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教版高一必修一第一单元沁园春 长沙教学设计 陕师大附中 李娜【教材分析】 沁园春 长沙选自毛泽东诗词集,是人教版必修一第一单元第1课,这个单元学习现代新诗。现代新诗摆脱了古典诗词严整格律的束缚,比较适合表达现代诗人的思想感情,但是又继承了古典诗词的优良传统,本课就是由古典到现代的过渡。学习本课,学生既能感受到古典诗词含蓄凝练的语言美,又能感受到新诗自由的韵律、新时代青年的豪情斗志。【学情分析】 学生在初中有大量的古典诗词的阅读积累,对于意象的分析意境的揣摩已经有一定的积淀,在理解诗歌内容与情感上有一定的领悟能力;此外,他们在初中阶段已经学过毛泽东的沁园春雪,对词的特点、作者生平、创作风格都
2、有一定的了解。这为本文的学习提供了一定的便利条件,但是学生以往的学习偏重于识记,学生的分析感悟能力还相对薄弱,缺乏对问题的深入思考和探究,因此,需要老师在课堂中加强学生问题探究、体验感悟的能力。【教学目标】1.了解沁园春词牌的由来,整体感知作品的感情基调。2.分析上阕意象,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眼中景物的勃勃生机,深刻理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内涵,积累鉴赏诗歌语言的方法。3.分析上阕写景寄寓的作者的情感。4.结合背景资料分析下阕诗句内涵,发挥想象,感受“百侣”的形象。5.结合全词,鉴赏结构,体会一代伟人的魅力。【教学重点】 1.分析上阕意象,品味语言,感受作者眼中景物的勃勃生机,深刻理解“万类霜天
3、竞自由”的内涵。 2.结合背景资料分析下阕诗句内涵,发挥想象,感受“百侣”的形象。【教学难点】 “意新语工”诗歌创作必须具有独创性;状难写之景如在眼前,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体会诗人把难以描摹的景物与情思,化为既生动又含蓄的诗的语言,使读者引发深广的联想。【课时安排】 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教学重点:根据教师提供的资料创作沁园春词。一、课堂导入汉明帝刘庄(汉显宗)共有11女。永平三年(60年),封第五女刘致为沁水公主,婚配东汉开国元勋邓禹之孙高密侯邓乾,赐封地沁水县(河南省西北部),并为其修建园林一座,名为沁园,园址位于出山口一带。据记载:汉章帝即位,封大将的妹妹为皇后,窦宪依仗自己是当朝国
4、舅,横行霸道,大肆兼并土地,他看中了沁水公主的沁园,出低价强买沁园,沁水公主慑于窦宪的势力,不敢计较,于是窦宪将沁园占为己有。后来汉章帝外出路过沁园,发现易主,大怒,召来窦宪严厉斥责,勒令他将沁园归还了沁水公主。后来有人作诗讽咏此事,乐工创制成所沁园春曲调。你认为这个曲调是什么感情基调? 二、沁园春示例1.苏轼沁园春孤馆灯青上阙:孤馆灯青,野店鸡号,旅枕梦残。渐月华收练,晨霜耿耿,云山摛锦,朝露漙漙。世路无穷,劳生有限,似此区区长鲜欢。微吟罢,凭征鞍无语,往事千端。下阙:当时共客长安,似二陆、初来俱少年。有笔头千字,胸中万卷,致君尧舜,此事何难。用舍由时,行藏在我,袖手何妨闲处看。身长健,但优
5、游卒岁,且斗尊前。【注释】孤馆:寓居客舍住的人很少。灯青:点着灯起床,灯发着青光。野店鸡号:说明走得早。野,村落。旅枕:喻旅店的睡眠。月华收练:月光像白色的绢,渐渐收起来了。耿耿:明亮的样子。摛(ch)锦:似锦缎展开。形容云雾缭绕的山峦色彩不一。漙漙(tun):露多的样子。一说为露珠圆的样子。世路:人世的经历。劳生:辛苦、劳碌的人生。区区:渺小,这里形容自己的处境不顺利。鲜,少。微吟:小声吟哦。凭征鞍:站在马身边。词题小序说“马上”,作者骑着马行进。千端:千头万绪,犹言多。共客长安:兄弟二人嘉佑间客居沐京应试。长安,代指汴京。二陆:指西晋文学家陆机、陆云兄弟。少年,年纪轻。笔头千字:即下笔千言
6、之意。胸中万卷:胸中藏有万卷书。形容读书很多,学识渊博。致君:谓辅佐国君,使其成为圣明之主。行藏(cng),意为被任用就出仕,不被任用就退隐。袖手:不过问。优游卒岁:悠闲地度过一生。且斗尊前:犹且乐尊前。斗,喜乐戏耍之词。尊,酒杯。2.毛泽东沁园春 雪上阙: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下阙: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三、沁园春写作指导1.读完苏词与毛词,你认为写沁园春的要求
7、是什么?(1)段数:双调,一百一十四字,上片十三句,下片十二句。(2)每段句数:4 5(3)上阙分句字数:444 5555 557 354 (4)下阙分句字数:6 8 5444 447 354(5)过渡:上阙写景,下阙议论或抒情;上阙后三句或下阙前两句为过渡;(6)押韵:上阙第3句、第7句、第10句、第13句押韵;下阙第1句、2句、第6句、第9句、第12句押韵 2.苏词与毛词有何区别?婉约与豪放。词,产生于隋唐,全盛于宋,配乐歌唱,句式不齐,又名“长短句” ,最初被称为“曲词”或“曲子词” ,是配乐歌唱的,后来,词逐渐与音乐分离了,成为诗的别体,所以,有人把他称为“诗余”。写词时依据的乐谱叫做
8、“词调”,各种词调的名称便是“词牌”,如“沁园春”、“满江红”、“西江月”等。有的作家在词牌下另标词题,如沁园春长沙。四、写作练习沁园春 西安第二课时教学重点:分析意象,品味语言,感受革命者的情怀。导入:奥巴马我们为什么要上学教育给你们提供了发现自己才能的机会,教育不仅对个人的未来有重要意义,对这个国家、乃至世界的未来产生重要影响;今天在学校中学习的内容,将会決定整个国家在未来迎接重大挑战时的表现;假如你放弃学习,你不仅放弃了你自己,也放弃了国家。一、整体感知 1.学生自读,思考作品的感情基调以及体现此基调的意象选用。豪迈(寒秋不悲) 2.找出领起写景与抒情议论的字,找出写景到抒情的过渡。 看
9、(写景):群山中重重叠叠的树林遍染红色,满江的秋水碧绿清澈,无数的船只争相行驶,雄鹰在天空展翅高飞,鱼儿在江水中欢快地畅游。过渡: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忆(抒情):革命青年的形象二、品读上阕,深入理解“万类霜天竞自由”的丰富内涵。 1.品味语言,探讨哪些词语极具表现力和感染力?“遍” 写出红之广,绘出了红色的彻底。“染” 像人工染成的一样,景色十分美丽,化静为动,增强词的生动性。“透” 画出江水碧绿清澈。“争” 画出千帆竞发、争先恐后的热闹景象。“击” 准确地形容了雄鹰在空中矫健勇猛、迅速有力地飞翔的姿态。“翔” 活画出鱼在水中自由自在、轻快活泼地游动的神态。“竞” 写出了寒秋严霜下
10、的万物蓬勃活跃、奋发自强的情状。 小结:作者笔下的秋景有浓郁的长沙特点,如果换成东北,就是冰雪世界,换成陕北就是“北风卷地白草折”。 2. 分析手法,写景用了哪些表现手法。?静景:山色动景:百舸、苍鹰、游鱼比拟:鸟-鱼 色彩对比:红碧 3伟人之意象与普通文人之意象的区别?苏轼沁园春范仲淹渔家傲:北雁、连角、边嶂、长烟、落日、孤城、浊酒、羌管、寒霜晏殊:浣溪沙 一曲新词酒一杯清酒、亭台、夕阳、落花、新燕、香径毛泽东:万山、层林、漫江、百舸、雄鹰、游鱼 4.既然“万类霜天竞自由”,作者眼前是如此壮丽之景,突然发出“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这会不会显得突兀?最后三句在起什么作用? 作用:内容
11、上,这一问透露出了诗人的忧国忧民、以天下为己任的博大胸怀和凌云壮志;结构上,承上启下的过渡作用。这是有情怀的中国人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壮丽的山河,辽阔的边疆,每一个热血青年都会有浓浓的深情,艾青我爱这土地写道“为什么我的眼里常含泪水?因为我对这土地爱得深沉。”作者在思考如何让这片土地摆脱蹂躏,走向独立与强盛,绝对不能让侵略者和心术不正的人主宰中国。三、品读下阕,感受“百侣”的形象。 1.作者眼中的“百侣”具有什么特点? “峥嵘岁月稠”:敢于在不平凡的岁月里愈挫愈勇; “风华正茂”“挥斥方遒”:有博大的胸襟气度有超凡的才华有蓬勃的朝气,热情奔放,劲头十足,敢说敢做; “指点江山,激扬文字”,评论国
12、家大事,写出激浊扬清的文章。 “粪土当年万户侯”“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视功名利禄为粪土,将革命理想看得比自己性命还重要。 2.从“百侣”形象分析一代伟人毛泽东的魅力。 作者绝对不是个人英雄主义,他既有号召力,又能冲锋在前,既有才华又有广阔的胸襟。3. “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这一句与上阕末尾的设问句有什么内在联系?这一句,是对上阕“谁主沉浮”问题的巧妙回答。它表明:国家民族的命运,乃至人世间的一切应该由我们这一群敢于“中流击水,浪遏飞舟”的热血青年来主宰。这一句再次抒发了诗人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抱负。 小结:齐读下阕,感受伟人魅力。四、理解本诗“景中寓情、情中显志”的艺术魅力。词的上
13、片虽然着重写景,却处处景中寓情。词以“独立”开篇,以江洲的背景,构成以词人为主体的画面,流露出词人激荡的思潮。生机盎然的“湘江秋景”中,“万山红遍,层林尽染”不仅仅是四周枫林如火的写照,而且寄予着词人火热的革命情怀;“万山红遍”象征革命、象征烈火、象征光明,正是作者“星火燎原”思想的形象化表现,是对革命与祖国前途的乐观主义的憧憬。“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也不仅仅是鹰鱼自由世界的展示,而且蕴含了词人对自由解放的向往与追求。一个“怅”字更是词人由自然景观联想到人类社会与政治风云后发自心底的感慨。词的下片虽然着重抒情,但也不乏情中含景之处。 一“忆”直贯以下7句,描绘了早期革命者的群体英雄形象。“中流
14、击水,浪遏飞舟”展现了一幅奋勇进击、劈波斩浪的宏伟画面,艺术地回答了上片的发问。五、作业 逐句说说毛泽东诗词三首的含意。示例:【板书设计】万类霜天竞自由-壮丽山河-百侣的志士抱负(摹壮丽之景) (过渡) (抒襟怀之情)表现手法:比拟、对比、动静结合【教学反思】 本课借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实施情感教学法,教师采用生动的导语,酝酿一种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情感,形成一种与教材内容相应的情感氛围,学生在课堂上对文本的理解较为深入;但是在赏析写景部分时候,我发现学生对于借代、比喻、拟人等手法的认识比较模糊,课上我也及时做了简单的点拨。自我反思,所带班级学生程度不错,但是表达意愿不是很强烈,需要老师今后不断做引导。课堂内容多考虑删减、整合,尽量让自己少讲少说,给学生思考和表达的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