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广东省佛山市第一中学2019-2020学年高一历史下学期第一次段考试题本试卷共8页,50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选项符合题目要求。1“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避免对绝对价值做出评判,转而采取务实的态度接受多元世界,寻求通过多样性和克制渐渐生成秩序。”这是亨利基辛格在世界秩序中对某一国际组织做出的评论。下列选项中能够体现其“近代世界智慧”的是A欧洲共同体成立B两极格局的形成C雅尔塔体系的建立D关贸总协定的建立2日本外务省次官粟山尚一曾在动荡的90 年代与日本外交
2、的新展开中写道:“当今世界20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中,美欧各占 5 万亿美元,日本为 3 万亿美元这也是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要建立国际新秩序,就离不开5:5:3的合作。”这最能表明日本的企图是A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B与美欧进行经济军事抗衡C不愿意承担相应的国际责任D确立美欧日三足鼎立格局3某国际组织在其宣言中说:“我们一开始就坚持反对集团政策和外国统治,反对一切形式的政治和经济霸权,而主张每一个国家拥有自由、独立和自主发展的权利。我们从来不同意充当任何人的橡皮图章或后备军。”该国际组织最可能是A亚太经合组织 B世界贸易组织 C不结盟运动 D欧洲共同体4“作为新中国一项重要的外交原
3、则,它生动反映了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并赋予这些宗旨和原则以可见、可行、可依循的内涵既代表了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这一原则的核心是A求同存异 B和平共处 C不结盟 D独立自主5“他在这个辩论几乎已经陷入僵局的时候脱颖而出。成为会议的明星,成为排难解纷、平息争端、带来和平的人物。周恩来并不打算改变任何一个坚持反共立场的领导人的态度,但是他改变了会议的航向。”在此次外交活动中,我国A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B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C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 D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61970年美国总统尼克松对助手基辛格说:“我想请你
4、让你的助理人员起草一份研究材料,对我们在联合国接纳中国问题上将采取什么方针提出建议我认为,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接纳的时间比我们预料的要来得快。”造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A苏联东欧国家支持中国B第三世界国家蓬勃兴起C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D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7著名学者伊曼纽尔沃勒斯坦在生活在后美国世界中指出:“苏联解体了。对美国而言,这是个灾难!我知道没人这么说,他们只是说这对美国而言是个巨大的胜利,但它确实是个灾难。”文中“灾难”的含义主要是指A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B俄罗斯与美国分庭抗礼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加快D多极化趋势进一步加强8朱子大全指出:“夫农,衣食之所由出也。生民之业,莫重焉。
5、一夫之力,所耕百亩,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A小农经济关乎到封建社会的稳定 B小农经济具有一定的脆弱性 C农业是封建社会财富的主要来源 D自给自足是小农经济的特征9清代陶煦的租核推原记载:“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故上自绅富,下至委巷工贾胥吏之俦,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该现象产生的影响是A有利于手工业的扩大再生产B推动自然经济的进一步解体C有利于传统经济政策的松动D阻碍中国社会的进步和转型10西汉惠帝六年规定女子在15岁至30岁之间必须出嫁,否则,多征税,此政策被历代王朝所借鉴。而民间则有“女大三,抱金砖”的婚俗。这体现了 A.政
6、府鼓励早婚和人口繁衍 B.民间抵制政府的早婚规定 C.农业社会对劳动力的需求 D.多子多福的传统伦理观念11编户齐民是汉代政府实行的户籍制度,规定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载入户籍,被正式编入政府户籍的平民百姓,称为“编户齐民”。由此可得知A平民可以随意迁徙B政府借此保障收入C农业要求精耕细作D汉代禁止土地兼并12明清之际,江南出现了“妇女半边天”的说法,显示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这一现象的发生最有可能是由于 A.市民文化提高妇女识字比率 B.商品经济颠覆男尊女卑观念 C.棉纺织业促使女性收入提高 D.人口外迁导致性别比例失衡1320世纪90年代
7、初,江西新淦大洋洲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工具,其中犁、铲、斧等11种青铜农具共有53件。材料说明商代 A.中原农业发展迅速 B.青铜铸造业较为发达 C.农业发展自成体系 D.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14史识是对历史问题的真知灼见,是以科学的史观作指导,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的结论和认识。下列属于“史识”的是A“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之”B“明代织工曰:吾业虽践,日佣为钱二百缗,”表明资本主义萌芽出现C“苏州织造”是“江南三织造”之一,主要任务是为皇家提供织绣产品D“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高峰远到达红海地区”15清代前期,中国的城市商业比较发
8、达,政府的消费支撑着城市的繁荣。当时1400个小城镇,80%是县衙所在地,中等城市有一半是府或者省治所在地,较大的城市一般都是地区政治中心。由此可见 A.城市发展受社会体例的节制 B.政府对城市经济生活管控严密 C.商品经济发展催生近代城市 D.繁荣的工商业市镇己开始出现16北宋首创“钞盐法”,商人用现钱向政府部门“榷货务”购置通行证,然后凭证至产盐地支盐,运至规定地区销售。这表明北宋 A.政府直接从事食盐产销 B.民营商业遭到政府打击 C.抑商政策执行有所松动 D.政府放弃盐业专卖制度17李剑农在中国古代经济史稿中记载:“(宋朝)从事于耕作之农民,除一部分自耕农外,不为私人地主之佃户,即为官
9、田之佃户。在此相对关系下,土地之转移,除一小部分官田外,其权不操于国家而操于私人,今日为有田之自耕农,明日即可变为佃耕之佃户。”这主要反映了宋朝 A土地所有权转移频繁 B私田数量超过官田 C国家与地主争夺土地 D佃户成为耕作主力18右图是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记载的花楼机,结构复杂精密,专门织造精细的丝织品。但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对此最合理的解释是 A.明清工匠缺乏技术的积累B.官府对手工业生产的规模有严格限制C.手工生产能确保产品质量D.生产革新缺乏足够的市场需求推动19据道光苏州府制记载,晚明苏州府“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处乡村者十之一二”。该史料用来研
10、究明清时期的中国社会,可以得出的最完整的结论是商品经济发展的速度加快 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增多市民阶层已经有相当数量 雇佣劳动的出现具备可能 A B C D20明末,某地出现了收蚕、烘煮、缫丝、制丝、织绸、浆染等家庭作坊几百家,并有“桑植满田日,户户皆养蚕;步步闻机声,家家织绸缎”的民谣。这说明该地 A手工工场普遍建立起来 B农业生产地位降低 C手工业实行专业化生产 D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21表1 记述 出处 “竞湿谷以要利,以薄绢以为市,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 晋书食货志 “(北魏孝文帝时)犹以他物交易,钱略不入市”。 魏书食货志 “既耕以饭,亦桑贸衣。艺菜当肴,采药救颓”。 谢灵运山居赋 表
11、1为不同史籍关于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经济的记述。据此能够得出的历史结论是A政府厉行重农抑商政策B商品交换范围不断扩大C政府垄断商业经营活动D商业发展呈现衰退状况22康乾时期,我国的社会经济达到空前的繁荣,但是它却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化。其内在的原因在于 A.英国工业革命后对中国进行的商品输出 B.大河流域的农耕文明不适于工商业发展 C.由于鸦片大量流入导致白银的大量外流 D. “重农抑商”和“海禁”政策的压制23历代经济变革得失中说道:“中国的经济形态,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演进到东汉到魏晋南北朝,成为世族经济,隋唐之后,日渐呈现出士商合流的趋势,到宋代,定型为士绅经济,历一
12、千年左右的演进,其后再无进步。这三种经济形态从本质上来说,都是官商经济。”作者意在强调 A.宋代以后的经济发展趋于停滞 B.区分清楚三个时期的经济形态 C.古代经济形态演变的基本态势 D.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24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学者认为,“马尼拉”大帆船代表着一条特殊的流通路线,形成了跨越太平洋的“丝银”对流。与这条航线开通有关键联系的航海家是 A.达伽马 B.迪亚士 C.哥伦布 D.麦哲伦25西班牙在美洲的主要黄金来源地是新格拉纳达。到1600年,从这里出口了400多万盎司的黄
13、金。新格拉纳达的黄金产量逐步上升,到18世纪,其产量约为16世纪产量的三倍。这些黄金的流入直接导致西班牙 A.国力增强,确立世界霸主地位 B.资本积累,引发本国工业革命 C.物价上涨,冲击封建生产关系 D.贸易发达,成为世界市场中心26近代以来,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了单一经济,如印度和埃及的棉花、东南亚的橡胶和锡、南部非洲的黄金和铜、中美洲的热带水果、古巴的蔗糖等。其历史根源是 A新航路的开辟促进全球商品流通 B三角贸易推动区域资源优势互补 C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 D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271584年,论西方发现一文中指出,“殖民地即使不能直接找到黄金、白银,也肯定能给英国带来
14、财富。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据此可知 A殖民扩张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 B殖民扩张给英国带来更多就业机会 C工业革命急需广阔的海外市场 D工业生产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28全球通史中描述:“英国人喜欢印度的经济补充他们自己的经济,而不喜欢印度的经济与他们自己的经济竞争。因而,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作为回报,印度得到制成品和建设项目(如铁路)所需的资本。农民们发现自己正在为国际市场,而不是为自己和邻居而生产。”在这段史实中,我们可以发现 A.这一情况最早形成于新航路开辟后 B.英印之间形成了平等贸易的跨国市场 C.英国经济渗透加剧了印度经济的
15、凋敝 D.英印通过市场经济纽带形成紧密联系2916世纪到18世纪中期,英国逐渐形成一种现象,工人工资水平高得惊人,而煤炭的价格却极为便宜。于是,各行各业都绞尽脑汁来开发,尽可能多投入资本,多消耗煤炭,少雇用工人的新技术。这一现象反映了英国 A.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 B.工业革命启动的独特条件 C.圈地运动的巨大作用 D.近代化启动对煤炭的依赖30(晚清)欧阳昱的见闻琐录记载:“当茶出时,众夷来买,商定而后答价,丝毫不能增而夷人阴谋幻诈之心,尤为甚焉者。茶有二三春,近日茶商多逡巡不前,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此段材料不能说明 A.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B.外商干预中国茶叶的价格
16、C.民族资产阶级向外商妥协 D.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31长沙市各行业概况调查一文载:“长沙苏广业,初营业范围甚广,所经营者多是江苏、广东、上海之各种土产。嗣以五口通商,洋货输入,西洋货竞占于该业市场矣。故该业店铺之称呼,初为苏广杂货铺,嗣称为广货铺,复曰洋货铺。”由材料可以得出 A.我国传统商业受到西方的强烈冲击 B.中国自然经济逐渐走向解体 C.中国的商业发展呈现出明显的阶段性 D.西方商业经营观念影响广泛321902年荣德生说:“民以食为天。机制面粉质细色白,必定会代替土粉。外国人以洋人食用为借口朝廷对面粉是不抽税的,开粉厂有利可图。”他还忘不了在香港码头上看到轮船上装的多是面粉,那面粉
17、是从英国、美国运来的。下列不能反映荣氏兄弟准备投资办厂的原因是 A受实业救国思想的影响 B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 C欧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D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33著名买办郑观应认为面对通商以来外国的侵略,“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这反映了 A买办是西方侵略中国的工具 B民族意识被引入经济发展之中 C洋务运动强调学习资本主义 D实业救国已成为社会主流思潮341861年,曾国藩攻占太平军军事重镇安庆之后,立即兴办了安庆内军械所,制造枪弹、火轮。他在日记中说:“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但使彼之所长,我皆有之。”据这段日记可知,
18、曾国藩设立安庆内军械所是为了 A.剿灭太平天国,以平内乱 B.学习西方科技,以求自强 C.实施军事改革,以强国防 D.兴建近代工业,以谋国富35“经过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到1900年庚子国变前夕,大清朝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世界的6.8,先辈们用短短三十年的时间走完资本主义国家一百多年才走完的路,这是一个令世人感叹、世界瞩目的成就。”材料表明 A.自然经济解体加快 B.民族资本主义发展迅速 C.洋务运动成效明显 D.近代经济结构变动巨大361867年,容闳建议总理衙门筹组新式本国轮船企业时,总理衙门批示轮船必须为华人所有。这反映出洋务派创办民用企业 A意在发展生产与民求富 B培养了大量科技人
19、才 C增加了商品出口的总量 D体现了反侵略的色彩371935年国民党五届一中全会通过的确定国民经济建设实施计划大纲案,明确了“建设国民经济,必须为全盘之统制”的政策。该政策 受国家干预经济思潮影响 消除了列强经济压迫 有利于构建战时经济体制 遏制了官僚资本势力 A. B. C. D. 38历史学习新视野新知识记载:“1928年,国民政府修改了过去的单一税率,改为十二级税率,最高关税为50%;后又改为十四级税率,最高关税增至80%。”这在一定程度上 A促进了商业贸易的繁荣 B维护了国际国内市场的稳定 C保护了民族经济的发展 D推动了关税自主运动的开展39阅读下表:1935年和l94l年中国民族工
20、业资本状况对比表 时间工业类别1935年1941年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资本总额(万元)占全国总资本比例冶炼业47.40.19%13570.737.01%机械金属业415.51.66%4402.710.6%纺织业12170.348.53%5884.714.17%食品工业6159.824.56%2726.66.57%表中数据的变化,反映了 A.轻工业衰退未获得发展 B.工业结构日趋合理化 C.民族经济遭到日本破坏 D.工业生产为军事服务40抗日战争爆发后,国民党政府通过了工厂内迁的提案。从1938年到1942年底,内迁厂矿共计639家,器材12万多吨,技工1.2万余人;以机器、纺织为主
21、。这一举措A导致官僚阶层控制经济命脉B推动了民主革命在全国展开C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D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全国工业布局41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家庭手工业开始与农业分离 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 近代资本主义性质的企业开始出现 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A. B. C. D. 42张謇就任农商总长后说:“謇意自今为始,凡隶属本部(农商部)之官业,概行停罢,或予招商承办。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材料表明张謇主张 A.积极发展民营企业 B.鼓励创办国营企业 C.制订经济发展计划 D.
22、禁止官办工商企业43晚清人士恽毓鼎的日记写道:“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唯上流社会人俱已濯濯,余既不能杜门自守,不免驰骤于酹酢场中,日受刺激,只可降心从众矣。”由此看见他剪辫是出于 A.被迫顺应时局 B.反清革命的需要 C.彻底与旧风俗决裂 D.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441912年,清廷倾覆,民国初创,临时政府随即发布“改历改元通电”,使用公历代替中国传统历法,增添国庆、元旦等新节日,用中华民国纪元。其原因是“反清复明”,与清王朝彻底决裂 追求世界大同,与国际接轨 破旧立新,铲除专制思想束缚 呼应民心,彰显民族诉求 A. B. C. D. 45周积明在最初的世纪中写道:“甲午战后,
23、中国铁路事业格局为之一变至1911年,共建铁路8200公里,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 A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 B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 C人们的思想观念发生了变化 D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46民国初年,上海一杂志登载文章:“近日沪上服饰之异,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衫则仿西制而无领,袖则短,只笼其臂半。裤则紧贴其股与腿。皆以亮纱及轻纨制之,肤雪玉肌,显豁呈露。裙之料,则以最薄之纱,虽着如未着。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下列有关结论正确的是A文章作者态度相对保守B说明民国时期社会风气开放C上海服饰引领全国潮流 D当时女性肓目崇洋二
24、、非选择题(47+48题16分,49+50题15分,共31分)(一)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16分) 材料一 晋商崛起于明代,到了清代,晋商位居众商帮之首,并持续商界500年之久。山西地理上处于北方游牧民族与中原农耕政权的缓冲地带,历朝历代都是中央王朝依托的北方重镇,对少数民族“逐水草而居”的流动性生活比较熟悉,并受其影响。民族的战乱与融合,形成了山西人特定的文化思维。清朝入关后,晋商与清合作,并试图通过国家法律制度和政策明晰自己的产权,保障自身利益。明清两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人口逐年增长,中国国内市场兴起,政府整顿关税、减免商税等措施,为商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条件。晋商涉足广泛的行业
25、领域,主要有金融业、棉布业、铁货业、皮毛业、粮油业、运输业等。晋商内部分祁县帮、平遥帮、太谷帮、蒲州帮等等。“其合伙而商者,名曰伙计。一人出资,众伙共同而商之,虽不誓而无藏。估人产者,但数其大小伙计若干,则数十万产可屈指矣”。提供资金者为股东,主持经营者为掌柜,其他帮工者为伙计,等到赚取利润时,众者分红,可谓同心同德,尽职尽责。 刘建生明清徽商与晋商的比较研究 材料二 “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于1602年,由17个银行家族共同拥有,在阿姆斯特丹等地设有总部。“荷兰东印度公司”成立后,不断地进行殖民扩张。1619年,在爪哇成立“地区总部”,垄断了欧洲与日本的贸易,控制了马六甲海峡和周边地区,165
26、2年,在好望角开拓“海外领地”。“荷兰东印度公司”创造的奇迹与它享有的特权有关。它不对任何人负责,只对股东负责,享有免检权力。“荷兰东印度公司”拥有“合法的银行武装”,可以发动战争、组建情报组织、合法杀人。“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自行缔结对外条约。“荷兰东印度公司”可以任命官吏、分封领土、建立行政机构、管理“户籍”、制定标准、颁布法律、制定教育内容。“荷兰东印度公司”发行了大量的金币佛罗林,掌握欧洲乃至“海外领地”的金融、贸易、投资、经济管理权。 江晓美海上马车夫荷兰金融战役史 请回答:47根据材料一,分析指出晋商发展的原因。(8分)48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从职能和性质两方面比较晋商与“荷兰东印
27、度公司”的不同。(8分)(二)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材料一 1844年出版的詹姆士利奇所写的一位曼彻斯特工人所揭露的关于工厂的无可否认的事实,记载了一个工厂的规章制度,其中有这样几条。第一条:每天早晨机器开动十分钟后,工厂大门即行关闭,自该时起到早餐前,任何织工均不得入厂。在此时间内织工缺工者按其管理的织机数目每台罚款三便士。第二条:在其他时间内,织工在机器转动时缺工者,按其管理的机器数目每台每小时罚款三便士,织工未得监工允许擅自离开车间者也罚款三便士。第九条:所有梭子、刷子、注油器、轮子、窗户等如有损坏概由织工赔偿。第十六条:损坏轮子者,视轮子大小,每个罚款一先令至二先令六便士。
28、任何织工在上班时间一经发现离开工作岗位,罚款六便士。” 摘编自宋严萍英国工业革命时期的工厂管理及特点探究材料二 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社会化程度的提高,单个资本的积聚已无法满足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伴随着市场日趋成熟化,企业规模分散、盲目竞争问题十分突出,大公司开始追求规模效益,以适应过度竞争产品的价格战和成本战。因此以扩大企业规模为直接目的的横向兼并(即生产同类产品的企业之间兼并)成为第一次兼并浪潮的主要形式。第一次兼并浪潮的重要结果,是家族企业开始向现代股份公司演变,各种全美国字头的公司纷纷兴起,造就出了像美国钢铁公司、全美烟草公司、美国糖业公司、美国橡胶公司等这样的现代
29、大型股份公司。大公司的出现使美国工业具备了现代工业结构,完成了工业集中化过程。49据材料一概括英国工厂制度的特点,结合所学知识说明工厂制度产生的积极影响。(7分)50据材料二分析现代大型股份公司产生的原因,结合材料一、二和所学知识说明工业生产组织形式发生的变化。(8分)2019-2020学年下学期2019级高一第一次段考历史科试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本题共46小题,每小题1.5分,共69分。)1【答案】A 【解析】根据材料“为结束自己大陆上的战祸所做的努力预兆并催生了近代世界的智慧”,结合所学,为了结束欧洲大陆的大规模战争,欧洲采取了联合发展的方式,故A项正确;两极格局是美苏为首的两极对峙,
30、故B项错误;雅尔塔体系规定了战后以美苏为首的世界秩序,故C项错误;关贸总协定是关于国际贸易的多边协定,故D项错误。2【答案】A【解析】材料日本提出“共同分担国际责任的结构比例”,反映出其积极谋求世界政治大国地位,故A项正确;材料只反映出日本与美欧的竞争,故B项错误;材料日本希望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以提高国际政治地位,故C项错误;D项出现在20世纪70年代,不符合材料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3【答案】C【解析】亚太经合组织是一个松散的、论坛性质的区域性合作组织,材料的内容是反对霸权主义,主张非集团化,故A项错误;世界贸易组织主要是经济领域的合作,材料的内容是反对霸权主义,主张非集团化,故B项错误;
31、材料的内容是反对霸权主义,主张非集团化,与不结盟运动的宗旨一致,故C项正确;欧洲共同体是区域性的合作组织,与材料的内容反对霸权主义,主张非集团化不符,故D项错误。4【答案】B【解析】题干中“亚洲国家对国际关系的新期待,也体现了各国权利、义务、责任相统一的国际法治精神”体现是对世界各国都有指导作用,符合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故B项正确,故A.C.D项错误。5【答案】C 【解析】材料中可以看出周恩来成为“成为会议的明星”是在亚非会议,他提出了“求同存异”的方针,故C是正确的;“首次提出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1953年底周恩来总理接见印度代表团是提出来的,故A项错误;“第一次以大国身份出席国际会议”是日
32、内瓦国际会议,主要是解决印度支那问题,故B项错误;“实现了中美关系正常化”是1972年美国总统尼克松访华时,双方发表了中美联合声明,故D项错误。6【答案】B 【解析】20世纪60、70年代,中国与苏联关系恶化,故A项错误;二战后亚非拉等地的殖民国家纷纷独立,通过不结盟运动,形成不受美苏控制的第三世界,在联合国中占据多数的席位,成为中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的重要原因,故B项正确;20世纪70年代,美国在美苏争霸中处于劣势,但美国霸权地位江河日下与史实不符,故C项错误;欧洲国家日益走向联合,但欧洲国家在联合国仍是拥有各自的席位,与材料“我们没有足够的票数去阻挡”不符,故D项错误。7 【答案】D【解
33、析】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高与苏联解体并不直接相关,故A项错误;苏联解体后,由俄罗斯取代,并不能定义为灾难,故B项错误,欧洲一体化与苏联解体对美国的影响构不成灾难,故C项错误;苏联解体的影响冷战结束,两极格局瓦解,多极化趋势加强,故D项正确。8 【答案】A 【解析】依据所学可知,中国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农业大国,农业在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古代尤其如此。材料“养生送死,与夫出赋税、给公上者,皆取具焉”说明了这一点,故应选A。B项中的“脆弱性”与材料无关;C项说法错误,农业主要是国家赋税的主要来源;D项中的“自给自足”材料中没有体现。9【答案】D【解析】材料强调的是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而非手工业的发展,
34、故A项错误;土地私有制推动自然经济的发展,故B项错误;中国古代一直奉行重农抑商的政策,故C项错误;材料“金宝庐舍,转瞬灰烬,惟有田者,岿然而独无恙”、“赢十百金,即莫不志在良田”不利于资本的积累,阻碍了中国的进步和社会的转型,故D项正确。10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和土地制度。在传统的农业社会生产力水平低下,劳动力的增多成为增加家庭财富的手段,故答案为C项。由材料信息可知,不仅政府鼓励早婚,民间习俗亦鼓励早婚,故A项错误;民间婚俗“女大三,抱金砖”,与政府政策一致,故B项错误;材料强调的是政府政策与民间婚俗对人口的影响,并未提到传统伦理观念,故D项错误。11
35、【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凡政府控制的户口都必须按姓名、年龄、籍贯、身份、相貌、财富情况等项目载入户籍”,载入户籍后,政府严格限制平民的迁徙,故A项错误;同理,政府限制平民任意迁徙,以保证稳定的赋税收入,故B项正确;材料的主旨是汉代的户籍制度,与精耕细作无直接关联,故C项错误;同理,禁止土地兼并与材料主旨无直接关联,故D项错误。12 【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明清之际江南妇女的家庭地位日益重要,其主要原因在于女性经济地位的提高,即明清时期,随着棉纺织业的迅速发展,以女性为主的手工副业成为家庭经济的重要收入,C项正确;明清时期理学盛行,对妇女的禁锢进一步加强,妇女接受文化教育的可能性不大,
36、排除A;明清时期男尊女卑观念的传统观念没有受到颠覆,排除B;D项人口外迁导致性别比例失衡与材料主旨不符,排除D。所以选C13 【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商墓出土了480多件青铜工具,其中犁、铲、斧等11种青铜农具共有53件”可知商代青铜铸造业较为发达,B项正确;A项中原农业发展迅速与材料主旨青铜铸造业发达无关,排除;C项农业发展自成体系与材料主旨青铜铸造业发达无关,排除;材料中“青铜农具共有53件”不能说明青铜农具的广泛使用,商周时期,青铜制品广泛存在,但是制作农具的主要材料还是木石骨蚌等,排除D。所以选B14 【答案】B【解析】“大市,自余(其余)小市十余所,大市备置官司,税敛既重,时甚苦
37、之”,是对市场的介绍,与材料中“通过分析大量可靠的史实,得出的科学的结论和认识”的“史识”不符,故A项错误;“明代织工曰:吾业虽践,日佣为钱二百缗”,是对资本主义萌芽的特征雇佣关系的史实表述,资本主义萌芽出现是依据以上史实得出的科学的结论和认识,故B项正确;“苏州织造”是江南三织造之一,主要任务是为皇家提供织绣产品,是对苏州织造的介绍,与材料中的“史识”不符,故C项错误;“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朝贡贸易的高峰远到达红海地区”只是结论,没有体现出其是依据可靠的史实得出的结论,故D项错误。 15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的特点。中国古代的城市尽管商业发达,但都在君主专制中央集权体制内发
38、展。支撑都市繁荣的消费主要是国家的开支消费,非生产性人口的消费,这是在大一统集权统治下出现的现象,故A符合题意,C项错误。材料只是反映的是城市的发展状况,没有反映出城市经济生活和工商业市镇的发展,故BD项错误;16 【答案】C【解析】春秋至北宋以前,盐都是由政府专卖。北宋时,实行盐税法,除蚕盐、两税盐钱外,还推行商运法和官卖法,后改行钞盐法。这些措施都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使抑商政策有所松动,因此本题选择C选项。A选项从材料中无法得出;B选项错误,与材料反映的内容相违背;D选项说法错误,材料中政府发放通行证反映了政府对此的控制。17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的理解
39、分析能力。从材料“操于私人,今日为有田之自耕农,明日即可变为佃耕之佃户”说明宋代土地所有权转移比较频繁的,故A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土地所有权的变化,BC两项不符合题意;D项非材料反映的主体意思,排除。18 【答案】D【解析】当时的手工业并没有向机器生产转变的迹象是由当时社会经济决定的。明清时期,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导地位,再加上统治者实行海禁和闭关锁国政策,市场狭小,缺乏技术革新的动力,故D项正确。A选项说法错误,宋应星的天工开物是技术总结性的书籍,否定了A选项的说法;B选项和C选项不是“最合理的”解释。19 【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据材料中“聚居城郭者十之四五,聚居市镇者十之三四,散
40、处乡村者十之一二”反映了明清时期在城市居住人口增加,据所学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农村人口不断地流向城市,是市民阶层有了相当大的数量,又由于从业者的分化,雇佣劳动有了可能,均符合题意,故A项正确。20 【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手工业的发展。根据材料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材料强调的是收蚕、烘煮等手工业领域的专业化生产问题,选C是符合题意的,正确;材料强调的是专业化生产而非手工工场普遍建立,选项A不符合题意,排除;明末仍然是重农抑商,农业生产地位并未降低,选项B不符合题意,排除;材料不涉及资本主义萌芽方面的信息,选项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本题选C。21【答案】D【解析】材料没有明显
41、说明政府推行重农抑商的措施,故A项错误;材料中都是记载传统的农产品和手工业品的交易,商品范围并没有扩大,故B项错误;材料“虽处以严刑而不能禁也”说明政府不能垄断经营活动,故C项错误;表格中三则材料描述的市场交易均是“以物易物”,钱币交易“不入市”,这样说明此时商业发展呈现出衰退的状况,故D项正确。22【答案】D【解析】本题题干中问的是内在的原因,A选项和C选项都是外部对中国的影响,不属于内在原因,故排除。B选项说法错误,康雍乾时期中国的工商业发展良好,经济空前繁荣,否定了这一观点。当时中国的“重农抑商”政策抑制了内部商业的发展,“海禁”限制了对外贸易,这是没有形成强大的扫荡旧经济基础的革命性变
42、化的重要内在因素,因此本题选择D选项。回答本题关键之处就是分清楚什么是内部因素,什么是外部因素,抓住这一点利用排除法很容易就锁定答案。本题中涉及到的是内部因素,也就是发展过程中自身的问题,由此便可以排除两项外部因素,使解题变得更加简单。23【答案】D【解析】 我国封建经济是不断向前发展的,排除A;贵族经济的基础是井田制,但是随着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因此“由先秦到汉初是贵族经济”说法不当,排除B;材料的转型是强调古代经济形态受政治强势干预,故排除C,选D。24 【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的能力。依据材料中“16世纪以后,马尼拉大帆船满载中国商品,从马
43、尼拉(位于菲律宾)横渡太平洋,前往美洲。这种贸易持续了二百多年”的信息说明与新航路开辟中的航海家麦哲伦环球航行有关。故选D项。25 【答案】C【解析】 材料反映新航路开辟后,通过殖民掠夺,黄金大量流入西班牙。这些黄金流入西班牙,导致物价飞涨,货币贬值,引起价格革命。价格革命加速了封建制度的衰落和资本主义的发展,故选C。由于西班牙从殖民掠夺的财富没有转化为资本,因此西班牙没有发生工业革命,也没有成为世界霸主,排除A、B;新航路开辟使得贸易中心由地中海区域转移到大西洋沿岸,但不能说西班牙成为世界市场中心,排除D。26 【答案】D【解析】全球商品流通与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故A项错误;
44、区域资源优势互补与亚非拉美许多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故B项错误;亚非拉美国家注重发展民族经济,与该地区形成的单一经济无关,故C项错误;欧美列强大力推行殖民主义政策,亚非拉美许多地区成为其原料产地,因而生产单一经济作物,形成单一经济,故D项正确。26 【答案】B【解析】从材料“新市场将大大刺激英国工业的发展。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许多流民将成为繁忙的工匠。”说明B正确。材料反映的是殖民扩张带来就业机会,没有指出提供了大量自由劳动力,故A不正确。工业革命发生在18世纪,故C不正确。“英国的雇佣机会将增多”说明不是有利于殖民地人民就业,故D不正确。28 【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信息“制成品和建设
45、项目(如铁路)”可知这一情况应出现于工业革命后,A错误。印度供给原料,英国输出工业制成品和资本,英印之间并不是平等贸易,B错误。C项材料信息没有体现。根据材料信息“印度供应原料给英国,印度得到制成品和资本”可知英印通过市场纽带形成紧密联系。故此最佳答案为D。29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本题反映出的是工业革命带来的影响,工业革命使得工厂得到发展,需要大量的劳动力来进行生产,因此劳动力成本增加,因此本题选择B选项。A选项错误,工业革命的根本原因是生产力的发展,题干是工业革命的影响;C选项错误,圈地运动是资本主义原始积累阶段,不符合时间要求;D选项无法解释煤炭价格低廉的
46、现象。点睛:回答本题就是要解释材料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我们在遇到一些材料的时候往往搞不清楚这种现象出现的原因,这就会造成解题的盲目。在找寻事件出现的原因时,可以从时间出现的背景来分析,分析时代的大背景往往会找出相关线索。此外要注意就事论事,从材料本身出发。30 【答案】C【解析】由题干材料可知中国出茶时,有很大外国商人前来购买,说明中国卷入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A项正确;“夷见头春茶至者少,由故倍其值以买之”可以看出外商干预中国茶的价格,B项正确;由题干材料可以看出中国茶在市场上销售,说明中国农副产品日益商品化,D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民族资产阶级,也没有体现向外商妥协,故本题答案选C项。31
47、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经济结构变动的相关知识。题干中提到鸦片战争前长沙商业出售国内土特产,鸦片战争后,外国商品在中国倾销,挤占中国市场,中国传统工商业受到严重冲击。土特产店变为“洋货铺”,说明中国传统商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冲击,故A项正确;工商业不是自然经济的内容,故B项错误;题干中强调传统商业受西方资本主义的冲击和影响,故C项错误;题干没有反映西方商业经营观念的影响,故D项错误。综上所述,本题正确答案为A。32 【答案】C【解析】依据题干时间1902年,当时实业救国思潮影响民族工业发展,故A项错误;甲午战争之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办厂的限制,推动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故B项错误;欧
48、洲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是在一战期间(19141918),与题目时间不符,故C项正确;外商企业获利的刺激是促进民族工业发展因素,故D项错误。33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解读史料获取信息能力,材料中“习兵战不如习商战”;唐廷枢脱离怡和洋行加入轮船招商局后,想方设法“去损伤这些外国公司”说明当时民族意识危机严重,故B项正确;A没有提及;C中没有体现洋务思想;D中是19世纪末期。34 【答案】B【解析】 由材料“制造枪弹、火轮”和“欲制洋人欲求自强之道”,可见以曾国藩为代表的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目的是自强,故选B。虽然材料时间信息正处于太平天国运动期间,但材料没有体现剿灭太平天国的信息
49、,排除A;材料没有涉及军事改革,排除C;安庆内军械所属于军事企业,目的是谋国强,排除D。35 【答案】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材料的能力。材料给出的是清朝时期的成就,而且提到的是“三十年和平发展的自救运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个运动是洋务运动,所以选择C选项,排除B选项。材料没有表现出自然经济解体与经济结构转变的内容,故排除A、D选项。36 【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从材料中容闳的主张我们就可以看出,他特别注重国家主义,因此反映出的就是民用企业对外国帝国主义的一种反抗,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A选项材料没有体现;B选项与此无关;C选项材料没有体现。容闳,广东
50、香山县南屏村(今珠海市南屏镇)人,中国近代著名的教育家、外交家和社会活动家。容闳是第一个毕业于美国耶鲁大学的中国留学生,是中国留学生事业的先驱,被誉为中国留学生之父。37 【答案】A【解析】解答本题注意关键信息“1935年” 。当时我国处于半殖民半封建社会,正处于列强经济压迫,排除,故排除C、D。当时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与国家政权相结合,巧取豪夺,所以“全盘之统制”反而便利于官僚资本势力的发展,排除,故排除B。故选A。38 【答案】C【解析】关税提高会对对外贸易和商品进口造成一定的不利影响,故A项错误;关税提高有可能限制国际贸易的发展,故B项错误;关税提高可以使进口商品在国内市场的价格优
51、势减弱,从而保护了民族经济发展,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对关税自主运动的影响,故D项错误。此时恰逢西方国家出现经济危机,抬高关税有利于保护国内市场,促进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这种做法在历史上多次出现。如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的国家贸易保护主义,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爆发时期,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抬高关税,以减少外国商品的进口,从而缓和经济危机。但是它也会导致国际市场受到了很大的限制。正是因为如此,二战后美国建议设立了关贸总协定,之后发展为世贸组织。39 【答案】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的是获取和解读表格信息的能力。材料“1941年”和“1935年”,“冶炼业”、“机械金属业”发展迅速,这些说明
52、了抗战期间,民族工业的生产是为了满足军事斗争的需要,故D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冶炼和机械金属业发展的目的,不是单单轻工业发展衰退和工业结构的变化的问题,故AB项错误;材料中没体现遭受日军破坏的状况,故C项排除。40【答案】D 【解析】工厂内迁并没有改变工厂的所有制,故A项错误;据所学抗战期间的主要任务是抗日而不是民主革命,故B项错误;据所学,全民族抗战对抗战的最终胜利起了决定作用,故C项错误;根据材料“工厂内迁的提案以机器、纺织为主”可知内地工厂增加,沿海工厂减少,一定程度改变全国工业布局,故D项正确。41 【答案】D【解析】鸦片战争后,近代中国的经济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联系所学知识,表现主要有:
53、自然经济开始瓦解(耕织分离,农产品日益商品化),洋务经济出现,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中国逐渐沦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故正确,中“开始”错误,排除含的选项。本题关键要明确鸦片战争后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的史实,另外注意用词的准确性,比如,开始、完全、彻底、全部等,题中“农村商品开始交流到城市市场”说法错误。42 【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对材料信息的理解能力。从材料“惟择一、二大宗实业为一私人或一公司所不能举办,规划经营,以引起人民之兴趣。余悉听之民办”可以看出张謇希望能够民营的实业,皆由民营公司办理。故选A。 官营工商业并非禁止,而是隶属工商部的停办,排除BD;C项材料未体现,排除。故选A。43 【
54、答案】A【解析】 根据题干材料中的“此辫与我相守五十年,一旦截之,不无恋恋”,可排除B、C、D三项。根据材料中的“只可降心从众”可知,他是出于无奈被迫剪辫。故A项正确。【名师点睛】解题的关键是抓住有效信息“只可降心从众矣”进行判断。本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是民国初年,政府颁布法令断发易服,体现了反清革命色彩。44 【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能力。改历改元与“反清复明”无关,最后建立的是中华民国,并不是恢复明朝,所以错误。这种变化主要是为了适应世界的规律,而且要突出与原来的不同,破除原有的思想的束缚,所以正确。原有的农历是我们民族的特色,所以这种改变谈不上彰显民族诉求,所以错误。综
55、合来看,本题选择B选项。45【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甲午战后铁路事业发展迅速是对材料的直接表述,不是导致材料现象的原因,故A项错误;甲午战后列强对华的侵略方式发生变化,大量在中国投资建厂兴修铁路,导致中国铁路事业发展,但不是导致“其中中国向外国贷款修建和自筹修建的铁路占54%”的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从中国自行修建铁路,可知是中国逐渐认识到铁路的重要性,是思想观念变化导致的,故C项正确;近代中国铁路虽然有所发展,但仍未普及,故铁路成为人们出行的主要方式与史实不符,故D项错误。 46 【答案】A【解析】通过题干中“有目不忍见,口不忍言者”、“大家妇女,习而行之,了不知耻”可知作者对于上海地区
56、的服饰不能接受,这充分反映出作者思想的保守,故选A项;题干中仅是提及上海地区,没有涉及其他地区,不能扩大为民国时期社会风气的开放,排除B项;题干仅是涉及上海地区服饰的变化,没有提及其他地区的情况,不能推论出上海的服饰引领全国的潮流,排除C项;仅根据“衫则”、“袖则”等信息,不能推断出当时的女性盲目崇洋,排除D项。 二、非选择题(47+48题16分,49+50题15分,共31分)(一)(16分)47原因:山西位于游牧文明与农耕文明的交汇处,是国家政治、军事重地,有利于经济交流;晋商主动寻求国家法律和政策的保护;晋商经营领域广泛,善于经营管理;国家统一,社会安定,政府重视;商品经济发展,国内市场兴
57、起。(8分)补充答案:特定的文化思维;合伙经营、凝聚力强(与“善于经营管理”同)。48不同:职能:晋商是民间地域性商人群体。荷兰东印度公司具有国家职能,拥有政治、经济、文化和颁布法律等权力。(4分)性质:晋商的经营是封建经济结构下的商业活动。荷兰东印度公司的商业贸易活动伴随着殖民扩张和掠夺,并具有近代商业的性质。(4分)(二)(15分)49特点:生产区和生活区严格分离;具有严格的管理制度;工人被异化为机器的奴隶。积极影响:推动了机器的普及;促进了城市化的发展;催生了近代企业管理制度。(7分)50原因:第二次科技革命推动了社会生产力的提高;资本主义社会化大生产的需要;市场激烈竞争的促进;追求最大规模效益的推动。(4分)变化:由分散生产到兼并集中;由家庭企业到现代股份公司。(4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