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一部分单元滚动检测 提升卷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4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2019四川棠湖中学期末)逸周书(原名周书,是一部记载西周诰誓辞命的记言性史书,作者不详,此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卷五作摊解称:“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据此推定()A西周出现了郡与县是可信的历史B西周时贵族政治已解体C西周时县与郡的长官由周王任命D郡县制在西周已经出现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逸周书经后代学者考定为先秦古籍”“西土为方千里,分以百县,县有四郡”可知,西周出现了郡与县是可信的历史,故选A项。西周时期,贵族政治尚未解体,排除B项;材料
2、没有涉及郡县长官与周王的关系,排除C项;材料只能说明西周出现了郡和县,不能说明出现了郡县制,排除D项。2(2019安徽安庆期末)中国古代舞队的行列,八人为一行,叫一佾。按周礼,天子的舞队用八佾(即六十四人),诸公六佾,诸侯四佾,士二佾。春秋后期,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这一变化()A遵循了周礼的要求 B带有鲜明的等级色彩C体现社会变革趋势 D导致了宗法制的瓦解答案C解析周礼规定“天子八佾”,但春秋后期,季孙氏也用“八佾舞于庭”,这一变化反映了礼乐制及其所维护的分封制遭到破坏,体现了春秋战国时期社会变革的趋势,故C项正确。这一变化是对周礼的破坏,故A项错误;这一变化说明等级制度的破坏,故B项错
3、误;宗法制是宗族关系,故D项不符合题意。3(2019全国卷)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 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 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答案B解析由“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到“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西周实行宗法制,其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可以得出由商朝多为兄终弟及到西周嫡长子继承制的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B项正确。夏朝时世袭制已经取代了禅让制,当时的王位继承注重父子、兄弟之间的传承,这是宗法世袭观念加强的表现,不是受禅让制的影响,A项错误;C项不符合史实,
4、故排除;西周时期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分封制和宗法制,宗法制的核心是嫡长子继承制,因此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不是弱化,D项错误。4(2019福建三明期末)史记秦始皇本纪记载:“改年始,朝贺皆自十月朔。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数以六为纪,符、法冠皆六寸,而舆六尺,六尺为步,乘六马。更命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秦始皇的这些做法旨在()A改革前代的历法及服色 B极力丰富皇帝制度内涵C炮制一整套的繁文缛节 D赋予秦朝建立的合法性答案D解析从材料“衣服旄旌节旗皆上黑”“更命河曰德水,以为水德之始”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分析出,秦始皇这些做法为其统治赋予了合法性,故D项正确。A、C两项是材料的具体表现,排除;材料没有涉
5、及皇帝制度,排除B项。5(2019湖南重点高中联考)云梦秦简语书中提到“凡良吏,又廉洁,敦诚而好佐上;以一曹事不足独治也,故有公心;又有自端也,而恶与人辩治,是以不争书”,即凡是良吏,廉清、忠诚而能为君上效力;他们知道一曹的事务不能独断独行,所以有公正之心;又能够纠正自已,厌与别人争论治理的方法,所以不拘于自己的理解争执不休。这说明,秦朝()A对官员行为有明确的规范B对官吏提出了职业道德要求C注重对官员的考核与评价D官吏的选拔做到了德才兼备答案B解析“行为规范”的要求应是相当细致与明确的,且具有约束力,而材料中的内容,虽是对官吏的要求,但不具备约束力,排除A项;材料是说良吏应具备的条件,评判“
6、善恶”“好坏”,属于道德范畴,材料提的基本是道德要求,B项正确;材料只提到“评价”,没有涉及考核,排除C项;材料没有提到“才”,也没有谈到官吏选拔问题,排除D项。6(2019山西百日冲刺)秦汉以后,随着郡县制取代分封制,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这一现象()A表明封建专制皇权日益衰弱B意味着宗法制影响的消除C说明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D是科举制推行的必然结果答案C解析材料“除帝王继统仍由皇族血缘确定之外,各级权力机构官员的任用主要是通过体现尚贤原则的各种选拔制度”说明郡县制下选官不再依据血缘,政权与族权进一步分离,故选C项。秦
7、汉确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专制皇权强化,A项不符合史实,排除;秦汉以后宗法制尽管不存在,但宗法制的影响依然存在,如尊宗敬祖观念,排除B项;科举制是隋唐以后推行的选官制度,非秦汉以后的史实,排除D项。7(2019河南洛阳一统)汉初,韩信要求做齐王时说:“齐伪诈多变,反覆之国也。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刘邦改立韩信为楚王时说:“信习楚风俗”,便于“存恤楚众”。这一现象表明西汉初年()A中央集权逐步强化 B王国的存在具有合理性C社会风俗有待提高 D地方割据势力威胁中央答案B解析由材料“不为假王以镇之,其势不定”“存恤楚众”可知,汉初通过分封诸侯王稳定局势,王国的存在适应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故选B
8、项。封国不利于中央集权,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封国问题而非社会风俗,排除C项;材料强调的是封国存在的合理性而非其弊端,排除D项。8(2019炎德英才大联考)汉朝政论家仲长统议论某一制度时说:“光武皇帝愠数世之失权,忿强臣之窃命,矫枉过直,政不任下,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材料表明这一制度()A从光武帝开始实行 B台阁官员位高权重C是皇权扩张的结果 D是中央与地方博弈答案C解析材料“虽置三公,事归台阁。自此以来,三公之职,备员而已”反映了东汉尚书台逐渐成为参与决策和发号施令的中枢机构,三公权力逐渐削弱。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是削弱相权、加强皇权的结果,故C项正确。仅凭材
9、料信息不能说明该制度从光武帝开始实行,故A项错误;台阁官员权力的变化是材料反映的现象,不符合材料主旨,故B项错误;材料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故D项错误。9(2019安徽合肥一检)汉书后汉书及主要汉碑中现在所能找到的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这一情况说明当时()A察举制不能有效选拔人才B官位基本被上层社会垄断C贵族政治进一步得到加强D中央与地方矛盾日趋尖锐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西汉孝廉之中,能确定出身的一共184人,其中出身于官员贵族之家的128人,出身于地方豪强大地主之家的11人”可知,“孝廉”多出自社会上层
10、,故选B项。察举制初期能够有效选拔人才,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且贵族中也不乏才干优秀者,排除;贵族政治在秦朝被官僚政治取代,排除C项;从材料中看不出中央与地方的矛盾,排除D项。10(2019福建福州质检)以下是有关“司隶校尉”一职的史料记载。据此可以断定,司隶校尉()史料出处“司隶校尉,(汉)武帝初置”,“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国,无所不统。”北堂书钞设官部汉宣帝时,盖宽饶为司隶校尉,“刺举无所不避,大小辄举,所劾奏众多,公卿贵戚及郡国吏繇使至长安者,皆恐惧莫敢犯禁,京师为清。”后汉书百官志“司隶校尉,周官也。(汉武帝)征和中。乃依周置司隶。”“持节,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荀绰晋
11、百官表注A始设于汉武帝时期 B负责监察各级官员C与刺史的地位相当 D其职责在不断扩张答案B解析材料“纠皇太子、三公以下及旁郡国”“刺举无所不避”“掌察举百官以下,及京师近郡犯法者”说明司隶校尉负责监察大权,故选B项。材料中只有一例说明汉武帝时期设置,排除A项;司隶校尉负责监督中央和地方官员,而刺史仅仅是监督地方,排除C项;材料中并未体现其职责扩张,排除D项。11(2019贵州37校联考)下面是某学者根据秦汉官吏享受特权方面的不同所做的比较表。由此可知,汉代()秦汉官吏法律特权比较租税徭役不公买卖恤典司法特权擅征捕以爵免罪官职世袭获爵方式秦限隶臣妾仅限史官军功获爵汉各种罪人成为主流世袭A官僚机构
12、日益完善 B官吏违法现象较多C政治容易走向腐败 D君主专制不断加强答案C解析根据表格中秦汉官吏享受特权方面的比较可以看出,汉朝官吏比秦朝时期享受的特权增加很多,包括以爵免罪,官员世袭成为主流等,这种现象容易导致政治腐败,故C项正确。材料只是反映官吏享受特权情况,无法体现“官僚机构日益完善”,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官吏的违法状况,排除B项;材料没有反映君主专制的变化,排除D项。12(2019天津十二重点中学一联)据统计,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多以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为主,到唐代官绅墓葬中的墓志署名绝大部分只写官衔。墓志署名的变化反映了()A宗法意识的淡薄 B考试入仕的开始C三省六部
13、制的影响 D特权垄断的削弱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墓志署名由魏晋南北朝时的世家大族的籍贯族源地转变为唐代官衔,这说明门阀士族势力逐渐衰落,特权垄断亦受削弱,故D项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墓志署名内容的变化,而不是宗法意识的淡薄,故A项错误;考试入仕在唐代以前就存在,故B项错误;三省六部制是君主专制加强的表现,与材料无关,故C项错误。13(2019南京六校联考)李华中书政事堂记:“政事堂者,君不可以枉道于天,反道于地,复道于社稷,无道于黎元,此堂得以议之。臣不可悖道于君,逆道于仁,黩道于货,乱道于刑,克一方之命,变王者之制,此堂得以易之。兵不可以擅兴,权不可以擅与,货不可以擅蓄,此堂得以诛之。”材料说
14、明了政事堂的设置()A加强了中央集权 B加强了地方权力C有利于政治清明 D不利于商业发展答案C解析根据材料可知,政事堂的设置可以限制君主行为,约束大臣言行和诛戮专权擅兵之人,这说明政事堂的设置有利于政治的稳定和清明,故选C项。材料没有体现加强中央集权和地方权力以及对商业发展的影响,排除A、B、D三项。14(2019山东日照一模)唐代士人将“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称为“平生有三恨”。宋代士人把“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叫做“平生美事三者并集”;把“不历中书”、未拜相,叫做“生平不足”。据此可知唐宋社会()A由世俗贵族社会逐渐向平民社会转化B科举制发展使传统宗法观念日益淡化C商
15、品经济发展促进了价值追求的变化D从以门阀为中心转化为以品官为本位答案D解析根据材料“始不以进士擢第,不娶五姓女,不得修国史”可知唐代士人注重门第声望,根据材料“入翰林,加金紫,知贡举”可知宋代士人注重官位升迁,以登相位为荣,故D项正确。材料中未涉及向平民社会转化,排除A项;材料未体现科举制对传统宗法观念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未反映商品经济发展的相关信息,排除C项。15(2019河北保定摸底)唐初,基于地方州县两级行政设置,在州之上分设十道监察区,命监察御史等分巡各道州县。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采访使、观察使等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判官属僚。这反映出唐
16、代()A地方监察逐步网络化和制度化B有效解决了地方割据问题C确立了中央对地方的全面监察D监察官逐渐变为地方官吏答案A解析根据材料“中唐以后,按察使、采访使、黜陟使、观察使等,相继成为各道的专职监察官。采访使、观察使等也有了固定的驻所和判官属僚”可知,唐代地方监察制度逐渐成熟,向制度化、网络化方向发展,故选A项。材料未涉及地方监察制度的作用,且B项不符合史实,排除;材料未涉及监察内容,“全面监察”无从体现,排除C项;监察御史是中央官,排除D项。16(2019四川德阳一诊)宋太祖时期中央所辖州县数量统计表时间州县公元960年111638公元979年2971860根据表中的信息,可以确认的历史结论是
17、,宋初()A科举改革成效显著 B地方治理得到强化C经济重心南移加快 D地方机构日渐臃肿答案B解析根据材料可知,979年与960年相比,州、县数量增多,表明地方被分化,中央集权加强,故选B项。州县数量变化与科举制关系不大,排除A项;材料中未涉及经济问题,排除C项;材料中反映不出地方机构情况,排除D项。17(2019山东泰安一检)下图是南宋理宗宝祐四年录取的进士出身统计数据图。对此理解正确的是()A科举制度结束贵族体制B选官推动社会阶层流动C南宋时科举制走向成熟D考试成为做官必经之路答案B解析从科举制的录取结果来看,三代不仕者占很大部分,这说明科举制削弱了贵族体制,排除A项;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可知
18、,科举制下三代不仕的进士占大多数,说明科举推动了社会下层向上流动,故选B项;材料无法说明科举制走向成熟,排除C项;考试是做官的重要途径但不是必经之路,排除D项。18(2019江苏一模)元代的行省设置犬牙相错:陕西行省越过秦岭而有汉中盆地,湖广行省以湖南、湖北为主体而又越过南岭有广西,江西行省也同样跨过南岭而有广东,河南江北行省则合淮水南北为一。该设置的目的是()A打破地区间的隔绝状态B顺应经济格局变动趋势C消除地方分裂割据威胁D推动文化的交流与融合答案C解析我国古代大部分地区并不处于相互隔绝的状态,排除A项;唐代以后我国经济格局的变动主要是经济重心南移,元代的行省设置与经济重心南移无关,排除B
19、项;元代行省的设置主采取“犬牙交错”的原则,将自然、人文和社会环境差异极大的地区拼成一个省级行政区,削弱地方的政治、经济、文化认同感,有利于消除地方分裂割据的威胁,故选C项;元代行省的设置主要是为了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不是为了推动地方文化交流与融合,排除D项。19(2019北京东城期末)有学者认为:“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突破这一制度惯性的演变是()A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B从察举制到“恩荫”制度C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D从废宰相到实行内阁制答案D解析由材料“作为秦始皇统一海内以来历代沿用的辅政制度,早已为士大夫官僚集
20、团所认同和接受,有其巨大的制度惯性”可知为宰相制度,而废宰相设内阁打破了这一制度,故选D项。秦始皇推行的郡县制打破了世卿世禄制,实现了从世卿世禄制到官僚制的演变,排除A项;材料强调的是辅政制度而非选官制度,排除B项;北魏孝文帝改革从宗主督护制到三长制,排除C项。20(2019河南开封定位)明代内阁大学士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代皇帝管事,要各衙门奏章公事每样备两份,一份送内阁,一份送纠察六部的六科给事中。(给事中职责:参加审核,单独发表意见,若反对,可原旨退回。)张居正的做法()A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B体现了六部是政府最高行政机构C说明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D属于越权行为答案D解析内阁只是皇帝的顾
21、问机构,没有行政权,从材料信息看,张居正的做法属于越权行为,故选D项。张居正的做法属于越权行为,不符合明代政治体制的规定,排除A项;B项材料未体现,排除;内阁是皇帝的私人顾问,但张居正的做法已经超出了顾问的职责,排除C项。21(2019河北衡水中学模拟)明朝时期,监察御史和六科给事中被称为“言官”,专职弹劾百司。朱元璋要求由“贤良方正”之人来充任言官,明成祖朱棣则进一步强调言官要“有学识、通达治”。明朝对言官的选任实行任职回避,且规定不能选用胥吏出身和曾犯“奸贪罪名”的人为言官。明朝实行上述举措的本质意图是()A加强监察队伍的建设B为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C培养优秀的监察人才D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
22、保障答案B解析明朝言官专职弹劾百官,皇帝要求言官德才兼备,实行任职回避,限定选任资格,本质意图是为弹劾百司、实现吏治清明创造条件,故B项正确。加强监察队伍建设是对材料上述举措的概括,不是本质意图,A项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对监察人才的选用,不是培养,C项错误;材料能体现出为监察工作提供制度保障的意图,但不符合设问,D项错误。22(2019江西名校二检)洪武九年(1376年),明太祖朱元璋下令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简称“布政司”“布政使司”“藩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明太祖这一改革的主要目的是()A抑制地方藩王割据势力B提高地方机构的行政效率C削弱丞相行政管理职权D改变地方权
23、力过大的弊端答案D解析结合所学可知,元朝实行行省制度,行省集地方军政、财政和民政等大权于一身,权力较大,明太祖将行中书省改为承宣布政使司,派布政使到地方掌管一省之民政与财政,分割地方权力,意在改变地方权力过大的弊端,故D项正确。明太祖朱元璋设立三司的目的是分散地方权力,并非抑制地方藩王的割据势力,A项错误;分散地方权力不利于提高地方的行政效率,B项错误;材料涉及的是削弱地方权力,与中央官员丞相无关,C项错误。23(2019北京海淀一模)清承明制,仍设内阁,“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
24、。这说明清朝内阁()A奏章票拟,掌握最高决策大权B设于宫中,有分散相权的作用C地位尊崇,处理日常行政事务D上传下达,帮助皇帝监察百官答案C解析材料“凡承宣谕旨,皆由内阁传知各衙门抄录遵行,而有关兵刑钱粮、地方民务以及官员的升迁、调任等文书,皆由内阁票拟,经皇帝裁定批红后交各部办理”说明清朝内阁地位尊崇,负责处理日常行政事务,故C项正确。皇帝掌握最高决策大权,故A项错误;明太祖时废除宰相,此时已无相权,排除B项;内阁是皇帝的咨询机构,不是正式的中央一级的机构,没有监察权,排除D项。24(2019广西柳州模拟)雍正年间,在各省总督、巡抚、布政使、将军、提督、按察使多重关系之间,已形成相互以密折形式
25、监督报告对方的“情报网”,大小文武官员无不在这种监视网络的扫描范围之内。这一现象说明()A当时官场风气存在严重问题B地方权力的合理分化与制约C封建君主专制达到历史顶峰D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的弱化答案A解析从材料可知,雍正年间的“密折”制度使地方官吏处于严密的监控中,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产物,地方官员之间“已形成相互以密折形式监督报告对方的情报网”,密折成为官员之间打小报告的常用途径,这样就引发了官员谨小慎微、明哲保身,同僚之间互相猜忌的弊端,说明官场风气存在严重问题,故选A项。材料并不能说明地方权力的“合理分化与制约”,排除B项;封建君主专制达到历史顶峰的标志是军机处的设置,故C项与材料无关
26、,排除;密折制的出现正是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力强化的表现,故D项表述不符合史实,排除。二、非选择题:第25题19分,第26题12分,第27题21分,共52分。25(2019江苏一模)中国历史上发展出很高明的国家治理技术。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东汉末年,强宗大族遍布各地。随着宗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形成了“选士而论族姓阀阅”的局面,如汝南袁氏一族累世公卿,外戚窦氏更是公侯满门。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很多地方的郡县掾吏和乡官里胥就是由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他们既要维护族人的生命财产安全,又要解决民间纠纷,甚至于担任乡里职务,处理乡里事务。摘编自李小红中国农村治理
27、方式的演变与创新材料二隋创进士科之后,“取人之道益公,所举中原与边域之人才益均”。中国古代重视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史书记载,“(元)仁宗皇帝居潜,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美国学者罗兹曼说:“科举制度曾经是联系中国传统的社会动力和政治动力的纽带,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摘编自刘海峰科举政治与科举学(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东汉末年国家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及其政治根源。(7分)(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科举制对古代国家治理的积极作用。(6分)(3)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
28、识,说明古代国家治理技术对当代的借鉴价值。(6分)答案(1)问题:察举制异化,沦为地方豪强的工具;基层治理日益沦入地方豪强之手;中央集权、国家统一严重动摇。(5分)根源:强宗大族崛起。(2分)(2)作用:通过考试选拔文化素质较高的官员,提高治国效率;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兼顾地区平衡,有利于扩大统治基础、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儒家地位、为监察制度提供人才保障,降低国家治理成本。(6分)(3)价值:国家治理要通过改革形成相对成熟的制度系统(选官、监察制度等);要重视基层社会治理;要调动最广泛的国民参与治理之积极性;治理效果要追求高效益、低成本等。(6分,任答三点)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宗
29、族势力的强大,他们逐渐控制了东汉政府选官任官制度强宗大族深刻地影响着基层治理当地强宗大族把持”,从选官制度的异变、基层治理权、中央集权等角度进行回答;第二小问,从上述材料信息可知为地方豪强大族的兴起。第(2)问,根据材料二“监察机构,但若没有科举制的配套,所起的作用十分有限深厌吏弊作,其即位乃出独断,设进士科以取士是维护儒家学说在中国的正统地位的有效手段,它构成了中国社会思想的模式”,从官员素质、打破阶层固化、监察体制、儒家地位等角度进行分析阐述。第(3)问,根据材料,从制度创新、基层治理、民众参与、治国成本等层面进行思考。26(2019四川成都一诊)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表中国古代部分
30、王朝的国号国号来源秦周天子封秦人祖先为附庸,邑于秦汉项羽封刘邦为“汉王”;萧何认为“语曰天汉,其称甚美”隋北周时,杨忠受封为“随国公”,忠子杨坚进爵“随王”。及杨坚篡周,以“随”意不祥而改为“隋”唐北周时,李虎受封为“唐国公”。其孙李渊在太原起兵后称“唐王”,后来建国,国号“唐”宋后周末年,赵匡胤升任宋州节度使。篡周建宋后,诏曰:“唐开基,因始封而建国,宜国号大宋。”大元1206年成吉思汗建国,其汉译名为“大蒙古国”。1271年忽必烈颁布建国号诏:“可建国号曰大元,盖取易经乾元之义。”大明旧说朱元璋曾“为明教徒”“因明教而建国,故以明为国号”。现多认为出自易经乾卦“大明”之文:“大哉乾元,万物
31、资始,乃统天大明终始,六位时成,时乘六龙以御天。”大清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号“金”;1636年,皇太极易国号为“大清”。“清”可以表达天、太平、广大之义,也可以表示王者风范、王政理想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围绕“国号”这一主题对上表的内容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一:从全局共同处着眼)看法:国号往往具有鲜明的继承性。(3分)说明: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国号来自于建国前的封国、封邑及爵名;宋朝国号来自于赵匡胤的发迹之地宋州及其官职宋州节度使;大明、大清的国号命名方式与大元一脉相承,其中,“大明”二字,与“大元”同出一典,前后相继。
32、认识:上述几种继承性,都有利于新兴王朝彰显其正统性和合法性。(9分)(示例二:从全局的变化着眼)看法:元朝建国号始用文义(元明清三朝国号确立的方式与之前的王朝有别)。(3分)说明:在封建王朝中,秦朝、汉朝、隋朝、唐朝,国号来自于建国前的封国、封邑及爵位;宋朝国号来自于赵匡胤篡周建宋前担任的宋州节度使官职。忽必烈以文义建国号的方式,为明朝、清朝所沿用。认识:元朝之所以如此,一方面是因为其作为草原民族入主中原,自身并没有之前王朝的继承性与正统性;另一方面,恰好包含了成为中原正统的政治与文化企图,反映了蒙古从游牧国家到中原王朝的转变。(9分)(示例三:从某一王朝着眼)看法:皇太极改“金”为“大清”,
33、暗含入主中原之志。(3分)说明:1616年,努尔哈赤建国号“金”,“金”国号作为女真政治与民族共同体的鲜明标志,在努尔哈赤创业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然而皇太极时期,“金”国号已不利于安抚其已统辖的汉、蒙民族。特别是金灭北宋的“靖康之耻”,时刻刺激着汉人的民族主义情感。皇太极新定的国号“大清”,不仅合乎“大元”“大明”取号的传统,淡化了少数民族并吞中原之色彩,而且气势、取义更胜过“大明”。认识:该国号借鉴于历史,取典于文化,服务于现实,作用于未来,有利于完成入主中原大业。(9分)解析通过表格中各个朝代命名的方法,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做总结:其一,强调国号的继承性,如秦朝、汉朝、隋朝、唐朝
34、,国号来自于建国前的封国、封邑及爵名,这是从全局的共同性方面来考虑的;其二,强调国号的变化,如元朝国号不再采用建国前的封国、封邑及爵位,而是以文义建国号;其三,我们可以从单个的朝代的“国号”来考虑,如清代,清王朝最初的国号是金,然而皇太极时期,“金”国号已不利于安抚其已统辖的汉、蒙民族,特别是金灭北宋的“靖康之耻”,时刻刺激着汉人的民族主义情感,因此改国号为清。总而言之,对国号的思考和看法实际上考查了学生从不同角度看待历史问题,正确地进行历史分析的能力。27(2019江西吉安五校联考)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材料一两汉时,以“侍中”“给事中”等侍从官为原型逐渐发育出专职谏官队伍与谏官官署,开始
35、充当言谏的主要施体,皇帝罪己求谏现象非常普遍。贞观时谏议大夫等言官事前监督与给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初唐政务“鲜有败事”。宋代以降,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始而谏院独立,继而科道合一,六科独立置署,而后干脆并归都察院,成为监察六部的专职监察机构。材料二中国古代长期存在的言谏制度,以臣谏君的运作模式,以及给、谏分署办公的体制,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其权力基础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它体现的目标价值是
36、君主集权而非分权与制衡,其行为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之效果。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陈秋云中国古代言谏文化与制度研究(1)根据材料一,概括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变化。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的相同之处。(10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理解“中国古代言谏制度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然而实质上却是截然不同的两回事”?(请从多角度比较)(11分)答案(1)变化:言谏机构由侍从官发育而来,逐渐由谏议君主的机构演变为监察官吏的专职监察机构;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初期一定程度制约皇权,后逐渐演化为皇帝的御下工
37、具。(6分)相同之处:目的都是巩固统治,减少行政失误率;运作方式都是分署办公等。(4分)(2)思想基础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西方近代代议制的建立源于人文主义、理性思想的发展。权力基础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权力基础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没有国家的强制力;西方近代代议制的权力基础是人民的授权,具有法律意义上的强制力。目标价值不同:前者体现的是君主集权;后者体现了分权与制衡的价值。实质不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一个组成部分;西方近代代议制则是政治民主化的体现。(11分)解析第(1)问,
38、第一小问,根据材料一“两汉时,以侍从官为原型逐渐发育出专职谏官队伍与谏官官署,开始充当言谏的主要施体贞观时谏议大夫等言官事前监督与给事中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宋代以降,言官多结党营私,谏官制度逐渐演化为皇帝御下之工具,成为监察六部的专职监察机构”可知,言谏机构逐渐变化为专职监察机构;事前监督与事后监督制度相互结合;宋代以后,谏官制度成为皇帝御下的工具。第二小问,根据材料二“以臣谏君的运作模式,以及给、谏分署办公的体制,表面上类似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并结合所学内容可知,中国古代言谏制度与西方近代民主制度的两院制代议制的相同之处在于巩固统治,减少行政失误率,运作方式上都采取了分署办公。第(2)问,根据材料二“中国古代言谏制度的思想武器是融阴阳五行等迷信思想与进谏尽忠的纲常观念于一体的神学政治思想,其权力基础是原始民主制度遗留下来的议事惯例与君王的授权,它体现的目标价值是君主集权而非分权与制衡,其行为没有国家的强制力之效果”可知,中国的言谏制度与西方的民主代议制在思想基础、权力基础、目标价值等方面都是有着很大区别的,就本质来说,中国的言谏制度是君主专制制度的组成部分,而西方的代议制则是政治民主化的表现,二者是根本不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