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4 ,大小:109.50KB ,
资源ID:395169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5169-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湖南卷) WORD版含答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2届高三上学期8月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湖南卷) WORD版含答案.doc

1、2022届高三开学摸底考试历史试卷(湖南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西周以来,国家一切重要政治、社会要事仪式都在太庙举行。而春秋时期,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这一变化反映了,鲁国( )A.封建治理体制确立B.祭祀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C.宗法制度逐渐解体D.因战争遭受了巨大的破坏2.“博士”一词在战国时就已出现,至秦朝,“博士”指东方六国的政治代表,秦始皇吸纳各国的士人加入政府,设置博士官,让他们参议朝政,从而组建了参议辅政集团。由此可知,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 )A.全面继承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B.权力运行过程带有民

2、主色彩C.强化了对六国地区的行政控制D.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实际需要3.曹魏时期,购买物品、计算物价均普遍使用布帛或谷物。此后300余年,钱币在北方偶尔使用,但流通为时较短。北魏孝文帝时,很多地方“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这表明当时( ) A.农业生产发展迅速 B.经济重心开始南移C.政府推行重农抑商 D.商品经济严重衰退4.“堂帖”是唐朝中后期中书门下处理政务的主要公文之一,不仅用来“处分百司”,也“判四方之事”。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然后集体签署下发“堂帖”。“堂帖”的出现表明当时( )A.宰相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B.皇权与相权矛盾日益尖锐C.三省分权的体制逐步形成

3、D.国家决策机制发生了异变5.宋代学者纷纷为经典重作注释之时,陆九渊则对此不屑一顾,认为经典是为个人服务的,不是个人为经典服务,并主张“六经当注我”。这表明陆九渊( )A.否定了儒家经典的权威性B.着力摆脱宋明理学的束缚C.构建严密的心学思想体系D.强调个体能动性的重要性6.清朝继承发展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在东北和新疆等地设立五个将军辖区,在内蒙古设立盟旗。以上这些措施( )A.比元代行省制更先进B.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C.推动朝贡体系的发展D.说明国家治理方式灵活多元7.鸦片战争期间,众多老百姓只是以一种局外人身份来“欣赏”这场热闹。大多数时间内中国民众主动向英军出售蔬菜、牲畜、粮食。令

4、人震骇的是,更有数量庞大的百姓加入援英反清的队伍中,有的甚至成为侵略者冲锋陷阵的排头兵。这反映了当时( )A.中国百姓民族意识淡薄B.英军熟悉中国基本国情C.民众态度决定战争结局D.清政府的统治腐朽不堪8.1900年6月,当德国公使在北京被枪杀后,清政府向各省督抚发布一道密旨:各省督抚,受国厚恩,谊同休戚,事局至此,当无不竭力图报者。应各就本省情形,通盘筹画,于选将、练兵、筹饷三大端。如何保守疆土,不使外人逞志;如何接济京师,不使朝廷坐困。这一密旨客观上( )A.解决了清政府的统治危机B.加速了义和团运动的失败C.导致了八国联军共同侵华D.赋予了督抚一定的行政权9.中华民国建立后,国人逐渐抛弃

5、了对皇帝的崇拜,社会舆论也空前活跃,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各种社会团体如雨后春笋般成立,推动并组织起许多群众性的活动。材料主要说明辛亥革命( )A.促进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B.推动了革命政党的不断涌现C.确立了中国民主共和的政体D.开始了思想观念的剧烈转变10.抗战期间国民政府财政收支表(19371945年)(单位:法币百万元)年份现金支出现金收入财政赤字1937209113143719381169341701939279758079194052881589701941107952024811942251496254751943672342076369194419361961069

6、1945125773321651983注:国家预算的七成用于军费。对此解读正确的是( )A.日本侵华中断了中国经济的发展B.沿海地区沦陷对现金收入影响不大C.战费激增导致财政赤字现象严重D.侵华战争使中国农民收入急剧下降11.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文学创作除了工农兵题材,还出现了突破概念化的边缘性文学,如李国文的改造、宗璞的红豆、邓友梅在悬崖上。这些边缘性文学作品产生的主要原因( )A.经济建设巨大成就B.“百家争鸣”局面的形成C.“百花齐放”方针的推行D.三大改造的巨大成功12.公元前5世纪,雅典给予比较贫穷的参加公民大会和民众法庭活动的雅典公民发放补贴,正如色诺芬在雅典政制中指出:“

7、雅典人处处给予穷人和平民比贵族更多的关照,这一点也不足为怪,它恰恰是他们保持民主制的要旨所在。”色诺芬意在强调( )A.贵族与平民利益分配不均等B.民主政体的存在保障了贫民利益C.追求经济平等和精神的自由D.公民集体中的平衡保证了民主制13.启蒙思想家孟德斯鸠出身贵族,他“并不主张实施民主政治,他认为本身所属的贵族阶级能够更好地制衡君主,从而避免专制统治”。其认识和见解在很大程度上是基于( )A.古代雅典的民主体制B.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C.英国当时的政治体制D.美国进行的制度创新14.“1879年10月21日,美国科学家爱迪生在纽约的一个实验室里,亮起了一盏电灯。当这个消息传到证券交易所,煤气

8、行业的股票应声下跌,因为人们预感到,煤气灯的时代即将成为过去,电灯的时代来临了。”这则史料说明了( )A.第二次工业革命开始于电器的发明和应用B.煤气行业开始为新兴电力工业所淘汰C.证券交易所操纵着美国的经济运行D.科学技术直接影响着社会经济生活15.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首歌词中写道:“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这反映出当时( )A.大危机推动了美国工人运动的发展B.部分美国人对新政的本质认识不清C.新政根本上改变了生产资料所有制D.新政的实施缓解了美国的社会矛盾16.科技革命及当代资

9、本主义的发展产生了新的社会流动机会,造就了新的社会流动内容。根据下表可以推知联邦德国( )联邦德国1960年和1981年劳动者数量统计表分类雇佣劳动者非雇佣劳动者组成工人、职员、学者、经理、政府官员等资本家、手工业者、商人、农民、独立的医生和律师等1960年人数2030万600万占就业人口比例77.2%8%1981年人数2230万340万占就业人口比例86.5%13.5%A.社会结构已发生根本改变B.农业和手工业地位不断下降C.阶层流动的变化趋势明显D.政府官员成为新雇佣劳动者二、非选择题:共52分。第1719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都必须作答。第202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

10、:共42分17.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尽管宪政产生的历史条件、生长的社会环境有很大不同,宪政的具体模式和实现机制可以千差万别,但宪政的核心理念与价值却是一以贯之的。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也唤醒了天朝上国的迷梦。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宪政,这一西方的近代文明之物,被视为一剂救世良方开始登上中国的历史舞台,也由此拉开了宪政中国化的序幕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满,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运多舛,终究未能在这块异地他乡安身立命,“宪政”也由此成

11、为中国社会一个未竞的话题。摘编自苗连营世界宪政文明体系里的“中国色彩”材料二 中国共产党从诞生时起,就非常关注、重视宪法制定和立宪实践。土地革命期间,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中国共产党制定通过了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宪法大纲。1949年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诞生奠定了基础。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大通过了中国第一部社会主义类型的宪法。此后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现象在吸取历史教训的基础上,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把我国建设成为高度文明、高度民主的社会主义国家”规定为“今后国家

12、的根本任务”。1993年通过的修正案将这一表述修改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的社会主义国家”,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既表达了实现中华民族富强和独立的历史使命,又突出了推进民主和文明建设的时代特征。摘编自何勤华论中国共产党人的宪法观念与实践历程等(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近代中国制宪历程的特点并分析制约近代中国宪政发展的因素。(9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要评价中国共产党的制宪实践。(6分)18.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5分)材料一 19世纪,海外的领地迅速被欧化,殖民地结构在亚洲和非洲得以建立。其间开始工业化的几

13、个国家很快就相互争夺市场,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去寻找殖民地作为投资场所,这些海外投资场所多半是非白人的、相对不稳定的国家。机器用的工业化的原料黄麻、橡胶、石油和各种金属大多来自世界“未开化”的地区。这些经济的、政治的和思想心理上的因素的最后结果,是导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攫取。18711900年列强攫取的土地和人口数量国家增加的土地(万平方英里)增加的人口(万人)英国4256600法国3502600德国501300俄国50650比利时90850材料二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工业和贸易分别以5.6%和7.3%的前所未有的年增长率增长。这一长期的繁荣是由若干因素引起的,如技术的革新、大战期间遭

14、忽视的需求以及巨大的军事购买力,一些跨国公司充当了全球经济扩张的先锋。但是一个根本性的弱点是这一繁荣依靠的是一体化全球生产,却缺乏全球性消费。这种不平衡因为第三世界国家出口的原材料价格不成比例的下降和它们所负担的沉重的外债而变得更加严重。所有工业国的三分之一的出口物都已流向第三世界,所以第三世界进口额的减少迅速增加了第一世界的失业人数,失业率又转而引起了对保护性关税的需求。这些经济数据驱散了人们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的信心和愉快感。以上材料均摘编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1)根据材料一,概括19世纪末世界发展的主要特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这一特点形成的推动力。(4分)(2)根据材料二,分析第二次世

15、界大战后全球经济长期繁荣的主要因素。(4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二战后全球经济发展存在的根本性弱点。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成因和影响。(7分)19.中国使用货币的历史悠久,形成了一部丰富多彩的货币发展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12分)材料时期典型货币基本描述夏商周在考古发掘中,夏商遗址出土了大量天然贝,贝作为货币一直沿用到春秋时期。春秋战国青铜货币大量出现,货币形状繁多,其中赵国布币、齐国刀币、秦国圆形方孔钱、楚国蚁鼻钱较著名。秦汉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汉武帝废除汉初郡国制币权,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唐唐高祖.下令统一铸造“开元通宝”钱,结束了秦汉以来以重量定名的钱币体系,

16、此后货币以通宝、元宝相称。北宋宋仁宗下令设益州交子务,由京朝官一二人担任监官主持交子发行,并“置抄纸院,以革伪造之弊”,严格其印制过程,这便是我国最早由政府正式发行的纸币“官交子”。根据材料,谈谈你对以上时期货币形制演变特点的理解。(要求: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二)选考题:共10分。请考生从给出的3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20.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诉讼是明代审判制度的一大特色。洪武三十年(一三九七年)四月,明太祖颁布钦定之教民榜文,榜文共四十一条,对于乡诉讼有详尽的规定。关于乡诉讼的具体内容大致如下:乡诉讼的

17、法官是本管里甲(指里长及甲首)及老人,他们是兼任法官;乡诉讼管辖的案件是一乡之民事及轻微刑事案件。乡诉讼采合议制,必要时得刑讯当事人。乡诉讼的法官均系里甲或老人,其所谓判决系合议制之决定,或有书面,或无书面,并不一定。其判决之依据为国法、人情与风俗习惯等规范。明代乡诉讼之判决有类于现今之乡镇调解委员之调解;乡诉讼的目的在于减少民事案件及轻微刑事案件的数量。但因里甲及老人的素质良莠不一,判决未必公正。判决之后,双方当事人如果不服,得于乡诉讼判决后上诉州县衙门。明代乡诉讼之施行,曾经发生几次变化。总的来说,成化之前,尚能依敕令施行。弘治以后,渐难施行,上述民事及轻微刑事案件多径向州县衙门呈控。 据

18、中国审判制度史(1)根据材料,概括明代乡诉讼制度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代乡诉讼的影响。(5分)21.选修3: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猪湾事件或称吉隆滩之战。1959年1月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人民推翻了美国长期扶植的巴蒂斯塔政府,建立新的革命政权。从那之后,美国一直企图颠覆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新政权。1961年4月17日,在中央情报局的协助下逃亡美国的古巴人在古巴西南海岸猪湾(猪猡湾、科奇诺斯湾)向菲德尔卡斯特罗领导的古巴革命政府发动了入侵。三天后入侵军被消灭,1000多人被俘,约90人阵亡。被俘的人受公开审判。一些人在1963年通过

19、与美国交换紧急需要的药品、食品和农业机械返回美国。对于被俘虏的流亡分子,古巴政府取消了他们的公民身份,并以此为人质向美国政府索取了6,200万比索的药品与婴儿食品。这也是美国政府历史上第一次支付战争赔款。吉隆滩之战发生的第二天,苏联领导人赫鲁晓夫写信给美国总统肯尼迪,认为这场在古巴发生的“小规模战争”将在全世界引发连锁反应。他紧急呼吁肯尼迪停止对古巴的侵略,并声称,苏联准备向古巴提供反击侵略所需要的一切帮助。肯尼迪总统不得不在美国大众面前公开承认猪湾事件是一件绝不能再发生的错误,然后声称对该事件负全责。这起事件让美国政府大为难堪,成为世界媒体嘲讽的对象。摘编自回顾美国古巴关系恶化历史“猪湾事件

20、”导火索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况猪湾事件的背景。(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猪湾事件的影响。(5分)22.选修4:中外历史人物评说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0分)材料 吕思勉(18841957)是中国著名历史学家。他学贯中西,治史严谨,一生著述宏富,为中国现代史学的发展作出了卓越的贡献,其中最为突出的是他在中国通史学科建设上的开创性贡献。1923年出版的白话本国史,采用白话文撰写的方式,叙述了上起远古时代,下迄1922年的中国历史。1940年,他又出版了吕著中国通史,该书上册分门别类地叙述中国文化史,下册按时间顺序叙述中国政治史。该书吸收了编年体、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

21、的优点并成功糅合于一体,使读者既能对社会文化现象有一个全面的了解,又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吕思勉在该书的结尾时写道:我们现在,所处的境界,诚极沉闷,却不可无一百二十分的自信心。岂有数万万的大族,数千年的大国、古国,没有前途之理?摘编自刘永祥吕思勉与历史编纂的新探索(1)根据材料,概括吕思勉通史著作编撰的特点。(5分)(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吕思勉通史著作编撰风格形成的原因。(5分)答案以及解析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春秋时期宗法制的瓦解。太庙是统治者祭奠祖先的家庙,是宗法制度的体现,而“鲁国太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说明鲁国宗法制度逐渐解体,故选C项;封建治理体制在春秋战国时期还未完全

22、确立,故排除A项;太庙只是祭祀制度的一种体现,但并不完全等同于祭祀,因此太庙的破败不能说明祭祀处于无足轻重地位,故排除B项;根据材料“因疏于维护而破败”可知,其破坏并非因为战争,故排除D项。2.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秦朝的建立是在统一了六国的基础之上,秦朝的博士议政制度可以为秦政府更好地管理和控制原六国地区提供对策与支持,这适应了当时的政治实际需要,故选D项;秦朝确立了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其博士议政制度的目的是加强中央集权,与战国时期的政治传统并不相同,排除A项;秦朝确立皇帝制度实行君主专制,权力运行过程并不带有民主色彩,排除B项;秦朝强化对六国地区行政控制的措施是实行郡

23、县制,并非博士议政制度,排除C项。3.答案:D解析:通过材料可知,曹魏以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北方地区长期存在以物易物现象,钱币仅偶尔使用,这说明当时商品流通受阻,商品经济出现严重倒退,故选D项;材料未反映农业生产的发展状况,排除A项;仅由材料信息无法得出B项结论;材料并未涉及政府推行的政策,排除C项。4.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唐朝的三省六部制。“遇有日常政务,三省宰相可不必奏请皇帝,直接裁决”说明宰相可相机应变,其处理政务的权力增强,故选A项;“堂帖”只是一种公文形式,未涉及皇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且“日益尖锐”一词说法欠妥,故排除B项;三省分工的模式在唐前期就已经形成,“逐步形成”说法错误,

24、故排除C项;此时国家的决策机制仍是三省六部制,故排除D项。5.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陆九渊主张经典应为己所用,这体现出个体的能动性,D项正确;陆九渊只是反对时人对经典的盲从,并非否定经典的权威性,排除A项;陆九渊的思想是宋明理学的一部分,排除B项;C项材料依据不足。6.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清朝的统治措施。清朝时期国家对地方治理在继承明朝督抚制度的同时,还设立了五个将军辖区和盟旗制度,从中可以看出国家对地方治理的方式是因地制宜、灵活多样的,故选D项;材料未涉及与行省制的比较,故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国家治理方式的灵活多样,并非强调中央对地方的直接控制,故排除B项:朝贡体系属于对

25、外交往,是宗主国与藩属国的关系,而将军辖区和盟旗都是中央对地方的管理方式,故排除C项。7.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鸦片战争时期的民族意识。由材料“数量庞大的百姓加入援英反清的队伍中,有的甚至成为侵略者冲锋陷阵的排头兵”可知,民众民族意识淡漠,故选A项;“熟悉中国基本国情”不符合史实,故排除B项;“决定”的说法明显有误,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民众的行为而非清政府的统治危机,故排除D项。8.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晚清政治格局。材料中清政府发布的密旨,让地方督抚根据本地情形便宜行事(选将、练兵、筹饷),这加大了督抚处理地方事务的权力,故选D项;“解决”的说法与史实不符,密旨未涉及消灭义和团的内容,排除

26、A、B项;八国联军侵华的根本原因在于帝国主义企图瓜分、占领中国,材料中密旨于此无必然联系,排除C项。9.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的影响。“国人逐渐抛弃了对皇帝的崇拜”“报纸刊物上对国事纷纷发表种种议论”可知,辛亥革命推动了国人思想解放,促进了中国政治文明的发展,故选A项;革命政党与材料中“各种社会团体”不符,排除B项;材料中“中华民国建立后”“社会舆论”“社会团体”的种种现象,表明材料主旨是辛亥革命对政治观念和社会活动的影响而非建立了何种政体,排除C项;思想观念的剧烈转变不是始于辛亥革命,排除D项。10.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抗日战争的影响。根据表格数据可知,1938年后,中国现金支

27、出呈现上升趋势,且财政赤字现象严重;根据材料“19371945年”“国家预算的七成用于军费”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处于抗日战争时期,战费激增导致财政赤字现象严重,故C项正确。表格数据反映的是中国财政收支情况,体现不出日本侵华中断了中国经济的发展,故A项错误;19371938年,中国财政收入减少,说明沿海地区的沦陷对现金收入影响较大,故B项错误;表格数据体现不出侵华战争对中国农民收入的影响,故D项错误。11.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双百方针”的影响。根据材料“20世纪50年代中期,我国的文学创作除了工农兵题材,还出现了突破概念化的边缘性文学”并结合所学可知,20世纪50年代中期,为发展科学,繁

28、荣文学艺术,中共中央提出“双百”方针,即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故选C项;边缘性文学的产生与经济建设成就关系不大,排除A项;“百家争鸣”方针主要体现在学术问题上,排除B项;三大改造的巨大成功与边缘性文学作品的产生关系不大,排除D项。12.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古代雅典民主政治。根据材料“它恰恰是他们保持民主制的要旨所在”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雅典给予穷人补贴,是对贵族和穷人的一种平衡,目的在于缓和两者矛盾,更好维护雅典的民主制度,故D项正确;A,B,C三项材料均未体现,故排除。13.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古代雅典的民主政治是全体成年男性公民参政的直

29、接民主,与材料所说“贵族阶级能够更好地制衡君主”不符,故A项错误;中国传统的政治体制是君主专制统治,与“避免专制统治”不符,故B项错误;英国的君主立宪政体体现了贵族阶层对君主的有效制衡,避免了专制,因此孟德斯鸠的认识和见解很大程度上是基于英国当时的政治体制,C项正确;联系所学知识可知,美国实行的“三权分立”受到孟德斯鸠思想的影响,故D项错误。14.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第二次工业革命。从题干信息可知,电灯的出现直接引起了煤气行业股票的下跌,这说明科学技术影响了人们的社会经济生活,故选D项。1866年德国工程师西门子发明发电机,标志着第二次工业革命的开始,排除A项;B,C项在材料中未涉及,排

30、除。15.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部分美国人对罗斯福新政的认识。据材料“20世纪30年代初,美国一首歌词中写道:这样的一天总会到来:USA再加上一个S,变成美利坚苏维埃。土地归农民所有,工人是工厂的主人,我们掌握了大权,USA变成USSA”可知,部分美国人认为罗斯福新政是在走社会主义道路,对其本质认识不清,故选B项;材料没有提到工人运动,排除A项;罗斯福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进行的局部调整,没有从根本上改变生产资料所有制,排除C项;材料中没有关于社会矛盾的相关信息,排除D项。16.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战后资本主义经济的变化。表格中非雇佣劳动者的就业人数及比例由1960年的600万、8

31、%下降到1981年的340万、13.5%,可知其中一部分实现了阶层突破,由非雇佣劳动者转变为雇佣劳动者,说明这一时期社会阶层流动趋势明显,故选C项;从劳动者就业状况来看,德国社会结构发生了变化,但“根本改变”的说法过于绝对,排除A项;材料未反映农业和手工业占经济总量的比例,无法推出两者地位下降的结论,排除B项;政府官员在1960年及1981年两组数据中一直是雇佣劳动者,排除D项。17.答案:(1)特点:以救亡图存为目的;是不同阶级、集团斗争的结果;受西方宪政思想的影响;制宪过程艰难曲折。因素:封建势力的阻碍;列强侵略,民族危机加深;军阀混战,政局动荡;资本主义发展不充分,资产阶级力量弱小;传统

32、守旧思想根深蒂固。(9分)(2)评价:中国共产党在制宪实践中,注意借鉴和学习别国经验,以实现国家富强为目标,代表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推动了民主法制的现代化,并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民主宪政形式;有利于依法治国;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保障。但教训也是深刻的,如“文化大革命”时期“左”的错误使民主集中制原则遭到破坏,人权意识淡薄,宪政建设还需要不断完善。(6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随着满清王朝政治危机的逐渐加深、军事外交的接连失败,以及传统文化的日渐式微与解体,救亡图存、富国强兵成为当时中华民族的当务之急”“虽然宪政运动在近代中国潮声涛起、风起云涌,但却始终如雨打浮萍,命

33、运多舛”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即可。第二小问根据材料“鸦片战争的狂风骤雨深深动摇了古老帝国的根基”并结合所学知识,从民族危机的加深、政局动荡、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和传统思想根深蒂固等方面来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在苏联宪法的影响下”“由于左的错误思想的盛行,民主集中的决策机制被专断的领导意志所取代,出现了类似文化大革命那样肆意侵犯人权的现象”“1982年宪法首次以根本法的形式将近代以来的制宪者所追求的富强梦想与实现民主、文明的现代需要结合起来”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作答。18.答案:(1)特点:整体世界的形成。推动力:工业革命、殖民扩张等。(4分)(2)因素:第三次科技革命的推动;被战争压抑的市场需

34、求的释放;跨国公司的作用;冷战和局部战争推动了军需生产。(4分)(3)弱点:生产和消费之间的失衡。成因:列强的长期侵略造成世界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发达国家对世界经济的主导。影响:导致贸易保护主义抬头;阻碍着经济全球化;影响世界局势的稳定。(7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中“海外的领地迅速被欧化”“开始工业化的几个国家很快就相互争夺市场,剩余资本又致使各强国去寻找殖民地作为投资场所”“导致世界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土地攫取”以及表格中资本主义列强瓜分世界的情况可知,当时整体世界已经形成;第二小问“推动力”结合时间信息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有工业革命的开展、殖民掠夺的进行等。

35、第(2)问,“主要因素”根据“技术的革新、大战期间遭忽视的需求以及巨大的军事购买力,一些跨国公司充当了全球经济扩张的先锋”等信息来归纳。第(3)问,第一小问“根本性弱点”根据“这一繁荣依靠的是一体化全球生产,却缺乏全球性消费”即可得出;第二小问“成因”从历史和现实两个角度分析,如西方的侵略、不平等的国际经济秩序等;第三小问“影响”主要回答经济全球化的消极作用。19.答案:先秦至北宋货币形制演变表现出如下特点:由使用天然货币向使用人工货币转变;由形制杂乱繁多向统一的货币形制体系转变;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转变;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宝转变;由金属货币向纸币转变。中国古代农业的持续发展、手工业技术的进

36、步,特别是铸币技术的进步和商品经济的发展、专制皇权的加强,使中国古代货币形制逐渐走向规范固定。中国古代货币形制的演变推动货币制度和货币体系逐渐完善,促进了经济发展,方便了人民生活,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12分)解析:首先,分析先秦至北宋货币形制变化的基本特征。根据材料可知,货币经历了贝金属货币纸币的演变历程,体现出从自然货币向人工货币转变的特征;据材料“秦始皇规定在全国范围内推行圆形方孔的半两钱”可知,由形制杂乱繁多向统一的货币形制转变;据材料“汉武帝由中央统一铸五铢钱”可知,由地方铸币向中央铸币转变;据材料“唐高祖下令以通宝、元宝相称”可知,由文书重量向通宝、元

37、宝转变。其次,结合所学知识,从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等方面分析造成当时货币形制发生变化的原因和变化的影响。20.答案:(1)特点:政府主导,皇帝重视;内容详尽;方式灵活多样;适时调整。(5分)(2)影响:有利于减少民事案件及轻微刑事案件的数量;一定程度上缓解社会矛盾,稳定社会秩序;判决未必公正。 (5分)21.答案:(1)美苏冷战争夺中间地带;古巴革命刚获成功;反政府力量的存在;美国为自身安全考虑。(5分)(2)对美国来说这是一次军事上、政治上的失败,美国政府为此大失信誉;古巴新政权和古巴革命得到巩固,并扩大了国际影响;古巴开始与苏联靠近,最终导致了1962年的古巴导弹危机。(5分)22.

38、答案:(1)特点:采用白话文撰写;史书体例有所创新,注重汲取传统历史编纂方法;揭示历史发展大势。(5分)(2)原因:个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学贯中西;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民族危机加深。(5分)解析:本题考查吕思勉。(1)据材料“白话本国史,采用白话文撰写的方式”可得采用白话文撰写;据材料“该书吸收了编年体、 纪事本末体和典志体的优点并成功糅合于一体”可得史书体例有所创新,注重汲取传统历史编纂方法;据材料“又能把握历史发展的大势”可得揭示历史发展大势。(2)据材料“他学贯中西,治史严谨”“岂有数万万的大族,数千年的大国、古国,没有前途之理”可得出个人深厚的爱国情怀、学贯中西;据材料“1923年出版的白话本国史,采用白话文撰写的方式”可知该书出版于新文化运动时期,使用白话文撰写,说明其受新文化运动的影响;据材料“1940年”可知处于抗日战争时期, 民族危机加深。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