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0 ,大小:2.88MB ,
资源ID:395676      下载积分:7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567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江苏专版》2014步步高历史大一轮复习整合提高 必修二 第九单元 第19讲.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江苏专版》2014步步高历史大一轮复习整合提高 必修二 第九单元 第19讲.doc

1、第19讲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考点清单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一五”计划的实行新中国成立前夕,国民经济全面崩溃,通货膨胀极其严重,人民生活十分困苦。背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党和政府领导人民完成了国民经济的恢复工作,为国家开展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新中国成立之初,我国是一个落后的农业国。在国内既不能制造汽车、飞机,也没有冶金设备、矿山设备和大型发电设备等制造业。内容优先发展重工业。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

2、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史论共识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执行,标志着国家工业化建设的开始;易混易错“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社会主义三大改造是“一五”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五”计划建设的主要手段。三大改造的完成实现了生产资料私有制向公有制的转变,但是“一五”计划完成并没有实现国家工业化,只是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局面。整体把握社会主义工业化开端和三大改造2三大改造史论共识三大改造的基本完成,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基本建立。知识图解“一化三改”之间的关系关键点拨农业生产合作社是新中国对个体小农经济进行社会主义改造的具体形式。其好处在于适应了当时农村生产力落后状况,并充分照顾了农民

3、的困难和要求,顺利解决了农村土地所有制问题。二、探索与失误1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主要内容(2)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2.社会主义建设探索中的失误内容: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结果:会后,全国掀起“大跃进”的高潮。“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大跃进”特点: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工业生产各部门制定出在几年内产量赶超英国和美国的高指标;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也越来越高。评价: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危害:

4、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深层点拨19561966年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形势是两头好,中间差;社会发展的曲折性主要围绕对社会主要矛盾和经济发展速度认识的不同而展开。3政策调整深层点拨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时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对于政治和认识根源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史论共识党在十年探索时期所犯错误的两个核心问题分别是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速度、规模与比例问题和社会主义制度建立后国内的主要矛盾问题。易混易错“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虽然都是中共犯的“左”倾错误,但两

5、者本质属性不一样,“大跃进”属于生产力的范畴,人民公社化运动属于生产关系的范畴。三、国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深层点拨“文革”教训与启示(1)现代化建设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2)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3)经济建设要遵循客观规律,不能盲目求快,要科学发展。(4)必须正确认识社会主义阶段的阶级斗争问题。(5)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原则,发扬党内民主,坚持群众路线。3影响基准考点一过渡时期的经济建设主题一“一五”计划视角1实施“一五”计划的背景史料一“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

6、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用外国人的话说,这是一个连铁钉都需要进口的国家。”毛泽东信息解读史料说明建国初中国工业水平落后,发展不平衡。史料二1949年,中、美、苏三国在钢、原煤、原油方面产量对比。中国钢产量占美国的0.2%,苏联的0.7%;原煤产量占美国的7.3%,苏联的13.6%;原油产量占美国的0.02%,苏联的0.36%。信息解读史料说明中国重工业水平远远低于发达国家。史料三信息解读该图表材料反映了到1952年国民经济形势基本好转,为有计划的经济建设创造了条件。视角2“一五”计划的特点及原因史料工业化的速度首先取决于重工业的

7、发展,因此我们必须以发展重工业为大规模建设的重点。在“边打、边稳、边建”的方针下,就要求我们集中力量而不是分散力量去进行基本建设,要求我们以有限的资金和建设力量(特别是地质勘察、设计和施工力量),首先保证重工业和国防工业的基本建设,特别是确保那些对国家起决定作用的,能迅速增强国家工业基础与国防力量的主要工程的完成。我们必须在五年内基本上完成鞍钢等大工业基地的建设,并开始新的工业基地的建设,以此来发展我国的五金、燃料、机械、电力工业与国防工业,使1957年的工业生产比1952年提高一倍到二倍半。中共中央关于编制一九五三年计划及五年建设计划纲要的指示信息解读史料是中共中央在1952年年底所作的重要

8、指示,反映了我国“一五”计划的特点,并阐述了其原因。“一五”计划的重要特点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一指导方针的确立,有苏联建设经验的启示,但更主要的是由于我国的工业基础,特别是重工业的基础非常薄弱。主题二三大改造视角1三大改造的必要性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是国家独立和富强的必然要求和必要条件。对个体农业、个体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是为了确立社会主义生产关系,健全社会主义上层建筑,以继续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为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创造必要的条件。视角2三大改造的成果史料在国民收入中,1957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所占比重由19%提高到33%,合作社经济由1.5%提高到56%

9、,公私合营经济由0.7%提高到8%,个体经济则由71.8%降低到3%,资本主义经济由7%降低到1%以下。信息解读本史料主要反映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使社会主义经济成分在国民经济中占了绝对的优势。视角3三大改造的性质及评价(1)性质:把私有制改造为公有制,社会主义革命性质。(2)评价:积极:建立起生产资料的公有制、社会主义制度和计划经济体制,改变了国家的经济结构、阶级结构、社会主要矛盾和社会制度,为工业化发展开辟了道路。消极:改造过程中出现冒进、过激行为,所有制形式单一,超越了生产力实际。主题三社会主义工业化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关系及实质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完全胜利的经济前提,也

10、是进行三大改造的基础。2三大改造是建设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行工业化的必要条件。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和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被喻为“一体两翼”。3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实质是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改造的实质是变革生产关系。社会 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为中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发展开辟了道路;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起来,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准考点二十年探索时期的经济建设主题一“大跃进”运动史料一报载:麻城建国一社出现天下第一田史料二1958年居民将家中铁制用具送去炼钢信息解读过去时代的新闻报道、新闻图片也是历史文物,具有珍贵的史料价值。上面的两则史料反映了20世纪50年代末发生在中国的

11、大事“大跃进”运动。两则史料从不同的侧面展现了当时的历史。我们在运用史料研究历史问题时,要注意对史料进行去伪存真的判断和甄别。例如史料一反映出当时“高指标”、浮夸风盛行,其报道的数字不能用来证明当时经济发展的状况。主题二人民公社化运动史料人民公社是形势发展的必然趋势。大型的综合性的人民公社不仅已经出现,而且已经在若干地方普遍发展起来,有的地方发展得很快,很可能不久就会在全国范围内出现一个发展人民公社的高潮,且有不可阻挡之势。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

12、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公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出一条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人民日报,1985年9月10日信息解读史料是中共中央发动人民公社化运动的纲领性文件,对人民公社的必要性、体制特点、组织规模等方面都作了具体规定。党中央推动的人民公社化运动,是要完成一场生产

13、关系的“大跃进”,企图通过人民公社的道路,使中国早日过渡到共产主义。在这个决议里,也初步描绘了“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未来社会的蓝图。而“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的组织规模,也反映了人民公社初期“一曰大,二曰公”的突出特点。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实质是企图在生产力不发达的基础上建立一个平等、平均、公平、合理的社会。这只能是一种超越阶段的空想,给中国带来了严重的后果,极大地破坏了农业生产。主题三人民公社化运动与“大跃进”运动的区别“大跃进”涉及生产力方面,人民公社化涉及生产关系方面。二者的不同点在于:“大跃进”的发动,反映了我党不顾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片面地扩大生产规模,追求经济建设

14、的高速度;人民公社的建立反映了我党不顾生产力发展的实际水平,片面地变革生产关系的“左”倾错误,违背了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的原理。主题四国民经济的调整史料1961年应适当地缩小基本建设规模,调整发展的速度,在已有的胜利的基础上,采取调整、巩固、充实和提高的方针。中共八届九中全会决议信息解读史料表明了针对“左”倾错误,采取调整方针。史料提到的“已有的胜利”并非事实,当时由于“左”倾错误的发展,国民经济出现异常困难的局面。历史学习和研究要求学生具有史证意识。“史证”主要指在拥有史料的基础上,通过科学的论证、严谨的思辨、合理的推理来还原历史真相的过程。下图是一份地方报刊的号外。探究思考:对于上述漫画所报

15、道的内容,有人认为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有人则持相反意见。结合史实谈谈你的观点。(可选择任意一种观点)答案第一种:当时实行高度统一的中央集权体制和计划模式,所有媒体的宣传口径是高度统一的,所以它反映了“当时的社会”的主流意识。第二种:孤证不立,一份地方报刊反映的某一行为不足以说明“当时的社会”也具有这种特征。基准考点三“文革”时期的经济建设主题一“文革”对经济建设的影响史料“文革”期间我国工农业总产值示意图信息解读史料表明1968年“文化大革命”动乱扩展到经济领域,使国民经济受到严重影响。1975年邓小平主持中央日常工作,对国民经济进行全面整顿,采取有效措施,国民经济迅速回升。主题

16、二1975年邓小平全面整顿的实质和意义1实质系统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误。2意义使国民经济快速恢复和发展,使更多的人认识到“文革”的错误,为粉碎“四人帮”奠定了群众基础,并为以后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拉开了序幕。19561976年的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视角1成功与失误图示项目背景或原因内容结果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对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准备不足,党对形势判断错误,希望高速度地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轻率地发动了“大跃进”运动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使得“左”倾错误严重泛滥“大跃进”运动中共提出“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急于求成,夸大了主

17、观意志和主观努力的作用片面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大跃进”打乱了国民经济秩序,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造成了工农业比例严重失调,破坏了环境人民公社化运动“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和“大跃进”运动的影响提倡“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刮起了“一平二调三收款”的“共产风”浪费了资源,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农民积极性受伤害,造成社会生产力的极大破坏;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文化大革命”“左”倾错误严重泛滥许多行之有效的政策、规章制度被废除,工人、干部停产“闹革命”工农业生产总值损失惨重,出现国民经济的大劫难视角2历史启示(1)社会主义建设要解决好先进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要大力发展

18、生产力。(2)社会主义建设要敢于面对错误,纠正错误,迎难而上,及时纠正“左”的倾向,调整生产关系。(3)经济发展不能急于求成,要从国情出发,实事求是。(4)经济建设必须正确处理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之间的关系,必须尊重客观规律。(5)生产关系的变革要与生产力发展水平相适应,不能超越生产力发展水平,要注意调动农民的积极性。(6)社会主义建设要充分发扬民主,要维护安定团结的社会环境,反对个人崇拜,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例1 (2012全国新课标高考)1958年,美国一份评估中国“二五”计划的文件认为,中国虽然面临着农业生产投入不足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但由于中苏关系良好而可以获得苏联援助,同时减少粮食出

19、口,中国可以解决农业问题,工业也将保持高速发展。这一文件的判断()A对中美关系的急剧变化估计不足B低估了苏联对华经济援助的作用C符合中苏两国关系的基本走向D与中国工农业发展状况不符审题突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了解中国“二五”计划及当时中国的经济发展情况。中国“二五”计划是从1958年到1962年,由于1958年“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开展,严重挫伤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新中国成立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故选D项。中美关系当时已经破裂并长期处于敌对状态,排除A项;中苏关系从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开始出现严重裂痕,苏联取消对华经济援助,排除B、C两项

20、。答案D例2 (2012浙江高考)报载,武汉工人提出“车间就是战场,工人就是战斗员,开快机器,多做一件活,就等于多消灭一个敌人”;鞍山钢铁厂工人“把行李搬到工厂,昼夜守在高炉旁在极其艰苦的情况下,先后生产了大批军锹、军镐、炮弹钢、副油箱等,并不断改进技术,提高质量”。上述场景出现在()A抗日战争时期 B解放战争时期C抗美援朝时期 D大跃进时期审题突破解答本题的关键信息是“武汉工人”与“鞍山钢铁厂工人”进行艰难的生产,产品主要是军用物资。抗战前期这些地方已被日本控制,解放战争时期主要由国民政府控制,所以可以排除A、B两项;“大跃进”时期,国家工业化有了初步发展,所以不会太艰难,且主要产品并非军用

21、物资,排除D项。抗美援朝时期正值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工业化水平极低,且正在进行援朝战争,所以答案是C项。答案C例3 (2012天津高考)下图介绍信内容所反映的实质是()介绍信兹有本校胡世厚同志因返里事去河南洛阳,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是荷。此致敬礼(限2月5日作废)中共中央高级党校(印章)1963年1月10日A国内粮食供应比较紧张 B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C国家实行粮食凭票供应 D国家工作人员遵纪守法审题突破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把握图中的有效信息。介绍信中的关键信息是“携带通用粮票20斤,希沿途军警查验放行”,说明粮票在当时经济政治生活中具有重要作用。结合教材所学可知,20世纪6

22、0年代,中国实行计划经济体制,故答案为B项。A、C、D三项与介绍信有关,但不是介绍信反映的实质问题。答案B命题感悟本讲内容在每年的高考命题中均受到大量关注,与重大历史事件的背景、影响有关的知识是关注焦点。备考20132014年高考,复习时还应注意从生产力、生产关系的角度认识“一五”计划和三大改造及工业化开展给中国的经济结构、综合国力、社会生活带来的影响。从现代化史观角度认识“一五”计划对中国工业化建设的意义;从革命史观角度认识三大改造,尤其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从生态史观、社会史观的视角认识整合“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文革”动荡对人民生产、生活的影响。命题思想一隐含社会热点1

23、(立意经济发展与政治建设的关系)2012年3月召开的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今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增长7.5%,引起国内外的广泛关注。阅读下图:1953年至2001年中国GDP增长率图中数据反映出建国后近五十年GDP增长率的变化情况,其中GDP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二位的主要原因是()A“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不断掀起高潮B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的经济封锁、禁运C国民经济的发展受到政治运动的严重影响D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的弊端日益暴露答案C解析从图表看GDP增长率处于倒数第二位的是1968年,这一时期是“文革”时期。命题思想二紧扣主干知识或核心概念2(立意

24、“一五”计划)下表反映的是中国城镇人口数量的变化情况。其中,导致从A到B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一五”计划的实施B“大跃进”运动的影响C“文化大革命”的影响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答案A解析A到B段的时间大约是19501957年,此时城镇人口发展趋势是上升,这是由于1953年实施的“一五”计划制定了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目标,促进了城镇人口的增长。3(立意“大跃进”时的“浮夸风”)“公社的山羊长得壮,上山碰到非洲象,山羊打个大喷嚏,轰隆一声比雷响,大象吓得直哆嗦,扑通跪倒直喊娘,娘啊娘,还是公社的山羊大,跟它比,我简直就是屎壳郎”。这首歌谣体现了哪个时期的现象 ()A“大跃进”时期 B农业合作化

25、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A解析1958年兴起的“大跃进”运动,片面要求大办工业、大办农业。农业上,对粮食产量的估计越来越高,出现了“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等主观臆断的口号。这些情况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落后面貌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经济规律。材料是这一时期大刮浮夸风的反映。4(立意八字方针)1962年到1965年我国国民经济在三年严重经济困难后逐渐恢复,在这一过程中城镇出现了集市贸易,农民重新有了自留地,不少农村甚至开始了包产到户。这一现象说明了()A中共开始纠正“左”倾指导思想B中央开始了农村经济体制改革C“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D当时农村的生产关系

26、发生了某些变化答案C解析关键是时间:1962年到1965年。19591961年中国出现三年经济困难时期,这主要是“左”倾错误导致的,从1960年开始,中央开始纠正农村中的“左”倾错误,提出了“八字方针”,1962年后经济开始恢复,到1965年调整基本完成。材料反映的就是“八字方针”在农村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命题思想三凸显新史观或核心价值观5(立意核心价值观:实事求是,勇于纠正自身错误)1964年,周恩来与美国作家斯诺交谈时说:“过去15年中有些事情我们是做对了,但我们也做了一些错事。只有敢于承认自己的缺点和错误,我们才能改正它们。”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

27、)A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B正确分析我国社会主要矛盾 C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D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新中国经济政策的理解。结合所学知识针对50年代末经济建设中的“缺点和错误”,党和政府的纠正措施是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其它与历史事实不相符合。所以选D。命题思想四运用新材料、创设新情境6在1962年3月7日,陈云在中央财经小组第一次会议上说:“要准备对重工业、基本建设的指标伤筋动骨,痛痛快快地下来。”周恩来高兴地插话说:可以写一幅对联,上联是“先抓吃穿用”,下联是“实现农轻重”,横批是“综合平衡”。当时他们所讨论的话题主要是针对如何 ()A顺利完成

28、三大改造B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C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D纠正大炼钢铁运动的破坏作用答案D解析“综合平衡”就是要实现国民经济比例协调发展,调整因“大跃进”运动中为大炼钢铁毁掉大量山林,浪费了宝贵资源,还影响了农业、手工业发展的国民经济各部门比例失调的现象。本题易错选C项,“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是在此路线指导下发动的,把“实现农轻重”说成“落实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是不正确的。对点训练考点一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1(2012海南高考)我国“一五”计划期间,大型项目实际完成投资196.1亿元,其中东北占实际投资总额的44.3%,已建成投产的重工业企业也多集中在东北。促成这种现象出现的因素之一是()A便于

29、就近接受苏联援助 B美国形成对华包围封锁C有利于支援抗美援朝 D中日两国关系发生变化答案A解析本题考点是20世纪50年代到70年代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注意题干中提到“一五”计划和重工业“集中在东北”这些信息。由于“一五”计划是在苏联帮助下进行的,而此时苏联的经济政策是优先发展重工业,这就出现了题干中提到的情况。B项不是重点发展东北的必要条件,“一五”计划进行的时候,抗美援朝已经结束,而此时中日关系没有发生重大变化。2宣传画是以宣传鼓动、制造社会舆论和气氛为目的的绘画。下幅宣传画应创作于()A北伐战争时期 B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C“文化大革命”时期 D改革开放时期答案B解析根据图中“学习苏

30、联先进经验建设我们的祖国”分析,此时处于中苏关系密切的建国初期,选项中最接近建国初期的是19531957年的“一五”计划时期。A项在1921年至1927年,此时中苏关系没有体现宣传画内容;C项在1966至1976年,此时中苏关系恶化;D项处于1978年后,图上内容不符合当时中苏关系特点。3下表是中国某一时期不同所有制企业总产值对比表(单位:%)年代全民集体公私合营私营个体手工业开始年41.53.2430.720.6结束年54.517.127.20.041.2该表中的开始年和结束年是指()A19461949 B19521956C19661976 D19781982答案B解析从表格中材料可以得出:

31、全民、集体和公私合营所有制企业总产值上升,而私营和个体手工业的产值急剧下降,这正是对资本主义工商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时间应是过渡时期。41956年,在遭受严重水灾的情况下,农业总产值仍达到582.9亿元,比上年增长4.9%。1957年,粮食产量达到3 901亿斤,比5年前增长19%;棉花总产量达到3 280万担,比5年前增长26%。这两年中国农业增产的主要原因是()A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B贯彻落实了中共八大的路线C人民公社化运动掀起了高潮D实行了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抓住时间界定即可。材料中限定的时间是1956年和1957年。B项虽然是1956年,但根据所学,八大的路线没有得

32、到贯彻落实。而C项和D项均不符合题目的时间界定。C项是1958年,D项是1978年,均不可作为原因。考点二经济建设的探索与失误5周恩来在1959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说:“在一九五八年的大跃进中,我国人民在社会组织方面有了一个伟大的创造,这就是全国农村中根据广大农民的要求而建立的人民公社。人民公社这种组织形式是适应我国工农业生产大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它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将具有极为重大的意义。”这说明中国共产党 ()A满足了人民当家做主的愿望B充分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C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D忽视了中国的具体国情答案D解析人民公社化运动片面地改变了农村生产关系,超越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水平。6

33、与下图漫画主题一致的标语是()A“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B“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C“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D“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答案C解析“宁要社会主义的草,不要资本主义的苗”强调实行排斥市场作用的计划经济体制;“亿万人民亿万兵,万里江山万里营”强调全民皆兵;“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过分夸大了主观能动性;“时间就是金钱,效益就是生命”强调时间和效益的重要性。图片反映的是“大跃进”时期的“高指标”“浮夸风”与“主观能动性无限,巧妇能为无米之炊”属于同一思想。因此,该题应选C。7“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我国的汽车工业是以载货车为主导的,对轿

34、车缺乏应有的重视,这使得我国的轿车工业技术水平长期处于极为幼稚的状态。”但有人认为其实当时的汽车工业结构是与当时我国的国情基本适应的。与之适应的国情主要是()A我国汽车工业技术落后B我国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方针C人民生活水平普遍较低D我国基本是一个农业国家答案C解析当时人们生活水平普遍比较低,无力购买轿车,社会需求量很小,即使大量生产,私人也无力购买。故选C。轿车也属于汽车工业技术,排除A。农业国也可以发展轿车,两者没有因果关系,排除D。B项不属于“国情”范畴,故选C。8阅读下表:19561965年我国粮食产量的变化表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十年来我国粮食产量持续稳定增长B“大跃进”运动使我国粮

35、食产量持续增长C导致19591961年粮食产量显著减少的主要原因是自然灾害D1961年后粮食生产的恢复得益于“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答案D解析曲线是有明显波折的,排除A。“大跃进”是1958到1959年,从图中的信息看明显是下降的趋势,排除B。C项主要原因是“左”倾,排除。深化训练11949年,闽籍爱国侨领陈嘉庚在全国政协第一届全体会议上,向大会提出修建福建铁路的提案并获得通过。毛泽东对此做出批示:“此事目前虽一时不能兼顾,但福建筑路的正确意见,当为彻底支持。”鹰厦铁路于1954年动工兴建,1957年竣工通车。鹰厦铁路的修建通车说明了()A全国政协会议发挥了爱国统一战线组织的积极作用

36、B中央人民政府的积极支持促进了福建地方经济建设C铁路建设工期过短,犯了盲目求快的“左”倾错误D福建成为过渡时期我国铁路建设成就最大的省份答案B解析鹰厦铁路的修建通车主要得益于中央政府对发展地方经济的重视,给予的经济支持。2“大会正确地分析了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以后,中国阶级关系和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确定把党的工作重点转向社会主义建设。解决这个矛盾的办法是发展社会生产力,实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为此,大会作出了重大战略决策。”这次大会()A提出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B为三大改造奠定了基础C是一次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功探索D夸大了主观能动性的作用答案C解析根据“社会主义改造基

37、本完成以后”的信息可知,本次大会是中共八大。A项是中共八大二次会议提出的;中共八大召开于三大改造完成之后,B项错误;D项是对“大跃进”运动的评价。C项是对中共八大的正确表述。3“在人民公社期间,中国农村共建起了七八万座大小水库以及相应的灌溉渠网络,以至于翻开新旧两本中国分省地图一对照,星罗棋布的人工湖泊就呈现在眼前。由此,我国的灌溉面积在1980年以前以每年1 700万亩(3.5%)的速度增加。到1980年达到7.33亿亩。”材料反映出()A人民公社化为中国的农业发展作出了贡献B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C“大跃进”运动使得农村水利工程快速发展D人民公社期间中国的经济建设更注重对农村

38、的投入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信息“人民公社期间”可以排除B、C;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新中国建立以后的经济建设基本上以城市的工业建设为重,而且题干材料也没有比较国家对农村和城市的投入,故排除D项。本题答案是A。4下图所示为19601965年中国工业总产值的变化,这一变化主要是由于()A经济政策的变化 B工业结构的调整C农业经济的波动 D中苏关系的变化答案A解析1960年工业总产值达1 650亿元是由“大跃进”中优先发展重工业带来的,使国民经济比例失调;1960年冬党中央开始纠正“左”倾错误,采取多种措施,恢复、发展国民经济。据此出现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经济政策的变化。5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

39、956年,我国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在生产资料私有制方面的社会主义改造。我国的工业总产值(不包括手工业产值,下同),在五年计划的前三年共增加了177亿元,而1956年这一年就增加了139亿元。正是由于这种迅速的发展,1956年的工业总产值达到了586亿元,超过了五年计划所要求的1957年的指标。从主要工业产品看,钢产量前三年共增加了150万吨,而1956年就增加了161万吨。此外,如电力、煤炭、石油、化学肥料、水泥等重工业产品,1956年的产量比前三年的年产量都有较多的增加。喷气式飞机、载重汽车、大型发电设备和单轴自动车床等重要新产品也都是在这一年制造成功的。1957年政府

40、工作报告(周恩来)材料二农村人民公社化的实现,为生产力的更大发展开辟了广阔的道路,使我们在1958年和1959年取得了农业生产的连续大跃进,粮食两年增长46%,棉花两年增长47%。充分发挥农村人民公社这种社会组织形式的优越性,动员全国农民和全国人民从各方面进行坚持不懈的斗争,我们就完全有可能继续保持农业生产和建设的跃进速度,也就完全有可能提早两年或者三年实现原定在十二年内实现的农业发展纲要。1960年政府工作报告(谭震林)(1)根据材料一,归纳这一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特点。(2)材料二所制定的目标是否达到?原因何在?(3)综合以上材料,谈谈你对经济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答案(1)对生产资料私有制改

41、造基本完成;工业发展迅速;重工业成就尤为突出。(2)没有。人民公社化运动超越了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上“左”倾错误的扩大;农业生产并没得到实际重视;自然灾害严重;中苏关系恶化。(3)实事求是;遵循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重工业、轻工业、农业要协调发展。解析第(1)问,注意从材料中提取有效信息,对这些信息进行分析整合后回答;第(2)问,先确定制订的目标过高,然后结合具体史实说明为什么没有实现;第(3)问,结合前面的问题综合分析即可。6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解放之初,由于长期以来帝国主义的侵略、国民政府的搜刮、连年战争的破坏,工农业生产下降,交通不畅,物资奇缺,国家财政基础薄弱,在国民党长期通货膨胀政策下

42、培养出的巨量投机资本,利用国家的经济困难,在市场上兴风作浪。从1949年4月至1950年2月,全国出现4次大规模上涨风。物价的大波动,给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都造成巨大困难。材料二城乡居民人均消费量(公斤)粮食植物油猪肉1957年2032.45.11960年163.51.851.55材料三请回答:(1)结合材料一,概括建国初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危害。(2)材料二中表格数据反映了什么情况?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表格所反映的情况出现的原因。为扭转这种局面,党和政府进行了哪些努力?(3)材料三中的票证反映了我国怎样的经济体制?分析改革开放前我国实行票证制度的原因。答案(1)原因:工农业生产下降。国家财政基础薄弱。投机资本造成市场不稳。危害:造成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的巨大困难。(2)情况:农副产品消费量减少,人民生活水平下降。原因:“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破坏了农业生产。努力:纠正农村工作中的“左”倾错误,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3)体制: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原因:经济建设中“左”倾错误的影响;国民经济比例失调,农业和轻工业产品短缺。解析第(1)问抓住材料一中的关键信息“工农业生产下降”“国家财政基础薄弱”“大量投机资本”“给人民生活和各项工作都造成巨大困难”来概括建国初期物价上涨的原因和危害。第(2)问依据材料二中的信息及相关史实,概括回答。第(3)问结合计划经济体制的相关史实,概括回答。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