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地理示意图图表解说四步法判读地理示意图1图形特点: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发展演变规律。示意图具有重点突出、高度概括、清晰易懂的特点。2图表类型:地理原理示意图、地理过程示意图、地理事物分布模式示意图等。3命题特点:高考命题多用地理示意图作为热点地图,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地理实践力、人地协调观等核心素养。(2018高考北京卷)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读图,回答下题。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
2、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智慧解题信息提取信息整合图表信息甲处为花岗岩,属于岩浆岩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岩,岩浆来自地幔的软流层断层顶的砂岩是连续分布的,说明形成于断层之后,而花岗岩侵入砂岩中断层形成比花岗岩早乙处位于岩浆岩与石灰岩交界处炽热岩浆可能导致乙处附近石灰岩发生变质丙处溶洞位于石灰岩中,石灰岩属于沉积岩溶洞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尝试解答C地理示意图是用简明而形象的图形来表示某种地理事物的概念和结构,或说明内容较复杂的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运动过程、分布规律和演变规律等。其类型多样,一般包括地理原理图、演变图、关联图、剖面图和分布模式图等。解读地理示意图的一般步骤如下。1知图解意:理解蕴
3、含其中的“意”,是判读地理示意图的关键所在。先要根据已知信息确定示意图所表达的主题,找出示意图主要的构成要素及其显性关系;再抓住示意图中的关键信息,揭示图中地理事象的空间结构、成因特征、发展变化及其相互联系。2依图作答:在读图的基础上,通过图文转换、图图转换等形式,用简练的文字、图表等形式揭示示意图的内涵。进而结合题目的要求,将所学原理与图示信息对接起来,进行综合分析、推理和归纳,得出相关问题的答案。以示意图为载体的综合题,既要整合图内信息归纳答案要点,又要调动储备知识适当拓展,完善答案要点。(1)地理原理示意图的判读地理原理示意图能反映地理事物的成因、原理和规律。其一般判读思路如下。判断推理
4、:识别图中所表示的是何种地理事物联系过程。根据图中的构成要素及其相互关系等,正确理解示意图表达的信息,透析图中各部分的原理依据及各部分间的逻辑关系。图文互译:在理解图中各要素间逻辑关系的基础上,尝试用简洁的文字表述示意图蕴含的地理原理规律(以文释图)。(2)地理过程示意图的判读地理过程示意图能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及规律,其一般判读思路如下。关注时空分布:地理过程示意图反映地理事物的时间、空间变化过程,一定要关注图中变化过程的时空尺度。从空间看,弄清在哪里;从时间分析,多长时间,可分几个阶段。分析变化规律:抓住构图要素,根据图中箭头指向、数据或曲线变化、空间变化、阶段划分等要素分析变
5、化特点;判断主导因素,依据变化过程推断影响地理事物变化的主要因素;分析变化过程,依据图示信息推断地理事物的发展变化趋势。(3)关联示意图的判读关联示意图能反映地理事物间的逻辑关系。在分析该类图时,应注意以下几点。找关联:分析题目所给的条件和框图,确定图中表达了哪些地理要素的关联;根据图中箭头指向、线段、方框的纵横联系提取信息;弄清事物的形成或变化过程,判断各地理要素之间的因果关系;分析图中已知信息与未显示信息之间的隐形关联等;牢牢抓住图中地理要素的地位、作用以及地理要素之间相互联系与制约的关系。巧突破:根据关联示意图中的逻辑关系,找到突破口,从最有把握的方框入手,理顺相互关系,进一步判断其他内
6、容。依据所理清的关联顺序,尝试代入所选内容,验证所选内容的合理性。(4)分布模式图的判读分布模式图能反映地理事象空间位置的必然联系、事物发展的变化规律与事物间的本质联系,其一般判读思路如下。归纳分布规律:根据图示归纳地理事物分布的一般规律,确定该地理事物在局部地区分布的特异之处。分析影响因素:从图内信息到图外原理,结合所学原理判断影响地理事物分布的因素,阐释其成因及变化趋势。(5)剖面示意图的判读剖面示意图能直观、形象地反映地理现象、规律和本质。常见的剖面示意图主要有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剖面示意图等。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是揭示某一方向剖面中的地貌形态与内部构造相互关系的示意图,主
7、要内容应包括剖面方向、岩层构成、褶皱和断层形态等。判读地质地貌剖面示意图的关键是分析图中地貌、岩层形态变化的原因,并按照时间线索梳理其形成过程。山地垂直自然带谱剖面示意图能反映和揭示垂直自然带的分布规律及其影响因素,其判读要根据自然带的垂直变化,判断山体所处位置、比较不同坡向自然带分布的差异及其原因等。傍晚或夜间,地面或地物由于辐射冷却,使贴近地表的空气层随之降温,当其温度降到露点以下,即空气中水汽含量过饱和时,在地面或地物的表面就会有水汽的凝结。如果此时的露点温度在0 以上,在地面或地物上会出现微小的水滴,称为露。如果露点温度在0 以下,则水汽直接在地面或地物上凝华成白色的冰晶,称为霜。据此
8、回答12题。1下列环节中,与霜、露的形成关系密切的是()A弱、强B强、弱C弱、弱D弱、弱2梨树开花早,花期多在晚霜前,极易受晚霜危害。北京某地果农可以采取的减轻晚霜灾害的措施是()A开花期灌水B花期前树干涂白C开花后灌水D花期前覆盖地膜解析:第1题,图中为太阳辐射,为地面辐射,为大气逆辐射,为大气辐射。霜、露发生在晴朗的傍晚和夜晚,且昼夜温差较大。“晴朗”说明太阳辐射()较强;“昼夜温差大”意味着大气保温作用弱,即大气逆辐射()弱,大气辐射()强。第2题,开花前灌水,能降低地温,延缓根系活动,推迟花期,但是开花期灌水,对减轻晚霜危害作用不大,A错误;开花前树干涂白,可使树体温度上升缓慢,从而延
9、迟花期,避免或减轻霜冻危害,B正确;开花后灌水对减轻或避免霜害无作用,C错误;覆盖地膜能提高地温,但很难减少霜冻对梨花的不利影响,D错误。答案:1.B2.B(2019武汉调研)飞奔在新丝绸之路上的中欧班列从温州出发,历时约21天到达Z公司所在国家西班牙。Z公司为世界知名品牌服装生产和销售公司,被誉为快时尚的代表。快时尚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吸收和模仿当下流行的款式和元素,激发消费者的兴趣,努力创造更多款式、更低库存,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下图示意Z公司经营模式。据此回答35题。3对快时尚公司发展影响最大的因素是()A原料与动力B劳动力数量C信息和物流D人才和技术4除更新换代速度
10、快之外,快时尚产品还具有的特点是()A用料上乘质量好B价格亲民市场广C立足原创求新异D批量生产数量多5推测Z公司将其产品运送到我国的最佳方式是()A航空运输B铁路运输C公路运输D水路运输解析:第3题,据图文材料可知,快时尚以“快、狠、准”为主要特征,快时尚公司吸收当下最流行的款式和元素,进行整合设计,然后生产销售,并快速配送到市场。这些特征的实现离不开时尚元素流行趋势信息的快速获得和产品的快速投放市场,故对快时尚公司影响最大的因素是信息和物流,C选项正确;服装生产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原料和动力不是对其影响最大的因素,故A选项错误;随着经济和科技的发展,劳动力数量对服装生产的影响在逐渐减弱,劳动
11、力素质对服装生产的影响逐渐增强,故B选项错误;快时尚公司产品设计周期短,主要吸收和模仿当下流行的款式和元素,对技术要求不高,故D选项错误。第4题,根据材料信息和上题分析,快时尚产品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可见其价格亲民市场广,故B选项正确;如果用料上乘质量好,价格通常会较高,不能最大限度地满足普通消费者的需求,故A选项错误;快时尚靠吸收和模仿当下流行款式和元素制造更多款式,可见并非立足原创,故C选项错误;批量生产往往是标准化生产,而快时尚产品为当下流行款式,更新换代快,每一款产品的生产数量较少,这样不仅能减少库存,同时人为制造稀缺,刺激消费者购买,故D选项错误。第5题,航空运输适合小批
12、量、运输距离长、时效性强、高运费客货运输。铁路适合大批量、长距离、较低运费、低风险客货运输。公路适合小批量、多批次、中短距离(一般小于500 km)、灵活性要求较高的客货运输。水路运输中远洋运输适合长或超长距离、低运费、定期货物运输;内河、沿海运输适合低运费、定期货物运输。Z公司位于西班牙,距离我国较远,且快时尚的特点之一是“快”,所以首先排除水运和公路运输。快时尚产品的主要特征之一为“快”,Z公司产品从设计到上市用时不到3周(21天),而中欧班列从西班牙到达我国就需要约21天,故应选择时效性高的航空运输。答案:3.C4.B5.A地理景观图图表解说四步法判读地理景观图1图形特点:地理景观图是反
13、映地理景观空间分布的一种专题地图。显示图示区域各种地理组成要素的发展规律,揭示各要素彼此间的深刻联系和互相制约的关系,提供区域地理景观的完整概念,便于人们对制图区域进行综合性分析和研究。2图表类型:自然景观图(地质地貌、天气气候、自然灾害、生物群落等);人文景观图(聚落、农田和农业、工厂和工业、交通、人种外貌、民族风情、建筑、名胜古迹等)。3命题特点:高考命题多用人文地理和自然地理景物的照片、幻灯片和卫星图片等为载体,考查考生用地理的眼光看待问题、观察地理现象、做出合理判断的能力。(2018高考全国卷)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街道机动车道与两侧非机动车道绿化隔离带的景观对比照片,拍摄于2017
14、年3月25日。数年前,两侧的绿化隔离带按同一标准栽种了常绿灌木;而如今,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左图),另一侧则杂树丛生,灌木零乱(右图)。拍摄当日,这些杂树隐有绿色,新叶呼之欲出。据此回答(1)(3)题。(1)当地的自然植被属于()A常绿阔叶林B落叶阔叶林C常绿硬叶林D针叶林(2)造成图示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可能是该街道两侧()A用地类型差异B居民爱好差异C景观规划不同D行政管辖不同(3)图示常绿灌木成为我国很多城市的景观植物,制约其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是()A气温B降水C光照D土壤智慧解题题号信息提取信息整合(1)设问信息当地的自然植被我国东部为季风气候区,3月25日为春季,有新叶呼之欲出
15、,应为落叶阔叶林文字信息该城市位于我国东部地区;拍摄时间为3月25日;此时杂树隐有绿叶,新叶呼之欲出(2)设问信息绿化隔离带景观差异的原因说明一侧定期管理,另一侧无人管理文字、图表信息一侧灌木修剪齐整,另一侧则杂树丛生, 灌木零乱(3)设问信息制约常绿灌木栽种范围的主要自然因素常绿灌木分布在亚热带地区,即分布在最冷月均温在0_以上的地区尝试解答(1)B(2)D(3)A 自然景观图自然景观主要有地质地貌景观、水文景观、生物景观、自然灾害景观和天气气候景观等。解答自然景观图类试题,要先进行空间定位,然后分析景观指示的自然环境特征,接着分析自然景观形成的原因,并探讨人类的利用和改造、协调发展等问题。
16、判读自然景观图时要注意读取景观拍摄的时间及拍摄地点,读取景观图中的标志性地理事物,判断景观的类别或属性,并进行区域定位,分析区域特征。 人文景观图人文景观有城乡风貌、古今建筑、工农业生产情景等,其中,建筑景观是人文景观的主要标志之一。人文景观具有明显的空间性、时代性、功能性特征。判读人文景观图时,要注意提取以下信息:(1)获取自然环境信息。人文景观是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共同作用的产物,从地理角度分析人文景观,需要特别关注自然环境对人文景观的影响。(2)探讨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人文景观反映人类的主观能动性,分析人文景观时要注意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改造。 遥感影像图遥感影像图主要包括航空图像和卫星图像
17、。判读遥感影像图时,一般把影像图上地理事物的形状、大小、色调等作为主要依据,具体步骤如下:第一步,明确遥感影像图上表示的地理事物和现象的内容和分布等。第二步,判读图像上所反映出的地理事物的分布特点、运动和发展状况。第三步,运用对比分析和综合分析等方法判断遥感影像图所示的地形地貌、水系水文、植被覆盖、土壤等自然和人类活动各方面地理事物的特点和运动变化规律。(2019长春质量检测)早些年,东北地区人们借助自然环境,精巧地设计出一种特殊民居“地窖子”。一般建在附近有充足水源的坡地上,在坡地上开挖23 m深的长方形凹地;东、北、西三面以山坡作围墙,以粗大的圆木为柱、梁,抹泥草为屋墙,屋体大部分在地下,
18、南面开门窗;屋顶多以茅草为原料,顺坡而搭,冬季屋内即便不设置取暖设施,也可以安全越冬。现在“地窖子”基本被弃用。下图为“地窖子”景观图。据此回答12题。1该民居建筑特点体现的作用是()A坡地建造能节省耕地B山体作墙,冬暖夏凉C坡地下挖便于储存水源D南面开窗利于防风防沙2“地窖子”被弃用的原因最可能是()A全球气候变暖B森林锐减C科技发展D人口外迁解析:第1题,东北地区地广人稀,耕地资源丰富,“地窖子”在坡地建造是为了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不是为了节省耕地,A选项错误;东北地区冬冷夏热,“地窖子”冬天可保暖,夏季能隔热,适应当地的气候条件,B选项正确;“地窖子”建造时在坡地上开挖长方形凹地,主要目
19、的是将大部分屋体置于地下,C选项错误;南面开窗是为了避开冬季风和采光,D选项错误。第2题,全球气候变暖使冬季温度升高,但夏季更热,“地窖子”夏季仍然可以避暑,故这不是“地窖子”被弃用的原因,A选项错误;森林锐减主要是因为人们毁林开荒,不会引起“地窖子”被弃用,B选项错误;现在东北地区人口数量增加,“地窖子”的空间太小,随着科技的发展与进步,原有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善,C选项正确;人口外迁对“地窖子”被弃用影响不大,D选项错误。答案:1.B2.C从林芝前往雅鲁藏布大峡谷会经过雅鲁藏布江旁一个突兀的沙丘,其叫丹娘沙丘。丹娘沙丘景色壮丽,吸引众多游客来此观景。丹娘沙丘所在地区49月降雨丰富;10月次年3
20、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该地经济以农业为主,生活能源缺乏。下图为丹娘沙丘景观图。据此完成34题。3据图文材料推断,丹娘沙丘()A沙来自下游沙洲B沙来自背靠的山地C属于风力沉积地貌D属于流水沉积地貌4西藏加快生态环境建设,对该地区有利的影响有()水土流失减轻,沙洲面积减小风力减弱,丹娘沙丘向河道扩张,丰富旅游景观河流含沙量减小,丹娘沙丘面积减小丹娘沙丘植被恢复,裸露面积减小ABCD解析:第3题,根据景观图可知,沙丘依山傍水,位置较高,且材料“10月次年3月气候干旱,多大风,大风经过江面容易形成涡旋上升气流。河谷阶地和沙洲上植被稀少”说明沙丘
21、是上升气流挟带泥沙飘到山麓地带形成的,C对、D错;沙来自上游和下游沙洲,A错;该地山坡植被覆盖率较高,山地不是沙的来源地,B错。第4题,生态环境建设会保护该地植被,植被得到保护,则水土流失减轻,沙洲面积减小,对;植被恢复,可能会使风力减弱,丹娘沙丘增长减慢,沙岸后退,不利于旅游景观的保护,错;河流含沙量减小,则汛期沉积减少,沙源减少,则丹娘沙丘面积缩小,对;丹娘沙丘是一处著名的旅游景观,不可能大面积植树造林,错。答案:3.C4.C文字材料文字材料三步法解读文字材料1.文字材料是构成试题的最重要部分,文字材料往往包含了空间信息、时间信息(季节信息)、动植物生长习性、工农业生产特点等众多信息,同时
22、也包含了回答问题要求和答题指向,如“描述”“说明”“分析”“评价”“有利”“限制性”“水文特征”等,因此,认真研读文字材料,从文字材料中获取准确完整的信息至关重要。2文字材料包括背景文字材料和设问文字材料。(2016高考全国卷)目前,我国为保护棉农利益,控制国际棉花进口,国内的棉花价格约比国际市场高1/3;我国纺织行业工人工资一般为美国的1/4,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的3倍。我国一些纺织企业为利用国际市场棉花,在国外建纺纱厂,并将产品(纱线)运回国内加工。在我国同行业企业纷纷到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建厂的情况下,总部位于杭州的K企业独自在美国建纺纱厂。2015年4月底,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
23、10吨纱线运至杭州。据此回答(1)(3)题。(1)如果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最主要的原因是越南、巴基斯坦等国()A离原料产地较近B离消费市场较近C劳动生产率较高D劳动力价格较低(2)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考虑的主要因素可能是()A原料价格B劳动力价格C投资环境D市场需求(3)该案例表明,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已大幅度降低了()A原料使用量B劳动力使用量C运输量D设备费用智慧解题题号信息提取信息整合(1)设问信息K企业将纺纱厂建在越南、巴基斯坦等国,利润比建在美国高越南、巴基斯坦属于发展中国家,劳动力数量多且廉价,美国属于
24、发达国家,劳动力数量少且价格高(2)设问信息K企业舍弃越南、巴基斯坦等国,而选择在美国建纺纱厂说明在美国建厂并不主要考虑原料价格、劳动力价格和市场需求,而是良好的投资环境材料信息K企业在美国工厂生产的第一批110吨纱线运至杭州。利用国际市场的棉花(3)设问信息随着工业技术水平的提高我国纺纱业采用机械化生产,对劳动力的需求大大减少尝试解答(1)D(2)C(3)B(2019济南模拟)自动化机器人网络工业4.0。工业4.0是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体的工业化模式。以智能工厂为例,德国安贝格市的西门子智能工厂就是工业4.0的典范;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约1 000名;近1
25、 000个制造单元仅通过互联网进行联络,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进行工作;该工厂生产的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可靠性达到99%,可追溯性更是达到100%。据此回答13题。1安贝格市西门子智能工厂的生产方式,有利于()减少劳动力 降低产品价格提高生产效率 提高产品质量ABCD2在工业4.0的风潮下,九江石化作为我国第一家试点工厂,要实现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的目标,最关键的措施是()A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管理B改善交通,实现智能化运输C建设营销团队,实现智能化销售D培训劳动力,提升加工经验3工业4.0是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体的工业化模式,可以适用于
26、()A纺织工业B汽车工业C集成电路工业D以上工业皆可解析:第1题,德国安贝格市的西门子智能工厂“占地10万平方米的厂房内,员工仅有约1 000名”,可判断该生产方式有利于减少劳动力,对;西门子智能工厂需要建设“自动化机器人网络”的相关设备,投入的成本较大,因此并不能降低产品价格,错;“大多数设备都在无人力操作状态下工作”,说明该生产方式能提高生产效率,对;“生产的每100万件产品中,次品约为15件”说明该生产方式能提高产品质量,对。第2题,根据材料信息,“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需要的劳动力数量少,主要依靠智能化的设备和管理实现其目标,所以建设云数据中心,实现智能化管理是关键措施,A对。交通
27、运输建设属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不是某一工厂能解决的,B错。“智能物流”需要的相关人员较少,不需要建设营销团队,C错。“智能生产”主要由工业机器人承担,因此培训劳动力不是关键措施,D错。第3题,集“智能生产”“智能工厂”“智能物流”于一体的工业化模式,大大减少了劳动力数量,提高了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因而适用于生产规模大、需要劳动力多和流水作业环节多的工业生产部门,如纺织工业、汽车工业和集成电路工业等,故选D。答案:1.D2.A3.D地理表格图表解说四步法解读地理表格1表格特点:地理表格是地理数据的主要呈现形式,是考查学生阅读、理解材料和灵活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主要载体。解答表格题最关键
28、的是灵活运用表格数据,从数据中找到表格所反映的地理事物或现象的规律。2命题特点:高考命题多采用各类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表格,考查学生的区域认知、综合思维和地理实践力等。(2018高考全国卷)地处黄土高原的汾川河流域多年来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2013年7月,汾川河流域降水异常增多。下表为当月6次降水过程的时长、降水量和汾川河洪峰情况。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第6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极高。据此完成(1)(3)题。降水序号降水历时(天)降水量/mm汾川河洪峰情况1253.0无明显洪峰2480.3无明显洪峰35100.1无明显洪峰4273.2无明显洪峰5290.7洪峰流量346 m3/s625
29、4.4洪峰流量1 750 m3/s(1)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能够()A减小降水变率B减少河水含沙量C增加降水量D加大河流径流量(2)第5次降水产生洪峰的原因是此次降水()历时长 强度大下渗少 植被截流少ABCD(3)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含沙量极高,其泥沙主要源于()A河床B沟谷C裸露坡面D植被覆盖坡面智慧解题题号信息提取信息整合(1)设问信息汾川河流域植被覆盖率大幅度提高植被有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作用,会减少河水的含沙量,调节河流的径流量(2)图表信息降水历时2天说明降水历时不长降水量90.7 mm,日均降水量为45.35 mm说明降水强度大前4次降水无明显洪峰说明前4次下渗量大流域内
30、植被变化不大植被截流变化不大(3)设问信息第6次降水产生的洪水中的泥沙来源说明河床、沟谷的含沙量较小;裸露坡面经过前5次降水冲刷,泥沙很少文字信息第5次降水形成的洪水含沙量低尝试解答(1)B(2)B(3)D下表示意我国新疆北部地表覆盖对积雪的影响统计情况。据此回答13题。地表覆盖积雪开始时间(日)积雪结束时间(日)积雪日数(天)年最大雪深(cm)稀疏灌丛13626813211.0草地13526612929.6农田13626412833.5建设用地13327314023.4注:积雪年从每年的7月1日开始至次年的6月30日结束。积雪开始时间以连续5天以上日积雪深度大于5 cm为标准;积雪结束时间以
31、连续5天积雪深度小于5 cm为标准。1根据表中数据,下列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覆盖是()A稀疏灌丛B草地C农田D建设用地2关于积雪结束时间不同的原因,说法正确的是()A稀疏灌丛接受太阳辐射较多,积雪消融速度较快B草地植被萎缩,积雪紧实度较小,消融速度较快C农田地表裸露,反射率大,积雪消融速度慢D建设用地有高大建筑物,加快了积雪的消融3下列关于积雪对地理环境的影响,说法正确的是()A积雪的保温作用,改变了土壤温度B积雪反射率高,使大气温度增高C增强地面辐射,增加大气湿度D增加土壤水分,减少地表径流解析:第1题,积雪厚度越大,说明形成积雪的条件越好。对比表中不同地表覆盖下年最大雪深可知,农田年最大
32、雪深数值最大,为最有利于积雪形成的地表覆盖,故选C。第2题,根据表中数据,稀疏灌丛积雪结束时间是268日,较晚,说明积雪消融速度较慢,A错;积雪的紧实度越小,越有利于积雪消融,草地积雪结束时间是266日,较早,说明积雪消融速度较快,积雪紧实度较小,B对;农田积雪结束时间是264日,最早,说明积雪消融速度最快,C错;高大建筑物的遮阳作用,减缓了积雪的消融,D错。第3题,积雪覆盖地表,具有保温作用,改变了土壤温度,A对;积雪的反射率高,可以减弱地面辐射,降低大气温度,B、C错;地面积雪融化可以增加土壤水分,增加地表径流,D错。答案:1.C2.B3.A(2019太原阶段测评)2018年9月1516日
33、,超强台风“山竹”先后在菲律宾北部和我国广东登陆,截至9月17日,造成菲律宾65人死亡,多地受灾严重。下表示意19512010年西北太平洋海域台风的统计数据。据此回答46题。春季夏季秋季冬季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个数1.911.210.91.6平均每年登陆我国的台风个数0.14.52.50超强台风形成的总个数161304.此次受灾人员伤亡大、损失严重的又一原因是台风引发了()A地震和海啸B狂风和沙尘暴C山洪和寒潮D滑坡和泥石流5据表可知()A台风是夏秋两个季节所特有的天气现象B冬春两季没有台风在我国的沿海登陆C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成台风的可能性最大D夏季是超强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6西北太平洋海域秋季
34、台风势力依然强大的主要原因是()A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进一步增强B陆地降温快导致海陆热力差异增大C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势力强大D太阳直射点南移导致低纬海水偏暖解析:第4题,台风会带来狂风、暴雨和风暴潮,从而引发滑坡、泥石流,D选项正确;地震是地球内能的强烈释放引发的,海底地震可诱发海啸,这些灾害不是台风引发的,A选项错误;沙尘暴的形成条件之一是地表物质疏松,台风过境会带来暴雨,地表物质黏重不易发生沙尘暴,B选项错误;台风主要发生在夏秋季节,寒潮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故寒潮的形成与台风无关,C选项错误。第5题,根据表中信息可知,西北太平洋夏季平均每年生成的台风个数最多,说明西北太平洋夏季生成台风的可
35、能性最大,C选项正确;台风的多发季节是夏秋季节,但冬春季节也会发生,不是夏秋季节的特有天气现象,A选项错误;从表中信息可知,春季也有台风登陆我国,秋季是超强台风发生频率最高的季节,B、D选项错误。第6题,台风发源于热带或副热带洋面,秋季太阳直射点南移,导致低纬度海水偏暖,有利于台风的形成,D选项正确;西北太平洋海域副热带高气压带势力最强的季节是夏季,秋季已经减弱,A选项错误;海陆热力性质差异是形成季风的原因,B选项错误;台风势力强弱与台风中心区气压有关,与赤道低气压带和信风带关系小,C选项错误。答案:4.D5.C6.D(2019洛阳统考)“网上养殖”共享农业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认养、线下
36、代养的O2O互联网养殖模式。近年来,由深圳乐农之家发起的互联网养殖的全新模式,已上线了多款深受投资者和消费者喜爱的生态养殖产品。据此回答12题。1“网上养殖”共享农业的特点是()A农业技术先进,生产规模大B符合食品安全理念,发展潜力大C自由认养,不利于农村生态保护D消费人群仅指向年轻人,市场狭窄2“网上养殖”共享农业的发展,对我国农业发展的影响是()A农业生产活动不再受自然条件制约B追随市场需求,不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C农产品与用户直接对接,交易成本较高D留住劳动力,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解析: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网上养殖”是通过互联网技术,实现线上认养、线下代养的O2O互联网养殖模式,该
37、模式只是借助互联网实现了用户“定制化”养殖,农业技术并不先进,故A选项错误;线上认养,线下代养过程是在生态农场,利于农村生态保护,符合食品安全理念,发展潜力大,故C选项错误,B选项正确;“网上养殖”消费人群广泛,不仅仅指向年轻人,故D选项错误。第2题,“网上养殖”需要线下代养,线下代养受自然条件制约,故A选项错误;“网上养殖”追随市场需求,有利于农业产业结构升级,故B选项错误;农产品与用户直接对接,不需要第三方介入,交易成本较低,故C选项错误;“网上养殖”会使农业经济效益提高,增加就业机会,减少外出打工的青壮年劳动力数量,缓解农村人口老龄化问题,故D选项正确。答案:1.B2.D丹霞地貌是红色砂
38、岩、砾岩(一般认为在河流或湖泊环境中沉积形成)广泛发育的地区,由于地壳抬升,在长期的外力作用下形成的柱状、峰林状地貌。福建省丹霞地貌“顶平、身陡、麓缓”,而甘肃省则表现为“顶圆、檐突、身陡、麓缓”(如下图)。据此回答34题。3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是()A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地壳抬升外力侵蚀B地壳抬升流水沉积地壳下沉外力侵蚀C地壳下沉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D流水沉积地壳抬升外力侵蚀地壳下沉4福建省和甘肃省丹霞地貌特征有所差异,主要是因为()A气候条件不同B地质构造不同C沉积环境不同D岩石类型不同解析:第3题,结合材料可知,丹霞地貌是沉积岩经外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据此可推断其形成的地质过程:首先是地
39、壳下沉,水体中的泥沙沉积并固结成岩,形成红色砂岩、砾岩等沉积岩,再经地壳抬升,最后经外力侵蚀,形成丹霞地貌。故选C。第4题,福建省地处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年降水量十分丰富,流水作用强烈;甘肃省地处西北内陆,主要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降水量少,风力作用显著,A对。根据丹霞地貌形成的地质过程判断,福建省和甘肃省两地丹霞地貌的沉积环境、岩石类型和地质构造相似,B、C、D错。答案:3.C4.A(2019贵州高考适应性考试)2019年1月25日,小明在查询甲、乙两城市之间的最低往返机票价格时,发现不同日期的价格差异很大,下表示意查询结果。据此回答56题。2019年2月1日2019年2月
40、10日甲乙257元3 520元乙甲3 960元387元注:2019年2月4日为除夕。5甲、乙分别对应的城市可能是()A贵阳、深圳B广州、成都C兰州、拉萨D北京、上海6两城市往返机票价格差异的主要成因是()A地域文化差异B气候适宜度差异C就业机会差异D城市空间结构差异解析:第5题,2019年2月410日是春节假期,2月1日前后在外地务工的人员大多返乡过年,人口主要从经济发达地区流向经济较落后的地区;2月10日前后,回乡过年的务工人员要重新回到工作城市上班,人口主要从经济较落后地区流向经济发达地区。机票价格随着市场需求而变化,供不应求时票价高,供大于求时票价低。据表中票价信息可知,乙城市是经济发达
41、城市,甲城市是经济落后的城市。通过上述分析,甲城市可能是贵阳,乙城市可能是深圳。故A选项正确。广州是经济发达城市,成都是经济较落后的城市,故B选项错误;兰州和拉萨均为经济较落后的城市,故C选项错误;北京和上海均为经济发达城市,故D选项错误。第6题,两城市往返机票价格差异主要是人口迁移导致的,经济发达地区就业机会多,收入高,吸引经济欠发达地区人口迁入,造成春节期间人口流动的主要方向出现时间差异,进而造成票价差异。答案:5.A6.C(2019高考全国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
42、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回答79题。7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8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9伴随着洼地增多增大,周边地区可能出现()A水土流失B沼泽化C土地沙化D盐碱化解析:第7题,本题考查的是外力作用对区域生态的影响。依据材料“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和泥沙”可知,该地主要外力作用为流水沉积,B项正确。第8题,本题考查的是外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影响。该地位于半干旱、半湿润地区,且距冬季风源地(蒙古西伯利亚地区)近,风力侵蚀作用显著,C项正确。第9题,
43、本题考查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因河流断流,地下水位降低,植被减少,加上风力作用,会造成土地沙化,C项正确;地下水位上升才易出现沼泽化、盐碱化,B、D项错误;该地区属于表土流失,而非水土流失,A项错误。答案:7.B8.C9.C一、选择题(2019湖北华大新高考联盟质量测评)暑假期间,家住中国M地的小丹跟随旅游团乘大巴到N地观光旅游,旅游大巴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下图为旅游大巴的出行路线示意图。据此回答12题。1出发与返回时,小丹的座位分别位于客车前进方向的右侧、左侧,为避免阳光照射,小丹()A去N地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B去N地途中,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C返回途中,全程要拉上窗帘D返回途中,
44、全程不需要拉上窗帘2M地所在的城市可能是()A乌鲁木齐(43N,87E)B武汉(30N,114E)C哈尔滨(45N,127E)D成都(30.5N,103E)解析:第1题,根据“暑假”“中国M地”可推知,太阳直射点在北半球,当地应该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根据“往返途中经过此地时,太阳恰好位于正东、正西方向”这一信息可知,太阳视运动方位变化是东北正东东南正南西南正西西北。因此,从M地出发到中途点间,太阳在东北方向,从中途点至N地间,太阳在东南方向;从N地返回至中途点间,太阳在西南方向,从中途点至M地间,太阳在西北方向。根据题意,小丹的座位始终位于东侧或南侧。去N地途中,小丹全程会被太阳照射到,因此全
45、程要拉上窗帘;返回途中,在东西向的路段时,小丹位于南侧,而太阳在西南方向,因此这一路段小丹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需要拉上窗帘,其他路段小丹在东侧,而太阳在西侧,不会被太阳直接照射到。A正确。第2题,根据题中“日出时出发,日落时回到出发地”可知,日出和日落的时间分别是北京时间5:40、19:10,推算出当地白昼时间为13小时30分钟。据此推算出当地地方时的日出时间为5:15。再根据北京时间(120E)5:40与当地地方时5:15的时差计算经度差,从而推算出当地经度约为114E。B正确。答案:1.A2.B某校学生到我国一村落进行地理考察。他们下车后,只见面前水田沟渠纵横,前方高山耸立、左侧椰林成排。
46、他们步行进入村落,见到民居间有多处涌泉。村民带领他们参观该村的祠堂,提及当初其祖先因受连年灾荒,不得不渡海来此。据此回答35题。3该村落所处地形可能为()A山地B冲积扇C三角洲D高原4该地所处自然带最可能为()A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带B热带草原带C温带落叶阔叶林带D热带雨林带5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后,对当地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A地形B河流C植被D道路解析:第3题,由材料可知,该村落位于高山山前地区,地形平坦开阔,水源充足,且有涌泉分布,故该村落所处地形可能为冲积扇。选B。第4题,由材料可知,该村落有椰林分布,应位于热带地区,自然带为热带雨林带。选D。第5题,由材料可知,村民的祖先渡海来此之后,
47、营造了水田,栽种了椰树,因此改造最显著的自然景观是植被。选C。答案:3.B4.D5.C(2019郑州质量预测)人口年龄结构对区域发展至关重要,其中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最具经济活力。读我国某市19902015年不同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统计表,回答67题。年份年龄段年龄段人口占全国年龄段人口比重1990年019岁2.31%2010年2039岁1.81%2015年2544岁1.96%6.该市()A19902010年青壮年比重持续上升B19902015年老龄化程度不断减轻C19902010年黄金年龄劳动力大量迁入D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7据此推断,2010年后该市()
48、A基础设施改善B生态环境趋好C生活成本降低D就业机会增多解析:第6题,由表可知,该市1990年019岁人口至2010年时变为2039岁黄金年龄劳动力,但该部分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的比重从2.31%下降为1.81%,说明该黄金年龄劳动力人口大量外迁,青壮年人口比重下降,A、C错;1990年至2015年,019岁人口成为2544岁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从2.31%下降为1.96%,青壮年人口外迁,老龄人口在该市人口的比重相对上升,老龄化程度加重,B错;20102015年2039岁人口成为2544岁有经验的劳动力人口,占全国同年龄段人口比重由1.81%上升到1.96%,表明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
49、回流,D对。第7题,根据上题分析,20102015年有经验的劳动力出现回流,说明2010年后该市劳动力就业机会增加,D对。城市基础设施改善给劳动力人口带来的收入少,因而对其迁移影响很小,A错。经济因素是影响人口迁移的最主要因素,生态环境变化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小,B错。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各城市生活成本呈上升趋势,C错。答案:6.D7.D(2019济南模拟)迂回扇是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地发生的,故当河湾侧蚀较慢时,凸岸边滩外缘的滨河床沙坝不断加高,当河湾侧蚀加快后,凸岸边滩迅速淤长。若侧蚀再度减缓,则在凸岸边滩外缘新的位置上又会出现相对高起的滨河床沙坝,该
50、过程反复进行,便形成完整的迂回扇。下图为迂回扇形成过程示意图。据此回答89题。8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A匀速坍塌B加速坍塌C减速坍塌D间歇坍塌9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河流长度增加,弯曲度变大河流沙坝之间沼泽、洼地增多图中沙坝的形成顺序是4321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ABCD解析:第8题,根据材料信息,迂回扇是在河湾侧向蠕移过程中产生的,因侧向运动是脉动式而不是连续均匀发生的,故河流凹岸地区发生坍塌的规律是间歇坍塌,故选D。第9题,在迂回扇形成过程中,凸岸不断堆积,凹岸不断侵蚀,河道弯曲不断加大,河流长度相应增加,对;河流沙坝之间地势较低,易积水形成
51、沼泽、洼地,对;图中沙坝1弯曲度最小,其形成时间最早,沙坝4弯曲度最大,其形成时间最晚,图中沙坝的形成顺序是1234,错;迂回扇形成过程中,河流长度增加,但落差没有变化,因而河流纵比降变小,流速变慢,对。答案:8.D9.C在温带,树木有明显的年轮,可以代表不同年份生长条件的差异。下图为欧洲温带同一纬度不同地区甲、乙、丙三棵同种柏树横切面图(横切面取自同一高度的树干,各图的比例尺相同)。据此回答1011题。10推测甲、乙两棵树年轮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A热量B降水C光照D人类活动11丙树()A年轮不对称的原因是受强风影响B所在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大C年轮密集的一侧朝向太阳D所在地区降水年际变化小解
52、析:第10题,由材料可知,甲、乙两棵树为同种的柏树且所处纬度相同,年轮中稀、疏的交替分布特点一致,两棵树的树龄相当,不同的是各年轮的间距,结合所学知识和生活实践可推知两棵树年轮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是降水,B项正确。两棵树位于同纬度地区,热量条件相差不大,A项错误;光照主要影响树木朝阳、背阴面的年轮间距,C项错误;人类活动对于树木年轮差异形成的影响较小,D项错误。第11题,丙树年轮不对称主要是受光照的影响,年轮密集的一侧处于背阴面。年轮分布与当地的风向、风力关系不大。丙树年轮分布较均匀,说明其所在地降水的年际变化较小,树木每年的生长速度相近。答案:10.B11.D二、非选择题12(2019东北三省
53、四市联考)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井冈山(图甲)地处湘赣边界,方圆数百千米,山间小盆地众多。在漫长的地质演化中,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和坚硬的岩石分别演化成为“井”和“冈”,形成“井”字形地貌(图乙)。“山岭高耸,森林茂密,峡谷深切”是井冈山地区的真实写照。独特的地理位置和自然条件,使其成为我国的革命摇篮。现在,该地区农村经济发展迅速,但能源是制约其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1)推测井冈山特殊的“井”字形地貌的成因。(2)说明红军选择井冈山作为根据地的自然地理条件。(3)依据井冈山自然地理环境特征,立足本地,从开源角度提出两项缓解农村能源短缺的措施并说明理由。解析:(1)根据材料
54、“井冈山地区多次发生海陆变迁,岩性松软和坚硬的岩石分别演化成为井和冈”可知,井冈山地貌是内外力共同作用的产物。内力作用使得地壳缓慢上升,松软的岩石被外力侵蚀形成了山间小盆地“井”;坚硬岩石则上升为高耸的山岭“冈”。(2)主要分析地形(山岭高耸、峡谷深切、小盆地众多)和植被(森林茂密)对红军建立根据地的意义。(3)井冈山地区为亚热带季风气候,地形起伏大,植被覆盖率高,河流落差大,因而可从植被和河流落差两方面出发寻找开发能源的措施。答案:(1)该地经历了多次海陆变迁,地质作用复杂(或内外力共同作用的结果);构成破碎、岩性松软的岩石,在外力作用下,沿裂隙破碎地带风化、侵蚀成谷地(盆地);构造完整、岩
55、性坚硬的岩石难被侵蚀,相对抬升成为山冈。(2)井冈山处于湘赣边界,地理位置偏僻;地形复杂,地势险要,易守难攻;森林茂密,较为隐蔽;自然条件相对优越,山间小盆地农耕条件较好,可为部队提供一定粮食补给。(3)营造薪炭林: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林木生长快;山地丘陵面积广阔,宜林地广。开发小水电: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多且流量较大;山地丘陵地形,河流落差大,水能丰富。生产沼气: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充足,植被茂密,原料丰富;亚热带季风气候,热量充足,利于发酵。(任选两种方式解释,若选择太阳能解释合理也可)13(2019南昌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相关部门对云南省西部山区某自然村进行
56、了农业普查,下图是该村地形剖面图。该村面积约1.5 km2,2018年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286人。农作物以水稻为主,20世纪80年代以来,水稻生产的熟制逐步发生改变,大部分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海拔1 000 m附近稻田一直保持一年两熟,成为该村的基本农田。(1)与户籍人口相比,简述该村常住人口的年龄结构特点。(2)说明海拔1 000 m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3)分析该村水稻熟制改变的积极影响。解析:(1)根据文字材料可知,该村户籍人口362人,常住人口只有286人,常住人口比户籍人口少。考虑到该村位于边远山区,经济发展水平低,劳动力就业机会少,青壮年劳动力多流向经济
57、发达地区,村中常住人口多为儿童和老人。(2)海拔1 000 m附近稻田成为该村基本农田的有利条件,可从自然条件和人文条件两方面分析。自然条件可从光热、地形、土壤等方面分析;人文条件可从耕作历史、离村庄距离等方面分析。(3)由材料可知,该村水稻熟制由一年两熟改为一年一熟,因而可从减少劳动量、减轻土地压力和保证一年一熟水稻生长的热量条件等方面分析其积极影响。答案:(1)少儿及老年人口比重高;青壮年人口比重低。(2)海拔高,昼夜温差大,利于有机质积累;位于阳坡,光照强(地形平坦,便于耕作);距离村庄较近,利于耕作和管理(耕作历史悠久,土壤肥沃)。(3)减少劳动量,缓解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改善水稻生长期水热条件,提升稻米品质;减轻土地压力,改善土壤肥力。- 23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