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山东省日照市2020届高三生物6月校际联合考试试题(含解析)一、选择题:1.新型冠状病毒外有包膜,这层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还含有病毒自身的糖蛋白S,该糖蛋白S可以与人体某些细胞表面的蛋白ACE2结合,使病毒的包膜与宿主细胞膜融合,进而侵入宿主细胞。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 )A. 新型冠状病毒外包膜成分与肺炎双球菌的荚膜相同B. 新型冠状病毒的糖蛋白S是在其自身核糖体上合成的C. 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选择透过性D. 新型冠状病毒糖蛋白S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答案】D【解析】【分析】1、生物病毒是一类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只含单一核酸(DNA或RNA),必须在活细胞
2、内寄生并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型微生物。2、生物膜的结构特点: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功能特性:具有选择透过性。【详解】A、新型冠状病毒外包膜主要来源于宿主细胞膜,因此其成分与宿主细胞膜相同,但与肺炎双球菌的荚膜不同,A错误;B、新型冠状病毒没有细胞结构,不含核糖体,B错误;C、新型冠状病毒进入细胞的过程依赖于生物膜的流动性,C错误;D、新型冠状病毒的糖蛋白S能够与双缩脲试剂发生紫色反应,D正确。故选D。2.研究发现,真核细胞内脂肪的合成与有氧呼吸过程有关,其作用机理如下图所示。据图分析合理的是( )A. Ca2+进出内质网和线粒体的方式均为主动运输B. Ca2+通过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三阶段来影响脂
3、肪合成C. 若蛋白S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中脂肪的合成量减少D. 细胞内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答案】D【解析】【分析】小分子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和特点:名称运输方向载体能量实例自由扩散高浓度低浓度不需要不需要水,CO2,O2,甘油,苯、酒精等协助扩散高浓度低浓度需要不需要红细胞吸收葡萄糖主动运输低浓度高浓度需要需要小肠绒毛上皮细胞吸收氨基酸,葡萄糖,K+,Na+等【详解】A、图中Ca2+进内质网是主动运输(需要载体、需要能量、逆浓度梯度),出内质网是协助扩散(顺浓度梯度、需要载体、不需要能量),A错误;B、Ca2+通过参与调控有氧呼吸第二阶段(柠檬酸循环)来影响脂肪合成,B错误
4、;C、由于密码子的简并性等原因,基因突变不一定会导致生物性状改变,因此若蛋白S基因发生突变,则细胞中脂肪的合成量不一定减少,C错误;D、磷脂分子的头部是亲水的,尾部是疏水的,故细胞内包裹脂肪的脂滴膜最可能由单层磷脂分子构成,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结合模式图,考查细胞呼吸、物质跨膜运输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细胞有氧呼吸的具体过程;识记基因突变与性状改变之间的关系;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及特点,能正确分析题图,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3.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
5、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 胎儿和成人的肝细胞中均含有与AFP合成相关的基因B. 肝细胞癌变后,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基因不容易表达C. 指导合成AFP的基因属于原癌基因,发生突变后才表达D. 检验血液中AFP是否超过正常值可用于癌症的初步筛查【答案】C【解析】【分析】1、癌细胞是指受到致癌因子的作用,细胞中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变成不受机体控制的、连续进行分裂的恶性增殖细胞。2、细胞癌变的原因包括外因和内因,外因是各种致癌因子,内因是原癌基因和抑癌基因发生基因突变。3、癌细胞的特征:能够无限增殖;形态结构发生显著改变;细胞表面发生变化,细胞膜的糖蛋白等物质减少。【
6、详解】A、细胞分化过程中遗传物质不变,故胎儿和成人的肝细胞中均含有与AFP合成相关的基因,A正确;B、肝细胞癌变后,变成了可以连续增殖的细胞,细胞内与凋亡有关的基因不容易表达,B正确;C、由题意: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说明指导合成AFP的基因正常时也表达,C错误;D、由题意“正常情况下,甲胎蛋白(AFP)主要来自胚胎的肝细胞,胎儿出生后约两周AFP从血液中消失。但慢性肝炎、肝硬化患者的肝细胞再生时,AFP会升高,尤其当肝细胞发生癌变时,AFP会持续性显著增高”,所以检验血液中AFP是否超过正常值可用于癌症的初步筛查,D正确。故选C。【点睛】本题考查细胞癌变的相关知
7、识,意在考查考生的审题能力,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要求考生识记癌细胞的特征,掌握癌细胞形成的原因,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4.某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A. 图示过程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B. 让褐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中出现其他颜色个体的原因是基因重组C. 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最多有27种D. 褐色个体与黑色个体杂交,子一代可能有黄色:褐色:黑色=2:3:3【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和题干信息可知:该哺乳动物的毛色由位于常染色体上、独立遗传的3对等位基因控制
8、,说明该性状的遗传遵循自由组合定律。其中A_B_dd基因型的个体表现为黑色,D-、aa_ _dd的表现为黄色,A_bbdd的表现为褐色。【详解】A、图示过程中该哺乳动物的毛色受三对等位基因控制,说明基因与性状之间不是一一对应的关系,A正确;B、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有AAbbdd、Aabbdd、aabbdd,表现为褐色、褐色、黄色,出现黄色的原因是等位基因A、a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B错误;C、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D-、aa_ _dd,要使基因型相同的杂合黄色个体相互交配,子代基因型种类最多,则该黄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aBbDd,相互交配,子一代的基因型有3
9、33=27种,C正确;D、褐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bdd,黑色个体的基因型为A_B_dd,当两者基因型分别为Aabbdd、AaBbdd时,相互杂交,子代表现型及比例为黄色(D-、aa_ _dd)褐色(A_bbdd)黑色(A_B_dd)=(1/4)(3/41/2):(3/41/2)=233,D正确。故选B。【点睛】本题旨在考查理解基因与性状的关系、自由组合定律等知识要点,要求考生能够根据图形写出三种颜色的基因型,识记基因与性状的关系,掌握基因自由组合定律的计算,属于中档题。5.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某miRNA能抑制W基因控制的蛋白质(W蛋白)的合成。某真核细胞内该miRNA的形成及其发
10、挥作用的过程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的起始密码相结合B. 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中用于翻译C. 由于基因的选择性表达,部分细胞内会出现mi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D. 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miRNA直接与W基因mRNA结合所致【答案】B【解析】【分析】分析题图:miRNA基因在细胞核中转录形成后进行加工,然后通过核孔进入细胞质,再加工后与W基因的mRNA结合形成复合物,进而阻碍翻译过程的进行。【详解】A、miRNA基因转录时,RNA聚合酶与该基因首端的启动子相结合,而起始密码子在mRNA上,A错误
11、;B、真核细胞内W基因转录形成的mRNA在细胞核内加工后,进入细胞质用于翻译,B正确;C、miRNA是一类非编码RNA,细胞内不会出现miRNA控制合成的蛋白质,C错误;D、miRNA抑制W蛋白的合成,是通过单链结构的miRNA与蛋白质结合形成的miRNA蛋白质复合物直接与W基因的mRNA结合所致,D错误。故选B。6.在某岛上,本来只居住着一类栖息于低矮、粗糙树干上的绿安乐蜥。棕安乐蜥入侵后,占据了低矮的树干,绿安乐蜥都转移到高处的树枝上。15年后,绿安乐蜥拥有了更大的足垫,足垫上有更多具粘着性、附带刚毛的鳞,使其更好地在高处狭窄、光滑的树枝上生活。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树上的绿安乐蜥种
12、群中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B. 棕安乐蜥的入侵决定了绿安乐蜥变异的方向C. 棕安乐蜥的入侵是绿安乐蜥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重要原因D. 足垫的变化说明绿安乐蜥经过进化已经形成了新的物种【答案】C【解析】【分析】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观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在于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突变和基因重组、自然选择及隔离是物种形成过程的三个基本环节,通过它们的综合作用,种群产生分化,最终导致新物种的形成。其中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定向的改变并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详解】A、树上的绿色蜥蜴种群中不一定产生了新的基因,但种群的
13、基因频率可能发生了变化,A错误;B、变异是不定向的,B错误;C、褐色蜥蜴的入侵改变了绿色蜥蜴的生活方式,可能改变了绿色蜥蜴种群的基因频率,C正确;D、褐色蜥蜴的入侵导致绿色变色蜥种群发生了进化,但不一定产生了生殖隔离,D错误。故选C。7.豌豆的紫花和白花性状分别由等位基因C、c控制。某豌豆种群中,基因型为CC的个体占30,基因型为cc的个体占10,该种群在自然条件下繁殖两代获得F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 豌豆花色的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B. F2中c基因频率为40C. F2中紫花豌豆占27/40D. F2中CC基因型的个体占9/25【答案】D【解析】【分析】豌豆是自花传粉、闭花授粉的植物,
14、故自然状态下进行自交,故由题意知,CC=30%,cc=10%,Cc=60%。【详解】A、豌豆花色由一对等位基因C/c控制,其遗传遵循基因分离定律,A正确;B、由于没有自然选择和可遗传的变异等因素的影响,故基因频率不变,F2中c基因频率为10%+1/260%=40%,B正确;C、由于自然状态下豌豆进行自交,F2中紫花豌豆(C_)中,亲本30%CC自交子二代产生30%CC,亲本60%Cc自交,子二代显性性状C_占60%1/4+60%1/23/4=3/8,所以F2中紫花豌豆占30%+3/8=27/40,C正确;D、由C项可知,F2中CC基因型分别为亲本30%CC、60%Cc自交产生的CC,故CC的个
15、体占30%+60%1/4+60%1/21/4=21/40,D错误。故选D。8.内环境稳态是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下列属于内环境稳态失调现象的是( )A. 患流感后,机体出现了低烧B. 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C. 空腹时,血糖浓度0.9g/LD. 运动后,血浆pH由7.43降至7.36【答案】A【解析】【分析】关于“内环境稳态的调节”应掌握以下几点:(1)实质:体内渗透压、温度、pH等理化特性和化学成分呈现动态平衡的过程;(2)定义:在神经系统和体液的调节下,通过各个器官、系统的协调活动,共同维持内环境相对稳定的状态;(3)调节机制: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4)层面:水、无机盐、
16、血糖、体温等的平衡与调节;(5)意义: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详解】A、体温相对稳定是稳态的一个方面,则低烧说明内环境稳态失调,A正确;B、寒冷时,骨骼肌不自主战栗,增加产热,维持体温相对稳定,没有发生稳态失调,B错误;C、正常人在空腹时的血糖浓度为0.8-1.2g/L,血糖浓度为0.9g/L,说明血糖处于相对稳定状态,C错误;D、运动过程中人体血浆pH由7.43下降到7.36,其血浆的pH值仍在正常波动范围内,没有引起人体内环境稳态失调,D错误。故选A。9.树突状细胞(DC)受到抗原刺激时,其表面的CD80等标志性蛋白会大量表达,从而激活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DC功能低下的部分患者
17、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能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DC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B. DC能够识别和呈递抗原C. DC来自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D. 正常人接种疫苗后,DC表面CD80的表达量较低【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题干信息“树突状细胞(DC)受到抗原刺激时,其表面的CD80等标志性蛋白会大量表达,从而激活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可推测DC是一种免疫细胞,能高效地摄取、加工处理和呈递抗原,从而激发免疫反应,与巨噬细胞功能类似。【详解】A、由题意“DC功能低下的部分患者在接种乙肝疫苗后不能产生对乙肝病毒的免疫应答”,说明DC参与人体的特异性免疫,A正确;B、当受到抗原刺激
18、时,其表面标志性蛋白CD80等会大量表达,从而激活T细胞,发挥免疫作用,说明DC能识别和呈递抗原,B正确;C、DC属于免疫细胞,来自于造血干细胞的分化,C正确;D、正常人接种疫苗后,DC表面CD80的表达量较高;DC功能低下的部分患者接种疫苗后,DC表面CD80的表达量较低,D错误。故选 D。10.茉莉酸(JA)广泛存在于高等植物细胞中,其作用具有多效性,如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促进叶片脱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有关JA的说法错误的是( )A. JA属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高浓度下不会产生明显的生理效应B. JA与相应受体结合后,可调节与乙烯生成有关基因的表达C. JA与脱落酸等其他激素相互协调地调
19、控植物的生长发育D. JA能提高扦插繁殖的成功率【答案】A【解析】【分析】生长素的作用表现出两重性:既能促进生长也能抑制生长;既能促进发芽也能抑制发芽;既能防止落花落果也能疏花疏果;生长素的主要合成部位是幼嫩的芽、叶和发育中的种子。在植物的各个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在生长旺盛的部分。赤霉素的主要作用是促进细胞伸长,从而引起植物的增高,促进种子的萌发和果实的发育;合成部位主要是未成熟的种子。脱落酸的主要作用是抑制细胞分裂,促进叶和果实的衰老和脱落;合成部位是根冠、萎焉的叶片等;分布在将要脱落的器官和组织中含量多。乙烯的主要作用是促进果实成熟;合成部位是植物体各个部位。【详解】A、JA可以促进乙烯
20、的生成、促进叶片脱落、促进不定根的形成,属于植物生长调节物质,但高浓度下的生理效应无法判断,A错误;B、JA可以促进乙烯的生成,说明其可诱导与乙烯生成有关的基因的表达,B正确;C、JA可以促进促进叶片脱落,脱落酸也促进叶片衰老和脱落,可见JA与脱落酸等其他激素相互协调地调控植物的生长发育,C正确;D、JA可以促进不定根的形成,说明其能提高杆插繁殖的成功率,D正确。故选A。11.水稻泥鳅共作是将水稻种植和泥鳅养殖有机结合的一种新型生态农业模式。泥鳅是一种杂食性动物,能对稻田杂草和害虫进行扰动和取食。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水稻、杂草、泥鳅和害虫构成一个群落B. 引入泥鳅不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
21、循环C. 此模式改变了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D. 此模式提高了各营养级间的能量传递效率【答案】C【解析】【分析】1、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2、生态农业:是按照生态学原理和经济学原理,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成果和现代管理手段,以及传统农业的有效经验建立起来的,能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现代化农业。生态农业能实现物质和能量的多级利用。【详解】A、生物群落包括该区域中所有动物、植物和微生物,因此水稻、杂草、泥鳅和害虫还不足以构成一个群落,A错
22、误;B、引入泥鳅能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错误;C、此模式改变了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的流行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C正确;D、该模式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D错误。故选C。12.鼠害会严重威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与草原的生态安全,是我国草原退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如图为巴里坤哈萨克自治县草场上三趾跳鼠的种群数量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ac段,该草场三趾跳鼠的种群增长速率呈现由“小大小”的变化趋势B. 引入三趾跳鼠的天敌后,图中K值不会发生变化C. c点时,三趾跳鼠的分布差异可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D. b点时,三趾跳鼠的性别比例可预测未来鼠种群数量的变化
23、【答案】A【解析】【分析】1、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变化:种群数量由0K/2时,增长速率逐渐增大;种群数量为K/2时,增长速率最大;种群数量由K/2K时,增长速率不断降低;种群数量为K时,增长率为0。2、种群的数量特征包括种群密度、年龄组成(增长型、稳定型和衰退型)、性别比例、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其中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能决定种群密度的大小;年龄组成能预测种群密度的变化;性别比例也能影响种群密度的大小。【详解】A、ac段,该草场三趾跳鼠的种群增长速率呈现由“小大小”的变化趋势,K/2时增长速率最大,A正确;B、K值的大小取决于环境条件,引入三趾跳鼠的天敌后,图中K值会减小,
24、B错误;C、三趾跳鼠的分布属于种群的空间特征,不能反映群落的水平结构,C错误;D、b点时,三趾跳鼠的年龄组成可预测未来鼠种群数量的变化,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结合曲线图,考查种群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种群的数量特征,掌握各数量特征之间的关系;识记种群数量变化曲线,掌握S型曲线增长速率变化规律,再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13.不同微生物对营养物质的需要各不相同。下列有关硝化细菌营养的叙述错误的是( )A. 水是硝化细菌的营养要素之一B. 牛肉膏可为硝化细菌提供碳源C. 氮源物质为硝化细菌提供能源D. 无机盐是硝化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答案】B【解析】【分析】1、培养基的营养构成:各种培
25、养基一般都含有水、碳源、氮源、无机盐,此外还要满足微生物生长对pH、特殊营养物质以及氧气的要求。2、硝化细菌为自养型生物,它能将氨氧化成亚硝酸和硝酸,利用物质氧化时释放的能量,把二氧化碳合成有机物供自己利用。【详解】A、水是硝化细菌的营养要素之一,A正确;B、硝化细菌是自养型,以二氧化碳作为碳源,牛肉膏可为硝化细菌提供氮源,B错误;C、硝化细菌化能合成作用所需的能量来自氧化氨释放的化学能,可见氮源物质为硝化细菌提供能源,C正确;D、无机盐是硝化细菌不可缺少的营养物质,D正确。故选B。14.下图是科研人员利用白鼠和黑鼠的早期胚胎培育黑白嵌合鼠的简要过程,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图中早期胚胎可
26、用冲卵的方法从母鼠输卵管内获得B. 过程中需利用相关技术去除早期胚胎外的滋养层C. 过程中可利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卵裂球细胞发生融合D. 过程中为避免代孕母鼠对植入胚胎产生排斥反应需注射免疫抑制剂【答案】A【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图中表示获取早期胚胎中的卵裂球,表示将两个早期胚胎重组,表示胚胎移植。【详解】A、图中早期胚胎可用冲卵的方法从母鼠输卵管内获得,A正确;B、卵裂球还没有滋养层细胞,滋养层细胞是囊胚期才分化形成的,B错误;C、过程中是将两个胚胎重组,而不是将卵裂球细胞融合,C错误;D、代孕母体对外来胚胎不发生免疫排斥反应,D错误。故选A。15.甲、乙是染色体数目相同的两种二倍体药用植物。
27、某研究小组拟采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培育同时含有甲、乙药用成分的新型药用植物。下列有关分析错误的是( )A. 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甲、乙叶肉细胞的细胞壁B. 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融合后再生出新的细胞壁C. 杂种细胞经再分化培养可形成杂种植株D. 形成的杂种植株属于异源四倍体【答案】C【解析】【分析】1、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就是将不同种的植物体细胞原生质体在一定条件下融合成杂种细胞,并把杂种细胞培育成完整植物体的技术。2、过程:(1)诱导融合的方法:物理法包括离心、振动、电刺激等。化学法一般是用聚乙二醇(PEG)作为诱导剂。(2)细胞融合完成的标志是新的细胞壁的生成。(3)植物体细胞杂交的终点
28、是培育成杂种植株,而不是形成杂种细胞就结束。(4)杂种植株的特征:具备两种植物的遗传特征,原因是杂种植株中含有两种植物的遗传物质。3、意义:克服了远缘杂交不亲和的障碍。【详解】A、需用纤维素酶和果胶酶除去甲、乙叶肉细胞的细胞壁,A正确;B、杂种细胞形成的标志是融合后再生出新的细胞壁,B正确;C、杂种细胞经脱分化和再分化培养可形成杂种植株,C错误;D、形成的杂种植株属于异源四倍体,D正确。故选C。二、选择题:16.光补偿点是指植物在一定光强范围内,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的光照强度。光饱和点是指植物在一定光强范围内,光合速率达到最大时所需要的最小光照强度。下表为研究人员测得的某森林中四种植物的光
29、补偿点和光饱和点(其他环境条件适宜)。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植物种类植物甲植物乙植物丙植物丁光补偿点(molm-2s-1)140683923光饱和点(molm-2s-1)14501260980930A. 在光补偿点时,植物甲的叶肉细胞不再释放氧气B. 突然遮光处理,植物乙叶肉细胞中C5生成量减少C. 若适当提高温度,植物丙的光饱和点将变大D. 最适合在较弱的光照环境中生长的是植物丁【答案】AC【解析】【分析】分析表格:光的补偿点是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时所需要的光照强度,光的饱和点是植物最大光合作用强度需要的最低光照强度;由表格数据可知,4种植物光的补偿点是植物甲植物乙植物丙植物丁,光的饱
30、和点是植物甲植物乙植物丙植物丁。【详解】A、在光补偿点时,植物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相等,但叶肉细胞的光合速率大于呼吸速率,故叶肉细胞会释放氧气,A错误;B、突然遮光处理,导致光反应减弱,产生的ATP和H减少,导致植物乙叶肉细胞中C3还原生成C5的量减少,B正确;C、由于题中已说明在最适温度下测定的,故若适当提高温度,与光合作用有关酶的活性降低,植物丙的光饱和点将降低,C错误;D、由表中数据可知:丁的光补偿点和饱和点都最低,故最适合在较弱的光照环境中生长,D正确。故选AC。【点睛】本题结合表格,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能明确光补偿点和光饱和点的含义,能结合表中数据和所学知识准确判断各选
31、项。17.雌蝗虫的性染色体组成为XX,雄蝗虫性染色体组成为XO(即雄蝗虫只有1条X性染色体)。控制蝗虫复眼正常基因(B)和异常基因(b)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会使雄配子致死。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 在有丝分裂后期,雌蝗虫细胞的染色体数比雄蝗虫多1条B. 雄蝗虫有丝分裂中期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相同C. 蝗虫的群体中,不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D. 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和复眼异常雄体杂交,后代中复眼正常:复眼异常=1:1【答案】BCD【解析】【分析】分析题文:已知果蝇的红眼基因B和白眼基因b仅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正常情况下不会出现白眼雌果蝇。【详解】A、雄蝗虫
32、比雌蝗虫少一条染色体,因此同样是有丝分裂后期,雄蝗虫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比雌蝗虫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少2条,A错误;B、雄蝗虫有丝分裂中期的细胞与减数第一次分裂中期的细胞染色体数目相同,B正确;C、控制复眼正常(B)和异常(b)的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蝗虫的群体中,不会存在复眼异常的雌性个体,但是存在复眼异常的雄性个体,C正确;D、杂合复眼正常雌体基因型为XBXb,复眼异常雄体基因型为XbO,由于基因b使精子致死,因此两者杂交后代为:复眼正常雄性(XBO):复眼异常雄性(XbO)=1:1,D正确。故选BCD。18.研究人员检测尿液渗透压与人体血浆中抗利尿激素含量之间的关系,结果如
33、图所示。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A. 抗利尿激素是下丘脑神经细胞合成的肽类激素,由轴突运输到垂体后保存B. 图中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的原因是尿液渗透压增加C. 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大小呈正相关D. 抗利尿激素的受体主要在肾小管和集合管中的细胞中选择性表达【答案】BC【解析】【分析】当人体失水过多或吃的食物过成,细胞外液渗透压升高,刺激下丘脑渗透压感受器,由下丘脑产生、垂体释放的抗利尿激素增加,促进肾小管、集合管重新吸收水分,减少尿量的排出,同时大脑皮层渴觉中枢兴奋产生渴觉,主动饮水,以降低细胞外液渗透压。【详解】A、抗利尿激素由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合成、分泌并由垂体释放,A
34、正确;B、图中尿液渗透压增加的原因是血浆抗利尿激素含量增加,B错误;C、血浆中抗利尿激素的浓度越大,促进肾小管和集合管对水的重吸收,细胞外液渗透压降低,故两者不是正相关关系,C错误;D、肾小管和集合管细胞能够选择性表达抗利尿激素受体基因,产生相应受体识别抗利尿激素,D正确。故选BC。19.科研人员运用基因工程技术让奶牛的乳腺合成并分泌人的血清白蛋白。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 该技术导致转基因奶牛发生了定向变异B. 该过程所需要的目的基因可以通过逆转录的方法获得C. 该过程需把人血清白蛋白的完整基因与载体连接构建基因表达载体D. 胚胎移植前需要对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
35、答案】ABD【解析】【分析】转基因动物生产药物:(1)基因药用蛋白基因+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原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2)成果:乳腺生物反应器。(3)过程:将药物蛋白基因与乳腺蛋白基因的启动子等调控组件重组在一起,导入哺乳动物的受精卵中,最终培育的转基因动物进入泌乳期后,可以通过分泌的乳汁生产所需要的药物。只有在产下雌性动物个体中,转入的基因才能表达。【详解】A、基因工程技术可以使生物发生定向变异,A正确;B、获取目的基因可以通过逆转录的方法获得,B正确;C、该过程需用乳腺组织特异性表达的启动子,而不能用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启动子,C错误;D、因为只有雌性能分泌乳汁,故胚胎移植前需要对
36、含有人血清白蛋白基因的早期胚胎进行性别鉴定,D正确。故选ABD。20.圆褐固氮菌和巨大芽孢杆菌组合可有效将餐厨垃圾中的有机质迅速分解成水和CO2。为制备分解餐厨垃圾的微生物菌剂,实现废物的资源化利用,研究人员采用稀释涂布平板法进行了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例的探究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 由图可知,制备所需菌剂的最佳两菌种的接种量比例为2:1B. 可采用平板计数法替代稀释涂布平板法统计图中的有效菌落数C. 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而系列稀释操作不需要D. 制备好的菌剂可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并放入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答案】D【解析】【分析】微生物接种的方法
37、很多,最常用的是平板划线法和稀释涂布平板法。若要对微生物进行取样计数,接种方法只能是稀释涂布平板法。稀释涂布平板法则是将菌液进行一系列的梯度稀释,然后将不同稀释度的菌液分别涂布到琼脂固体培养基的表面,进行培养。【详解】A、根据图示可知,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为11时,有效菌落数最大,故处理该类厨余垃圾废液,两菌种的最佳接种量比为11时,效果最佳,A错误;B、平板划线法不能用于计数,B错误;C、涂布平板的所有操作和系列稀释操作都应在酒精灯火焰旁进行,以防止杂菌污染,C错误;D、制备好的菌剂可接种到固体斜面培养基上并放入4的冰箱中临时保藏,D正确。故选D。三、非选择题: 21.2019年10月,科学
38、家袁隆平院士带领的研究团队在塔克拉玛干沙漠成功试种海水稻,为解决粮食问题提供了重要方案。该海水稻不仅具有较强的耐高盐碱能力,而且持续耕种后还能有效降低土地盐碱度。回答下列问题:(1)海水稻植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_,该化合物在细胞中的作用有_(答出1条即可)。(2)为探究高盐条件对海水稻光合速率的影响某研究小组进行了相关研究,并根据实验测得的数据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该海水稻进行光合作用时,光反应阶段发生在_,该阶段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二是_。用NaC1溶液处理后,海水稻光合速率下降,其原因可能是_。图中A、B、C三组海水稻经NaC1溶液处理后,短时间
39、内叶绿体基质中C3含量的多少关系是_(用“”表示)。(3)海水稻的耐盐碱能力与STRK1基因密切相关。请利用稳定遗传的耐盐碱水稻和不耐盐碱水稻为实验材料,设计实验探究该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_(简要写出实验思路和结论)。【答案】 (1). 水 (2). 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或运输营养物质和代谢废物等) (3). 叶绿体类囊体(基粒) (4). 合成ATP (5). 海水稻根部细胞细胞液的浓度低于外界溶液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开放度减小,CO2吸收量减小,光合速率下降 (6). ABC (7). 让稳定遗传的耐盐碱水稻和不耐盐碱水稻分别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结果一致,则STRK1基因位
40、于细胞核中;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STRK1基因位于细胞质中。【解析】【分析】分析题图:在500lX光照下,经过不同浓度NaCl溶液处理后,光合速率是ABC,说明NaCl浓度越高,光合速率越低。【详解】(1)海水稻植株细胞中含量最多的化合物是水,细胞中的水包括自由水和结合水,其中结合水是细胞结构的重要组成成分。(2)光反应的场所是叶绿体类囊体薄膜,该阶段中光合色素吸收的光能有两方面用途:一是将水分解成氧气和H,二是合成ATP。用NaCl溶液处理后,海水稻根部细胞细胞液浓度低于外界溶液,细胞失水,导致气孔开放程度减小,导致CO2吸收量下降,光合速率下降。图示中,NaCI溶液处理后,A、B、C三
41、组海水稻光合速率都下降,且NaCl溶液浓度越高,气孔开放度越低,CO2吸收量越低。CO2吸收量下降,与C5固定产生的C3速率降低,由于三组中光照强度相同,短时间内C3的还原速率相同,因此A、B、C三组叶绿体基质中C3含量的大小关系是A组B组C组。(3)要探究该基因是位于细胞核中还是细胞质中,由于母系遗传子代的性状与母本相同,故可通过正反交实验来判断,即让稳定遗传的耐盐水稻和不耐盐碱水稻分别进行正、反交,若正反交实验结果一致,则STRK1基因位于细胞核中,若正反交结果不一致,则STRK1基因位于细胞质中。【点睛】本题结合图形,主要考查光合作用的相关知识,要求考生识记水的功能、识记光合作用的场所和
42、过程,能设计正反交实验判断细胞质遗传还是细胞核遗传,最后结合图形和所学知识准确答题。22.野生型果蝇表现为正常翅、灰体、有眼,自然繁殖过程中会在翅型、体色等性状方面出现了一些突变体。回答下列问题:(1)果蝇的缺刻翅是由染色体上某基因缺失引起的,并且有纯合致死效应,导致雄性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推测缺刻翅的变异类型属于_。缺刻翅果蝇与正常翅果蝇杂交得到Fl,F1中的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F2,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_。(2)将一只无眼灰体雌果蝇与一只有眼灰体雄果蝇杂交(不考虑相关基因位于Y染色体上),子一代的表现型及比例如下表:眼性别灰体:黑檀体1/2有眼雌:雄=1:1雌3:1雄3:11/2无眼雌:雄=
43、1:1雌3:1雄3:1根据上述结果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_染色体上,果蝇的无眼性状一定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_(填“显性”或“隐性”)性状。请以上述实验中的杂交子一代果蝇为实验材料,设计只用一个杂交实验来判断控制果蝇有眼/无眼性状基因的显隐性关系和位置_(简要写出实验方案并预期实验结果、结论)。【答案】 (1). 染色体结构变异(或缺失) (2). 缺刻翅雌果蝇:正常翅雌果蝇:正常翅雄果蝇=1:3:3 (3). 常 (4). 隐性 (5). 实验方案:让无眼雌果蝇与无眼雄果蝇杂交,统计后代的表现型预期实验结果及结论:若后代中有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则无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
44、显性;若后代雌雄果蝇中都有无眼和有眼出现,则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无眼,则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隐性【解析】【分析】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果蝇的性状发生改变而成为缺刻翅个体,雄性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可知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相当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详解】(1)染色体上某个基因缺失引起果蝇性状发生改变而成为缺刻翅个体,雄性中不存在缺刻翅个体,可知这种变异类型属于染色体结构变异,相当于伴X染色体显性遗传,相关基因用H、h表示。根据题意,由于雌性中纯合子致死,因此缺刻翅雌果蝇基因型可表示为XHXh,正常翅雄果蝇基因型为XhY,杂交得F1的基因型为XH
45、Xh、XhXh、XHY(死亡)、XhY,F1雌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H:Xh=1:3,F1雄果蝇产生的配子类型及比例为Xh:Y=1:1,F1中雌、雄果蝇自由交配得到的F2的基因型及比例为XHXh:XHY:XhXh:XhY=1:1:3:3,其中XHY致死,所以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缺刻翅雌:正常翅雌:正常翅雄=1:3:3。(2)根据上述亲本杂交组合和杂交结果判断,灰体雌果蝇与灰体雄果蝇杂交子代出现黑檀体,灰体是显性性状。后代灰体和黑植体性状在雌雄中的比例均为3:1,与性别无关,可以判断控制果蝇灰体/黑檀体性状的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因为亲本雌果蝇为无眼,雄果蝇为有眼,假设无眼性状是位于X染色体
46、上的隐性性状,则得到的子代雄果蝇都是无眼,雌果蝇都是有眼,不符合题意,所以可以判断果蝇无眼性状一定不是位于X染色体上的隐性性状。无眼雌果蝇(XBXb)无眼雄果蝇(XBY)无眼雌果蝇(XBXB、XBXb)、无眼雄果蝇(XBY)、有眼雄果蝇(XbY),若后代中有眼只在雄果蝇中出现,则无眼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且为显性。无眼雌果蝇(Bb)无眼雄果蝇(Bb)无眼雌雄果蝇(BB、Bb)、有眼雌雄果蝇(bb),若后代雌雄果蝇中都有无眼和有眼出现,则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显性。无眼雌果蝇(bb)x无眼雄果蝇(bb)无眼雌雄果蝇(bb),若后代中雌雄果蝇全为无眼,则无眼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且为隐性。【点睛】本题
47、要求学生能够根据后代表现型判断显隐性,和基因在染色体上位置的判断,意在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把握知识间内在联系的能力,要求学生具备一定的探究能力,能灵活运用孟德尔的假说演绎法分析问题。23.河豚毒素(TTX)是一种剧毒的非蛋白神经毒素,能使神经、肌肉丧失兴奋性。为探究TTX的毒性机制是如何对神经纤维或突触产生影响,研究人员设计了下表所示的实验并记录结果。回答下列问题:实验编组对神经组织的处理用微电极刺激突触前神经元后测得该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mV0.5ms后测得的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mV浸润在生理盐水中5min353510min353515min3535浸润在TTX溶液中5min30
48、2519min201015min10-70(1)神经元受到刺激产生动作电位的生理基础是_。(2)I组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产生35mV的电位差时,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_;0.5ms后才能测得到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其主要原因是_。(3)比较各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推测TTX的毒性机制可能是_。(4)比较各组突触前、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从突触结构和功能上推测TTX的毒性机制可能是_(答出2点即可)。【答案】 (1). Na+内流 (2). 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 (3). 神经递质释放、扩散及与突触后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都需要一定的时间 (4). TTX可能作
49、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进入神经元受到抑制 (5). 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或干扰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的结合,或破坏突触后膜受体【解析】【分析】1、静息电位形成的原因是K+外流,动作电位形成原因Na+内流形成。2、兴奋在突触间的传递过程:当神经末梢有神经冲动传来时,突触前膜内的突触小泡收到刺激,释放神经递质。神经递质经扩散通过突触间隙,然后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引发突触后膜电位变化。【详解】(1)动作电位产生的原因是神经细胞受到刺激时,细胞膜上的Na+通道打开,Na+内流。(2)由表中信息可知:I组的突触前神经元细胞膜两侧产生35mV的电位差时,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细
50、胞膜两侧在0.5ms后也产生35mV的电位差,说明产生了动作电位,此时膜内外电位发生的变化是由外正内负变为外负内正,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需要借助神经递质,而神经递质释放、扩散及与突触后膜上特异性受体结合都需要一定时间,故在0.5ms后才能测得到突触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3)分析表中数据可知,浸润在河豚毒素中的神经组织,其突触前神经元动作电位降低,推断河豚毒素TTX可能作用于神经元细胞膜上的钠离子通道,使钠离子进入神经元受到抑制。(4)据上分析可知,由于TTX可能抑制钠离子进入神经元,使得动作电位的峰值减小,进而影响突触前膜释放神经递质,同时TTX也可能干扰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受体结
51、合或破坏突触后膜受体,导致突触前、后神经元细胞膜两侧的电位差减小。【点睛】本题考查兴奋在神经纤维上的传导和兴奋在神经元间的传递,意在考查考生分析题图,联系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24.随着社会经济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推进,湖泊等水环境污染问题日益突出,湖泊保护与污染治理已成为我国当前环境保护的重点工作。回答下列问题:(1)统计被污染湖泊中动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属于在_水平的调查。湖泊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_。(2)调查发生水华的某湖泊时发现,在水深0.20.3m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0.8m以下有机碳生产率较低,主要原因是_。(3)某湖泊水
52、体长期不流动,藻类大量繁殖,水质变差、发臭。当地环保人员通过引水稀释进行治理,发现湖泊中的优势物种由绿藻转化为大型水生植物。该实例说明,人类活动能够_。(4)在湖泊中投放鲢鱼和鳙鱼可以滤食水体中的藻类,有效地去除水体中富余的营养物质从而提高湖水的透明度。在湖泊中投放鲢鱼和鳙鱼能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其原因是_;从能量流动的角度分析,投放鲢鱼和鳙鱼的意义是_。【答案】 (1). 群落 (2). 垂直结构 (3). 藻类大量增殖,堆积在水体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 (4). 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 (5). 增加了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 (6). 调整生
53、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解析】【分析】1、生态系统中的生物种类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强,抵抗力稳定性就越高;反之,生物种类越少,营养结构越简单,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就越弱,抵抗力稳定性就越低。2、人类的活动往往会使群落的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3、研究能量流动的意义:(1)可以帮助人们科学规划、设计人工生态系统,使能量得到最有效的利用。(2)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地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人类最有益的部分。如农田生态系统中,必须清除杂草、防治农作物的病虫害。【详解】(1)统计被污染湖泊中动
54、物、植物和微生物的种类及数量,属于在群落水平的调查。湖泊中,不同水层分布着不同类群的生物,这体现了群落空间结构的垂直结构,具有分层的特点。(2)藻类大量增殖,堆积在水体表层,使下层水体中光照强度明显减弱。因此在水深0.20.3m处有机碳的生产量很高,但0.8m以下有机碳生产率较低。(3)当地环保人员通过引水稀释进行治理,发现湖泊中的优势物种由绿藻转化为大型水生植物。这说明人类活动能够影响群落演替的速度和方向。(4)增加湖泊生态系统营养结构的复杂程度,可提高其自我调节能力。因此在湖泊中投放鲢鱼和鳙鱼能提高湖泊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投放鲢鱼和鳙鱼可以调整生态系统中的能量流动关系,使能量持续高效地流向对
55、人类最有益的部分。【点睛】本题考查群落的演替、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和稳定性,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25.通过咽拭子取样进行RT-PCR技术检测是目前临床上诊断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疑似患者的常用方法,用于核酸检测的RT-PCR试剂盒的部分工作原理简图如下。回答下列问题:(1)RT-PCR是指以病毒的RNA为模板通过_过程合成cDNA,并对cDNA进行PCR扩增的过程。进行RT-PCR过程中,需要加入的酶有_。(2)利用RT-PCR试剂盒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时,除借助上述RT-PCR技术外,还需要有特异性探针。制作该探针的依据是_,利用该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
56、行检测的原理是_。(3)除核酸检测外,研究人员还研发了基于病毒蛋白的检测技术,该项技术的关键是生产出能与新冠病毒结合的特异性抗体。生产该种抗体的大致方案如下:向小鼠体内注射新冠病毒的抗原蛋白;分离免疫小鼠的B淋巴细胞,并与小鼠的骨髓瘤细胞融合,多次筛选、检测,最终获得所需杂交瘤细胞;将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在体外条件下做大规模培养,获得大量的特异性抗体。上述生产抗体的方案中使用的技术手段有_,其中步骤中获得的杂交瘤细胞具有_等特点;步骤中为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采取的措施是_。【答案】 (1). 逆转录 (2). 逆转录酶和耐高温的DNA聚合酶 (3). 新型冠状病毒的(核糖)核
57、苷酸序列 (4). 分子杂交 (5). 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 (6).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 (7). 定期更换培养液【解析】【分析】一、PCR技术:1、概念:PCR全称为聚合酶链式反应,是一项在生物体外复制特定DNA的核酸合成技术。2、原理:DNA复制。3、前提条件:要有一段已知目的基因的核苷酸序以便合成一对引物。4、条件:模板DNA、四种脱氧核苷酸、一对引物、热稳定DNA聚合酶(Taq酶)5、过程:高温变性:DNA解旋过程(PCR扩增中双链DNA解开不需要解旋酶,高温条件下氢键可自动解开);低温复性:引物结合到互补链DNA上;中温延伸:合成子链。二、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
58、:先给小鼠注射特定抗原使之发生免疫反应,之后从小鼠脾脏中获取已经免疫的B淋巴细胞;诱导B细胞和骨髓瘤细胞融合,利用选择培养基筛选出杂交瘤细胞;进行抗体检测,筛选出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进行克隆化培养,即用培养基培养和注入小鼠腹腔中培养;最后从培养液或小鼠腹水中获取单克隆抗体。【详解】(1)以RNA为模板合成cDNA的过程为逆转录过程,该过程需要逆转录酶的参与,利用PCR技术对cDNA进行扩增时需要耐高温DNA聚合酶的参与。(2)探针是指被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或荧光标记的一段单链核酸,因此制作该探针的依据是新型冠状病毒的核苷酸序列;利用该探针对新型冠状病毒进行检测的原理是分子杂交。(3)上述方案制备的是单克隆抗体,采用的技术手段有动物细胞培养、动物细胞融合;杂交瘤细胞的特点是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专一的抗体;步骤中为防止细胞代谢产物积累对细胞自身造成危害,应定期更换培养液。【点睛】本题考查PCR技术、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要求考生识记PCR技术的概念、原理及操作步骤,掌握单克隆抗体的制备过程及原理,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答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