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12 ,大小:44KB ,
资源ID:390190      下载积分:5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90190-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4 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历史通史版大一轮总复习课时作业24 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 WORD版含解析.DOC

1、课时作业241840年至1900年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黑龙江高三模拟)18世纪时,欧洲对中国的了解远远超过中国对西方的了解程度,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都进行了评估。这一现象表明(C)A中欧之间的实力差距扩大B西方国家主动学习中国文化C西方为向中国扩张做准备D中国“天朝上国”观念严重解析:根据材料“18世纪时西方人士对中国的政治制度、经济发展、科技水平、军事实力都进行了评估”结合所学知识可知,18世纪西方国家处于对外早期扩张时期,因此这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各方面进行评估的主要原因是为侵略中国,向中国扩张做准备,故

2、C选项正确;材料内容体现了这时期西方国家对中国各方面进行评估,没有对中西方之间的实力进行比较,因此无法得出中欧之间实力差距扩大,故A选项错误;材料内容体现了西方国家对中国各方面评估,没有体现西方国家学习中国文化的内容,故B选项错误;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天朝上国指的是以中国为中心的观念,材料内容没有体现天朝上国的观念,故D选项错误。2(2020河北高三模拟)有学者指出:南京条约签订后,由清初建立起来“天朝”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全然被废除。各通商口岸需要实行一种新制度。尽管南京条约在文字上,对这种制度未作过多的具体规定,但从精神上理解,应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该学者认为,南京条约(A)

3、A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B使中国开始沦为半殖民地C标志着中国近代化的开端D为以后列强扩大战争埋下伏笔解析:南京条约对外贸易的种种规定,是当时西方社会愿接受的那种商业制度,这有利于中国贸易的近代化,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故A正确;材料反映南京条约推动了近代中国贸易的国际化,肯定了南京条约在客观上的积极影响,B、D不符合材料主旨,排除;洋务运动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C错误。3(2020山东德州模拟)甲午战争前,英国人赫德认为,中国的“陆军和海军,并没它自己所想象的实力”,“(日本)料将勇猛进攻,它有成功的可能。中国方面不免又用它的老战术,但是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

4、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由此可见,赫德认为(D)A军事实力在战争中具有决定作用B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战术的落后C作战意志是日本取胜的充分条件D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解析:赫德认为中国在军事实力不如对方的情况下,适合持久战,所以A项不是赫德的观点,故排除;中国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落后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而不是战术问题,故排除B项;日本取胜的因素不是赫德论述的主旨,C项与题意不符,故排除;根据“只要它能经得住失败,就可以慢慢利用其持久力量和人数上的优势转移局面”可知,赫德认为中国的国情更适合对日本持久作战,故选D项。4(2020上海高三检测)“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

5、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此语旨在倡议(D)A筹建新式海军 B培养专业人才C创办军事工业 D设立总理衙门解析:据材料“近年各路军机络绎,外国事务,头绪纷繁,驻京以后,若不悉心经理,专一其事,必致办理延缓,未能悉协机宜”可知,由于外国公使进驻北京导致与外国交往频繁,为适应与外国交往的需要,设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简称“总理衙门”,D正确;A、B、C均是洋务运动内容,与材料不符。5(2020山东省临沂第一中学高三月考)在甲午战争期间,有人在天津直报撰文指出:日本“条约既有所不顾,公法亦有所不遵。无论议和抑或定约,彼必将多方需索,百般刁难”。可见,该学者在此(C)A揭露日本侵

6、华蓄谋已久B认为清政府应动员全国力量备战C告诫清廷积极抵抗外侮D强调应依国际公法限制日本挑衅解析:日本“条约既有所不顾,公法亦有所不遵。无论议和抑或定约,彼必将多方需索,百般刁难”,说明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对中国挑衅,中国应积极抵抗外侮,故C正确;材料信息反映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对中国挑衅,无法体现日本侵华蓄谋已久、应动员全国力量备战,排除A、B;材料说明日本不顾国际公法对中国挑衅,那么中国不应该再依国际公法限制日本挑衅,而应该积极抵抗外侮,故D排除。6(2020海南省东方市琼西中学高三月考)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的一个重要特征就是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在这一过程中,具有转折性标志的事

7、件是(C)A北京条约 B洋务运动C甲午战争 D瓜分狂潮解析:甲午战争后清政府被迫签订马关条约。在马关条约的刺激下,列强争相在中国划分“势力范围”,强占租借地,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中国民族危机加深。故答案为C项。北京条约没有体现出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特征,排除A项;洋务运动是清政府为挽救内忧外患局面进行的自救运动,排除B项;从边疆危机到民族危机的表现是列强瓜分狂潮,但瓜分狂潮是因甲午战争引发的,排除D项。7(2020山西高三月考)义和团运动无疑更具有反侵略的勇气,除个别例外,当时的改良派、革命派对义和团评论皆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走向反帝斗争的对立面,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建立了“

8、东南互保”。可见当时(D)A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B政府态度左右各方势力的政治立场C西方侵略主要集中于中国北方地区D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解析:根据材料对义和团运动,改良派和革命派多持贬义,而东南地区的洋务派督抚却热衷于与西方国家合作,可知体现的是在维护民族利益方面存在不同方式,故答案为D选项。南方地区的革命斗争受到严重压制的说法与材料无关,A选项排除。材料未涉及到政府态度,B选项排除。西方侵略主要集中在沿海、沿江地区,C选项排除。8(2020江西高三检测)法国媒体曾刊登回国士兵的陈述:“从北堂我们开向皇宫,修士们跟着我们去,他们怂恿我们屠杀、抢劫我们行抢都是替教士干的。我们进

9、一家就随便拿东西,我们把店掌柜抓了当仆役,教士们把抢来的东西,让他们背着运到北堂去了”材料反映的这场战争(D)A使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B导致中国领土主权遭到破坏C刺激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D使列强获得京津地区驻军权解析:依据材料信息可知,这指的是八国联军进入北京城烧杀抢掠的情况。结合所学可知,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以后,列强获得了在中国北京地区和天津地区驻扎军队的权利,因此D选项正确。A选项错误,中外反动势力开始公开勾结是在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B选项错误,材料反映的是法国士兵在中国烧杀抢掠,体现不出对中国领土主权的破坏;C选项是中日甲午战争的影响,与法国无关。9(2020莆田第二十五中学高三月考

10、)1900年夏,两江总督刘坤一、湖广总督张之洞等联合东南督抚,与上海各国领事订结保护东南、不与战事之约,表示“无论北方情形如何,请列国勿进兵长江流域与各省内地各国人民生命财产,凡在辖区之内者,决依条约保护”。这客观上表明(A)A中央政府权威式微B列强侵华行为受到有效遏制C反清成为时代主流D晚清地方割据局面愈演愈烈解析:材料出自东南保护约款,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清廷向列强宣战,而东南地方督抚却勾结列强,私订和约,充分表明清政府中央权威的式微和地方势力的扩张,故A正确;结合所学可知,东南保护不能遏制列强侵华行为,反而有利于八国联军侵华,B错误;东南保护并非反清行为,排除C;东南保护使地方势力得

11、到扩张,但东南各省并没有脱离清朝统治,“地方割据局面愈演愈烈”言过其实,排除D。10(2020湖北高三质检)下表为1896年日本出版的部分军用汉语教科书目录。日本出版这些书籍的主要目的是(C)书名编者出版社(人)刊行时间日台会话大全水上梅彦民友社1896.2警务必携:台湾散语集御幡雅文台湾总督府民政局警保课1896.3军队宪兵用台湾语平井数马平井数马1896.9台湾十五音及字母详解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课台湾总督府民政局学务课1896.11A.加强对台湾风俗民情的研究B配合甲午战争的侵略进程C服务于巩固殖民统治的需要D泯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1895年,马关条约将台湾割

12、让给日本,日本出版与台湾有关的军用书籍主要目的是巩固在台湾的殖民统治,故C项符合题意,排除A;1896年甲午中日战争已经结束,故B项不符合题意;泯灭台湾民众的民族意识是日本推行的奴化教育,主要是强制推行以日语替代台湾母语进行教学,这在材料中无法体现,故D项不符合题意。11(2020江西高三模拟)1879年崇厚在沙俄的胁迫下擅自签订了屈辱的里瓦几亚条约,引起朝野激烈的反对。清廷也未予批准,并改派曾纪泽赴俄修约。经过交涉,中俄签订伊犁条约(中俄改订条约)。中国虽争回了崇厚划失的伊犁绝大部分,但伊犁西部还是让给了俄国。导致这一结局的最主要原因是(D)A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的声援B沙俄侵略成性和清廷的腐

13、败C曾纪泽不辱使命,据理力争D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解析:依据中国近代社会政治情况相关所学可知,近代中国屈辱外交出现的最主要原因是近代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D选项正确;左宗棠率部收复新疆的声援与最后伊犁西部还是让给了俄国的题意不符,A选项错误;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主要原因需从经济和社会根源的角度去分析,沙俄侵略成性和清廷的腐败并非导致这一结局的最主要原因,B选项错误;C选项错误,曾纪泽不辱使命,据理力争与最后伊犁西部还是让给了俄国的题意不符。12(2020大名县第一中学高三月考)日本人竹野与三郎曾说:“我们的对手十分顽强,丝毫不怕死等一有机会就发动进攻。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

14、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他所描述场景发生于(C)A抗日战争期间B鸦片战争期间C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期间D八国联军侵华期间解析:材料“不仅台北的情况是这样,而且整个新竹的四郊也是这样,新竹的村民是以顽强和勇敢著称的”说明的是台湾人民反割台斗争,故选C;抗日战争期间,台湾沦为日本的殖民地,排除A;鸦片战争与日本无关,排除B;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的主战场并非台湾,排除D。二、非选择题(13题25分,14题15分,共40分)13(2020吉安县第三中学高三调研)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日本除了把台湾夺到手之外,还拿到了中国2.3亿两的赔款。这等于日本4年的财政收入,等于中

15、国3年的财政收入。日本要是拿这笔款发展经济,用于改善经济发展的环境,用于改善国民的生活,那就很可观了。但它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袁伟时甲午战争:没有赢家的结局材料二:对于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张海鹏教授说:“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而袁伟时教授却说:“义和团毁电线、拆铁路、烧洋货凡沾点洋气的物和人,必彻底消灭而后快。即使义和团真的立下了扶清灭洋的伟大功勋,也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人类的错误。”材料三:190

16、1年,虽经李鸿章讨价还价,清王朝仍被迫接受西方外交使团的礼仪要求,将外国使臣觐见清帝的礼仪说帖,作为辛丑条约的附件十九。其中规定: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摘编自王开玺隔膜、冲突与趋同清代外交礼仪之争透析(1)结合材料一和所学知识,袁伟时为何认为甲午战争中“没有赢家”?(2)从解读材料视角的不同,简析材料二两位教授对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看法不同的主要原因。(3)材料三反映了中国怎样的外交地位?试从国际背景分析其原因。解析:本题考查甲午中日战争和义和团运动,主要考查学生对材料信息的分析概括能力

17、和对不同史观的比较理解能力。(1)结合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结合材料一信息“日本用来扩军,85%的赔款都用于扩军和相关的项目,走上军国主义道路。只有一部分拿来建了一家钢铁厂。这就导致了日后侵略别国反过来被迫无条件投降的灾难性后果,同样输得很惨”,可以分析得出甲午中日战争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发动二战,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因此,袁伟时认为甲午战争“没有赢家”。(2)根据“为反抗西摩尔联军乘火车进京,大规模破坏铁路,完全是作战手段”可以看出,张海鹏教授从革命史观出发,认为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是反抗侵略的手段,应该给予肯定;根据“不能回避它的这些反文明、反

18、人类的错误”可以看出,袁伟时教授从文明史观出发,认为义和团运动中“挖铁路”行为是排斥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应予以否定。(3)根据材料三中“外国使臣递交国书时,清帝须派高于王公规格的轿子往来使馆迎送,同时派军队保护;清帝款宴各国使臣应在皇宫大殿内举行,并躬亲入座”可以看出,清朝处于屈辱的服从地位。从国际背景分析原因应当联系所学,从当时的西方主要国家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积极输出资本瓜分世界,以及当时的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等方面来回答。答案:(1)对中国而言:清廷战败,被迫签订了屈辱的马关条约,刺激了列强瓜分中国的野心,使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大大加深。对日本而言:战争的胜利进

19、一步刺激了日本的侵略野心,促使它进一步扩军备战,发动了更大规模的侵略战争,最终导致日本战败投降。(2)两位教授的结论之所以不同,是因为所持的史观不同。张海鹏教授从革命史观出发,认为它是反抗侵的手段,应该给予肯定;袁伟时教授从文明史观出发,认为它是排斥工业文明,与现代文明背道而驰,应予以否定。(3)地位:屈辱的服从地位。原因:19世纪末,西方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输出资本,瓜分世界;资本主义世界体系最终建立,中国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4(2020福建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近代中英部分条约简表条约1842年南京条约1858年中英天津条约1876年中英烟台条约主要内容1.中

20、国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港口;2割让香港岛;3中国赔偿2 100万银元;4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1.英国公使得驻北京,并在通商港口设领事馆;2增开南京、台南、汉口、九江等九个通商口岸;3英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4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5赔偿英国白银400万两。1.英国得派员至云南调查;2英国可经甘肃、青海、四川等地进入西藏,转赴印度,并可由印度进入西藏;3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4租界免收洋货厘金;5减少进口税。根据中国近代史资料汇编整理根据图表,提取一项有关中英两国的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说明。解析:信息:从“五处港口”“九个通商口岸”“增开宜昌

21、为通商口岸”可得出通商口岸和相关世界市场的角度与中英两国的关系;从“压低中国关税,规定进口税率5%”“英国人可往内地游历、通商;英国商船可在长江各口往来”“租界免收洋货厘金”“减少进口税”等可得出中英在贸易和商品输出方面的关系。说明:引用材料,分析两国国情,从基本信息上升到历史认知。答案:示例一:信息:英国侵略使中国丧失大量主权。说明:英国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使中国丧失领土主权、关税主权、司法主权、领海主权;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内河航行权、内地通商权丧失;经由中英烟台条约,英国获取调查权及租界洋货免收厘金权。示例二:信息:英国侵略导致中国被迫开放大量通商口岸。说明:英国通过第一次鸦片战争,迫使中国开放沿海五处港口;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又迫使中国开放十一处口岸;经由中英烟台条约,中国又被迫增开宜昌、芜湖、温州、北海为通商口岸。(“示例”仅作参考,其他答案言之成理亦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