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3 ,大小:607KB ,
资源ID:394455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4455-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3常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2届高考化学二轮专题复习专题检测:专题3常见元素和重要化合物.doc

1、专题检测卷(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第卷选择题(共42分)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1中国新闻网报道,文物界专家认为,“南海一号”的价值不亚于兵马俑。从宋代商船“南海一号”中打捞出金、银、铜、铁、瓷类文物4 000余件。下列有关分析正确的是()。南海一号A金、银、铜、铁四种金属在海水中最容易腐蚀的是金B除去瓷类器件表面污垢可以选用热烧碱溶液C灼热法能区别铜、金质器皿D金、银、铜、铁都能溶于硝酸解析金、银、铜、铁中铁最活泼,最易在海水中被腐蚀,A项错误;瓷类的主要成分是硅酸盐,其中有SiO2,SiO2可与强碱反应,B项错误;Cu在空气中灼烧生成CuO,而金不怕灼热

2、,C项正确;金不溶于硝酸,D项错误。答案C2下面是生产生活中的常见有机物的分子式、结构式、结构简式或名称:、CH3CH2OH、C6H12O6、CH3COOH、硬脂酸甘油酯、蛋白质、聚乙烯。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能跟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并使之褪色的有B投入钠能产生H2的是C属于高分子材料的是D含碳量最高、有毒、常温下为液体且点燃时有浓烟的是解析能与溴的四氯化碳溶液发生加成反应说明分子中含有或CC等不饱和键;能与Na反应生成H2说明分子中含有OH或COOH;不属于高分子化合物;含碳量最高、有毒、常温下为液体、点燃有浓的黑烟的是苯。答案D3甲型H1N1流感可防、可控、不可怕。人们可以经常在

3、居住环境中喷洒84消毒液(主要成分是次氯酸钠)。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A次氯酸钠水解的溶液呈碱性,说明次氯酸是弱酸B次氯酸钠水溶液具有强漂白性,说明其水溶液中存在次氯酸C84消毒液杀菌消毒的原理是使蛋白质变性D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若将二氧化硫通入84消毒液中,其漂白能力增强解析次氯酸钠是弱酸强碱盐,其水溶液呈碱性,A项正确;次氯酸钠的水解方程式为NaClOH2ONaOHHClO,其起漂白作用的是次氯酸,B项正确;84消毒液具有强氧化性,能使蛋白质变性,从而失去活性,C项正确;二氧化硫具有强还原性,与次氯酸钠发生氧化还原反应,降低漂白能力。答案D4(2010北京理综,9)用下图所示实验装置

4、(夹持仪器已略去)探究铜丝与过量浓硫酸的反应。下列实验不合理的是()。A上下移动中铜丝可控制SO2的量B中选用品红溶液验证SO2的生成C中选用NaOH溶液吸收多余的SO2D为确认CuSO4生成,向加水,观察颜色解析移动铜丝,可控制铜丝与浓硫酸的接触,即控制SO2的生成量,故A合理;SO2能使品红溶液褪色,故B合理;SO2有毒,且属于酸性氧化物,故C合理;浓硫酸过量,试管中剩余浓硫酸,应将反应后的混合液慢慢加入到大量水中,否则易出现液体喷出试管而发生危险,故D不合理。答案D5有关氨气的实验较多,下列对这些实验或实验原理的分析中,正确的是()。A某同学将收集到的一大试管氨气倒扣在盛满水的烧杯中,充

5、分吸收后试管中还有少量气体,该同学用红色石蕊试纸检验该气体中可能含有氨气B氨水中滴入酚酞变红,是因为氨气能电离出氢氧根离子C因氨水中的氨主要以NH3H2O的形式存在,故25%的氨水是指每100 g氨水中含NH3H2O 25 gDNH3H2O的热不稳定性可以解释实验室中用加热氨水的方法制取氨气解析氨气极易溶于水,常温下1体积的水能溶解约700体积的氨气,故A项中剩余气体中不含氨气,A项错误;氨水显碱性的原因是氨气与水反应生成的一水合氨电离出氢氧根离子,B项错误;虽然氨在其水溶液中主要以一水合氨的形式存在,但习惯上认为氨水的溶质是氨气,C项错误;NH3H2O不稳定,受热容易分解,放出氨气,事实上向

6、浓氨水中加入氧化钙制取氨气的原因之一就是氧化钙与水反应消耗水以及反应放热。答案D6下列有机反应中,不属于取代反应的是()。B2CH3CH2OHO22CH3CHO2H2OCClCH2CHCH2NaOHHOCH2CHCH2NaCl解析本题考查取代反应的概念,取代反应是有机物分子里的某些原子或原子团被其他原子或原子团所代替的反应,B项中的反应是氧化反应,不属于取代反应。答案B7(2010上海,11)将0.4 g NaOH和1.06 g 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滴加0.1 molL1稀盐酸。下列图像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解析滴加盐酸先发生反应OHH=

7、H2O,再发生反应COH=HCO,最后发生反应:HCOH=CO2H2O;因n(OH)n(CO)0.01 mol,故加入0.02 mol HCl后开始有气体生成,故C正确。答案C8(2010庐山一模)下列对有关化学反应过程或实验现象的预测或解释中,正确的是()。A向新制饱和氯水中滴入少许石蕊试液,溶液变红B向石蕊试液中滴入少许新制饱和氯水,溶液不变红色C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说明C的氧化性强于SiD在滴有酚酞的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BaCl2溶液,溶液褪色解析向新制饱和氯水中滴入少许石蕊试液,石蕊被过量的氯水氧化,虽然氯水显酸性,但不能使溶液变红,而如果向石蕊试液中滴入

8、少许新制饱和氯水,氯水中的次氯酸氧化石蕊而消耗,此时生成的盐酸会增多,因石蕊过量,故可显红色,A、B项错误;在高温条件下,C能置换出SiO2中的Si,发生的反应是:2CSiO22COSi,C为还原剂,Si为还原产物,C的还原性强于Si,C项错误;Na2CO3溶液中存在碳酸根离子的水解平衡,加入BaCl2溶液后,电离出的钡离子结合碳酸根离子而形成沉淀,碳酸根离子的减少导致水解平衡左移,最终碳酸根离子会全部生成碳酸钡沉淀,D项正确。答案D9已知A、B、C、D、E均是含有同一种元素的化合物;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6;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内转化关系中某些物质已略去),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9、BCDEAX、E可能发生中和反应BA、E不可能为同系物C当X为强酸时,D可能为碱D当X为强碱时,E不可能为强酸解析本题突破口是“D的相对分子质量比C大16”,由此推出Y是O2,又BCD是个连续氧化的过程,可能满足条件的有H2S(或S)SO2SO3、NH3NONO2、NaNa2ONa2O2、醇醛羧酸等。若A为铵盐,则X为碱,Z为水,E为硝酸,那么X、E就可以发生中和反应,A项正确,D项错误;若A为酯,首先水解为醇B,两步氧化成羧酸D后再次酯化成E,故A、E可能为同系物,B项错误;当X为强酸时,B为酸性物质,最终得到的D不可能为碱,C项错误。答案A10(2010大连一模)向一定量的Fe、FeO和F

10、e2O3的混合物中加入120 mL 4 molL1的稀硝酸,恰好使混合物完全溶解,放出1.344 L NO(标准状况),往所得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无红色出现。若用足量的氢气在加热条件下还原相同质量的混合物,能得到铁的物质的量为()。A0.24 mol B0.21 mol C0.16 mol D0.14 mol解析反应完全后,加入KSCN,无红色物质,说明溶质全部为Fe(NO3)2,依据N元素守恒有n(NO)n(NO)n(HNO3),得n(NO)(0.124)mol,得:n(NO)0.42 moln(Fe)0.21 mol,所以用H2还原可以得到n(Fe)为0.21 mol。答案B11(20

11、10山东理综,13)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O、Na2O2组成元素相同,与CO2反应产物也相同CCO、NO、NO2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新制氯水显酸性,向其中滴加少量紫色石蕊试液,充分振荡后溶液呈红色解析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A正确;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B错误;NO在空气中易被O2氧化,发生反应:2NOO2=2NO2,C错误;D项,新制氯水中含有HClO,HClO具有强氧化性,所以溶液先变红后褪色,D错误。答案A

12、12有关下图所示化合物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既可以与Br2的CCl4溶液发生加成反应,又可以在光照下与Br2发生取代反应B1 mol该化合物最多可以与3 mol NaOH反应C既可以催化加氢,又可以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既可以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又可以与NaHCO3溶液反应放出CO2气体解析因为含有“”和“CH3”,所以既可以与Br2加成,又能与Br2发生取代,所以A项正确;因为含有2个“”和1个酚羟基,所以B项正确;因为含有“”,所以C项正确;该化合物不能与NaHCO3溶液反应,所以D项不正确。答案D13有一无色溶液,可能含有K、Al3、Mg2、NH、Cl、SO、HCO、Mn

13、O中的几种。为确定其成分,做如下实验:取部分溶液,加入适量Na2O2固体,产生无色无味的气体和白色沉淀,再加入足量的NaOH溶液后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另取部分溶液,加入HNO3酸化的Ba(NO3)2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肯定有Al3、Mg2、NH、ClB肯定有Al3、Mg2、HCOC肯定有K、HCO、MnOD肯定有Al3、Mg2、SO解析由于溶液无色,故不含有MnO;根据的现象,产生无色无味气体,则原溶液中不存在NH;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生成的白色沉淀部分溶解,则含有Mg2和Al3,由于Al3与HCO可发生双水解,故无HCO;根据的现象可推知原溶液含有SO,而K、Cl

14、无法确定。答案D14五颜六色的颜色变化增添了化学的魅力。下列有关反应的颜色叙述正确的是()。新制氯水久置后浅黄绿色消失;淀粉溶液遇单质碘蓝色;溴化银见光分解银白色;Na2CO3溶液中滴加酚酞红色;鸡蛋白溶液遇浓硝酸黄色;碘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晶体,振荡后变黑A BC D解析溴化银见光分解得到黑色固体,因为分解得到的银颗粒很小,对光的吸收较强,显黑色,错误;由于CO的水解,使Na2CO3溶液显碱性,正确;碘化银的悬浊液中加入硫化钠晶体,振荡后黄色的碘化银转化为黑色的硫化银,因为硫化银的溶解度远小于碘化银,正确。答案C第卷非选择题(共58分)二、非选择题(本题包括6小题,共58分)15(8分)

15、化工生产中常用到“三酸两碱”,“三酸”指硝酸、硫酸和盐酸,“两碱”指烧碱和纯碱。(1)从物质的分类角度看,不恰当的一种物质是_(填物质名称)。(2)“三酸”与“两碱”之间均可反应,若用化学方程式表示有六个(酸过量时),若用离子方程式表示却只有两个,请写出这两个离子方程式(酸过量时):_、_。(3)“三酸”常用于溶解金属和金属氧化物。下列块状金属在常温时能全部溶于足量浓硝酸的是_。AAu BCu CAl DFe(4)烧碱、纯碱溶液均可吸收CO2,当含0.1 mol NaOH的溶液吸收一定量CO2后,将溶液低温小心蒸干得到固体的组成可能有四种情况,分别是(填化学式):_,Na2CO3,_,NaHC

16、O3。(5)将(4)得到的固体重新溶解于水,向其中加入盐酸,调节溶液的pH恰好等于7,再将溶液蒸干,最终得到固体的质量为_g。解析(1)纯碱是Na2CO3的俗名,属于盐。(2)烧碱是强碱,三酸都是强酸,强酸与强碱间的反应是H与OH之间的反应,故“三酸”与“两碱”间的离子反应只有两个。(3)常温下Al、Fe遇浓硝酸发生钝化,而Au不能与浓硝酸反应。(5)pH7时得到的溶质是NaCl。答案(1)纯碱(2)CO2H=CO2H2OHOH=H2O(3)B(4)NaOH和Na2CO3Na2CO3和NaHCO3(5)5.8516(10分)(2011全国)下图中,A、B、C、D、E是单质,G、H、I、F是B、

17、C、D、E分别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已知:反应CGBH能放出大量的热,该反应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它和E可以发生反应:2EI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回答问题:(1)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2)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它的空间构型是_;(3)1.6 g G溶于盐酸,得到的溶液与铜粉完全反应,计算至少所需铜粉的质量(写出离子方程式和计算过程);(4)C与过量NaOH溶液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反应后溶液与过量化合物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5)E在I中燃烧观察到的现象是_。解析由反应CGBH曾应用于铁轨的焊接,推出C、G为Al和Fe2O3,B、H为Fe和Al2O3。又

18、知G、H分别是B、C和A形成的二元化合物,那么G为Fe2O3,H为Al2O3,从而推知B为Fe,C为Al,A为O2。I是一种常见的温室气体,则I为CO2,又知I(CO2)是D和A(O2)形成的二元化合物,则D为碳。结合反应2EI2FD,F中E元素的质量分数为60%可知,E为Mg,F为MgO。Fe2O3溶于盐酸生成Fe3,Fe3与铜粉发生反应2Fe3Cu=2Fe2Cu2。n(Fe2O3)0.010 mol,0.010 mol Fe2O3生成0.020 mol Fe3,Fe3与铜粉反应时消耗0.010 mol Cu,即0.64 g。答案(1)2AlFe2O3Al2O32Fe(2) 直线形(3)Fe

19、2O36H=2Fe33H2O2Fe3Cu=2Fe2Cu2,n(Cu)n(Fe2O3)0.010 mol,铜粉的质量0.010 mol64 gmol10.64 g(4)2Al2OH2H2O=2AlO3H2AlOCO22H2O=Al(OH)3HCO(注:不要求写OHCO2=HCO)(5)镁条剧烈燃烧,生成白色粉末,反应器内壁附着有黑色的固体17(9分)如图所示,A、B、C、D、E、F、G、H、I、J 10种物质是中学化学中常见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A是原子半径最小的元素形成的气体单质,C是能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的气体,J溶液呈蓝色,反应为重要的工业反应,G的相对分子质量是F的两倍。B、C、E

20、、F、G、H、J中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1)写出B分子的结构式:_。(2)写出电解J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3)C与H反应生成的化合物中所含化学键的类型是_。(4)气体F、G混合呈_色,将混合气体置于注射器中,将活塞迅速向外拉到一定位置,可观察到_。解析根据题意知:A为H2,C为NH3,则B为N2;结合反应,都有D参加,则D为O2,可推出E、F、G分别为NO、NO2、N2O4;J溶液呈蓝色,结合反应条件,可知J为Cu(NO3)2,根据B、C、E、F、G、H、J含有一种相同的元素,故H为HNO3,I为Cu。答案(1)NN(2)2Cu(NO3)22H2O2CuO24HNO3(3)共价键、离子键(4

21、)红棕气体颜色先变浅再变深18(9分)2010年诺贝尔化学奖颁发给因在“有机合成中的钯催化交叉偶联反应”研究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美日科学家。有机合成中常用的钯/活性炭催化剂若长期使用,会被铁、有机化合物等杂质污染而失去活性,成为废催化剂。而钯是一种贵金属,对其回收再利用显得极为重要。一种由废催化剂制取PdCl2的工艺流程如下:(1)“焙烧1”通入空气的目的是_。(2)甲酸在反应中被氧化为二氧化碳,写出并配平甲酸与Pd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加入浓氨水的过程中,需要控制溶液的pH为89,实验室中检测溶液pH的简单方法是_。(4)Pd中加入王水(浓硝酸与浓盐酸的混合物)的反应可以表示为PdHC

22、lHNO3ABH2O(未配平)。其中B为无色有毒气体,该气体在空气中不能稳定存在;A中含有三种元素,其中Pd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2.4%,H元素的质量分数为0.8%。通过计算判断物质A的化学式_。(5)写出“焙烧2”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解析(1)已知信息中提示,废催化剂中含有有机物,通过焙烧可以除去这些杂质。(2)根据反应物为HCOOH、PdO,生成物有Pd、CO2,可以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3)实验室中测溶液pH的最简单方法是试纸法。(4)根据提示可以写出Pd与王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Pd12HCl2HNO3=3H2PdCl42NO4H2O。(5)Pd(NH3)2Cl2在加热焙烧的条件下

23、分解生成NH3和PdCl2。答案(1)使有机化合物等可燃物通过燃烧而除掉(2)HCOOHPdO=PdCO2H2O(3)用洁净的玻璃棒蘸取待测液滴在pH试纸上(4)H2PdCl4(5)Pd(NH3)2Cl22NH3PdCl219(11分)甲乙两位同学采取合作学习方式,共同研讨有机物的合成。其中,甲同学设计了以下路线合成某高分子化合物D:请回答下列问题:(1)反应使用的试剂X是_;(2)物质C的结构简式是_,其中含有的含氧官能团有_;(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4)乙同学通过分析,认为甲同学设计的步骤存在明显缺陷。你认为,乙同学提出的缺陷是_。(5)甲、乙两同学经过查阅资料、自学了解了以下知识

24、:请根据以上新知识及学过的知识,设计反应流程图实现下列转化。说明:合成反应流程图表示方法示例如下:CH3CH2OHCH3CHO解析由苯乙烯到均是教材中基础知识的应用;X显然是将“Br”转化成“OH”的NaOH(aq);C的结构简式为,此时C中羰基不易被催化氧化;反应得到的是高分子化合物D,显然由发生缩聚反应得到的,反应方程式为:;在讨论由的新的合成路线时,要注意题给信息的应用,并且应先用信息,先得到后再利用信息。答案(1)氢氧化钠溶液(4)在羰基催化加氢时,苯基也与氢气发生加成反应20(11分)2011年6月,台风“米雷”袭击韩国带来强降雨和大风天气。(1)某化学兴趣小组收集到当时的雨水2 L

25、,将该雨水分成相同的两份,一份加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可产生白色沉淀1.435 g;另一份加入足量的铁粉能缓慢反应产生氢气。请回答:该雨水样品中c(Cl)_;举例说明能使该雨水消耗铁粉速率加快但不影响氢气体积的两种方法(该反应可排除催化剂的作用):_。(2)台风过后,须对环境进行消毒,常采用广谱性高效杀菌剂二氧化氯(ClO2,黄绿色气体)。目前主要采用Kesting法(原料为氯酸钠和盐酸)制ClO2,该法的缺点是同时产生Cl2,使产物纯度降低,反应为:2NaClO34HCl=2ClO2Cl22NaCl2H2O。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_。ANaClO3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B生成1 mol ClO2时

26、转移的电子数为2NACClO2的摩尔质量为67.5 gmol1,所以常温下其密度为3.0 gL1DCl2和ClO2都是通过氧化作用而起到杀菌消毒的功效,与Cl2一样,ClO2消毒后的还原产物是Cl,则在等质量时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的2.63倍(3)铁、铝、铜是制造潜艇必不可少的重要金属材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A向足量的硫酸铁溶液中加入少许铁、铝、铜的混合物粉末,充分反应后残留有固体B用铝制备1 mol氢氧化铝时,最少消耗0.375 mol H2SO4C铁、铝、铜合金加入到稀硫酸中,长时间加热,溶液不会呈现蓝色D工业上一般采用电解法来冶炼铁、铝、铜(4)一般所说的铜中含氧,实际上指的是含

27、有Cu2O。某化学兴趣小组对一份铜样品展开探究(已知:Cu2O与Cu均为红色固体,酸性条件下能发生反应:Cu2O2H=CuCu2H2O):甲同学取少量该红色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硝酸;乙同学取少量该红色样品溶于过量的稀硫酸。甲、乙同学的实验中能判断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的是_(填“甲同学”“乙同学”或“都不能”);甲同学的实验现象是_。解析(1)将2 L雨水分成相同的两份,每份为1 L,向一份中加入足量的硝酸银溶液,发生的反应为AgCl=AgCl,根据生成白色沉淀1.435 g,求出n(Cl)0.01 mol,故原雨水中c(Cl)0.01 molL1。另一份雨水中发生的反应为Fe2H=Fe2H2,若

28、要保证产生氢气的体积不变,则肯定不是增大雨水中H浓度,从能加快反应速率的角度出发,可以对反应体系加热或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铜粉以形成原电池。(2)该反应中NaClO3为氧化剂,HCl为还原剂,A项错误;由化学方程式知每生成2 mol ClO2时,转移电子2 mol,B项错误;ClO2在标准状况下的密度为3.0 gL1,C项错误;对于D选项,由ClO2Cl知67.5 g ClO2参加反应转移5 mol电子,由Cl22Cl知71 g Cl2参加反应转移2 mol电子,设Cl2和ClO2的质量均为m,易知ClO2的消毒效率是Cl2的2.63倍,故选D。(3)选项A,由于Fe3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Fe、A

29、l、Cu而使其溶解,充分反应后没有残留固体;选项B,部分Al与稀硫酸反应生成Al2(SO4)3,部分Al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NaAlO2,NaAlO2再与Al2(SO4)3在溶液中反应生成Al(OH)3,这样消耗的H2SO4的物质的量最少。根据反应:2Al3H2SO4=Al2(SO4)33H2,2Al2NaOH2H2O=2NaAlO23H2,Al33AlO6H2O=4Al(OH)3,制备1 mol Al(OH)3需要 mol Al3,则需要0.375 mol H2SO4;选项C,长时间加热,稀硫酸逐渐变为浓硫酸而导致Cu溶解生成蓝色的Cu2;选项D,铁、铜冶炼一般采用热还原法,铝的冶炼采用电解法。(4)Cu不能溶解在稀硫酸中,若含有Cu2O,则Cu2O可溶解在稀硫酸中导致溶液出现蓝色,且有固体物质Cu产生;而样品溶解在硝酸中时,具有很强氧化性的HNO3被还原为NO,NO遇空气中的O2生成红棕色的NO2,所以无论是Cu或Cu2O都会完全溶解,无法确定样品中是否含有Cu2O。答案(1)0.01 molL1对反应体系加热或向反应体系中加入铜粉(2)D(3)B(4)乙同学红色固体完全溶解形成蓝色溶液,试管口有红棕色气体出现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