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选考部分选修一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 考纲明示1.商鞅变法。2.北魏孝文帝改革。3.王安石变法。4.俄国农奴制改革。5.明治维新。6.戊戌变法。真题典例 例1(2019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但根据实际情况有所调整。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深览经远之统,思复先哲之轨,分土画疆,建爵五等,或以进德,或以酬功”。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受封者获得民户数量不等的“封邑”,爵位由
2、子孙承袭。“自骑督已上六百余人皆封”。由此,面向文武官员的“五等爵”制确立。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摘编自杨光辉汉唐封爵制度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秦“二十等爵”制和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概括秦“二十等爵”和曹魏末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并简析两种爵位制的各自作用。答案(1)“二十等爵”制反映了法家思想;“五等爵”制反映了儒家思想。(2)对象:“二十等爵”主要授予军人;“五等爵”主要授予官员。作用:“二十等爵”
3、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秦统一;“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基础。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秦朝推行的二十等爵制,始创于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可知秦“二十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属于法家;根据材料“曹魏末年,专权的晋王司马昭为取代曹魏政权此次改革仿照周礼”,可知曹魏末年“五等爵”制所反映的思想流派属于儒家。第(2)问,第一小问对象,根据材料“商鞅变法时为奖励军功所设立的军功爵制。汉承秦制,继续沿用二十等爵制”,可知秦“二十等爵”的授予对象是军人;根据材料“此次改革仿照周礼,设公、侯、伯、子、男五个等级,把爵位封授给支持司马氏的群臣”,可知曹魏末
4、年“五等爵”的授予对象是官员。第二小问作用,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二十等爵”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激发了军队斗志,促成了秦的统一;根据材料“通过五等爵分封,司马昭对曹魏朝廷中的大臣进行了一次比较彻底的区分,将那些倾向于司马氏的大臣与其他曹魏大臣明确区别开来,成为司马氏建立晋朝的前奏”,可知“五等爵”制壮大了司马氏力量,为晋朝建立奠定了基础。例2(2019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日本明治政府成立后,推行“四民平等”,中下级武士被列为士族,并在士族中占绝大多数。给士族支出的俸禄占政府财政收入的25%以上,政府负担沉重,多次采取措施进行改革,最终以30年期公债的形式,一次性解决。许多士族
5、将所得公债债券投入到经济领域,但多因不善经营而失败,急剧没落,生活艰难,对政府极度不满。1877年,明治维新的功臣西乡隆盛在多数士族的拥戴下,发动了大规模武装叛乱,对政府构成严重威胁。政府派兵镇压,史称“西南战争”。战争历时8个月,以政府的胜利而结束。武士阶级逐渐消亡。摘编自日坂本太郎日本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说明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和后期的作用及其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明治政府在“西南战争”中取胜的意义。答案(1)作用:前期为推动领导力量,后期为阻碍反对势力。原因:前期,在武士阶级中地位低下,俸禄微薄,接触西方思想,反对幕府。后期,明治维新改革的深入触及到
6、中下级武士的利益,政治、经济等方面特权被取消;难以适应向近代社会的转变,生存艰难。(2)保证了明治政府的稳定;有利于改革的推进;有利于发展资本主义。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作用,根据所学可知,中下级武士在明治维新前期是推动领导力量,根据材料中1877年士族拥戴西乡隆盛发动叛乱可知,明治维新后期中下级武士成为阻碍反对势力;第二小问原因,明治维新前期从武士所处的地位、享受的俸禄和西方思想的影响等方面分析;后期根据材料中武士的政治、经济地位的变化以及生存条件等方面分析。第(2)问,从政治、经济方面分析。例3(2019全国卷)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甲午战后,以康有为为代表的维新派主张开议院
7、。随着维新运动的高涨,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1898年,康有为在应诏统筹全局折中提出:设制度局,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撰叙仪制官制诸规则”,甚至“酌定宪法”;制度局议定章程之后,交由法律局、税计局、学校局、农商局等12个专局来负责执行;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最终由皇帝裁决。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摘编自戊戌变法档案史料等(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康有为从主张设议院转向开制度局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康有为所设
8、计的制度局的特点。答案(1)减少变法的阻力;争取光绪皇帝的支持;自身认识的转变。(2)变法的核心机构;注重维护皇帝权威;一定程度上具有议院的性质。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中“康有为认为民智未开,开议院为时过早”“开制度局的建议得到了光绪皇帝的重视和支持,但遭到保守势力的反对,最终未能实现”等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第(2)问,根据材料中“负责审定全规,重立典法”“制度局成员由皇帝擢拔,对皇帝负责”“议事程序是派王大臣为总裁,体制平等,俾易商榷,每日值内,同共讨论”等信息概括。考情分析1全国卷“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5年考题统计2本部分的命题特点(1)无教材知识依托。解答时应充分利用材料信息
9、,同时务必与所考改革所处的时代背景相结合,也就是所考内容与必修部分所学知识的有机结合,材料与必修内容是解答选修一的依据和平台。(2)高考重在考查改革的历史背景和进程,改革的复杂性与多样性,以及科学地认识和评价改革,理解历史发展的多样性;让考生通过学习改革家坚强不屈的意志,增强对社会的历史责任感,进一步认识我国改革开放的伟大意义。(3)频繁使用“概括”“指出”“说明”与“简析”(“分析”)等设问提示语,求答语则多集中于“背景”“原因”“内容”“作用”“意义”“影响”上,总体聚焦在概括(指出)改革的背景(原因)、特点或内容,以及简析改革的作用(意义、影响)上,以深刻认识改革内容与时代背景、历史影响
10、之间的互动关系。3本部分的备考建议(1)注意通过教材的几次改革总结改革的规律。(2)把规律熟练应用于无教材知识依托的改革问题中。知识整合二 商鞅变法1背景(1)经济铁器的使用和牛耕的推广,社会生产力极大发展。井田制逐渐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逐步确立。(2)政治新兴地主阶级要求进行社会变革,建立地主阶级政权。各国进行变法。(3)军事:兼并战争十分频繁。(4)思想文化:百家争鸣出现,形成第一次思想解放高潮。2内容3商鞅变法体现的新兴地主阶级政治经济要求(1)废除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商鞅变法把官爵和军功结合起来,增强了士兵作战的勇气,大大提高了军队的战斗力。商鞅变法还同时打击了贵族的特权,树立了新兴
11、地主阶级的政治、经济优势地位。(2)废除井田,奖励耕织:商鞅下令“为田开阡陌封疆”,承认私人占有土地的合法性,允许自由买卖土地,推动了地主土地所有制经济的发展。(3)普遍推行县制,强化中央集权:县制的建立及推广预示着它将取代西周分封制下的封国采邑制,成为新的政体制度。而国君直接任免官员则使从地方到中央的政治、经济、军事权力集中于国君一人,强化了中央集权,体现了新兴地主阶级的意志。二 北魏孝文帝改革1背景(1)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尖锐,导致社会矛盾激化。(2)冯太后和孝文帝的推动。2内容3全面认识北魏孝文帝改革的汉化政策(1)汉化政策的具体措施表现为均田制、移风易俗和推行汉制等内容。对鲜卑族来说,
12、极大地推动了社会的发展;就中华民族而言,丰富、发展了各民族文化。(2)从北魏孝文帝推行汉化政策的根本目的来看,是要加强鲜卑族的统治;从中华民族的形成发展过程来看,促进了民族融合,为多民族共同发展作出了贡献。(3)该政策体现了落后民族必然被先进民族文化所征服的历史规律,从这个角度讲,北魏孝文帝的汉化政策顺应了历史发展规律,值得肯定。(4)从本质上说,汉化政策既是落后文化学习先进文化的过程,又是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过程。三 王安石变法1背景:国家出现积贫积弱的局面,阶级矛盾、民族矛盾尖锐;昙花一现的庆历新政。2内容3正确认识王安石变法(1)从背景看:王安石变法是在北宋面临财政危机、政治危机和边患危机的
13、情况下为实现富国强兵而进行的。(2)从内容看:主要是调节农民、封建国家与大地主、大官僚的利益再分配。(3)从措施和结果看:变法认可了地主对土地的兼并,因此无法缓和社会的主要矛盾,在大地主、大官僚的反对之下,新法很快被废除。(4)从性质看:王安石变法是封建地主阶级针对北宋统治危机进行的改革运动,它不可能从根本上摆脱封建统治危机。(5)从目的看:变法以维护地主阶级的统治为出发点,农民的处境没有根本的改变,负担依然沉重。(6)综合来看:这场变法在当时取得一定成效。王安石能够针对北宋统治错综复杂的局面大刀阔斧进行改革,这种勇于改革和敢于斗争的精神,值得肯定。四 俄国农奴制改革1背景(1)经济:农奴制严
14、重阻碍了俄国资本主义的发展。(2)政治:地主与农奴的矛盾尖锐,农民骚动此起彼伏。(3)思想:十二月党人和知识分子群体要求社会变革和思想解放。(4)军事:克里米亚战争俄国战败使国内矛盾进一步激化。2内容(1)“二一九法令”:农奴在法律上成为自由人;农奴得到一块须高价赎买的份地;农民仍受“村社”的管理。(2)司法改革和地方自治,促进俄国司法体系和地方行政体系的近代化。3性质:俄国农奴制改革是一场自上而下的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运动。4影响(1)这次改革是历史进步的产物和表现,是沙皇以国家名义实行的一次自上而下的改革。客观上为俄国资本主义发展提供了必需的自由劳动力、国内市场和资金,顺应了俄国资本主义发展
15、的要求,因此它是资产阶级性质的改革,是俄国从封建生产方式过渡到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转折点。(2)变革的不彻底性,使得俄国无法在政治、经济和思想文化等领域全面进入资本主义社会。这次改革并没有触动沙皇专制制度,保留了大量农奴制残余,使改革后俄国近代化面临深刻的危机,所以俄国还面临着民主革命的任务。五 日本明治维新1背景(1)国内危机:幕府专制、重农抑商和闭关锁国导致阶级矛盾尖锐。(2)民族危机:黑船事件,民族危机加深。(3)独立改革派形成:武装倒幕运动的成功;成立新政府。2措施(1)政治“废藩置县”,把全国划为3府72县,把地方置于中央政府直接管辖之下。废除封建等级制度,宣布“四民平等”,取消了等级
16、身份制和武士阶层特权。通过公债补偿的形式逐步收回华族与士族的俸禄与禄米,适应资本主义发展的体制建立起来。(2)经济改革币制:以金本位的纸币日元作为全国唯一的货币。土地改革:废除封建领主土地所有制,确立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地税改革:一律按地价的3%向土地所有人征收土地税,新土地税以货币支付。“殖产兴业”:建立近代企业,政府引进西方先进的技术、设备和人才,把私人资本引向发展近代工业的道路。(3)文化:派遣学生到欧美国家留学;按照欧美国家模式,建立近代教育体制,实行“和魂洋才”的教育原则;生活习俗方面,明治政府大力推进西化。(4)军事:实行义务兵役制,仿照欧美建立常备军;大力改进军事装备,并建立
17、现代化军工企业;进行武士道教育,军队只向天皇负责。(5)法制:1889年颁布大日本帝国宪法,建立君主立宪制。3影响(1)进步性经济方面:使封建落后的日本走上发展资本主义的道路,加快了日本经济的近代化,日本逐步发展为亚洲资本主义强国。政治方面:1889年,颁布了资本主义性质的大日本帝国宪法,实行君主立宪制,基本确立了日本天皇制地主资产阶级联合专政的统治秩序,巩固了日本近代天皇制度。文化方面:西方近代思想文化得到传播,社会面貌发生了深刻变化。军事方面:建立了一支近代化军队,军事实力得到增强,为摆脱民族危机创造了条件。对外方面:废除了不平等条约,摆脱了民族危机,成为亚洲强国并跻身于世界帝国主义国家行
18、列。(2)局限性没有彻底根除封建残余势力,形成带有浓厚封建专制色彩的近代天皇制度。日本竭力推行军国主义,对外侵略扩张,给他国特别是亚洲邻国带来了巨大灾难。六 戊戌变法1历史背景(1)民族危机:列强瓜分中国狂潮导致中华民族危机空前严重。(2)经济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3)阶级基础:民族资产阶级作为新的政治力量开始登上政治舞台。(4)思想基础:资产阶级维新思想产生并发展。早期维新思想:对戊戌变法运动起到了一定的思想先导作用。康梁维新思想:主张包括呼吁变法图存,提倡兴民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政治制度。宣传方式上是维新派与顽固势力论战,“公车上书”,成立强学会和保国会等组织,创办中外纪闻等报
19、刊。2百日维新(1)开始标志:1898年6月11日,光绪帝颁布“明定国是”诏书。(2)内容、意义、作用3结果:失败(1)标志:1898年9月,慈禧太后发动“戊戌政变”。(2)原因:维新派势力弱小,守旧势力过强。维新派采用的方式及手段有误。4积极意义(1)从时代背景看:变法运动是在民族危机空前严重的情况下开始的,变法图强、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是变法的直接目的。从这个意义上看,变法是爱国的、进步的。(2)从变法内容看:政治上要求实行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度,经济上要求发展资本主义。从人类历史发展规律及世界历史发展潮流看,向西方学习,提出发展资本主义符合历史发展的趋势。(3)从历史影响看:戊戌变法使维
20、新思想得以广泛传播,学习西方成为一种社会时尚,变革成为一股不可抗拒的思想潮流。同时,维新变法运动点燃了爱国、民主的火炬,唤起了人民的近代民族意识,促进了中国人民的觉醒,也促进了资产阶级革命时代的到来,对社会生活和社会意识的近代化起了重要作用。规律总结1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1)评价改革的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对改革做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的判断。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
21、有两个主要标志:一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即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对改革的规律性认识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
22、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个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个方面,政治、经济、文化等多个角度去分析。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2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矛盾激化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3改革的一般原因(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
23、,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等。4回答改革意义/影响/作用类题目的一些术语(1)经济改革了原有不合理制度,促进了生产力发展;改
24、善了人民生活;促进了商品、货币流通;缓和了社会矛盾;促进了体制改革进程;稳定了社会经济秩序;推动了地区开发;为后世经济改革提供了借鉴。(2)政治改革了原有不合理制度,缓和了社会矛盾;巩固了统治;加强了中央集权;为经济发展提供了保障;提高了政治文明程度;为后世政治改革提供了借鉴;推动了少数民族的封建化进程。(3)文化推动了文化兴盛,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形成;提升了人民文化素养,提高了国民素质;为国家提供了大量人才;促进了民族交融,文化传播。课时作业1(2019百校冲刺)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东汉自和帝开始,继位的皇帝大多年幼,且不长寿,并多次出现皇帝无嗣的情况。东汉中后期的政治形势是,上
25、层外戚、宦官专权,兄弟子侄、姻亲故旧罗列朝廷、布列州郡。秦汉时期是回避制度的萌芽时期,这一时期在官员的任官过程中实际执行了一些回避。东汉桓帝时,政府对官员的任官回避制度有了第一次的明文规定,即“三互法”,规定:州刺史不用本州人,郡守国相、郡丞、长史不用本郡国人,县令长丞尉不但不用本县人,且严格意义上也不用本郡国人;地方长官自行辟用之属吏原则上用本籍人,也可用外籍之人。如果分居不同的州郡的两家结为姻亲,那么两家人任官之时要回避对方之籍。如果甲州人在乙州任刺史,那么乙州人就不能在甲州任刺史。郡县亦然。摘编自籍晓蕊东汉“三互法”及“幽、冀尤甚”探析(1)根据材料,概括东汉“三互法”实施的背景及主要内
26、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东汉的“三互法”。答案(1)背景:东汉中后期,社会政治日益黑暗;外戚、宦官专权;朋党之风盛行;皇权旁落。内容:地方长官回避本籍,而属吏原则上用本籍;任官时两州(郡)婚姻之家回避对方的籍贯;两州(郡)官员的籍贯回避。(2)简评: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东汉中后期政治正常运行;在一定程度上也防止了地方官员在本籍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三互法”的实行并没有能够完全遏制割据势力的形成,也并不能挽救日益衰落的东汉王朝。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结合所学可知,东汉中后期,社会政治日益黑暗;根据材料“上层外戚、宦官专权”可知外戚、宦官专权,皇权旁落;根据
27、材料“兄弟子侄、姻亲故旧罗列朝廷、布列州郡”可知朋党之风盛行。第二小问,根据材料“州刺史不用本州人,郡守国相、郡丞、长史不用本郡国人,县令长丞尉不但不用本县人,且严格意义上也不用本郡国人;属吏原则上用本籍人”可知地方长官回避本籍,而属吏原则上用本籍;根据材料“如果分居不同的州郡的两家结为姻亲,那么两家人任官之时要回避对方之籍”可知任官时两州(郡)婚姻之家回避对方的籍贯;根据材料“如果甲州人在乙州任刺史,那么乙州人就不能在甲州任刺史”可知两州(郡)官员的籍贯回避。第(2)问,评价历史事件从积极和消极两个方面分析。根据材料“政府对官员的任官回避制度有了第一次的明文规定”以及“三互法”的具体措施可知
28、,“三互法”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东汉中后期政治正常运行、防止了地方官员在本籍形成地方割据势力、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但是该方法并没有完全遏制割据势力的形成,也并不能挽救日益衰落的东汉王朝。2(2019豫科名校4月模拟)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北魏统治者进入中原以前,没有成文的法典,如遇案件,“皆临时决遣”。从太祖起,诏令汉族士大夫主持修律成为常例。世祖时,规定各州国死刑案须奏请皇帝裁决,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迁都洛阳后,孝文帝鉴于“律令不具,奸吏用法,致有轻重”,多次参与修订太和律,加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
29、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至此,北魏律基本定型。摘编自张晋藩中华法制文明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北魏司法改革的特点。(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简析北魏司法改革的影响。答案(1)特点:借鉴前代司法制度;司法制度儒家化增强;注重司法监督建设;中央对司法活动干预较强。(2)影响:完善了北魏政权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有利于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了司法不公行为;为后世司法建设提供借鉴。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在实践中也仿行汉代春秋决狱之例,疑案皆交由中书以经义量决”“加
30、重了不孝罪的处刑,首创了独子犯死罪可存留养亲的办法。同时经常躬自断狱,并设立司直官对适用法律和审判程序进行监督”“到宣武帝时期完成正始律二十篇,其中有十八篇可在汉、魏、晋律中找到相同的篇名”等信息概括即可。第(2)问,根据材料,结合第(1)问的特点和所学知识,从完善司法体系、促进鲜卑族的封建化、强化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打击司法不公行为以及对后世影响等角度分析。3(2020湖北名师联盟入学调研考试)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常平仓法,以丰岁谷贱伤农,故增价收粜(卖出粮食),使蓄积之家无由抑塞,农夫须令贱籴;凶岁谷贵伤民,故减价出籴(买进粮食),使蓄积之家无由邀勒,贫民须令贵籴。物价常平,
31、公私两利也。安石以常平法为不善,更将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置提举官以督之。(司马光曰)今言青苗之害者,不过谓使者(官员)骚动州县,为今日之患耳。而臣之所忧,乃在十年之外,非今日也。今出钱贷民而敛其息,富者不愿取,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必令贫富相保,贫者无可偿,则散而亡四方;富者不能去,必责使代偿数家之负。春算秋计,辗转日滋,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十年之外,百姓无复存者矣。摘编自邓之诚著宋辽金夏元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王安石对常平法进行改进的目的。(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述司马光的观点。答案(1)调节粮价,抑
32、制豪强;保障农业生产,保护农民利益;保证和增加政府收入。(2)司马光认为,青苗法的实施造成官员趁机邀功勒息,穷人逃亡,富人变穷。这部分是守旧派的攻击和贬损;客观上也反映了青苗法在增加政府收入的同时,执行不善造成百姓不堪重负,存在设计与执行缺陷。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以丰岁谷贱伤农,故增价收粜(卖出粮食),使蓄积之家无由抑塞”“物价常平,公私两利也”“将籴本作青苗钱,散与人户,令出息二分”进行概括。第(2)问,根据材料“使者以多散(贷出)为功,一切抑配(即强制百姓向官府借贷),恐其逋负(拖欠)”“贫者既尽,富者亦贫”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从积极与消极两个方面进行分析。4(2019海南海口调研)历史
33、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中国现代外交体制是清政府从西方移植过来的,它的最初建立更多的是一种无奈的选择。这种体制从一开始就显示出传统性与现代性杂糅的先天缺陷,在长达近四十年的时间里,清政府对它的变革也仅仅限于局部调整。然而,这种情况在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庚子惨败使顽固守旧势力遭受了致命打击,为洋务派重新进入权力核心提供了契机。他们大胆地举起了效法西方、进行变革的大旗,他们的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的变革主要取得了以下成就:第一,设立外务部,这是中国外交史上具有现代西方外交部性质的第一个专门的常设国家机构。第二,制定一系列新的规章,严格
34、了出使大臣及使馆参随人员的选用标准,形成了一套有效的出使经费监管机制。第三,完成了国歌的创制,完善了宝星(勋章)制度,结束了中外有关觐见礼仪的争论,完成了中国标志性外交礼仪和仪式性外交礼仪的制度化。第四,通过创制地方交涉使制度,消除了旧有外交体制中地方外交机构涣散无序的弊端。第五,开设了中国第一个外交人才培训机构储才馆。摘编自崔军伟试析清末新政时期外交体制变革的有利因素(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体制的主要变化。(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评价清末新政时期中国外交改革的影响。答案(1)主要变化: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变革由被动转向主动;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
35、以及对新体制的创建。(2)影响: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仅仅限于局部调整”“清末新政时期发生了根本变化”可知变革是由局部调整到全面变革;从“变革决心不单单是一种迎合,更多的是真实意图的表露”可知变革是由被动转向主动;从外交体制变革的主要成就可知变革是由固守传统到注重对旧机制的割舍以及对新体制的创建。第(2)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完成外交礼仪制度化有利于推动晚清外交体制的规范化和制度化;储
36、才馆的设置有利于外交人才的培养和素养的提高;全国变革丰富了以主权国家为中心的现代外交体制,推动了外交体制的现代化转型;主动变革一定程度上顺应了时代潮流;但不能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屈辱的局面。5(2020云南师大附中适应性月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明治五年(1874年)5月,大久保利通向政府提出了关于殖产兴业的建议书:“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但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于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顺应国之风土习俗、民之性情智识,制定方法并以此作为方今行政之机轴,并以英国为楷模,保持开成之物,培植未成之物。”大久保利通提出的建议被采
37、纳后,日本当局对政府体制作了相应调整,由内务省、大藏省、工部省组成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大藏省主要负责殖产兴业资金的筹措和调配,工部省继续主管铁路、矿山和机械制造,内务省经营劝农、畜牧和农产品加工这三大事业部门。中央各省在经费支持中,对这三个省的经费支持占到了41%,人员占到整个中央政府的53%。摘编自冯玮著日本通史(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大久保利通提出该建议书的原因。(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明治政府殖产兴业政策的特点。答案(1)原因:日本成立明治新政府,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民族危机仍然严重,只有发展工业,才能增强国力,真正实现独立自主;日本原始资本缺乏,必须由政府扶植。(2)
38、特点:依靠国家的扶植;利用国库资金积极支持,推进资本原始积累;以国营军工企业为主导;以西方为样板;形成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时间“明治五年”得出日本成立明治新政府,开展明治维新运动;根据材料“大凡国之强弱系于人民之贫富,人民之贫富系于财产之多寡。物产之多寡,虽赖于人民致力于工业与否”得出民族危机仍然严重,只有发展工业,才能增强国力;根据材料“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于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并结合所学可知,原始资本缺乏,必须由政府扶植。第(2)问,根据材料“寻其根源又无不依赖于政府官员诱导奖励之力”可知依靠国家的扶植;根据材料“对这三个省的经费支持占到了41%,人员占到整个中央政
39、府的53%”可知利用国库资金积极支持,推进资本原始积累;根据材料“并以英国为楷模”可知以西方为样板;根据材料“由内务省、大藏省、工部省组成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得出形成三位一体的领导体制等。6(2019河北衡水中学四调)历史选修1: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材料为了进一步消除教育工作中“左”的思想影响,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1985年5月152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在北京召开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这次会议的主题是教育体制的改革,会议的主要任务是讨论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草案)。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于1985年5月27日正式颁布。决定的主要内容是:其一,
40、明确了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根本目的是提高民族素质,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其二,确立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20世纪末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三大任务。一是把发展基础教育的责任交给地方,有步骤地实行九年制义务教育;二是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三是改革高等学校的招生计划和毕业生分配制度,扩大高等学校办学自主权。其三,提出了保证教育体制改革顺利进行的重大措施。决定的颁布使得我国教育改革有了新的明确的坐标与方向。摘编自张乐天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重要政策指引(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1985年我国教育体制改革的背景。(2)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1985年我国教育体制
41、改革的作用。答案(1)原有教育体制存在明显弊端;教育战线“左”的思想依然存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需要;世界新技术革命蓬勃发展。(2)进一步推动教育工作的拨乱反正,有利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使我国教育改革有了明确的方向,促进了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有利于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解析第(1)问,根据材料“为了进一步消除教育工作中左的思想影响,适应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的新形势”并结合所学当时的国际国内形势来回答。第(2)问,根据材料“决定的颁布使得我国教育改革有了新的明确的坐标与方向”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当时的社会状况,从形成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社会氛围,促进教育事业的新发展,推动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顺利进行等方面来回答。- 20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