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5650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24 大小:7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21页
第21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22页
第22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23页
第23页 / 共24页
2012届高考历史配套复习月考试题1.doc_第24页
第24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试卷类型:A2012届高三原创月考试题一历史适用地区:新课标地区 考查范围:古代东西方政治制度、近代中外政治文明、选修一、选修四 建议使用时间:2011年8月底注意事项:1.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 回答第I卷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用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黑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 回答第卷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4.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第卷(选择题 共50分)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

2、分。在每个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1汕头模拟)中世纪西欧政治上是封建制度,即国王把土地作为采邑分封赏赐给贵族,贵族再分割采邑封给自己的附庸,层层分封,形成不同的等级。由此可见,中世纪西欧的封建制,类似于中国的( )A中央集权制度B宗法制度 C分封制度 D封建制度2.(2011揭阳一模)许多学者认为,秦朝的建立标志着官僚政治取代过去的贵族政治。根据所学知识判断,“官僚政治”的最基本特点应该是( )A颁布秦律,依法治国 B官员由皇帝直接任免C丞相掌握大权 D建立从中央到地方的行政系统3. (2011温州四校模拟)从封建政治制度的发展来看,你认为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

3、定的一点是( )A.综合了汉魏以来的官制 B.明确了部门职权的划分C.既分工合作又牵制监督 D.打击了士族门阀的势力4.(2011北京卷)中国古代常常通过分割和削弱相权来加强皇权。下列表述准确的是( )A.西汉通过削弱诸侯王势力分化相权 B.北魏实行三长制分割丞相的行政权C.宋代设立三司使来分割丞相的财权 D.清设军机处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矛盾5. (2011肇庆一模)明史舆服志记载:“皇帝常服:袍黄,前后及两肩各织金盘龙一。天顺二年,定官民衣服不得用蟒龙、飞鱼并玄、黄、紫诸色。违例奏请蟒衣、飞鱼衣服者治以重罪。”这从本质上反映了明朝( )A中央集权空前强化 B君臣之间等级森严C纺织技术水平甚高

4、D中央集权由盛而衰6(2011广东卷)有学者认为:“古代雅典政治建立在一种非常不民主的基础之上。” 下列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的史实,可以支持该论断的是( )A公民大会是最高权力机构B居民中奴隶数量多于自由民C有不少功勋卓著的公民经陶片放逐法被流放国外D五百人议事会的成员以抽签方式从10个选区中选出7(2011盐城二模)公元前5世纪,雅典军队统帅尼斯阿斯曾言:“男人就是城邦。”这里“城邦”的含义是指( )A城墙、军队等物质因素 B少数贵族的寡头政治C公民构成的政治联合体 D拥有公民权的雅典男子8(2011东北三省模拟)有位专家这样评价罗马法中的一部法律:“(它)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

5、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这部法律是( )A习惯法 B十二铜表法 C万民法 D公民法9.(2011温州模拟)斯塔夫里阿诺斯说:“罗马人在思想意识方面最重要的贡献在于,他们的法律是基于理性而不是基于习俗。”对“理性”的正确理解是( )A.罗马法完全摒弃了习惯法 B.罗马法追求至善至美的境界C.罗马法体现与时俱进,为现实服务 D.罗马法主张消灭阶级压迫10.(2011台州模拟)有学者认为:“(光荣革命)不是一次微不足道的政变,也不是一次以建立平衡宪法为归宿的政治妥协,而是议会与国王权力关系史上的决定性转折点。”这里“转折点”指的是( )A通过权利法案结束了国王的权力 B国家权力的重心由国王转移

6、至议会C议会与国王在国家权力上实现了制约与平衡D标志着英国君主立宪制的确立 11(2011苏北四市模拟)“仍然留在贵族手中并且被贵族用来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野心的政治权力,已经同新的经济利益不能相容了。”为改变这一状况,英国出现了( )A光荣革命 B第一次工业革命C文艺复兴 D1832年议会改革12(2011江苏百校二模)美国1787年联邦宪法确立了一套“地域和体制的双向平衡机制”。这种分权制衡的机制体现在( )各州和联邦政府之间 联邦政府的立法、行政、司法之间 国会参众两院之间 总统与内阁之间A B C D 13(2011海南卷)魏源在海国图志中介绍某国的制度时说:“事无大小,必须各官合议,然

7、后准行:即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然后可行。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这一国家应是( )A美国 B德国 C日本 D俄国14(2011江西七校联考)根据法国共和制确立的过程图,你能得出的有效信息有共和制君主立宪制君主制178918041816185217911792183018481875(年份) 呈现出政局动荡不安、政权更替频繁和政体反复变化的特点 其焦点表现在君主制和共和制的政体形式的斗争、维护和发展民主共和的斗争上 从过程上看,反映出法兰西的共和之路是艰难曲折的,但民主共和的趋势是不可阻挡的 其确立的民主共和政体对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产生了重要影响A BC D15.(2011杭州

8、模拟)与英国政治制度相比,之所以说“德意志帝国的政治制度是一种不彻底和不完善的代议制”,主要是因为( )A皇帝和宰相掌帝国行政大权 B联邦议会权力大于帝国议会C宰相在内阁中拥有绝对权力 D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16“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自由发展的条件。”共产党宣言中的这句话,阐述了( )A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B资本主义制度的腐朽本质C无产阶级斗争的政党学说 D未来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17(2011全国新课标卷)1871年4月,巴黎公社发布文告称:“你是高利贷者、承租户、庄园主和农场主折磨的一个乡下劳动者,贫穷的短工和

9、小所有主你们的劳动最好的一部分产品要给什么都不干的人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发布该文告的主要意图是( )A. 号召工农群众迅速起义 B. 进一步巩固工农革命联盟C. 宣布彻底废除财产私有 D. 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18(2011临沂模拟)南京条约规定:“清朝政府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等五处为通商口岸,准许英国派驻领事,准许英商及其家属自由居住。”这反映了英国发动鸦片战争的目的是( )A向中国倾销鸦片,扭转贸易逆差 B向中国输出资本,开矿设厂C掠夺中国原料,打开中国的市场 D把中国变成英国附属殖民地19(2011江苏百校二模)1851年爆发的太平天国运动是近代中国民

10、主革命的序幕。其主要依据应是( )A首次提出向西方学习的主张 B资政新篇的实施C担负起反封建反侵略的双重任务 D是历次农民战争的最高峰20.美国公使田贝说:“事实上,外国公使成为中国政府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从此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这种状况应出现在下列哪个条约签订后( )A南京条约 B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21(2011海南卷)一般认为,辛亥革命是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其主要依据是,辛亥革命( )A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B是由革命政党领导的武装斗争C主力军是民族资产阶级中下层 D实现了资产阶级的利益要求22.(2011山东卷)1918年陈独秀曾撰文严

11、厉指责义和团野蛮、保守、盲目排外和传播迷信;1924年,他又认为义和团是反对帝国主义的爱国者。促成这一转变的主要原因是( )A.十月革命的影响 B.民族主义的高涨C.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 D.社会性质发生变化23.(2011余姚模拟)互联网上发布着这样一首诗:“迷雾云遮难敞亮,宇寰久夜盼骄阳。柏宅楼上龙聚首,湘水岸边船启航。初战娄山标魄力,四夺赤水过长江。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根据上下文的意思,处应该填写( ) A遵义会议 B南昌起义 C秋收起义 D土地革命A体现了阶级矛盾尖锐 B体现了全民族抗战C体现了正面战场抗战 D体现了国共合作抗日25.1949年美国国务卿艾奇逊在给杜鲁门的信中说:

12、“中国内战不祥的结局超出美国政府控制的能力,这是不幸的事,却也是无可避免的。”最能验证这段话的史实是( )A解放军战略反攻取得重大战果 B国民党军队主力基本被消灭C三大战役中辽沈战役最先获胜 D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第卷(非选择题 共50分)二、非选择题(共5题,50分)26.(2011厦门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史记卷五七周勃世家:周亚夫为丞相,窦太后欲封王信为侯,景帝犹疑不决说:“请得与丞相议之。”史记卷一百七武安侯列传:田蚡于武帝时为丞相,“入奏坐语移日,所言皆听”。材料二 古代若干相国或丞相的权力概况时期代表人物概况秦国吕不韦秦王以“仲父”相称,掌握国家大权,后被流放东汉末年曹操挟天

13、子以令诸侯,掌握国家大权,其子篡夺皇位材料三 以天下之广,四海之众,千端万绪,须合变通,皆委百司商量,宰相筹划,于事稳便,方可奏行。岂得以一日万机,独断一人之虑也。且日断十事,五条不中,中者信善,其如不中者何?以日继月,乃至累年,乖谬既多,不亡何待! 摘自贞观政要政体 材料四 “罢丞相不设,析中书省政归六部,以尚书任天下事,侍郎贰(副)之,而殿阁大学士只备顾问。帝方自操权柄,学士鲜所参决。” 引自某史书职官志 材料五 法国著名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在其论法的精神一书中曾这样评价当时中国的君主专制:“中国政府只有在施用棍棒才能让人民做些事情,政府与其说是管理民政,毋宁说是管理家政。中国的专制主义,用

14、自己的锁链武装了自己,而变得更为凶暴。”“因此,中国是一个专制国家,它的原则是恐怖的。”请回答:(1)根据材料一、二判断,秦汉时期丞相的政治地位怎样?(2分) (2)从材料三中理解唐太宗在丞相作用上的看法,他又是落实的?(3分) (3)根据材料四划线部分推知这是哪一朝代官制的变化?材料中的“帝”指的是谁?(2分)(4)从材料中皇帝对宰相(丞相)态度的变化,你能看出古代中国政治发展的趋势是什么吗?(2分)(5)依照材料五孟德斯鸠观点,分析君主专制的强化对中国社会发展产生的影响。(3分)27(2011济南一模)古往今来,不同的政权组织形式体现了人类政治文明的多样性。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从独

15、相到群相再到兼相,致使相权逐渐削弱,这既是我国集权体制下的政治制度发展变化的突出特征,也是皇权与相权矛盾运动的必然结果。 齐涛资政通鉴中国历代政治制度得失(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从独相到群相再到兼相”在秦、唐、明三代的表现。(3分)材料二 英国“光荣革命”大概是我心目中最完美的一次政治设计。它在一个有长期专制传统的国家找到了一个摆脱革命与专制的循环,能有效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 杨小凯中国政治随想录(2)依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光荣革命的“完美”之处。(1分)英国找到“控制控制者的办法”有哪些?(3分)材料三 无产阶级政权应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管理机构代议机构依然存在,然而

16、作为特殊制度的议会制,作为立法和行政的分工以及议员们享有特权的议会制,在这里是不存在的。 列宁国家与革命(3)依据材料三,概括归纳列宁心目中的无产阶级政权有何特点?(3分)28(2011扬州模拟)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凤凰网关于“你认为哪座城市最能代表辛亥革命”的问卷调查统计图凤凰网材料二 当时,在延安的曾经参加过“一大”的党的创始人只有毛泽东和董必武两人。他们回忆“一大”是七月份召开的,但记不清楚确切的开会日期。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文中提出:“今年七月一日,是中国共产党建立的十七周年纪念日。”据中共党史选编材料三 如何纪念辛亥革命100周年?两岸能否合办活动?带

17、着这些问题,中新社记者分别采访了10位正在此间出席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的政协委员。众委员无一例外,均赞同国家隆重纪念。有委员指出,辛亥革命100周年是两岸提升政治互信的契机;纪念活动如能上升到国共两党层面,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请回答:(1)据材料一,分析广州和武汉的得票数为何遥遥领先?(2分)辛亥革命曾得到海外华侨和留学生的大力支持,如果请你再增添一个城市作为备选项,你会选择哪座城市?阐述你的理由。(2分)(2)据材料二,概括中国共产党确定7月1日为建党节的参考因素。(2分)在中国共产党90周岁诞辰时,某中学在党的诞生地举办了一次纪念活动。你认为他们可能会

18、选择在什么地方?为什么?(2分)(3)读材料三,分析政协委员们为什么一致认为两岸、两党共同纪念辛亥革命,“对于推动两岸关系的和平发展意义重大”?(2分)29(2011琼海市一模)【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九年(公元485年),下诏均天下民田:诸男夫十五以上,授露田四十亩,妇人二十亩,以供耕作于是海内安之。 魏书食货志材料二 就在孝文帝要求本族改穿汉服的同时,胡服却在汉人中流传开来。以致汉族年轻女子“褰裙逐马如卷蓬,左射右射必叠双”。 飘逝的岁月中国社会史请回答:(1)材料一中孝文帝改革的主要措施是什么?有何积极作用? (4分)(2)材料二反映了什么现象?据此分析北魏孝文

19、帝改革对中国历史发展的影响。(4分) 30.(2011大同一模)【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1782年,华盛顿一位过去的部下刘易斯尼古拉上校,给他写了一封长达7页的信,列举了当时美国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将原因归咎于共和制度,然后劝华盛顿担任“国王”。他回信道:“我很难设想我有什么行为竟会鼓励你写这样的一封信,在我看来,这封信包含可能降临到我国头上的最大危害。如果我还有一点自知之明的话,可以说你不可能找到一个比我更讨厌你的计划的人了。”材料二 列宁说:“无可争辩的历史经验证明,在革命运动史上,个人独裁成为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是屡见不鲜的事。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

20、,毫无疑义是彼此相容的。”请回答:(1)材料一中华盛顿对尼古拉上校劝他担任国王的态度中能够感受其怎样的优秀品质?(2分)(2)拿破仑是材料二中列宁所说的典型代表。作为法国“革命阶级专政的表现者、代表者和执行者”,他是怎样建立个人独裁的?(4分)(3)拿破仑采取的哪些措施和活动体现了个人独裁与资产阶级民主制的相融性?(2分)(4)就华盛顿和拿破仑对个人独裁表现出的不同态度,谈谈你的认识。(2分)2012届高三全品原创月考试题一历史(A卷)1.【解析】C 本题考查对分封制的理解。分封制是在保证周王室强大的条件下,将亲族和功臣分派到各地,广建封国,以拱卫王室。在分封中,以周王的名义“授土”“授民”,

21、使周王室的亲族、姻亲和功臣在新占领地建立了一批新兴国家。通过分封,西周的势力范围不断扩大,成为疆域广大的国家。西周各诸侯国与王室的关系比商代附属国更加密切,臣属关系更加明确。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统治效果得到加强。材料中的采邑制和西周的分封制度类似。2.【解析】D 秦统一后,统治区域空前扩大。秦始皇采纳了李斯的建议,在全国范围内推行郡县制。郡县制和西周的分封制相比,最主要的差别在于形成了中央垂直管理地方的形式。郡县制的建立,是中央集权制形成过程中的重要环节,也是官僚政治取代贵族政治的重要标志。本题选择D项。3.【解析】C 解答注意题干要求,从封建

22、制度的发展来看,三省六部制最值得肯定的是分工合作、相互监督机制。通过该机制减少了失误,提高了效率,故答案为C项4.【解析】C 本题考查中国古代丞相制度的演变。皇权与相权的斗争是中国古代中央集权发展的重要内容之一。宋代通过分权来分割相权,其中三司使分割丞相的财权,故C项正确。西汉时期通过建立中朝,以削弱和对抗以丞相为首的外朝的权力,故A项错误;北魏实行三长制是为了削弱地方势力,故B项错误;明朝废除丞相制度,故清朝没有相权与皇权的斗争,D项错误。5.【解析】A 本题考查明清君主专制强化的理解。据题干提供的信息和所学史实体现了皇权至上,本质上是中央集权加强的表现,故正确选项是A项。6.【解析】B 本

23、题考查基础知识的理解与迁移运用能力,考查雅典民主政治。解答时首先要明确学者的观点是强调古代雅典政治的局限性,是少数人的民主。结合选项分析,抓住 “雅典民主政治鼎盛时期”这一时间提示,A、C两项都是雅典政治的民主性,D项是克里斯提尼时期(雅典民主政治确立时期)。故符合题意的只有B项。7.【解析】C 理解题干的意思,一是“城邦”是全体公民的联合体,公民有一定的特权和责任,在政治上是一个牢固的集体,这里城邦的概念强调的是它作为公民政治上的联合体的一面,而不是城墙、军队等物质的因素;二是所谓的“男人”是指拥有雅典公民权的男子,而所有的雅典女性、外邦人都被排斥在城邦之外,故C项符合题意。8.【解析】C

24、本题主要考查罗马法的评价。随着罗马帝国版图的拓展,罗马内部的公民法已无法应对帝国境内自由民内部公民与非公民的新变化。从材料信息看,这部法律“超出了文化和经济的界限,也超出了民族国家或其他政治单位的界线”,颁布了适用于罗马统治范围内一切自由民的法律的万民法。答案为C项。9.【解析】C 从罗马法发展的历程可以看出,罗马法的理性体现在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及时调整,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10.【解析】B 光荣革命后,英国于1689年颁布了权利法案,确立了议会至上的原则,国王的权力受到议会的制约。11.【解析】D 从题干中的“抵制新工业资产阶级”“新的经济利益”等关键词,可知此时工业革命已经渐入佳境,工业

25、资产阶级力量壮大但并未获得较多的政治权利,而改变这一现状的是1832年议会改革,故D项为正确答案。12.【解析】B 本题考查美国1787年宪法。美国联邦政府掌握政治、经济、军事和外交大权,各州在不违背宪法的前提下拥有一定的自治权,如地方教育、卫生等,体现了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故入选;联邦政府分为国会(立法)、总统(行政)、最高法院(司法)三部分,三权分立相互制衡,故入选;国会参众两院职能不同,众院提案,参院审议,双向制衡,故入选;内阁制又称责任内阁,向议会负责,美国并不实行内阁制,而是实行总统制,故排除,答案选择B项。13.【解析】A 本题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和材料信息获取能力。从材料信息

26、“须各官合议”“不成允,亦须十人中有六人合意”“本省之官,由本省之民选择公举”,可以判断该国制度有两个议会,并实行地方分权,这种情况符合美国的政治制度,故选择A项。14.【解析】A 本题考查法国共和制的确立。法国共和制与君主制之间经过长期反复斗争,最终在1875年正式确立了共和政体。美国的民族解放战争发生在17751783年,所以错误,排除含有的选项,答案为A项。15.【解析】D 代议制是资本主义国家的一种政治制度。采取这种制度的国家,在宪法中规定议会有立法和监督政府的权力,政府由议会产生并对议会负责。但是德意志帝国皇帝拥有任命官吏、创制法律、统率军队、决定帝国对外政策以及主宰议会等大权。16

27、.【解析】D 阅读材料,可知主要阐述了新的社会的原则,迁移共产党宣言的主张,可知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原则。17.【解析】D 本题以周年热点切入考查考生的理解和材料解读能力。结合所学可知,巴黎是城市工人政权,A项错误;巴黎公社没有实行工农联盟,B项错误;“巴黎愿意把土地给农民,把劳动工具给工人”,说明C项与材料明显不符;巴黎公社发布文告是希望得到农村群众的支持,以摆脱政治孤立被动局面。从材料信息看,文告是要鼓励农民参与革命,故正确选项为D项。18.【解析】C 西方列强在工业革命后对外侵略的目的主要表现为掠夺原料产地和商品市场,鸦片战争后英国强迫清政府签订南京条约,正反映了要求向中国输出商品、掠夺原料

28、的意图, C项符合题意。A项是鸦片战争前英国对华贸易的目的;B项是列强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第二次工业革命后对华侵略目的;D项说法错误,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19.【解析】C 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中国民主革命的主要任务是:中国人民肩负起了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和反对本国封建统治的双重革命任务,这一历史任务是从太平天国运动最先开始的,故答案选择C项。20.【解析】D 本题主要考查了辛丑条约的内容。1901年辛丑条约签订,划定北京东交民巷为“使馆界”,界内不许中国人居住,允许各国派兵保护;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永远禁止中国人成立或参加反帝性质的组织;改总理衙门为外务部,

29、位居六部之首。此后,清政府完全成为帝国主义统治中国的工具。“使馆界”成为“国中之国”,外国公使通过外务部控制清政府,列强可以“任意斥责一切对待外国人不称职的中国官吏”。21.【解析】A 本题考查历史概念的理解。判断革命的性质主要看革命的任务,中国近代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任务是反侵略反封建。A项体现了辛亥革命反封建任务的成果。故选择A项。22.【解析】B 本题主要考查历史知识的迁移能力,关键要抓住时间信息“1924年”。1924年国民大革命开始,反帝爱国运动高涨,这与义和团运动的反帝爱国的一面相吻合,所以陈独秀认同了义和团运动的作用和进步意义。十月革命发生于1917年,与题干时间不符,排除A项;1

30、911辛亥革命后民主主义成为时代主流,排除C项;当时社会性质没有发生变化,还是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排除D项。故选B项。23.【解析】A 从“行程二万通华北,挽国邦”中可以看出是遵义会议,遵义会议在危急的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了革命,成为中国革命从挫折走向胜利的一个伟大转折点。24.【解析】B 本题为漫画式选择题。注意图上的文字,“军”“民”组成的“抗战力量”碾碎了日本侵略者,体现中日民族矛盾尖锐,中国军民携手共同抗日,实行全民族抗战,反击日本侵略者,故B项符合题意。25.【解析】D 本题考查对解放战争时期时代背景的理解。理解材料,说明美国对解放战争时期形势的认识,选项中的四个选项都能表明国民党

31、的失败,但最能验证这段话的是D项。26.【解析】本题考查对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制度的理解和认识。第(1)问可通过宰相的权力和在国家中的地位说明其政治地位。第(2)问依据材料信息,说明唐太宗看到宰相的地位和实施的措施。第(3)问阅读材料,回忆明朝对待宰相制度的举措进行判断。第(4)问,依据材料回忆所学知识,归纳得出中国古代政治发展的趋势。第(5)问理解材料,判断孟德斯鸠的观点,从君主专制消极影响角度分析说明。【答案】(1)职位高、权势重,是皇帝的重要行政助手。27.【解析】本题考查中外政治制度的史实。第(1)问,从皇权和相权矛盾斗争的角度,分析秦、唐、明三个朝代丞相(宰相)的设立情况;第(2)问,依

32、据君主立宪制的内容和特点回答;第(3)问,直接依据材料三,提取有效信息回答,注意列宁心中的无产阶级政权与资产阶级政权的不同之处。【答案】(1)秦设丞相,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唐实行三省六部制度,相权一分为三,加强了皇权;明废丞相,设内阁,作为皇帝的顾问机构。(2)完美:不流血、妥协。办法:颁布权利法案,限制王权,确立议会主权;责任内阁制逐渐形成,国王逐渐成为统而不治的虚君。(3)实行议会制;立法与行政统一;议员没有特权。28.【解析】第(1)问,从广州、武汉曾经发生过的与辛亥革命相关的大事角度思考回答第一小问;联系辛亥革命历程,找出革命中发生大事的城市,回答第二小问。第(2)问从材料中党的创始

33、人的回忆,“因为缺乏档案材料,一时无法查证。”和毛泽东的表述角度,思考回答第一小问;第二小问可以从中共一大召开的地点角度思考回答。第(3)问从国共两党对孙中山及辛亥革命的认同点角度分析回答。【答案】(1)广州:黄花岗起义;辛亥革命领袖孙中山的故乡。 武汉:武昌起义;湖北军政府所在地。备选城市(任答一):东京,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地点。檀香山,兴中会的成立地点。(2)当时处于战争环境,缺乏档案资料;参加过中共“一大”的同志的回忆;党的领袖的提议。答上海和浙江嘉兴均可。因为中共“一大”最初是在上海召开的,最后一天转移到浙江嘉兴南湖的游船上进行。(3)原因:孙中山先生的民主共和理念和辛亥革命的历史功绩是

34、国共两党都认同的;孙中山先生振兴中华、统一祖国的心愿是两岸人民的共同心声。(其他言之有理即可酌情给分)29.【答案】(1)措施:均田制。 积极作用:均田制抑制了土地兼并;有利于国家征收赋税和征发徭役;有利于调动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吸引农民农耕定居(加速封建化进程);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等。(任答三点即可) (2)现象:民族间的服饰相互影响(民族融合)。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北方社会的发展,为国家重新走向统一奠定了基础。30.【答案】(1)以国家和民族利益为重,不贪恋权势,坚决捍卫民主制度。(2)雾月政变夺权;加冕称帝,建立法兰西第一帝国;采取了政治、经济、法制和文化教育等一系列措施巩固了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3)对外战争一定程度上维护了大革命的成果。(4)独裁与否取决于各国的国情和不同的形势。其结果都巩固了资产阶级革命成果,维护了资产阶级利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