瑟西风,枯叶漫舞,菊花含羞;悠远的鸡鸣声中,“嘚嘚”的马蹄,朝那宁静的山野之村行去:一幅荒村行旅图首先呈现于眼前。B“马蹄”三句,化用温庭筠商山早行诗“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之意境,一词一景,使本不相关的景物组合起来,构成一幅感情浓烈的
4、图画。C“秋在黄花羞涩处”一句,“羞涩”二字极妙。以拟人、动作描写和双关手法写出黄花经一夜浓霜摧打,还没有抬起头来,有些羞答答、苦涩涩的情状,又表达出词人无限愁苦的心情。D时隔十载,词人旧地重游,已是物是人非,“身名都被儒冠误”。杜甫诗云:“纨绔不饿死,儒冠多误身。”词人借杜甫诗意来表达自己的际遇,“身”与“名”都为儒冠所误,可见愤慨之深。解析:选C。“羞涩”是“动作描写”理解错误,应是神态描写。(2)词作表现了作者复杂的感情,试结合全词简要概括。答:解析:“身名都被儒冠误”中的“误”字写出了词人觉得自己进仕途是个错误,表达出了作者的怨恨和懊悔;“寂历荒村路”写出了作者被檄出郊的痛苦和孤寂心情
5、;“且尽清樽公莫舞”化用辛弃疾词“君莫舞,君不见玉环飞燕皆尘土”,表达了对官场得势小人的讽刺警告;“六朝旧事,一江流水”仿佛在咏叹历史,六朝统治者醉生梦死、奢侈腐化,因而相继灭亡,在这里作者实际是看到南宋和六朝情况相同,预感南宋将要重蹈六朝覆辙的历史命运,表现出作者对国家命运的担忧;“万感天涯暮”是作者面对黄昏,想到身世国情,生出万千感慨,不仅写出了从清晨到日暮的时间流逝,而且包括了对时光易逝、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答案:误入仕途的怨恨与懊悔。被檄出郊的苦痛、郁闷与无奈。对官场得势小人的讽刺警告。人生无常的深沉感慨。对国家命运及个人前途的伤感。3(2019南昌一模)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干
6、戈王中干戈未定欲何之,一事无成两鬓丝。踪迹大纲王粲传,情怀小样杜陵诗。鹡鸰音断云千里,乌鹊巢寒月一枝。安得中山千日酒?酩然直到太平时。【注】王中:南宋末诗人。鹡鸰:一种嘴细,尾、翅都很长的小鸟,只要一只离群,其余的就都鸣叫起来,寻找同类。语出诗经小雅棠棣。中山千日酒:传说中山有人造的酒,饮后能醉千日。泛指美酒。(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干戈”是古代的两种兵器,一般泛指战争,暗示了诗歌表现的环境特点。B首联点题,“欲何之”暗示了战乱波及范围之广,而诗人自己也一事无成。C颔联以王粲和杜甫自比,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D全诗充满着满腔的悲愤之情,但文字读来较
7、为轻淡,情感表达比较委婉。解析:选C。“表明其颠沛的行踪和忧伤的情怀与他们完全一样”说法绝对,“大纲”是大致相似,“小样”是“差不多相像”。(2)诗的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请简要分析。答:解析:诗歌的抒情方式有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两种,间接抒情是考查重点,包含借景抒情、用典抒情、托物言志等,另外还有一些修辞方式也属于抒情手法。题干要求分析最后两联是如何表情达意的,结合具体诗句分析即可。结合注释可知,“鹡鸰”比喻漂泊在异地的兄弟,传达出了思念之情。“乌鹊巢寒”说出了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表达出了孤单寂寞的处境,这属于借物抒情;另外“乌鹊”用了曹操短歌行的典故,表
8、达了怀才不遇的愤懑,希望得到重用但社会还处在一片战乱之中。“中山千日酒”是传说中的美酒,“酩然直到太平时”,借美酒的典故表达对太平生活的期待。最后一联“安得”二字,直接表达出对国家现状(统治者)的不满和对美好生活的期盼。答案:借物抒情(或者“比喻”)。“鹡鸰”比喻漂泊异地的兄弟,表达了思念之情。“乌鹊巢寒”句说自己在外流离失所,像月夜里的乌鹊一样找不到栖息的树枝。用典。“乌鹊”语出曹操短歌行,表达怀才不遇的怨愤。“中山千日酒”表达期盼太平的美好愿望。反问。尾联运用反问句,表达对现实(统治者)的不满之情。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后面的题目。 重阳文天祥万里飘零两鬓蓬,故乡秋色老梧桐。雁栖新月江湖
9、满,燕别斜阳巷陌空。落叶何心定流水,黄花无主更西风。乾坤遗恨知多少,前日龙山如梦中。【注】重阳这首诗是文天祥被捕后,在元朝被囚禁期间所作。当时,皇帝、皇太后均已投降,并劝文天祥投降。何心:何来的心。龙山:隐喻中华民族生息繁衍的发源地。(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实写作者长期被囚的景况以及孤独思乡怀国的情绪,勾勒出一个鲜活的囚人形象。B“梧桐”是狱中所见景象之一,诗人着意写它,寄寓了一片深情,属触景生情的写法。C颔联通过想象描绘雁南飞、燕归巢等美妙景象,表现出作者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D尾联“龙山”既可指作者战败被捕之地,也指华夏民族发源地、沦陷的中原地区。解析:选C。
10、 “坚信能重获自由的乐观豁达”错,到文天祥被捕、身陷囹圄的时候,全国都已沦陷,包括当时的皇帝、皇太后等都投降了,作者清醒地知道没有多少重获自由的可能;后文诗句尽管表达出宁死不屈的心意,但属于对华夏民族气节的忠守。所以,“坚信”“乐观豁达”显得言过其实,理解为“仍存再获自由的心愿”更为恰当。(2)请从颈联撷选的意象入手,结合全诗,分析作者所抒发的思想情感。答:答案:“落叶何心定流水”句撷选“落叶”和“流水”两个意象。“流水”喻指时代大势,“落叶”是自喻,喻指个人力量。诗人用“何心定”串联两个意象,表达了自己难以阻挡这一历史趋势的悲痛之情。“黄花无主更西风”撷选“黄花”和“西风”两个意象。“黄花”
11、,即黄菊,素有生命力顽强、品格高贵的寓意。“西风”,即秋风,常寄予肃杀之意。“黄花”无主却更胜肃杀的“西风”,诗人以勇立“西风”中的无主“黄花”自喻,表达了自己坚守理想和民族大义、决不屈服的决心。5(2019南充市高考适应性考试)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题目。秋兴八首(其四)杜甫闻道长安似弈棋,百年世事不胜悲。王侯第宅皆新主,文武衣冠异昔时。直北关山金鼓振,征西车马羽书驰。鱼龙寂寞秋江冷,故国平居有所思。【注】秋兴八首是公元766年(大历元年)杜甫五十五岁旅居夔州时的作品。广德年间,吐蕃、回纥不断入侵,并曾一度占领长安,代宗仓促幸陕。是时诏征天下兵,因宦官程元振专权,莫有至者。由此首开始,
12、主题转向回忆长安。羽书:羽檄,插着羽毛的军用紧急公文。平居:这里指家园。(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联从大处落墨,笔带感情。“弈棋”言中央政权彼争此夺,反复不定,变化急促,比喻贴切而形象。B颔联承上写长安之变化,“文武衣冠异昔时”运用比喻,写出长安世道的变迁,文武官员都换成新人。C颈联跳出长安写全国,是诗人杜甫对数年间唐王朝兵戈不息、局面混乱的战争情势的总结和概括。D尾联收转写自身。“鱼龙寂寞秋江冷”情景交融,写出了诗人在清秋之中感叹自己的飘零凄苦之情。解析:选B。“衣冠”运用了借代手法。(2)这首诗抒发了诗人哪些情感?请联系全诗内容加以分析。答:答案:对世道变迁、时局动荡
13、的悲叹。“弈棋”说长安政局盛衰无常。王侯奔逃,旧宅易新主;文武非人,群小并进,衣冠皆易,诗人不胜悲叹。对兵戈不息、边境纷扰的忧虑。颈联写回纥内侵、吐蕃入寇,诗人亲闻战鼓振响、目睹羽书飞驰的忧虑。飘零孤寂、思念故园的惆怅。尾联写诗人远走他乡,对此秋江而怀国,何等惆怅。6(2019成都七中诊断测试)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后面的题目。贺新郎九日刘克庄湛湛长空黑。更那堪、斜风细雨,乱愁如织。老眼平生空四海,赖有高楼百尺。看浩荡千崖秋色。白发书生神州泪,尽凄凉不向牛山滴。追往事,去无迹。少年自负凌云笔。到而今、春华落尽,满怀萧瑟。常恨世人新意少,爱说南朝狂客。把破帽年年拈出。若对黄花孤负酒,怕黄花也笑人
14、岑寂。鸿北去,日西匿。【注】牛山滴:齐景公登上牛山想到终有一死而凄凉落泪。南朝狂客:孟嘉。晋孟嘉为桓温参军,尝于重阳节登龙山,风吹帽落而不觉。(1)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三句先以“湛湛长空黑”烘托出胸中块垒,通过对风雨交加环境的描写,表达出词人忧虑国事、痛心神州陆沉的悲愤之情。B“白发书生”是作者自指,作者落泪既是为神州残破沉沦伤心洒泪,也是联想到齐景公牛山落泪,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而滴泪。C“少年”三句遥接“老眼平生”,折笔追叙少年时代的豪兴与才情。但是目前却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了如今的家国之恨。D作者最后目送飞鸿北去,抒发对故土的思恋。“日西匿”暗指南宋国势危
15、殆,振兴无望。以天际广漠之景物作结,与首句呼应,意于言外。解析:选B。作者落泪的原因并没有“想到自己生命终将逝去”。“尽凄凉不向牛山滴”意为:绝不会像曾经登临牛山的齐景公一样,为自己生命的短暂而悲哀饮泣。 (2)词人主要用了哪些手法表现自己的家国情怀?请结合词句简要分析。答:答案:借景抒情,开篇描写交织着斜风细雨的暗沉沉的天空,中间描写登楼所见的点点秋色,结尾描写大雁远飞、斜阳西沉,都表达了词人对神州陷落金人之手的忧愤之情。用典,反用齐景公登牛山为个人生命短暂流泪的典故,表现词人心忧中原的爱国情怀;化用孟嘉登高帽落的典故,谴责当时文士不顾国家多难,只想效法魏晋风流的狂客行径,表现词人对国破家亡
16、的现状忧心如焚又无能为力的心情。对比,少年的才华横溢与如今的才气凋尽形成对比,表现青春已逝、壮志成空,进一步突出如今的家国之恨;将自己对家国的忧心与当时文人不顾家国现状、仿效魏晋名士的狂放不羁形成对比,表现救国无望的无可奈何。古诗词鉴赏(二)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各题。浣溪沙和无咎韵注陆游懒向沙头醉玉瓶,唤君同赏小窗明。夕阳吹角最关情。忙日苦多闲日少,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怕君行。【注】宋孝宗隆兴二年(1164年)闰十一月至次年正月,陆游与韩元吉在镇江相聚,那时,陆游在镇江通判任上,韩元吉则来镇江省亲暂住。两位朋友相聚两月,彼此唱和的诗词作品共有三十多首。(1)下列对这首词的分析,不恰当的一
17、项是()A“玉瓶”指酒瓶,首句是说因为将要与友人分别,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B“夕阳”是所见之景,“吹角”是所听之声,视听结合,定格离别的画面。C“吹角”点出了词人所处的时代背景南宋朝廷偏安江南,正与金对峙。D尾句中的“客”指词人自己客居镇江,“无伴怕君行”点出诗歌写作主题。解析:选A。A项,“词人就邀约友人一起话别、喝酒”错误。这一句中“懒”字表明词人因将与友人分别,心中难过,已不想喝酒,只是唤来友人一起赏景。故选A。(2)这首词表达了词人哪些情感?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此题考查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重点考查诗歌的情感。分析诗歌的情感注意以诗歌的抒情方式、注释、标
18、题和诗歌中表情达意的重点词句作为突破口,答题时先答出情感,然后结合词的内容解说。此题注意根据词中的“夕阳吹角”和注释中的“陆游在镇江通判任上”分析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根据“忙日苦多闲日少”分析劳于仕宦的疲惫;根据“新愁常续旧愁生”“客中无伴”分析将要与朋友离别的惆怅。答案:对国家安危的关切与忧虑。南宋时镇江为抗金边防前线,吹角声乃军队行动的号令,陆游作为戍守官员,自然对此很是关切。劳于仕宦的疲惫。作者在镇江任职,忙碌的日子很多,而休闲的日子很少。将要与朋友离别的惆怅。韩无咎即将离开镇江,作者面对离别生出愁绪。2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各题。登雨花台魏禧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谁使山河全
19、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牛羊践履多新草,冠盖雍容半旧卿。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注】魏禧:生于明末,明亡后,隐居翠微山。老柴荆:老于茅屋,表示甘守贫贱。园陵:南京钟山的明太祖朱元璋墓。冠盖:官僚们的华贵冠服、车盖。(1)下列对这首诗的分析和鉴赏,不恰当的一项是()A杜甫曾以“麻鞋见天子,衣袖露两肘”的诗句表示对唐王朝的耿耿忠心。魏禧以“此日麻鞋拜故京”表达了更为深沉浓重的情感。B“谁使山河全破碎”的“全”字含义深刻。金瓯破碎,竟然无一可以幸免,而且是在极为短暂的时间内遭到了迅速覆灭的命运。C最后两句,诗人在雨花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他的真挚情感似乎打动了天地万物,只见凄风悲号,日夜不怠
20、。D题为“登雨花台”,笔墨即以景物为主。通过写景,更能引发读者的共鸣,使读者的心灵受到无法抵制的颤动,从而增强了诗的力度。解析:选D。D项,“笔墨即以景物为主”错误,从诗中来看,虽然诗歌标题为“登雨花台”,笔墨却并没有以景物为主,而是倾尽全力喷涌出深沉浓烈的愤激哀怨之情。故选D项。(2)请结合全诗,分析诗人情感变化的过程。答:解析:“生平四十老柴荆,此日麻鞋拜故京”,“老柴荆”“麻鞋”都点明诗人的布衣身份,流露出一股豪气。“谁使山河全破碎?可堪翦伐到园陵”,诗人心头的怒火陡然升起,发出了激愤的责问:究竟谁是国家灭亡的罪魁祸首?表现了诗人对祸国殃民者的仇恨和对历史的反思。颈联“牛羊践履多新草,冠
21、盖雍容半旧卿”,诗人内心的怒火转化为憎恶、怨恨,“牛羊践履”既是实写眼前景,又是对异族侵略者的微妙讥讽,“多新草”形象地描绘出了被牛羊践踏的田园一片荒芜,只有野草时时更新的景况,而与此相对的却是雍容华贵的冠服、车盖,前呼后拥,招摇过市。更令人触目惊心的还是“半旧卿”三字,那些曾在明朝为官为宦的权贵们,在异族入侵者面前卑躬屈膝,侧姿求媚,摇身又变成了当朝的新贵,他们毫无民族气节,不顾国家生死危亡,只知追求个人安乐,不正是这些民族败类葬送了明代的江山吗?流露出诗人的憎恶怨恨。尾联“歌泣不成天已暮,悲风日夜起江生”,诗人在雨花台上陷入了深深的沉思,满腹的悲愤还未倾吐干净,不觉暮色已经降临。作者的真挚
22、情感甚至打动了天地万物,只见凄风悲号,江水痛哭,日夜不息,全诗也就在这悲风声中收束全篇。答案:诗歌首联不仅点明诗人的布衣身份,还流露出一股豪气;颔联、颈联情感突转直下,诗人心头升起怒火,发出了激愤的责问,并由愤怒转为了憎恶、怨恨;尾联诗人的悲愤之情达到顶点,他真挚的情感打动了天地,全诗在悲风声中收束。3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和游景叔月报三捷黄庭坚汉家飞将用庙谋,复我匹夫匹妇仇。真成折棰禽胡月,不是黄榆牧马秋。幄中已断匈奴臂,军前可饮月氏头。愿见呼韩朝渭上,诸将不用万户侯。【注】庙谋:兵略。折棰:比喻轻易取胜。黄榆:边寨。呼韩:匈奴单于呼韩邪,曾主动与汉交好。(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
23、当的一项是()A诗的首句将游景叔比作汉飞将军李广,借以表现游景叔的非凡谋略和豪壮气魄。B第二句表明战事取胜,已为“匹夫匹妇”复仇,照应了题目“月报三捷”的内涵。C颔联和颈联承接首联,以铺排词句极言战争惨烈,突出了将士们苦战得胜的功绩。D尾联在前三联的基础上,表意深远,体现了格律诗结尾“合要渊永”的章法特点。解析:选C。C项,“颔联和颈联以铺排词句极言战争惨烈”错误,从诗中来看,颔联和颈联没有“以铺排词句极言战争惨烈”,没有写“苦战”,而是高歌战争胜利。故选C项。(2)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解答此类题目,
24、首先要明确题干的要求,如本题“诗的尾联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请加以分析”,然后分析尾联写了什么,再结合全篇分析情感。“愿见呼韩朝渭上”,“愿”意思是希望,“呼韩”指匈奴单于呼韩邪,作者借匈奴单于呼韩邪与汉交好的典故表明希望宋朝和西夏交好。最后一句是说将士们更希望获得全胜,使西夏能主动来降,实现和平统一、各民族友好相处的盛世局面,他们并不在乎像万户侯那样的功名利禄。这两句写出了将士们不求回报,甘愿为国效劳奉献的爱国情怀,作者对此由衷赞美,同时也表达了对和平的向往以及对宋朝能尽复失地的热切期盼。这一联表意深远,体现了“合要渊永”的章法特点。答案:尾联写相对于获得功名利禄,将士们更希望最终获得全
25、胜而使敌人来降;表达了诗人对将士们奋勇杀敌、不求回报的爱国情怀的赞美,也含蓄地表达了自己对失地尽复的期盼。4阅读下面这首宋诗,完成各题。思王逢原注(其二)王安石蓬蒿今日想纷披,冢上秋风又一吹。妙质不为平世得,微言惟有故人知。庐山南堕当书案,湓水东来入酒卮。陈迹可怜随手尽,欲欢无复似当时。【注】王逢原:北宋诗人王令,字逢原。王安石欣赏他的才华,遂成莫逆之交,并将妻妹嫁给王令。然而,嘉祐四年秋,王令逝世,年仅二十八岁,这令王安石痛心疾首,黯然神伤。第二年秋天,便写下了三首悼念故友之作。(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点明了时令,同时营造了凄清氛围,为全诗奠定了伤感的基调。B颔联表
26、达对怀才不遇、知音者稀的感慨,包含对王令及自身的感喟。C颈联“当”与“入”二字将景物描写与人事叙述融为一体,气势阔大。D该诗有写景、议论,有回忆、感叹,运用了想象、对比、拟人等手法。解析:选D。D项,“运用了想象、对比、拟人等手法”错误,无拟人手法。故选D。(2)如何理解诗歌尾联的意思?蕴含诗人什么样的情感?答:解析:解答此题,要先简要地翻译诗句的内容:一切往事都随你的离世烟消云散,昔日的欢会已一去不返。然后结合诗歌的标题“思王逢原”,诗中的词语“惟有故人知”“随手尽”“无复”以及注释中的“王令逝世,年仅二十八岁,这令王安石痛心疾首,黯然神伤”分析情感。答案:意思:一切往事都随你的离世烟消云散
27、,昔日的欢会已一去不返。情感: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对故友的深切思念和对人生知己难遇的怅恨。5阅读下面的宋诗,完成各题。正月二十日往岐亭郡人潘古郭三人送余于女王城东禅庄院注苏轼十日春寒不出门,不知江柳已摇村。稍闻决决流冰谷,尽放青青没烧痕。数亩荒园留我住,半瓶浊酒待君温。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注】本诗写于苏轼被贬黄州的第二年,潘、古、郭三人是作者在黄州结识的好友。岐亭,在今湖北麻城西南,苏轼在黄州期间时常往游。(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联写春天来得很快,诗人因“春寒”,仅仅十天不出门,而江边柳树已是一片嫩绿。B颔联运用视听结合的手法,既拟写了溪流潺潺之声,又描写
28、了小草新绿之色,写出了春的生机。C颈联是写送别的情形,作者用“留”“待”两字表达了朋友们为其饯行的深情厚谊。D尾联的“细雨梅花正断魂”,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解析:选D。D项,“写出了去年的今日,诗人与友人依依惜别时的悲伤心情”错误,“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是说去年的今日,诗人奔赴黄州途中孤苦寂寥,只有细雨梅花相伴。故选D项。(2)这是一首送别诗,诗的尾联貌似与送别无关系,实则扣送别很紧,请对尾联进行简要赏析。答:解析:解答此题,要理解尾联的意思,看写了什么内容,使用了什么手法,与“送别”之间的关系是什么。“去年今日关山路,细雨梅花正断魂”,意思是“去年今
29、日我走在关山道路,细雨中梅花开放正暗自断魂”,这是诗人在送别之时想到“去年今日”的情景,属于虚写。此时此刻朋友正送别诗人,朋友之间洋溢着深情厚谊;而去年的今天,诗人只身一人行走在旅途之中,只有梅花细雨相伴,凄苦无比。今年和去年的情形构成对比,突出朋友之情对诗人孤苦寂寥的人生旅程的安慰之状,看似与“送别”无关,实际恰恰展现了友人之间的情深义重。考生围绕这些内容作答即可。答案:尾联写送别很巧妙。运用虚写,回忆“去年今日”,即前一年苏轼赴黄州,凄风苦雨的途中,只有梅花相伴,细雨断魂,暗寓迁谪之感。而一年以前的孤独和凄凉正好与此刻朋友送别的深情厚谊形成对比,即不只是回忆“去年今日”,也是在写“今年今日
30、”,朋友间的深情厚谊,消释了诗人人生旅程的孤苦和寂寥。6阅读下面这首清词,完成小题。临 江 仙纳兰性德点滴芭蕉心欲碎,声声催忆当初。欲眠还展旧时书。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幽窗冷雨一灯孤。料应情尽,还道有情无?【注】作者写此词时,与其相知相守的妻子卢氏已离开人世。缃帙:套在书上的浅黄色布套,此处代指书卷。(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与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点滴芭蕉”从细处落笔,营造出凄凉、孤独、忧愁的浓郁氛围,奠定全词感情的基调。B上阕最后两句写出词人因爱妻亡故,许久未写“鸳鸯”二字,如今写来,颇感手生。C“幽窗冷雨一灯孤”与汤显祖的“愁万种,冷雨幽窗灯不红”意境
31、相似,感情相近。D作者以日常生活情景入词,语言简净,写出了雨夜怀人时的心碎与无奈,感人至深。解析:选B。B项,“上阕最后两句写出词人因爱妻亡故,许久未写鸳鸯二字,如今写来,颇感手生”错误,从词中来看,“鸳鸯小字,犹记手生疏”是指对当初妻子书写还不熟练的娇憨情景记忆犹新。故选B项。(2)“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两句有何含意?请简要分析。答:解析:本题考查学生鉴赏文学作品的语言、评价文学作品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的能力。“倦眼乍低缃帙乱,重看一半模糊”,意思是“看着这些散乱的书册,不禁泪眼模糊”,“倦”说明看书时间之长,而所看的是“旧时书”,这“旧时书”,不是指书籍或书信,而是指当初爱
32、人所临摹的书法本子,这就让词人想到当初妻子写字时的娇憨形象。词人睹物思人,那清秀的笔迹,一如伊人的容颜,当初的温馨景象仍然历历在目,但那个沉静柔婉的人儿,却已经不知去向了,因而“重看一半”时双眼就已“模糊”,显示对妻子情意之深,对亡妻思念之苦。考生结合这些内容分析作答即可。答案:因疲倦而忽然低首,书册散乱,看到一半就已泪眼模糊了。诗人通过描写看旧时书册时间之长、沉浸之深、用情之浓,表达了对亡妻的情意之厚、思念之苦。7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小题。闲居春尽白居易闲泊池舟静掩扉,老身慵出客来稀。愁因暮雨留教住,春被残莺唤遣归。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冬裘夏葛相催促,垂老光阴速似飞。【注】
33、本诗为诗人白居易晚年隐居洛阳时所作。生衣:绢制的夏衣。(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首句中“闲”字,不仅表现了诗人心中那份恬静闲适,而且呼应了诗歌的标题。B“老身慵出客来稀”写诗人年事已高,没有客人来访,描写出诗人老年清静闲适的情景。C颔联“暮雨”一词营造出凄凉的情境,“留教住”流露出诗人落寞、惆怅的情绪。D“唤遣归”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解析:选D。D项,“写出了春天伴随着黄莺的呼唤而到来,表明作者的心情开始逐渐好转”错误,“唤遣归”是春天离去之意,流露的是惜春之情。故答案选D。(2)“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
34、趣,请简要赏析。答:解析:本题考查赏析诗句的能力。题干问的是:“揭瓮偷尝新熟酒,开箱试着旧生衣”两句颇有生活情趣,请简要赏析。解答这类试题一般要先解释诗句的意思,同时要注意手法的运用,最后要注意把握诗人的情感。例如本句诗人白居易偷喝熟酒和试旧衣的行为,体现了诗人的闲适和安逸的生活状态,答题时注意根据“偷”“试”分析作者的心态,进而分析蕴含的生活情趣。答案:“揭瓮偷尝新熟酒”写诗人在家中瞒着家人,偷偷品尝新出的米酒,一个“偷”字生动地描写了诗人偷饮酒的憨态可掬的情状。“开箱试着旧生衣”,打开箱子,试穿去年的夏衣,一个“试”字,写出诗人那种闲寂中带点儿无聊的情态。作者通过这一生活情节的刻画表达出了隐居生活的闲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