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mageVerifierCode 换一换
格式:DOC , 页数:6 ,大小:390KB ,
资源ID:389702      下载积分:3 金币
快捷下载
登录下载
邮箱/手机:
温馨提示:
快捷下载时,用户名和密码都是您填写的邮箱或者手机号,方便查询和重复下载(系统自动生成)。 如填写123,账号就是123,密码也是123。
特别说明:
请自助下载,系统不会自动发送文件的哦; 如果您已付费,想二次下载,请登录后访问:我的下载记录
支付方式: 支付宝扫码支付
验证码:   换一换

加入VIP,免费下载
 

温馨提示:由于个人手机设置不同,如果发现不能下载,请复制以下地址【https://www.ketangku.com/wenku/file-389702-down.html】到电脑端继续下载(重复下载不扣费)。

已注册用户请登录:
账号:
密码:
验证码:   换一换
  忘记密码?
下载须知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
2: 试题试卷类文档,如果标题没有明确说明有答案则都视为没有答案,请知晓。
3: 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版权提示 | 免责声明

本文(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综合创新作业(二)(含解析)人民版.doc)为本站会员(高****)主动上传,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上载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 若此文所含内容侵犯了您的版权或隐私,请立即通知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发送邮件至service@ketangku.com或直接QQ联系客服),我们立即给予删除!

2021届高考历史大一轮复习 课时作业36 综合创新作业(二)(含解析)人民版.doc

1、课时作业36综合创新作业(二)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1(2020赣州市高三统测)诗经商颂充分体现了殷人祭祀先祖(鬼神)时那种恭敬虔诚、谨严端肃,表现出惶畏的心理;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这一变化体现了(B)A王权神秘色彩的强化 B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C宗法等级观念的淡化 D天道与伦理完全分离解析:从材料中的“诗经周颂则渗透了强烈的伦理道德精神,颂词大多现实化、生活化了”可以看出,人们从对先祖鬼神的尊敬变为对现实中的人本身的关注,体现出朴素的人文主义色彩。故答案为B项。材料没有涉及王权,排除A项;材料没

2、有反映宗法等级观念的变化,排除C项;D项中的“完全分离”说法绝对,材料不能反映,排除。2(2020大连市高三模拟)南朝时期,寒人通过充将帅,掌机要(中书舍人),任典签(代表皇帝监察地方诸王刺史)不断提升政治地位,寒人地位的上升主要表明(B)A门阀士族政治的形成 B专制皇权的逐渐加强C文化教育的逐渐下移 D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解析:根据材料可知,寒人地位上升,说明皇权至上,皇帝可以任命官吏,故B选项符合题意。寒人非门阀士族,A选项排除。寒人当官不是靠文化教育,C选项排除。材料未体现监察的非理性化趋势,D选项排除。3(2020青岛市高三模拟)宋代出现了专门从事某种营生的中介性行业。在农村的土地经营之

3、中,出现了充当地主与佃户之间媒介的“业主”;在商业领域,出现了联结客商与铺户的中介经纪人。这说明宋代(B)A资本主义萌芽产生 B人身依附关系松弛C社会结构根本变化 D重农抑商政策改变解析:通过“业主”和中介经纪人,实现土地和铺户的租赁,表明地主与佃户之间、客商与铺户之间原先没有任何关系,租赁关系均是临时性建立,说明宋代人身依附关系松弛。故答案为B项。明朝中后期出现资本主义萌芽,排除A项;材料没有反映社会结构的变化,排除C项;材料没有涉及重农抑商政策的变化,排除D项。4(2020青岛市高三质检)明中期,昆剧在苏州一带大盛,并向南传播到嘉兴、杭州等地,向北传播到无锡、镇江等地;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

4、越过长江继续北上到达北京。昆剧的传播反映了(C)A文化重心与政治重心渐趋重合B江南地区经济文化落后于北方C交通状况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D戏曲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解析:明中期,昆剧向南北等地都有传播,万历年间,昆剧沿运河越过长江然后传到北京等地,根据所学可知这两个时期的交通很发达,表明交通状况会影响文化的交流传播,故C选项正确。根据题意可知,明中期,昆剧向南北等地都有传播,这些地方有很多都不是政治中心,故不能表明文化与政治中心逐渐重合,故A选项错误。材料未体现南北方文化水平的高低,故B选项错误。交流是双方的,材料中昆剧只是从一方传到了另一方,并没有表明戏剧推动了地区间的文化交融,故D选项错误。5

5、(2020淄博市高三联考)“民心”“民气”是从林则徐到慈禧太后的很多中国当权者应对列强的“法宝”,甚至“凡是主张剿夷的莫不觉得四万万同胞是有胜无败的”。材料表明(B)A民众的新型民族意识已经觉醒B统治集团应对危机的策略落后C民族矛盾的地位发生重大变化D近代中国落后根植于盲目排外解析:材料信息表明当时的中国人认为可以利用民众去对外,而且可以“有胜无败”;但根据所学知识可知,在工业文明的枪炮和蒸汽机面前,血肉之躯终究无济于事,统治集团应对危机的策略仅靠民众是很落后的。故答案为B项。A、C项,材料强调的是“慈禧太后”等“很多中国当权者应对列强”的“法宝”是利用“民心”“民气”,不是民众的民族意识觉醒

6、,也没有反映民族矛盾地位的变化,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具有盲目排外色彩的是中国近代的义和团运动,与材料主旨无直接关联,排除。6(2020大同市高三模拟)1914年,面对当时盛行的个人与国家统一化的观念,陈独秀撰文指出“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这一材料表明陈独秀(C)A倾向于维护无产阶级的利益B反对专制道路维护共和政体C对民族主义的观念有所反思D以民主和科学进行启蒙宣传解析:“国家者,保障人民之权利,谋益人民之幸福也。不此之务,其国也存之无所荣,亡之无所惜”的大意是:国家要保障人民的权利,计划增加人民的幸福的事。不致力于此,这个国家

7、的存在就没有什么光荣可言,灭亡也是无所吝惜的。根据所学可知,材料体现的是陈独秀的国家统一观,是对民族主义观念的反思。故答案为C项。A、B项,材料论述的是国家统一观,不是讨论陈独秀维护什么阶级的利益,也不是论述赞成哪种政体形式,排除;D项,根据材料中时间“1914年”可知,当时新文化运动尚未开始,而根据所学可知,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两面旗帜,排除。7(2020咸阳市高三统测)据学者研究,全面抗战时期,国民政府的收支与通胀情况如下表所示。抗战期间国民政府的收支及通胀情况统计表(单位:百万元法币)时间战争开支收入零售价上扬(%)19371 167870(开战后头九个月)29194110 9332

8、 02417319451 268 031216 519(至8月)251由此可知,这一时期(A)A人民为抗战的胜利做出巨大牺牲B盟国援助是弥补财政赤字的关键C后方经济发展处于全面停滞状态D财政缺口放大使得战局日趋恶化解析:根据材料表格中的数据分析可知,19371945年间“战争开支”、国民政府“收入”都在大幅度增加,这与抗战时期的形势密切相关,而政府的财政收入主要来自人民。故答案为A项。B项,材料图表中没有盟国援助的信息,排除;C项,国民政府的财政赤字和通货膨胀主要是由于对外战争的需要造成的,不能反映当时中国经济发展状况是发展还是停滞,排除;D项,根据所学可知,中国的抗日战争取得了胜利,中国战场

9、上并没有因为财政缺口大而导致战局日趋恶化,排除。8(2020广安市高三统测)下图为创作于1953年的新年画又增加了两分(局部),描绘了一位年青的姑娘在麦收劳动中表现优秀,获得了集体评工会增加的两个工分。这反映了当时(D)A女性成为农村建设的主力B人民公社化运动蓬勃开展C男女平等观念已深入人心D互助劳动提升农民积极性解析:本题考查合作化时期的农业生产。该漫画是创作于1953年的又增加了两分,可见集体劳动中个人工分增加的喜悦,说明农民积极性的提高,故D项正确。A项错误,题目无法反映女性对社会主义建设的主力作用。B项时间不符,人民公社化开始于1958年。男女平等观念在材料中未体现,C项说法错误。9(

10、2020玉溪市高三模拟)在雅典历史上,失去民心的领导人,不论其出身多么高贵,地位多么显赫,功绩多么卓著,都可能被公民大会解职、处罚,如指挥马拉松会战的米尔提泰、指挥萨拉米斯海战的铁米斯托克里和政治家伯里克利。这反映出古代雅典(A)A民主政治深入人心 B军事将领更易受罚C民主政治存在缺陷 D公民参政热情高涨解析:“失去民心的领导人,不论其出身多么高贵,地位多么显赫,功绩多么卓著,都可能被公民大会解职、处罚,如指挥马拉松会战的米尔提泰、指挥萨拉米斯海战的铁米斯托克里和政治家伯里克利”表明雅典民主政治深入人心,故A正确;材料认为失去民心的领导人都容易被公民大会处罚,并未强调军事将领更易受罚,排除B;

11、材料的主旨并非说明雅典民主政治的缺陷,排除C;材料未体现公民参政热情高涨,排除D。10(2020佛山市高三模拟)从15世纪到19世纪的400年中,西方殖民者在亚洲的扩张表现出许多与在非洲、拉丁美洲的不同之处,殖民者的手法更加多样化,除了签订“保护”条约、武力征服等常见手法外,还有租借地、联姻、签订不平等条约等一些独特的方式。其主要原因是与非洲、拉丁美洲相比,亚洲(A)A经济发展水平高 B人民富于反抗精神C人口众多地形复杂 D国家众多面积最大解析:之所以在不同地区表现的侵略扩张的手段不一样,主要是由于亚洲与非洲的经济发展水平不同,A正确;殖民扩张手段与人民的反抗精神没有直接关系,排除B;人口众多

12、地形复杂、国家众多面积最大是次要因素,排除C、D。11(2020桂林市高三统测)19世纪初,欧洲女权运动兴起,女权主义者致力于争取受教育权和选举权、改善女工状况、拥有财产等诸多社会改革;1888年,国际妇女理事会成立。影响欧洲女权运动发展的主要社会因素是(B)A资本主义代议制完善 B工业革命改变妇女角色C经济全球化加速发展 D欧洲民族国家的诞生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大工业生产使英国妇女参与社会分工并在经济上获得了独立,而这正是女权运动兴起和发展的物质前提,故选B。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A项是女权运动发展的政治因素,但欧洲的大多数国家当时是处于资本主义代议制的确立和发展阶段,而非完善阶段,故排

13、除A;经济全球化的加速发展是在二战后,这与材料的时间不符,排除C;16世纪初宗教改革后,欧洲民族国家诞生,早于材料中的时间,故排除D。12(2020株洲市高三联考)2020年春节前中国发生了比较严重的新型冠状病毒疫情。2019年9月底以来,美国爆发了一场严重的流感,已导致至少1.2万人丧生。同时,从世界范围来看,近年来,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1N1流感、埃博拉病毒等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这主要表明人类(B)A所面临的非传统性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B应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C在全球化的今天已经无法有效地防控重大传染病D应该遏制全球化的进程解析:据题干“新型冠状病毒疫情禽流感、口蹄疫、甲型H1N1

14、流感、埃博拉病毒公共卫生事件不断发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反映了人类对环境的破坏和污染,各种新的疾病流行,说明了贯彻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必要性,故B项正确;“非传统性安全成为人类面临的主要挑战”的说法夸大了疫病的影响,故A项排除;在全球化的今天,人类有能力防控重大传染病,故C项排除;全球化的进程是历史发展趋势,不应该遏制,故D项排除。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2小题,第13题28分,第14题12分,共40分)13(2020荆州市高三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苏联党和政府发布了一系列指示和决议,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规

15、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 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接纳学生6 116 000名。到第三个五年计划末期,农村就学人数达到2 700多万名。革命前平均每千所学校中有4所七年制学校和1所中学,而1955/56学年,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195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摘编自苏联农村教育的演变及其历史成因材料二近代,中国一直处于战乱状态,政府基本上对农村教育没有投入。1951年,第一次全国初等教育

16、及师范教育会议召开,会议提出了“力争10年内基本普及小学教育”的目标,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1953年我国小学生人数已达到五千五百余万,与中国历史上小学生数最高年份1946年相比增加了135%。1958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的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特别强调“教育为无产阶级的政治服务”。在冒进的路线指导下,全国开展了缩短学制的改革。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小学生升学率由1952的96%,骤减到1962年的42.6%。总体而言,这个时期我国处于百废待兴阶段,全国普遍教育严重缺失,但党和政府始终将扫盲和构筑小学教育多元体系作为农村教育工作的

17、核心,并取得了巨大的成果。摘编自建国后30年中我国农村教育政策的变迁(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并概括其发展的特点。(14分)(2)根据材料二,概括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依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14分)答案:(1)目的:为经济建设(工业化)提供人才;配合农业集体化运动对农村进行社会改造;改变农村教育基础薄弱和落后状态等。特点:计划性;新建学校猛增,就学人数增加;城乡学校布局趋于合理,学制更加规范;农村学校增加高于城市等。(2)发展特点:逐步扩大农村教育普及与投入;在挫折中不断

18、发展,成果显著等。共同因素:农村人口占多数的基本国情;国家建设的需要;党和政府的关注与投入;政治局势与方针的变化等。解析:本题考查中苏农村教育的发展。(1)苏联在20世纪3050年代大力发展农村教育的目的,可以根据材料中的“为了振兴经济,向城市输送数量多、质量好的人才”“着手整顿农村普通教育”等信息,并结合所学有关内容来回答。其发展的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联共十七大(1934年1月)规定从1937/38学年起把农村地区四年制小学毕业生全部招入五年级学习”“19291937年农村新建学校26 351所,占新建学校的82%”“差不多每3所学校就有1所七年制学校,每10所学校中就有1所中学”“195

19、5/56学年,全苏55.6%的学校设在农村,比1914/15学年增加了161.5倍,城市只增加了5.4倍”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2)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国农村教育的发展特点,可以根据材料中的“加强了对农村初级教育的普及与投入”“三年自然灾害期间,很多学生被迫辍学,使得农村教育迅速滑落,学校规模急剧减少”“取得了巨大的成果”等信息分析概括得出。影响中苏农村教育发展的共同因素,应当根据材料信息,从基本国情、政府政策和政治局势等方面来回答。14(2020芜湖市高三联考)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意义之一是对人类文明发展道路多元化的肯定而非否定,为人类文明发展提供了新资源。文化多

20、元化不仅仅是指在全球范围内不同民族文化的共存共荣,而且它也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最重要的是,文化多元化还是一种新思维,它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从绝对论转变到相对论。摘编自陈锡喜“人类命运共同体”视域下中国道路世界意义的再审视围绕材料,结合近代史的具体史实,提出自己的看法,并予以说明。(要求:看法具体明确,说明须史论结合)(12分)答案:示例看法: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我认可人类文明发展道路的多元化或人类发展道路多元化是正确的)。说明:两次鸦片战争以后,面对内忧外患,清政府洋务派掀起洋

21、务运动,提出“中体西用”,既保留中国传统制度和伦理纲常,又主张学习西方的器物,希望以此维护清政府的统治,洋务运动迈出了中国近代化的第一步。甲午战争以后,面对民族危机日益加深,以康有为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维新派借助孔子的名义来宣传维新思想,既保留了传统儒家思想,又宣传西方的社会政治学说和科学,主张建立资产阶级君主立宪制,推动中国社会近代化。总结:对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的扬弃态度,推动了中国社会进步。解析:根据材料“文化多元化意味着在某一单一民族国家中的传统文化对其他民族文化的宽容以及必要时的吸收要求人们从传统的一元式思想方式转变到多元式思想方法”及题意可以对“中国在近代化过程中既保留了传统文化又吸收了西方文化”进行立论,结合所学从近代“中体西用”思想及维新变法思想产生的背景、特点及影响进行分析阐述即可。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