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微案二传记写了什么人微点突破一概括分析传主成就、事迹所谓概括传主生平事迹、成就、贡献,就是要求归纳、概括传主的生平阶段、主要事迹及其贡献成就,且能作出分析的一种题型,也是课标卷的常见题型之一。设问方式1.在领域取得了哪些方面的成就?请结合全文概括说明。2的事迹主要有哪些?请简要概括。3文章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介绍)的?解题技巧1.先要全面、细致地筛选。筛选是概括、分析的基础。先把正面阐述传主事迹、成就、贡献的语段筛选出来,再注意文中有无细小的信息和其他侧面表现传主事迹的信息。如果有,一定不要遗漏。当信息集中在某一部分时,应划分层次,分层提取;当信息分散在各处时,应做到不遗漏,不重复。具体是:先
2、罗列,再合并(信息同一类的合并在一起)。续表解题技巧2.概括分析传主事迹要特别注意:准确概括有关传主的典型事件。典型事件往往是传主一生的关键所在,能反映他一生中的主要功过,也是考查重心所在。归纳时,要特别注意事件的关键要素:时间、地点、经过、原因、结果,甚至包括影响。抓住富有特色的细节。细节描写是传记主要写人手法之一。通过细节,能反映出传主的个性,分析时不可忽视。3用好“点面结合”答题法。“点面结合”是实用类文本阅读答题中很重要的答题方法,尤其适用于筛选、概括类题目,题干中常有“表现在哪些方面”“哪些方面表现出来”等语句。所谓“点”,就是一个个具体答题点;所谓“面”,就是能够把“点”合并在一起
3、的概括角度。用此法的模式为“先面后点”。答题模板人(通常为传主,可以省略)在时(有时可以没有)地(有时也可以没有)做事。典题演示(2014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后面题目。爱国科学家邓叔群经过清华学堂八年苦读,邓叔群于1923年经考试公费留学美国。同时去的同学大多选择学习外交、银行、军事、法律等专业,只有他不听别人劝告,为了解救贫困的中国农民,一心入读康奈尔大学的农林专业。留学期间,目睹同胞受到种族歧视,这激发了他为国争光的民族自尊心,决心在最短的时间内学到最精湛的科学知识。他不仅主科成绩都是A,而且荣获了全美最高科学荣誉学会颁发的两枚金钥匙证章。正当他博士论文接近完成时,国内岭南大学急需
4、一位植物病理学教授,导师惠凑推荐了他,但建议他完成论文后再回去。邓叔群却认为,学到先进知识报效祖国,正是自己求学的真正目的,于是当即回国。在回国后的十年中,为搜集我国第一手真菌资料,他手提竹篮,攀山入林,一样一样地采集,逐一鉴定,定名分类。他先后研究鉴定的真菌种类达一两千种,分隶于数百个属,其中首次发现的新属5个,新种121个,为世界真菌资源宝库增添了新标本,在世界真菌学史上为我国的真菌科学谱写了重要的第一章,向世界宣告了中国有自己的真菌科学。在世界著名真菌分类学家考尔夫教授总结的康奈尔大学120年来作出突出贡献的41位真菌学家中,他是唯一的东方人。抗战开始不久,为了使自己的研究与国计民生关系
5、更为直接,邓叔群转向了林业研究。他带领助手深入云南、西康、四川一带,勘察森林资源状况。他们冒风雨,顶烈日,忍饥寒,摸清了该地区森林资源的组成、分布、蓄积量及病虫害等情况,绘制了中国的早期林型图,并提出了合理经营、开发和管理原始森林的研究报告,为大后方建设提供了必要的参考。其中森林的材积估算、轮伐期、更新方法、造林方针等,至今仍有参考价值。后来,邓叔群拒绝就任农林部副部长,而在甘肃省建设厅厅长张心一的支持下,举家奔赴甘肃,开始黄河上游水土保持的研究。经过几年艰苦奋斗,成功创办了洮河林场及三个分场,建立了一整套保证森林更新、营造量大于采伐量的制度,创建了以科学的方法经营和管理森林的新模式。邓叔群认
6、为,水利和林、牧之间具有密切关系,要根治黄河水患,就必须三者并重。为保持黄河上游水土、减轻下游灾害,他提出了森林生态平衡理论。1948年,邓叔群当选为中央研究院院士。随后,中央研究院要求全体高级研究人员迁往台湾或去美国。他不仅自己明确表示绝不离开,还动员其他同事共同抵制。他对家人说:“别忘了自己是中国人,要为民族富强奋斗终生。我绝不跟腐败的国民党去台湾,也不去美国。”其实在他内心深处,对共产党抱有希望和向往,愿与民族同甘苦、共命运。后来,他早年的学生沈其益受东北解放区领导委托,特地到上海动员他去东北筹建农学院,他欣然接受邀请,并在半年时间内,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作为沈阳农学院创
7、建总指挥,他辛勤工作,调度有方,快速、高效地完成了建校任务。邓叔群生活简朴,不图物质享受。新中国成立后,他把抗日战争前在南京购建的花园洋房捐献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他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他受林业部委托,举办森林病理学培训班,为各省培训出数十名专业技术骨干。培训结束后,他谢绝巨额酬金,只留一张结业合影作纪念。邓叔群一生的选择,都从人民和祖国的需要出发,他以自己的实际行动,践行着科学报国的理想。(摘编自中国真菌学先驱邓叔群院士)【相关链接】邓叔群(19021970),中国真菌学家。福建福州人。曾任岭南大学、金陵大学、中央大学等校教授,中央研究院研究员。新中国成立后,
8、任沈阳农学院和东北农学院副院长、中科院微生物研究所副所长。中科院学部委员(院士)。主要著作有中国的高等真菌中国的真菌等。(摘自辞海第六版)我自幼被外祖母严氏收养。她教我劳动,晓我勤俭,并以民族英雄岳飞、戚继光、林则徐等人的事迹勉励我;教我做人要坚贞不屈、清正廉洁、光明磊落,这一切促使我从小就立志为中华民族的强盛奋斗终生。(摘自中国科学院院士自述邓叔群)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4分)答: 剖析1.审题干,明题型把题干“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是如何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的”变换一下问法,改为“在国家需要时,邓叔群做了哪些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
9、分忧的事”,就会更明确地确定本题为“概括分析传主事迹”题。2定角度,找对应可以根据时间、地点和工作变化,再根据题干界定的“国家需要时”“主动牺牲个人利益、为国分忧”,寻找相关区域。要点所在段落答案要点第一段留学期间,邓叔群做的事:因岭南大学的需要,在即将毕业时,却中断学业,立即回国。第五段1948年,邓叔群做的事:带病编写出一整套林科大学的教材纲要,并完成了沈阳农学院的建校任务。第六段新中国成立后,邓叔群做的事:捐献花园洋房给国家,还三次主动提出减薪。抗美援朝时,邓叔群做的事:将自己的积蓄捐作军用。1960年,邓叔群做的事:免费培训森林病理专业技术骨干。答案因为岭南大学的需要,中断学业,提前回
10、国效力;带病编写教材纲要,为筹建沈阳农学院辛勤工作;把自家的花园洋房和积蓄捐献给国家,并主动提出减薪;免费为国家培育技术骨干。即学即练(2018成都摸底)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吴光明宪宗成化八年九月三十日,王阳明诞生于余姚一个官宦之家。幼名为“云”,五岁时改名“守仁”,盖取论语“知及之,仁不能守之,虽得之,必失之”之意。阳明十二岁时,开始拜师读书。他经常捧书沉思,思考人生真谛。有一天,他突然问书塾老师:“何为(人生)第一等事?”老师回答说:“惟读书登第耳!”王阳明疑惑地说:“登第恐未为第一等事,或读书学圣贤耳!”这个“读书学圣贤”的心愿,表达了少年王阳明要做圣贤的远大
11、志向。弘治十二年春,阳明二十八岁,第三次参加会试,终于举进士出身。明武宗正德元年,阳明三十五岁。司礼太监刘瑾专权跋扈,结党营私,排斥异己。御史薄彦徽等会同南京给事中戴铣,上疏请诛刘瑾等“八虎”。刘瑾大怒,逮薄、戴等人下诏狱,各杖三十。戴铣竟被杖死狱中。时任兵部主事的王阳明挺身而出,抗疏力救,刘瑾遂逮阳明下诏狱,廷杖四十,贬为贵州龙场驿驿丞。在贬谪龙场期间,王阳明经历了身体与心灵的“百折千难”,但他并未被种种天灾人祸所击垮,而是自强不息,从容应对。面对种种困境,他常常思考“圣人处此,当有何道”的问题。在一个风雨交加的深夜,他突然大彻大悟大学“格物致知”之旨,不禁欢呼雀跃,“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
12、,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这便是所谓“龙场悟道”,其关键在于领悟了“圣人之道,吾性自足”的道理,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这标志着王阳明主体意识的觉醒,也为他日后在讲学中形成良知心学奠定了心灵觉悟的基础。正德五年三月,王阳明经历了两年贬谪生活后被朝廷起用,升为庐陵知县。他以民为本,推行了多项德政,特别是冒着被罢官处分的风险蠲免了困扰境内百姓的苛捐杂税,深得民众拥护。同时,他敦励风俗,推行孝道,以儒家道德人文精神教化民众,使民风归于淳厚。正德十四年六月十四日,宁王朱宸濠在南昌起兵反对朝廷。当时,阳明正奉命到福建途中,仓促闻变,立即回军吉安,调兵“勤王”。在王阳明的精心调度与策划下,竟
13、能“以万余乌合之兵,而破强寇(宁王)十万之众”,这在军事史上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也成就了王阳明立德立功立言“三不朽”和文武双全的历史声名。从正德十二年到十六年,王阳明大多时间在江西赣州和南昌。这段时期,他经历了自贬谪龙场以来人生最艰难险恶的时期,但种种苦难的磨砺,使王阳明的思想升华到一个新高度,促使他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从而完成了阳明学的哲学建构。正如阳明自己总结的:“某于良知之说,从百死千难中得来,非是容易见得到此”“我此良知二字,实千古圣圣相传一点滴骨血也”。阳明良知之教的成型,不仅使其精神境界升华到新的高度,更使他在复杂险恶的政治斗争中气定神闲、宠辱不惊,自立于不败之地。嘉靖六
14、年五月,广西田州土司叛乱,数剿无效,朝廷遂命王阳明进剿“乱贼”。王阳明率师抵达广西以后,对思恩、田州地区瑶族土司的武装反叛采取了安抚为主、罢兵息战的政策。不到半年,即促使其首领卢苏、王受率数万之众竭诚投降,使得迁延数年、屡剿无效的思田之乱宣告平息。广西平乱的战事,前后经历一年多。这一年多来,王阳明以衰病之躯,奔走于炎热潮湿、瘴疠遍布的崇山峻岭,可谓呕心沥血、鞠躬尽瘁。嘉靖七年十月初十日,王阳明向朝廷上了平生最后一道奏疏,说明自己“炎毒益甚、遍身肿毒,喘嗽呕吐”的严重病况,请求朝廷允许他回乡养病,其词悲切。眼见病情日重,他已等不及朝廷的批复了,于是班师北归。于十一月二十五日抵达南安府(今大余县)
15、,二十八日晚,舟停青龙铺水面。二十九日上午,他已处于弥留之际,其弟子周积请问有何遗言,阳明只留下了“此心光明,亦复何言”八个字,瞑目而逝。享年五十七岁。(摘编自吴光王阳明的人生与学问)【相关链接】“先生(王阳明)之学,始泛滥于词章,继而遍读考亭(朱熹)之书,循序格物,顾物理、吾心终判为二,无所得入。于是出入于佛、老者久之。及至(龙场)居夷处困,动心忍性,因念圣人处此更有何道,忽悟格物致知之旨,圣人之道,吾性自足,不假外求。其学凡三变而始得其门。”(黄宗羲明儒学案姚江学案)1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A王阳明先被贬龙场,后困居江西,经受种种苦难的磨砺,始终坚持潜心苦思,终
16、成就了阳明之学。B王阳明为戴铣等挺身而出,仗义执言,与专权跋扈的刘瑾抗争,表现了他坚持正义、无所畏惧的道德勇气。C王阳明提出“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强调虽圣人之道遥不可及,但自我都可追求主体心灵的觉悟。D王阳明临终时留下“此心光明,亦复何言”的遗言,寥寥八字,可视为对王阳明人生与学问的概括。答案C解析由原文第六段“始知圣人之道,吾性自足,向之求理于事物者误也”“其逻辑的结论是求理于心,而非求理于外”,可见选项中“圣人之道遥不可及”错误,圣人之道,就在自性中,并非遥不可及。2下列对文章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王阳明年少时便立下圣贤之志,不愿走入仕途,成年后却历经三次科举而投
17、身官场,奔走四方,颇立功业。B人生的艰难险恶,促使王阳明思想的升华;而思想的升华,更使他气定神闲地面对政治斗争中的复杂险恶。C阳明之学虽为王阳明首创,却是吸纳前人思想精髓所得,他曾学朱熹、佛老,历经艰难,方悟得良知之教。D本文史论结合,选取王阳明人生中的重大事件,展示了明朝这位著名哲学家的人生轨迹和思想行为。答案A解析A“不愿走入仕途”错,王阳明立圣贤之志,但并未排斥仕途。3.王阳明一生有哪些主要成就?请结合文本分类概括。(6分)答: 答案学术方面:创建阳明学,提出了“致良知”的哲学命题;为政方面:治政有方,推行德政与教化;军事方面:平叛得力,创下了以少胜多的奇迹。解析解答本题应抓住题干“一生
18、有哪些主要成就”的要求,着眼全文筛选信息,然后进行归纳概括。文章描述传主,为读者呈现了一个丰满形象,既写了传主的学术成就,也交代了他在政治、军事方面的突出才能。组织答案时,要从这三个方面入手,对信息进行归纳整合。微点突破二概括分析传主形象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是传记类文本考查的一个必考点。因为传记本身就是以写人为主的,其目的就是刻画人物、表现人物。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应建立在对传主事迹概括的基础上。设问方式1.结合材料简要分析传主的性格特点。2这句话表现了传主的个性品质。3传主的精神品质主要表现在哪几个方面?考查角度一是概括分析传主形象的特点、个性或品质;二是要求概括分析传主声誉、评价的支撑材料
19、。分析角度正面:1从事迹(人物的言行)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2从细节描写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3从传主与各方面的关系中概括传主的形象。侧面:1从作者对传主的议论性描述中概括分析传主的形象。2从文章引用的他人对传主的评价中概括分析传主形象。(1)要关注时代、社会、家庭背景下的传主。(2)要理解关系网中的传主。答题模板品行、德性要素(或精神内涵)事实要点。典题演示(2016全国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一代通儒顾炎武顾炎武从科举制度桎梏中挣脱出来后,便一改旧习,自誓“能文不为文人,能讲不为讲师”,力倡“君子之为学,以明道也,以救世也”。为了一抒山河壮怀、广交天下贤哲,也为了摆脱纠缠,躲避豪
20、绅叶方恒的陷害,他以游为隐,将家事稍作安排,便只身出游。最初往来于山东、北京、江苏、浙江之间,自康熙元年起,其游踪扩至河北、河南、山西、陕西。以友人所赠二马二骡载书自随,南北往返,风尘仆仆,行万里路,读万卷书,把自己的后半生献给了著述事业。顾炎武每到一处,必考察当地风土人情、山川地理,如与平日所闻不符,便打开书卷验证。旅途中则在鞍上默诵诸经注疏,偶有遗忘,就翻书温习。据他在书为顾宁人征天下书籍启后回忆,自己曾临泰山,谒十三陵,登恒山,抵太原,“往来曲折二三万里,所览书又得万余卷”。他把所搜集到的地理文献资料一分为二,将有关水利、贡赋、经济、军事部分,编为天下郡国利病书;有关地理沿革、建制、山川
21、、名胜部分,则编为肇域志。日知录是顾炎武的一部读书札记,最能代表他的严谨笃实与学术创新,也反映了他一贯不愿“速于成书,躁于求名”的治学品格。全书共三十二卷,以“明学术,正人心,拨乱世,以兴太平之事”为宗旨,体现了他的学术、政治思想。康熙九年初刻八卷本刊行后,他又不断增改,至康熙十五年,已得手稿二十余卷。顾炎武在该书的题记中说,他从小读书,“每有所得,辄记之。其有不合,时复改定”。一旦发现前人著述中已有类似论说,一律删去。积三十余年,编成此书。取论语子夏之言,命名为日知录,供后人研讨。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他看来,为
22、学不日进则日退,独学无友则孤陋难成。交友是益学进道的重要途径,古人学有所得,未尝不求同志之人,所以,寻友交友构成他为学生涯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他晚年所撰广师,从学术视野、学术贡献、博闻强记、文风雅正、治学态度等方面,对同时代的十位“同学之士”加以称许。其弟子潘耒在日知录序中,盛赞其师足迹半天下,所至交其天下贤豪长者。天下无贤不肖,皆知先生为通儒。顾炎武一生,始终关注“国家治乱之源,生民根本之计”,早年奔走国事,中年谋求匡复,即使暮年独居北方,依旧念念不忘“东土饥荒”“江南水旱”。直到逝世前,病魔缠身,他仍然以“救民水火”
23、为己任。他主张,天生豪杰必有所任,“拯斯人于涂炭,为万世开太平”,正是自己的责任。顾炎武对国家民族前途命运的关注,有其特定的原因,今天看来固然有一定的局限性,但是对于一个旧时代的思想家和学者来说,却是难能可贵的。面对明清交替的现实,顾炎武从历史反思中得出结论:“保天下者,匹夫之贱与有责焉。”后世学者将他的这一思想归纳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成为我们中华民族爱国主义传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颇有道理的。(摘编自陈祖武顾炎武评传)【相关链接】顾炎武(16131682),明清之际思想家、学者。初名绛,字宁人,学者称亭林先生。江苏昆山人。遍游华北,所至访问风俗,搜集材料,学问广博,于国家典制、郡邑掌
24、故、天文仪象、河漕、兵农以及经史百家、音韵训诂之学,都有研究。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著作有日知录天下郡国利病书肇域志音学五书顾亭林诗文集等。(摘自辞海第六版)我生平最敬慕亭林先生为人深信他不但是经师,而且是人师。(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梁启超生平最敬慕顾炎武的为人,认为他不但是经学大师,而且是世人楷模。这是为什么?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6分)答: 剖析1.审题。显然,这是一道概括分析形象题。题干提到的“经学大师”“世人楷模”这两个方面分别指向人物的治学成就和德行,即治学上的态度、方法和成就,德行上的为人处世。回答“为什么”
25、,就是要在原文和“相关链接”中找依据。2从传主的典型事迹中归纳其在治学和德行两方面的特点,如文中的“顾炎武把论语中的博学于文行己有耻作为自己的治学宗旨和处世之道,虚怀若谷,严于律己,注重友情”“在为学交友过程中,他始终推友之长,虚己待人,以友为师,其高尚品格足为后世楷模”“晚年治经侧重考证,开清代朴学风气。反对空谈心、理、性、命,提倡经世致用的实际学问”。3将分散的评价分类整理、归并,分条作答。答案推重“博学于文”“行己有耻”的古训,谦虚谨慎,严于律己。经世致用,学问广博,开一代学术风气。善于推人之长,以友为师,虚怀若谷,博采众长。即学即练(2018西安八校联考)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
26、林海音台湾文学的一道阳光张昌华林海音原先叫含英,最早叫英子。台湾人,生于日本。英子5岁时妈妈抱着她,与爸爸一道萍飘到北平。爸爸英年早逝。25年后(1948年)英子与夫君何凡扶着妈妈,携着、背着、抱着3个孩子,又折回台湾。“少小离家老大还”,一把辛酸两行泪。六口之家蜗居在一间日式住宅的玄关处,于3个榻榻米大的地盘吃饭、办公兼睡觉。作家的林海音,不求属“著述等身”一类。她的小说、散文和童话作品统共不过300万字吧。自1957年起,林海音陆续写回忆童年的小说,惠安馆我们看海去和爸爸的花儿落了等5个短篇。故事各自独立,但在时空、人物、叙述风格上连贯,组成了系列。1960年以城南旧事为书名结集出版,并未
27、引起社会关注。20年后,被内地引进,拍成电影,一夜誉满天下。城南旧事曾在47个国家放映,获过多项国际大奖。若干年后,林海音到内地访问,在公众场合见到导演吴贻弓时说:“我向您鞠躬,因为您使我的名字在内地变得家喻户晓,所以我得向您脱帽三鞠躬!”并真的弯腰致意。城南旧事跨越时代背景,跨越了政治,以委婉温馨的笔触去描写人性和人类的命运,已得到社会一致的认可。林先生是由编辑起步而“发迹”的作家。作家,对她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终身。她早年在北平编世界日报,后来到台湾编国语日报联合日报副刊,继之是文星纯文学月刊和创办纯文学出版社。她在编辑上的建树,绝不亚于其创作。在编“联副”10年期间,使一批台湾本土作
28、家在文坛崭露头角。有人评论“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播种者、培植者,也是一道阳光”。此言并非过誉,确实有许多动人的故事。本土作家钟理和命运坎坷,贫病交加,他的绝大部分作品都是林海音编发的,她着意栽培他。不料,钟理和突然病故。林海音闻讯后,挥泪赶写悼钟理和先生,介绍其苦难的一生,发表在次日的报纸上,不期收到众多读者的悼文和捐款。林海音不分昼夜地为钟理和编书、联系印刷厂、请人设计封面、借款印书,赶在钟理和百日祭时放在供桌上,了却心愿。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之间只有信件交往,却从未谋过面的君子之交淡如水。林先生在文学上有自己的追求。面对通俗低级、充满色情暴力的读物充斥坊间,而真正的文学园地却一片荒芜时,她
29、坐不住了。时已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那时,台湾对二三十年代作品控制出版,几近绝迹,读者见不到。纯文学月刊除了发表浓厚文学味的原创作品外,还辟专栏大胆引介30年代的作家和作品,传承“五四”,弥补当代读者对现代文学脱节的不正常现象。“那时气氛有异,我是硬着胆子找材料发排。管我们的地方,瞪眼每期都看着。”几经坎坷,她为纯文学创出了品牌。1995年,林先生77岁,她已无力继续经营出版社了。有人建议,把这块金字招牌转让、出售。林海音顾虑续办者难以坚持原来风格,不一定能善终,毅然决定停业。她把库存的80000册图书全部捐给图书馆、学
30、校,把所有作品的版权全部归还作者。凡库内有少量存书的,全部送作者。有的作者过意不去,坚持要买。她坚决不肯,“出版社结束了,不是营业,只送不卖。”善始又善终,为纯文学出版社画了一个圆满的句号。林海音是个“比北平人还要北平”的老北京人,她的作品也是一口京腔儿。她深切地眷恋她的第二故乡北京。她非但自己把纯文学出版社的全套样本书捐给北京现代文学馆,还动员其他兄弟出版社也捐,大大地丰富了现代文学馆馆藏。此外,她又提议并牵头,在内地出版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林海音先生2001年11月30日仙逝。英子走了,她的故事以及她的城南旧事将久远地回味在海峡两岸。(原载紫荆杂志
31、,有改动)4下列关于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北京是林海音的人生起点,也是她文学之路的起点,北京对她的文学创作产生了重要影响,因此她的作品具有浓厚的北京味儿。B岁月将林海音磨炼成为一位作家、编辑和出版人,她大半生都致力于对纯文学的坚守,关闭自己的出版社也是她坚守纯文学的表现之一。C林海音是台湾文学的播种者和培植者,文章多处称她为先生,这既表现出作者对她的敬仰之情,也表现出她在台湾文学史上重要的地位。D林海音把生命的大半时间都用于编辑工作,所以她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但是“花香不在多”,一个作家能有一部作品在文学史上留下鸿爪就足够了。答案D解析文章中写道“林先生是由编辑起步而发
32、迹的作家。作家,对她来说是业余,编辑却是终身”。由此可见,“林海音把生命的大半时间都用于编辑工作”与“她的文学作品并不多”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所以D项错误。5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正确的一项是(3分)()A迫于生计,年过半百的林海音还与丈夫及友人创办刊物,这不仅改变了她的生活状况,也是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这种打拼精神是极其可贵的。B文章详细描写了林海音对台湾本土作家钟理和的着意栽培和慷慨相助,不仅能够表现传主的精神品质,而且有力证明了传主是台湾文学的一道阳光。C文中“大胆引介30年代的作家和作品”“我是硬着胆子找材料发排”等叙述,表现出林海音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的性格,也从侧
33、面暗示了台湾文学园地荒芜的原因。D文章中引用了传主自己的一些语言,为作者的观点和看法提供有力的论据,增强了说服力,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升华主题,增强作品语言感染力。答案B解析A项,“迫于生计”和“改变了她的生活状况”于文无据,创办刊物是针对当时台湾低俗读物充斥现象之举。C项,“表现出林海音敢于与邪恶势力作斗争”属于主观臆断,应为表现林海音有胆识、不顾安危的勇气。D项,文中多处引用传主自己的语言,各处的作用不尽相同,如第二段的引用仅仅是表现传主是一个知情真诚、知恩感恩的人,再如第四段的引用是表现传主追求“纯文学”的执着性格和有胆有识、不顾安危的勇气;笼统说成“具有画龙点睛之效,能够升华主题”是
34、不当的。6.从这篇传记中你读出了林海音的哪些优秀品质?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6分)答: 答案淡泊名利:以无私宽广的胸怀为培养台湾本土作家做出了重要贡献。坚持不懈,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致力于改变台湾文坛的不良风气,推动台湾文学的发展,功绩卓著。具有乡恋情怀和民族情怀:以实际行动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尽心尽力。为人谦虚:以温婉细腻的笔触描写人物和人类命运,文学创作深受读者喜爱。忠诚善良,待人厚道:为了推动本土文学的发展,培养本土作家,连未曾谋面的作者都给予了手足和知音般的关怀和相助。解析抓住关键句“她在编辑上的建树,绝不亚于其创作。在编联副10年期间,使一批台湾本土作家在文坛崭露头角”“时已年过半百的她,与丈夫何凡及友人不计风险和利弊,毅然创办了纯文学月刊,为台湾的纯文学发展鸣锣开道”“令人难以置信的,是他们之间只有信件交往,却从未谋过面的君子之交淡如水”“城南旧事跨越时代背景,跨越了政治,以委婉温馨的笔触去描写人性和人类的命运,已得到社会一致的认可”“她又提议并牵头,在内地出版台湾著名作家代表作大系,为海峡两岸文化交流来回奔波,乐此不疲”等分析概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