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课时2 社会历史的发展 课标要求 理解社会基本矛盾运动,把握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核心素养 1.政治认同:认同我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体制改革,坚定四个自信。2科学精神:科学理解把握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辩证关系,明确社会历史发展的实现方式。3公共参与:积极参与各项改革。自主学习【学新知】一、社会历史发展的规律1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1)地位:物质生活资料的_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作用:人们在生产活动中形成的_决定着社会的性质和面貌,生产方式的变革决定着社会形态的更替。生产活动生产方式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状况_生产关系的性质
2、,生产力的变化、发展,迟早会引起生产关系的变革。(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反作用:当生产关系_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_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状况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_作用。(3)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作用及其矛盾运动,表明了生产力与生产关系之间内在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这就是_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决定适合推动阻碍生产关系3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1)含义:经济基础是指由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决定的占统治地位的_的总和。上层建筑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_以及相应的_、组织和设施。(2)关系:经济基础_上层建筑,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当上层建筑_经济基础
3、状况时,它就促进经济基础的巩固和完善;当它_经济基础状况时,就会阻碍经济基础的发展和变革。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进步;当它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则束缚生产力的发展,阻碍社会前进。生产关系意识形态制度决定适合不适合4人类社会的普遍规律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基本矛盾。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_状况,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_状况,是在任何社会中都起作用的普遍规律。生产力经济基础物质资料生产方式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统一体。人们在为生存所进行的生产活动中,必然要发生两种关系,一是人同自然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力;一是人与人
4、的关系,即社会生产关系。生产力的三要素中劳动者是最活跃的因素。生产关系的三要素中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是最具决定性作用的因素,生产资料归谁所有决定了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产品分配关系。判断上层建筑是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关键是看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还是为落后的经济基础服务。二、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1社会发展的总趋势:社会发展的总趋势是_、_,发展的过程是_。2社会发展的实现方式(1)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即社会_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2)在 阶 级 社 会 中,社 会 基 本 矛 盾 的 解 决 主 要 是 通 过_实现的,阶级斗争是推动阶
5、级社会发展的_。前进的上升的曲折的基本矛盾阶级斗争直接动力(3)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是_的矛盾,可以通过社会主义的自我发展、自我完善加以解决。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_。改革的根本目的,就是使生产关系适应_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_的发展。非对抗性直接动力生产力经济基础区分社会发展的动力问题(1)根本动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2)直接动力:阶级斗争是推动阶级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我国社会主义改革不是从根本上改变社会关系,而是改革同生产力发展不相适应的生产关系,同经济基础发展不相适应的上层建筑。【判断正误
6、】1人与人的关系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2生产力是生产方式中最革命、最活跃的因素。()3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直接动力。()4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曲折的。()5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矛盾、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是贯穿人类社会始终的主要矛盾。()6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提示:前对后错,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生产力发展。7社会主义改革意味着变革社会主义根本制度。()8改革的目的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提示:前对后错,生产关系反作用于生产力,可以促进也可以阻碍生产力发展。提示:改革的性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而不是目的。【体系建构】
7、议题探究 议题 怎样理解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和趋势?40 多年来,我们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大胆地试、勇敢地改,干出了一片新天地。从传统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和更好发挥政府作用,从以经济体制改革为主到全面深化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体制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党和国家机构改革、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依法治国体制改革、司法体制改革、外事体制改革、社会治理体制改革、生态环境督察体制改革、国家安全体制改革、国防和军队改革、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纪检监察制度改革等一系列重大改革扎实推进,各项便民、惠民、利民举措持续实施,使改革开放成为当代中
8、国最显著的特征、最壮丽的气象。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旨在调整经济结构,使要素实现最优配置,提升经济增长的质量和数量。需求侧有投资、消费、出口三驾马车,供给侧则有劳动力、土地、资本、创新四大要素。中国“供给侧改革”并非简单复制西方,它有着自身的实现路径和趋势,着眼于解决经济增长的动力问题,通过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创新驱动发展。探究 1:材料中改革遵循了哪些社会发展的基本规律?探究 2:运用“改革”的知识,简要谈谈我国“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性。提示:经济体制改革等遵循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合生产力状况的规律,行政管理体制、社会管理体制等改革遵循了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提示: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
9、发展的直接动力,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供给侧改革”能够扩大有效供给,提高供给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和灵活性,提高全要素生产率,更好地满足广大人民群众的需要,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探究 3:为什么说改革是决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提示:社会发展是在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中,在社会基本矛盾的不断产生、发展和解决中实现的;我国的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只有通过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才能实现。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自我发展,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直接动力;我国的改革必将为我国的奋斗目标和民族复兴的实现注入动力。重难突破1
10、图解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相互关系及矛盾运动训练 1 近年来,我国在高温超导、中微子物理、量子科学、人类基因组测序等基础科学领域取得诸多突破,这一切的背后,富有成效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功不可没。这说明()A生产力的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B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起促进作用C群众活动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D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解析:并不是所有的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发展都起促进作用,B 错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活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C 错误。富有成效的激励政策和奖励制度促使基础科学领域取得诸多突破,说明生产关系要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状况,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D 符合题意,排除 A。答案:D2图
11、解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相互关系即矛盾运动训练 2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化,为推进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建设,促进公平竞争、增强市场活力和经济内生动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国务院常务会议审议通过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以政府立法为各类市场主体投资兴业提供制度保障。优化营商环境条例(草案)的出台就基于()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 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 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 改革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ABCD解析:题干中并没有涉及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不符合题意;材料说明上层建筑要适应经济基础的状况,社会存在的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符合题意;题干中并没有涉及改革是解决
12、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法,不符合题意。故选 D。答案:D3图示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训练 3 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哲学家维特克曾经用四句谚语概括了人类历史的进程:某人即将灭亡时,往往拥有炙人的权势;时间是筛子,终会淘去一切陈渣;蜜蜂采花,却会使花更加繁盛;暗透了,反而望得见星光。由此可见,维特克()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 揭示了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律 认清了贯穿社会历史发展始终的主要矛盾 承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ABCD解析:某人即将灭亡时,往往拥有炙人的权势;时间是筛子,终会淘去一切陈渣。看到了社会历史发展是量变与质变的统一,符合题意;材料没有涉及对支配社会历史发展的普遍规
13、律的揭示,不符合题意;贯穿社会历史发展始终的是社会发展的基本矛盾而不是主要矛盾,说法错误;蜜蜂采花,却会使花更加繁盛;暗透了,反而望得见星光。坚持用联系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承认了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符合题意。故选 B。答案:B4正确认识我国现阶段的改革(1)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之间的矛盾。它是非对抗性的矛盾。(2)解决方式:通过改革,实现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3)改革的性质:改革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不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和根本变革。(4)改革的根本目的:使生产关系适应生产力的发展,使上层建筑适应经济基础的发展。(5)改
14、革的作用: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训练 4 改革开放以来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根本出路在于深化改革。上述观点突出表明()A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唯一动力B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C社会历史发展是直线上升的D社会矛盾是可以根除的解析:改革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不是唯一动力,A 表述错误。改革能“加快经济社会发展、解决前进中的矛盾和问题”,表明改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B 符合题意。社会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是前进的、上升的,道路是曲折的,C 表述错误。矛盾具有普遍性,不可以根除,D 表述错误。答案:B随堂检测 1.恩格
15、斯说:“一切社会变迁和政治变革的终极原因,不应当到人们的头脑中,到人们对永恒的真理和正义的日益增进的认识中去寻找,而应当到生产方式和交换方式的变更中去寻找。”这句话蕴含的哲理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 社会发展的进程不受社会意识的影响 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服务,就能促进生产力的发展A BCD解析:依据题意,材料中恩格斯的话蕴含的哲理是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制约着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的过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符合题意;社会发展的进程受社会意识的影响,错误;当上层建筑为先进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它就促进生产力的发展,错误。故选
16、C。答案:C2新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强制报告制度、国家监护制度等内容。从 2006 年到 2020 年,法律条款从72 条到 132 条,内容增加了一倍多这部有着中国未成年人保护“小宪法”之称的法律将于 2021 年 6 月 1 日施行。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是基于()A上层建筑的变革有助于推动社会的进步B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状况C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D上层建筑的变革总是先于经济基础的变革解析:上层建筑的变革不一定能推动社会的进步,A 观点错误。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属于上层建筑的调整,而不是生产关系的调整,B 观点与题意无关。修订未成年人保护法属于上层建筑
17、的调整,改法的修订有利于更好的保护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促进未成年人健康成长,这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要求,C 观点符合题意。上层建筑的变革有时先于经济基础的变革,有时滞后于经济基础的变革,D 观点错误。故本题选 C。答案:C3漫画项目审批长征图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促进社会发展 要调整不适应经济基础发展的上层建筑 生产关系要适应生产力的发展要求社会存在变化决定于社会意识变化ABCD解析:漫画项目审批长征图,启示我们必须要改革,行政审批属于上层建筑的范畴,正确;不符合漫画主旨;社会存在变化决定社会意识的变化,错误。答案:A4车尔尼雪夫斯基曾说过:“历史的道路不是涅瓦
18、大街上的人行道,它完全是在田野中前进的,有时穿过尘埃,有时穿过泥泞,有时横渡沼泽,有时行经丛林。”这段话揭示了()A人类社会发展的规律是多变的B社会历史发展的前途是光明的C人类社会发展的过程是曲折的D人类社会的矛盾永远不会解决解析:车尔尼雪夫斯基的话表明社会历史的发展要经历一个曲折的过程,C 正确;规律不具有多变性,A 说法错误;B 与题意无关;人类社会在基本矛盾的解决中向前发展,D 说法错误。答案:C5我们党作出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是基于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实践的深刻总结,是基于对人民群众期盼和需要的深刻体悟。改革开放是党和人民大踏步赶上时代的重要法宝,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这说明我国()改革开放决策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改革开放决策是人民群众社会性历史性的实践活动改革开放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ABCD解析:我国改革开放决策依据是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实践,改革开放的目的是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符合题意;改革开放决策是意识活动而非实践活动,说法错误;人民群众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说法错误。正确选项为 B。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