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包头四中20212022学年度第一学期期中考试高一级年级历史试题一、选择题1. 祖先崇拜是商周时期首要的国家信仰,但是到了战国时期,祖先信仰逐渐被宇宙神或自然神崇拜(尤其是名山大川)取代;另外,祭祀的主要地点则由向先祖献祭的祠庙转到向自然神和宇宙神献祭的室外神坛。这一变化A. 反映先秦思想日趋成熟理性B. 体现了地主阶级的威权构建C. 表明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D. 标志着家天下观念开始出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祖先崇拜作为重要的宗法观念,有利于维护贵族集团的特权和内部团结;春秋战国时期国家信仰转向宇宙神或自然神崇拜,是新兴地主阶级取代旧贵族,建立新的国家权威的重要尝试,B项正确;”
2、日趋成熟理性“的说法不符合史实,排除A项;材料与宗法制分封制开始瓦解无关,排除C项;材料不能得出”开始出现“,排除D项。故选B项。2. 从考古发掘的文物上看,周初,地处边陲的几大诸侯国出土的青铜器,多是周王室的制品,少有封国的器物。迨至西周后期,封国器物不仅数量多,而且制作精美,甚至超过了周王室器物的水平。这表明A. 分封制促进了社会发展B. 分封制度已经瓦解C. 诸侯威胁了王室的权威D. 礼乐制度遭到破坏【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地处边睡的几大诸侯国周初少有封国的器物说明手工业水平落后,西周后期,封国器物数量多制作精美,这是因为分封制促进了中原技术向边疆的传播,促进了手工业的发展
3、,故A项正确;分封制瓦解于春秋战国时期,B项错误;材料只说明了诸侯国青铜器技术的进步,没有体现诸侯国威胁了王室权威,C项错误;材料没有体现礼乐制度遭到破坏,D项错误。3. 祭祀是周代的“国之大事”,在祭祀先祖时,周礼明确规定“支子不祭”,也就说嫡子、庶子没有权力主持祖先祭祀,只有助祭资格,但在春秋战国时期,非宗子出身者纷纷作器主持祭祀先祖。这说明当时A. 分封制开始解体B. 礼崩乐溃的局面正式形成C. 宗法制遭到破坏D. “克己复礼”已刻不容缓【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以及所学知识可知,原本没有祭祀权力的庶子在春秋战国时期可以主持祭祀,这说明原有的维系等级制度的宗法制遭到了破坏,C项正
4、确;材料体现的是以嫡长子继承为核心的宗法制的解体,与分封制无关,排除A项;礼崩乐坏是渐进的,并没有具体事件标志礼崩乐溃的局面正式形成,排除B项;春秋战国时期的礼崩乐坏是时代进步的副产品,因此克己复礼恢复旧制度是违反历史发展趋势的,排除D项。故选C项。4. 周天子以姬姓大宗的身份对“得自于天”的土地和权力进行再分配,而姬姓贵族则根据与周王血缘关系亲疏远近,分别得到大小不等的权力与土地。这说明西周时()A. 政治关系必须服从宗法关系B. 宗法制依托分封制扩散C. 血缘亲疏是分封的唯一依据D. 分封制以宗法制为基础【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题干提到周天子分封是依据其姬姓大宗的身份,而姬姓贵族
5、分封则是依据与周王血缘关系的亲疏远近,所以可得出西周的分封制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也就是以宗法制为基础的,D项正确;题干提到的是西周的政治关系以血缘关系即宗法关系为基础,而不是必须服从宗法关系,排除A项;题干提到的是宗法制作为分封制的基础而存在,而不是依托分封制扩散,排除B项;西周分封的对象有王族、功臣和先代贵族,其中的功臣和先代贵族都不是依靠血缘关系来分封的,所以血缘分封不是分封的唯一依据,排除C项。故选D项。【点睛】5. 周幽王废嫡立庶后,政局动荡,幽王被弑春秋初年,郑国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争夺王位,失败后逃往共地。据此可知,当时A. 宗法制顺应时代潮流B. 共叔段认识到宗法制弊端C. 旧制度
6、面临着新挑战D. 统治阶层致力于社会变革【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周幽王废嫡立庶”“幽王被弑”“郑国共叔段与其兄郑庄公争夺王位”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材料反映出西周末年、春秋初年,废嫡立庶、兄弟争夺王位等现象频出,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的宗法制度不断受到挑战,趋于崩溃,这说明了旧制度面临着新挑战,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是宗法制遭到破坏,排除A项;材料反映的是共叔段破坏了宗法制,而不是共叔段对宗法制的认识,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废嫡立庶、兄弟争夺王位等现象,没有体现统治阶层改革的意愿,排除D项。故选C项。6. 战国时期,各诸侯国的变法都在不同程度上对贵族世袭制有过冲击,但以战功裂土封爵仍是
7、一种普遍的社会观念。即便是经过商鞅变法、改革最彻底的秦国和此后的秦汉,这种价值取向也是十分盛行的。这反映出当时A. 郡县制推行的条件尚未成熟B. 军功封爵制度开始实行C. 军功地主投身基层社会治理D. 分封观念依然根深蒂固【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在战国、秦汉时期,人们以“战功裂土封爵”为价值追求,追求自己功业荣耀和留给子孙后代遗产,反映了当时分封观念依然根深蒂固,D项正确;秦朝推行郡县制顺应了历史潮流,郡县制在全国推广,选项与题意无关,排除A项;军功封爵早于战国时期就已经实行,排除B项;材料反映了分封观念依然根深蒂固,“军功地主投身基层治理”不符合题意,排除C项。故选D项。7.
8、 史记载“至秦有天下,悉纳六国礼仪,采择其善,虽不合圣制,其尊君抑臣,朝廷济济,依古以来”。这表明A. 秦王完成统一不合圣制B. 秦朝完全继承六国礼仪C. 六国与秦朝廷人才济济D. 六国拥有尊君抑臣传统【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理解历史材料的能力。材料中“至秦有天下,悉纳六国礼仪,采择其善,其尊君抑臣,依古以来等内容体现出六国有尊君抑臣的传统,故选择D选项;材料强调尊君抑臣的传统,而不是统一的影响,排除A项;B项太绝对,排除B项;材料没有体现人才,排除C项。故选D项。8. 从周王的“天下共主”到秦始皇“皇权至上”的变化反映了A. 集体统治到君主专制的转变B. 贵族政治到官僚政治
9、的过渡C. 诸侯割据到国家统一的实现D. 地方分权到中央集权的建立【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材料主要反映从西周的王权发展到秦朝的皇权,体现了国家治理体系的发展变迁,即由贵族政治发展到官僚政治,B项正确;西周不是集体统治而是地方贵族和周王共治,排除A项;诸侯割据与西周史实不符,排除C项;地方分权与材料的“天下共主”不符,排除D项。故选B项。9. 有学者说:“秦王政相信秦之所以能兴起、兼并六国是赖祖先神灵的护佑秦并六国,置祖庙于天下之中,似乎有意以此证明他们得以王天下的根据和凭借。”由此可知,秦朝A. 完成了先人统一天下梦想B. 尊崇宗庙蕴含着政治意义C. 政权的神秘色彩比较浓厚D. 借助
10、神灵来维护政治统治【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本题以作者对秦统一六国的认识为背景材料,考查秦朝的政治文化,肯在考查考生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同时体现了对唯物史现、时空现念、历史解释、家国情怀学科素养的考查。思路点接由材料中“赖祖先神灵的护佑”“置祖庙于天下之中”“证明他们得以王天下的根据和凭借”可知,秦朝强调宗庙的重要性,是为了强调祖先的产庇护对秦一及政权建立的重要性,B项正确。材料并非强调秦始皇的功绩,A项排除;材料并非强调政权的性质及维护统治,C、D两项均排除。故选B项。10. 据公羊传言,秦人立君不以嫡庶长幼,“惟择勇猛者立之”自秦襄公至秦穆公九代国君,以长子继位者
11、仅有武公、宣公二人。这反映出秦国A. 率先建立集权体制B. 尚武的文化传统C. 未受宗法制影响D. 王位传承的稳固【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材料“秦人立君不以嫡庶长幼,惟择勇猛者立之”可知,秦国在选择国君时注重勇猛,不以嫡庶长幼为依据,体现了秦国尚武的文化传统,所以B正确;材料未涉及集权体制,所以A错误;根据材料“以长子继位者仅有武公、宣公二人”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宗法制对秦国有影响,“未受”说法错误,所以C错误;材料无法体现王位传承是否稳固,所以D错误。11. 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在全国推行郡县制,郡权分于太守、郡尉和郡丞。东汉时,郡太守都由中央委派,“并省诸郡都尉,并职于太守”,只有在
12、有军务的郡才设置郡尉。这一变化可能导致A. 地方行政效率下降B. 郡县制度遭到破坏C. 地方割据因素增强D. 地方军务完全废弛【答案】C【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并省诸郡都尉,并职于太守”“只有在有军务的郡才设置郡尉”,可知东汉时期的郡县制打破了秦以来郡守、郡尉和郡丞相互制约的现状,导致郡守权力集中,反映了东汉时期地方权力扩大的现实,C项正确;将地方权力集中于郡守体现了精简机构,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排除A项;东汉时期只是改变了郡县长官的设置,但是郡县制的垂直管理框架依然存在,排除B项;“只有在有军务的郡才设置郡尉”说明郡尉依然存在,说明地方军务并未完全废弛,排除D项。故选C项。12. 在秦王朝
13、,皇帝是绝对的主宰,最高皇权与三代以内的家庭结合,父家长与皇帝直接合一,排除了旧的宗法制度对皇权的约束,从宗族的家天下走向家庭的家天下,从重王室宗族转到重皇帝、皇帝家庭。这表明秦朝( )A. 君主至上的地位逐渐形成B. 父系家长制开始处于统治地位C. 中央对地方实现垂直管理D. 实现了最高权力向君主的集中【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根据材料信息“父家长与皇帝直接合一”“排除了旧的宗法制度对皇权的约束”“从重王室宗族转到重皇帝、皇帝家庭”可知,秦朝最高权力从宗族向君主集中,故本题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最高权力由宗族向君主的集中,而非君主至上的地位,排除A项;材料无法反映出父系家长制开始处于统
14、治地位,排除B项;“中央对地方实现垂直管理”与材料主旨无关,排除C项。故选D项。13. 汉初曾颁布酎金律,规定在祭祀天地、社稷、宗庙时,诸侯们要捐献一定数量的黄金。在汉武帝元鼎五年(前112年)祭祀宗庙时,汉武帝借口诸侯贡献的黄金不合要求而“夺爵者百六人”。这体现了汉武帝时期A. 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B. 地方上开始大规模削藩C. 朝廷收回了地方铸币权D. 中央威信得到明显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能够利用汉初耐金律中的规定,借口捐献的黄金不符合要求,一次性削夺百余诸侯的爵位,说明汉武帝时期中央威信得到了明显提高,D项正确;材料没有说明当时地方上实行郡国并行制,A项错误;
15、材料不能说明汉代地方上“开始”大规模削藩是在汉武帝时期,B项错误;材料与朝廷收回地方铸币权无关,C项错误。14. 秦汉两代朝廷非常重视道路的建设。秦兼并六国之后,建立了以咸阳为中心的道路交通网;西汉武帝时,在秦成果的基础上,开辟了通向西南、西域、夜郎等地的交通道路;东汉的都城洛阳则是“处于中土,平夷洞达,万方幅凑”的交通枢纽。这些成就的取得A. 保证了秦汉商品经济的高度发展B. 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C. 得益于加强中央集权的政治需要D. 确保了中央对地方的绝对领导权【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材料所给内容,学生能够看出秦汉在交通建设方面的共性,即交通成网,都城为中心。能够进行
16、如此庞大的交通建设,其目的在政府加强对地方控制的需要,故选C;保证秦汉商品经济高度发展与史实不符,排除A;“说明交通是秦汉地方治理的核心”夸大了交通建设在国家生活中的地位,与史实不符,排除B;交通建设有助于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但无法确保,程度不合理,排除D。15. 吕思勉指出古代中国封建有四次反动:第一次是项羽复辟六国贵族的封建制度;第二次是刘邦的封建;第三次是西晋封建司马氏宗室为诸侯王;第四次是朱元璋封他二十几个儿子为藩王。这种现象说明A.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不断强化B. 分封制日益发展完善C. 利用宗室是强化皇权的主要手段D. 血缘政治的深远影响【答案】D【解析】【详解】据题意可知,秦朝虽然废
17、除了分封制,但之后还出现了四次封建的反动,这说明以血缘为中心的分封制对后世的影响深远,故选D;封建的出现不利于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强化,排除A;分封制在西周之后已经被废除,排除B;利用宗室只是强化皇权的手段之一,而非主要手段,排除C。16. 柳芳氏族传记载,隋代实行分科取士政策之后,时人称此举导致了“士无乡里,里无衣冠,人无廉耻,士族乱而庶人僭矣”。这说明科举制的实施A. 扩大了隋朝的统治基础B. 彻底的打击了士族势力C. 导致了隋朝的迅速灭亡D. 推动了社会生活世俗化【答案】A【解析】【详解】材料的意识是隋代废除乡举里选、迁徙士族离乡。隋朝开始采用科举考试选拔官员,导致世家大族垄断政治的特权被
18、打破,下层平民可以凭借才学参加考试做官,进而扩大统治基础,因此A正确;B说法过于绝对,排除;科举制有利于巩固统治,C排除;材料与社会生活世俗化无关,D排除。故选A。17. 朝集制度,始于唐初,本是地方政府定期委派朝集使向中央上贡物品、汇报治情,唐玄宗开元年间规定朝集使还要“校吏能(考察地方官员治理能力)”和“举贤良”。这一变化表明,唐玄宗时A. 国家治理能力得到提升B. 官吏腐败现象得到根治C. 选官方式开辟了新途径D. 中央加强了对地方监察【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说明唐玄宗加强了对地方吏治的整饬和吏才的选拔,这有利于地方吏治清明和行政效率的提高,提升了国家治理能力,A项正确;材
19、料中的变化有利于防止地方官吏腐败,但不能根治腐败现象,排除B项;材料中的举措针对的是地方官员,不能说明选官方式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中的朝集使并非监察官员,是地方派往中央的汇报人员,不能说明加强了对地方监察,排除D项。18. 在中国古代,皇后的废立一度是“国家大事”,并产生了外戚干政现象。直到唐高宗时,皇帝听从李勣的意见,把皇后废立作为皇帝“家事”处理,废王皇后,立武则天为皇后,并贬黜其舅父长孙无忌,才基本告一段落。这种变化反映了A. 皇权不断加强的历史趋势B. “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 世家大族特权地位被打破D. 中央集权得到进一步加强【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材料强调皇后的废立是
20、与外戚干政现象联系在一起的,外戚干政会威胁皇权,唐高宗的做法有消除外戚干政的目的,体现了皇权的加强,A项正确;“家天下”观念体现的是王位的继承,与材料对象无关,排除B项;C项把外戚等同于世家大族,排除;D项中“中央集权的加强”指的是加强对地方的管理和控制,与材料不符。故选A项。19. 如表是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据此可知不同时期学者对安史之乱爆发原因的评论( )评论者评论者评论内容(节选)颜真卿(唐代大臣)天宝以后,李林甫威权日盛上意不下宣,下意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也。全唐文)司马光(宋代史家)李林甫为杜边帅为相之路,乃奏言:“文臣为将,怯当矢石,不若用寒唆(农
21、耕者)胡人”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卒使禄山倾覆天下,皆出于林甫专宠固位之谋也。(资治通鉴)赵翼(清代史家及玄宗平内难,开元之始几于家给人足,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王寿南(近代学者)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怠,惟耽乐之从酿成大祸而不知。(廿二史劄记)A. 安史之乱源于李林甫专宠误国B. 唐玄宗耽于美色导致安史之乱爆发C. 安禄山手握重兵终致叛乱窃权D. 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李林甫威权日盛上意不下宣,下意不上达,所以渐致潼关之祸,皆权臣误主也”“上悦其言,始用安禄山。”“而一杨贵妃足以败之”“尽由于女宠,然色荒志怠,惟耽乐之从”可得出四则材料都强调安史之乱的发生
22、与李林甫、安禄山、杨贵妃有关,即政策缺陷与用人不当引发藩镇叛乱,D项正确;A项符合材料一,排除A项;B项符合材料三四,排除B项;C项符合材料二,排除C项。故选D项。20. 下图为唐代告身(官员接受官职的凭证)书写格式示意图。该图说明唐代告身由中书省和门下省官员共同草拟在皇帝画可同意后交门下省审议最终由尚书省的官员签署并颁下可体现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A. B. C. D. 【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示意图中签名机构可知,这里涉及的是三省六部制的运作机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中书省负责起草,门下省负责审议,尚书省负责执行,三省相互牵制又分工配合,D项正确,排除A、B、C项。故选D项。21. 唐
23、代曾多次官修姓氏书,用博古通今的名儒修撰姓氏谱录。贞观十二年,氏族志修成,仍列时任六品官的山东士族崔民干为第一等。李世民看后大为不满,遂命重新刊定,强调“欲崇重今朝冠冕”,而非血统或郡望。这反映出李世民意在A. 防范名儒操纵朝政B. 重新划定等级阶层C. 打击士族政治权力D. 杜绝官僚政治流弊【答案】B【解析】【详解】根据“欲崇重今朝冠冕,而非血统或郡望”等信息可知,李世民意图打破按照血统或郡望排定姓氏等级的传统,由此可知他想重新划定等级阶层,故选B;李世民意在重新划定等级阶层,并不是为了防范名儒操纵朝政和打击士族政治权力,更不是杜绝官僚政治流弊,排除ACD。22. 据史载,唐太宗曾经让臣下清
24、点隋亡后留下的仓库,没有想到,经过隋末唐初数年战争,库存量竟然足以让唐朝老百姓不用劳动也可以使用好多年。据此,隋朝短命而亡的最大教训是A. 赋繁役重激化矛盾B. 国富而不与民共享C. 穷兵黩武暴政而亡D. 统治者志大而才疏【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隋朝国家财力丰富,却短命而亡,说明隋朝国家富裕,而不能与人民共享,造成阶级矛盾尖锐,引发农民起义,这是隋朝灭亡留下的深刻教训,故选B;AC两项材料信息无法体现,排除;材料信息无法体现隋朝统治者志大才疏,排除D。【点睛】23. 宋朝实行科举制,通过分科考试的办法选拔官员。同时,也实行“恩荫制”,因为长辈有功劳和爵位,就给予晚辈在人学和当官方面的
25、特殊待遇。“恩荫制”的实行A. 受崇文抑武风气的影响B. 拖垮了宋朝财政系统C. 与科举选材原则相匹配D. 着眼于拉拢官僚集团【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宋代选官制度有科举制和恩荫制,其中恩荫制是给长辈有功劳和爵位的完备特殊待遇,其目的是拉拢官僚集团,故选D项;材料与崇文抑武无关,排除A项;材料不涉及财政方面,排除B项;恩荫制与科举制选才原则并不匹配,排除C项。故选D项。24. 苏轼曾言:“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所收者天下莫不以为法,所弃者天下莫不以为戒。昔祖宗之朝,崇尚辞律,则诗赋之士曲尽其巧,自嘉祐以来,以古文为贵,则策论盛行于世,而诗赋几至于熄。何者?利之所在,人无不化。”苏轼
26、意在强调A. 科举制改变了诗歌在宋朝的地位B. 科举制反映了宋朝的风俗习惯C. 科举制体现了宋朝考试的功利性D. 科举制形成了宋朝的读书风尚【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历史材料的理解。根据材料中“夫科场之文,风俗所系,利之所在,人无不化”可知,苏轼强调导致诗词歌赋地位的变化,读书风气等变化的主要原因是人们追功逐利,C项正确。根据材料“诗赋几至于熄。何者?利之所在,人无不化”可知,苏轼强调的是人们的功利性导致了诗歌地位的下降,而不是科举制,A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宋朝的风俗习惯,B项排除;材料并未涉及科举制对宋朝读书风尚的影响,D项排除。故选C项。25. 明初曾沿袭元朝行省制,后设
27、承宣布政使、提刑按察使、都指挥使,称为三司,作为省级行政区最高机关,但事权不一、互不隶属,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又相继设置了总督、巡抚之职,位于三司之上,到清朝时督抚制度被进一步固定下来。这主要反映了A. 行省制度遭到破坏B. 皇帝的权力被削弱C. 地方管理渐趋强化D. 官僚体制日益完备【答案】C【解析】【详解】明初的三司体制不利于提高地方行政效率,不利于弹压地方;于是中央政府又相继设置了总督、巡抚之职,位于三司之上,清承明制,这说明督抚制度有助于加强对地方的管理,C项正确;明清时期本质上依然实行的是行省制,排除A项;题干涉及的是地方行政制度的变化,与皇权强化无关,排除B项;通过材料信息无法得出
28、官僚体制完备的结论,排除D项。故选C项。26. 明万历四年,巡按辽东御史刘台上疏称:“自内阁大学士张居正专政以来,每每自道,必曰吾相天下,何事不可作止?何人不可进退?夫其进退人也,威逼人也,宰相之实也。”据此可知A. 内阁首辅等同于宰相B. 内阁掌控人事大权C. 内阁的权势有所扩大D. 内阁成为行政机构【答案】C【解析】【详解】材料中明朝官员认为内阁首辅张居正虽没有宰相之名,但在权威上却有宰相之实,这说明张居正时期,内阁的权势有所扩大,故选C;明朝的内阁始终不是中央一级的法定行政机构,其首辅的权职并不等同于宰相,故排除A;材料反映出张居正执政时会影响人事进退,但人事大权掌控在皇帝手中,故排除B
29、;明朝内阁只是皇帝的顾问机构,始终不是法定的行政机构,故排除D。27. 传统相权可分为“决策”和“执行”。明中期之后,内阁通过“票拟”参与国家重大决策,但不能控制法定最高执行机构六部。万历年间,内阁首辅张居正在内阁之下设立六科给事中,以此监察六部行政,间接获取执行权。据此可知,张居正改革A. 使得内阁有效制衡皇权B. 有利于中央行政效率提高C. 让首辅实质上掌握相权D. 推动了君主专制达到顶峰【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张居正控制六部,决策和执行能够协调,可以提高行政效率,B项正确;但内阁的权力非法定,张居正控制六部的手段也不是制度化的,而是一种权谋,所以内阁不是实质上的宰相,也不能制衡
30、皇权,A、C两项错误;君主专制达到顶峰在清朝军机处设立之后,D项错误。故选B项。28. 清前期逐渐形成了内阁与军机处双轨辅政模式。内阁承担常规公开性政务的执行,军机处则开展谕旨草拟、官员任免、议奏密折、参赞军务等机密政务。这一事务分工有利于( )A. 限制皇权高度集中B. 六部行政权的加强C. 强化官僚贵族特权D. 行政效率的提高【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内阁承担常规公开性政务的执行,军机处则开展谕旨草拟、官员任免、议奏密折、参赞军务等机密政务。”可得出内阁与军机处形成明确的分工,这样有利于提高行政效率,D项正确;军机处有利于加强皇权,排除A项;材料没有体现六部的权力变化,排除B项;清代
31、早已经是官僚政治,这一分工并不会加强贵族特权,排除C项。故选D项。29. 如图再现了每年冬至节清宫例行的八旗官兵滑冰活动的场景。这一作品冰嬉图(乾隆时期)A. 显示宫廷画的神韵意趣B. 透露清代军事训练松弛C. 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D. 反映清朝宫廷生活奢靡【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依据史实,早在宋代,我国就已经有了滑冰运动(“冰嬉”)。这项“冰嬉”运动延续了几个朝代经久不衰,到了清朝已经成了民间普遍的文体娱乐活动。八旗官兵主要由满、汉、蒙三个民族构成,多民族共同参与该运动,体现民族间的民俗交融,C正确;追求神韵意趣是文人画的特征,宫廷画呈现出雍容华贵、吉祥、富丽堂皇的特点,A排除;嬉
32、戏图不属于军事训练,因此不能由此得出清朝军事训练废弛,排除B;生活奢靡与滑冰活动无关,排除D。30. 对下表解读正确的是朝代制度后果秦郡县制汉初郡国并行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刺史唐节度使藩镇割据宋文官任知州,设转运使统管财政元行省制A. 君主专制制度不断强化B. 文人治国利于国家稳定C. 地方割据势力不断发展D. 中央集权制度探索前行【答案】D【解析】【详解】根据材料可知,秦朝实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集权,但是汉唐时期实行郡国并行制和设置节度使,导致地方割据,此后宋元通过重用文官、实行行省制,解决了中央集权和地方割据问题,说明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在探索中前行,D正确;题干内容涉及的是中央和地方的
33、关系,排除A;题干主旨并不是文人治国,排除B;C与题干信息不符,排除。二、非选择题31.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中国古代社会中,政治统治一直保持着中央集权,社会管理却相对分散,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当地事务。士绅多是有声望并且有钱有势的人,通过他们的威望和人际关系来影响地方事务。他们既参与统治过程也参与决策过程,很多有关公共福祉的事情如赈灾、修路等都有士绅的参与甚至负责,涉及到政府主要职能的诉讼,也会因为士绅的介入由公堂转为民间。士绅阶层的影响力与地方政府权力影响力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共同维系着大一统国家的治理。摘编自齐惠中国古代协商政治的特质材料二 乡绅是中国明清
34、时期活跃于乡村中的一个重要而特殊的社会阶层,拥有国家所赋予的法定特权,明代政府不仅规定乡绅本人可免除徭役,且可惠及其家庭。这就产生了一种“非正式权力”。这种非正式权力与官僚的正式权力之间既有着密切的联系,又相互区别,并彼此形成制约。明清时期的乡绅主要是这样一种社会力量的代表者,在当时社会生活中发挥重要功能,使国家与社会之间保持一种动态的平衡。他们如同一个“缓冲带”,减少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摩擦,增强着社会结构的弹性,使一个庞大的帝国机器得以灵活的运转。摘编自徐祖澜乡绅之治与国家权力(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中国古代乡绅治理的特点。(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中国古代乡绅治理
35、的意义。【答案】(1)特点:参与基层决策与治理;个人威望和人际关系影响明显;与地方政府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参与面广。 (2)意义:节约了行政开支;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了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解析】【详解】(1)特点:根据“以士绅为代表的地方精英与地方政府共同管理当地事务。士绅多是有声望并且有钱有势的人,通过他们的威望和人际关系来影响地方事务。他们既参与统治过程也参与决策过程”参与基层决策与治理;个人威望和人际关系影响明显;根据“很多有关公共福祉的事情如赈灾、修路等都有士绅的参与甚至负责,涉及到政府主要职能的诉讼,也会因为士绅的介入由公堂转为民间。士绅阶层的影响力与地方
36、政府权力影响力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得出与地方政府相互依存又彼此制约;参与面广。(2)意义:根据“他们如同一个缓冲带,减少着国家与社会之间的摩擦,增强着社会结构的弹性,使一个庞大的帝国机器得以灵活的运转”并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古代乡绅治理的意义在于节约了行政开支;强化了对基层的控制;推动了乡村经济文化的发展;促进了乡村社会的稳定。32.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 魏晋南北朝时期,九品中正选拔制的实行,最初还是德才、学识、家世三个标准并重。由于九品中正选拔制在选拔程序、选拔对象、选拔细则等方面缺乏规范化和制度化,加之选拔过程缺少监督,使得官员选拔过程中黑幕重重,腐败滋生,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实际
37、上到了中后期,家世成了官员选拔唯一标准,实际上又回到了以世卿血缘关系为标准的时代。摘编自周新军我国古代官员选拔标准的历史变迁材料二 为了改进以往各朝的官员选拔方式,隋唐至明清时期,实行了科举考试选拔官吏制度。这一制度的优点是把官员选拔和学校教育紧密结合起来,通过科举考试成绩来体现德才的标准,具有某种量化的成分,因而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开、公平和公正。可以说.科举制度对官员选拔的方向起到了比较好的引导作用,形成了这样一种氛围:要想做官,就只能好好读书。在科举制度下,一些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得以脱颖而出,尤其是在文学领域。但是科举考试并不注重对人的实际执政能力的考核,因而不可能真正做到优选
38、领导人才,但通过考试这种形式来考量候选者的素质和修养,却为后来的官员考任制提供了一定的借鉴。摘编自周新军我国古代官员选拔标准的历史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并分析其主要的弊端。(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隋唐至明清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并简析这一选官制度。【答案】(1)历史背景:门阀士族势力的增强;察举制难以适应形势发展需要;当时重门第的社会风气。弊端:选拔程序不规范、选拔对象重门第、选拔细则轻能力。 (2)主要特点: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简析:扩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形成了中华民
39、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但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若从其他角度回答且言之有理,也可酌情赋分【解析】【分析】【详解】(1)魏晋南北朝时期选官制度产生的历史背景,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从魏晋时期士族门阀势力的增强、察举选官制度的状况以及当时的社会风气三个方面分析。主要的弊端,可以从这选官制度的选拔程序、选拔对象、选拔细则等方面进行分析。(2)隋唐时期选官制度的主要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二的信息“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官员选拔的公开、公平和公正”等信息进行分析得出通过考试选拔人才,具有一定的公平性。简析这一选官制度,需要从利和弊两个方面进行分析,如大和巩固封建统治的政治基础;有利于形成高素质的文官队伍;形成了中华民族尊师重教的优良传统;促进了文学的繁荣;但是,明清时期科举制度严重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