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5 ,大小:894KB ,
资源ID:390662      下载积分:8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066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创新学案与作业:第八单元 第30讲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历史人教版一轮创新学案与作业:第八单元 第30讲 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 WORD版含解析.doc

1、第30讲现代中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曲折课标要求概述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总结其经验教训。考纲明示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我国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实践。主干梳理 认知拓展一 社会主义建设的起步,2.第一个五年计划(1)背景(2)时间:19531957年。(3)内容(4)成就:鞍山钢铁公司三大工厂、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沈阳机床厂和飞机制造厂等先后建成投产。(5)意义:开始改变工业落后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基础。3三大改造(1)时间:19531956年。(3)实质:生产资料私有制转变为社会主义公有制。(4)意义:标志着社会主义经济体系在中国基本建立起来

2、,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5)局限性:在社会主义改造后期,存在要求过急、改变过快、形式过于简单等缺点,给社会经济发展遗留下了许多问题。二 探索与曲折发展1社会主义建设中的成功探索中共八大(1)背景:社会主义制度的基本确立。(2)时间:1956年。 (4)意义:是对我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一次成功探索。2探索失误 (3)人民公社化运动:人民公社初期一切财产由公社统一核算,统一分配。“一大二公”,脱离实际,严重挫伤农民的生产积极性,造成了农村生产力的破坏。(4)危害:违背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和超越了历史发展阶段,导致国民经济出现混乱。19591961年,我国出现了建国以来最严重的经济困难。三 国

3、民经济的劫难1原因:1966年,中国爆发了“文化大革命”,动乱由思想文化领域、政治领域扩展到经济领域。2表现教材拾遗 恢复和发展国民经济的措施(1)没收官僚资本,建立社会主义性质的国营经济。(2)19501952年,开展土地改革运动,没收地主的土地,分配给农民耕种,形成农民土地所有制。至此,在我国延续了数千年的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彻底废除。(3)19501952年,工商业实行“合理调整”的政策(调整主要是指调整公私关系和劳资关系),不仅有利于国民经济的恢复,而且使民族资本主义经济有所发展。 问题探究1 仔细观察下图,说明社会主义工业化与社会主义改造之间的关系如何?提示:(1)工业化是保证社会主义胜

4、利的经济前提,也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基础。(2)三大改造是建立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重大步骤,也是实现工业化的必要条件。(3)二者有机结合,才能使中国实现由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的过渡,两者是变革生产关系与发展生产力的有机统一,且相互关联,被称为“一体两翼”。教材拾遗 新中国成立初期我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原因(1)从历史原因看,我国重工业基础差,底子薄。(2)从现实需要看,我国处于帝国主义的军事包围之中,发展重工业有助于增强综合国力,尤其是增强国防实力。(3)从苏联影响看,学习苏联社会主义工业化的经验采取优先发展重工业的策略。(4)从行业关系看,重工业的发展有助于推动轻工业和农业的发展。问题探究2

5、 “八字方针”从根源上纠正了党的“左”倾错误吗?提示:否。1960年纠正农村“左”倾错误的“调整”主要是调整农、轻、重工业之间的比例和国民经济的发展速度。政治和认识上的失误仍没有从根本上得到纠正。互动探究 分层突破史料精研微解重难微解1“一五”计划的特点一资本主义国家从发展轻工业开始,一般是花五十年到一百年的时间才能实现工业化,而苏联采用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方针,从重工业开始,在十多年中就实现了国家的工业化。建国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93年版二第一个五年计划工业交通建设主要成就分布示意图三集中主要力量进行以苏联帮助我国设计的156个建设单位为中心的工业建设。发展部分集体所有制的农业生产合作社,并发

6、展手工业生产合作社,把资本主义工商业分别纳入各种形式的国家资本主义轨道。李富春关于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报告史料解读史料一肯定了苏联的工业化建设方针;史料二反映出“一五”计划取得的成就;史料三反映“一五”计划的特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并举。精研探究上述史料反映出“一五”计划有何特点?试答:_提示:史料一反映了“一五”计划吸取苏联经验,优先发展重工业;史料二反映了“一五”计划的成就主要集中于东北地区,集中在钢铁、交通等基础设施领域;史料三反映了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并举。归纳总结“一五”计划的特点(1)“一五”计划确定工业化为经济建设的主要任务

7、,并优先发展重工业,强调处理好重工业、轻工业和农业的关系。(2)“一五”计划将工业化建设的重点放在东北地区。(3)“一五”计划以工业化为目标,包括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两大任务,体现了发展生产力和变革生产关系的有机统一。微解2社会主义探索道路出现失误的原因一邓小平指出:严格说来,直到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前,我们最终都没有摆脱苏联模式和斯大林体制的窠臼。自1949年起的30年间,中国共产党人由“一五”期间“照搬照抄”苏联模式,到着手探索自己的道路;在探索自己的道路时,原以为自己找到了正确道路,但实际上又不自觉地步上了苏联走过的工业化“大跃进”和“赶超战略”的老路;紧接着,满以为我们在吸取苏联教

8、训,“反修防修”,最后不自觉地又走上了苏联30年代大搞阶级斗争的老路。二20世纪中期以来,伴随着社会主义制度在中国的建立,“改造自然”的宗旨深入人心,特别是“大跃进”和“文化大革命”中,“人定胜天”同“改天换地”“愚公移山”等成为处理人与自然关系的最响亮的口号。罗见今对“人定胜天”的历史反思史料解读以上是一些关于中国19561978年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资料或对这段时间经济建设的评论。据此可以得知这段时间中国经济建设出现失误的一些原因。精研探究上述史料反映出中国社会主义探索出现失误的原因有什么?试答:_提示:由史料一中可知苏联模式对中国经济建设影响深刻,照搬苏联模式。由史料二中可知探索过程中出现

9、违背客观经济规律、片面强调人的主观能动性的现象。归纳总结 要点突破深化拓展要点一三大改造对中国社会变化的影响 例1下图为我国1952年底1956年底主要经济成分的变化。这种经济成分变化最主要的意义是()A标志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B中国进入社会主义初级阶段C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基础D进一步巩固了人民民主政权答案A解析根据图中经济成分的变化可知,社会主义改造后,公有制经济占据主导地位,这标志着社会主义制度基本确立,故A项正确。B项是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确立的影响,不是最主要的意义,C、D两项也不是主要意义,均排除。要点二19561976年中国经济建设中的失误 例2(2019重庆九校联盟联考)1962年

10、初,中共在北京举行扩大的中央工作会议。会议决定,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等。中共中央的此举意在()A调整措施改善经济困难形势B反思错误着手改革经济体制C开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道路D放弃行政手段凸显市场作用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1962年初”“缩短工业生产建设战线,大量减少城镇人口,加强农业战线,增加农业生产和日用品生产,保证市场供应”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中央调整经济政策,以应对经济困难形势,故选A项。根据材料中的时间“1962年底”可知,此时并未进行经济体制改革,排除B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952年中共提出过渡时期总路线,开

11、始探索社会主义工业化道路,排除C项;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改革开放以来不断凸显市场的作用,排除D项。高考研析 把握考向1(2019全国卷,31)据统计,1954年1月到4月,中国科学院图书馆上海分馆俄文书刊借阅总数为1953年同期的5倍,为1952年同期的50倍,东北各研究所俄文书刊借阅量也大幅增加。这表明当时()A科学研究已与国际前沿接轨B科教兴国战略已展开C对苏联经验的反思蔚然成风D工业化建设需求迫切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一五”计划期间,我国学习苏联,接受苏联援助,着力改变工业落后面貌,因而会出现俄文书刊借阅量显著上升的现象,故D项正确。当时新中国的科学研究刚刚起步,A项错误;科教兴国

12、战略是1995年才提出的,B项错误;这一时期是学习苏联时期,对苏联经验的反思不多,C项错误。2(2018全国卷,31)如图是1953年的一幅漫画,描绘了资源勘探队员来到深山,手持“邀请函”叩响山洞大门的情景。这反映了当时我国()A已经初步改变工业落后局面B开始进行对矿产资源的开采C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D大规模的经济建设正在展开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1953年”“资源勘探”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此时正是“一五”计划轰轰烈烈进行之时,重工业发展需要大量的矿产资源,故D项正确。1957年“一五”计划超额完成表明中国已经初步改变了工业落后的面貌,故A项错误;新中国成立前,中国已经开始对矿产资源进行开采

13、,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调整任务基本完成是在1965年,故C项错误。技巧点拨漫画题解题技巧在于抓住题干关键信息,如时间、关键词等,然后联系所学知识判断选项,由此得出答案。就本题而言,抓住题干时间“1953年”和关键词“锰”“铜”“钨”“石油”“煤”“铁”并联系所学知识可知,漫画反映了当时我国实施“一五”计划,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3(2016全国卷,31)“一五”计划期间,我国住宅建设占基本建设投资额的比重不断减少,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也开始受到抑制。这表明我国()A致力于奠定工业化基础B国民经济结构臻于平衡C大力压缩基本建设投资规模D城市化的进程趋于缓慢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一五”计划期间

14、,我国住宅建设和其他非生产性建设投资受到抑制,这说明当时我国集中一切财力、物力优先发展重工业,致力于奠定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基础,故A项正确。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信息仅涉及基本建设内部投资比重的变化,未涉及基本建设投资规模的扩大或压缩,排除C项;D项与材料无关,排除。4(2015全国卷,31)下图为新中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美国、英国主要工业指标年均增长速度的比较。据此可以推知()A中国原有工业基础很薄弱B冷战制约美英工业发展C中国重工业发展急躁冒进D美英传统工业产业衰落答案A解析由图中信息可知,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中国钢、生铁和发电量指标年均增长速度远远超过美、英两国,这是由于中国原有

15、工业基础薄弱,起点低,而“一五”计划又优先发展重工业,所以增速很快,故A项正确。二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是西方国家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故B项错误;C项与史实不符,排除;由图中信息可知,英美两国主要工业指标亦有较快增长,不能说明其传统工业产业衰落,排除D项。1下表为“一五”计划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统计,据此可知()部门工业建设交通通信农业水利文教卫生所占比例58.2%19.2%7.6%7.2%A“一五”计划导致国民经济比例失调B国家实施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C“一五”计划使得民生得到显著改善D国家建立高度集中计划经济体制答案B解析材料是“一五”计划期间国家财政预算支出状况,不是实际的产业发展

16、情况,不能据此得知国民经济比例失调,故A项错误;从材料数据可以看出,国家财政预算支出中,工业建设支出比重过半,体现了国家优先发展重工业的战略,故B项正确;材料未反映“一五”计划的成果,故C项错误;材料体现不出高度集中,故D项错误。21956年,中共领导人展开了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刘少奇指出: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我看也不怕,它是社会主义经济的一个补充嘛!这表明当时中国()A深受苏联新经济政策的影响B尚未完成社会主义改造C经济建设指导思想灵活务实D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答案C解析材料“有百分之几的资本主义是一个补充”说明中共领导人对资本主义经济并没有一味排斥

17、,体现了经济建设思想的灵活性,故C项正确。当时我国深受斯大林模式的影响,A项错误;根据材料“1956年”“我们国家有百分之九十几的社会主义”可知,我国基本完成了三大改造,建立起了社会主义公有制,故B项错误;国民经济出现严重困难是在1958年之后,与材料时间不符,故D项错误。3(2019大连高三模拟)下表是19601962年我国施工的基建项目和大中型项目的数量表。该表反映出当时中国()年份基建项目(个)大中型项目(个)196082000多1815196135000多1409196225000多1003A政府对国民经济作了必要的调整B冒进思想产生严重后果C思想观念上的错误得到彻底纠正D国民经济形势

18、日趋恶化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可知,19601962年我国施工的基建项目和大中型项目的数量不断减少。结合所学可知,1960年中央提出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对国民经济进行调整,一定程度上纠正了“左”倾错误,使国民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材料正是调整的表现,故A项正确,B、C、D三项错误。课时作业一、选择题1(2019陕西汉中高二期末)解放战争后期,人民解放军每解放一座城市,党中央都派人员将该地区官僚企业原封不动地接管下来,截至1952年,共接管2400多家银行,2858家工矿企业,还有交通运输招商局系统所属企业和十多家垄断性的内外贸易企业;还通过多种形式,把帝国主义在华企业逐步变为国有。这些做法()A

19、仿照苏联经验发展国营经济B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得以完全确立C实现了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D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党中央派人接管新解放区的官僚企业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将它们变成国有企业,具有反帝反封建和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性质,即兼有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双重性质,故D项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中国共产党接管官僚企业和帝国主义在华企业的做法不是仿照苏联经验,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使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得以完全确立是在1956年三大改造完成之后,不是在解放战争后期,故B项错误;结合所学可知,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目标还没有制定,故C项错误。2(

20、2019广西南宁高二期末)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方面通过农业互助合作,解决土地改革后部分农户生产资料不足,劳力、资金短缺的困难,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又实施“进口替代”政策,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以上做法()A改变了农业落后面貌B促进了工农业平衡发展C适应了当时国家的战略需求D打破了西方对中国的经济封锁答案C解析“20世纪50年代”,国家一方面帮助农户解决生产困难,促进农业发展;另一方面通过出口部分农产品换回“发展重工业所需的生产资料”,最终结果是解决了国家工业化需要的生产资料问题,故C项正确。材料没有交代“农业落后”尤其是生产力落后的问题得以“改变”,没有说明“工

21、农业平衡发展”,也没有体现“西方对中国经济封锁”得到解决,故A、B、D三项错误。3(2020山东等级考模拟)一直到1952年,河北定县都没有一台大型农机具。1955年,定县农民开始使用拖拉机耕地,1958年又开始使用柴油机和电动机灌溉农田。这一变化的原因是()A农业生产技术的进步B国家以农业为经济建设中心C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D社会主义工业化基本实现答案C解析材料变化反映了农业生产机械化的推广。之所以能实现农业生产机械化,主要是因为生产关系的变革,即农业生产合作化,故选C项。农业生产技术自封建时代成型后基本没有变化,排除A项;当时国家以工业,尤其是重工业为经济建设中心,排除B项;“一五”计划初步

22、奠定了工业化基础,排除D项。4(2019河北邯郸月考)1956年,毛泽东在论十大关系的报告中,提出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这表明党和国家领导人()A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B开始纠正经济建设中的“左”倾错误C修改了“一五”计划的部分指标D加快了三大改造的步伐答案A解析材料“在重工业和轻工业、农业的关系问题上,要用多发展一些农业、轻工业的办法来发展重工业”反映的是农业、轻工业、重工业协调发展,这与苏联片面强调重工业不同。可见,中共开始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故A项正确。根据时间“1956年”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当时中

23、国在经济上还没有犯“左”倾错误,故B项错误;1956年“一五”计划即将完成,故C项错误;D项材料没有体现,排除。5(2020西南名校联盟月考)农业生产中“卫星满云霄,一个更比一个高”的现象主要反映了()A新中国科技水平得到迅速提高B新中国已基本上解决温饱问题C政治活动严重影响了农业生产D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答案C解析材料中的“卫星”与科技无关,排除A项;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反映的是我国“大跃进”时期对农业产量的吹嘘,是1958年政治上的决策严重影响经济的表现,故C项正确;材料反映的“大跃进”运动没有使我国的经济建设取得巨大进步,D项错误。6(2020湖南衡阳八中摸底)1962年的

24、关于几年来宣传口号的初步检查报告,重点检查了1958、1959两年中的错误口号,包括“违反客观规律,助长了主观主义发展的错误口号”“高指标、高任务,助长了浮夸风的错误口号”等。这反映出国家()A纠正经济建设中“左”的错误B彻底地否定了人民公社C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失败D纠正农业发展中的冒进倾向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1958年“大跃进”等运动犯了“左”倾错误,1961年之后中共开始着手纠正,故选A项。彻底地否定了人民公社的说法太绝对,排除B项;应该是在探索中前进而不是失败,排除C项;当时不仅仅是农业发展中有冒进倾向,工业建设中也有冒进倾向,因此D项说法片面,排除。二、非选择题7(2

25、019陕西咸阳摸底)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从1953年起的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新中国在国民经济恢复的基础上开始步入了工业化的初创阶段,从而在中国现代化发展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其突出的特点是实施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战略,依靠国家的整体力量启动工业化进程,以国营经济为主体,以此推进中国现代化的进程。摘自石建国建国初期中国工业化道路与发展战略问题研究述评材料二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和五亿农民愈来愈高的政治觉悟。在目前形势下,建立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工农商学兵互相结合的人民公社,是指导农民加速社会主义建设,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

26、。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建立人民公社首先是为了加快社会主义建设的速度,而建设社会主义是为了过渡到共产主义积极地做好准备。看来,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中共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1958年8月29日)(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建国初期确立“以重工业为中心”的工业化道路的原因。(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建立人民公社的原因,并指出人民公社的特征。答案(1)原因:中国原有的工业基础十分薄弱;重工业是建立独立工业体系的基础;加强国家建设急需

27、重工业的发展;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2)原因:配合“大跃进”运动的必然举措;加快社会主义建设速度并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急于求成心理;根源是对于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问题认识不清。特征: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解析第(1)问,结合所学知识,从原有的工业基础、重工业的基础地位、加强国家建设的需要、受苏联工业化模式的影响等角度分析。第(2)问,根据材料二“人民公社发展的主要基础是我国农业生产全面的不断的跃进”“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并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所必须采取的基本方针”“共产主义在我国的实现,已经不是什么遥远将来的事情了,我们应该积极地运用人民公社的形式,摸索过渡到共产主义的具体途径”可知,人民公社建立的原因主要是“大跃进”运动的影响,建设社会主义的急于求成的心理和对社会主义建设的模糊认识。根据材料二“社的组织规模,就目前说,一般以一乡一社、两千户左右较为合适”并结合所学可知,人民公社的特征主要是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