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115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37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全国百强校】河南省南阳市第一中学2017-2018学年高一上学期第五次月考化学试题1. 下列现象的产生与人为排放的含氮物质无关的是A. 闪电 B. 光化学烟雾 C. 酸雨 D. 水体富营养化【答案】A【解析】A、闪电是自然现象,与人类排放的含氮物质无关,故A正确;B、光化学烟雾是由氮的氧化物造成,氮的氧化物是由汽车尾气的排放产生的,故B错误;C、氮的氧化物也能引起酸雨,氮的氧化物是由汽车尾气排放产生的,故C错误;D、排放的废水中富含N、P,排放到自然界中,造成水体富营养化,故D错误。2. 在研究合成氨方法的历史上,不同的研究者曾3次获诺贝尔化学奖。合成氨大大提高了农作物的产量,同时也是制取硝

2、酸、炸药等的原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N2和H2在点燃或光照条件下可合成NH3B. NH3和HNO3溶于水后都能导电,故二者都是电解质C. NH3遇到浓硝酸会发生反应产生大量白烟D. 由NH3制HNO3的过程中,氮元素被还原【答案】C【解析】A、N2和H2合成氨的条件是高温、高压、催化剂,在点燃或光照下,N2和H2不发生反应,故A错误;B、NH3溶于水,其水溶液虽然导电,但导电的离子不是NH3本身电离产生,因此NH3不是电解质,HNO3属于电解质,故B错误;C、浓硝酸易挥发,NH3与挥发的硝酸反应生成NH4NO3固体,即两者反应时产生大量的白烟,故C正确;D、氨气制备硝酸过程:4NH35O

3、24NO6H2O,2NOO2=2NO2,3NO2H2O=2HNO3NO,NH3中N的化合价由3价5价,化合价升高,被氧化,NO2生成HNO3,一部分N化合价降低,被还原,故D错误。点睛:电解质一般包括酸、碱、多数的盐、多数的金属氧化物和水,电解质的水溶液中导电的离子必须是本身电离产生。3. 下列由相关实验现象所推出的结论正确的是A. NH4Cl和NH4HCO3受热都能分解,故可以用加热NH4Cl和NH4HCO3固体的方法制氨气B. 向溶液中滴加酸化的Ba(NO3)2溶液出现白色沉淀,说明该溶液中一定有SO42-C. Fe与稀HNO3、稀H2SO4反应均有气泡产生,说明Fe与两种酸均发生置换反应

4、D. 向溶有NH3的BaCl2溶液中通CO2,先产生白色沉淀,继续通入CO2,沉淀溶解【答案】D【解析】A、NH4Cl受热分解成NH3和HCl,遇冷后重新生成NH4Cl,容易发生危险,因此不能用加热NH4Cl的方法制备氨气,故A错误;B、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SO32氧化成SO42,对SO42的检验产生干扰,故B错误;C、铁与稀硝酸反应的气体为NO,Fe4HNO3=Fe(NO3)3NO2H2O,此反应不属于置换反应,铁和稀硫酸反应:Fe2H=Fe2H2,此反应属于置换反应,故C错误;D、NH3的水溶液显碱性,CO2属于酸性氧化物,两者反应生成(NH4)2CO3,(NH4)2CO3

5、与BaCl2反应:Ba2CO32=BaCO3,有白色沉淀产生,继续通入CO2,发生BaCO3CO2H2O=Ba(HCO3)2,沉淀溶解,故D正确。4. 标准状况下,在3支相同体积的试管中分别充有体积比为4:1的2种混合的气体,它们是: NO和NO2NO2和O2NH3和N2,现将3支试管均倒置于水槽中,充分反应后,试管中溶液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A. 1:1:1 B. 5:4:4 C. 4:4:5 D. 5:4:5【答案】D【解析】假设试管的体积为1L,NO不与水反应,也不溶于水,NO2与水反应:3NO2H2O=2HNO3NO,NO2的体积为1/5L,生成HNO3的物质的量为mol,气体体积减少,即

6、溶液的体积为,硝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1;发生4NO2O22H2O=4HNO3,水充满整个试管,溶液的体积为1L,硝酸的物质的量为mol,溶液的体积为1L,即硝酸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1;NH3极易溶于水,N2不溶于水,因此溶质物质的量为mol,溶液的体积为4/5L,即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molL1;因此三者物质的量浓度为1/22.4:1/22.4=5:4:5,故选项D正确。点睛:本题应了解物质的性质,如NO2与水的反应、NH3极易溶于水等,关键是溶液的体积的计算,溶液的体积应是气体体积减少的量,从而进行计算出物质的量浓度。5. 某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

7、和氧气,若生成的二氧化氮和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则金属元素的化合价在反应过程中的变化是A. 升高 B. 降低 C. 不变 D. 无法确定【答案】A【解析】该硝酸盐受热分解生成金属氧化物、二氧化氮和氧气,氮元素的化合价从+5降到+4,氧元素的化合价由-2升高到0.若生成的二氧化氮与氧气的物质的量之比为81,则氮元素化合价降低的总数与氧元素化合价升高的总数之比为(8):(1)=2:1,因为在氧化还原反应中化合价升降总数一定是相等的,所以该硝酸盐中的金属元素的化合价一定是升高的。本题选A。6. 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A. 过量的铁粉与稀硝酸溶液反应:Fe+4H+NO3-=Fe3+NO+2H2O

8、B. 用稀HNO3溶解FeS固体:FeS+2H+=Fe2+H2SC. 氢氧化铁溶于氢碘酸溶液:Fe(OH)3+3H+=Fe3+3H2OD. 等物质的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与碳酸氢铵溶液混合: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答案】D【解析】A、因为是过量的铁,过量的铁与Fe3反应生成Fe2,因此正确离子反应方程式3Fe8H2NO3=3Fe22NO4H2O,故A错误;B、硝酸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也能与H2S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B错误;C、Fe3具有强氧化性,且Fe3的氧化性强于I2,因此Fe3能与I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故C错误;D、OH能与HCO3

9、、NH4发生反应,因此离子反应方程式为:Ba2+2OH+NH4+HCO3=BaCO3+NH3H2O+H2O,故D正确。7. 实验室制取少量干燥的氨气涉及下列装置,其中正确的是A. 是氨气发生装置 B. 是氨气吸收装置C. 是氨气发生装置 D. 是氨气收集、检验装置【答案】C【解析】NH4Cl固体受热分解生成NH3和HCl,而当温度降低时,NH3和HCl又重新化合成固体NH4Cl,气体进入干燥管的机会不多,故错误;氨气极易溶于水按照装置图水会发生倒吸,故错误;向CaO中滴加浓氨水,CaO遇水生成Ca(OH)2,同时放出大量热量,使浓氨水中的氨气逸出,故正确;装置中试管口处应塞一团棉花,防止与空气

10、对流,得不到纯净的氨气,故错误;故选C。考点:考查氨气的实验室制备,涉及氨气的性质、反应原理与反应装置的特点8.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工厂中可以用铁质容器盛放浓硝酸实验室里将浓硝酸密封保存在棕色瓶中放于阴凉处向盛有Fe(NO3)2溶液的试管中滴加稀盐酸,在试管口能观察红棕色气体石墨可以经人工转化下变为金刚石,这个过程属于物理变化1.0mol/L的KNO3溶液中可大量存在H+、Fe3+、Br-、SO42-NH4NO3、NO2、Mg3N2都可以通过化合反应直接得到A. B. C. D. 【答案】B【解析】铁与浓硫酸发生钝化反应,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因此常用铁制容器盛放浓硫酸,故

11、说法正确;浓硫酸具有挥发性,且受热或见光易分解,因此浓硝酸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放于阴凉处,故说法正确;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NO3本身被还原成NO,NO在瓶口与氧气生成红棕色气体NO2,故说法正确;石墨转化成金刚石,结构发生变化,属于化学变化,故说法错误;NO3在酸性条件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Br氧化成Br2,因此不能大量共存,故说法错误;NH4NO3:NH3HNO3=NH4NO3,NO2:2NOO2=2NO2,Mg3N2:3MgN2=Mg3N2,都属于化合反应,故说法正确;综上所述,选项B正确。9. 下列是某兴趣小组根据课本实验设计的个能说明碳酸钠与碳酸氢钠热

12、稳定性的套管实验。请观察下图的实验装置、分析实验原理,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 甲为小苏打,乙为纯碱B. 要证明碳酸氢钠受热能产生水,可在小试管内塞上沾有无水硫酸铜粉末的棉花球C. 整个实验过程中可以看到丙烧杯的澄清石灰水没变浑浊D. 同质量的甲乙完全反应消耗的同浓度的盐酸体积:甲乙【答案】D【解析】A、外试管温度高,內试管温度低,乙为Na2CO3,甲为NaHCO3,丁烧杯中溶液变浑浊,丙烧杯中溶液不变浑浊,从而说明碳酸氢钠的稳定性比碳酸钠弱,故A说法正确;B、验证水,常用无水CuSO4,如果白色变成蓝色,说明有水,故B说法正确;C、碳酸钠热稳定性高,不产生CO2,因此整个实验过程中丙烧杯中溶液不

13、变浑浊,故C说法正确;D、与盐酸分别反应的方程式为NaHCO3HCl=NaClCO2H2O、Na2CO32HCl=2NaClCO2H2O,假设碳酸钠、碳酸氢钠的质量都为mg,碳酸氢钠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m/84mol,碳酸钠消耗盐酸的物质的量为2m/106mol=m/53mol,因此碳酸钠消耗盐酸的体积多于碳酸氢钠,即乙甲,故D说法错误。10. 某稀硫酸和稀硝酸的混合溶液200mL,平均分成两份。向其中一份中逐渐加入铜粉,最多能溶解9.6g。向另一份中逐渐加入铁粉,产生气体的量随铁粉质量增加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硝酸只被还原为NO气体)。下列分析或结果错误的是A. 原200mL混合酸中NO3-物

14、质的量为0.1molB. OA段产生的是NO,AB段的反应为Fe+2Fe3+=3Fe2+,BC段产生氢气C. 第二份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D. H2SO4浓度为2.5mol/L【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由图像可知,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A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硝酸全部起氧化剂作用,所以n(NO3-)=n(Fe)=5.6g56g/mol0.1mol,因为溶液分为两部分,所以原来溶液中n(NO3-)=0.1mol2

15、=0.2mol,A错误; B、由图像可知,由于铁过量,OA段发生反应为:Fe+NO3-+4H+=Fe3+NO+2H2O,AB段发生反应为:Fe+2Fe3+=3Fe2+,BC段发生反应为:Fe+2H+=Fe2+H2,故B正确;C、硝酸全部被还原,没有显酸性的硝酸,因为溶液中有硫酸根,并且铁单质全部转化为亚铁离子,所以溶液中最终溶质为FeSO4,C正确;D、反应消耗14g铁,即0.25mol铁,所有的铁都在硫酸亚铁中,根据硫酸根守恒,所以每份含硫酸0.4mol,所以硫酸的浓度是0.25mol0.1L=2.5mol/L,D正确;答案选A。考点:考查硝酸与铁反应的有关计算。1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可用

16、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NO易溶于水,故不能用排水法收集在常温下铁与稀硝酸、浓硝酸都能大量产生气体工业上用N2和H2合成氨与自然界中放电时O2和N2的反应都属于氮的固定2molNa2O2与足量CO2完全反应时转移电子数为4NAA. B. C. D. 【答案】C【解析】银能与稀硝酸发生反应,因此可用稀硝酸除去试管内壁上的银单质,故正确;NO不溶于水,因此用排水法收集NO,故错误;常温下,铁与浓硝酸发生钝化反应,铁表面产生一层致密氧化薄膜阻碍反应的进行,铁与浓硝酸反应没有大量气体产生,故错误;氮的固定是游离态的氮转化成化合态的氮,无论是合成氨,还是N2和O2反应生成NO,都属于氮的固定,故正确;2

17、Na2O22CO2=2Na2CO3O2,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因此消耗2molNa2O2,转移电子物质的量为2mol,故错误;综上所述,选项C正确。12.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检验Fe(NO3)2晶体是否氧化变质的方法是将Fe(NO3)2样品溶于稀H2SO4后,滴加KSCN溶液,观察溶液是否变红B. K2CO3溶液和NaHSO4溶液不需用其它试剂,仅用试管和胶头滴管即可鉴别C. 向盛有某溶液的的试管中加入稀NaOH溶液,试管口处放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若试纸无变化,证明原溶液中不含NH4+D. 因铵盐受热易分解,故铵态氨肥不宜与草木灰等碱性物质混用【答案】B【解析】A、NO3在酸性条件

18、下具有强氧化性,能把Fe2氧化成Fe3,滴加KSCN溶液,溶液变红,不能说明Fe(NO3)2变质,故A错误;B、NaHSO4电离:NaHSO4=NaHSO42,如果K2CO3滴入NaHSO4,NaHSO4过量,发生CO322H=CO2H2O,立即有气泡冒出,如果NaHSO4滴入K2CO3,K2CO3过量,发生的反应是CO32H=HCO3、HCO3H=CO2H2O,过一段时间才有气泡冒出,可以用试管和胶头滴管鉴别,故B正确;C、应用蓝色石蕊试纸,如果试纸变红,说明溶液中含NH4,反之不含,故C错误;D、铵态氮肥溶液显酸性,草木灰的成分是K2CO3,溶液显碱性,混合使用,造成肥效降低,原理不是因铵

19、盐受热分解,故D错误。点睛:本题的易错点是选项B,利用的知识是碳酸钠和盐酸的反应,如果盐酸滴加到碳酸钠中,发生CO32H=HCO3、HCO3H=CO2H2O,如果碳酸钠滴加到盐酸中发生CO322H=CO2H2O,学习知识,注意对知识的运用。13. Cu2S与定浓度的HNO3反应,生成Cu(NO3)2、CuSO4、NO2、NO和H2O,当NO2和NO的物质的最之比为2:1时,实际参加反应的Cu2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A. 1:10 B. 1:8 C. 1:6 D. 1:5【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Cu2S与一定浓度的HNO3反应中,Cu2S中铜元素由+1价被氧化为+2价、硫元素由2价被氧

20、化为+6价,硝酸起氧化剂与酸的作用,起氧化剂作用HNO3中氮元素被还原为NO2和NO,起酸作用的硝酸生成Cu(NO3)2。设NO2和NO的物质的量分别为2mol、1mol,根据电子转移守恒可知:n(Cu2S)6(2)122mol(54)1mol(52)解得n(Cu2S)0.5mol由硫元素守恒可知n(CuSO4)n(Cu2S)0.5mol根据铜元素守恒可知溶液中nCu(NO3)22n(Cu2S)n(CuSO4)20.5mol0.5mol0.5mol由氮元素守恒可知参加反应的硝酸n(HNO3)2nCu(NO3)2n(NO2)n(NO)20.5mol2mol1mol4mol所以实际参加反应的Cu2

21、S与HN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n(Cu2S):n(HNO3)0.5mol:4mol1:8,答案选B。考点:考查氧化还原反应的有关计算点评:该题是高考中的常见题型,属于中等难度的试题,试题难易适中,基础性强,旨在培养学生分析、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能力。判断元素化合价变化,利用电子转移守恒与元素守恒计算是关键,注意守恒思想在氧化还原反应计算中的运用。14. 把ag铜铁合金粉末投入足量盐酸中,反应完全后过滤,向滤液中加入过量氢氧化钠溶液,过滤,沉淀经洗涤、干燥、灼烧,得到红棕色粉末的质量仍为ag,则此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A. 70% B. 30% C. 52.4% D. 22.2%【答案】B【解析】红棕色

22、粉末是氧化铁,氧化铁的质量与合金的质量相同,说明氧化铁中氧元素的质量等于合金中铜的质量,即合金中铜的质量分数为100%=30%,故选项B正确。15. 20时,Na2CO3溶解度为21.8g,NaHCO3溶解度为9.6g。20时,将21.2g Na2CO3溶于103.6g 水中配成溶液,然后向此溶液中通入足量CO2,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为A. 36g B. 12g C. 24g D. 44g【答案】C【解析】根据碳酸钠的溶解度,求出103.6g水中最多溶解Na2CO3质量为21.8103.6/100g=22.621.2,说明此碳酸钠溶液不是饱和溶液,Na2CO3与CO2发生:Na2CO3CO2H2O

23、=2NaHCO3,21.2gNa2CO3生成NaHCO3的质量为g=33.6g,根据碳酸氢钠的溶解度,103.6g水中最多溶解碳酸氢钠的质量为9.6103.6/100g=9.9g,则析出晶体的质量为(33.69.9)g=23.7,约为24g,故选项C正确。16.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测定Na2CO3和NaHCO3混合物中Na2CO3质量分数的是A.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硫酸充分反应,逸出气体用碱石灰吸收,增重b克B. 取a克混合物充分加热,减重b克C.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加热、蒸干、灼烧,得b克固体D. 取a克混合物与足量Ba(OH)2溶液充分反应,过滤、洗涤、烘干,得b克【答

24、案】A考点:考查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性质等知识。17. (1)现有浓度均为1mol/L的FeCl3、FeCl2、CuCl2混合溶液100mL,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充分反应后,如果溶液中还有一定量的Cu2+,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还有_,该离子在溶液中的物质的量范围为_,可能含有的金属或金属离子为_。(2)为了测定月球铁矿的成分,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工作。从某次实验分析得知:月球铁矿样品中铁元素的化合价为+2或+3价。将一定量的该铁的氧化物样品完全溶于过量的硝酸,得到等物质的量的NO和NO2及0.4mol Fe3+。这些氮氧化物可用10mL10mol/L的NaOH溶液恰好完全吸收生成NaNO2。写

25、出述测定过程中用NaOH溶液吸收NO和NO2的化学方程式:_。该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答案】 (1). Fe2+ (2). 0.1moln(Fe2+)0.35mol (3). Cu或Fe3+ (4). NO2+NO+2NaOH=2NaNO2+H2O (5). Fe4O5【解析】(1)本题考查Fe3的性质,向混合溶液中加入铁粉,因为Fe3的氧化性强于Cu2,先发生Fe2Fe3=3Fe2,因为溶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Cu2,则溶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2和Cu2,如果所加铁粉不能全部把Fe3转化成Fe2,则溶液还含有Fe3,没有加入铁粉,Fe2的物质的量为1001031mol=0.1mol,加

26、入铁粉发生Fe2Fe3=3Fe2,FeCu2=CuFe2,当Cu2全部转化成Cu,溶液中的溶质为FeCl2,此时Fe2物质的量达到最大,n(Fe2)=n(Cl)/2=100103(132121)/2mol=0.35mol,因为溶液中还含有一定量的Cu2,Fe2物质的量的范围是0.1moln(Fe2+)0.35mol,根据上述分析,可能含有的金属是Cu,可能含有的金属离子是Fe3;(2)本题考查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书写以及化学式的确定,根据信息,NONO2NaOHNaNO2H2O,NO中2价N3价N,化合价升高1价,NO2中4价N3价N,化合价降低1价,最小公倍数为1,因此反应方程式为NO2+NO

27、+2NaOH=2NaNO2+H2O;因为用10mL10molL1的NaOH完全吸收氮的氧化物,根据反应方程式,求出NO和NO2的物质的量均为1010310/2mol=0.05mol,HNO3被还原成NO和NO2,说明铁的氧化物中存在Fe2,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n(Fe2)=0.05(52)0.05(54),解得n(Fe2)=0.2mol,因为反应后铁原子总物质的量为0.4mol,即铁的氧化物中Fe3物质的量为0.2mol,根据化合价代数和为0,求出铁的氧化物中氧原子物质的量为0.5mol,即铁的氧化物的化学式为Fe4O5。18. 下图中的每个方格表示有关的一种反应物或生成物,M分解生成A、B

28、、C的物质的量之比为l:l:1,其中A和C为无色气体。(1)物质M是_(写名称),C是_(写化学式);(2)M与盐酸反应生成A的离子方程式:_;(3)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4)G与木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5)F生成G的化学方程式:_。【答案】 (1). 碳酸氢铵 (2). NH3 (3). H+HCO3-=CO2+H2O (4). 3Cu+8H+2NO3-=3Cu2+2NO+4H2O (5). C+4HNO3(浓)CO2+4NO2+2H2O (6). 3NO2+H2O=2HNO3+NO【解析】本题考查无机推断,M为化合物,与NaOH反应生成C,C为气体,则C为NH3,即M为铵盐,C与D在

29、催化剂的作用下生成E,应为氨气的催化氧化,4NH35O2 4NO6H2O,即D为O2,E为NO,NO与氧气反应生成NO2,即F为NO2,G能与木炭、铜发生反应,且G是由F生成,则G为HNO3,木炭与硝酸反应生成CO2、NO2、H2O,即A为CO2,因为M受热分解生成A、B、C物质的量之比为1:1:1,则M为NH4HCO3,(1)根据上述分析,M为碳酸氢铵,C为NH3;(2)NH4HCO3与盐酸的反应:HCO3H=CO2H2O;(3)反应是铜与稀硝酸的反应,其离子反应方程式为:3Cu+8H+2NO3=3Cu2+2NO+4H2O;(4)木炭与硝酸反应:C+4HNO3(浓)CO2+4NO2+2H2O

30、;(5)NO2生成硝酸,是NO2与水的反应,反应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19. 将32.64g铜与140mL一定浓度的硝酸反应,铜完全溶解,产生的NO和NO2混合气体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11.2L。请回答:(1)NO的物质的量为_mol,NO2的物质的量为_mol;(2)待产生的气体全部释放,向溶液中加入900mLlmol/L的NaOH溶液,恰好使溶液中的Cu2+全部转化成沉淀,则原硝酸溶液的浓度为_mol/L。(3)欲使铜与硝酸反应生成的气体在NaOH溶液中全部转化为NaNO3,至少需要30%的双氧水_g。【答案】 (1). 0.26 (2). 0.24 (3). 10

31、 (4). 57.8【解析】本题考查铜与硝酸的反应、化学计算等,(1)产生气体体积为11.2L,即混合气体物质的量为11.2/22.4mol=0.5mol,依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32.642/64=n(NO)(52)n(NO2)(54),n(NO)n(NO2)=0.5mol,解得n(NO)=0.26mol,n(NO2)=0.24mol;(2)溶液中加入900mL1molL1NaOH溶液,Cu2全部转化成沉淀,溶质为NaNO3,即n(NO3)=n(NaOH)=9001031mol=0.9mol,根据氮元素守恒,原溶液中硝酸的物质的量为(0.90.240.26)mol=1.4mol,即硝酸的浓度为

32、1.4/140103molL1=10molL1;(3)铜与硝酸反应,铜单质失去电子,转移给HNO3,HNO3得电子后生成NO和NO2,NO和NO2与双氧水反应,氮的氧化物被双氧水氧化成NO3,氮的氧化物失电子,因此双氧水得到的电子最终来自于铜单质,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32.642/64=n(H2O2)21,解得n(H2O2)=0.51mol,即需要双氧水的质量为0.5134/30%g=57.8g。点睛:本题的难点是问题(3),学生思考时,把所有发生的反应方程式书写出来,然后一点一点进行计算,这样浪费时间,平时学习过程中应注意分析,找到解决问题的简单方式,CuNO、NO2NaNO3,硝酸钠中N

33、得到电子最终来自于铜单质,然后根据得失电子数目守恒,计算过氧化氢的质量,平时学习中多注意方法的总结和引用。20. 将在空气中暴露一段时间后的氢氧化钠固体样品溶于水得溶液A,将所得溶液中遂滴滴加稀硫酸至过量,生成的二氧化碳体积(标准状况下)与加入稀硫酸体积关系如图所示。(1)溶液A中滴加硫酸的体积在0-150mL间无CO2气体生成的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2)硫酸滴加至150mL时溶波中溶质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_;(3)溶液A中碳酸钠的质量为_g;(4)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mol/L。(5)该样品中Na2CO3与NaOH物质的量之比为_。【答案】 (1). 2NaOH+H2SO4=N

34、a2SO4+2H2O, 2Na2CO3+H2SO4=Na2SO4+2NaHCO3 (2). Na2SO4和NaHCO3 (3). 2.12 (4). 0.2 (5). 1:2点睛:NaOH与CO2反应溶质分别为NaOH和Na2CO3、Na2CO3、Na2CO3和NaHCO3、NaHCO3,应注意碳酸钠与酸的反应:CO32H=HCO3、HCO3H=CO2H2O,溶质为NaOH和Na2CO3,滴加酸的图像是;如果溶质为Na2CO3,滴加酸的图像是;如果是碳酸钠和碳酸氢钠,滴加酸的图像的是;如果碳酸氢钠,滴加酸的图像是。21. 某化学小组模拟工业生产制取HNO3设计下图所示装置,其中a为一个可持续鼓

35、入空气的橡皮球。(1)写出装置A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2)写出装置B中主要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3)装置C中浓H2SO4的作用是_;(4)请你帮助该化学小组设计实验室制取NH3的另一方案_,并写出NH3的两种用途:_。(5)干燥管中的碱石灰用于干燥NH3,某同学思考是否可用无水氧化钙代替碱石灰,并设计下图所示装置(仪器固定装置省略未画)进行验证。实验步骤如下:用烧瓶收集满干燥的氨气,立即塞上如图所示的橡胶塞。正立烧瓶,使无水氯化钙固体滑入烧瓶底部,摇动,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_,由此,该同学得出结论:不能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答案】 (1). 2NH4Cl+Ca(OH)2CaCl2+2H

36、2O+2NH3 (2). 4NH3+5O24NO+6H2O (3). 吸收多余的NH3 (4). 方案I:加热浓氨水制取NH3(或方案II:向NaOH或CaO固体上滴加浓氨水制取NH3) (5). 做制冷剂,制硝酸,制铵态氮肥等 (6). 气球膨胀。【解析】本题考查实验方案设计与评价,(1)装置A制取的NH3,反应方程式为:2NH4Cl+Ca(OH)2CaCl2+2H2O+2NH3;(2)装置B是氨气的催化氧化,其反应方程式为4NH3+5O24NO+6H2O;(3)装置C中盛放的是浓硫酸,作用是吸收未反应的NH3;(4)制取氨气的方法可以利用NH3H2O受热易分解产生氨气,即方案I为加热浓氨水制取NH3;方案II:向NaOH或CaO固体上滴加浓氨水制取NH3;氨气的用途可以制备硝酸、制铵态氮肥、作制冷剂等;(5)根据结论不能用无水氯化钙代替碱石灰,说明氨气与氯化钙发生反应,造成烧瓶中气体压强减小,即现象是气球膨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