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温馨提示: 此套题为Word版,请按住Ctrl,滑动鼠标滚轴,调节合适的观看比例,答案解析附后。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关键能力融会贯通能力1内力作用与地表形态(2019江苏高考)下图为某次地质野外考察时拍摄的照片。照片中界面M之上的“甲”是一水平岩层,界面M之下的“乙”是一向斜,“丙”是地表沟谷,N是岩层层面。读图完成(1)、(2)题。(1)界面M反映的地质含义不同于N的是 ()A.沉积物变化B.古气候变化C.古环境变化D.构造运动变化(2)该区域 ()A.甲抬升前持续接受沉积B.乙形成时代晚于甲岩层C.乙形成后经历长期侵蚀D.丙是背斜受侵蚀的结果【解析】(1)选D,(2)选C。第(1)
2、题,由材料和图片可知,M上部的岩层是水平的,M下部的岩层是弯曲的,因此M表达的地质含义和N不同就在于弯曲岩层经过地壳的挤压形成了褶皱,而上部的岩层主要以外力作用为主,如沉积作用,因此水平方向的岩层是没有经过挤压作用的;无法看出古气候的变化和古环境的变化,通过岩层的顺序只可以判断地壳运动的变化,而沉积物的变化也无法判断。第(2)题,岩层位于下方的先沉积,位于上方的后沉积,因此乙形成的时代要早于甲岩层;从图中可以看出乙的岩层覆盖相对密集,外表有明显的侵蚀痕迹,而且最上部的岩层并不是连续的,因此乙形成之后,经历了长期的侵蚀过程;甲是水平岩层和弯曲岩层分界面,因此甲在抬升之前经历了外力作用的侵蚀,形成
3、了剥蚀面,因此并不是持续地接受沉积;丙是地表的沟谷,而且此处不一定是背斜,有可能只是单纯地表受到流水的侵蚀而形成,也有可能是由于内力作用发生断裂而形成的沟谷,无法判断其形成原因。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突破3A.地层B.地质构造C.背斜D.向斜(2)突破5A.判断岩层位置关系B.判断形成顺序C.分析大气环境D.研究生物群落种类答案:(1)BD(2)AB突破1地壳运动是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内力运动类型水平运动垂直运动岩层运动方向地壳运动方向平行于地表,使岩层发生水平位移和弯曲变化地壳运动方向垂直于地表,使岩层发生大规模的隆起和凹陷对地
4、形的影响形成断裂带和褶皱山脉常形成高原、断块山及盆地和平原等地貌举例东非大裂谷、喜马拉雅山脉台湾海峡的形成、意大利那不勒斯湾海岸的变迁相互关系它们相伴发生;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区域,两者常有主次之分;就全球而言,地壳运动以水平运动为主、垂直运动为辅突破2岩浆活动和变质作用塑造地表形态的内力作用对地表形态的塑造举例岩浆活动岩浆侵入到岩石圈上部或喷出地表岩浆喷出冷凝形成火山火山地貌,如富士山、夏威夷群岛、五大连池变质作用岩石在一定温度、压力下发生变质不能直接塑造地表形态突破3常见的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从形态上岩层一般向上拱起岩层一般向下弯曲岩层受力断裂并沿断裂面有明显的相对位移从岩层的新老关系上中
5、心部分岩层较老,两翼岩层较新中心部分岩层较新,两翼岩层较老图示突破4断层的判断方法判断某一构造是不是断层的依据有两个:一是看岩体是不是受力产生破裂;二是看沿断裂面两侧岩块是否有明显的错动、位移。只有同时具备这两个条件的才是断层,若只有破裂但无位移则不能算作断层而仅为断裂。突破5地质构造对地表形态的影响地质构造褶皱断层背斜向斜未侵蚀地貌常形成山岭常形成谷地或盆地大断层,常形成裂谷或陡崖,如东非大裂谷。断层一侧上升的岩块,常成为块状山或高地,如华山、庐山、泰山;另一侧相对下降的岩块,常形成谷地或低地,如渭河平原、汾河谷地;沿断层线常发育成沟谷,有时有泉、湖泊出露侵蚀后地貌背斜顶部受张力,常被侵蚀成
6、谷地向斜槽部受挤压,不易被侵蚀,常形成山岭图示突破6研究地质构造的实践意义地质构造在工程选址、找水、找矿等方面具有重要实践意义,可通过下图进行理解。(2020烟台模拟)地形变速率是指每年地表产生变形变位的速度,下图为我国南方局部地区地形等变速率线(mm/年)图。完成1、2题。1.与西侧相比,台湾东侧地壳上升速率较快的主要原因是()A.流水沉积较快B.风力沉积较快C.火山喷发强烈D.地壳抬升较快2.受地形变化影响,图示河流河口地区可能()A.三角洲面积缩小B.地表趋于崎岖不平C.河流下切更强烈D.海水侵蚀作用增强【解析】1选D,2选D。第1题,与西侧相比,台湾东侧地壳上升速率较快的主要原因是东侧
7、位于板块消亡边界,地壳抬升较快。沉积形成在地势低洼地区,不是地壳上升速率较快的原因。火山喷发强烈形成火山地貌,不是地壳上升。第2题,受地形变化影响,河流落差会减小,流速减慢,搬运能力减弱,携带到河口的泥沙减少,图示河流河口地区海水侵蚀作用可能会增强。三角洲可能向内陆移动,面积不一定缩小。地表趋于平坦。河流下切减弱。读等高线、地质剖面图(单位:m),完成3、4题。3.图示发生的构造运动先后顺序为()A.褶皱沉积断层B.沉积断层褶皱C.沉积褶皱断层D.断层褶皱沉积4.图中地形的成因可能是()岩层挤压,槽部紧实,难以侵蚀岩层挤压拱起形成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岩浆喷发冷却成山A.B.C.D.【解析】3选C,
8、4选B。第3题,图示岩层有明显的分层现象(T、J两层地层界线),则岩层为沉积层;图示地层界线发生弯曲,说明有褶皱现象;J岩层发生断裂、错动,说明褶皱后发生断层。故先后顺序为沉积作用形成沉积层,然后挤压形成褶皱,断裂错位形成断层。第4题,由等高线数值及分布,可判断为山地;地层界线向上弯曲说明有挤压拱起过程;挤压出现断裂,使断块错动抬升成山。图示信息不能体现岩浆喷发。下图为某地区地质构造示意图。据此完成5、6题。5.图中()A.断层形成时间早于地层B.形成的内力作用相同C.受到挤压后隆起形成山地D.岩层断裂之后相对下降6.关于图中a、b、c、d四处说法正确的是()A.a处地质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
9、B.b处的岩石致密坚硬可用作优质石材C.c处有河流流经适宜建坝蓄水D.d处地貌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解析】5选D,6选A。第5题,图中断层将地层切断,说明形成时间晚于地层;形成的内力作用是变质作用,形成的内力作用是岩浆活动;是岩浆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山地;岩层属于断裂之后相对下降的一侧。第6题,图中a处地质构造是背斜构造,具有良好储油气条件;b处的岩石是喷出岩,多气孔;c处是断层构造,岩层不稳固,不适宜建坝蓄水;d处是喀斯特地貌,由流水溶蚀作用形成。【加固训练】下图为某一出露地表的岩石,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f为断层。B岩层中有三叶虫(5.6亿2.4亿年)化石,E岩层中有恐龙(2.3亿年6
10、500万年)化石,F层中有火山灰层T,T层中矿物的形成距今约300万年。据此完成(1)、(2)题。(1)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则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A.都为东北-西南走向B.都为西北-东南走向C.西北-东南走向、东北-西南走向D.东北-西南走向、西北-东南走向(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形成T层之后B.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前C.a处岩石年龄最老,b处岩石年龄最新D.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解析】(1)选C,(2)选D。第(1)题,由材料信息可知,AF为沉积岩,G为花岗岩,
11、f为断层,岩层的走向为岩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断层的走向为断层面与水平面交线的延伸方向,因此图中岩层AE和断层f的走向分别为西北-东南走向和东北-西南走向。第(2)题,花岗岩是侵入岩,所以先是岩浆侵入,然后地壳抬升,露出地表,被外力作用风化、侵蚀、搬运,最后形成该地貌,花岗岩G侵入在火山喷发形成T层之前,断层f发生在花岗岩G侵入之后,花岗岩G的地质年龄可能为1 400万年。能力2外力作用与地表形态1.(2019全国卷)霍林河发源于大兴安岭,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山前平原河段多年断流。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据此完成(1
12、)、(2)题。(1)修建水库前,营造该地区山前平原地表形态的力主要来自()A.构造运动B.流水C.冰川D.风(2)断流期间,山前平原上的洼地增多增大是由于()A.地面沉降B.流水侵蚀C.风力侵蚀D.冻融塌陷【解析】(1)选B,(2)选C。第(1)题,根据材料信息可知,修建水库前河流为山前半干旱区及部分半湿润区的平原带来了流水及泥沙,泥沙堆积形成山前平原,据此判断山前平原主要是流水的堆积作用形成。构造运动会使地表变得高低起伏,难以形成平原。冰川作用主要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碛平原(呈波状)等,与山前平原形态不符;风力的作用一般会形成风蚀地貌和风积地貌,诸如沙丘之类。第(2)题,从材料可知,出
13、现断流是受上游修建水库和灌溉的影响,且出现了多年断流。该区域为半干旱及半湿润区,断流后河流水量减少,地下水水位降低,平原沙滩裸露,易受风力侵蚀作用形成洼地。2.(2019天津高考)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在图1所示贺兰山东麓,部分沟谷两侧的岩壁上有历代先民凿刻的岩画(图2中甲所示)。长期以来,沟谷两侧岩石的破损对岩画构成了威胁。当地哪些自然条件导致了岩石破损严重?【解析】该题属于条件分析类题,题干中的关键词为“岩石破损”,解题方向为“自然条件”,可从气候(温度、降水、光照)、天气、地形地势、植被、自然灾害等方面分析回答。答案:昼夜温差大;多风沙天气;降水集中;岩壁陡峭;多地震。(答出三点即可)瞄
14、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1)突破1A.风力堆积作用B.流水堆积作用C.冰川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1.(2)突破2A.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B.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C.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D.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2突破1A.风力侵蚀作用B.风力堆积作用C.流水堆积作用D.流水侵蚀作用答案:1.(1)B1.(2)A2.AD突破1不同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及分布外力作用形成的地貌形态分布地区风化作用使地表岩石破坏,碎屑物残留在地表,形成风化壳(注:土壤是在风化壳的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普遍(例:花岗岩的球状风化)侵蚀作用风力侵蚀
15、风力吹蚀和磨蚀,戈壁、风蚀洼地、风蚀柱、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地貌干旱、半干旱地区(例:雅丹地貌)流水侵蚀侵蚀使河谷加深加宽,“V”形谷,使坡面破碎,形成沟壑纵横的地表形态。“红色沙漠”“石漠化”湿润、半湿润地区(例:长江三峡、黄土高原地表)溶蚀形成漏斗、地下暗河、溶洞、石林、峰林等喀斯特地貌,一般地表崎岖,地表水易渗漏可溶性岩石(如石灰岩)分布地区(例:桂林山水、路南石林)冰川侵蚀形成冰斗、角峰、“U”形谷、冰蚀平原、冰蚀洼地冰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例:挪威峡湾、中欧-东欧平原)海浪侵蚀形成海蚀柱、海蚀崖、海蚀拱桥、海蚀穴、海蚀平台等海蚀地貌滨海地带堆积作用冰川堆积杂乱堆积、形成冰碛地貌冰
16、川分布的高山和高纬度地区流水堆积形成冲积扇(出山口)、三角洲(河口)、冲积平原(中下游)颗粒大、密度大的先沉积;颗粒小,密度小的后沉积(具有明显的分选性)出山口和河流的中下游(如:黄河三角洲、恒河平原等)风力堆积形成沙丘和沙漠边缘的黄土堆积干旱内陆及邻近地区海浪堆积形成沙滩等海岸地貌滨海地带突破2不同外力作用的空间分布规律及形成的地貌 (1)不同区域的主导外力作用不同。干旱、半干旱地区以风力作用为主,多风力侵蚀地貌和风力堆积地貌。湿润、半湿润地区流水作用显著,多流水侵蚀地貌和流水堆积地貌。高山地区多冰川作用,多角峰、冰斗、“U”形谷、冰碛丘陵等地貌。沿海地区多海浪作用,常见海蚀柱、海蚀崖和沙滩
17、等地貌。(2)同一种外力作用在不同区域形成不同的地貌。风力作用:在风的源地附近,以侵蚀作用为主,形成风蚀蘑菇、风蚀城堡等;在风力搬运途中,风力减弱会形成沙丘、黄土堆积地貌等。流水作用:上游侵蚀,中游搬运,下游堆积。因此,上游为高山峡谷,中游河道变宽,下游为冲积平原、河口三角洲、冲积岛等。越南下龙湾约有3 000个岩石岛屿和土岛,伸出海面的锯齿状石灰岩柱为典型景观,因酷似中国的桂林山水,被称为“海上桂林”。读图,完成1、2题。1.关于该处景观形成过程的说法正确的是()A.岩层沉积地壳抬升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B.挤压褶皱岩层沉积地壳抬升和海水侵蚀C.岩层沉积海水侵蚀流水溶蚀和地壳抬升D.岩浆侵入岩层
18、沉积流水溶蚀和海水入侵2.下列地理事物的成因与下龙湾相似的是()A.东非大裂谷B.挪威峡湾 C.重庆天坑D.山东泰山【解析】1选A,2选C。第1题,石灰岩是浅海沉积形成的沉积岩,而锯齿状酷似地貌则是流水溶蚀作用形成的。第2题,下龙湾的形成是流水溶蚀形成的喀斯特地貌,与重庆天坑成因相似。(2019泰安模拟)风沙运动是造成流动沙丘土壤风蚀量在不同坡向上差异的原因。下图是某年6月份雅鲁藏布江山南宽谷流动沙丘不同坡向的土壤风蚀状况统计图。沙丘呈南北走向,与河谷主导风向垂直,风向变化是流动沙丘由风蚀作用向风积作用变化的主要原因,风蚀记为负值,风积记为正值。读图完成3、4题。3.图示沙丘风蚀、风积的变化说
19、明()A.沙丘顶的高度不断升高B.6月11日沙丘东坡是迎风坡C.6月26日沙丘西坡是迎风坡D.6月2126日风向发生变化4.6月521日,该地沙丘的移动趋势是()A.向东B.向西C.向南D.向北【解析】3选D,4选A。第3题,图示每日的第一个图例表示沙丘顶,沙丘顶的高度呈波动变化。6月11日沙丘东坡是正值,风积为主,是背风坡。6月26日沙丘西坡是正值,以风积为主,是背风坡。6月2126日风蚀、风积的坡向相反,说明风向发生变化。第4题,6月521日,该地沙丘的东坡是正值,风积为主,是背风坡,说明移动趋势是向东。【加固训练】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
20、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多河道,多次分汊和汇聚构成辫状。读图,完成(1)、(2)题。(1)下列关于扇三角洲的叙述,正确的是()A.一般发育在河流入海口B.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大C.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D.周边水体一定是湖泊(2)关于图中辫状河流的叙述,正确的是()A.以下蚀作用为主,河道较深B.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多河道C.主要由高山冰雪融水补给,流量小D.主要由地下水补给,流量稳定【解析】(1)选C,(2)选B。第(1)题,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一般发育在河流出山口处;扇前缘沉积物颗粒较小;周边水体可能是湖泊、河流。第(2)题,辫状河流多发育在山区或河流上游河段以及冲积扇上
21、,图中辫状河流位于冲积扇上,以侧蚀和堆积作用为主,河道较多、较浅;辫状河流坡降大,多河道,多次分汊和汇聚,流量不稳定。能力3岩石圈的组成与物质循环1.(2016江苏高考改编)下图为地球系统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关于图中、所示箭头代表的地质作用,正确的是()指化学沉积作用指搬运作用指成岩作用指火山喷发作用A.B.C.D.(2)地球内部圈层与大气圈的关系是()A.岩浆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B.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C.沉积岩中一定含有化石D.变质岩中蕴藏有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解析】(1)选D,(2)选B。第(1)题,所示箭头表示一些离子在水的作用下形成岩石,属于化学沉积作
22、用;所示箭头表示沉积物变成沉积岩,应为固结成岩作用;所示箭头为变质岩变成沉积物,应为外力作用;所示箭头为岩浆的一些物质进入大气,是火山喷发作用形成的。第(2)题,岩浆岩包括两种,其中侵入岩(如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而喷出岩多气孔或流纹,不宜作为建筑材料;沉积岩具有层理构造,沉积岩中常含有化石,而不是一定含有化石;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为煤和石油,它们蕴藏在沉积岩中。2.(2018北京高考)下图为某地的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A.甲处的物质主要来源于地壳B.断层发生在花岗岩形成之后C.岩浆侵入可能导致乙处岩石变质D.丙处的溶洞景观由岩浆活动造成【解析】选C。甲处为花岗岩,是岩浆侵入地壳之
23、后冷却凝固形成的,岩浆主要来源于上地幔顶部的软流层;断层顶部的砂岩是完整分布的,说明砂岩是晚于断层形成的,而花岗岩是侵入砂岩之中的,所以断层早于花岗岩的形成;高温岩浆的侵入,可能会导致乙处附近的石灰岩发生变质;丙处的溶洞是石灰岩被水溶蚀之后形成的,与岩浆活动无关。瞄准方向提高效率【知识+方法突破】(勾选本题考查的知识和方法)题号考查的知识和方法1.(1)突破3A.冷却凝固箭头指向岩浆岩B.外力作用箭头指向沉积岩C.变质作用箭头指向变质岩D.重熔再生箭头指向岩浆1.(2)突破1A.岩石的特点B.岩石的用途C.岩石的代表D.岩石中的矿产2突破2A.沉积岩新老关系的判断B.岩浆岩新老关系的判断C.变
24、质岩新老关系的判断D.海底岩石新老关系的判断答案:1.(1)AB(2)ABCD2.BC突破1三大类岩石的特点和用途类型代表岩石特点常见矿产用途举例岩浆岩侵入岩花岗岩矿物结晶颗粒较大内生矿床:金属矿产(金、银、铜、铁、铅、锌、镍等)及金刚石、水晶等花岗岩是坚固、美观的建筑材料喷出岩玄武岩矿物结晶颗粒细小,有的有流纹或气孔沉积岩砾岩、砂岩、页岩、石灰岩层理构造,常含有化石外生矿床:煤、石油、天然气等石灰岩是建筑材料和化工原料,钾盐是化工原料;煤、石油是当今世界最重要的能源变质岩大理岩、板岩片理构造变质矿床:大理岩、玉石等大理岩是建筑材料突破2根据岩层新老关系判断岩石岩层新老关系判断沉积岩沉积岩是受
25、沉积作用而形成的,因而一般规律是岩层年龄越老,其位置越靠下,岩层年龄越新,其位置越靠上(接近地表)岩浆岩岩浆岩可以按照其与沉积岩的位置关系来判断。喷出岩的形成晚于其所切穿的岩层,侵入岩晚于其所在的岩层变质岩变质岩是在变质作用下形成的,多受岩浆活动的影响,因而变质岩的形成晚于其相邻的岩浆岩海底岩石如果是海底岩石,则离海岭越近,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小,离海岭越远,其形成的地质年龄越大;注意进行上述判断时参照的必须是同一个海岭突破3各类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的判读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是展示岩石圈物质循环、三大类岩石相互转化过程的图示。岩石圈物质循环图类型多种多样,但都是说明岩浆、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之间的
26、循环关系,这种关系实质就是内、外力作用。常见类型如下:(1)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判断三大类岩石和岩浆,大致可以用进出箭头的多少来区分:岩浆:三进一出。岩浆岩:一进三出。变质岩和沉积岩:二进二出。(注:沉积物指向的一定是沉积岩。)(2)判断箭头含义。指向岩浆岩的箭头冷却凝固,是内力作用。指向沉积岩的箭头风化、侵蚀、搬运、堆积、固结成岩作用,是外力作用。指向变质岩的箭头变质作用,是内力作用。指向岩浆的箭头重熔再生,是内力作用。(2019北京模拟)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是世界最大的整体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等。图1为澳大利亚艾尔斯岩石景观图,图2为岩石圈物质循环示意图,读图回答1、2题。1.艾尔
27、斯岩石的主要岩石类型是图2中的()A.甲B.乙C.丙D.丁2.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其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A.B.C.D.【解析】1选D,2选A。第1题,艾尔斯岩石其主要成分是砾岩、砂岩,因此它是沉积岩,沉积岩是由沉积物形成的,因此丁代表沉积岩,甲是喷出岩,乙是侵入岩,丙代表变质岩。第2题,艾尔斯岩石顶部圆滑光亮,四周陡崖上形成了一些自上而下、宽窄不一的沟槽、浅坑是由于长期的风化侵蚀也就是外力作用引起的。代表外力作用,代表变质作用,代表重熔再生作用,代表冷凝作用。【加固训练】(2019赣州模拟)下图为一个岩层剖面,因其中岩层呈香肠形态,
28、故名为石香肠构造。由于不同力学性质互层的岩系受垂直或近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据图完成(1)、(2)题。(1)形成石香肠构造的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A.岩浆活动B.地壳运动C.变质作用D.风化作用(2)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受到强大的压力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火山活动强烈A. B. C. D.【解析】(1)选B,(2)选A。第(1)题,读材料可知,构成平面上呈平行排列的长条状块段。故最主要的地质作用属于地壳运动。第(2)题,读材料可知,形成石香肠构造是由于垂直岩层的挤压,软弱岩层被压向两侧塑性流动,夹在其中强硬岩层不易塑性变形而被拉断。故形成石香肠构造必须具备的条件:不同岩层有韧性差异,正确;受到强大的压力,正确。没有出现明显的断层构造,错误;形成过程中没有火山活动,错误。关闭Word文档返回原板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