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2 ,大小:38.50KB ,
资源ID:39266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266-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旅游与尊严.doc)为本站会员(a****)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kefu@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高中大语文阅读之做人与处世:旅游与尊严.doc

1、旅游与尊严 与朋友游大理与丽江,数日之内,心灵中最大的满足与收获,是在巍山古城中。想不到,在商业炒作由爆而衰的蝴蝶泉之外,存在着这么一座完整的方正的古城。在那里,我们仿佛经历了一个柔和美好的梦中游。 我们一伙文友本来为南诏古迹而来,可对我们产生了强烈冲击的,却是这城中温馨和谐的街市生活,安然自怡的男女老幼。古城门城墙倒还在其次。 目前,中国的一座座城市正在变得一模一样,铺面一律铝合金,冰冷地有些禁锢意味的缺少人性味的落地式铁门。多姿多彩的居家生活趣味盎然的铺面没有了,被清扫到了记忆的死角里。而那些能够唠嗑的,可以随意招呼、询问与聊天的店铺老板与伙计,也无一例外地变成了板着脸的时尚小姐。她随时以

2、商品的价位来挤压着你,所谓的热情与话语俱是冲着“请君解囊”而来的。 终于体味到什么叫“机器人时代”。当你走在大街上,除了按钮,没有多余的说话情绪,除了购物,亦没有一种“逛街”的感觉。难道人们需要的只是一种钱物的交易过程吗? 初进入巍山城,你会以为是在电视剧里,但这不是所谓“拍摄布景”,而是一座真实的有呼吸有生命的美好小城。以古城门为中心,街道纵横整齐,保持了古风的房屋下面,是人们古朴的生活样式。我们络绎踏入这里,见铺前有妇女坐着织毛衣的,有打水冲洗门前空地的 几位长须老人在阳光下围坐,逗着孙子。几位女子在台阶上削红萝卜。看见一伙路人停下,便削出一支干净的递了过来,说:“尝尝,甜的,败火。”见我

3、们掏钱,忙说:“不卖,不卖。”街上的人们说话轻言细语,谦让和睦,我们漫步在这里,没有听到一声刺耳的音响。同时人们秉性含蓄,亦没有听到聒噪不堪的声音。人们更善于用笑,用眼神来表达内心的友好。情有所感,形成人性交流的互动。在这里,你才体味到什么是“路不拾遗”“童叟无欺”,和那种“牧童遥指杏花村”的悠然与天真。我想,这正是费孝通当年考察中所提出来的,一种乡土信誉,仍然维系在这个小城中。 走了这一趟巍山古城,一股莫名的迷恋与慨叹攫住了旅游者的心。一位主编说她要来这里开笔会,一位摄影家说他要以这里为作品出画册。这正是乡土的中国,给每一个人一份乡土的家园情结。在这里你感受着尊严的中国,尊严的乡土,尊严的自

4、己。对自己土地的尊严感、家同情结、乡土生活方式的自豪感和保护意识。这是巍山古城对人的启迪。在这里,没有人受到追赶和逼迫,主客两方都不必扮演“失去尊严的角色”。 由此我想到,人们在旅游中寻找着一种尊严的归宿,而这种尊严正在流失。巍山小城实现了尊严的重获。一个现代人在旅游中要求的是一种自然、人性、历史与文化的复归,一种新鲜而又本源的觅取。好的旅游,就是能够满足这种复归和更新的过程。 然而现代旅游往往又带来一种疲惫以至厌倦的情绪。从“渴望”到实现到失望,甚至失落。我以为,主要原因是旅游地人文文化的流失:一是对原有自然资源的破坏;一是现实的人文现象与历史文化的完全脱节,甚至形成讽刺。很多朋友说起,在孔圣人的礼仪之乡曲阜,就遭到被小贩追逼强买的事情。而在平遥古镇,则一进去立即被叫卖“账本”的人们追逐。古镇无古风,游兴转成空。 我读过一些资料,记载着有的第三世界国家曾禁止对外旅游开放。因为国力悬殊,政府唯恐旅游潮冲击国民自尊心,乞讨与行骗风行,而丧失勤劳朴实,造成道德危机,故宁可不要金钱流来。我深为此苦心所感动。有此苦心,必能发展。而今天的旅游中,确有一种自我失落的危机存在。旅游地人民,若失去了自己骄傲的文化道德传承,旅游资源也就损失大半了。旅游中尊严的归宿与流失,是应当提出来了。

Copyright@ 2020-2024 m.ketangku.com网站版权所有

黑ICP备2024021605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