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9 ,大小:233KB ,
资源ID:394218      下载积分:2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421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doc

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二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2020年4月本试卷共8页,46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注意事项: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黑色笔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卷上。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卷上对应题目选项的答案信息点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卷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3作答选做题时,请先用2B铅笔填涂选做题的题组号对应的信

2、息点,再作答。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第一部分选择题(共66分)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44小题,共66分)1 距今约5000年左右的良渚文化遗址,在空间上分为宫殿区、内城与外城三部分。古城还有祭坛、贵族墓地、手工业作坊等处。良渚先民创造出一套包括玉璧、玉琮、玉钺在内的玉礼器系统。据此可知,当时可能A青铜铸造技术成熟 B形成礼乐制度 C氏族制度不复存在 D出现早期国家2 考古学家通过比较广汉三星堆遗址和河南偃师二里头遗址的出土文物发现,两者都有玉质礼器牙璋,在陶器方面都有封口盉、敞口觚、高柄豆,尤其是镶嵌绿松石的铜牌饰只见于三星堆和二里头,据此可知,该时期A两地手工业制作工艺精湛

3、B中华文化呈现大一统倾向C跨区域之间文化交流显现 D两地农业文明较为发达3 20世纪20年代以前,我国曾一度兴起过黄帝部落来自古巴比伦之说。从20年代起,在坚持中国人种本土说的前提下逐渐形成了中国西北说和河南说等6种重要观点。从20世纪50年代起学者将考古学文化与黄帝部落文化对应,根据文化元素推断仰韶文化、齐家文化、大汶口文化等中国原始社会文化与黄帝部落有关系。据此可知A黄帝部落发祥地的确证取决于考古学的进步B黄帝为传说人物因此其部落也就不可能存在C对黄帝部落发祥地的诸种论断仍需持较谨慎的态度D考证古巴比伦与黄帝部落的关联是此项研究的关键4 西周时期,“凡属违犯国法的行为必定为家法所不容,同样

4、违犯家法的行为也为国法所难容”。犯有重罪的贵族成员,多在宗庙中接受国法和家法的制裁。这说明,当时A统治者极力推行严刑峻法 B政治统治与宗法管理相结合C法律内容开始趋向宗法化 D宗法秩序有待国家法律维护5 孟子万章下记载“天子之制,地方千里,公、侯皆方百里,伯七十里,子、男五十里,凡四等”。千里之地里,大部分是已经开垦的熟地,农业比较先进;百里之地里有许多尚未开垦的荒地,农业生产落后。由此可知,西周前期A诸侯严格按照礼制规定履行各项义务 B王畿之地为天子控制诸侯提供物质基础C分封制下等级秩序严格,宗法制度稳固 D农业经济的发展是分封制的物质基础6 周代庙制规定,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

5、,士立一庙。宗庙或宗庙中神主的排列次序是:始祖居中,以下父子(祖、父)递为昭穆,左为昭,右为穆。这体现了周代A敬天保民的执政理念 B维系宗法的礼制观念C天下一统的整体观念 D封邦建国的治理体系7 周天子分封诸侯时要举行授土授民仪式,既要给受封者颁赐礼器以作凭证,又规定受封者应“以供王职”,“法则周公”,并将这些载入文告,公布于世。这一做法旨在A明确周王与诸侯的隶属关系 B突出周天子权力的至高无上C缓和周王与诸侯之间的矛盾 D推动诸侯为周王朝开疆拓土8 以周王为首的姬姓贵族在整个贵族阶级中占居首要地位,但这并不排斥异性贵族。一方面,宗法制度的原则,通行于所有的百姓贵族;同时,在姬姓贵族与异姓贵族

6、之间,还要通过世代的婚姻关系,结成亲戚之国,以加强联系。这种通婚关系A赋予异姓贵族祭祀祖宗的特权 B使嫡长子继承权得到维护C不利于加强周王室的统治力量 D对宗法关系做到了有益补充9 商王乃诸侯之长,方国多系臣服之旧国,关系似邦联、如兄弟:周王乃诸侯之君、天下共主,封国多系分封之新国,关系似联邦、如父子。这反映出A 贵族政治被打破 B中央集权建立 C血缘关系的弱化 D君王权力加强10西周时,“大国之卿皆命于天子”。春秋时期,各诸侯的正卿大都没有经过周天子“受命”,只是名义上仍叫“命卿”而己。这反映出春秋时期A诸侯争霸兴起 B宗法观念消亡 C“礼崩乐坏”出现 D中央集权弱化11春秋时期,郑、陈、宋

7、等诸侯国经常参与会盟。据左传记载,楚国就先后两次以土地和重赂求得郑国与之会盟。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春秋形势图A 大国争夺有利的战 略地位 B 郑、陈、宋诸国实力相对较强C 周王室努力缓和诸 侯争霸 D中原诸侯合纵连横不利于楚国12 论语强调:“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欤!”吕氏春秋则说:“忠孝,人君人亲之所甚欲也。”后者对孝的认识A与前者本质相同 B更强调个人道德修养C体现了时代潮流 D更强调宗法血缘观念13孟子曾对“伊尹以割烹要汤”“孔子于卫主痈疽(人名),于齐主侍人瘠环(人名)”等说法进行分析考证,认为这都是谣传而非真实的历史,并列举相关事例来说明这些传言不可靠。这

8、说明A孟子注重对史料的考证 B光鲜的事迹才是真历史C社会转型致使谣言盛行 D礼乐制度已经走向崩溃14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官学教育的破产,商、周以来的“学在王官”日益转向了“学在私门”。这一变化A是百家争鸣局面推动的结果 B奠定了儒学形成的社会基础C促进了新知识分子群体形成 D加速了各家学派思想的融合15战国时期,墨家思想曾成为显赫一时的显学。荀子成相中记载“礼乐息灭,圣人隐伏,墨术行”。然而随着战国时代的终结,墨家学说日益走向衰落。这主要是由于A社会转型对文化环境的影响 B法家学说成为社会的主流思想C儒家取代了墨家的显学地位 D墨家学说缺乏理论体系的创新16汉朝时期逐渐形成宫省制度,中央政府官员

9、分成中朝官(也称宫中官)、省内官(也称禁省官)和外朝官(也称外廷官)三大系统,汉武帝开始,宫中官、禁省官较多参与机要,这一变化A标志着古代官僚政治走向成熟 B强调集体议决以防止大臣专权C揭示出解决君相矛盾的必然走向 D有利于中枢权力体系的日趋完备17西汉中朝官很重要的一项职权是重大事务集议。中朝集议违规触法官吏主要涉及丞相、御史大夫、司空等最高级别的行政官员。这反映了A政府行政管理方式灵活 B政府决策方式具有民主性C汉代官制发生根本变革 D中朝对外朝形成权力制约18到(汉)武帝,令诸侯得以其地,分封自己的子弟,在平和的手腕中,把“众建诸侯而少其力”一语,彻底实行了,封建政体反动的余波,至此才算

10、解决。作者认为这种做法A违背了历史潮流 B确立了思想统一C削弱了中央集权 D有利于社会稳定19黄留珠秦汉仕进制度中载:武帝元光元年,初行孝廉之举,不是举孝与廉各一人,而是各郡国各举一人或孝或廉或兼有孝廉二德者。据此可知A汉代的选官制度逐渐完备 B孝、廉是不同的选官依据C儒学独尊局面的完全形成 D官僚政治取代了贵族政治20盐铁论记载:“汉初未伐胡、越之时,牛马成群“农夫以马耕载”,行则服轭(驾车时套在性口路子上的曲木),止则就犁。”据此可知,汉初A社会经济走向调敝 B犁耕技术得到普及C耕牛数量急剧减少 D畜力农业得到发展21汉书惠帝纪记载,女子到适婚年龄(15岁至30岁)不嫁,征收五倍人头税。有

11、学者对此解释说:婚姻是男女双方的事,但当时民间聘礼太重,罚女子,是为了迫使女子出嫁,男子能够娶妻。此举A导致男尊女卑现象严重 B有利于维护统治秩序C意在缓解政府财政危机 D提高了女性经济地位22汉初实行上计制度,要求郡国在年终将该地区的经济收支、户口多少、土地面积的数量、耕地增减、自然灾害以及社会治安等状况统一上报到朝廷,作为征收赋税、征发徭役、计划经费开支和制定各种有关政策的依据。这一制度A限制了土地兼并 B强化了君主专制 C加强了国家治理 D解决了王国问题23汉武帝时期,全国设立了数十处盐官和铁官,任命懂经营、会管理的大盐铁商孔仅和东郭成阳为高官,“除故盐铁家富者为吏”,致使“吏道益杂,不

12、选,而多贾人矣”。这一做法A造成了局部官商合流 B改变了重农抑商政策C抑制了土地兼并发展 D推动了民间商业发展24论衡程材云:“齐部(郡)世刺绣,恒女无不能;襄邑俗织锦,钝妇无不巧”。这反映出东汉时期齐部(郡)和襄邑A丝织业出现雇佣关系 B官营丝织业技术高超C丝织业生产的普遍化 D抑商政策有所放宽25据历史记载,汉代的大地产有些是自己经营的田庄,这往往是集农、林、牧、渔、园艺、 手工业为体的生产组织,但更多的大地产是分配给佃农耕种的,地主只向农民收取地租,而不是组织生产,地租率一般为产量的一半。由此可见,汉代的大地产的存在A缓解了土地兼并问题 B突出体现了自然经济特色C冲击了重农抑商政策 D助

13、推了自耕农阶层的分化26 春秋中所记载的职业等级是士(知识分子)、商、农、工,史记里则是农、工、商、陶,成书于汉武帝后200余年的前汉书定下的职业等级则是士(儒士)、农、工、商。这一变化A是重农抑商政策的实施结果 B反映出儒学地位的提升C源自叙史者的学术思想差异 D导致社会矛盾日益加剧27董仲舒崇拜君权,神化君权,主张“一统乎天子”,把不属于六经、不合于孔子的学说, 一概罢黜不用,专用儒术。这种思想A传承了孔孟儒学的思想主张 B促成了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开始出现C使儒学形成严密的哲学体系 D造成以孔子是非为是非的固化思维28汉末以来许多世族聚族而居,形成“坞堡”。南北朝时北方农民为维持生计大量依附

14、于“坞堡”中,仅关中就有“坞堡”三千多个,这种耕战兼备的生产模式被史家称作“坞壁经济”。南北朝“坞壁经济”的出现A导致了农耕经济的衰落 B遏制了士族门阀政治的发展C不利于大一统局面形成 D加速了经济重心南移的进程29由于东汉后期世家豪族势力的不断膨胀,以往在选官制度上实行的察举征辟制的弊端逐渐显露。曹魏时期改为实行九品中正制,并规定中正官由中央政府委任。由此可知,九品中正制的实行A过分重视对品行的考查 B彻底解决了察举制弊端C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D触犯了地主豪强势力30曹魏时期,选官制把察举和考试结合起来,后来逐渐固定了策试的标准和要求,大体上孝廉侧重于经义,秀才侧重于文采,这在南北朝时期越来

15、越重视。这表明当时选官制A改变了乡举里选的选官方式 B打破了门第观念C开启了隋唐科举考试的先声 D扩大了统治基础31北朝民歌木兰辞中有:“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据此可获取的历史信息是A交易突破坊市限制 B均田农户负担沉重C民族交融程度加深 D戏曲艺术逐渐成熟32宋应星在天工开物里说:“凡铁分生、熟,出炉未炒则生,既炒则熟。生熟相和,炼成则钢。”此炼钢法指的是A高炉炼钢法 B块炼法 C渗碳炼钢法 D灌钢法33 资治通鉴记载:“(西晋)永嘉之乱,中州人士避地河西(今河西走廊),张氏礼而用之,子孙相承,衣冠不坠,故

16、凉州号为多士。”该现象体现了A中原文化的拓展 B中西部经济融为一体C社会分化的加深 D河西文化圈正式形成34右图为考古出土的简牍,对简牍上的字体解读有误的是 始于晋朝笔画圆匀,富于图案美成熟并通行于汉魏时代 字形平衡对称,整齐安定A B C D35唐初凡“食实封”的贵族由国家按照实封户数把客户拨给封主,租调由封主自行征收。但开元年间规定,封主应得的租调由政府统一收齐后送往京师,封主再行到京领取,不准自己到封地催征,凡子孙承袭者,封户递减十分之二。这种变化表明A均田制已经无法维持 B打击了地方贵族的势力C中央与地方矛盾加剧 D减轻了农民的租税负担36唐代安史之乱前,君主或宰相直接任命许多临时派遣

17、官执行各种使命,如节度使、盐铁使等。安史之乱以后,这种使职差遣迅速发展,而原来的主管官员和机构的职权反而被逐渐剥夺。这一做法A破坏了中央集权的原则 B标志着官僚制度的成熟C降低了地方的行政效率 D调整了中枢的运行机制37唐朝自太宗时起,有了以他官为宰相的记载。一些官员以“参议朝政”“参知政事”等名号预宰相事;一些元老重臣则以“平章事”或“同三品”等名号参与决策。唐代的宰相是一个集体,宰相议政办公的地方就是政事堂。政事堂的设立,反映了A相权有所分散 B官僚政治趋向贵族化C“外朝”参议要政 D政治决策走向透明开放38唐前期,科举中制举科目以文辞科和儒学科居多,策问针对性不强;唐中后期则以政事科为主

18、,策问的题材包括藩镇割据、军费开支、财政税收、土地兼并、边疆关系、吏治铨选等重大问题。导致这一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经世致用思潮的推动 B国家政治形势的变动C门阀士族势力的衰落 D科举考试程序的改革39 “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说的是科举制,这一制度创立于隋唐,对后世有巨大的影 响。曾有人对唐朝进士出身情况做出了如下统计,据此可知,唐朝的选官制度 A 依然是为选拔士族子弟而设立的 B兼顾寒素、小姓,扩大选拔范围C沿袭以门第出身作为选官的标准 D杜绝了世代公卿、门阀恩荫现象40中唐以后,“总计天下方镇凡四十八道,其河东、镇冀、魏博、范阳、淄青等十五道,不申户口。”迫使政府“以江淮为国命”“每岁赋入

19、倚办止于江南八道”。这表明A北方长期战乱不断 B北民南迁进程加快C南方经济地位提高 D赋税制度发生变化41以诗证史是历史研究的基本方法之一。下表中的诗句可以用来说明唐代 诗句 出处 产业论蚕蚁,孳生计鸭雏。 (唐)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 东邻转谷五之利,西邻贩缯日已贵。 (唐)丁仙芝赠朱中书 夜市卖菱藕,春船载绮罗。 (唐)杜荀鹤送人游吴 A国家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 B农村草市贸易呈现繁荣C副业收入成农民主要收入 D农村经济商品化的发展42唐高宗成亨二年(671年)某月,粟特胡商曹禄山对来自长安的汉族商人李绍谨提出诉讼,希望官府给出公道,官府在审判这个商业纠纷时,没有偏袒任何一方。这

20、反映出,唐朝政府A重视汉族与少数民族榷场贸易 B放弃了重农抑商政策C力图营造良好的商业运行环境 D完善了国家法律体系43唐政府规定,“(唐都长安东西两市)诸行自有正铺者,不得于铺前更造偏铺。”据此可知唐朝的城市A政治职能趋淡 B管理日益混乱 C商业活动受限 D功能十分完善44唐代柳宗元否定神秘的天和天人相预说,批判鬼神迷信等,具有这种思想的人还有卢藏用、刘禹锡等人。此现象产生主要是由于A经济重心逐步南移 B儒家思想的影响C科学技术的新发展 D三教合一的发展第二部分非选择题(34分)二、材料解析题。(本大题共两小题,45题19分,46题15分,共34分。)4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9分)

21、材料 汉代最初流传下来的春秋等经典文献,都是用古篆文写成的。古文经学依托先秦古文经典,强调文字训诂。为了研究与推广,一些经学家用通行的隶书来解读古文的经典,形成古文经学。他们从现实政治出发,常常附会经义。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一史学家,六经都是前代的史料,孔子只是前代文化的保存者,“述而不作,信而好古”,六经的次第应当按史料产生的早晚排列。今文学家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六经只是孔子“托古改制”的工具。孔子所着重的不在于六经的文字事实,而在于经学的微言大义。六经的次第当然要按程度的浅深而排列。今文经学在西汉受到尊崇,东汉时被古文经学超越。 摘编自周予同中国经学史讲义 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归

22、纳汉朝古文经学和今文经学的区别,分析西汉今文经学受到尊崇的原因。(19分) 46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15分) 材料 唐朝前期,陆、海两途的对外交流均极畅通。诸条道路中,最繁忙重要者为西北方向的陆上丝路,中亚、西亚、南亚的商旅、使团多取此路线。马驼之驮运手段下,只能载运利润高而负重轻的丝帛及小手工艺品,如回鹘人运抵中国内地的物品就是绿珊瑚、翡翠、象牙、鸡舌香等质轻价高的品种。安史之乱后,西北丝路基本上被吐蕃切断,转而以海路交通为主。海运手段下,涉及唐朝境内的各种农牧手工业品,从广州运出的品种包括丝绸、陶瓷、铜、铁、漆器等。唐朝后期发展起来的江淮八道经济势力强大,以至于“以三吴为核心的江淮地

23、区几乎有能力独立担当国家财赋重担”。长江中下游地区有“天下大计,仰于东南”之说。 摘编自周尚兵唐代对外开放格局的变化及其影响请回答: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唐代对外开放的影响。(15分)2019-2020学年下学期高二级第一次段考试题历史(选考)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1.5分,44小题,共66分)15 DCCBB 610BADDC 1115 ACACA 1620CDDBD2125BCACB 2630 BDCCC 3135BDAAB 3640DABBC4144DCCC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两小题,45题19分,46题15分,共34分。)45 【考点】汉代儒学成为正统思想;汉朝;新思想的

24、萌发;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解析】(1)第一小问区别,据材料一“春秋等经典文献,都是用古篆文写成的”“一些经学家用通行的隶书来解读”可得字体不同,古文经以古篆文书写,今文经以隶书书写;据材料一“强调文字训诂”“从现实政治出发,常常附会经义”可得研究重点不同,古文经重文字训诂,今文经重应用;据材料一“古文经学家视孔子为一史学家”“今文学家视孔子为教育家、政治家”可得对孔子身份的评价定位不同;据材料一“六经的次第应当按史料产生的早晚排列”“六经的次第当然要按程度的浅深而排列”可得对六经的排序标准不同,古文经按时间早晚顺序,今文经按程度深浅。第二小问原因,原因可以从政治、儒学本身、字体演变等角

25、度来进行作答,如服务于大一统的现实需要,董仲舒的新儒学受到汉武帝推崇,隶书易于书写等。 【答案】(1)区别:文字和传本不同(前者古篆文,后者隶书);研究方法不同(前者重文字训诂,后者重阐发应用);对六经认识不同(性质不同,排序不同);对孔子的评价不同。(9分,1点3分,建议好改:角度1分,两者区别各1分)原因:服务现实政治需要;董仲舒改造儒学(儒学自身的发展);隶书字体易于接受传播。(10分,1点3分,2点6分,3点10分) 46 影响:有利于西北少数民族与汉族交流,促进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和巩固;吸收外来文明成果,促进唐代社会经济的繁荣;促进江南地区经济发展,推动经济重心南移;扩大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推动相关国家和地区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为后世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借鉴。(15分,一点3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