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高考资源网() 您身边的高考专家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发展演变主要经历了两大阶段:夏、商、周时期,早期政治制度的形成阶段;秦汉至明清时期,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的发展演变阶段。阶段一:夏、商、周时期是中华民族早期政治文明的形成阶段。早期国家政治制度受宗族血缘关系的影响明显,尤其是西周时期,周王利用宗法制和分封制的结合确定了一套严密的控制体系;春秋战国时期,随着诸侯割据混战,分封制逐渐走向崩溃。阶段二:秦汉至明清时期是中华民族政治文明的发展阶段。君主专制秦始皇创立封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摆脱了血缘政治模式,走向官僚政治集权统治。秦汉至明清,中央由三公九卿到三省六部再到中书省、枢密院并重,直至明朝
2、废丞相、设内阁,清朝设军机处,这一发展线索体现了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直至废除的趋势。中央集权中央与地方矛盾的发展,促使秦汉至明清统治者采取措施调整地方机构。从郡县制、郡国并行制、行省制再到权分三司,体现了地方日益听命于中央,中央集权不断强化的趋势。选官制度从汉代察举制到魏晋九品中正制再到隋唐科举制,中国选官制度日趋完善,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公平、公正的原则,但它本质上仍是巩固专制统治的一种手段。中国早期的国家治理先秦时期的政治制度1“家天下”局面的开始王位世袭制:王位世袭制取代禅让制,政治权力由传贤变成传子。2“家国同构”之源宗法制:以血缘关系为核心,以嫡长子继承制为特点,形成“家国一体”的
3、社会等级结构。3容易误读的“封建”分封制:以同姓王族为分封主体,通过层层分封,形成贵族内部森严的等级,周王成为“天下共主”,这一制度加强了周天子对地方的统治。4天人合一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和加强统治的需要,将“天”说成是自然与社会的主宰,以证明王权神授,论证自己统治的合理性和神圣不可侵犯。5第一次政治大转型春秋战国时期,新兴地主阶级通过军功、政变和改革等多种方式逐步掌握政权,争霸战争与兼并战争推动了分封制瓦解,中国在政治上由分裂走向统一,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初现端倪。1先秦时期政治制度的主要特点(1)贵族政治: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形成国家结构。(2)地方分权:各诸侯国有相对独立性,尚未形成中
4、央高度集权。(3)等级森严:形成“天子诸侯卿大夫士”的等级序列;大宗、小宗之间存在严格的政治隶属关系。(4)“家国同构”:家庭、家族与国家在组织结构方面的共同性,是宗法社会的显著特征。2先秦时期文化认同意识的形成(1)含义:“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因而,文化认同是民族认同、国家认同的重要基础,而且是最深层的基础。先秦时期,以宗法制为核心,宗法制、分封制、礼乐制三位一体,形成“家国同构”的华夏文明的文化认同意识,影响深远。(2
5、)意义文化认同作为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政治认同基础的价值取向,为中国数千年来的政治统一奠定了坚实的信念和基础。文化认同具有标识民族特性、塑造认同心理、规范社会行为、培育统一意识、凝聚民族精神、强化统一意识等功能。从发展的角度看,我们必须把国家认同放在高于民族(族群)认同的地位,族群的认同不能超越或凌驾于国家认同之上,国家的文化认同必须大于族群的文化认同。3“宗族观念”对中国制度的深远影响宗法制度文化以观念和习惯的形式影响着政治和社会生活,主要表现为:(1)以血缘关系为纽带建立政治体系。春秋战国以后,宗法分封的政治体系被打破,但是,宗法制度文化却仍然发挥着重要作用,皇权配置基本坚持嫡长子继承制。
6、地方大族对封建法纪、封建社会秩序起着更为重要的作用。(2)以尊卑等级为标准确立权利、义务。宗法制度文化的核心是按照尊卑等级确立权利、义务。(3)以尊宗敬祖为原则凝聚族群力量。尊宗敬祖既是伦理观念,又是一种宗法制度。一是通过宗庙祭祀强化尊宗敬祖意识;二是修建族谱维系尊宗敬祖制度。(4)以伦常纲纪为准则处理人际关系。宗法血缘关系将政治体系与伦理秩序紧密地融合在一起,使宗法文化既是一种政治文化,又是一种伦理文化,处理政治关系尤其是处理伦理关系都依赖于宗法为根本的伦常纲纪,伦常纲纪成为处理人际关系的基本准则。早期政治制度的特点及影响【真题典例】1命题点:宗法制的影响(2019高考全国卷,T24)“教民
7、亲爱,莫善于孝;教民礼顺,莫善于悌;移风易俗,莫善于乐;安上治民,莫善于礼。”这一思想产生的制度渊源是()A宗法制B禅让制C郡县制 D察举制满分秘籍扣题眼:据题干信息,理解“孝”“悌”“乐”“礼”等与备选项的关系。析错点: “禅让制”更强调继任者的“才”, “郡县制”和伦理道德无关, “察举制”里的一项内容是“孝”,其制度本身是服务于君主专制的,且宗法制在察举制实行时已经崩溃。【答案试解】A2命题点:分封制的特点(2015高考江苏卷)礼记记述了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南向而立;三公,中阶之前;诸侯,阼阶(东台阶)之东;诸伯,西阶之西;诸子,门东九夷,东门外;八蛮,南门外。与此相关的政治制度是(
8、)A分封制 B三公九卿制C郡县制 D郡国并行制满分秘籍扣题眼:抓住题眼与材料主旨是解题关键,“贵族朝会的列位礼节:天子三公诸侯诸伯诸子”反映出分封的等级序列。析错点:题干材料中虽有“三公”,但只有“九夷”而无“九卿”;材料也未涉及郡县,且与“诸侯”不符;虽有“诸侯”,但材料未涉及郡。【答案试解】A【预测演练】1(命题点:分封制对受封者的要求)在西周分封的过程中,周公要求那些受封诸侯在治理诸侯国过程中“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要实行文王“德明慎行”的方针,广求商代哲王的保民方法。材料表明分封制()A有利于稳定政局,镇抚各族B阻碍了西周势力的拓展C导致了诸侯独立,王权衰弱D不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认同解析
9、:选A。“启以商政,疆以周索”表明周王继续延用殷商的法律,尊重殷商的传统,以怀柔政策,图求殷商旧族的合作与归顺,故A项正确;“启以商政,疆以周索”有利于稳定政局,有利于西周势力的拓展,故B项错误;材料说明分封制有利于稳定政局,没有涉及诸侯独立,故C项错误;材料表明分封制有利于镇抚各族,有利于文化的交流和认同,故D项错误。2(命题点:早期政治制度的演变)下表是周朝各诸侯国之间战争的次数及君主姓氏的相关统计表(姬姓是周朝的国姓)。该历史现象表明了()君主姓氏姬姓姬姓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战争次数130331328A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B贵族政治逐渐被官僚政治取代C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D方国制向中央集权
10、制过渡解析:选C。材料中周朝各诸侯国之间,尤其是“姬姓非姬姓”“非姬姓非姬姓”的战争次数较多,说明随着生产力的发展,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C项正确。“封建土地私有制确立”属于过度解读,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官僚政治与中央集权制,排除B、D两项。中国早期政治文明的传承【真题典例】1命题点:商周王位传承方式(2019高考全国卷,T24)据学者考订,商朝产生了17代30位王,多为兄终弟及;而西周产生了11代12位王。这反映出()A禅让制度的长期影响B王位继承方式的变化C君主寿命的时代差异D血缘纽带关系的弱化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材料信息可知,西周王位更替时间相比商朝较长,从西周王位继承与宗法制关系的角度思
11、考。析错点:禅让制强调选贤举能;王位世袭与君主寿命无关;材料的“兄终弟及”和父子相传都是体现血缘,说明血缘纽带关系是强化,而非弱化。【答案试解】B2命题点:西周对历史传承的重视(2016高考全国卷,T24)周代青铜器上的铭文与商代相比,字数越来越多,语句也愈加格式化。这些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表明西周时()A创造了一种全新的文字体系B形成了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C宗法制度受到了严重的挑战D青铜器的功用发生重大改变满分秘籍扣题眼:抓住关键信息“铭文大都记述个人业绩,追颂祖先功德,希冀子孙保用”,这说明祖先的功绩被记录和传承,利于形成重视历史传承的风尚。析错点:文字体系商
12、代就已确立,周代完善;材料未涉及宗法制;青铜器仍以祭祀为主,其功用未发生大的变化。【答案试解】B【预测演练】1(命题点:商周政治制度)商朝各附属国基本保持原有的社会结构,有很大的自主权,商王事实上是内外服联盟的首领。周朝各诸侯国必须承认周王的权威,并承担各种义务,周王确立了天下共主的地位。由此可知()A周天子对地方控制加强B王位世袭制的完善C中央集权制度逐渐确立D贵族政治正式形成解析:选A。商王对各附属国的控制力是有限的,而周王通过分封制加强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故选A项;材料强调商王、周王对地方控制的强弱不同,没有涉及王位世袭制是否完善,排除B项;公元前221年,秦始皇在统一六国以后才建立和健
13、全专制主义的中央集权制度,排除C项;贵族政治是指奴隶制国家和封建制国家由世袭贵族的代表人物掌握政权的一种统治形式,与题干无关,排除D项。2(命题点:分封制的影响)王国维在殷周制度论中指出:“周之制度大异于商者,包罗甚广。不能在此一一论列,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之形成影响巨大。”其意在说明()A西周制度深受商朝影响B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C分封利于华夏民族形成D西周已经进入封建社会解析:选C。依据材料,周朝制度和商朝制度的差异很多,但其中封建子弟一项,对华夏民族的形成影响巨大。由此可知,周朝时期的分封制度有利于华夏民族的形成,故选C项;材料反映了西周制度和商朝制度的不同及西周制度对华夏民族形
14、成的影响,而非商朝制度影响了西周制度,也不是“商朝已有华夏民族观念”和社会形态的变化,排除A、B、D三项。君主专制下的中枢机构的演变君主专制下中枢权力体系的演变1先秦(萌芽)王位世袭制使最高政治权力由“禅让”变成“世袭”;宗法制以嫡长子继承制为核心,规定统治阶级内部的权力继承。2秦朝(创立)皇帝制度:皇权至上,皇帝独尊,皇位世袭。三公九卿制:设置丞相、御史大夫、太尉,分管行政、监察和军事;下设诸卿负责具体事务。3西汉(发展)汉武帝重用身边做侍从、秘书等工作的人,建立“中朝”制度,加强皇权。4隋唐(完善)三省六部制:中书、门下和尚书三省长官均为宰相,分工明确,相互牵制和监督,既削弱了相权,又能保
15、证皇权独尊,同时也提高了行政效率。5宋元(加强)宋代二府三司制:中书门下、枢密院和三司分掌行政、军事和财政,削弱了相权。元代:中书省是最高行政机关,其长官行使宰相职权;枢密院为最高军事机构。6明朝(强化)明太祖废除宰相制度,设置殿阁大学士协助处理政务;明成祖在位时,选拔翰林院官员作为殿阁大学士,入值宫内的文渊阁,随侍皇帝,并开始参与机密事务的决策,内阁由此出现。7清朝(顶峰)清初军国大事由议政王大臣会议处理;康熙亲政后,设南书房;雍正年间,设军机处,简化了政务手续,提高了行政效率,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1中枢权力体系演变特点皇权不断强化,相权不断削弱宰相制度沿着相权的步步削弱、君权的逐渐强化
16、这根主线发展演变内朝官向外朝官转化内朝在牵制、架空外朝的同时,久而久之逐步发展为制度化、合法化的外朝中央机构宰相职位的设置由实位转向虚位由实位到虚位反映出宰相权限及权威的下降,宰相不再专职是对相权的限制、压缩宰相权力不断分化宰相既实行分权,在同一机构中,往往设置几个宰相职位,又注重事权的相对集中,弥补分权效率低下的弊端2.皇权削弱相权的主要方式宰相制度的频繁变化,则是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官僚制度内在矛盾发展的必然结果。以中国为代表的君主专制政治根源于古代小农经济长期占主导并具有分散性、保守性,以及封建地主阶级巩固封建统治的需要和法家提供的“集权”理论。君主专制与中枢机构的演变【真题典例】1命题点:
17、唐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2018高考江苏卷)有学者认为,唐代前期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有事皆申尚书省取裁闻奏,不能径奏君相;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然后下百司。”由此可见,尚书省()A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B拥有起草诏令制敕的职权C阻隔皇帝与各州府的联系D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满分秘籍扣题眼:抓住题眼与材料主旨是解题关键,“中央各级行政机关以及地方诸道州府,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反映出尚书省成为全国行政运行的枢纽。析错点:材料中“行政上皆承受于尚书省”只是负责执行,不是剥夺中书与门下省的权力;中书省起草诏令;“申尚书省取裁闻奏”“诏令制敕亦必先下尚书省详定
18、,然后下百司”表明尚书省负责执行,是上传下达而非阻隔。【答案试解】D2命题点:明朝中后期中枢机构的调整(2017高考全国卷,T27)明初朱元璋严禁宦官读书识字,但中后期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士大夫甚至有针对性地编纂适合宦官学习的读本。由此可以推知,明代中后期()A中枢决策过程发生异变B皇帝权力日趋衰落C内阁议政功能已经丧失 D宦官掌握决策权力满分秘籍扣题眼:材料主旨是宦官读书识字逐渐制度化,其政治意图是让宦官参政,势必会影响到权力中枢议政决策的过程。析错点:皇权不是“衰落”而是不断强化;“内阁议政功能”未“丧失”而是服务于皇权不断强化;“决策权力”属于皇帝。【答案试解】A【预测演练】1(命题
19、点:君主专制的强化)在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社会中,许多王朝在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其中,西汉初期和明初尤为严重。出现这种现象本质上是()A强化专制皇权的需要B“家天下”的观念根深蒂固C封建统治残暴的体现D平民皇帝变态的心理反应解析:选A。根据材料“统治初期,都曾出现诛杀功臣的现象”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王朝建立初期的功臣宿将,大都功勋显赫,是专制统治的严重威胁,王朝初期的统治者采取诛杀功臣的做法是为了强化专制皇权,故选A项;“家天下”观念的影响是诛杀功臣做法的原因之一,而非本质,排除B项;封建统治者的残暴亦因维护专制皇权的需要,排除C项;平民皇帝变态的心理反应只揭示了该历史现象的表面原
20、因,没有认识到本质,排除D项。2(命题点:唐代三省六部制的演变)唐太宗在贞观年间常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加以“参知政事”“参预朝政”“参议得失”等名号,执行相职。以后又出现“同中书门下三品”“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宰相名号。其主要目的是()A提高政府行政效率B加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C避免出现权臣专权D使三省六部间相互牵制解析:选C。据材料“以品位较低的官员同三省长官共议国政”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宰相权力逐渐被分割,其主要目的是避免宰相专权,从而加强皇权,故选C项;材料主要强调的是分割相权,未涉及提高政府效率、加强中央集权和三省六部制之间的关系,排除A、B、D三项。君主专制影响下的历史
21、现象【真题典例】1命题点:宋代君主专制统治的特点(2016高考全国卷,T26)史载,宋太祖某日闷闷不乐,有人问他原因,他说:“尔谓帝王可容易行事耶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我所以不乐也。”此事反映了()A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B宋代史官所撰史书全都真实可信C史官与君主间存在尖锐矛盾D宋太祖不愿史书记录其真实言行满分秘籍扣题眼:“偶有误失,史官必书之”说明宋代重史传统影响君主个人行为,帝王不可“容易行事”。析错点:注意对选项的程度限制词的认识,绝对肯定与否定都是不可取的,“全都”表述绝对;也不可过于扩大事件的影响,“尖锐矛盾”“真实言行”材料未涉及。【答案试解】A2命题点:汉代外戚干政现象(201
22、5高考全国卷,T25)两汉时期,皇帝的舅舅、外祖父按例封侯;若皇帝幼小,执政大臣也主要从他们之中选择。这被当时人视为“安宗庙,重社稷”的“汉家之制”。汉代出现外戚干政的背景是()A皇帝依靠外戚抑制相权B“家天下”观念根深蒂固C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D刘氏同姓诸侯王势力强大满分秘籍扣题眼:外戚属于母族亲属,由于母族亲属关系受到重视,才使得外戚选官的比例不断加大,故而形成外戚干政。析错点:注意对材料的直接理解,不要过度解读,材料未提及相权问题;“家天下”“刘氏同姓”强调的都是父系血缘关系。【答案试解】C【预测演练】1(命题点:君主专制强弱的影响)汉唐之世,多有母后、外戚、宦官、宗室专权现象,而居于汉
23、唐之间的东晋、南朝却鲜有此例。这是因为东晋南朝()A皇帝励精图治B皇权相对孱弱C士族品行高洁 D选官制度先进解析:选B。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是统一帝国,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而东晋、南朝总体特征为国家分裂,社会动荡,皇室为维护自身统治,不得不依靠世家大族,从而限制了皇权,作为皇权附属的外戚、宦官等自然难有机会专权,故选B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东晋南朝时期,母后、外戚、宦官、宗室无法专权是门阀士族强大的结果,与皇帝的励精图治、士族的品行以及选官制度无关,故排除A、C、D三项。2(命题点: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趋势)明成祖创立“内阁”,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建言献纳,备顾问之需。但阁臣的品阶
24、较低,常为五品以下,于是形成了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由此可以推断()A阁臣位高权重,可比肩宰相B阁臣辅助朝政,且便于控制C内阁统筹政务,居六部之上D内阁深受信赖,可遇事裁决解析:选B。材料“阁臣有权草拟诏敕,行代言之职”“但阁臣的品阶较低”“形成了职位之重与官位之卑的鲜明对比”说明明代统治者重视阁臣辅助朝政的作用,同时注意对其的控制,故选B项;内阁不是法定的中央机构,而是内侍机构,阁臣不能与宰相比肩,排除A项;在明朝内阁一直不能名正言顺地统率六部,排除C项;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辅助机构,没有掌握决策权,排除D项。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沿革古代地方行政制度沿革线索1周代:实行分封制,周王成为“
25、天下共主”;春秋战国时期,分封制崩溃。2秦朝:废除分封制,推行郡县制,加强了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奠定了中国古代统一王朝的基础,促使贵族政治转变为官僚政治。3汉朝: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后导致“七国之乱”;汉景帝时开始削藩,汉武帝时颁行“推恩令”,加强了中央集权。4唐朝:将全国划分为诸道,设采访使(又叫观察使)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唐中期,朝廷在地方设节度使,后形成藩镇割据的局面,严重削弱了中央集权。5宋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并设通判负责监督;将兵权收归中央;地方赋税除小部分留作地方开支外,其余全部由中央掌控。6元朝:为了对各地实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是继秦郡县制后政治制度史上
26、的一项重大变革。7明朝(1)地方行政机构改革,废行省,设三司。在地方分设承宣布政使司、提刑按察使司、都指挥使司,分别主管民政、司法和军事,合称三司。三司鼎立,互不隶属,各自听命于朝廷,以加强皇权对地方的直接控制。(2)明朝中朝,为进一步提高地方行政效率,开始设立巡抚和总督。巡抚本为临时差遣带有监察性质,后兼地方军政,也有了相对固定的治所,遂成为一级地方官员。总督因军事需要而设,后成为一级地方官员,但巡抚与总督都属于中央系统。8清朝:地方主要官员有总督军政事务;巡抚行政长官;提督学政科举、学校事务。1中央与地方关系演进的制约因素秦汉以来,君主基本沿袭了以强化中央集权来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的传统,但
27、由于经济、政治、文化、地理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历史上的中央集权并非单一趋势,而是和地方分权割据相间并存、交替演进的。(1)土地制度。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政治的高度集中性要求与长期以来分散性、脆弱性的小农经济之间存在难以调和的矛盾,反映在中央与地方关系上,必然会导致土地的高度兼并及王朝更迭而严重削弱中央集权的经济基础,随之而来的则是地方分权及地方割据势力的坐大。(2)文化差异性。秦汉以来,中央政府对于边疆少数民族地区的统治不断深入,此后,自东汉一直到清朝,比郡属国制、羁縻府州、土司制等仍是处理中央与少数民族聚居地区之间关系的重要形式。由此可见,文化差异性对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显著的影响。(3)分封
28、与削藩。柳宗元在封建论一文中曾详细论述了汉代国家结构制度,他指出汉初“郡邑居半”,郡王时有反叛,“后乃谋臣献画,而离削自守矣”,这种情况才得以扭转,由此可见,分封与削藩对于中央与地方关系具有极大的影响。(4)地理环境。我国历史上的行政区划划分原则基本有“山河形便”和“犬牙交错”两种。所谓“山河形便”语出旧唐书,是指以自然界中的山川河流这一地理形态作为行政区划安排的依据,从而实现行政区划与自然地理区域的基本吻合。大体而言,自秦至唐时期内的行政区划安排基本沿袭了以“山河形便”为主的惯例。所谓的“犬牙交错”则是指为巩固中央集权及消除地方割据的可能性,人为地打破自然地理的界限而对行政区划进行安排,实现
29、行政区域中的犬牙交错与以北制南局面的形成。2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的变迁与制衡的启示中央与地方关系从根本上说,是以集权与分权划分为中心的物质利益基础上的社会政治组织。历史证明权力过于集中或权力过于分散都无助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职能的有效发挥,要达到权力的有效平衡,最主要的是合理配置中央和地方的权力,形成一种职权明确、权责统一、协调制衡的新模式,充分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中央集权加强的措施与特点【真题典例】1命题点:汉初的郡国并行制(2019高考江苏卷)史记载:“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出现这种现象是由于汉初()A实行察举制度B独尊儒家学说C实行郡国并行制D全
30、面推行郡县制满分秘籍扣题眼:“汉定百年之间,亲属益疏,诸侯或骄奢大者叛逆,小者不轨于法”指的是汉初实行郡国并行制,诸侯权力过大而发生叛乱。析错点:察举制是汉朝实行的选官制度,与诸侯叛乱无关;独尊儒家学术是汉武帝时期实行的;全面推行郡县制是在秦朝。【答案试解】C2命题点:明代的地方行政管理(2016高考全国卷,T27)明初废行省,地方分设三司,分别掌管一地民政与财政、司法、军事,直属六部。明中叶以后,皇帝临时派遣的巡抚逐渐演变为三司之上的地方最高行政长官。这一变化有助于()A扩大地方行政权力 B提高地方行政效率C削弱六部的权限 D缓解中央与地方的对立满分秘籍扣题眼:三司由“直属六部”到巡抚统领,
31、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析错点:在这一变化中,六部“权限”未“削弱”,“地方行政权力”未“扩大”;三司由直属六部到巡抚统领,减少了地方处理事务的环节,未涉及中央与地方的关系。【答案试解】B【预测演练】1(命题点:秦至元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下面为秦朝到元朝地方管理机构演变情况表。年代省数道、路数州数郡(府、国)数县(侯国)数秦始皇二十六年36不详西汉平帝(15年)131031 578东汉顺帝(126144年)131051 180隋大业五年(609年)1901 255唐开元二十八年(740年)15道3281 573宋宣和四年(1122年)26路2881 234元朝12省183路971 425上表
32、是根据历代地方志整理而成的,反映出从秦朝到元朝()A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减轻中央的负担B加强君主专制统治的方式不变C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控制D州郡等地方行政区的权力不变解析:选C。题干表格中,省、道、州的增设,以及县的数量增加,体现了中央增设地方行政层级以加强对地方的控制,故C项正确;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减轻中央的负担”不符合史实,故A项错误;B、D两项与题干材料无关,均排除。2(命题点:唐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特点)“封建制”在唐太宗在位期间几次被提出,皇族和杰出的官员据此可被任命为世袭的边境镇守之官,但真正土地分封的实行,也就是分给地方以实权而不只给一个空头衔,则再也没有被认真考虑过。这反
33、映了唐朝()A中央官制中出现制衡机制B地方行政管理制度逐渐成熟C中央和地方权力关系失衡D分封为藩镇割据埋下了隐患解析:选B。由材料“皇族和杰出的官员据此可被任命为世袭的边境镇守之官,但真正土地分封的实行,也就是分给地方以实权而不只给一个空头衔,则再也没有被认真考虑过”可知,唐太宗试图以封邦建国加强统治,但任命的官员有权无地,这反映了地方行政体系的成熟,故选B项;材料强调的是中央与地方的关系,而非中央官制,排除A项;由材料可知地方行政管理制度的逐步成熟,中央与地方权力关系在中央集权制度下达到了均衡的状态,排除C项;唐朝并没有实行分封制,排除D项。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真题典例】1命题点:战国时期加
34、强中央集权的影响(2019高考全国卷,T24)战国后期,秦国建造了一批大型水利工程,如郑国渠、都江堰等,一些至今仍在发挥作用。这些工程能够在秦国完成,主要是因为()A公田制度逐渐完善B铁制生产工具普及C交通运输网络通畅 D国家组织能力强大满分秘籍扣题眼:题干材料反映的是战国后期水利工程的修建,从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关系角度理解其因果关系。析错点:战国后期,井田制遭破坏;铁农具秦汉时期得以普及;秦统一六国后修筑驰道直道,加强了交通运输。【答案试解】D2命题点:唐代藩镇割据的影响(2018高考全国卷,T25)据学者研究,唐朝“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的藩镇基本情况如下表所示。“安史之乱”后百余年间唐朝
35、藩镇基本情况表藩镇类型数量(个)官员任免赋税供纳兵额与功能河朔型7藩镇自擅不上供拥重兵以自立中原型8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防骄藩边疆型17朝廷任命少上供驻重兵守边疆东南型9朝廷任命上供驻兵少防盗贼由此可知,这一时期的藩镇()A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B彼此之间攻伐不已C注重维护中央的权威 D延续了唐朝的统治满分秘籍扣题眼:观察表格可看出,直接参与“安史之乱”的河朔型地方势力明显强大,但数量很少。中央对中原、边疆、东南型的藩镇仍有较大控制力,对河朔型藩镇形成制约,维护了边疆安全。析错点:东南型藩镇是朝廷的赋税之地,其余藩镇赋税多为自负盈亏,不能反映出藩镇控制了朝廷财政收入;材料中只有河朔型藩镇和中原型藩
36、镇互防,并未反映出其相互攻伐;藩镇割据本身是对中央集权的一种挑战。【答案试解】D【预测演练】1(命题点:古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我国历代朝廷常常分割地方事权,将军事、民政、财政、司法诸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各自平行隶属于中央的相应上级,以使其相互牵制。这一做法()A通过削弱相权保障了皇权独尊B有助于统治者加强对地方的控制C完善分权体制提高了行政效率D消除了地方势力膨胀割据的隐患解析:选B。据材料“分割地方事权分授不同的官员并使之互不统属以使其相互牵制”可知,这一做法削弱了地方权力,加强了统治者对地方的控制,故选B项;材料主要围绕地方与中央这对矛盾展开,未涉及削弱相权,排除A项;材料强
37、调的是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而非强调提高行政效率,排除C项;依据所学知识可知,中央集权与地方权力是一个矛盾的演变过程,地方势力膨胀的隐患并未消除,排除D项。2(命题点:元代中央集权加强的影响)终元一代,行省官发动叛乱或自行举兵,约有三次,这三次极少且短暂的反叛或举兵,均是以皇位争夺为中心的朝廷政治斗争的组成部分,而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表明行省的设置()A使国家的军政大权旁落B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C容易引发皇族内部纷争D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解析:选D。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并不会导致军政大权旁落,故A项错误;元朝行省是地方分权与中央集权的结合,并不会导致地方割据势力膨胀
38、,故B项错误;行省属于地方行政制度,本身并不会引发皇族内部纷争,故C项错误;由材料内容可知,元朝时行省官发动叛乱的次数很少,且多半是在皇位空虚之际,行省官各保其主所致,这说明行省的设置有利于社会政治的稳定,故D项正确。古代官吏选拔与管理古代选官制度及监察制度的演变朝代选官制度监察制度夏、商、西周世官制(1)夏商开始,春秋战国衰落(2)贵族子弟世代承袭权力战国至秦汉初军功爵制(1)战国开始,秦朝发展,汉初衰落(2)按军功授爵中央:御史大夫掌管监察地方:汉武帝将全国分为十三州部,每州部设刺史一名,代表中央监察地方官及诸侯两汉察举制(1)西汉开始,东汉末年衰落(2)地方以品行为依据向中央举荐人才中央
39、:东汉设御史台地方:东汉末年,州逐渐演变成地方行政区魏晋南北朝九品中正制(1)曹魏开始出现,两晋发展,南北朝衰落(2)依据品行、门第等分九等,作为中央选官的依据隋唐至明清科举制(1)隋朝产生,唐朝确定,宋代发展,元代衰落,明清僵化(2)通过科举考试选拔官员中央:唐代御史台的权力进一步扩大;明清将“御史台”改为“都察院”地方:唐太宗在全国划分“道”作为监察区,宋代将“道”改为“路”,明清时期实行密折制度发展趋势(1)本质上:选官制度逐渐成为强化皇权、加强统治的手段(2)标准上:从品德到门第到才学(3)逐渐制度化、公平客观(1)中央:由官员兼任逐渐变成设立专门机构,地位越来越高(2)地方:中央对地
40、方的监察层级越来越细,对地方的监察越来越严密,皇权得以进一步加强1对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评价(1)“世官制”将官职限定在贵族范围内,由贵胄子弟继承祖上的权位,此选官制度使官吏来源被贵族垄断,不利于有用人才的选拔。(2)“察举制”虽在当时看来比较完善,但各方面都体现出封闭的特征。其形式都是以官举士,权操于上,百姓不得参与,民意无从体现。(3)隋唐以后实行的“科举制”虽破除了世家大族垄断官场的情形,扩大了统治阶级的基础,提高了行政效率,促成了普遍持久的读书风尚,有益于社会重学风气的形成;从追求公平公正的角度看,也有一定的合理性。但它是一种文化专制,到明清时发展为八股取士,被选拔的多是缺乏进取精神和创
41、造意识的人,不利于人才培养和科技进步。2中国古代监察制度的特点(1)单线垂直:以皇权为中心,从中央(皇帝、君主)到地方的各级监察机构形成单线垂直(单线联系、单线领导)的相对独立体系。从而确保了监察权力的独立运作。(2)地位崇高:为了保证监察机关工作的有效性,赋予监察官员位高权重的监察地位,使监察的运作可以不必依附于行政,有效发挥了对行政的监察。(3)法律原则:中国古代监察官员一般称为“宪官”或“法吏”,通常遵循“以法理官”的监察原则,在行使监察权力之时,监察机关与监察官员依法监察,以法律为准绳。(4)官员选任:其一,注意监察官员的基本素质。如清廉、谨慎、刚直敢言、公正无私等。其二,注重在具有实
42、际政治经验和有良好治绩的各级官吏中选拔监察官。其三,晋升从优、出将入相。历代的御史、监官、科道官们在一生仕宦之中,都要冒一定的风险,所以在晋升上都给予较优的待遇。选官制度的演变与监察制度的发展【真题典例】1命题点:选官制度的演变(2019高考江苏卷)唐代诗人刘得仁系皇亲国戚,其兄弟为达官显贵,而他“出入举场三十年,竟无所成”;唐宗室子弟李洞屡考不中,竟想去皇陵哭诉。两人的经历反映了唐代()A科举考试不重考生诗才B选官制度阻断贵族入仕C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D科举取士体现公平公正满分秘籍扣题眼:唐朝皇亲国戚和宗室子弟屡试不中,体现了科举考试的公平公正。析错点:唐朝科举考试重视考生诗才;科举考试打破
43、了贵族对官场的垄断,没有阻断贵族入仕;材料表明科举取士的公平公正,宗室特权在科举取士中无法体现,没有涉及中央政府剥夺宗室特权。【答案试解】D2命题点:宋代科举制的发展(2018高考全国卷,T25)宋代宰相祖辈任官情况表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情况宰相人数北宋(71)南宋(62)高级官员208中级官员1510低级官员128无官职记录2436上表据学者研究整理而成,反映出两宋时期()A世家大族影响巨大B社会阶层流动加强C宰相权力日益下降D科举制度功能弱化满分秘籍扣题眼:紧扣题干材料,宋代宰相祖辈、父辈任官中无官职记录者人数上升,从宋代社会政治经济的特点理解这种历史现象反映的本质。析错点:材料中从北宋到
44、南宋,曾祖、祖父或父亲任官的宰相人数在减少,世家大族影响削弱;材料反映出宰相的来源,与其权力变化无关;材料反映出宋代科举制促进社会阶层流动,其功能加强,而不是弱化。【答案试解】B【预测演练】1(命题点:唐代科举制的特点)唐代通过科举者,还需经过铨选方能任职,铨选标准为“身言书判”。一曰身,体貌丰伟;二曰言,言辞辩正;三曰书,楷法遒美;四曰判,文理优长。其中最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由此可知,唐代选官制度()A促使唐代文学作品十分兴盛B特别关注官吏的操守与品行C旨在提升案件审判的公正性D注重考核官员实际应用能力解析:选D。据材料“最
45、重视判。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可知,科举制中的铨选侧重于考查考生能将“身言书判”应用于实践,故选D项;材料强调的是科举制中的铨选制度注重对实际应用能力的考查,而非强调科举制促进文学作品兴盛,排除A项;据材料“其中最重视判”可知,唐代的选官制度更加关注考生的实践能力,而非注重官吏的操守与品行,排除B项;材料“要求应试者针对某一案件写出判辞,判辞须用四六文体,对偶整齐,对文学素养要求较高”强调的是对于“身言书判”的综合运用,排除C项。2(命题点:汉代监察权力的特点)汉武帝设刺史,职权为“奉诏六条察州”。西汉中期后,京房(人名)曾经向皇帝奏报
46、新的对官吏考核的方法,皇帝“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由此可见,在汉代中后期()A刺史制度渐趋完善B刺史地位显著提高C刺史监察范围扩大D刺史职权有所异化解析:选D。根据材料“奉诏六条察州”“召见诸刺史,令房晓以课事(考核官吏政绩的事宜),刺史复以为不可”可知,除了监察外,刺史的职权涉及官员的政绩考核,其职权有所异化,故选D项;材料仅体现了刺史职权的变化,不能表明该制度走向完善,排除A项;“显著提高”表述不当,排除B项;材料反映的是刺史的职权变化,不能体现其监察范围大小,排除C项。中国古代史上的重大改革1商鞅变法面对社会大变革的趋势,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从
47、政治、军事、经济、思想等方面,以法律形式废除奴隶主贵族的特权,建立新型地主阶级的统治。不仅推进了秦国社会的发展,而且为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奠定了基础,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2北魏孝文帝改革北魏统一了黄河流域,面对民族大融合的趋势,北魏孝文帝实行了政治、经济、思想、社会习俗等方面的改革。改革促进北方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加速少数民族的封建化,促进民族的交流与融合,为统一奠定了基础。3王安石变法北宋中期,政府因“冗兵”“冗官”“冗费”问题造成“积贫积弱”局面,宋神宗任用王安石进行变法。从理财、整顿军队、改革科举等方面着手,期望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变法是在不触动封建土地私有制的前提下,对生产关系进行局
48、部调整,取得一定成效,但是大官僚、大地主的反对加上用人不当招致的人民反对,导致变法失败。1归纳“改革背景”的一般方法(1)社会发展趋势:经济条件根本原因。(2)旧的生产关系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主要原因。(3)社会危机:内忧(财政危机、矛盾激化导致政治危机)外患(民族危机)必要条件。(4)改革力量:阶级条件组织条件。(5)改革及支持者的革新意识:思想条件主观条件。(6)外部因素:催化剂、导火线直接原因。2改革的一般原因(1)旧生产关系阻碍了生产力的发展,顺应社会发展趋势,建立新的生产关系的需要。如商鞅变法,俄国农奴制改革,日本大化改新、明治维新等。(2)缓解社会危机,巩固统治的需要(抑制土地兼
49、并,增加政府收入,实现富国强兵,缓和阶级矛盾,缓和民族关系等)。如雅典梭伦改革,埃及阿里改革,王安石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等。(3)吸收其他民族的特长。少数民族为吸收汉族的先进制度和文化,加速本民族封建化进程的需要,如北魏孝文帝改革。也有汉族吸收少数民族特长的改革,如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达到特定目的的改革。如管仲改革(实现富国强兵),欧洲宗教改革(适应新兴资产阶级的需要),罗斯福新政(应对经济危机的需要)。3归纳“改革结局”的一般方法(1)如何评定“改革的结果”一场改革的成败与否,不能看改革者个人的结局如何,而要看这一改革所产生的积极作用是否得到维持。注意改革的成功与否有两个主要标志:一
50、是改革是否达到了预期目标,二是改革是否被中断。改革达到了预期目标,有利于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同时不管改革者处境怎样,都能继续下去的改革才是成功的改革。(2)如何分析“改革成败的原因”看是否适合当时历史发展的潮流。看当时力量对比: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看改革的政策措施是否行之有效。看改革者是否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看内外环境是否有利于改革的开展和执行。4评价改革的原则及对改革规律性的认识(1)原则要把每次改革放在它所属的特定历史环境中去加以评价。首先分析当时的历史条件、历史要求,再看这些改革在多大程度上适应或者违背了这一历史要求,总结它对社会历史发展所起的作用。据此,
51、对改革作出基本的肯定或否定。(2)规律性认识改革是革除弊政、促进国家富强的重要手段。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要发展进步,必须与时俱进,敢于改革。改革必然会因损害某些人或集团的利益而遭到其反对,因而具有艰巨性和复杂性,不会一帆风顺,这就需要改革的措施必须行之有效,改革过程中要用人得当,改革家要有远见卓识和坚定的政治魄力。是否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与时俱进,因时改革,是改革能否成功的根本原因。分析改革成败具体原因要看改革派与保守派双方力量对比是否有利于改革,要从改革的阻力和支持改革的力量两方面去分析,改革的阻力可以从内外两方面及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去分析。改革没有固定的模式,必须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走
52、适合国情的改革之路。与必修关联考查改革的内容、评价【真题典例】1命题点:古代王朝都城和重大事件(2013高考北京卷)读下图,判断下列各项表述正确的是()A汉武帝在颁布“推恩令”B北魏孝文帝从迁都到C和先后是两宋的都城D明太祖在废除了丞相制度满分秘籍扣题眼:解答本题首先根据备选项提到的四个朝代并结合地图判断出图中四个地名分别是长安(西汉都城)、开封(北宋都城)、平城(北魏初都城)、杭州(南宋都城)。析错点:西汉的都城在长安;孝文帝迁都是从平城迁至洛阳;明朝建国之初都城在南京。【答案试解】C2命题点:王安石变法(2016高考北京卷)“神宗既用王安石为参知政事,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帝然
53、其说,遂创立制置三司条例司”“以通天下之利”。这说明,王安石变法初期的改革重点在于()A分散宰相权力 B加强皇权C加强军事实力 D增加财政收入满分秘籍扣题眼:材料“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以通天下之利”表明了王安石担任参知政事之后说服皇帝同意变法的原因和目的都集中在财政收入方面。析错点:由“安石为帝言天下财利所当开辟敛散者”可知主要是从经济财政入手变法,没有反映出分散相权、加强皇权、加强军事力量的相关内容。【答案试解】D【预测演练】1(命题点:古代的政治制度与经济改革)观察下图,表述正确的是()A管仲在处推行了“相地而衰征”B北魏孝文帝从处迁都洛阳后,开始推行“均田制”C唐朝在处设立市舶使
54、管理对外贸易D宋朝在处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权力解析:选D。北宋都城在河南开封、洛阳以东,故选D项;管仲是在齐国(现在的山东境内)推动“相地而衰征”,排除A项;北魏孝文帝从平城(如今的山西大同)处迁都洛阳,排除B项;唐朝在广州设立市舶使管理对外贸易,应该是杭州,排除C项。2(命题点:宋朝的集权措施)唐末五代,中央集权大为削弱。为扭转这一局面,宋初采取的重要措施之一是()A文官任知州 B设三司使C设枢密院 D施行将兵法解析:选A。“为扭转这一局面”即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和管理,宋初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有利于改变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局面,加强中央集权,故A项正确;宋初设三司使
55、,分割宰相的财权,君主专制加强,故B项错误;设枢密院,枢密使分割宰相的军权,君主专制加强,故C项错误;北宋中期王安石变法,施行将兵法,不符合时间限制,故D项错误。探究一从历史解释角度认识中国古代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主要特点【主题概述】中国古代统治者出于自身统治和稳定的需要,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不断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中央与地方的关系呈现出中央对地方控制越来越严密,地方自主权力不断削弱的趋势。(1)夏商时期,实行的是内外服制度,独立性比较强。(2)西周时期,由于实行的是分封制,天子之下即诸侯,而各地诸侯在自己的封地之内,又可以自行设置官员,建立自己的武装和征派赋税。相对独立性较强。(3)到了
56、西周末年,王室衰微,各诸侯就开始挑战王权,诸侯之间进行争霸战争,导致了春秋战国的混乱局面的出现。(4)秦朝统一之后,吸取教训,实行中央集权政治制度,地方实行的是郡县制,地方官员任免人事权在皇上一人手中,大大加强了地方隶属于中央的关系。(5)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制,郡国并行制导致后来的七国之乱,七国之乱平定之后,郡县制的推行成为主流。(6)东汉末年,地方行政区划分由郡县改为州郡县三级,到了隋朝变为州县两级。(7)唐代唐太宗时期,将全国划为10道,作为监察区,后来道逐渐成为州县之上的行政实体,唐末,出现了藩镇割据局面。(8)宋初鉴于唐朝灭亡教训,派文臣到地方任职,以防武人割据。(9)元代实行的是
57、行省制度,行省之下分为路、府、州、县,边远的地方设宣慰司进行管理。(10)明代废除行省制度,由三司分管地方行政、军政和监察。【综合大题】中央与地方关系处理是中国古代政治生态中的重要一环。阅读以下材料:材料一盛唐年间,出于巩固新拓领土和加强边疆守备的战略需要,在边地设十节度使,领边防节镇。后内地刺史加受节度使衔。安史之乱后失于外重,尾大不掉,终于酿成藩镇割据。宋代统治者十分重视唐代藩镇割据的历史经验,厉行中央集权,走向剥夺地方,强干弱枝的极端,限制和破坏地方的经济文化建设。宋代是外患最多的时期之一,而北宋统治者抵抗无力,至于南渡偏安,其中地方无实力,易于虚弱瓦解是其重要原因之一。摘编自林英男唐宋
58、时代地方行政体制和强干弱枝传统的形成材料二大部分行省的辖区包括今天的二到三个省,远远超过以前王朝的一级地方行政区。这种情况适应了元朝疆域辽阔的特点,避免了中央与地方空档过大状况的出现,做到上下结合、浑然一体。行省于地方事务,凡军、政、财权无所不统,与宋朝分割地方权力的制度明显有异。这种情况很大程度上渊源于元朝特殊的民族征服背景。中央只有加重行省权力,才能够及时并有效地镇压反抗行动,同时也能对分封在边疆地区的诸王贵族进行节制。行省官员中仅有主要长官能掌握军权,而这类职务通常不授予汉人,因此地方权重之弊可以通过民族防范、民族控制得到部分弥补。张岂之中国历史元明清卷完成下列要求:(1)据材料一,比较
59、唐朝中后期与宋朝在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上的不同,并指出各自产生的后果。思路点拨:扣准材料,从中央为干、地方为枝角度,说明唐中后期与宋朝对干枝的关系的不同措施,各自分析后果。(2)据材料二,概括指出元代行省的特点以及其形成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简析行省制度形成的积极影响。思路点拨:特点,注意找关键词,从材料中可以看出行省管辖区域大、行省权力大及民族控制,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不难得出形成原因及对行省的积极评价。(3)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中国古代处理中央与地方关系应采取的策略是什么。思路点拨:从中央和地方的关系入手。答案:(1)不同:唐朝设置节度使,重外轻内;宋朝厉行中央集权,强干弱枝。后果:唐朝藩镇割据;
60、宋朝积贫积弱。(2)特点:管辖区域大;权力大但受中央节制;民族控制。原因:元朝疆域辽阔;吸取前朝管理地方的历史教训;民族征服。积极影响: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是中国古代地方行政制度的重大变革,是中国省制的开端。(3)策略:平衡与协调(中央集权与地方分权相结合)。探究二从家国情怀角度认识中国古代历史上的几次民族大融合【主题概述】民族融合有利于民族矛盾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有几次影响较大的民族大融合。(1)春秋战国时期: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进入阶级社会后民族融合的初步发展时期,诸侯国间频繁的兼并
61、战争,大大加强了华夏民族与周边民族的联系,促进了民族融合。(2)秦汉时期:秦汉时期,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更加充分,我国以汉族为主体的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初步形成。中央加强了对边疆地区的有效管辖,加速了对边疆地区的开发,促进了各族人民友好交往,民族融合有了新的发展。(3)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一个民族大融合的高潮时期。(4)隋唐时期:隋唐实行比较开明的民族政策,民族间经济文化交流大大加快,民族融合得到新的发展。(5)宋元时期: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第二个民族大融合的高峰时期,其中元朝更为突出。元朝的统一使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并形成新的民族回族,该时期民族融合的历史趋势进一步
62、加强。(6)明清时期:明清时期,各民族的融合与经济文化交流达到了新的高度。但是,与以往的经济、文化等自然交流不同,明末清初的民族同化带有非常严重的强迫性甚至引发屠杀。应以史为鉴,各民族之间互相尊重,提倡自然交流与融合。【综合大题】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朝代民族融合的表现先秦时期远古时代,黄河中游的炎、黄两大部落,结成联盟,击败江汉流域的苗蛮集团。春秋时期,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统一,到战国时期只剩下齐、燕、韩、赵、魏等大国,原来被称为“蛮夷”的秦、楚已同被称为“诸夏”或“中国”魏晋南北朝时期在北方,匈奴、鲜卑、羯、氐、羌等在黄河流域建立了政权,中原地区形成了胡汉杂居的局面。北魏后期
63、,柔然、吐谷浑、敕勒等也与汉族逐渐融合。在南方,自秦汉以来,就有不少华夏或汉族大批进入蛮族区、西南夷及岭南地区,与传统的蛮、俚、僚等族聚居辽宋夏金元时期建立辽的契丹,在东灭渤海,频繁征伐回鹘、新罗、吐蕃、党项、室韦、沙陀、乌古等民族后逐渐发展起来。建立西夏的党项族,吸收了氐、羌、吐蕃以及西北地区其他民族成分。东北女真,灭辽亡宋,承继了辽汉文化。元代将女真人、汉人、契丹人列为第三等级。迨至元末,中原地区的女真人已完全融入汉族清朝时期清朝先后平定准噶尔部和回部大小和卓的叛乱,册封西藏宗教首领和派驻藏大臣。把散布在黑龙江、乌苏里江流域的赫哲、达斡尔、鄂伦春、鄂温克等族迁入东北腹地。控制蒙古高原,推行
64、“盟旗制度”,以统治归附的蒙古各部摘编自管彦波中国古代史上的民族融合问题结合表格材料与所学知识,自行拟定一个具体的论题,并就所拟定的论题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拟论题,阐述须有史实依据,史论结合)思路点拨:先定论题再做阐述。从材料中提炼出符合要求的论题;“民族融合”是限定范围,找相关的史实进行论证;可以从“民族融合”的过程来看其对历史发展进程的影响。答案:示例论题:民族融合促进国家统一。阐述:炎黄时代,通过部落战争,炎、黄两大部落在黄河流域建立大联盟,使黄河流域成为华夏文明的发源地。先秦时期,经过激烈的兼并、分化、吸收,各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为秦汉的统一奠定了基础。魏晋南北朝时期,游牧
65、经济和农耕经济不断交往,各民族杂居,北魏孝文帝的封建化改革,促进了民族大融合,为隋唐的统一提供了条件。宋辽夏金元时期,各政权在冲突与纷争的同时,加强了遣使、朝贡、互市和联姻等交往,进一步促进民族大融合,推动元代多民族国家大一统局面的出现。清代,各民族呈现大杂居、小聚居的状态。统治者推行移民政策、“盟旗制度”等,促进民族融合,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综上所述,民族大融合有利于国家的统一。【技法指导】规范的高考历史材料题,其题干一般有四个成分:第一,提示语,它告诉你答题方式,是根据材料答,还是结合所学知识答。第二,主干语,它告诉你解答所涉及的主要历史问题。第三,限制语,它限制了回答问题的时空范围。
66、第四,答案语,它告诉你具体答什么,是原因、内容、影响,还是认识。(建议用时:45分钟)一、选择题1(2019日照一模)周公强调,天命的转移并非不可把握,上天实际上是以德的要求来检验下界统治者,想要长久保有天命,就必须吸取前代和祖先执政的经验教训,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周公的这种天命观()A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B强调脱离天命关注现实政治的重要性C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法并用的治国理念D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解析:选A。题干材料中周公的这种天命观强调民心、民意是统治者德行影响的结果,也是上天意旨的风向标,意在阐释周人代商取得统治的合法性,故选A项;根据材料“时刻敬天、明德、保民”可
67、知,周公的这种天命观注重天命,而非脱离天命,蕴含着中国古代德治的治国理念,未提及法治,排除B、C项;儒家学说成为后世统治者强调仁政的理论来源,排除D项。2(2019潍坊一模)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春秋时,齐桓公打着“尊王攘夷”的旗帜击退北狄、征伐楚国,成就霸业。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这一现象表明()A周王室集权统治削弱B宗法分封制已经瓦解C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 D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解析:选C。根据材料“先秦时期,我国长江中下游及以南地区被称为南蛮后来崛起于长江中下游地区的楚、吴、越等国又先后北上中原争霸”可知,长江中下游地区融入华
68、夏文化圈,华夏文化圈逐渐扩展,故选C项;周王室尚未建立起高度集中的政治体制,排除A项;材料未提及宗法分封制遭到破坏,排除B项;春秋时期争霸战争实现局部统一,排除D项。3(2019洛阳、许昌联考)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到春秋后期,县制逐渐推行于内地,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这表明战国时期()A诸侯对地方的管理加强B商鞅变法影响深远C楚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D贵族阶层备受冷落解析:选A。据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战国时期,县的设置已较广泛,县令为一县之长,由国君任免”可知,战国时期国君加强了对地方的管理力度,故选A项;材料强调县的设立与县令任免,不能表明商鞅变
69、法的影响,排除B项;材料“春秋时期的楚国最先设县”并不能说明楚国最早确立中央集权,排除C项;县之长官由国君任免,并未说明任免对象,不能得出贵族阶层备受冷落,排除D项。4(2019衡阳二模)下图为秦国国君世系图(部分)。秦国国君世系图(部分)第1世秦襄公 在位12年(公元前777年公元前766年)第9世秦穆公 在位50年(公元前659年公元前621年)第25世秦孝公 在位27年(公元前361年公元前338年)第26世秦惠文王 在位27年(公元前337年公元前311年)第30世秦庄襄王 在位3年(公元前249年公元前247年)据此可以判断,战国时期()A分封制遭到破坏B宗法制遭到破坏C礼乐等级制度
70、森严D出现官僚政治雏形解析:选A。题干中秦国国君的称号开始为“公”,后来改为“王”,而按照分封制只有周王才能称王,秦国国君还只是诸侯,却称王了,这说明分封制遭到破坏,故选A项。5“考秦之制盖内外官制同一系统”。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材料反映了()A秦朝开创了中央集权的体制B官僚政治完全取代贵族政治C形成中央对地方的垂直管理D官僚机构出现重叠臃肿现象解析:选C。“中央的丞相与地方的郡守掌民事,中央的太尉与地方的郡尉掌军事,中央的御史大夫与地方的郡监则掌纠察”说明的是中央有的相关职能部门,在地方都有对应的机构,形成中央对地方
71、的垂直管理,故选C项。6(2019渭南高三质检)西汉初年,实行郡国并行的制度,要求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的同时,允许或默许部分王国不用汉法,从俗而治。据此可知()A诸侯王国与朝廷矛盾急剧激化B中央行政体制进行了调整C朝廷积极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D王国控制的区域日益扩大解析:选C。从俗而治意味着给予诸侯王国以较大的自主权,所以不会激化诸侯王国与朝廷之间的矛盾,排除A项;材料提到的是地方行政管理,与中央行政体制没有关系,排除B项;中央直辖郡县“奉汉法以治”,而对分封的王国则默许从俗而治,这说明朝廷积极缓解文化冲突和对立,故选C项;材料只是提到地方治理方式不同,没有涉及王国控制区域的变化,排除D项
72、。7(2019青岛二模)在中国古代,君主专制和中央集权是长期结合在一起的,有学者认为隋唐两宋时期属于“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其特征是“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这种体制实质上()A弱化了中央政府的权力B导致了国家机构的分裂C激化了君权与相权矛盾D保证了君主权力的独尊解析:选D。“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说明其是以保证君主的权力为核心的,故选D项;“君主政治权力的集中与中枢行政机构权力的集中并行不悖”说明中央政府的权力是很大的,并且不会导致国家机构的分裂,排除A、B两项;“开明君主统治下的中央集权”说明君相之间的关系是和谐的,排除C项
73、。8(2019北京海淀区期中)唐初门下省“掌出纳帝命”“佐天子而统大政”。门下省官员如侍中、黄门侍郎等不仅审查百官奏章并向皇帝提出建议对策,甚至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由此可见,唐初门下省官员()A审核诏书建言献策 B起草诏书负责决策C统领行政分管六部 D擅权乱政专横跋扈解析:选A。由材料中门下省“掌出纳帝命”,其官员负责审查百官奏章并向皇帝提出建议对策,甚至可以驳回皇帝诏书等信息可知,门下省官员的职责是审核诏书建言献策,故选A项;起草诏书是中书省官员的职责,排除B项;统领六部的是尚书省,排除C项;材料只交待了门下省官员的职责,并没有提及其擅权乱政专横跋扈,排除D项。9(2019潍坊期中)清代乡试考
74、官中,房考官是实际的阅卷官,例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担任,雍正五年以临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充任。这一变化()A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B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C促进了科考的公平公正D体现了君主专制集权加强解析:选C。阅卷官由该省进士、举人出身的现任知县变为临省举人、进士出身的在家候选官员,避免与本地考生的嫌隙,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科举的公平公正,故选C项;材料是阅卷官身份的变化,与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无关,排除A项;科举制的创立促进官僚体制进一步成熟,排除B项;君主专制是一种决策方式,相对于民主而言,体现皇帝个人专断独裁,与材料中阅卷官身份的变化无关,排除D项。10(2019德州一模)
75、北宋初年对外戚、宗室皆授以各类官爵领取俸禄,规定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宗室不准出任差遣担任实际职务。其目的是()A强化皇族特权地位 B提高政府行政效率C防止权贵专权乱政 D完善政务决策机制解析:选C。根据材料信息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武官地位比较低,外戚只能担任武官就不会乱政,宗室不担任实际职务就不能专权,其目的是防止权贵专权乱政,故选C项。11(2019盐城三模)明代仁宗皇帝曾赐给吏部尚书蹇义,礼部左侍郎杨士奇、杨荣金银章各一枚,印章上刻有“绳愆纠谬”四字,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这说明当时()A六部成为皇帝顾问机构B监察制度由此建立C中央各部实现权力制衡D专制皇权得到强化解
76、析:选D。材料中“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并加印密封来报告”说明专制皇权得到强化,故选D项;六部是行政机构,排除A项;明太祖设御史台,由此建立监察制度,与材料中“明代仁宗皇帝”不符,排除B项;“要求他们积极进言官员的过失”说明是针对官员个人,而非中央各部间实现权力制衡,排除C项。12(2019广州二模)据学者研究,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 1 200 多人。除京官和地方督抚大员外,甚至部分品位较低的官员也获得了上奏权。这表明当时()A官员制衡机制初步建立B权力机构设置混乱失序C皇权专制制度得以强化D特务机构渗透领域广泛解析:选C。根据材料“雍正朝有权向皇帝密折奏事的官员
77、从康熙朝100多人增至 1 200 多人”可知,雍正朝加强了对官员的监督控制,这体现了皇权的加强,故选C项。二、非选择题13(2020山东省学业水平等级考试模拟卷)图一、图二、图三分别是西汉不同时期侯国分布示意图。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图一图二图三据林小标等两汉侯国时空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分析(1)指出图一的侯国类型特征及其形成的政治因素。(2)比较图一和图二,说明图二反映出西汉政治统治发生了哪些变化。(3)结合图三说明西汉政治统治出现了什么问题。解析:第(1)问,类型特征据地图中的图例及侯国分布可归纳;政治因素结合汉高祖在楚汉战争中,联合韩信等人,打败项羽,建立西汉后,分封很多异姓功臣,出现了
78、很多功臣侯国等归纳。第(2)问比较图一和二,结合图例中封侯类型回答变化;原因从汉景帝平定七国之乱、汉武帝“推恩令”及打败匈奴,少数民族部族归附等角度分析。第(3)问结合地图可知,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大量增加;原因是西汉中后期,皇帝年幼,母后外戚专权,势力膨胀。答案:(1)特征:以功臣侯国为主。因素:刘邦为建立和巩固统治,实行了分封,大封功臣。(2)侯国数量特别是功臣侯国大量减少,归义侯国数量增加;西汉中央集权进一步加强,国家统一进一步巩固。(3)恩泽侯国、外戚侯国增多,汉代政治趋于腐败,统治逐渐衰落。14(2019青岛一模)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历史循环论”是古代中国社会传统的认知方式。孟
79、子认为,“天下之生久矣,一治一乱”。董仲舒把战国时期“五德终始”的历史循环论进一步理论化、系统化。罗贯中在三国演义第一回开宗明义:“话说天下大势,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周末七国分争,并入于秦。及秦灭之后,楚、汉分争,又并入于汉。汉朝自高祖斩白蛇而起义,一统天下,后来光武中兴,传至献帝,遂分为三国。”结合材料和所学中国古代史的相关知识,谈谈你对罗贯中观点的认识。(要求:遵循正确的史观,史论结合)解析:在作答本题时,要特别注意作答要求,其一,遵循正确的史观,其二,史论结合。对于罗贯中“历史循环论”的观点,要有一个明确的认识,即这种观点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错误的;要提出自己正确的观点:在整个中
80、国古代历史中,“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是支流,历史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然后再具体论述有哪些因素促成了“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即:政治上,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经济上,农耕经济稳定发展,文化上,儒家思想一直占据主流地位,其他方面,如民族融合、人心向背等,在结尾部分,要论述国家统一对社会的积极影响。答案:示例罗贯中的观点基于春秋战国、秦汉、三国交替的历史现象,属于历史循环论,此观点忽视了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是错误的。综观整个中国古代历史,“合”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分”是支流,历史发展呈现螺旋式上升趋势,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不断发展。古代中国中央集权制度、农耕经济、儒家思想、民族融合、人心向背等决定着国家统一是历史发展的主流和必然结果。统一有利于国家稳定、发展和强盛,我们要顺应历史潮流,维护国家统一。- 32 - 版权所有高考资源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