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二单元检测试题(时间:40分钟满分:85分)编者选题表考点角度题号古希腊和罗马的政治制度雅典注重提高官员专业素质1雅典民主制无法保障公民言论自由2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3英国君主立宪制与美国联邦政府的建立英国君主立宪制形成的开创性4英国国王的地位5美国的联邦制6美国的公民权利7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在欧洲大陆的扩展法国共和制的建立8德国1871年宪法的内容9欧美四国政体的比较10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11俄国十月革命12综合13、14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新题速递】 古代雅典城邦会于每年冬天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举产生一百多名官员,包括步兵和骑
2、兵指挥官、财政官员及主管宗教事务的官员,之后会对这些官员进行入职前训练及测试,好在古希腊仲夏新年时使这些官员顺利投入工作。这说明古代雅典()A.坚持代议制民主原则B.注重部分官员的专业化发展C.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D.在城邦内部实行直接民主制解析:B从材料可以看出,在古代雅典城邦,被选举出来的官员在入职前要进行培训及测试,说明古代雅典非常注重官员的专业素质,故选B项。雅典实行直接民主,A项错误;C、D两项材料无法体现,排除。2.伯里克利时代,雅典通过的一项法律规定:“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立即治罪。”根据这项规定,有些人遭到陪审法庭的审判。这表明()A.雅典公民权利神圣不
3、可侵犯B.雅典公民只尊奉神明的意志C.雅典民主制不能保障言论自由D.伯利克里排斥“持不同见解者”解析:C根据材料可知,雅典公民若不相信现存宗教或对神明持不同见解,就会被治罪,故排除A项;B项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材料体现的是“对一切不相信现存宗教者和一切神明持不同见解者”的处罚,而非伯里克利排斥“持不同见解者”,排除D项。3.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罪法规定,主持审理贪污受贿案件的裁判官应按照法定程序,从拥有一定财产的居民中挑选50名陪审员,组成陪审团参与审判。由此建立起来的陪审制()A.照搬了希腊的司法制度B.标志着罗马法律的日趋完备C.反映了罗马政体的改变D.体现了罗马司法程序的进步解析:D罗
4、马人建立的陪审制是西方近代陪审制的最初萌芽,它与古代希腊的陪审法庭在司法模式上有着本质的不同,不是雅典司法制度的照搬,故A项错误。审判方法的改进没有影响罗马的实体法变化,谈不上罗马法因此而趋于完备,罗马法的完备化是公元6世纪查士丁尼民法大全制定以后的事,故B项错误。公元前123年正是罗马共和国鼎盛时期,此时国家政体没有变化,故C项错误。陪审员的参与克服了法官一人独断讼案的弊端,有助于司法公正目标的实现,是司法文明的一大进步,故D项正确。【新知生成】 古代罗马较早设立了专管司法的裁判官,走出了公民普遍参与下的大众司法阶段,出现了职业法官,并注重程序规范,具有形式主义特征。公元前123年的罗马索贿
5、罪法的实施以及由此产生的陪审制,改变了法官独自行使司法权的传统,吸收部分公民以陪审员的资格参与司法过程,主要负责诉讼事实部分的审理,法律审理仍由法官负责,这是西方近代陪审制的最初萌芽。4.【易错题】 “当欧洲宗教机构和封建割据势力肆虐之际,他们已经建立了独具特色的司法陪审制和地方管理体制;当欧洲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时,他们又发动资产阶级革命,摧毁封建主义根基,并在封建专制制度的一片汪洋中独辟蹊径,确立了一种全新的政治体制。”根据材料判断“全新的政治体制”是()A.英国的君主立宪制B.美国的民主共和制C.法国的议会共和制D.德国的君主立宪制解析:A英国通过“光荣革命”结束了封建专制统治,走上了资
6、产阶级政治民主化的道路。英国是世界上第一个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代表了历史发展的进步趋势,为其他国家树立了一种新模式,故A项正确。本题易错选B项,原因在于美国确实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较早地建立了资产阶级代议制政府。但是美国没有经历漫长的封建社会,而是直接从殖民地一跃而成为一个年轻的资本主义国家。法国的议会共和制在1875年正式确立,此时的欧洲已经是资产阶级革命和改革的年代,不再是封建专制主义普遍加强的时代,C项错误;德国的君主立宪制既不是发生在欧洲封建专制主义加强的年代,也不是全新的政治体制,D项错误。5.(2017山东潍坊月考)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不论首相丘吉尔的演说如何出色,仍然需要那位口
7、吃的乔治六世,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这反映了当时英国()A.国王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B.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C.战时状态赋予国王行政大权D.国王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解析:D英国首相与内阁在政治上共进退,A项错误;首相掌握国家的行政大权,君主立宪制削弱了首相权力说法错误,B项错误;当时英国国王“统而不治”,C项错误;材料中“只有这位国王出现,才能使整个国家不分党派,不分种族,团结在一起”反映出英国国王是维系英联邦的纽带,有不可替代的历史地位,D项正确。6.【经典题】 美国1787年宪法规定:联邦政府可以征税、征兵、发行纸币、决定军事及外交政策;总统享
8、有行政大权,可以否决国会的立法,还是军队的最高统帅;国会有权调整国际及州际贸易;最高法院可以行使最高审判权。这些规定的主要意图是()A.限制地方自治 B.加强国家权力C.避免专制独裁 D.建立世界霸权解析:B独立之初的美国实际上是13个州的松散联盟,必须建立强有力的中央政府,才能建设一个统一而强大的国家,促进美国的繁荣发展,1787年宪法规定美国是一个联邦制国家,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限制地方自治与材料中“主要意图”不符,A项错误;材料中有关联邦政府等权力的规定表明联邦权力高于各州权力,B项正确;1787年宪法把国家权力分为立法、司法和行政三部分,材料中强调加强国家权力而未涉及“分权与制衡”原
9、则,C项错误;1787年宪法没有涉及世界霸权,D项错误。7.(2017山东淄博摸底)1865年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其中规定:“凡在合众国出生或归化为合众国而受其管辖的人,皆为合众国及其居住州的公民。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这一规定()A.为南北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基础B.加强了美国州政府的权威C.加强了公民与联邦政府的联系D.消除了美国种族歧视现象解析:C美国通过了第14条宪法修正案是在南北战争以后,A项错误;根据材料中“任何一州,都不得制定或实施限制合众国公民的特权或豁免权的法律”得出限制州的权力,B项错误;根据材料不难看出是规范合众国与公民之间
10、的关系,限制州对公民权利的限制,保障公民的权利,C项正确;这个法律条款中能够保障黑人的权利,但是没有消除美国的种族歧视,D项错误。8.(2016湖南六校联考)“第三共和国宪法是法国宪法史上绝无仅有的最简短、最经验主义的一部宪法,它的含糊不清、残缺不全可谓达到了令人吃惊的地步。它既无序言,又无理论说明,所有法律都仅限于分别阐述各个机构的选举、组成、职权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这一现象()A.说明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还不如英国和美国B.是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的产物C.说明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D.反映出法国国内、国际战争频繁影响了宪法的制定解析:B法国是启蒙
11、运动的中心,深受启蒙运动的影响,法国人宪政思想和法治理念不可能不如英国和美国,A项错误;材料中“含糊不清、残缺不全”“无理论说明”说明各种政治势力斗争激烈,无法达成广泛一致,从侧面反映出共和派与君主派之间相互斗争又相互妥协,B项正确;材料无法体现浪漫主义情怀影响法国人对立法和法律的态度,C项错误;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颁布于1875年,此时法国国内、国际均无大规模战争,D项错误。9.(2017河南安阳调研)1871年宪法作为德国政治现代化进程中的重要一环,有学者认为,作为一部“约定性的宪法”,不乏“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该学者做出上述判断的主要依据应是,1871年宪法()A.赋予人民选举权B.规
12、定成立联邦制国家C.限制了皇帝权力D.确立内阁对议会负责解析:A根据材料中不乏“现代民主政治”的色彩并结合所学可知德国的议会由选举产生,人民有一定的选举权,A项正确;联邦制国家与宪法的民主性无关,B项错误;德国的皇帝权力较大,议会并未限制皇帝的权力,C项错误;德国的内阁对皇帝负责,D项错误。10.1895年,一位中国外交官对当时四个欧美国家的政体分别作了如下评述,其中对德国的评述是()A.“举国听于议院,势太偏重”B.“君主能以事下会议而不能独断”C.“议院主议法,政府主行法,察院主断法”D.“上议院主用世爵,参以选举,君权仍重”解析:D抓住时间信息“1895年”,此时对德国政体的评述要结合1
13、871年德意志帝国宪法,根据该宪法规定,皇帝掌握国家大权,有权任免官员、召集和解散议会和决定对外政策等,德国君主立宪制以议会粉饰门面,混杂着封建残余,故D项正确。A项描述的是1875年法兰西第三共和国宪法,B项描述的是英国君主立宪制,C项描述的是美国三权分立。11.(2016海南海口一模)1852年,马克思曾说:“在我以前很久,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就已叙述过阶级斗争的历史发展,资产阶级的经济学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材料表明马克思主义诞生的背景是()A.资产阶级民主政治的推动B.空想社会主义理论的提出C.社会阶级矛盾的逐渐激化D.资产阶级理论研究的发展解析:D“资产阶级的历史学家经济学
14、家也已对各阶级作过经济上的分析”反映出资产阶级理论研究对马克思主义诞生的影响,D项正确。材料与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无关,A项错误;材料与空想社会主义理论无关,B项错误;材料不能体现出当时的社会阶级矛盾激化,C项错误。12.(2016安徽安庆二模)俄国十月革命后颁布的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不付任何赎金,把地主的田庄及一切皇室、修道院、教堂的土地,连同耕畜、农具、庄园建筑和一切附属物,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这一措施()A.使俄国走上农业集体化道路B.推动民主革命任务的完成C.促进苏俄工业化的迅速开展D.建立起农民土地所有制度解析:B农业集体化是斯大林时期开展的,A
15、项错误;土地法令规定:“立刻废除地主土地所有制”,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推动完成反封建的民主革命的任务,B项正确;苏俄(联)工业化从1928年开始,C项错误;材料中“一律交给乡土地委员会和县农民代表苏维埃支配”说明土地制度不是农民土地所有制度,D项错误。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其中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7河南郑州质检)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尊重传统也成为英国宪法效力的源泉。英国的宪法并不具有至上性,英国有的只是议会至上。英国宪法由大量的宪法性法律、宪法惯例以及宪法判例所组成。这些宪法性法律和宪法惯例在法律效力上远远超出一般的法律,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高度
16、的稳定性。宪法性法律和普通法律的不同点就在于:普通法律的权威是因为它是由议会制定的有强制力的文件,而宪法性法律的权威是来自于文件所确认的事实本身,不仅仅因为它是议会制定的法律文件在英国的宪法中,宪法惯例无论是从数量上还是从所调整的政治行为的重要性上都占重要地位。实际上,英国人宁愿把许多重要的宪法问题交由宪法惯例而不是宪法性法律去调整,如英国的虚君制、责任制内阁等。这些宪法惯例虽然并没有直接的法律效力,事实上却在英国得到了普遍的遵守。究其原因,也在于人们尊重传统的保守主义信念。惯例是历史上长期形成的做法,这些由实践产生的做法比依靠立法者的智慧所制定的成文法律更受英国人的尊重。他们把其视为理所当然
17、,任意改变这些习惯的做法都会冒极大的政治风险。正是由于存在于英国人当中普遍的保守信念,赋予了宪法惯例不容侵犯的特性。廖丹论英国宪法的保守主义基础材料二威廉三世相当珍视他的那部分立法权。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他立即否决。直到1694年,出于对外战争的需要,威廉三世才签署了此案。任职法案的通过更费周折。它最早在1692年提出,先被上院否决,次年议会重提之,又被威廉三世否决。以后如此多次,直到1707年做了有利于国王的修改后,才由安妮女王签署。自1707年起,英国君主不再行使议会立法否决权,但仍然保留着这一法律特权。其后在汉诺威王朝前期,即乔治一世和乔治二世在位时期(17141760年),王权
18、衰落加快。尤其是乔治一世,他来自北欧封建主义国家,即位时年事已高,对英国事务既不熟悉又无兴趣,厌恶议会中无休无止的辩论争吵,渐渐失去了参加内阁会议的兴趣,指定一位大臣代为主持。乔治二世沉湎酒色,懒理政事。他与其父一样一身二任:既是英国国王又是汉诺威选帝侯。多次重返故土。这必然会导致王权的削弱和议会、内阁权力的加强。阎照祥英国虚君制的逐步形成(1)根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宪法的特点。(13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英国宪法与王权衰落之间的关系。(12分)解析:第(1)问,实际要求回答英国宪法与其他国家宪法的不同之处,否则无法称之为“特点”。根据这一答题的原则概括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回答
19、即可。第(2)问,从材料一“正是由于存在于英国人当中普遍的保守信念,赋予了宪法惯例不容侵犯的特性”可以看出保守信念对王权的制约;从材料二“1689年下院提出三年法案”“任职法案的通过”可以看出英国议会通过各种法律限制王权;从材料二乔治一世、乔治二世的做法,可以看出国王因各种原因放弃行使权力成为惯例。答案:(1)特点:尊重传统成为宪法效力的源泉。宪法不具有至上性。宪法具有崇高的地位和高度的稳定性。宪法性法律的权威来自于文件所确认的事实本身。宪法惯例占重要地位。保守信念赋予了宪法惯例不容侵犯的特性。(13分)(2)关系:尊重传统的保守信念对王权的制约。英国议会通过各种法律限制王权。国王因各种原因放
20、弃行使权力成为惯例。(12分)14.【新题速递】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不得为任何个人的利益,制定特别的法律。十二铜表法没有东西比皇帝陛下更高贵和更神圣。皇帝敕令具有法律的效用,奴隶和隶农必须无条件地服从主人,服从命运的安排,对逃亡的奴隶和隶农必须严加惩治。查士丁尼民法大全材料二(在马克思看来)法作为意识的重要组成部分,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在特定的社会阶段,法很可能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的生产关系,如此,法便成为特定生产关系这个“真实”表面的“面具”,只能歪曲的反映“事实”。李静罗马法之歌马克思与维柯的一场“对话”综合以上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对材料二关于罗马法的观点进行探讨。(12分)
21、解析:首先从材料二中提取观点,即“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然后表明自己的观点是赞同或不赞同。如果是赞同,则结合罗马历史分两部分论证,第一部分论证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从罗马共和国早期的公民法和帝国时期的万民法角度论证,第二部分证明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从罗马法的实质角度进行论证。如果是否定,则据相关史实,论述与其相反的观点。答案:材料二认为,罗马法与一定的社会关系相互关联,但罗马法不能正确反映特定社会阶段的特定的生产关系。这一观点是正确的。罗马法在共和国早期用来调整罗马公民之间的关系,适用范围主要限于罗马公民;在帝国时期则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主要调整财产关系和经济纠纷。但在奴隶社会这个特定的社会阶段,这些“法”只能代表奴隶主阶级的利益,并不能反映所有人的状况,由此甚至会带来社会矛盾的激化。罗马法即便能反映奴隶社会的剥削实情,也不过是“歪曲”地间接反映,“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律原则不能真正体现。(若对材料二的观点持否定态度,论证充分,亦可)(1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