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92507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4 大小:7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2018高三生物一轮复习课练18 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课练18通过神经系统的调节一、选择题(共10个小题,每小题5分)1(2017湖南四校联考)(基础题)下列有关反射和反射弧的叙述正确的是()A如果反射弧中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刺激效应器就不会做出反应B单细胞原生动物对刺激也能发生反应,这种反应属于反射C膝跳反射、缩手反射的神经中枢在脊髓D最简单的完整的反射活动依靠一个神经元就可完成2(2017贵阳一检)下列关于人体内突触与神经递质的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的种类有:多巴胺、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甘氨酸等B神经递质的作用是引起下一个神经元的兴奋或抑制C神经冲动通过神经递质在突触处进行双向传递D神经冲动通过突触的传递离不开组织液的参与3(20

2、17济南一中质检)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大脑皮层言语区的损伤会导致特有的各种言语活动功能障碍B学习和记忆涉及脑内神经递质的作用以及某些种类蛋白质的合成C当言语区中H区受损时,患者将不会讲话 D长期记忆可能与新突触的建立有关4(2017呼和浩特二中考试)(经典题)如图A表示某时刻神经纤维膜电位状态,图B表示膜内电位随时间变化曲线,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丁区域的膜电位是Na外流形成的B甲区域或丙区域一定是刚恢复为静息状态C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静息电位将变小D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乙处电位可能处于图B中的过程5.(2017安徽六校测试)(亮点题)右图是调节呼吸运动的部分模

3、式图,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a是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图中b是反射弧的传入神经B图中c是呼吸反射的传出神经,与呼吸肌之间没有突触联系C图中神经元和之间的信号变化是电信号化学信号D大脑皮层受损呼吸无法进行6(2017江西重点中学联考)如图为人体某神经调节示意图,有关说法正确的是()A针刺肌肉后,图中电流计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B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钾离子的通透性增加C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到达脊髓中枢,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D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与脊髓中枢内突触的抑制有关7(2017南京模拟)如图是测量神经纤维膜电位变化情况的示意图,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图甲中指针

4、偏转说明膜内外电位不同,测出的是动作电位B图甲中的膜内外电位不同,主要是由于K外流形成的C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会引起指针发生两次方向相反的偏转D图乙中产生的兴奋会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向两侧快速传导8.右图为突触结构模式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处的液体为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特异性识别的物质B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为正电位C在b中发生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D中内容物释放至中主要借助于突触前膜的主动运输9若在图中的c和d两点的细胞膜表面安放电极,中间接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为),当兴奋在神经细胞间传递时,记录仪检测到的结果是()10(2017石家庄模拟)右图是由甲、乙、丙三个神经元(部分)构成

5、的突触结构。神经元兴奋时,Ca2通道开放,使Ca2内流,由此触发突触小泡前移并释放神经递质。据图分析,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与受体结合后,都能引起突触后膜Na通道开放B乙酰胆碱和5羟色胺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相同C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膜电位的变化D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发生变化二、非选择题(共2个小题,每小题12分)11(2017衡水中学一调)(亮点题)牵张反射是指骨骼肌在受到外力牵拉时引起受牵拉的同一肌肉收缩的反射活动。如图表示牵张反射的过程,请分析回答:(1)牵张反射属于_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_。(2)肌肉受牵

6、拉时肌梭兴奋,兴奋以_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兴奋再由传出肌肉,引起收缩,传出神经末梢与肌肉细胞的接头部位类似于突触,兴奋在此部位只能单向传递的原因是_。同时兴奋也经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_调节。(3)举重运动员在比赛中举起杠铃并维持一定的时间,这主要是由于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和传出神经的结果,这说明_。(4)在骨骼肌过度牵拉时,会引起骨骼肌另一种感受器兴奋,通过脊髓中抑制性中间神经元的作用,抑制传出神经的活动,使相应肌肉_,其生理意义是_。12(2017陕西二检)如图甲表示反射弧中三个神经元及其联系,其中表示从树突到胞体,再到轴突及末梢(即一个完整的

7、神经元模式);图乙表示突触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联系图解回答下列问题:(1)图甲中,若代表小腿上的感受器,则(代表神经末梢及其支配的腿上肌肉)称为_,称为_,处共有_个突触。(2)图甲中刺激d点,则除d点外,图中发生兴奋的点还有_、_(用字母表示)。(3)图乙中二氧化碳浓度最高处在哪种细胞器中:_(填名称),该结构的作用是为神经兴奋的传导提供_。(4)手术过程中,使用某种局部麻醉剂,能抑制图乙中_与突触前膜的融合,从而使突触处的信号传导暂时中断。中物质若正常释放,可能使下一个神经元释放_。1(2016课标全国卷)下列与神经细胞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ATP能在神经元线粒体的内膜上产生B神经递质

8、在突触间隙中的移动消耗ATPC突触后膜上受体蛋白的合成需要消耗ATPD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消耗ATP2(2015江苏卷)下图表示当有神经冲动传到神经末梢时,神经递质从突触小泡内释放并作用于突触后膜的机制,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避免被细胞内其他酶系破坏B神经冲动引起神经递质的释放,实现了由电信号向化学信号的转变 C神经递质与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的离子通道开放 D图中离子通道开放后,Na和Cl同时内流3(2015浙江理综)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到一定程度会导致膝反射减弱,下列解释合理的是()A伸肌细胞膜的动作电位不能传播到肌纤维内部B传出神经元去极化时膜对K的

9、通透性增大C兴奋在传入神经元传导过程中逐渐减弱D可兴奋细胞静息膜电位的绝对值增大4(2014重庆理综)获2013年诺贝尔奖的科学家发现了与囊泡运输相关的基因及其表达蛋白的功能,揭示了信号如何引导囊泡精确释放运输物。突触小泡属于囊泡,以下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了能量B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输方式C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了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D突触小泡中运输物的释放受到神经冲动的影响5(2014江苏理综)下列关于神经兴奋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受到刺激时,贮存于突触小泡内的神经递质就会释放出来B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也可能抑制下一神经元

10、C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双向的D神经元细胞膜外Na的内流是形成静息电位的基础6.(2016课标全国卷)乙酰胆碱可作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其合成与释放见示意图。据图回答问题:(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在其合成时,能循环利用的物质是_(填“A”“C”或“E”)。除乙酰胆碱外,生物体内的多巴胺和一氧化氮_(填“能”或“不能”)作为神经递质。(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图中突触小泡内的AC通过_这一跨膜运输方式释放到_,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突触后神经元会表现为持续_。7(2017吉林延边州一模)下列关于兴奋的传导和传递的叙述,正确的是()A神经元特有的基因决定了突触小泡的运

11、输方式 B神经元中的线粒体为突触小泡的运输提供能量C神经元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K外流D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一定会引起突触后膜兴奋8(2017山东实验中学一诊)某神经纤维静息电位的测量装置及结果如下图1所示,图2是将同一测量装置的微电极均置于膜外。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1中膜内的钾离子浓度甲处比乙处低B图2测量装置所测电压为70 mVC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未处理),电流计的指针会发生两次偏转D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处用药物阻断电流通过,则测不到电位变化9(2017河北衡水中学期中)下列有关健康成年人脑功能的描述,正确的是()A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B大脑

12、皮层言语区的V区受损患者不能写字C温度感受器位于下丘脑D下丘脑不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10.(2017山东淄博一中期中)右图为反射弧结构示意图,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由a、b、c、d、e组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B结构的存在保证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C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效应器能产生反应D当以适宜电流刺激时,该处细胞膜内的电位由正转负11(2017河南八市重点高中一模)利用不同的处理使神经纤维上膜电位产生不同的变化,处理方式及作用机理如下:利用药物阻断Na通道;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利用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上述处理方式与下列可能出现的结

13、果对应正确的是()A甲,乙,丙,丁B甲,乙,丙,丁C甲,乙,丙,丁D甲,乙,丙,丁12.(2017河南焦作一模)人的中脑边缘多巴胺系统是脑的“奖赏通路”,通过多巴胺兴奋此处的神经元,传递到脑的“奖赏中枢”,可使人体验到快感,因而多巴胺被认为是引发“奖赏”的神经递质,如图是神经系统调控多巴胺释放的机制,毒品和某些药物能干扰这种调控机制,使人产生对毒品或药物的依赖。 (1)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中,多巴胺储存在_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神经元A上的_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快感。(2)多巴胺释放后,在释放它的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冰毒的主要成分)结合,阻碍多巴胺的

14、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_(填“增加”或“减少”);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_(填“增强”或“减弱”),造成毒品依赖。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_功能。(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氨基丁酸,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_,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_,多巴胺的释放量_。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_,“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课练18通过神经系

15、统的调节1解析:神经调节的结构基础是反射弧,如果反射弧中的任何环节在结构和功能上受损,都不能完成反射活动,但若效应器没有受损,刺激效应器会做出反应;单细胞原生动物对刺激也能发生反应,但该反应不属于反射,属于应激性,反射是多细胞生物才具有的;膝跳反射和缩手反射都属于非条件反射,其神经中枢位于脊髓;最简单的完整的反射活动至少需要两个神经元的参与才能完成。答案:C2解析:多巴胺、肾上腺素、一氧化氮、甘氨酸都可以是神经递质;神经递质通过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特异性结合,引起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神经冲动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神经递质通过突触前膜释放后

16、进入突触间隙,突触间隙内的液体为组织液,神经递质在组织液中运输到达突触后膜,并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答案:C3解析:当人体言语区H区受损时,患者会写,能看懂也会讲话,就是听不懂别人的话。答案:C4解析:丁区域电位表现为内负外正,主要是K外流造成的;若图A中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则甲区域和丙区域刚恢复为静息状态,若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右到左,则动作电位还未传到甲区域和丙区域;将图A神经纤维置于低Na环境中,动作电位将变小;若图A的兴奋传导方向是从左到右,随兴奋的传导,乙区域电位先变为动作电位后逐渐恢复静息电位,则乙区域可能正处在恢复静息电位的过程中,即图B中的过程。答案:D5解析:呼吸中枢在脑干

17、,因此a是呼吸反射的神经中枢,b与感受器相联系,因此为传入神经;传出神经和呼吸肌之间有神经肌肉突触联系;和之间的信号转变是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呼吸中枢在脑干,大脑皮层受损不影响呼吸的进行。答案:A6解析:图中肌肉是效应器,兴奋在反射弧中单向传递,针刺肌肉后,兴奋不能通过电流计,电流计指针不发生偏转;感受器产生兴奋主要是因为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对钠离子的通透性增加,导致钠离子内流,引起膜电位发生逆转,形成动作电位;针刺手指皮肤后,兴奋传到大脑皮层,经过分析综合产生痛觉;针刺取血时未出现缩手反射,说明位于脊髓的低级中枢受大脑皮层高级中枢的调控,使脊髓中枢内的突触受到抑制。答案:D7解析:甲图为静息状

18、态,膜内外电位为内负外正,是静息电位,A错误;静息电位的形成主要是由K外流造成的,B正确;图乙中刺激神经纤维当兴奋传至电流表一极时,两极间会有电位差,指针会发生一次偏转后回复,兴奋传至电流表另一极时,指针会发生一次反向偏转后回复,C正确;在神经纤维上,兴奋以局部电流的形式双向传导,D正确。答案:A8解析:图中是突触小泡,是突触间隙,是突触后膜上的递质受体。突触间隙内充满组织液,传递兴奋时含有能被受体特异性识别的神经递质,A正确;中内容物使b兴奋时,兴奋处膜外由正电位变为负电位,B错误;兴奋传到突触后膜时,突触后膜发生化学信号电信号的转变,C错误;神经递质释放至突触间隙中的方式为胞吐,主要借助于

19、突触前膜的流动性,D错误。答案:A9解析:据图可以看出,兴奋是由c点所在神经元传递到d点所在神经元的。当两个神经细胞处于静息状态时,c点和d点的细胞膜外均为正电位,记录仪无电流通过,指针不偏转;当c点所在神经元兴奋时,c点的细胞膜外为负电位,而d点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记录仪电流右进左出,记为;当c点恢复为静息电位时,记录议指针也恢复到中间0位置;当兴奋传递到d点时,d点的细胞膜外为负电位,c点的细胞膜外为正电位,记录仪电流左进右出,记为;当d点恢复为静息电位时,记录仪指针又恢复到中间0位置。又由于兴奋在神经元之间传递存在突触延搁,所以整个过程中,测得的两个神经元之间细胞膜外表面电位差示意图应如

20、D项所示。答案:D10解析:由图示信息可知,乙酰胆碱是兴奋性递质,能够改变突触后膜对Na的通透性,而5羟色胺是抑制性递质,不会引起Na通道开放,两者在突触后膜上的受体不相同;由题图可知,乙酰胆碱的受体位于乙神经元膜上,若某种抗体与乙酰胆碱受体结合,会影响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不会影响甲神经元;若甲神经元上的Ca2通道被抑制,会影响其释放兴奋性递质,因而不会引起乙神经元膜电位变化。答案:C11解析:(1)牵张反射属于非条件反射,其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2)肌梭产生的兴奋以电信号的形式沿传入神经传到神经中枢;由于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因而在突触处只能单向传递;兴奋经传出神

21、经引起肌肉收缩的同时又经传出神经引起肌梭再兴奋,使肌肉收缩更有力,这种调节机制属于正反馈调节。(3)由图可知,和传出神经与脊髓中神经中枢连接,脊髓属于低级神经中枢,大脑是高级神经中枢,大脑发出的冲动能作用于和传出神经,说明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4)根据上述分析,传出神经兴奋时可引起肌肉收缩,则抑制传出神经的活动会使相应肌肉舒张,以防止肌肉过度收缩受到损伤。答案:(1)非条件脊髓(2)电信号(或神经冲动)神经递质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作用于突触后膜正反馈(或反馈)(3)高级神经中枢可以调控低级神经中枢(4)舒张防止肌肉受到损伤12解析:(1)效应器由传出神经末梢和它所支配的肌肉或腺体

22、构成,因此称为效应器。联系传入神经和传出神经,为神经中枢。两个神经元之间相互联系即形成突触,处共有3个突触。(2)兴奋在神经纤维上能双向传导,因此,刺激d点,兴奋能传至c;兴奋在突触处是单向传递的,只能从突触前膜所在的神经元传递到突触后膜所在的神经元,因此,刺激d点,兴奋能传至e点,但不能传至a、b点。(3)在线粒体中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二阶段时产生二氧化碳,因此,线粒体中二氧化碳的浓度较高。线粒体中产生的ATP能为神经冲动的传导提供能量。(4)为突触小泡,其中物质为神经递质,正常释放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若中为兴奋性递质,则可使下一个神经元释放神经递质。答案:(1)效应器神经中枢3(2)c

23、e(3)线粒体能量(ATP)(4)突触小泡神经递质加餐练1解析:线粒体内膜上进行有氧呼吸的第三阶段,可产生ATP,A正确;突触间隙中的组织液属于细胞外液,神经递质通过扩散的方式在突触间隙中移动,不需要消耗ATP,B错误;蛋白质的合成需要消耗ATP,C正确;神经细胞兴奋后恢复为静息状态的过程中有K外流和排钠吸钾(钠钾泵)过程,其中后者为逆浓度梯度运输,需要消耗ATP,D正确。 答案:B2解析:神经递质存在于突触小泡内,可因突触小泡膜的保护而避免被细胞内水解酶等破坏,A正确;神经递质经突触前膜释放,实现电信号化学信号的转变,B正确;根据题图可以看出,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可引起突触后膜上相应

24、离子通道开放,C正确;若神经递质为兴奋性神经递质,则引起Na通道开放,Na内流,若神经递质为抑制性神经递质,则引起Cl内流,D错误。答案:D3解析:静息电位的产生主要是K的外流所致,血液中K浓度急性降低,使神经细胞外K浓度下降,K外流增多,静息膜电位绝对值增大,当受刺激时,就可能导致Na内流不足以引起内负外正电位的逆转或动作电位值偏小的情况发生,D正确。答案:D4解析:突触小泡的运输所消耗能量主要来自线粒体,A正确;神经元与其他体细胞一样含有本物种的全套遗传物质,B错误;神经递质的释放位置是由突触前膜的特定蛋白决定的,C正确;突触小体产生兴奋时,突触小泡中的神经递质才会由突触前膜释放,D正确。

25、答案:B5解析:神经元受到的刺激需达到一定强度时,才能引起神经元的兴奋,A错误;神经递质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可使下一个神经元兴奋或抑制,B正确;由于突触的存在,兴奋在反射弧中的传导是单向的,C错误;神经元细胞膜静息电位的形成与膜内K外流有关,D错误。答案:B6解析:(1)图中AC表示乙酰胆碱,B表示ADP和Pi,E表示ATP。据图可知,AC在突触间隙中,被D酶催化分解成A和C,其中,C又被突触前膜吸收回突触小体中,重新与A反应生成AC,由此可知C能循环利用。神经递质种类很多,主要有乙酰胆碱、多巴胺、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羟色胺、氨基酸类、一氧化氮等。(2)当兴奋传到神经末梢时,突触小泡

26、内的神经递质通过胞吐方式释放到突触间隙中,再到达突触后膜。(3)若由于某种原因使D酶失活,则与突触后膜上受体结合的AC将无法分解,会导致受体持续受AC刺激,从而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答案:(1)C能(2)胞吐突触间隙(3)兴奋7解析:同一生物体不同体细胞都是由同一个受精卵经有丝分裂形成的,都含有相同的基因,因此神经元没有特有的基因,A项错误;突触小泡在运输时所需的能量由神经元中的线粒体提供,B项正确;神经元动作电位形成的主要原因是Na内流,C项错误;神经递质作用于突触后膜,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或抑制,D项错误。 答案:B8解析:图1为静息状态,甲、乙两处的膜内钾离子浓度相等,A错误;图2

27、中电流计微电极均置于膜外,所测电压应为0 mV,B错误;图2中若在处给予适宜刺激,两微电极处先后发生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偏转两次,C正确;图2中若在处给予刺激,处阻断电流通过,则仅右侧微电极处发生电位变化,电流计指针偏转一次,D错误。答案:C9解析:控制排尿反射的高级神经中枢位于大脑皮层,低级神经中枢位于脊髓,A正确;大脑皮层言语区的V区为视觉性语言中枢,受损后患者不能看懂文字,B错误;温度感受器位于皮肤、黏膜和内脏器官中,C错误;血糖调节中枢位于下丘脑,下丘脑参与血糖平衡的调节、D错误。答案:A10解析:a是感受器、b是传入神经、c是神经中枢、d是传出神经、e是效应器,由a、b、c、d、e组

28、成了一个完整的反射弧,A正确;结构是突触,结构的存在保证了兴奋在两个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B正确;若从处剪断神经纤维,刺激处,兴奋能够传到效应器,效应器能产生反应,C正确;当以适宜电流刺激时,该处细胞膜内的电位应该是“由负转正”,D错误。答案:D11解析:利用药物阻断Na通道,膜外钠离子不能内流,导致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图乙;利用药物阻断K通道,膜内钾离子不能外流,兴奋过后的动作电位不能恢复为静息电位,对应图丙;利用药物打开Cl通道,导致Cl内流,加固了内负外正的静息电位,不能形成动作电位,对应图丁;将神经纤维置于低Na溶液中,受刺激后膜外钠离子内流少,形成的动作电位幅度低,对应图甲。答

29、案:B12解析:(1)多巴胺属于神经递质,储存在突触小泡内,当多巴胺释放后,可与下一个神经元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引发“奖赏中枢”产生快感。(2)突触前膜上有回收多巴胺的转运蛋白,该蛋白可以和甲基苯丙胺结合,阻碍多巴胺的回收,使突触间隙中的多巴胺增加;长期使用冰毒,会使神经元A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当停止使用冰毒时,生理状态下的多巴胺“奖赏”效应减弱,从而造成毒品依赖。多巴胺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3)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还受到抑制性神经元的调控,当抑制性神经元兴奋时,其突触前膜可以释放氨基丁酸,氨基丁酸与突触后膜上的受体结合,使Cl内流,从而使释放多巴胺的神经元受到抑制,多巴胺的释放量减少。抑制性神经元细胞膜上有吗啡的受体,当人长时间过量使用吗啡时,抑制性神经元的兴奋性减弱,抑制性功能降低,最终使得多巴胺释放增加,“奖赏”效应增强;停用时,造成药物依赖。 答案:(1)突触小泡受体(2)增加减弱信息交流(3)内流受到抑制减少多巴胺释放增加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