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晨读材料:第五期(8.299.4)周一【风雅诗斋】山中 王勃 长江悲已滞,万里念将归。况属高风晚,山山黄叶飞。鉴赏指引:这是一首抒写旅愁归思的诗,大概作于王勃被废斥后在巴蜀作客期间。前两句所写之景是对一二两句所写之情起衬映作用的,而又有以景喻情的成分。这里,秋风萧瑟、黄叶飘零的景象,既用来衬映旅思乡愁,也可以说是用来比拟诗人的萧瑟心境、飘零旅况。这首诗,前半抒情,后半写景。但诗人在山中、江边望见的高风送秋、黄叶纷飞之景,正是产生久客之悲、思归之念的触媒;而他登山临水之际又不能不是以我观物,执笔运思之时也不能不是缘情写景,因此,后半首所写之景又必然以前半首所怀之情为胚胎。诗中的情与景是互相作用
2、、彼此渗透、融合为一的。前半首的久客思归之情,正因深秋景色的点染而加浓了它的悲怆色彩;后半首的风吹叶落之景,也因旅思乡情的注入而加强了它的感染力量。【文言读吧】罗一峰先生,名伦,以孝廉赴会试。仆于途中拾一金镯。行已五日,先生忧旅费不给,仆曰:“无虑也,向于山东某处拾一金镯,可质为费(先前在山东某处拾到一只金手镯,可以典当作为旅费)。”先生怒,欲亲赍(以物送人)付还。仆叩首,且屈指曰:“往返必误场期,不可。”先生曰:“此必婢仆遗失,万一主人拷讯,因而致死,是谁之咎?吾宁不会试,不忍令人死于非命也(不忍心让人死于非命)。”竟(最后)寻至其家,果系妇遗面盆,而婢误投于地者。主妇疑婢窃取,鞭笞流血,几
3、次寻死。夫复疑妻有私,辱骂不休,妻亦愤怒投缳(上吊自杀),赖人解救。先生至,出镯与之,举家感激。急行至京,试期已届矣,仓皇投卷,竟得中试,状元及第。 罗生还镯【大家文坊】麦哲伦 没有什么人的一生比麦哲伦更加奇特的了。他的整个一生就是战斗。他经历了远洋航行,逃亡和诉讼,海上失事,未遂的暗杀,最后死在一个蛮荒的小岛上。他曾远征过非洲、印度,并在马来西亚结了婚。勇敢、凶猛,他就是这样的人。他长期居住在亚洲,攻读必需的文化知识,准备远征,他企图经过美洲到达盛产香料的岛屿马鲁古群岛。在原产地获得香料,从印度西部购得这些货物拿得稳可以卖到从来不曾有过的好价钱。所谓事业,从原来的意义上来说,就是指商业。说实
4、在,寻找低价的胡椒是他那次世界上最伟大的旅行的主要动机。当时葡萄牙的宫廷风气完全笼罩在阴谋诡计之中。麦哲伦受到压制,于是他到西班牙去,国王查理五世恢宏大度,给了他五艘大船,但是根本就不信任这个从葡萄牙投奔过来的人;于是在船上给他安插了一伙卡斯蒂利亚人。麦哲伦出发了,他面临着两个方面的危险:一是这伙卡斯蒂利亚人的敌意,还有就是葡萄牙人的报复。当时葡萄牙人正在到处搜捕他,企图把他杀死。果然,不久船上发生了叛变,他浑身是胆,粗犷豪迈,真是个不可征服的汉子。他终于战胜了那伙人,把他们一个个戴上镣铐,自己成了唯一的首领。他把那些最顽固的家伙刺杀,勒毙,甚至活剥。经过这场斗争,船出了事,沉没了。没有人肯跟
5、随他扬帆续航。这时他们看到了美洲岬头的可怕景象,令人绝望的火地以及阴森森的前进角。猛烈的地壳激变,近千座火山的疯狂震动使得这一地区脱离了大陆,就像发生过一场花岗岩爆烈的风暴似的。这里,整个大地因为突然膨胀,冷却而龟裂,显得面目狰狞。到处是乱石嶙峋,还有那大堆大堆的火山熔岩、玄武岩,焚烧的灰烬,在这一切上面都蒙着一层凄清的皑皑白雪。 水手们精疲力竭,不肯向前。然而麦哲伦说:“不,还要更远些!”他寻觅,转折,甩开了百十个岛屿,进入无边无际的海洋,那一天水面风平浪静,于是“太平”就成了后来这个大洋的名子。他死于菲律宾。四艘船都沉没了,只剩下一般叫“胜利号”的船。最后,船上只有个人,不过这里有着一位伟
6、大的领航人,他就是大胆、坚强的巴斯克人塞巴斯蒂安,他是这次环球航行(1521)的唯一生还者。 没有比这更伟大的了。这次航行确切证明了地球是圆的。他勇往直前航行过的这个巨浪一片汪洋地弥漫在球体表面,这一奇观于此得到了证明。太平洋这个浩瀚而神秘的实验场终于为人类所认识,在这远离我们视线的地方,大自然深沉地在创造生命,给我们精心制作出新的世界,新的大洲。具有伟大意义的发现,不仅在物质上,而且在精神上千百倍地增加了人类的勇气,从而使人们投入了在科学的自由海洋上的另一种旅行,努力在无限中漫游,探索。伴读引思:本文作者以激昂的抒情笔调给我们揭示了一种永不歇止的精神。“猛烈的地壳激变”后,“水手们筋疲力尽,
7、不肯向前”。然而麦哲伦坚定地吐出:“不,还要更远些!”“还要更远些!”这极具震撼力的声音你听到了吗?探究:第三段主要记叙了麦哲伦远洋航行中的哪两件大事?本文的语言上有什么特色?参考:两件事:船上平叛;遭遇火山。本文的语言叙事精练,描写生动,感情强烈,抒情性强,长短句式运用灵活自如。【素材回廊】成语中的难读字暴戾恣睢(lsu)焚膏继晷(gu)比肩接踵(zhng)风声鹤唳(l) 别出机杼(zh) 高屋建瓴(lng)并行不悖(bi) 蛊惑人心(g) 缠绵悱恻(fi)沆瀣一气(xi) 魑魅魍魉(ch)怙恶不悛(hqun)动辄得咎(zh) 老骥伏枥(jl) 放荡不羁(j)良莠不齐(yu)分道扬镳(bio
8、)卖官鬻爵(yju)风流倜傥(ttng)否极泰来(p) 觥筹交错(gng)泽被后世(bi) 海市蜃楼(shn)罄竹难书(qng)户枢不蠹(d) 茕茕孑立(qingji)假途灭虢(gu)时乖命蹇(jin) 老牛舐犊(sh) 瑕不掩瑜(xi)鳞次栉比(zh) 揠苗助长(y) 蚍蜉撼树(pf)越俎代疱(z) 牝鸡司晨(pn) 众口铄金(shu)暴虎冯河(png) 前倨后恭(j) 鞭辟入里(p)穷兵黩武(d) 兵不血刃(xu) 剜肉补疮(wn)不敢旁骛(w) 身陷囹囵(lngy) 不落窠臼(k)邂逅相遇(xihu)瞠目结舌(chng)睚眦必报(yz)蹉跎岁月(cutu)饮鸩止渴(zhn)殚思极虑(dn
9、)炙手可热(zh) 度德量力(duling)自怨自艾(y)方枘圆凿(ru)命运多舛(chun)飞扬跋扈(bh)-周三【风雅诗斋】春泛若耶溪綦毋潜幽意无断绝,此去随所偶。晚风吹行舟,花路入溪口。际夜转西壑,隔山望南斗。潭烟飞溶溶,林月低向后。生事且弥漫,愿为持竿叟。鉴赏指引:这首五言古体诗大约是诗人归隐后的作品。若耶溪在今浙江绍兴市东南,相传为西施浣纱处,水清如镜,照映众山倒影,窥之如画。诗人在一个春江花月之夜,泛舟溪上,自然会滋生出无限幽美的情趣。本诗以“幽意”二字透露了全诗的主旨,即幽居独处,不与世事,放任自适的意趣。这种“幽意”支配着他的人生,不曾“断绝”,因此,他这次出游只是轻舟荡漾,任
10、其自然,故云“此去随所偶”。“偶”即“遇”。诗人在这里流露出一种随遇而安的情绪。诗人以春江、月夜、花路、扁舟等景物,创造了一种幽美、寂静而又迷蒙的意境。末二句抒发感慨极其自然,由夜景的清雅更觉世事的嚣嚣,便自然地追慕“幽意”的人生。【文言读吧】临川之城东,有地隐然而高,以临于溪,曰新城。新城之上,有池洼然而方以长,曰王羲之之墨池者,荀伯子临川记云也。羲之尝慕张芝,临池学书,池水尽黑,此为其故迹,岂信然邪?(难道真的是这回事吗?)方羲之之不可强以仕,(当王羲之不愿受人勉强而做官的时候)而尝极东方,出沧海,以娱其意于山水之间;岂其徜徉肆恣,而又尝自休于此邪?(难道当他逍遥遨游尽情游览的时候,又曾经
11、在此地休息过吗?)羲之之书晚乃善,则其所能,盖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然后世未有能及者,岂其学不如彼邪?则学固岂可以少哉,况欲深造道德者邪?(看来学习的功夫怎么可以少化吗!更何况对于想要在道德方面取得很高的成就的人呢?) 墨池之上,今为州学舍。教授王君盛恐其不章也(教授王君深怕关于墨池的事迹被湮没无闻),书晋王右军墨池之六字于楹间以揭之。又告于巩曰:“愿有记”。推(推测)王君之心,岂爱人之善,虽一能不以废,而因以及乎其迹邪?其亦欲推其事以勉其学者邪?(莫非是因为爱好别人的长处,即使是一技之长也不肯让它埋没,因此就连他的遗迹一并重视起来吗?或者是想推广王羲之临池苦学的事迹来勉励这里的学生吗?)
12、夫人之有一能而使后人尚(尊崇)之如此,况仁人庄士之遗风余思被(影响)于来世者何如哉! 庆历八年九月十二日,曾巩记。曾巩 墨池记【大家文坊】今世的五百次回眸毕淑敏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顿生气馁,这辈子是没指望了,和谁路遇和谁接触,和谁相亲和谁反目,都是命定,挣扎不出。特别是想到我今世从医,和无数病患者咫尺对视,若干垂危之人,我手经治,每日查房问询,执腕把脉,相互间凝望的频率更是不可胜数,如有来世,将必定与他们相逢,赖不脱躲不掉的。于是这一部分只有作罢,认了就是。但尚余一部分,却留了可以掌握的机缘。一些愿望,如果今生屡屡瞩目,就埋了一个下辈子擦肩而过的伏笔,待到日后便可再接
13、再厉地追索和厮守。今世,我将用余生五百次眺望高山。我始终认为高山是地球上最无遮掩的奇迹。一个浑圆的球,有不屈的坚硬的骨骼隆起,离太阳更近,它是这颗星球最勇敢最孤独的犄角。它经历了最残酷的折叠,也赢得了最高耸的荣誉。它有诞生也有消亡,它将被飓风抚平,它将被酸雨冲刷,它将把溃败的肌体化作肥沃的土地,它将在柔和的平坦中温习伟大。我不喜欢任何关于征服高山的言论,以为那是人的菲薄和短视。真正的高山不可能被征服的,它只是在某一个瞬间,宽容地接纳了登山者,让你在它的头顶歇息片刻,给你一窥真颜的恩赐。如同一只鸟在树梢啼叫,它敢说自己把大山征服了吗?山的存在,让我们永葆谦虚和恭敬的姿态,知道在这个世界上,有一些
14、事物必须仰视。今世,我将用余生一千次不倦地凝望绿色。我少年戍边,有十年的时间面对的是皑皑冰雪,看到绿色的时间已经比他人少了许多。若是因为这份不属于我选择的怠慢,罚我下辈子少见绿色,岂不冤枉死了?记得在千百个与绿色隔绝的日子之后,我下了喀喇昆仑山,在新疆叶城突然看到辽阔的幽深绿色之后,第一反应竟是悚然,震惊中紧闭了双眼,如同看到密集的闪电,眼神荒疏了忘却了这人间最滋润的色彩,以为是虚妄的梦境。就在那一瞬,我皈依了绿色。这是最美丽的归宿,有了它,生命才得以繁衍和兴旺。常常听到说地球上的绿地到了XX年就全部沙化了,那是多么恐怖的期限。为了人类的长盛不衰,我以目光持久地祷告。今世,我将一万次目不转睛地
15、注视人群。如果有来生,我期望还成为他们之中的一员,而不是其他的什么动物或是植物。尽管我知道人类有那么多可怕的弱点和缺陷,我还是为这个物种的智慧和勇敢而赞叹。我做过一次人了,我知道了怎样才能更好地做人,做人是一门长久的功课,当我们刚刚学会了最初的运算,教科书就被合上。卷子才答了一半,抢卷的铃声就响了,岂不遗憾?把自己喜欢的事一一想来,我还要看海看花,看健美的运动员,看睿智的科学家,看慈祥的老人和欢快的少女,当然还有无邪的小童,突然就笑了。想我这余生,也不用干其他的事了,每天就在窗前屋后呆呆地看山看树看人群吧,以求个来世的擦肩而过。这样一路地看下去,来世的愿望不知能否得逞,今生的时光可就白白荒废了
16、。于是决定,从此不再东张西望,只心定如水,把握当前。不为虚缈的擦肩而过,而把余生定格在回眸之中。喜欢山所表达的精神,就游历和瞻仰山的英俊和广博,期望自己也变得如许坚强。喜欢绿色和生命,喜爱人的丰饶和宝贵,就爱惜资源,尊重自己也尊重他人。伴读引思:第一段在“佛说,前世的五百次回眸,才换来今生的擦肩而过”后展开议论,表达了作者哪些思想情感?参考:对今世的一部分“都是命定”十分气馁(遗憾或无奈),对来世的一部分可由今生“掌握”感到庆幸。-周五【风雅诗斋】从军行七首(其一)王昌龄烽火城西百尺楼,黄昏独坐海风秋。更吹羌笛关山月,无那金闺万里愁。鉴赏指引:本诗刻画了边疆戍卒怀乡思亲的深挚感情。前三句叙事,
17、描写环境,采用了层层深入、反复渲染的手法,创造气氛,为第四句抒情做铺垫,突出了抒情句的地位,使抒情句显得格外警拔有力。在表现征人思想活动方面,诗人运笔也十分委婉曲折。环境氛围已经造成,为抒情铺平垫稳,然后水到渠成,直接描写边人的心理“无那金闺万里愁”。作者所要表现的是征人思念亲人、怀恋乡土的感情,但不直接写,偏从深闺妻子的万里愁怀反映出来。而实际情形也是如此:妻子无法消除的思念,正是征人思归又不得归的结果。这一曲笔,把征人和思妇的感情完全交融在一起了。就全篇而言,这一句如画龙点睛,立刻使全诗神韵飞腾,而更具动人的力量了。【文言读吧】勾践入宦于吴,身执干戈为吴王洗马(亲自拿着兵器做吴王的前驱),
18、故能杀夫差于姑苏。文王见詈于王门(文王在玉门受到辱骂),颜色不变,而武王擒纣于牧野。故曰:“守柔曰强(能够保持柔弱即是刚强。)。”越王之霸也不病宦,武王之王也不病詈(越王称霸,并不因为担任贱役而苦恼;武王称王,并不因为被人辱骂而苦恼)。故曰:“圣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无病也(圣人之所以不苦恼,因为他心里不认为苦恼,因此就不苦恼)。”(韩非子喻老)【2010年安徽卷高考作文分析 】【真题再现】 阅读下面这首诗,根据要求作文。(60分) 吴 兴 杂 诗 清阮元 交流四水抱城斜,散作千溪遍万家。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 这首诗蕴含的哲理,引发了你怎样的思考或联想?请根据你的思考或联想写一
19、篇文章,不少于800字。 注意立意自定,题目自拟;除诗歌外,文体不限。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透露个人相关信息。书写规范,正确使用标点符号。【审题导引】 该材料作文可以从下面三个层面来审题立意: 1从自然之理出发,根据客观条件,因“水”制宜,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利用“水”的“深”“浅”而种植相应的作物,引申思考做任何事都要按客观规律办事。考生可以联系国家当前的经济建设,只有按照科学规律,转变原先掠夺型的经济增长方式,才能实行又好又快的“可持续发展”,构建新型的低碳环保社会。同时,在国家许多大政方针的制定上,也需要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制定出符合实际的合理政策,不搞“一刀切”和绝对化。 但如果
20、就哲理本身写哲理,很难下笔,甚至仅能演绎为一篇哲学小论文,更有甚者会联系课本内容,将教材中的有关哲学内容大段地移植过来,那将不可能得高分。 2从庄稼种植的角度思考,种植者要把具有不同生长特点的庄稼种植到不同条件的田地里,要根据水的深浅种上不同的作物,反之就不会有收成。人才的培养何尝不是这样。据此可以谈人才培养问题,要因材施教。尤为值得考生注意的是,这首古诗还暗含了考前着重介绍过的“钱学森之问”,适度的嫁接移植不失为聪明之举。在人才培养上,也应根据个人的不同特点和兴趣,制定相应的培养方案,而不能一个模子灌输应试教育。 3从“庄稼”的角度思考,或曰从自身成长的角度切入,面对“水资源”的客观条件,“
21、菱”、“稻”、“荷花”们该如何选择才能发挥出自身优势呢?如果你是“菱”,请到深水区,如果你是“荷花”,那也大可不必羡慕“菱”的水深,你在浅水区照样“出污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沃”。不同的环境就应该选择不同的方式去规划自己的人生,人在很多时候应该主动地去调整自己,如果你的面前是一片深水区域,如果你坚持做一颗“水稻”,恐怕永无“出头”之日了,何不改变一下向“菱”的方向发展,这同样可以赢得属于自己的精彩。 当然,如果从植物各自的价值的角度思考,也未尝不可。“菱”、“稻”、“荷花”,分别生长在深水中、浅水中和不深不浅的水中,它们都是可爱的植物,都有其自身独特的价值所在。我们不能凭主观意志,从它们的出身(
22、水的深浅)来判断它们的价值。“菱”、“稻”、“荷花”的相互映衬,自然才美好。社会形态是多样的,人们对不同问题的认识与评判,也应该是多样的,无论“深水”与“浅水”,无论“稻”与“荷花”,都是精彩无限,生动活泼的。只一方面,当代社会在诸多方面还存在单一思维模式上,比如教育的人才培养上,认准“稻”的实用,就否认“菱” 与“荷花”的另类,比如在文化审美上,认可“荷花”的高雅,就否认“菱”与“稻”的土气,等等,这些都是值得我们反思的。但这可能是我们的考生在考场上(那么短的时间,那种氛围)很难思考和把握的,我们不能责怪考生思想的肤浅,不能做过高的要求。附:安徽卷作文评分细则作文立意: (一)写“做任何事情
23、都要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因材施教、物尽其用、合理利用、有效利用、合理规划)”“要按照客观规律办事、不能形而上学、搞一刀切、绝对化”的,都视为切合题意,如中心突出,内容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挚,按一等评分。 (二)写“选择适合自己的道路”、“把才能用到合适的地方”、“选择合适(恰当)的位置”、“大才小用、小才小用”、“资源的合理配置”,视为符合题意,如中心明确,内容比较充实,思想健康,感情真实,按二等评分。 (三)“把读书学习的方法与诗歌中的种植之法类比”或者写“生产、生活要和谐均衡”或者写“扬长避短、量体裁衣、量力而行”,视为基本符合题意,如其他方面符合三等文要求,按三等文评分。 (四)写
24、“环境污染、爱要奉献、谈合作、生活与磨难、换位思考、风景和谐之美、存在即合理、低碳经济、依赖自然”视为偏离题意,如果其他方面符合四等文要求,按照四等文评分。四个等级: 内容:(一)2017,(二)1613,(三)128,(四)70 表达:(一)2017,(二)1613,(三)128,(四)70 发展:(一)2017,(二)1613,(三)128,(四)70 不得跨类评分。 内容:切合题意、符合题意、基本符合题意、偏离题意。 表达:1符合文体要求,结构严谨,语言流畅,字迹工整。 2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完整,语言通顺,字迹清楚。 3基本符合文体要求,结构基本完整,语言基本通顺,自己基本清楚。 4不符
25、合文体要求,结构混乱,语言不通顺,语病多,字迹潦草难辨。 发展:揭示事物内在因果关系,见解新颖,构思新巧,材料新鲜,推理想象与独到之处,能透过现象深入本质,文句有表现力,使用修辞手法,材料丰富,论据充实,形象丰满,意境深远,用词贴切,句式灵活,观点有启发性。 发展等级评分采用一点突出法。 1丰富、深刻、有文采、有创新; 2比较丰富、比较深刻、比较有文采、比较有创新; 3略显丰富、略显深刻、略有文采、略有创新; 4个别语句有深意、个别语句有文采。 几点要求: 1字数不足800字,每50字扣1分;每个错别字扣1分,不重复;标点用错3个扣1分,扣满2分;残篇若内容不完整、结构未完成,600字以上不超
26、过38分,400字600字不超过30分,400以下不超过20分。 2若字迹潦草,无法辨认直接打三类以下。 3套作适当扣分,抄袭作文问题卷提交(包括抄袭试题前面的现代文小阅读与小说,连标点一起达到100字),发现雷同卷(标点、文字一起达200字)提交。 4发现文中有思想、政治、违法(恶意攻击、辱骂父母师长、攻击命题人等)问题,提交阅卷组。 【考场例文】(转引自浮海听泉新浪博客) 草木得常理 共生唱和谐 安徽一考生 那是洛阳城里富丽堂皇的牡丹,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笑靥绽放的一瞬,倾国倾城。中原的厚土,萌发了朝霞般热情的牡丹。 那是天山峰顶冰清玉洁的雪莲,美得脱俗,美得惊心,美得销魂,莞尔
27、一笑的刹那,沁人心脾。天山的冰雪,滋养了明月般纯洁的雪莲。 那是干涸的罗布泊上寂寞的胡杨林,千年不死,死而不倒,倒而不朽,穿越生死的刚强,亘古不变。西北的烈风,催生了战士般无畏的胡杨林。 正是这每一方独一无二的水土,孕育了大自然独一无二的神奇。这是自然的法则,也是自然给予人类的恩赐。正如江南水乡“深处种菱浅种稻,不深不浅种荷花”那一片生机盎然的和谐。尊重自然,了解自然,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自然才会和谐共生。 尊重自然,了解自然,敬畏自然法则,掌握自然法则,人们才能获得与自然共生的机会。老子曾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就是要人顺应自然的法则。美国前总统西奥多罗斯福执政期间,曾为保
28、护鹿而下令大肆捕杀狼,鹿的数量在一段时间激增后,超越了环境承载能力而锐减,生态平衡遭到严重破坏,长时间难以恢复。违背自然法则行事的人类,定会受到自然的惩罚。顺应自然,不强求,不贪婪,自然会以真挚的笑脸回馈人类。 斗转星移,花开花落,幻化早已寻常事;时代更新,岁月交替,时光不依人意志。坐看日落星闪,享受自然,更重要的是需春种秋收冬藏,顺应自然,同时谋求发展,尊重规律,同时借势生利。自然法则虽然神圣不可亵渎,却可以加以利用。那种在深处的菱角、浅处的稻秧,还有不深不浅处婀娜多姿的荷花,不正是因地制宜利用自然规律而留下的美好诗篇吗?勤劳的中华儿女,曾引来黄河水灌溉出了贺兰山脚下的塞上江南,也曾贯通五河
29、水系开凿纵贯神州南北的京杭大运河,更曾推动滔滔江水带动电力的齿轮,给千家万户送去永恒的光明合理利用自然法则求得发展,自然愿伸出双手鼎力支持。 自然法则下,人类在发展,自然在进步,人类与自然休戚与共;人类尊重自然、敬畏自然,自然就以她博大的胸怀与无私的爱心援助人类,互利共生的旋律訇然奏响,和谐世界的大门豁然敞开。当往日黄沙漫天的塔克拉玛干沙漠上再现茂密绿洲之时;当一度萎缩的白洋淀波光粼粼,苇荡依旧之时;当昔日已被破坏的亚马孙雨林中再次响起百鸟欢歌的交响之时,自然正用她如椽的画笔,描绘一幅幅美妙的图画。正如张晓风所言:“树在,山在,大地在,岁月在,我在,你还想要怎样更好的世界?” 冰心说:“爱在左
30、,情在右,在生命的两旁随时撒种,随时开花。”我要说:“人类在左,自然在右,在地球的舞台上唱和共生的旋律。”我希望有一天,面向大海,春暖花开。让我们手握橄榄枝,走在蓝天下,心系大自然,且行且珍惜! 【例文浅析】 本文的智慧在于将大众化的“因地制宜”的论点转化为“尊重自然,了解自然,顺应自然而发展,人与自然才会和谐共生”,达到了陌生化的效果,使得阅读者眼睛为之一亮。通过排比段引出论点后递进式论证:“尊重自然,了解自然,敬畏自然法则,掌握自然法则,人们才能获得与自然共生的机会”、“顺应自然,同时谋求发展,尊重规律,同时借势生利”,作者认识的深刻性和说理的辩证性达到充分的展示。 本文的另一亮点就是语言
31、优美,富有意蕴,再加上适当的引用名人名言,更增加了文章的魅力。不足的是开头排比句的俗套。【素材回廊】普通话多音异读词统读字表昂ng凹o焙bi 俾b 笔b 蝙bin 柄bng 濒bn 哺b 埠b厕c 橙chng 闯chung 从cng 糙co 阐chn 伥chng 惩chng 炽ch 黜ch呆di 堆du 搭d 档dng 堤d 蒂d 跌di 吨dn妨fng 幅f 法f 帆fn 藩fn 梵fn 汾fn 俘f 甫f 复f噶g徊hui 讧hng脊j 嗟ji 俱j 击j 汲j 嫉j 绩j 迹j 甲ji 觐jn 浸jn 粳jng 痉jng 究ji框kung 傀ku 括ku 慨ki 刻k掠l 琅lng 蕾l
32、i 孪lun 孪lun芒mng 盟mng 娩min 摸m 牤mng 虻mng酿ning 呕u 澎png 爿pn 畔pn 滂png 扑p期q 嵌qin 跄qing 瞿q 戚q 漆q 侵qn 衾qn 龋q 绕ro 孺r胜shng 噻si 啥sh 叔sh 淑sh 塑s 索su凸t 突t往wng 忘wng 唯wi 萎wi 微wi 危wi 韦wi 溪x 挟xi 寻xn 晰x 析x 昔x 悉x 惜x 弦xin 淆xio 偕xi 械xi 癣xun 穴xu 崖y 沿yn 荫yn 筵yn 拥yng咱zn 凿zo 召zho 指zh 掷zh 筑zh 迹j 绩j啥sh 驯xn 帧zhn 卓zhu 脂zh 质zh 拙zhu灵感存储:.精品资料。欢迎使用。高考资源网w。w-w*k&s%5¥u高考资源网w。w-w*k&s%5¥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