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1 ,大小:153KB ,
资源ID:398153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8153-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doc

1、四川省泸县第四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月考试题(含解析)注意:本次考试政治历史地理同堂分卷 考试时间:150分钟 满分300分每科均为100分第I卷(选择题48分)一.单选题(每题4分,共48分)1. “工业革命不能仅仅归因于一小群发明者的天才。天才无疑起了一定的作用,然而,更重要的是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的力量的结合。”这里的“种种有利的力量”应该包括代议制立宪政体的确立 资本主义经济发展 机器工厂的出现 海外市场的扩大A. B. C. D.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迁移运用历史知识的能力。随着工业革命的展开,19世纪中期英国成为“世界工厂”,均是

2、18世纪后期起作用的种种有利力量,是工业革命的影响。所以答案选A。考点:新航路的开辟、殖民扩张与资本主义世界市场的形成和发展工业革命工业革命的条件2. 有学者认为,欧洲人开辟新航路绝非历史的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经济根源、社会根源、思想根源和宗教根源。下列能够印证该学者观点的是A. 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发达B. 宗教改革是其精神动力C. 对货币的需求量日益增加D. 世界市场雏形已经出现【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新航路开辟的经济根源是资本主义萌芽产生,故A项错误;新航路开辟的宗教根源是传播天主教,故B项错误;14、15世纪,随着欧洲商品经济的发展,地中海沿岸出现资本主义萌芽,需要更大的海外市场和更多的

3、货币,故C项正确;世界市场的雏形出现是新航路开辟的影响,故D项错误。考点:走向世界的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新航路开辟新航路开辟的原因3.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资金主要来源于A. 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B. 工场手工业的积累C. 农民的掠夺D. 英国资本家固有财产【答案】A【解析】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圈地运动、海外掠夺、手工工场是英国进行工业革命的三个必不可少的条件,而英国通过国内圈地运动和海外殖民掠夺积累了大量资金,故A项正确;依据已学知识可知工场手工业积累的是技术经验,而不是资金,故B项排除;农民的掠夺与英国资本家固有资产均不是英国工业革命的资金来源,故CD项排除。4.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是A

4、. 废除井田制,以法律形式确立土地私有B. 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C. 重农抑商,奖励耕织D. 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答案】A【解析】【详解】商鞅变法中提出废井田、开阡陌,承认土地私有的措施,有利于奴隶社会公有制向封建土地私有制的转变,加快了秦国封建化的进程,故A项正确;建立县制,实行中央集权制属于变法的政治措施,不是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B错误;重农抑商,奖励耕织属于经济方面的改革措施,也不是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C错误;奖励军功,废除贵族特权属于变法的军事措施,有利于提高军队的战斗力,不是推动秦国封建化进程的核心措施,D错误。5. “朝秦暮楚”是战国时期人才流动频繁的真实写照,与这一时

5、期有才能的人得以重用有关的背景因素不包括A. 政局动荡不安,战争频繁B. 平等思想已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C. 奴隶制瓦解,封建制形成D. 重视人才成为统治者的普遍政治倾向【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朝秦暮楚”出现在战国时代,这是各国统治者重视吸纳和利用人才的结果,其目的是满足诸侯国兼并战争的需要;此时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正处于形成时期,社会等级依旧明显,法家强化中央集权主张成为当时社会的主流思想,所以B项说法错误不符合史实。考点: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演变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百家争鸣6.下图所示工具名为“桔槔”。庄子载:“子贡南游于楚,反于晋,过

6、汉阴,见一丈人方将为圃畦,凿隧而入井,抱瓮而出灌”。对“桔槔”解读正确的有桔槔最迟在战国已经出现桔槔是我国较早的灌溉工具主要运用了杠杆原理反映了中央集权对农业的重视A. B. C. D. 【答案】B【解析】【详解】依据所学,桔槔始见于墨子备城门,作“颉皋”,是一种利用杠杆原理的取水机械。材料中庄子的记载反映了战国时使用桔槔的方法和作用,由此可知我国最迟出现此工具应该是战国时期,战国时期尚未实现权力的高度集中,排除,符合题意,选择B正确。A、C和D不符合题意,排除。7.中英中法天津条约中规定,以后两国在与中国的交涉中,分别只使用英文和法文;如以后有关交涉文件中发生文词争议,均以外文为准。1862

7、年英文同文馆设立,随后法文同文馆也设立。由此可见,同文馆设立的目的是A. 推动外交的近代化B. 开启教育的近代化C. 践行中体西用思想D. 维护政府统治利益【答案】D【解析】【详解】在中外交涉中发生文词争议以外文为准,则不懂外文会损害清政府的利益,因此设立天文馆培养翻译人才是为了维护政府统治利益。故答案为D项。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设立天文馆的目的不是为了推动外交近代化,也不是为了开启教育近代化,排除A、B项;设立天文馆培养翻译人才,与践行中体西用思想无关,排除C项。8.下面两幅图是甲午战争时期的漫画。这两幅漫画都威海卫大战得胜图(清朝人绘制)日清战争笑乐画会(日本人绘制)反映战争的真实情况能作

8、为研究战争的一手史料带有鲜明的主观色彩体现两国资产阶级改革成果A. B. C. D. 【答案】C【解析】【详解】结合所学,威海卫战役北洋舰队全军覆没,而清朝人绘制的威海卫大战得胜图不符史实,故错误;这两张漫画均是战争期间绘制,对研究战争有史料价值,正确;清人绘制的漫画宣扬清朝大胜,而日本人绘制的漫画则反映日本打败清军,可见均是站在各自立场上所绘,带有主观色彩,正确;甲午战争发生于洋务运动后,洋务运动是地主阶级的自救运动,并非资产阶级改革,对日本而言,该战争则体现了明治维新这一资产阶级改革的成果,错误,因此,C项正确。A、B、D项均包含错误表述,均排除。9.雷颐认为,甲午战争时中国仍属“前现代国

9、家”,而日本已基本完成“现代国家”的建构。这里的关于“前现代”的认识,主要是指中国A. 仍实行传统的皇权专制B. 仍无现代化装备的军队C. 仍没有改良自强的意识D. 仍然全面抵制现代文明【答案】A【解析】【详解】甲午战争之前,我国早已经出现民族危机,而面对危机,洋务派通过学习西方先进技术,以洋务运动这一举措,建立起了新式军队,目的就是要改良自强,故BCD都不符合史实;而当时的中国还处于皇权专制之下,日本则已经完成了明治维新,建立起君主立宪制国家,故选A。10.从公元800年,教皇利奥三世为查理曼大帝加冕(如下图)开始,在中世纪的西欧,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这一现象从本质上反映出当时的欧

10、洲A. 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B. 王权神圣不可侵犯C. 国王相信“君权神授”D. 教会主宰精神世界【答案】A【解析】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说明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A正确。材料体现教权凌驾于王权之上,排除B。C项不是本质,排除。材料没有涉及教会主宰精神世界,而是强调王权受到教权的制约,排除D。点睛:解决本题分两步走:一是正确理解材料意思“国王的加冕典礼必须由教皇主持”,二是紧抓设问“本质”,逐一分析选项即可知道答案。11.恩格斯说:“加尔文的教会的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地方,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A. 加尔文主张建立

11、民主的教会组织B. 加尔文主张建立政教合一的政权C. 加尔文的主张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D. 加尔文主张加强王权【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加尔文的教会组织是完全民主的和共和的;而在上帝的王国已经共和化了的地方”反映了加尔文宗教改革的建立民主的教会组织、政教合一的政权思想主张,AB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人间的王国还能够仍然从属于君王、主教和领主吗?”这种反问式的语句,说明其国家的民主化和共和化的主张,适应当时新兴资产阶级激进派的要求,因而加尔文教成为后来资产阶级进行革命、反封建的旗帜,推动了欧洲资本主义的发展,故C项说法正确,但不符合题意,而D项“加强王权”说法是错误,但符合题意。所

12、以答案为D。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近代西方的改革西方的宗教改革【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材料信息的分析与解读能力。解答本题须从题干材料中的了解其反映的加尔文宗教改革的思想主张,依据教材知识,理解主张的意义。12.奥斯曼帝国统治下的埃及,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A. 必须是马木鲁克B. 必须有很大的政治势力C. 必须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D. 必须占有大量土地【答案】C【解析】包税指在剥削阶级统治的制度下,国家或官府不直接按规定税率向纳税人征税,而是采取招标承包方式,将某一种捐税把要征收的税款数额,包给富豪私商,由承包人运用官府授给的征税权,自行确定征收办法,向纳税人收税。包税人享有包税权的前提是必须

13、能够向政府预付一年土地税。第卷(共52分)二、非选择题(13题16分,14题18分,15题18分)13.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类似医院的组织最迟在公元2年就已经有了。那年黄河一带瘟疫流行,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公元162年,皇甫规率军在外作战,适逢军队疫病流行,皇甫规便把病员集中起来治疗。公元491年,疫病流行,竞陵的王萧把自己的住宅拿出来,购买药物,收养贫苦病人。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不仅长安洛阳有,其他各州亦有。宋朝医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而且设立门诊部。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摘编自任应秋中国古代医院的演变材料

14、二 近代之前,“(英国)医院”主要是济贫、收容机构。在近代之前能请的起医生的都是贵族或富人。医患关系是一种“恩惠制度”。直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不能逾越。随着医院的兴起,教学医院把内科医生和外科医生聚集在一起参加诊断,削弱了他们科别的划分学生在化学实验、尸体解剖等操作中实践,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随着医院的出现,护理工作成为一种专门职业。摘自赵秀荣近代英国医院兴起的社会影响初探(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创办的原因

15、。(2)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答案】(1)特点:历史悠久;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日趋完善。原因:儒家仁义、民本思想的影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防止疫病的扩散、传染;天人感应观念的影响。(2)不同: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而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创办;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中国古代对医生没有统一分类管理,英国对医生进行了严格类别管理。(不同即可)【解析】试题分析:(1)根据材料一提到,皇帝选址,设置医生和药物免费给百姓治病唐朝的医院都叫“病坊”,大多都是设在庙宇的宋朝医

16、院规模空前扩大,设备完善在明朝几乎每县都有一所惠民药局,都是官办的。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概括中国古代医院的特点:举办主体多元,以政府兴办为主;规模不断扩大,设备也日趋完善。再结合所学知识即可分析其创办的原因:儒家仁义、民本思想的影响;政府维护社会稳定的责任意识;防止疫病的扩散、传染。(2)据材料二提到,18、19世纪随着自愿捐助医院的大规模建立,医院成为现代意义上的医院。中世纪,医疗从业者分为三个等级:内科医生、外科医生和药剂师,各行业之间有严格的界限临床成为医学新观念和新实践的诞生地,据此并结合所学知识即可指出近代英国医院与中国古代医院的不同之处: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官办,而英国医院主要由社会机构

17、创办;中国古代医院主要是医疗机构,英国医院兼有医疗、教育和科研等职能。考点: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中外医院制度改革原因特点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汉代以后,儒家没有真正实现唯我独尊。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互补而共存,在精神生活领域,中国人还有一些回旋的余地。中国的士大夫与君主也是既对抗又合作的关系,士大夫们一方面以儒家理念约束政权,另一方面又以专业文官的身份为政权服务:儒家的理想社会,不在天上而在人间,儒家士大夫不在朝为官时,在野为士绅与知识分子,可能比基督教的教士,有更多着力之处。于是,近代以前,中国平民百姓的生活,可能比罗马治下的平民百姓,较为舒畅,也较为优裕。摘编自许倬云万古江河

18、-中国历史文化的转折与开展材料二 李贽的悲观不仅属于个人,也属于他所生活的时代。传统的政治已经凝固,类似宗教改革或者文艺复兴的新生命无法在这样的环境中孕育。社会环境把个人理智上的自由压缩在极小的限度之内,人的廉洁和诚信,也只能长为灌木,不能形成丛林。黄仁宇万历十五年材料三 面对现代化潮流,中国近代思想界逐渐形成自己的现代化理论。19世纪40年代至90年代,中国先后出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中体西用”等观点。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出现了康有为的“托古改制”论和严复引进的社会进化理论,共同构成政治变革的理论基础。在新文化运动中,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学者公开提出“西化”的目标,宣布要“建设西洋式之新国

19、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随后,“现代化”一词逐渐代替了“西化”。20世纪40年代,有学者认为,从前我们常要说要西洋化,现在常说我们要现代化;西洋文化之所以优越,并不是因为它是“西洋的”,而是因为它是“现代的”;中国之所以到处吃亏,并不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国的”,而是因为我们的文化是“中古的”。因此主张对中国文化实行符合现代化标准的改造。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在思想领域呈现出的特征。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李贽的思想跟文艺复兴在“个人理智上的自由”方面有何相似之处?二者在促进社会转型方面起的作用有何不同?【答案】(1)特征:以儒家思想为主,多

20、种思想交融;儒家思想及其代表既约束政权又服务于政权;宗教观念淡薄,关注现实。成因:中国较早确立了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中国较早形成了民本观念(2)相似: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不同: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文艺复兴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从而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或推动了欧洲的近代化)【解析】【详解】(1)特征:依据材料一“儒家思想与佛、道思想互补而共存”的信息可知以儒家思想为主,多种思想交融;依据材料一“以儒家理念约束政权,另一方面又以专业文官的身份为政权服务”的信息可知儒家思想及其代表既约束政权又服务于政权;依据材料一“可能比基督教

21、的教士,有更多着力之处”的信息可知宗教观念淡薄,关注现实。成因:依据材料一和所学从古代中国的小农经济的主导地位、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确立以及民本观念等思考回答。(2)相似: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李贽的思想和文艺复兴时期思想家都提倡个性的自由发展,反对权威。不同:依据材料二和所学可知李贽的思想未对社会转型发挥重大作用,而文艺复兴则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和近代科学的进步以及推动了欧洲社会的转型。15.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清初建立的历代帝王庙,除了供奉三皇五帝以来的历代开业帝王外,还增入辽太祖、金太祖、明太祖等皇帝进行祭祀。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

22、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针对“华夷之分大于君臣之伦”,雍正帝驳斥道:“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摘编自常建华国家认同:清史研究的新视角等材料二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传统的“天下”观念发生动摇。王朝国家认同出现严重危机。甲午战争后,梁启超积极宣传民族国家观念,他深刻地认识到,国家欲立于民族国家之林。就必须获得广大民众认可,成为一个统一强大的民族国家。并在中国建立一个君主立宪国家,致力于开启、培养国民

23、与此相应的国家意识。革命派提出。中国在“异种残之,外邦逼之”的情况下,建立起一个现代民族国家“殆不可以须臾缓”。中华民国成立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辛亥革命后期,许多民族主义者将“中华民族”进行重新阐释、赋予其“中华民国境内所有民族”的新内涵。摘编自暨爱民百年凝聚:近代中国民族国家的认同建构(1)根据材料一,概括清朝前期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的举措,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所采取这些举措的背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与清朝前期相比,近代民族国家认同建构的突出特点,并简析其历史意义。【答案】(

24、1)举措: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背景: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特点:与救亡图存紧密联系;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意义:促进了思想解放和民族、民主意识觉醒推动了民族民主革命进程;有利于增强民族凝聚力,振奋民族精神,维护国家统一。【解析】【详解】(1)第一小问,根据材料“康熙帝将宋朝以来敬天法祖、勤政爱民的统治家法作为治国政纲,乾隆帝更是提出中华统绪,绝不断线的观点”可知,确立王朝统治的正统性和合法性;根据“康熙帝还专程前往曲阜瞻拜孔

25、庙,重用李光地等儒臣,乾隆帝时编订出版了汇通各族文字的书籍和词典”可知,构建尊孔崇儒的文化认同;根据“自我朝入主中土,君临天下,并蒙古极边诸部落俱归版图,是中国之疆土开拓广远,乃中国臣民之大幸,何得尚有华夷中外之分论哉”可知,建立各族一家的民族认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清朝统治者为实现国家认同采取这些措施的背景包括:巩固统治、加强集权的需要;政治统一、民族融合的发展;受儒家正统思想文化的影响。(2)第一小问,根据材料“自鸦片战争以来,亡国灭种的遭遇使得原有的国家认同不断被摧毁”可知,与救亡图存紧密相联;根据“梁启超认为,夫所谓元、明、清者,则皆朝名耳,朝也者,一家之私产也;国也者,人民之公产也”可知,反专制、求民主成为核心价值追求;根据“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一再强调今日中华民国成立,满、汉、蒙、回、藏五族合为一体,各族皆得享共和之权利,亦当尽共和之义务”可知,通过政治革命打破王朝政治、建设现代民族国家。第二小问,历史意义从思想解放、民主革命、民族革命、国家统一等角度概括。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