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404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8 大小: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广东省佛山市2015届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试题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2015年佛山市普通高中高三教学质量检测(二)语文测试 2015.4本试卷共8页,24小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和考号等要求信息填写在答题卡上。用2B铅笔将答题卡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上,并在答题卡右上角的“试室号”和“座位号”栏填写试室号、座位号,将相应的试室号、座位号信息点涂黑。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答案答在试题卷上无效。3非选择题必须用黑色字迹的钢笔或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上;如需改动,

2、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在答卷上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位置空处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铅笔和涂改液。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4考试结束后,将答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本大题4小题,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 A鲍鱼疱疹 矫健搅拌 慰藉杯盘狼藉 B胚胎坯胎 阑珊褴褛 塞外闭目塞听 C诘难拮据 整饬诤谏 着重棋高一着D悖论荸荠 宽宥款洽 纰缪未雨绸缪【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能力层级A。【解析】B.sh/ni,chi/q,ti/ti;Al/shu,y,gng/gng;Ckng/kng,ch,hng/hng;Dcho/k,

3、hn,t/d。2下面语段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网络热词“duang”具备了广为流传的诸多要素,它形象生动,短小精悍且娱乐性十足,而且网友的使用让它的意蕴愈发丰富,它成了一个所有人都心领神会的暗号,所有的惊讶、意外都可浓缩其中,就像“你懂的”,言尽而意无穷。网络热词在表现情绪的形象生动上确实有一手,所以,它们会被奔走相告。A要素 B心领神会 C浓缩 D奔走相告【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能力层级E。【解析】A. 要素: 构成事物的必要因素。B.心领神会: 不用对方明说,心里领悟其中的意思。也指深刻地领会。C.浓缩: 使溶剂蒸发而提高溶液的浓度。泛指用一定的方法使物体中

4、不需要的部分减少,从而使需要部分的相对含量增高。D. 奔走相告:奔跑着递相传告。形容把消息迅速传开。可用“口口相传”(口头传布或传授),两者区别在于,“奔走相告”多为将消息有意告知他人;“口口相传”强调消息等的自然传播,此处更合语境。【易错点拨】要注意从词语的感情色彩、适用范围、意义理解、与上下文是否搭配、矛盾或重复等方面入手,并结合语境作全面的分析。3下列语段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高校自主招生中为学科竞赛获奖者开绿色通道的初衷是为有学科天赋、能坚持长期训练并获得好成绩的学生搭建学成专长的特殊人才。B民间传统的装饰纹样“三阳开泰”,由周易卦象的变化引申而来,以三只羊代替“三阳”,附加太阳及其他

5、景物,寓祝颂吉祥之意。C“两会”确认,今年9月3日,中国将举行阅兵式,既为显示中国和世界人民捍卫世界和平的决心和能力,更为展示中国军队的形象。D信仰是存在于人的生活实践中需要不断建构和完善的人生信念,在建构信仰时最不要忌讳那种自己都不信的传授,那种灌输式的说教。【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辨析语病的能力,能力层级E。【解析】A.搭配不当,把“人才”改为“平台”。C.语序不当,“既为”“更为”后的两句应互换位置。 D.逻辑语病,“不要”与“忌讳”表意重复,两个任意去掉一个即可。4在下列语段横线处填上句子,组合排序最恰当的一组是 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有些人吃着碗里圆溜溜的东西,往往陷在“元宵7或“汤圆

6、”分不清的困惑里。其实, ; 。当然,最本质的区别是制作方法: ; 。 , 。可见,好的汤圆是很难工业化生产出来的。 单看个头,元宵比较大,汤圆则个头小 元宵是“滚”出来的,把凝固的馅切成小块沾水后扔进盛满糯米面的笸箩内滚,边滚边洒水,直到馅料沾满糯米面滚成圆球大小即可 就是说,把糯米泡水后,连水带米一起用石磨磨;磨成的粉用纱布袋吊起来沥干 除了名称上有区别,北方叫“元宵”,南方叫“汤圆” 汤圆是“包(抱)”出来的,其做法有点儿像包饺子 但汤圆用的是糯米粉,最好用“水磨粉”A. B. C. D.【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语言的连贯,能力层级D级。【解析】本段介绍“元宵”和“汤圆”的区别,首句为

7、,然后,讲简单的外在的区别。讲制作方法,顺序与前文“元宵”、“汤圆”相呼应;句承句,解析包汤圆与包饺子的不同,句是对句的解说。二、本大题7小题,共35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9小题 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少负奇才,植大节,更危险,无所惧。于书无所不窥,然独好韩非、屈原、韩愈之书。年十六,补弟子员,旋中天启元年副榜。兴化司李佘昌得其文,争元主司,弗得,袖其卷去,日:“须后作元也。”典闽试者,争欲物色之为重。 甲申后,自号寒支道人,屏居不见客。征书累下,固谢却之。凡守、令、监司、镇将至其门者,罕能一识面。闽中拥唐王监国,用大学士黄道周荐,征拜翰林博士,辞不赴。尝上书道周,感愤时事。及道周殉节,

8、上褒恤孤忠疏,时恤问其孤嫠。 顺治初,师入闽,帅遣某生移书,逼入都,且言:“不出山,祸不测,”世熊复之日:“死生有命,岂遂悬于要津之手?且某年四十八矣,诸葛瘁躬之日,仅少一年;文山尽节之辰,已多一岁。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时蜚语腾沸,世熊矢死不为动,疑谤旋亦释。 世熊既口文章气节著一时,名大震。辛卯、壬辰间,建昌溃贼黄希孕剽掠过宁化,有卒摘其园中二橘,希孕立鞭之,驻马园侧,视卒尽过口行。粤寇至,燔民屋,火及其园,贼魁刘大胜遣卒扑救之,曰:“奈何坏李公居?”当时虽匹夫匹妇,无不知有寒支子者。 世熊积垒块胸中,每放浪山水,以写其牢骚不平之概。尝诣西江,交魏禧、魏礼、彭士望诸子,相与泛彭蠡,登

9、庐山绝顶。耿精忠反,遣伪使敦聘,世熊严拒之。自春徂冬,坚卧不起,乃得免。世熊山居四十余年,乡人宗之,争趋决事。有为不善者,曰:“不使李公知也。”年八十五,卒于家。 世熊有三弟,早世,遗子女,抚育装遣之。馈遗其亲戚终身。又独建祖祠,修祖墓,编述九世以来宗谱。凡祭祀,必亲必谨。父墨量遇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 (清史稿李世熊传,有删节)明熹宗朱由校年号。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年号。此年发生了李自成、张献忠等甲申之变与清兵入关事变。1646年,明皇族后裔唐王朱聿键在建宁(今福建建瓯)称监国。二十天后,朱聿键在福州称帝。5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解释,不正确的

10、一项是( )(3分)A更危险 更加B典闽试者 主管C世熊矢死不为动 通“誓”,发誓D疑谤旋亦释 立即,随即【答案】A【考点】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的能力,能力层级B。【解析】更:经历。如成语“少不更事”。6填入下列句子“口”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争元口主司,弗得 世熊既口文章气节著一时 视卒尽过口行A于 因 而 B与 因 乃C与 以 而 D于 以 乃【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掌握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B。【解析】根据文意,第一处用“于”合适,介词,在。第二处“以”合适,介词,凭借。第三处用“乃”合适,才。7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11、)(3分)A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B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C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D父母忌日则减餐绝宴元旦展先人遗像则泣下沾襟拜伏不能起盖其孝友出于天性耳【答案】C【考点】本题考查文言断句的能力,能力层级B。【解析】本句断句可从句意判断,“父母忌日,则减餐停止宴会。到了元旦,就展示先人遗像,泪下沾襟,拜伏在地,许久不起”。8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A面对时局的变化,李世熊曾经写信给黄道周,抒发对世事的感慨愤激之情。B

12、顺治初年,郡帅派某生带信,强迫李世熊入都为官,但是李世熊不为所动。C粤地的匪寇烧毁民房,火烧到了李世熊的园子,匪首刘大胜派兵扑灭了火。D耿精忠派使者聘请李世熊,李世熊因病一直躺在床上起不来,才没有应聘。【答案】D【考点】本题考查对选文内容要点的分析概括能力,能力层级C。【解析】原文“坚卧不起”,并非真的有病,而是装病。9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何能抑情违性,重取羞辱哉!(3分)世熊山居四十余年,乡人宗之,争趋决事。(4分)(1)【答案】(我)怎能压抑自己的情感,违背自己的心性,再次招致耻辱呢! 李世熊在山中居住四十余年,乡人都敬仰他,争着

13、到(他那里请他)决断事务。【考点】本题考查对文言文语句的理解、翻译的能力,能力层级B。【解析】(1)注意句式“何哉”“重”的翻译;(2)山居:在山中居住;宗:敬仰,敬重;趋:到,去。(2)联系全文,概括能体现李世熊“奇才”的三介事例。(不得照抄原文,需用自己的话概括)(3分)【答案】文章写得好,被人看重;官方多次邀请他出仕;善于言辞,拒绝清师招降;处事有方,乡人争着请他决断事物。【考点】本题考查筛选文中信息并整合、概括的能力,能力层级B。【解析】文中表现李世熊“奇才”的事例在第一段到第四段,要用自己的话概括,如第一段中李余昌获得了他的文章,想在主考面前替他争第一,“争欲物色之为重”,都说明他文

14、章好,被人看重。【参考译文】李世熊,字元仲,宁化人。从小就有特别的才华,树立了远大的志向,经历过危险,但没有害怕的时候。在读书方面没有不贯通研究的,然而特别喜好韩非、屈原、韩愈的文章。十六岁的时候,补弟子员,不久就中了天启元年的副榜,兴化司李余昌获得了他的文章,在主考面前替他争第一,没有办成,带走他的文章时说:“待以后再做第一名吧!”连在闽主持典试的官员、也争相以得到他的文章为重。 甲申后,字号寒支道人,归隐不见外客,征召他为官的书信连续不断,他坚决辞谢推却。凡当地的守、令、监司、镇将等官员,到他门上拜访,很少有人能见到他一面的。闽中人推拥唐王监国,唐王接纳了大学士黄道周的 推荐,征拜李世熊为

15、翰林博士,但他还是推辞不赴任。李世熊曾经写信给黄道周,抒发自己对世事的感慨愤激之情。等到黄道周为国牺牲,李世熊递交了褒恤孤忠疏,并且经常救济黄道周的寡妻孤子。 顺治初年,清军进入福建,郡帅就派某生带信,强迫李世熊入都为官,并且说:“如不出山,就有不测之祸。”世熊回复他说:“生死有命,难道就掌握在权要之手吗?况且我年纪已经四十八岁了,比诸葛亮鞠躬尽瘁而死时仅少一年;比文天祥为国而死时已多一岁了。(我)怎能压抑自己的情感,违背自己的心性,再次招致耻辱呢!”当时流言蜚语不断,世熊誓死不为所动,怀疑他、诽谤他的言论很快得以消失。 世熊以文章和气节著称一时,名声大震。辛卯、壬辰年间,建昌溃逃的叛贼黄希孕

16、抢掠经过宁化,有一兵摘了世熊园中的两个桔子,黄希孕立即鞭打了那个兵,并停马守在园旁,以防兵卒摘桔子,一直等兵卒过尽才走。粤地的匪寇来骚扰、烧毁民房,火烧到了李世熊的园子,匪首刘大胜马上派兵扑灭了火,说:“怎能毁坏李公的居所呢?”当时的人即使是平民百姓,也没有一个不知道有一个叫寒支子的人。 李世熊胸中满积抑郁愤懑之气,每当放浪山水时,就借机发泄这种恼骚不平之气。曾到西江,结交魏禧、魏礼、彭士望等人,与他们一起泛舟彭鑫湖、登上庐山绝顶处。耿精忠谋反派遣使者恭敬地聘任他,李世熊严词拒绝。自春至冬,他一直躺在床上不起来,才得避免。李世熊在山中居住四十余年,乡人都敬仰他,争着到他那里请他决断事务。有做了

17、坏事的人,说:“不要让李公知道啊!”八十五岁时,在家中去世。李世熊有三个弟弟,早年去世,遗下的子女,吃饭穿衣所需,世熊派人送去。还馈赠他的亲戚终身。又独力修建祖宗祠堂,祖宗坟墓,编写撰述九代以来的宗谱,凡是祭祀,必定亲自参加,父母忌日,则减餐停止宴会。到了元旦,就展示先人遗像,泪下沾襟,拜伏在地,许久不起。大概是他的孝、友出自天性使然吧。10.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7分)秋色【元】黄庚凭高望不及,望断动愁情。落日凄凉处,西风点染成。丹枫明野驿,白水浸江城。马上人回首,戎戎暗客程。草木或乌云浓密貌。(1) 结合全诗,简析本诗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 (3分)【答案】诗人将秋日登高所见的落

18、日衔山,西风肃杀;似火丹枫映衬下的孤零野驿,浸骨寒彻的白水环绕的寂静江城;路径昏暗,疲倦的征夫游子寻找着投宿的旅店等景象捕捉下来,描绘出一幅凄清萧瑟的秋景图。【考点】本题考查赏析诗歌意境的能力,能力层级为C。【解析】答题时要回归原诗,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将图景意译出来。描绘图景将诗句与想象结合。描绘诗中图景,应抓住诗中的主要景物,用自己的语言再现画面。描述时一要忠于原诗,二要用自己的联想和想象加以再创造,语言力求优美。【举一反三】概括意境特点应多角度。概括意境特点一般用两个双音节词,这两个词最好能从不同的角度概括,角度有色彩、动静、视野、荣衰、明暗、气势等。例如孤寂冷清、恬静优美、雄浑壮阔、萧

19、瑟凄凉、恬淡静美、清丽隽永、感伤哀婉等,注意要能准确地体现景物的特点和情绪基调。(2)结合全诗,简析诗中表达了哪几种“愁情”。(4分)【答案】诗人登高眺远,不见尽头,引出悲愁惆怅的思乡之情;而这愁情也影响了诗人所见一切,在昏暗背景下被丹枫映衬的野驿站、路上旅人回首的细微动作、茂盛野草掩盖下的迷蒙前路等更牵引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前途之忧。【考点】本题考查赏析诗歌的思想感情,考查鉴赏评价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解析】“凭高望不及”,“不及”的是自己的故乡,不难看出诗人的思乡之愁。接下来的三联,把作者的思想感情和眼前之景结合起来,再结合注解,不难看出诗人的羁旅之愁和前途的黯淡。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

20、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1) , ,茕茕孑立,形影相吊。 (李密陈情表)(2)山中习静观朝槿, 。 ,海鸥何事更相疑。 (王维积雨辋川庄作)(3)羌管弄晴, 。(柳永望海潮)(4)早岁那知世事艰, 。楼船夜雪瓜洲渡, 。(陆游书愤)【答案】(1)外无期功强近之亲 内无应门五尺之僮 (2)松下清斋折露葵 野老与人争席罢 (3)菱歌泛夜 嬉嬉钓叟莲娃 (4)中原北望气如山 铁马秋风大散关【考点】本题考查默写名句名篇,能力层级A。【解析】注意此题的评分标准是:有错别字或漏字、多字则该空不给分。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 -15小题。 中国古代

21、书院作为一种教学载体及教育制度,与官学最重要的区别,在于其办学目的是“为教育的而非为科举的”。 书院的教育模式大多因师因学而确立各自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教学方式及授课形式,最主要的教学环节便是老师升堂讲说、学生分斋授课。升堂讲说类似现代学校的课堂讨论,有主讲,有提问,还有辩难。分斋授课则指学生的大量时间是在斋舍或书楼自学,同时有师生间、同学间的相互切磋、质疑问难。南宋建康的明道书院规定,每旬“三八讲经,一六讲史”,“每月三课,上旬经疑,中旬史疑,下旬举业”,讲经与讲史即为书院山长的升堂讲说,经疑与史疑实则为分斋授课。 教学活动并非局限于讲堂与斋舍,祭祀、展礼、游览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书院以

22、多种方式发挥老师启发辅导、学生读书自学的优良学风,注重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各书院在课程设置上也多因时、因地而制宜,但一般都包含经学、史学、文学、诗学、小学、算学、制艺帖括等内容。宋代各书院主要设置“五经”课程,南宋朱熹集注“四书”后,“四书”课程的设置更为普遍,元代书院大多以四书集注为必读教材。同时,书院也设置其他课程,例如,濮州历山书院特设医学,内乡博山书院特设数学、书法等。除四书五经外,学生也选修前四史、文选、杜诗等课程,有的书院还辟有“射圃”以传授武学。 大多数书院都重视作为传统数学内容的“展礼”教育。祭拜先师、朔望祭祀等教育,成为书院不可或缺的常规课程,体现尊师重道、崇贤尚圣的精神

23、。在“仰而瞻其容,俯而读其书”的氛围中,使学生养成对先贤的景仰与礼敬之情,由此形成书院崇圣尚礼、人格养成的尚德精神。 书院教育中独具特色的会讲与讲会制对书院体制产生了重要影响。书院会讲,实为各书院举行的学术性聚会或研讨会,含有对时人所关心的重大政治学术问题的会同讨论、讲辩之意。讲会之制则是诸教育大师凭借书院以传播其学术思想的重要方式,同时也成为书院教学的重要组织形式。与会讲之制作为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有别,讲会之制实质上是一种学术团体组织。黄宗羲宋元学案东莱学案载,南宋淳熙年间,在明州诸书院讲学的学者杨简、沈涣、吕祖俭、袁燮等人,组织举办了学术交流组织“四明讲会”,不仅活跃了书院的教学活动,更促

24、进了学术文化的发展。 在“如何培养人”和“培养什么样的人”等方面,书院教育强调弘扬“义理之学、修养之道”,以人格教育、繁荣学术、人才养成、传授知识为培养模式。 历代教育大师在大力倡办书院教育的实践中,都明确反对把书院办成攫取功名利禄的名利场,反对把专攻科举考试所需的文辞之学作为教学重点,而主张放法古代圣贤“教学为先”的办学理念,把造就“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的经世济国之才作为培养目标。如南宋学者张械明确反对把科举利禄之学作为书院办学育人的指导思想。朱熹也说:“建书院本以待四方士友,相与讲学非只为科举计”,他为白鹿洞书院制定的学规,虽然要求书院必须为皇朝政治服务,把维护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作为书院

25、教育的方针,但同时更明确反对把“务记览、为词章、钓名声、取利禄”作为人才培养的标准,提出了“修身、处事、接物之要”的育人准则。针对官学和科举诱导士子“忘本逐末、怀利去义”的积弊,他强调书院教育应注重人格教育,提倡言行一致、克己为人、道德自律、修身养性等。 中国书院教育注重弘扬中华民族正心诚意、修身为本,讲求经世致用、学术创新等优良品德和传统精神,为中华文化的发展作出了积极贡献。书院文化不仅成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在弘扬中华民族优秀文化方面发挥了不可泯灭的作用。 (选自201 5年3月4日中国社会科学报张熙惟古代书院中的传统文化精神,有删改)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

26、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12.下列关于“书院教育”的谠法,符合本文文意的两项是(5分)A书院教育大多因师因学确立各自的办学方针、课程设置、招生及授课形式。B书院教学的主要环节是:以教师为主体的讲堂授课和以学生为主体的斋舍自学环节。C书院教学场所是讲堂和斋舍,教学方式是老师启发辅导、学生读书自学。D各书院教育的课程设置各不相同,但一般都包含经、史、诗、文、数等内容。E书院教育都重视“展礼”教育,以达到培养“崇圣尚礼”精神的目的。【答案】B、D【考点】本题考查理解文意,筛选信息,归纳内容要点,能力层级为C。【解析】A项无中生有,原文无涉及“招生”方式的内容。

27、C项原文“教学活动并非局限于讲堂与斋舍,祭祀、展礼、浏览等都是其重要组成部分。书院以多种方式发挥老师启发辅导、学生读书自学的优良学风”。E项范围扩大,原文“大多数书院都重视作为传统教学内容的展礼教育”13.下列说法符合本文文意的一项是(3分)A书院教育中形成的会讲制与讲会制,影响了书院的体制,也影响了官学。B历代教育大师们在办学实践中都反对把书院办成追名利进官场的名利场。C古代书院的办学目的是培养“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的经世济国之才。D宋代朱熹坚持人才必须为皇朝政治服务,不能冒犯纲常伦理秩序的观点。【答案】B【考点】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析】A项“影响官学”

28、于原文无据。C项内容是人才培养目标,办学目标是原文的“为教育的而非为科举的”。D项原文“虽然要求书院必须为皇朝政治服务,把维护统治秩序的纲常伦理作为书院教育的方针”,强调的是“书院”,而非“人才”。14.请概括文中书院教育中会讲制与讲会制的不同点。 (4分)【答案】会讲制是一种学术交流活动的形式,讲会制是一种学术团体组织和书院教学的组织形式。会讲制是各书院举行的学术性聚会或研讨会,讲会制是诸教育大师借书院传播其学术思想的一种方式。【考点】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进行分析判断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析】先找答题区域(第5段),再比较两种制度的特点,针对同一方面写不同。15.结合文中的观点,谈谈你对下

29、面这段话的理解。(4分)2 01 1年9月,复旦大学率先试点四年“书院制”教育,其“书院制”教育中的通识教育课程的核心理念是“文史哲入口,政经法出口”,即书院学生必须夯实文史哲素养,并具备治国理政的一技之长。【答案】古代书院强调以人格教育、繁荣学术、人才养成、传授知识为培养模式;以造就“得时行道、事业满天下”的经世济国之才为人才培养目标。复旦大学的书院教育模式中的通识教育要求学生夯实史哲素养,体现了古代书院教育中强调传统人文教育的理念;同时要求具备治国理政的一技之长,体现了古代书院教育中的经世济国之才培养目标。【考点】本题考查运用文章中的观点分析实际事例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析】立足文本,从

30、书院教育的意义、课程设计、培养模式等方面对应找信息并加以阐述。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卷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案无效。(一) 文学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题。风华正茂崔立 宋文化木然她站在自己办公室的窗前,许久没有转过身。 有些事,做过了,真的是无法再回头了。 窗前,走过几个风华正茂的年轻人。宋文化看着他们,仿佛看到了若干年前的自己,也是这么的年轻。年轻的宋文化每天仿佛都有使不完的劲儿,单

31、位里需要做什么,搬什么东西,宋文化总是冲在前头。 那个时候,自己真的是太单纯了,干活也就干了,哪想过什么其他的事儿呢。那时做领导的心胸也宽广,几次见宋文化一马当先,卖力地干活,领导就把宋文化给叫了过去,拍拍他的肩,说:“尘宋,我看你小伙子人不错啊,做什么都不惜力,是个能干事的人啊! 宋文化就有些不好意思地摸了摸自己的后脑勺,说:“领导,我觉得这并没有什么啊,这些都是我应该做的。”领导点点头,说:“好样的!” 事后不久,领导就给宋文化提了干。领导在干部提拔会上说:“这样的年轻人,我们怎么可以把他给轻易埋没呢?” 可宋文化虽然提了干,但宋文化并不觉得提干就有什么了不起,以前做的事儿,他还照样去做。

32、宋文化觉得,他从小接受的教育,不就是要为人民服务吗? 宋文化已经提了干,还照样干活儿。那意义就不同了。领导再度把宋文化给提拔了。宋文化就像是坐上了直升飞机一般,扶摇直上。短短三五年,就上升到了一个同龄入所无法企及的位子。 坐在了那个位子上,宋文化已经不能像以前那样,到基层去干活了。 每次,宋文化刚想上前去搭把手,就会被底下的人给拦住,底下人恭敬地看着宋文化,说:“怎么能让您亲自干呢,您这样不是让我们心愧嘛。”宋文化笑笑说:“没事的,其实我对干这些活儿都习惯了。” 然后是领导来了,领导又把宋文化叫去了办公室,拍了拍他的肩。这次,领导并没说出以前那样赞赏的话,领导只是说:“小宋啊,你现在也算是骨干

33、领导了,要注意,注意你自己现在的身份。”宋文化“哦”了一声,有些明白,又有些不明白。 以后的岁月,以后的人生,就像是一辆刹不住的车一样。全都变了。有下属来宋文化家拜访,买了一大堆的东西。宋文化面色一紧,说:“谁让你带东西来的,拿回去。”下属苦着脸,就走了。 宋文化不收时,不表示别的领导不收。 宋文化老婆说:“你咋那么死心眼呢,只要你不做亏心事,收也就收了,多少都是你下属的一片心意嘛。”宋文化点点头,再有下属上门,也就收了。 宋文化手上正负责着几个单位的大项目。有要做项目的老板来办公室,老板走时,留了一个鼓囊囊的大信封。宋文化看到了,喊:“拿走!”老板尴尬一笑,就走了。 又有要做项目的老板来办公

34、室,老板走时,留了一个鼓囊囊的大信封。宋文化看到了,喊:“拿走!”老板尴尬一笑,也走了。 宋文化不收大信封,不表示别的领导不收。 有亲信下属说:“领导,其实这项目给谁不是给啊,这又不是你去讨要的,是他们心甘情愿给的。只要项目不出问题,就啥问题都不会有。”宋文化点点头,再有老板上门,也就收了。 宋文化始终有些不明白,自己这是怎么了,为什么一坐上位子,就什么都变了呢。以前那个单纯、刚正的自己,又上哪去了呢?还有,自己收受的钱物,怎么就日积月累,多到令自己都感到瞠目结舌的数字了呢? 窗外,已有检察院的丰子停了下来。宋文化叹一口气,该来的,总会来的。 宋文化看着单位外不远处的一个广场。那一年,正是在那

35、里,宋文化挥汗如雨,不遗余力地干着活儿。 (选自小说选刊2014年第10期,有删改)16.结合全文,根据宋文化的人生经历概括其不同的心态。(4分)【答案】提干前,单纯、淡然;提干初期,依然单纯、淡然,能保持本色;成为骨干领导后,因领导的批评而对参加“劳动”的问题感到困惑;手握实权后,逐渐放松警惕,在“金钱”面前由坚定到摇摆再到麻木、放任。【考点】本题考查欣赏作品形象的能力,能力层级D。【解析】心态,心理状态。小说主人公宋文化身份地位有较大变化,思想、心态既有相对稳定的一面,也有较大的改变。17.简析下列句子的丰富意蕴。小宋,我看你小伙子人不错啊,做什么都不惜力,是个能干事的人啊!(2分)小宋啊

36、,你现在也算是骨干领导了,要注意,注意你自己现在的身份。(3分)【答案】句中的“不错啊”、“不惜力”等词语体现了领导对宋文化的肯定与欣赏,“能干事”体现了领导对宋文化有提拔之意;句中的“也算是”表明了领导对宋文化不能适应新角色的不满;两次“注意”,强烈暗示,要宋文化注意自己的身份,这句话对宋文化未注意“身份”进行了委婉的批评。【考点】本题考查体会重要语句的丰富含义的能力,品味精彩的语言表达艺术的能力,能力层级为D。【解析】结合语境体会领导对宋文化身份地位发生变化,但做法未变的前后两次截然不同的心态。对普通人宋文化的苦干肯干是赞美、欣赏之情溢于言表;对手握大权、地位高贵还喜欢亲历亲为肯干的宋文化

37、是强烈不满与反感。18.结合全文,简析宋文化变成贪官的原因。(6分)【答案】从文本看,宋文化变成贪官的原因有四:官场环境,所在单位的领导、下属对行贿受贿缺乏正确的认识及做法;家庭环境,家庭对他的正确做法不理解,不支持,而且还鼓励他收礼;个人认识,对受贿的性质、后果认识不足,立场不坚定,有侥幸心理;监督缺失,由于身处高位,缺乏监管,他的受贿行为未得到及时阻止。【考点】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作品的丰富意蕴”的能力。【解析】要逐层分析,多角度找原因,这“多角度”表现在“主要、次要、主观、客观”四个方面。(二) 实用类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 - 21小题。与叶嘉莹的对话 记者:叶先

38、生,今天就“诗歌的前途”这个话题向您请教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旧体诗的写作在现代还有意义吗? 叶嘉莹:这要看情况了。你如果不会写旧体诗,还拼命要凑一首旧体诗,那就完全没有意义。如果你本身有很深厚的旧体诗修养,你的生命和感情就是结合那个形式跑出来的,你写出来的就是一首很好的诗。你的诗就有存在的价值。 记者:可随着时间的推移,知道旧体诗的写作形式,有这个修养的人越来越少。会不会因为这样的缘故,将来旧体诗的写作就会消失呢? 叶嘉莹:那不一定。你看现雀报刊杂志上的旧体诗不少,中华诗词协会,北京除外,各省市、各县区,诗词协会的人可多了。就我这里,好诗坏诗,成千上百的,整天有人拿来。我说写不好就不要写,可

39、是他还挺喜欢写。 记者:会不会写作旧体诗的人年龄都偏大L 叶嘉莹:是。写旧体诗的人年岁是偏大。 记者:现实中旧体诗写作的训练一代比一代薄弱,将来这种文体会消失吗? 叶嘉莹:我没有这种预言的能力。以我接触的人来看,我有个学生,在学校里也没人教他这个形式,他只是自己喜欢,熟悉这个形式,就写出诗来了,而且写得很好。也有的学生,我拼命教他,他就是写不好。旧体诗不是勉强可以得来的,一定要爱好旧体诗,不止是外表的爱好,要背诵很多以后,很熟悉旧体诗的语言,旧体诗所用的词汇,有什么感情时,张口出来就合乎格律,就很典雅,就是有生命和感情的。这就是诗词修养。 记者:第二个问题是,我们现代社会还有旧体诗生存的基础吗

40、?也就是说,我们的社会需要旧体诗吗? 叶嘉莹:这不是旧体诗问题,是整个诗的生命都没有了。现代人都追求物欲、表面化、速成,人心都向往物欲了,不愿意读诗了,这样的环境就是不利于诗歌的环境,整个社会没有诗的生存环境。 记者:既然社会抛弃了诗歌,我们又不喜欢写诗歌,“诗歌与其这么尴尬地活着,还不如让它死掉”,你对这种观点有何看法? 叶嘉莹:诗歌活着不活着,不是我们可以让它怎么样就怎么样的。它是自己有生命的。后代的人对诗歌能穆体会能够理解,写出来的诗中,能够把生命寄托在里面,那它就是有生命的,不是我们让它有或是没有。只要有旧体诗存在,只要未来的人能够看到能够读到,说不定碰到哪一个人,只要他喜欢,只要他写

41、得好,就像我刚才说的我的学生,他生长在农村,他爸爸妈妈是种地的,他没有这个诗书的家庭,他见到诗就是喜欢,他从小背诵,他就写得很好呵。尽管大家都不写了,可如果宣判诗歌会死,这不是我们能够宣判的。我们不能让它死,也不能让它活,要死要活是它自己的事,是它碰不到一个知音的情况下。 记者:第三个问题是,我们现代人学旧体诗有什么好处? 叶嘉莹:因为旧体诗既不像唐代那样可以实现升官发财的梦,也不像当今炒股票那样可以直接看到结果。很多人都看不到诗的好处。其实诗的好处,是终生受用的。尧斯伊塞尔说,阅读是一个提升自己经验的过程。我们读的古诗词,是经过了千百年的筛选、淘汰,那个诗人的诗,是那个诗人自己的生命、生活、

42、品格、思想的体现,你读这个伟大的诗人的诗的时候,同时也提升了自己,这是诗歌的一个好处。 钟嵘在说诗的作用是“使穷贱易安,幽居靡闷,莫尚于诗矣。”“穷贱易安”是说诗可以使处在贫困卑贱之中的人还能够安分不乱动,不想为非作歹,不恕贪赃枉法。“幽居靡闷”是说一个人幽静独处没朋友时也不会烦闷,因为有诗作伴侣。“莫尚于诗”是说,当你的生活出现不幸,当你把它用诗来表现的时候,那诗是一种艺术,当你把悲哀变成一首诗的时候,你的悲哀就成了一个美感的客体,你的悲哀忧愁可以借诗消解了。所以学诗有莫大的好处。 记者:采访您的人很多,您认为大家最关心的是什么问题?问得最害怕的是什么问题? 叶嘉莹:就是你们问的“诗歌还有没

43、有用处”。 (选自羊城晚报2008年1 1月22日,有删改)叶嘉莹(1924-),知名汉学家,研究领域是古典诗词,南开大学中华古典文化研究所所长。19.依据文本,概括叶嘉莹对1日体诗写作现状与未来发展的基本看法。 (4分)【答案】旧体诗的写作现状是:写的人不少,但写得好的人不多,写作者年龄一般变大。旧体诗的未来发展:旧体诗不一定会消亡,但知音难遇的困境必然存在。【考点】本题考查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的能力。【解析】访谈根据问答思路理清文章脉络,根据答的内容理清文本观点。此题答题角度在提干中非常明确,考生不能忽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20.访谈很讲究提问,简析下面两次提问的作用。 (5分)记者

44、:叶先生,今天就“诗歌的前途”这个话题向您请教几个问题。第一个问题,旧体诗的写作在现代还有意义吗?记者:会不会写作旧体诗的人年龄都偏大?【答案】第一问是记者直接发问,把想了解的问题直接提出来。利于节约时间,利于明确谈话主题;第二问是追问,紧接上面的很多人写旧体诗,但又没具体说明主要是些什么人在写的情况进行追问,利于引导对方思考后面记者想问的旧体诗命运的问题。【考点】本题考查分析文本的文体基本特征和主要表现手法的能力,能力层级C。【解析】提问作用:内容、主旨;结构位置、文体特征。21.结合全文,简析“诗歌还有没有用处”为什么是叶嘉莹最害怕的问题,也是大家最关心的问题。 (6分)【答案】目前诗歌的

45、生存环境恶劣,社会大众受功利思想影响,很多人看不到诗歌提升自己,让自己获得平静和快乐的好处,也无法接受对诗歌好处的理解,于是就抛弃了诗歌,而这一问题目前无法解决,这就使得诗歌不仅生存困难,而且未来发展也会出现较大的危机,这自然令叶嘉莹以及关心和爱护诗歌发展的人最为害怕和关心。【考点】本题考查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发掘文本所反映的人生价值和时代精神,能力层级F。【解析】“诗歌还有没用处”这个问题的答案既是解决当今诗歌生存困局的基础,也是预测未来诗歌发展的基础,所以,无论是爱护诗歌发展命运的人,还是诗歌不仅领域的专家学者,都无法绕开这个问题。专家怕问的原因时他们知道诗歌的好处得不到社会大众的接纳,大众

46、不接受不理解诗歌的好处,就不会重视诗歌,不重视诗歌,诗歌未来的命运就是很容易消亡。诗歌消亡的命运就是专家最害怕看到的结局,所以就最害怕他人总纠缠这个目前无法解决的“问题”(社会问题不能单靠专家的讲授能解决的);可社会大众因受社会功利至上因素的影响,最关心的问题就是干什么事情首先就是文对自己有没有用,而且是明显(表面化)的用处。因此,专家的害怕,采访者的关心(采访者是代社会大众来发问的)就有了共同的连接点。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22.阅读下面的问卷调查统计表,根据表中内容,补充下面文段中空缺的内容(不得出现数字,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使上下文语意连贯。(6分) 工作场所室外室内

47、+室外室内室内职业群农业商业教育医卫雾霾关注度 65. 2%29. 8%21. 9%12. 2%雾霾防护意识15. 2%48. 9%59. 5%90. 8% 降霾主体认可度60. 2% 25. 2%5. 9%8. 6% 降霾要求度15. 2%15. 2%45. 2%35. 2%降霾行动度5. 2%6. 9%22. 6%25. 3% 上表显示,人们对雾霾的关注度与工作环境有关, ;但防护意识恰恰相反,室内工作者明显高于室外工作者。也许这跟人的 有关。同时,大家一致认为,承担降霾责任的主体是室外工作者,可是真正能在实际生活中有意识采取降霾行动的又是 ,这与他们主观要求降霾的诉求是一致的。【答案】示

48、例:室外工作者明显高于室内工作者;职业或受教育程度;室内工作者【考点】本题考查概括能力,考查准确、简明、连贯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力层级E。【解析】完成此题,根据上下文语境合理推断相关内容,注意比较的真实对象是室内与室外的工作的,隐含的比较对象是文化层次,依据数据趋势去合理概括。23.张泽宇的妈妈天夭给读高三的儿子送汤送饭,儿子很不情愿被妈妈如此关心,决定托同学转告妈妈,说自己以后不会出来吃妈妈送的汤和饭了,同学回来说他妈妈当场流着泪走了。请你以张泽宇的身份给他妈妈写一段话,解释自己这样做的理由,并安慰妈妈。 要求:内容合情合理,语句流畅,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格;字数不得少于100(包括标点符号)

49、,也不得超出所给空格数。【答案】示例:妈妈:你好。让你伤心是我不对,请原谅!你担心我在学校吃得不好,影响健康和学习。你爱我的心我明白,但俗话说“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如果你儿子现在连一点生活上的苦都吃不了,还谈什么“好男儿走天下”呢?相信你的儿子是能够像其他人一样在吃苦中越来越优秀的,请不要伤心,你越快乐,儿子就越有信心赢得高考! 祝快乐开心! 儿泽宇 4月2日【考点】本题考查简明、连贯、得体等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能力层级E。【解析】在内容方面要思考三点:妈妈行为的理由和对错的判断,自己行为的理由和对错的判断,圆满解决彼此之间的误解;在形式方面要考虑修辞和连贯,还有得体、字数。格式不列入采分

50、点。六本大题1小题,60分。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郑重地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 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要求: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义的范围。不少于800字。不得套作,不得抄袭。【考点】本题考查写作能力,能力层级为E级(表达运用)、F级(

51、探究)。【试题分析】材料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时间上,“日常生活中,各种仪式几乎伴随着每个人的一生”;二是范围上,“祭拜祖先有仪式,婚丧嫁娶有仪式,毕业典礼有仪式,就连买了一本新的笔记本后郑重的写下第一行字,也可算是一种仪式”;三是态度上,“有人认为,仪式有着稳定的流程,确定的意义,不容轻易改变;也有人认为,仪式是因应生活而产生的,跟不上时代步伐就理应改变;还有人认为,生活节奏这么快,时间这么紧张,仪式应该除去,要把精力投入到有意义的事情里去。” 每一个观点即为一个思考角度,需要注意的是,材料只是提供了三种观点,而考生是否认同此种观点则是可以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可以认同材料所提供的观点,也可反对,只要言之有理即可。 写作范围其实就是“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核心词是“仪式”。只要围绕“如何看待仪式的形式与意义的改变”这个范围引发的思考与认识都是符合题意的。同时,本题的核心词“仪式”本就是一个从各种具体的仪式行为中高度概括的抽象的概念,而含意指的就是深层的抽象概括的意思,所以具体到本题而言,写作核心词“仪式”的内容和含意是一致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