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9732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DOC 页数:10 大小:1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2020-2021学年岳麓版历史必修2跟踪检测:第6课 近代前夜的发展与迟滞 WORD版含解析.DOC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以下关于下表的四项结论中不正确的是(A)中国农业的重要指标(14001820年)A生产工具的革命性变革推动了这时期农业的进步B重农抑商政策是这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C玉米、马铃薯等品种的引进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D人口的增幅快于耕地面积的增幅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 解析:隋唐之后中国农业生产工具趋于稳定,没有革命性生产工具的出现,故A错误,符合题意。明清政府奉行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是这一时期农业发展的主要原因之一,故B正确;明朝时期原产于美洲地区的高产作物玉米、马铃薯等品种的引进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故C正确;根据表格可知14001820年人口增

2、幅远远高于耕地面积增幅,人口压力的空前增加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的精耕细作,故D正确。故B、C、D项不符合题意。2下表呈现的史实表明,1719世纪的中国(A)现存1719世纪东南亚部分国家华人宗教碑铭数量表A.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 B自然经济加速解体C社会经济呈持续繁荣局面 D海外贸易长期发达解析:材料反映出1719世纪的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总数的不断增加,故A项正确;自然经济加速解体表现为小农业与家庭手工业的分离及日益商品化的过程,与材料中国迁往海外的人口的不断增加无关,故B项错误;材料只反映出迁往海外的人口不断增加,没有体现出社会经济的持续繁荣局面,故C项错误;1719世纪的中国实行闭关锁

3、国政策,海外贸易日益萎缩,故D项错误。 3. 明初工匠单立为匠户,世代不得脱籍;明朝中叶工匠可以纳银代役。清朝完全废除匠籍,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这一变化过程的影响是(C)A官营手工业的发展走向市场化 B直接导致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C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 D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提高解析: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官营手工业与市场的关系,故A项错误;材料没有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内部出现雇佣关系,因此不能推断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故B项错误;材料中“废除匠籍”反映出官营手工业匠户人身依附关系的放松,“官营手工业劳动者皆出自官府雇募”说明手工业生产格局出现重大变化,故C项正

4、确;材料主要反映出明清匠户身份的变化,没有体现出手工业专业化生产水平的变化,故D项错误。4明清时期,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这说明(B)A农业中出现资本主义萌芽 B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C统治者已经放弃抑商政策 D农村自给自足状况被打破解析:资本主义萌芽出现的标志应该是雇佣与被雇佣关系的产生,故A项错误;明清时期统治者没有放弃抑商政策,自然经济仍然占统治地位,故C、D两项错误;大量农产品投放市场,说明农业生产商品化程度提高,故B项正确。 5铜矿开采在明代属政府管辖,民间开采须经官府批准,并缴纳一定实物。明代后期,民间铜矿产量大大超过朝廷,据嘉靖年间记载,朝廷铸币铜不够,“照例行户部买办”。这一现象

5、表明明代(C)A政府重农又重商 B民间铸造技术高于朝廷C生产技术进步,税费低 D铜矿开采政府亏本民间盈利解析:明代依然实行的是“重农抑商”的政策,故A项错误;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官营手工业代表生产技术的最高水平,故B项错误;题干中“照例行户部买办”表现出民间铜矿产量很高,连政府也要到民间采购,从而说明开采铜矿的生产技术进步,民间开矿需要向政府上缴的税费较低,故C项正确;题干中并未提到政府、民间开采铜矿的盈亏状况,故D项错误。6明代谢肇淛五杂俎记载:“山东之市谓之集,每集则百货俱陈,四远竞凑,大至骡、马、牛、羊、奴婢、妻子,小至斗粟、尺布,必于其日聚焉。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

6、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由此说明草市(B)A开始成为地方商业中心 B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C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D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解析:材料没有涉及草市成为商业中心这一问题,故A项错误;“京师朔望,及二十五,俱于城隍庙为市,它时散处各方,而至此日皆合为一市者,亦甚便之”表明草市分散经营和集中经营相结合,故B项正确;突破时间和空间限制的是宋朝的市,故C项错误;“已经孕育着新的经济因素”是指资本主义萌芽的出现,材料的内容是草市分散经营和集中交易相结合,故D项错误。7顾炎武曾说徽商“勤俭甲天下,故富亦甲天下”,但他们的子弟却纷纷“走长途而赴京试”,且出行简朴,“芒鞋跣足,以一

7、伞自携,而吝舆马之费”。这说明徽商子弟不承父业,转而低调“赴京试”的主要原因是(A)A政府重农抑商 B商人勤俭持家C徽州山多地少 D南方经济衰弱解析:徽商家庭子弟参加科举考试期望改变家庭社会地位,源于重农抑商政策造成的“士农工商”的社会等级秩序,故A项正确;供养子弟读书参加科举考试是一件颇费财力的事,故B项错误;“徽州山多地少”是徽州人从商的重要原因,故C项错误;明清时期国家的经济重心在南方,故D项错误。8. 据统计,英使马戛尔尼及其随行人员送给清朝的“贡品”,计有布蜡尼大利翁大架一座、座钟、天球全图、地球全图、试控气候架、车二辆、军器数件等十九件。然乾隆皇帝传谕徵瑞:“可于无意间向彼闲谈,尔

8、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据此判断正确的是(B)A清政府注重维护朝贡贸易体制B清朝统治者仍以天朝上国自居 C中国的科技成就远落后于西方D中国允许与西方开展贸易往来解析:材料关键信息是“尔国所贡之物,天朝原亦有之”。朝贡贸易体制是通过朝贡和赏赐完成的,材料中只有清政府强调的朝贡,故A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反映出,清朝统治者认为自己无所不有,仍以天朝上国自居,故B项正确;材料只有英国的工业品,无法比较中西方科技差距,故C项错误;材料关键信息反映出,清朝统治者不愿意和西方开展贸易往来,故D项错误。9明代织工对记载:“余僦居钱塘之相安里,有饶于财者,率聚工以织。进而问之工对曰:吾业虽贱,日佣为钱二百缗

9、,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虽食无甘美,而亦不甚饥寒。”材料表明在明代(C)A封建自然经济开始解体B手工业者对雇主依附性强C已显露出近代化的曙光D钱塘政府抑商措施已失效解析:材料没有体现自然经济解体的信息,故A项错误;“吾衣食于主人,而以日之所入,养吾父母妻子”体现了手工业者从雇主处领取工资,并不能反映依附关系的强弱,故B项错误;“日佣为钱二百缗”体现了雇佣关系,具有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特点,显露出近代化曙光,故C项正确;材料与抑商无关,故D项错误。10蓝鼎元鹿洲初集卷三:“(清)南洋未禁之先,闽、广家给人足。鲜有在家饥寒、窃劫为非之患。既禁之后,百货不通,民生自蹇。居者苦艺能之罔

10、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材料中的“禁”(D)A阻碍了小农经济的持续发展 B利于稳定社会秩序改善民生C推动了民间正当贸易的进行 D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解析:由“居者苦艺能之罔用使沿海居民,富者贫,贫者困,驱工商为游手,驱游手为盗贼耳”可知海禁政策导致了民生受困和社会动荡,故D项正确。11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中国封建社会已经孕育着资本主义的萌芽,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如果这一观点成立,是基于它(C)A全面揭示了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B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C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D重视近现代化史观在历史研究

11、中的应用解析:材料仅涉及资本主义萌芽问题,不能全面揭示中国历史的基本线索,故A项错误;据材料“如果没有外国资本主义的侵入,中国也将缓慢地走向资本主义”可知材料并未考虑到近代中国特殊的社会性质,故B项错误;据材料“长期以来,人们都认为”可知是根据人类文明发展的一般规律得出结论,故C项正确;材料观点与近现代化史观内容不符,故D项错误。 12中国古代由对外开放转变为闭关锁国,给中国带来的最严重的后果是(C)A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B使君主专制统治达到顶峰C拉大了与西方的差距,使中国落后于西方D导致封建统治者妄自尊大解析:闭关锁国政策使中国在资本主义兴起的时候失去了与世界交流的机会,经济的落后导致国

12、力的衰退。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6分,第14题26分,共52分)13随着全球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们越来越注重以全球视域去解读历史。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中国“近代早期”大约自1550年至1850年的三个世纪。受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影响,“社会停滞论”一直是历史学界关于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看法,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欧之间差别并不如过去所想象的那么大。彭慕兰在大分流中指出:在18世纪,欧亚大陆上有一些各种各样的核心区,如中国的长江三角洲、日本的关东平原、西北欧的英国和尼德兰、印度次大陆的古吉拉特等,彼此的经济发展水平在1800年前后也比较接近。它们共同拥

13、有某些重要的特征,例如相对自由的市场、普遍的手工业、高度商业化的农业等,而在这些地区中,英国的经济发展模式绝非具有普遍性,大多数地区的发展方向,即“一种近代的、城市的、商业的经济”,这种经济发展模式依旧是建立在传统技术基础之上的。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还是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为工业革命所导致的近代经济成长做了更好的准备。 据李伯重江南的早期工业化(15501850)整理 依据材料并结合“近代早期”中外史的相关知识,从以上材料中任选一个角度自拟一个论题,并结合所学知识予以阐述。(要求:论题明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26分)示例一“近代早期”中国经济高度发展。明清社会经济全面高涨,受益于农业技术的

14、提升以及外来物种的大量引进,耕地面积扩大,人口增长,农业生产率大幅度提升,并推动了经济作物的发展;明清时期手工业繁荣,达到中国封建社会历史上最高水平;商品流通扩大,区域间长途贩运贸易发展较快;商业资本日趋活跃,大量使用白银,货币作用越来越大。手工业和商业的繁荣推动了先进的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的产生。中国是当时世界经济和贸易中心地区之一,世界白银产量一半流入中国。18世纪中国国内生产总值居世界前列,年增长率远高于整个欧洲,综合国力在世界仍大体保持领先。这些都表明近代早期中国经济在不断发展,并非停滞。示例二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奠定了中国近代经济(工业化)的基础。明清时期经济取得重大进步,农业生产

15、率大幅度提升,推动了经济作物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和东南沿海是著名产棉区,茶叶、甘蔗、染料等农副产品大量进入市场成为商品,传统农业生产结构有所突破。商品流通扩大,大量使用白银,商业资本日趋活跃。运河沿线、江南地区,大量工商业市镇发展,仅江南五府到清代前期就达到200多个。经济繁荣推动了资本主义萌芽在江南地区产生,如苏杭丝织业、松江棉纺织业出现了新的工场手工业经营方式。明清江南地区高度商业化的农业,城镇市集等形成的广阔商业网,以及新的手工业经营方式,这些都孕育了先进的经济因素,为以后中国近代经济的成长做了良好准备。示例三“近代早期”世界经济的发展是多中心的,并非以西欧为主导。在这一时期,世界各地区都

16、形成了一些经济发展的核心区域,比如在中国、日本、印度等一些地区,这些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是相近的,西欧在这一时期的经济实力并不具有明显的优势。这些区域的经济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拥有某些共同的特征,如自由市场的出现、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农业商品化程度的提高等等。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模式是不一样的,并非都遵循着英国的模式。自身的经济传统、日益密切的经济交往推动了这些地区经济的发展,并孕育出不同程度的近代经济因素的成长。总之,近代早期是经济全球化的孕育时期,多中心的发展共同推进了世界经济向工业化方向转型。解析:据材料中首句和第二句“中国近代早期大约自1550年至1850年的三个世纪。受传统西方中心论的影

17、响,社会停滞论一直是历史学界关于明清中国社会经济的主流看法,但是近年来的研究表明,明清时期的中国与西欧之间差别并不如过去所想象的那么大”和末句“像长江三角洲这样的地区还是比世界上大部分地区为工业革命所导致的近代经济成长做了更好的准备”等信息,我们可以得出相应的角度以及归纳出论题近代早期中国经济并非停滞,而是高度发展;明清江南经济的发展为中国工业化奠定了基础等等。之后我们可以围绕论题并结合明清时期中国农业、手工业、商业的发展情况,对论题进行论证。最后,总结论述。1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1757年,清朝乾隆皇帝诏告天下,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史称“一口通商”。材料二苏州“

18、东北半城皆居织户,郡城之东皆习机业”,出现“大户张机为生”,以增殖财富“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材料三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唯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为贵。清雍正帝清乾隆年间规定:“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徐州古丰县,有村曰朱陈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白居易朱陈村(1)材料一表明当时统治者实行怎样的对外政策?这种政策对当时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产生了怎样的影响?(12分)实行闭关政策,严格限制对外贸易。影响:阻碍了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了中国的封闭落后。(2)材料二表明,苏州丝织

19、业出现新的经济因素指的是什么?从材料三可以看出,其成长会受到哪些因素的制约?(14分)新经济因素:资本主义萌芽。制约因素:重农抑商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海禁和闭关政策。解析:第(1)问,“对外政策”,依据材料一信息“划定广州十三行为全国唯一对外贸易口岸”并结合所学知识得出闭关政策。“影响”,依据所学知识从阻碍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造成中国的封闭落后等方面回答。第(2)问,“新经济因素”,依据材料二信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计工受值”得出资本主义萌芽。“制约因素”,依据材料三信息“农为天下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凡有打造双桅五百石以上违式船只出海者,不论官兵民人,具发边卫充军”“机梭声札札,牛驴走纭纭。女汲涧中水,男采山上薪。家家守村业,头白不出门”从重农抑商政策、海禁和闭关政策、自然经济占主导等方面回答。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