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自读文本 项脊轩志本课话题亲情与感恩朗读课文中的名段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余自束发读书轩中,一日,大母过余曰:“吾儿,久不见若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比去,以手阖门,自语曰:“吾家读书久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顷之,持一象笏至,曰:“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他日汝当用之!”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慈母那轻轻的叩门声,敲打在我们的心头;老祖母那殷切的叮咛,回响在我们的耳畔这一幕幕哀婉悱恻却依然鲜活的真情故事,让置身事外的我们久久不能忘怀!而这一切,对于
2、少年丧母、壮年丧妻、家道败落的归有光又是何等的悲哀?心念母亲的养育之恩,心念祖母的殷切期待,心念妻子的深深关爱,他“长号不自禁”,他把自己的思念与感恩化作了一道美丽的风景项脊轩志。链接生活中的素材卡特德拉尔是阿根廷著名的旅游景点。但是,人们要去那里观光旅游必须经过一段山间公路。这段山路弯道众多,经常发生恶性交通事故,被称为:死亡弯道。尽管当地交通部门采取过很多措施,但依旧不见成效。不过,难题最终被一个叫戈麦斯的老司机解决了。戈麦斯驾车43载,他不仅没有发生过一起交通事故,连一次违章记录都没有。在退休之前,戈麦斯所在的出租车公司联合科尔多瓦的交通管理部门,为他颁发了文明驾驶模范奖章。颁奖那天,一
3、位记者问其成功的秘诀,戈麦斯说:“开车的时候,我都由家人陪着,因为他们在我心里。开车时想想你的老婆在家等你吃晚饭,想想你的孩子让你陪他去学校,想想白发苍苍的父母还需要你照顾,你就会时刻提醒自己小心驾驶。”不久,“死亡之路”上换上许多诸如“你的平安是对家人最好的爱”之类的提示语,收效异常明显,从此以后,事故发生率竟大幅度下降。背诵相关名言警句1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孟郊2一间茅屋何所值?父母之乡去不得。王建3人们听到的最美的声音来自母亲,来自家乡,来自天堂。威布朗4谁拒绝父母对自己的训导,谁就首先失去了做人的机会。哈吉阿布巴卡伊芒5我们有谁看到从别人处所受的恩惠有比子女从父母处所受的恩惠更多呢
4、?色诺芬知识梳理第1步|读准字音千言万语总关音渗漉(l)栏楯(shn)扃牖(yu)先妣(b)修葺(q)异爨(cun)呱呱而泣()垣墙周庭(yun)偃仰啸歌(yn)第2步|一词多义看我七十二变(1)始(2)过(3)归(4)而(5)以第3步|词类活用词性变化含义迥(1)乳二世(名词活用作动词)用乳汁喂养(2)客逾庖而宴(名词活用作动词)吃饭(3)执此以朝(名词活用作动词)上朝(4)吾家读书久不效(名词活用作动词)取得效果,指取得科举功名(5)垣墙周庭(名词活用作动词)筑起垣墙(6)雨泽下注使不上漏(名词活用作状语)向下;向上(7)前辟四窗(名词作状语)在前面(8)东犬西吠(名词作状语)朝西(9)吾
5、妻死之年所手植也(名词作状语)亲手(10)亦遂增胜(形容词用作名词)美景第4步|古今异义词语的昨天和今天(1)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2)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古义:到处。今义:副词,表示某种情况通常在一定条件下才会出现或发生。第5步|文言句式特殊句式多留意(1)项脊轩,旧南阁子也。(判断句)译文:项脊轩,是过去的南阁子。(2)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判断句)译文:这是我的祖父太常公宣德(14261435年)年间拿着上朝用的。(3)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状语后置句)译文:(我)又在庭院里夹杂种植兰花、桂树、竹子。(4)余自束发读书轩中。(状语后置句)译文
6、:我从十五岁起就在轩中读书。常识速览识作者唐宋派代表人物归有光简介归有光(15061571),明代散文家。字熙甫,又字开甫,号震川,又号项脊生,江苏昆山人。归有光崇尚内容翔实、文字朴实的唐宋古文,是当时“唐宋派”的代表人物,与唐顺之、王慎中并称为嘉靖三大家。他架起了“唐宋八大家”与清朝著名散文流派“桐城派”之间的桥梁,在当时被称为“今之欧阳修”,后人称赞其散文为“明文第一”。作品风格归有光的散文博采唐宋诸家之长,继承唐宋古文运动的传统,并有所发展。他进一步扩大了散文的题材,把日常生活中的琐事引进了严肃的“载道”之古文中来,使之更密切地和生活联系起来。这样,就容易使文章写得情真意切,平易近人,给
7、人以清新之感。尤其是一些叙述家庭琐事或亲旧生死聚散的短文,写得朴素简洁、悱恻动人,如项脊轩志寒花葬志先妣事略等文都感人至深。主要作品著有震川文集。探背景作者幼年丧母、科场不顺、青年丧妻、家道衰落、叔伯不睦,而项脊轩这一百年老屋是作者家庭变迁和身世遭遇的见证。因此本文在文人雅趣之中笼罩着一种浓重的悲情愁绪,引起读者的情感共鸣。知常识唐宋派唐宋派是明代的一个重要文学流派,以明中叶的唐顺之、茅坤和归有光为代表。他们反对前、后七子的拟古主义文风,极力推崇和提倡唐宋八大家的散文,被称为“唐宋派”。唐宋派既推尊先秦两汉散文的传统地位,又承认唐宋散文的继承和发展,提倡学习唐宋散文,同时针对复古派的模拟剽窃,
8、提出“直抒胸臆”的创作主张,重视在文章中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他们的主张对清代的桐城派影响很大。质疑手记预习完成后,请将你的疑问与“小伙伴们”探讨交流。疑问1:_解惑:_疑问2:_解惑:_疑问3:_解惑:_整体感知本文以“志”的文体写成,借书斋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表达了作者对人亡物在、三世变迁的感慨以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深切怀念。文脉梳理_【答案】然余居于此,多可喜,亦多可悲悲文本层析一、阅读文章第1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1下列选项中,全部能直接展现“多可喜”的一项是()室仅方丈使不上漏室始洞然风移影动日过午已昏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ABC D【解析】表现老屋的狭小,表
9、达老屋的昏暗。【答案】D2下列各句中,对文章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修葺前,项脊轩狭小、阴暗、破漏;修葺后,项脊轩明亮、幽雅、安静。B本段主要写项脊轩修葺前后的不同变化,以作者的“悲喜”之情贯穿。C作者运用了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极力叙述原来的项脊轩的旧、小、漏、暗,为下文写修葺后的项脊轩的优美可爱作铺垫。D修葺后的项脊轩不仅仅表现在修葺后的明亮、不漏和安静等方面,更表现在作者的生活情趣上,与周围环境的自然融合上。【解析】B项,应以“喜”贯穿。【答案】B二、阅读文章第36自然段,回答下面的问题。3下面选项中,全部能直接展现“亦多可悲”的一项是()迨诸父异爨而母立于兹吾家读书久不效轩凡四遭火或
10、凭几学书今已亭亭如盖矣A B C D 【解析】两句从侧面衬托悲情。【答案】A4下列选项中,对文章概括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第三段中,作者情感无不紧扣“亦多可悲”来写,回忆中隐含着作者对家庭变迁的悲叹,对亲人的深切怀念,对自己怀才不遇、有负祖母期望的深深感慨。B文中叙写自己闭门苦读的情景及小轩多次遭火未焚的事情,是写“悲”的进一步补充,同时,字里行间,又透露出作者埋头苦读,要实现理想的期望。C作者欲扬先抑的手法,先极力叙写当年夫妻两人在轩内唱和相随的欢乐,以“喜”衬“悲”,衬托今日丧妻的悲哀。D最后一段中,作者借物抒情,借亭亭如盖的枇杷树,表现了作者对妻子深深的怀念之情,也表明了作者在项脊轩
11、年日之久。【解析】C项,应运用了虚实相衬的手法。【答案】C话题互动话题:文章对老屋表现出了极大的怀念,从社会发展的角度讲,你是如何认识作者留恋于老屋的情感的?学生甲:老屋是亲人相濡以沫的见证,有了老屋,也就有了亲人的影像,有了对新生活的珍惜。所以,留恋于老屋,是人的最基本的情感所致。学生乙:在新的生活中,我们需要的是积极的心态和开拓进取的精神,而不应沉湎于对过去事物的留恋之中不能自拔。怀旧会使人变得苍老,会使人厌倦新生事物,所以,应放眼未来,而不可一味留恋过去。我的观点:_写法借鉴1写作特色骈散结合,清新凝练作者注意炼字炼句,既工于状物,又善于叙事抒情,往往熔铸几个字,便能将人情物态刻画得玲珑
12、剔透,栩栩如生。写修葺后的项脊轩,把庭院的寂静、悠闲写得多么生动迷人。而那幅月夜桂影图仅仅十多个字就把读者引进了月白风清、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境界。明月用“半墙”来烘托,桂树以“斑驳”的倩影来描绘,清风徐拂用“影动”来状写。作者的笔触细腻、轻灵,语言清丽、凝练,可称得上珠圆玉润,字字珠玑!2写法指导骈散结合的两要点(1)讲究对仗和声律。(2)讲究意象的对举选用。3迁移应用请你恰当地运用骈散结合的写作手法,写一段300字左右的文字。_【参考示例】那时年少,她调皮可爱,略带几分羞涩,顾盼间,芙蓉如面;低眉处,脉脉含情。那时风流,她只看到花影压重门,疏帘铺淡河。那时浪漫,她只和他听笛声三弄,唱和共流
13、水。她曾在春色中弄花香满衣;她曾蹴罢秋千,轻移莲步上兰舟;她曾醉于藕花深处,不知归路。然而南渡,南渡带来半生痛楚。物是人非事事休,欲语泪先流。云中的锦书,摇曳的红烛,黄昏滴雨的秋天,残蕊的余香,满衣的清泪,朦胧的醉眼,永远成了她风雨里的牵挂。花自飘零水自流的无奈,夜阑犹剪灯花的凄凉,半生的漂泊,半生的寻寻觅觅。一切来得太快,太突然了!然而,易安却在一个迷雾云涌的清晨,手捧菊花,在苍茫天地间唱遍一个婉约的神话,梦断惊人处,九万里风鹏正举素材应用1课内素材期望,成长的种子项脊轩这间小屋,回响着“儿寒乎?欲食乎?”的问询,见证着先大母“他日汝当用之”的疼爱与鞭策。作者年纪轻轻,但亦承载着“吾家读书久
14、不效,儿之成,则可待乎!”的期望。虽然作者仕途之路并不顺达,但这也成为作者成长和奋争的动力;凭借着多年的努力,作者最终文笔灿然,成为名垂青史的文学家。【应用角度】“期望”“纷争”“关爱”“鞭策”2精彩应用海阔凭鱼跃,只要还有期待,人生之路将谱写新的篇章。陶渊明对自然心存期待,便有了归园田居的新诗篇,成就了一代“田园诗人”的风采。归有光承载着家庭的期待,便有了著书立说、开坛讲学的佳话,成就了明代“唐宋派”代表的美名;白里格对音乐的殿堂有所期待,便有了带着民族音乐一路奔波的美谈,成就了“最炫民族风”的美誉。他们都是在失意时心怀那份期待,书写了人生新的篇章。佳作领悟情归项脊轩项脊轩上空的月亮,似乎总
15、蒙着一层淡淡的忧伤。三十一岁的归有光,已不常回项脊轩居住了,也许是怕望见这轮残月,怕看到庭院里的枇杷树,怕忆起那一个个熟悉的亲人,太多的往事淤积在这里,归有光也许感到,这一片光影之中,暗藏着一份不堪触摸的酸楚。百年老屋,尘泥渗漉,雨泽下注;每移案,顾视无可置者。1526年的项脊轩曾经是这番景象吗?墨迹留香,书册涵影,那时写就的项脊轩志,还放在书案上,而物是人非,这些归巢的燕子,是否还记得那个阁子里的主人?竹叶声声,也许这就是当年那个意气书生的吟哦;兰桂花无语,沁满庭院的芳菲,可否浮动着那个十九岁的青年,一片折桂蟾宫的心思。月亮,满是忆念的月亮升起来了,落满清辉的桂花树,在风中摇曳出一片多么撩人
16、的图案。书声从俯仰有致的身影后面飘逸下来,清朗的韵律和着这三五之夜的月光,流泻在寂静无人的巷落,流泻在淡薄朦胧的世界里,那样纯净,那样幽婉,只是月亮并不总是圆满。从项脊轩门墙外,传来的熟悉的足音,即使在鸡犬相闻的午后,隔着幽闭的窗棂,隔着十多年的时光巷道,归有光仍能分辨出来,它们带来的消息,此后也一直敲击着他的心扉。妪每谓余曰:“某所,而母立于兹。”妪又曰:“汝姊在吾怀,呱呱而泣;娘以指叩门扉曰:儿寒乎?欲食乎?吾从板外相为应答。”语未毕,余泣,妪亦泣。先是奶妈来这里诉说母亲依稀的身影,再是祖母细细地叮咛与殷殷地期盼,声音像是风过门环,又像是雨打屋瓦,瞻顾遗迹,如在昨日。覆盖着项脊轩的雨丝,也
17、覆盖着妻子当年手植的这棵枇杷树。十三年后,已走出故园的归有光,却走不出项脊轩,在那些僻居荒江的日子里,项脊轩的影子,也许就像这棵年年攀高的枇杷树,茂盛地生长在他的心里。然自后余多在外,不常居。庭有枇杷树,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今已亭亭如盖矣。红袖添香夜读书,常年枯寂的项脊轩,因为妻子的到来,平添了多少乐趣;单调贫乏的书斋生活,因为妻子的陪伴而有了多少笑语,从枇杷树上滚落的雨珠,一叶叶,一声声,仿佛穿透时空,穿越生死,滴在了归有光的思念中。也许就是在这份思念里,归有光才补写了这最后的篇章,只是完整的项脊轩志缝合不起那份残缺的情,补缀不全那份遗落的爱,但弥漫在项脊轩的那卷书香,却似乎一直在归有光的心
18、中飘散着,项脊轩,梦中的项脊轩啊。1悟盘活教材素材文章巧妙地利用教材课文中的主要故事情节,站在了归有光的位置上,叙事、抒情、评议教材素材,从中挖掘出其中蕴含的情理。这为我们平时的写作提供了成功的模板,在考场作文的创作过程中,特别是素材匮乏的时候,莫忘盘活教材素材。2悟情景穿越式描摹文章贵在“以情动人”,而要做到这一点,再现往日情景,进行穿越式的描摹是一种比较有效的方式。如在本文中,老妪转述的作者的母亲“立于兹”的一段场景,读来令人不胜唏嘘,感慨万千;选取“月亮”等触情媒介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1下面加点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导学号:35750015】A往往而是(到处)亦遂增胜(美景)B而母
19、立于兹(你的)顷之(助词,无实意)C大类女郎也(像)乳二世(用乳汁喂养)D大母过余(过问)逾庖而宴(厨房)【解析】D项,过,来访,看望。【答案】D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35750016】A.B.C.D.【解析】A项,连词,用来;介词,凭借,根据。B项,连词,表示修饰关系,可译为“地”;连词,表顺承关系,不译。C项,都是形容词词尾,“的样子”。D项,副词,于是;副词,竟然。【答案】C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意义与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A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往往而是B余稍为修葺,使不上漏C戍卒叫,函谷举,楚人一炬,可怜焦土D室仅方丈,可容一人居
20、【解析】A项,往往:古义,到处;今义,经常。B项,修葺:古今义都为修补。C项,可怜:古义,可惜;今义,对别人表示同情。D项,方丈:古义,一丈见方;今义,寺院的住持。【答案】B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垣墙周庭,以当南日B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C吾家读书久不效D妪,先大母婢也,乳二世【解析】B项,“手”是名词活用作状语。其他三项都是名词活用作动词。【答案】B5下列句子的句式特点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导学号:35750017】A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B是造物者之无尽藏也C此非曹孟德之诗乎D此吾祖太常公宣德间执此以朝【解析】B、C、D三项是判断句,A项一般句式。
21、【答案】A6下面有关文化常识的说法有误的一项() 【导学号:35750018】A“诸父”即伯父、叔父的统称;“先大母”,即祖母。B“三五之夜” 即农历每月十五的夜晚,“十五”又称“望”,如“丁卯年三月之望”,即丁卯年三月十五日。C“象笏”,即象牙做的笏。笏,就是封建时代,官员们上朝时所用的手板,有事可记于上,以备忘。 D“公”“子”在文言文中用作尊敬的称呼,“婢”“妾”则常作女子谦称。【解析】A项,“先”字是对死者的尊称。“先大母”即去世的祖母。【答案】A7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项脊轩志是一篇借记物以叙事抒情的散文名作。“志” 就是“记”的意思,是古代记叙事物、抒发感慨的
22、一种文体。B本文借项脊轩的兴废,写与之有关的家庭琐事和人事变迁,抒发了人亡物在的感慨及对祖母、母亲和妻子的怀念之情。C第三段中,作者用平实、朴素和淡雅的笔触,略加渲染,勾勒出人物的音容笑貌,自然流露出作者内心的悲喜之情。D归有光的散文以清淡朴素之笔写身边琐事,感情抒发真切自然,所以,用明代文学家王世贞的话说,其文“不事雕琢而自然有风味”。【解析】本段内容写的是“多可悲”之事。【答案】C8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又杂植兰桂竹木于庭,旧时栏楯,亦遂增胜。译文:_(2)时至轩中,从余问古事,或凭几学书。译文:_(3)余久卧病无聊,乃使人复葺南阁子,其制稍异于前。译文:_【答案】(1)我在庭院里错杂地种上兰花、桂树、竹子等草木,往日的栏杆,也增加了新的光彩。(2)她时常来到轩中,向我问一些古代的事情,有时伏在桌旁学写字。(3)我很长时间生病卧床,闲极无聊,就派人再次修缮南阁子,格局跟过去稍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