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章末分层突破请根据下面的体系图快速回顾本章内容,把各序号代表的含义填到对应的框内,构建出的清晰的知识网络。自我校对地面冷热不均季风环流气旋、反气旋北印度洋海区40S附近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岩浆活动断层气候的形成与分布下图为某洲大陆沿22S纬线的地形剖面图。回答12题。1图中乙地气候类型属于()A热带季风气候B热带稀树草原气候C热带沙漠气候 D高原山地气候2导致乙地降水量与甲地明显不同的主要因素是,乙地() 【导学号:32980114】A处于盛行风向的迎风坡上B受沿岸寒流影响C全年受赤道低气压带影响D受高峻地势影响【解析】第1题,该大陆位于南半球,西侧山体高达5 000米,中部为平原地形,东部
2、为高原地形,符合南美洲地形特征,应为南美大陆,南美大陆东侧为热带草原气候即热带稀树草原气候。第2题,结合甲、乙海拔基本相同,甲处有寒流经过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背风坡,乙沿岸有巴西暖流经过且位于东南信风的迎风坡。【答案】1.B2.A常见天气系统图乙为探空气球10天中随气流漂移路线图,图中数字所指的黑点为每天相同时刻的气球位置。图甲为图乙的局部放大图,图甲中虚线表示近地面空气运动。完成34题。甲 乙3下列路段中,探空气球受水平气压梯度力作用最大的是()A至 B至C至 D至4图中两点间近地面受()A暖锋影响,吹西北风 B冷锋影响,吹西南风C暖锋影响,吹东南风 D冷锋影响,吹东北风【解析】第3题,相同时间
3、内探空气球漂移路线越长,则风力越大,水平气压梯度力越大。图中各路段中,至路线最长,因此探空气球受到的水平气压梯度力的作用最大,故选项A正确。第4题,根据图甲中近地面空气沿顺时针方向辐合流入中心可知,为南半球的气旋,两点间位于气旋西南部的锋面附近,应为冷锋,结合南半球锋面气旋的运动方向可判断该地吹西南风,选项B正确。【答案】3.A4.B下图表示某日20时海平面气压分布及1624时北京空气质量指数变化。读图,回答第5题。5该日20时()A北京大风扬沙,空气污染加重B东海海域天气晴朗,风大浪高C低压天气系统中,P强度最强DQ地位于暖锋锋前,出现降水【解析】从图中可以看出北京周围地区等压线密集,因此可
4、能出现大风扬沙天气,其空气质量指数从19时到20时大幅度增加,说明污染加重,A项正确;东海海域此时受高压影响,天气晴朗,但等压线稀疏,风力不大,B项错误;Q地气压值比P处更低,C项错误;Q地位于冷锋锋前,而不是暖锋锋前,D项错误。【答案】A水循环下图所示山地为甲、乙两条河流的分水岭,由透水和不透水岩层相间构成。在生态文明建设过程中,该山地被破坏的森林植被得以恢复,随之河流径流量发生了变化,河流径流的年内波动也减缓了。据此完成68题。6森林植被遭破坏后,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是由于()A降水更多转化为地下水B降水更多转化为坡面径流C降水变率增大D河道淤积7森林植被恢复后,该山地的()降水量增加
5、坡面径流增加蒸发(腾)量增加地下径流增加A BC D8如果降水最终主要转化为河流径流,那么森林植被恢复后,甲、乙两条河流径流量发生的变化是()A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增加B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增加C甲增加,乙减少,总量减少D甲减少,乙增加,总量减少【解析】第6题,森林植被具有涵养水源的作用,森林植被遭破坏后,一方面降水较多的季节下渗减少,从而使更多降水转化为坡面径流,使河流汛期径流量增加;另一方面汛期地下水减少使其在枯水期补给河流的水量也减少,进而导致枯水期水位下降,所以河流径流量的年内波动强烈,A项错误,B项正确;降水变率主要取决于该地的气候,小范围森林植被遭破坏,对降水影响较小,C项错误;河
6、道淤积是森林植被遭破坏后,降水冲刷地面,河水含沙量增加的结果,而不是河流径流量年内波动强烈的原因,D项错误。第7题,森林植被恢复后,植被覆盖率增加,植物蒸腾作用会明显加强,但是山地绿化只是小范围的植被变化,对降水影响较小,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地表径流减少,地下径流增加,说法错误,说法正确。故选C项。第8题,森林植被恢复后,下渗增加,透水岩层中含水量增加,则甲、乙两河径流总量会减少,A、B项错误;从图中岩层倾斜状况可知,同一岩层的海拔在甲河流一侧高于乙河流一侧,因此降水时甲河流一侧山体的降水转化形成的地下水就会成为乙河流的补给水源,导致甲河流径流量减少,乙河流径流量增加,C项
7、错误,D项正确。【答案】6.B7.C8.D洋流大洋在不同因素作用下形成了多种类型的洋流。回答910题。97月,一艘货船从日本横滨出发,沿图中路线前往瑞典的哥德堡。途中会遇到风海流、密度流、涌升流三种洋流。货船遇到这三种洋流的海区位置分别是()A甲、乙、丙 B甲、丙、丁C丁、乙、甲 D丁、丙、乙10若一艘前往日本的油轮在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则油污可能漂向()A我国东海海域B我国南海海域C印度尼西亚海域D菲律宾海域【解析】第9题,7月份北印度洋海区盛行西南风,甲是西南风形成的风海流;乙位于非洲东海岸,受离岸的西南风影响,沿海形成涌升流;丙处是地中海通向大西洋的密度流。第10题,E海域发生石油泄漏后
8、受日本暖流影响将向北方向漂流。【答案】9.D10.A地质作用下图为某河谷地质、地貌剖面图,图中地层年代由到变老。图中阶地(用T表示,数字下标表示阶地的级数)指由河流作用形成的高出洪水位的阶梯状地貌。此河段阶地主要由于地壳抬升形成。完成1112题。11对河谷处的地质构造类型和两侧地壳抬升幅度的判断,正确的是()A向斜东侧大 B背斜东侧小C向斜西侧大 D背斜西侧小12矿产调查发现,在此河段的河床沙中有某种贵重金属矿产,但由于河水深不易开采。图中所示地点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的是()A甲 B乙 C丙 D丁【解析】第11题,根据图中岩层的新老关系可知,河谷处岩层中间新、两侧老,为向斜构造。根据河流阶
9、地形态及相同沉积物分布的高度可知,西侧地壳抬升的幅度更大,故选项C正确。第12题,由题目材料可知,这种贵重金属矿产存在于河床沙中,图中乙地广泛分布着流水沉积形成的沙和卵石,故该地可能找到这种贵重金属矿物,选项B正确。【答案】11.C12.B贝壳堤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在沿海地区经常分布着多条贝壳堤,标志着海岸线位置的变化。下图示意渤海湾沿岸某地区贝壳堤的分布。据此完成1315题。13在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A向陆地方向推进 B向海洋方向推进C位置稳定 D反复进退14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由此()A形成新的贝壳堤B加大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
10、离C形成河口三角洲D迫使河流改道15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多条贝壳堤的形成说明河流入海口()A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小B位置稳定,泥沙沉积量大C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小D位置多次变动,泥沙沉积量大【解析】第13题,贝壳堤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海岸堤,根据贝壳堤的位置可确定古海岸的位置,根据新老贝壳堤的关系,也可以分析海岸线演变过程与动态。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排列,反映了自古至今海岸线向海洋方向推进,但本题考查的是任一条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状况,因为贝壳堤是由死亡的贝类生物在海岸带堆积而成的,假如海岸线不稳定而是反复进退,就不会形成任何一条贝壳堤,故在任一贝壳堤的形成过程中,海岸线的位置稳定。第14题,沿岸流动的海水搬运河流入海口处的泥沙,并在贝壳堤外堆积,会使得贝壳堤外的海岸线不断向海洋方向推进,因而加大了贝壳堤距海岸线的距离。第15题,由于河流冲积物是该地海岸线变动的物质来源,图中三条贝壳堤自西向东分布,反映了自陆地向海洋方向的海岸线变迁,也说明了河流带来的泥沙多,入海口处泥沙沉积量大,导致河流入海口的位置多次变动。【答案】13.C14.B15.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