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5 ,大小:73.50KB ,
资源ID:391178      下载积分:9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1178-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18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18高三历史(人教版)一轮复习单元综合测试:第十单元 世界资本主义经济政策的调整和苏联的社会主义建设 WORD版含解析.doc

1、单元综合测试(时间:45分钟,总分85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下面为新中国19501952年的投资比重分布图,当时这种投资比重分布()A加速了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B导致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C不利于社会经济的恢复发展D有助于优化原有的产业结构解析:投资领域集中于工业,无法体现人民生活水平的快速提高,排除A项。从投资比重的分布来看,国民经济比例没有严重失调,排除B项。这种有侧重的投资比例,有利于经济的恢复和发展,排除C项。由图可知,图片呈现的投资比例有利于优化原有产业结构,恢复国民经济,D项正确。答案:D21953年起,我国开始进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下表中“二五”计

2、划与“三五”计划出现间隔的主要原因是()19531957年第一个五年计划19581962年第二个五年计划19661970年第三个五年计划19711975年第四个五年计划A.开展“大跃进”运动B发生了较严重的经济困难C进行国民经济的调整D着力推进人民公社化运动解析:开展“大跃进”运动是在1958年,属于“二五”计划期间,A项错误;“二五”计划期间出现了较严重的经济困难,B项错误;针对严重的经济困难,党中央从1960年开始着手纠正“左”倾错误,1964年调整任务基本结束,经济有较大恢复,故C项正确;“二五”计划期间开展了人民公社化运动,D项错误。答案:C31956年中共八大肯定了陈云提出的“三个主

3、体,三个补充”思想,即国家与集体经营、计划生产和国家市场是主体,一定范围内国家领导的个体经营、自由生产和自由市场作为补充。这说明中共八大()A已经摆脱苏联模式的影响B是建设符合中国实际的社会主义道路的开端C认识到中国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D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解析:A项不符合历史事实,B项不符合题意,C项是1987年中共十三大提出的内容;肯定陈云的思想是中共八大正确分析社会主要矛盾、做出正确经济决策的体现,是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有益探索,答案为D项。答案:D4(2016乐山市高三第一次调查考试)1953年10月,中共中央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实行粮食的统购统销,在农村向余粮户实行粮食计划收购

4、的政策,由国家严格控制粮食购销。这种做法()A标志农业社会主义改造的开始B促进了社会主义生产力的发展C切断了农民与自由市场的联系D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解析:农业社会主义改造与材料不符,故A项错误;1953年还没进入社会主义,故B项错误;实行粮食统购统销,对余粮户实行粮食收购,实际是将农业纳入计划经济体制,从而切断农民与自由市场的联系,故C项正确;“一五”计划的完成为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坚实基础,故D项错误。答案:C5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出现过在两年多时间内2600万人浩浩荡荡从城市退回农村的逆城市化现象。导致该现象出现的直接原因是()A联产承包责任制的推行B上山下乡运动的开展C国民经济政策的调

5、整D中西部三线建设的需要解析:我国1968年开展上山下乡运动,大量城市青年走向农村,故答案为B项;国民经济调整时期是城市人口小规模地退回农村,三线建设推进了城市化发展,故排除C、D两项,A项不符合题意,排除。答案:B6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自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安徽省凤阳县小岗村首创包干到户,皖东、合肥、芜湖等地一些生产队开始实行包产到户,四川、贵州、甘肃、内蒙古、河南等省、自治区的一些大队也采取了类似的做法,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表明()A包干到户得到社会普遍认同B农村放弃了集体经济的发展模式C当时社会环境相对比较宽松D分散经营是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解析:当时家庭联产承包责任

6、制在全国还未普遍推行,A项错误;B项不符合历史事实;我国农业的发展方向是商品化、社会化、集约化,D错误;由材料“20世纪70年代末,我国农村自发实行了各种形式的农业生产责任制”可知农民具有一定的自主性,突破了当时的禁忌,表明当时社会环境比较宽松,故C项正确。答案:C7(2017湖南师大附中高三摸底)1984年,国家经济体制改革委员会提出“允许职工投资入股,年终分红”,并指出全民所有制经济的巩固和发展,可以运用“多种经济形式和经营方式”。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A推行市场经济体制改革B改变分配方式C增强企业活力D强调公有制的主体地位解析:A项出现在1992年;材料中的措施是为了增强企业活力,B项是

7、手段;改革的目的是打破单一的所有制结构,D项错误。故答案为C项。答案:C8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从放权、让利、分散,到推行外贸承包制和放开经营。1991年到1993年,外贸进行了取消出口补贴、统一外汇留成的新一轮体制改革。这一改革措施()A加强了国家发展对外贸易的计划性B形成了全方位的对外开放的新格局C标志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D推动了我国对外贸易的市场化进程解析:A项与题干“放开经营”的信息不符;由材料可知,材料主要涉及的是我国的外贸体制改革,没有涉及对外开放格局,故B项错误;到21世纪初,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建立,C项错误;材料反映出中国在发展对外贸易的过

8、程中,发挥市场作用,减少政府的干预,这推动了对外贸易市场化的进程,故D项正确。答案:D9某一时期我国出现了下列现象:国家财政预算赤字日益升高;贸易逆差居高不下;经济犯罪和腐败日益增多;耐用消费品发展过快;乡村工业发展迅速;耕地面积逐年减少。对此现象发生背景的分析正确的是()A建国初期,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衡B“二五”计划期间,集中力量优先发展工业C改革开放初期,经济过速发展D市场经济体系确立,经济得以全面发展解析:建国初期,国民经济处于崩溃边缘,不会出现材料中的情况,A项错误;B项与材料“耐用消费品发展过快”的现象不符;D项与材料“国家财政预算赤字日益升高”“贸易逆差居高不下”不符;改革开放初期

9、,我国工农业生产发展,人们生活水平日益提高,相关的经济法规跟不上经济发展速度,对国外先进技术和产品的需求迅猛增加,故C项正确。答案:C102015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强调国有企业改革要遵循市场经济规律和企业发展规律,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依法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自我约束、自我发展的独立市场主体,由此可见国有企业改革()A要改变企业的所有制结构B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根本变革C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D目标是建立西方自由企业制度解析:材料反映的问题是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没有涉及改变所有制结构,A项错误;国有企业改革是社会主义生产关系的局部变革,B项错误;国

10、有企业改革坚持社会主义原则,D项错误;材料反映出国有企业改革要使国有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市场主体,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方向,故C项正确。 答案:C11(2016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二次质量检测)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发生明显变化,一元价值观与多元价值观、整体价值观与个体价值观、理想价值观与世俗价值观、精神价值观和物质价值观各自形成了一种张力关系。发生这些变化的主要原因是()A社会结构的变迁和经济结构的转轨B改革开放后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C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D社会主义运动遭遇挫折解析: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社会主流价值观明显变化的主要原因是,由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带来的社会结构的变迁

11、和经济结构的转轨,故A项正确;文化开放和文化碰撞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B项错误;人民主体意识的觉醒是促进因素,但不是主要原因,故C项错误;中国的改革开放表明,社会主义运动在遭遇挫折后走上正确的发展道路,故D项错误。答案:A12(2016全国名校大联考高三第二次联考)从1986年中国向WTO正式递交恢复合法席位的申请,到2001年中国成功加入WTO,15年的“复关入世”谈判之路,是中国改革开放进程中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事件。这一过程本身就说明()A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矛盾消除B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在中国全面建立C中国对外开放,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D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

12、政策性开放的新阶段解析:材料中不能反映中国与发达国家的矛盾消除,故A项错误;2000年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故B项错误;伴随中国对内改革、对外开放,中国对世界经济的发展、影响越来越大,故C项正确;材料中没有体现中国由以往的制度性、战略性开放发展到政策性开放,故D项错误。答案:C二、非选择题(第13题25分,第14题12分,共37分)1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956年9月中共八大正式通过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建议的报告,基本任务是继续进行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建设,计划1962年工农业总产值比1957年增长75%左右,工业总产值增长1倍左右,农业总产值增长35%左右。1

13、958年8月北戴河会议上提出,到1962年建成独立完整的工业化体系,在若干重要产品和产量方面超过英国,赶上美国。“二五”期间,国民经济年平均增长0.65%,1962年与1957年相比,工业总产值仅增长20.7%,平均每年增长3.8%;农业总产值则下降了19.9%,平均每年下降4.3%;国民收入下降了14.5%,全民所有制职工平均工资下降了5.4%。材料二从“十一五”起,国家把“五年计划”改为“五年规划”。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纲要(1)根据材料一概括“二五”计划的特点,(6分)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出现这些特点的原因。(6分)(2)从“计划”到“规划”体现出的本质是什么?(

14、4分)对比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说明。(9分)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从计划的制定、内容、实施效果等方面归纳特点;第二小问从体制、政策、实施过程方面分析原因。第(2)问,第一小问抓住从经济到经济和社会、计划到规划的角度提炼“本质”;第二小问从发展重心、所有制结构、体制、发展模式、与世界市场联系等角度进行说明。答案:(1)特点:片面强调发展重工业;计划指标不断修正(或“大跃进”期间被大幅度提高);没有完成预期目标。(6分)原因:形成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经济建设上急于求成;“左”倾错误逐渐泛滥(或“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严重破坏经济)。(6分)(2)本质:从突出经济的发展到强调社

15、会的全面协调发展(科学发展观);从计划经济体制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分)说明:从优先发展重工业到农业、工业、服务业的协调发展;从突出经济的发展到强调经济、政治、文化全面发展;从强调计划指导到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从单一的公有制到多种所有制的共同发展;从关起门来搞建设到对外开放等。(9分,任答4点即可)14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计划经济体制”这个概念出自弗拉基米尔伊里奇(列宁)。他在1906年写的土地问题和争取自由的斗争中说道:“只要存在着市场经济,只要还保持着货币权力和资本力量,世界上任何法律也无力消灭不平等和剥削。只有实行巨大的社会化的计划经济制度,同时把所有的土地、工厂、

16、工具的所有权转交给工人阶级,才能消灭一切剥削。”苏联出现以后,计划经济的理论发展得到了提高,苏联经济学家普列布拉津斯基写了新经济,系统完善地树立了社会主义国家的政府干预经济的模式。根据材料并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有关知识,概括材料中列宁关于计划经济的论述,对其提出一条修改建议并说明修改理由。(12分)(要求:所提修改建议及理由观点正确,符合历史事实)解析:列宁的论述中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根本对立起来,对未来的计划经济模式进行了美好的展望。结合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结构的调整和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可知,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并不是完全对立的,而是在具有自身特色的基础上彼此兼容的,可以适当引用邓小平“南方谈话”的内容来阐述。答案:列宁的观点:将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对立起来,认为计划经济是消灭一切剥削的最佳途径。(4分)修改建议:计划经济与市场经济不是对立的而是并存或兼容的,发展经济靠的是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4分)理由:略。(4分,言之成理即可酌情给分)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