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五单元散而不乱 气脉中贯 推荐作品 狱中杂记1 学习目标 2 课前预习 3 进入课堂 学 习 目 标 1识记生字,掌握重点词。2了解作者及其为文主张。3了解封建社会狱治的黑暗。课 前 预 习 1走近作者 方苞(16681749),字凤九,号灵皋,亦号望溪,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三年(1704)进士。康熙五十年(1711),因“南山集案”牵连被捕。南山集的作者戴名世富有民族气节,是方苞的同乡旧友,方苞曾给南山集作过序,南山集的木板又藏在他家,因此被牵连下狱。后来经过大官僚竭力营救,才得免死;被编入汉军旗下为奴。由于他素来有文学名气,才得在皇帝的南书房当差。康熙六十一年(1722)任武英殿修书总裁
2、。雍正元年(1723)免除奴籍,并升为内阁学士。乾隆年间,升礼部侍郎。著有望溪文集。(一)知人论世,开阔视野 方苞以他的文章与文论,被人尊为桐城派的始祖。其实方苞本人生前并没有自树宗派的想法;不过他的文章与文论,对以后的桐城派作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就居于桐城派创始人的地位。他论文提出“义法”之说。“义”就是要言之有物,“法”就是要言之有序,“义法”就是既要有内容,又要讲形式,而且形式的变化应该合乎内容的要求。但我们联系他的写作实践来看,方苞的文论和其他论说性文章,大都缺乏深刻的内容,倒是他的叙事、抒情的短文,却有一些生动可取的佳作。2丰富视野 戴名世(16531713),字田有,一字褐夫
3、,号药身,又号忧庵,安徽桐城人。二十岁起,做了十多年书馆教师;后来给官僚做幕友,给书坊编选、批注文章选本。康熙四十八年(1709)考中进士,任翰林院编修,参加明史的编纂工作,这时他已五十七岁。他富有民族思想,所作史传,有不少是记述抗清志士和遗民事迹的。公元一七一一年冬,御史赵申乔告发他的南山集有“狂悖”的话,公元一七一三年,清圣祖亲自下令杀害他,牵连被杀的共有三百多人,是清初文字狱中有名的“南山集之狱”。所著南山集遭到禁毁,百余年后才有人辑录他的遗稿刻印出来,已经远远不是原貌。(二)通读文本,疏通字词1读准字音遘(u)者有瘳(chu)痼()疾梏()扑晷(u)刻主谳(yn)口呿(q)舌挢(jio
4、)渫(xi)2一词多义(1)作作而言曰 _此疫作也 _日出而作 _(2)薄每薄暮下管键 _如临深渊,如履薄冰 _厚今薄古 _神情激动 兴起 劳动 迫近 薄与“厚”相对 轻视看不起(3)质质明启钥 _每质狱词 _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_质于齐 _然犹质其首 _(4)暴胥某一夕暴卒 _暴秦之欲无厌 _正 问,质问 人质 做人质 抵押 突然 残暴 3词类活用(1)鲜不疫矣(疫,名词活用为动词,生瘟疫)(2)必械手足(械,名词活用为动词,戴上刑具)(3)则械系不稍宽(械,名词作状语,表工具,用刑具)(4)吾生若(生,使动用法,使生)4特殊句式(1)此疫作也。(判断句)(2)不问罪之有无。(宾语前置句
5、)(3)狱旧有室五。(定语后置句)(4)行刑者先俟于门外。(状语后置句)进 入 课 堂(一)精读文本,质疑析疑 1狱中疫病发作的原因是什么?体现在哪些方面?_ 答:主要是因为牢房环境恶劣。具体体现在牢房不能采光通气,粪便臭气与食物气味混杂其中;狱中系囚过多,且贫者只能席地而卧。2作者将大盗积贼、杀人重囚和轻系者及牵连佐证者的命运放在一起写,有什么作用?_ 答:将两种不同罪行的人的不同命运作对比,更突出无辜者的不幸和刑狱的不公、黑暗,表现了作者对无辜者的同情,对黑暗刑狱的憎恨。3第段主要写了哪几种人敲诈勒索钱财的行径?他们分别是怎样施行的?_ 答:主要有三种人:一是行刑者,二是主缚者,三是主梏扑
6、者。行刑者对死囚的勒索就按其不同的对象而提出不同的要求,富者、贫者、绝无有者都无法逃避其威胁,极刑、绞缢、大辟样样都是勒索的对象。主缚者也利用其职权,威逼、欺凌犯人。“不如所欲,缚时即先折筋骨”。主梏扑者也滥施淫威,完全看贿赂的多寡来决定惩罚的轻重。4“孟子曰:术不可不慎。信夫!”这句话表现了作者怎样的感情?_ 答:作者力求以冷静的态度记载贿赂公行,并通过自己与施刑者的对话剖析他们的心态。最后引用孟子的话,才算是发一议论,于客观记叙中抒发愤懑之情。(二)教师点拨,引领思路 1本文描写了清王朝刑部监狱的怎样的现象?归纳篇中揭露监狱的黑暗与残酷,重要的有下列几点:一、监狱中的起居与卫生条件极端恶劣
7、,不顾犯人的死活,以系囚的人多为有利可图,因此往往造成疾疫大作。二、刽子手、主缚者以及专管上镣铐和打板子的狱卒,都以自己执行的职务作为敲诈勒索的手段,穷凶极恶,无以复加。三、在监狱里任职多年的役吏,私自篡改文书,偷换奏章,改填姓名,玩忽人命,贪赃枉法,无所不为。四、在狱中住久了的屡次犯罪的坏分子,与差役、狱卒相互勾结,狼狈为奸,以监狱为牟利之所。从以上事实来看,这种监狱对那些蒙冤的小百姓来说,简直是人间的活地狱;对那些强徒恶吏来说,则是为非作歹的乐园;对整个社会来说,毋宁是产生罪恶的渊薮。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这一切都发生在当时最高司法机关(刑部)与它直接管理的监狱里,那么对于当时整个社会政治的黑
8、暗腐败,也就不难概见了。2作者借这些现象表现了什么主题?一方面,揭露狱吏贪赃枉法、滥施酷刑;另一方面,表达了对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苦无告的不幸遭遇的深切同情。3作者是怎样把多方面的材料组织起来的?作者不管是从狱吏还是系狱者入笔叙述都紧紧围绕主旨的两个方面去写,实际上狱吏的凶狠、贪婪、枉法,囚犯免死、枉死的根源是共同的一个“利”字,这是组材的线索。4本文主题有何普遍意义?本文表现吏之毒与民之苦,吏毒则民苦,而造成二者矛盾的根源是一个“利”字(当然是不当之利),这既是清朝监狱黑暗的根源,又是封建王朝黑暗的根源,实质上也是绝大多数黑暗时代罪恶的根源,可以说文中之“狱”是黑暗时代的缩影,是“利”
9、之恶的典型。狱中杂记刑部监狱中瘟疫流行狱吏勒索钱财、虐待犯人狱吏贪赃枉法、营私舞弊奸民、狱吏内外勾结牟利揭露黑暗 直面现实 方苞通过自己在刑部狱中的所见所闻的大量事实,把狱吏与狱卒的残酷无情、暴虐成性的面目以及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苦无告的不幸遭遇展现在读者面前,揭露了清初刑部狱骇人听闻的黑暗。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正确的一项是()A窦穴(du)遐迩(xi)老胥(x)罹此果报(l)B户牖(yu)寤寐(w)矜疑(jn)繁华靡丽(m)C刑械(ji)狱讼(sn)大辟(b)偶拈一则(nin)D桎梏()绞缢(y)冥谪(d)不羁晷刻(u)A 【解析】B项“靡”应读“m”,C项“械”应读“xi”,D项“谪”
10、应读“zh”。2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A旁四室则无之,而系囚常二百余见死而由窦出者,日四三人B主缚者亦然其上闻及移关诸部,犹未敢然C又某氏以不孝讼其子犹思摹榻二王,以流传后世D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因石匮书未成,尚视息人世B 【解析】B项,然:代词,这样。A项,而:连词,表转折,可是/连词,表承接,相当于“然后”。C项,以:介词,表原因,因/连词,表目的,来。D项,因:副词,于是/介词,表原因,因。3下列句中的“狱”与其他各句意思不同的是()A狱具矣B狱旧有室五C余在狱,犹见某姓D狱中人群指曰:“是以某某易其首者。”A 【解析】A是案件,其他是监狱。4下列句子中加
11、点的词,意义相同的一组是()A惟大辟无可要,然犹质其首必以长安君为质,兵乃出 B每薄暮下管键与饮食之气相薄C期有得耳方期我决斗某所 D胥某一夕暴卒暴秦之欲无厌B 【解析】两个“薄”都当“迫”“迫近”讲。5下列句子中的“械”字,按用法分类正确的一项是()不问罪之有无,必械手足 求脱械居监外板屋 惟极贫无依,则械系不稍宽 别置一所以羁之,手足毋械 左右邻械系入老监 三缢加别械 A/B/C/D/【解析】动词/名词/名词作状语。C 6下列句子中的加点词,是名词活用为动词的一项是()A牖其前以通明 B皆利系者之多 C予我千金,吾生若D然犹质其首 E狱中人群指曰【解析】“牖”是“凿窗户”的意思,BD意动,
12、C使动,E名状。A 7对下列文中相关的文化常识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A五城御史司坊,即五城御史衙门的监狱。清时京城设巡查御史,分管东、西、南、北、中五个地区,所以叫五城御史。B刑部,六部(吏、户、礼、兵、刑、工)之一,掌管全国刑法、狱讼、军令之事,是清代最高司法机关。C九门提督,全名是提督九门步兵统领,是掌管京城九门(正阳、崇文、宣武、安定、德胜、东直、西直、朝阳、阜城)督查职务的武官。D大决,封建时代,对判死刑的人,在每年秋季行刑,叫大决,又叫秋决。B 8下列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A方苞(16681749),清代桐城(今安徽桐城)人。康熙四十五年进士。他是桐城派古文的创始人。为文主张一种
13、“义法”,要求作文章“言之有物”“言之有序”,提倡义理、考据、辞章三者并重,并讲求词语的“雅洁”。这些主张在当时很有影响。B以方苞为首的“桐城三祖”是方苞、刘大櫆、全祖望,其中以方苞成就最高。C康熙五十年(1711),方苞曾因南山集案被牵连入狱。本文是作者于康熙五十一年(1712)三月,在刑部狱中写成的。本文名为“杂记”,其实作者在篇章结构的安排上也是颇具匠心的,全篇有条不紊,层次厘然。B D本文作者用亲身体验、观察和了解到的清王朝刑部监狱的种种黑暗现实,揭露和鞭挞了清初监狱中骇人听闻的黑暗与腐败。作者以质朴的文笔描写了牢狱的恶劣环境,揭露了狱吏的贪赃枉法、滥施酷刑和囚犯中的无辜者含冤蒙屈、痛
14、苦无告的不幸遭遇。这篇文章可谓是方苞的文章中最富有批判现实之精神的一篇。【解析】全祖望应为姚鼐。9下面对课文语句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品开头从作者所见狱中每日有死亡者由墙洞中拖出的惨状写起,引出瘟疫流行的事实。“作而言曰”的“作”字写出了杜君见到监狱中病死之人时的惶恐、激动和义愤的复杂情绪。B通过“余”的发问和杜君的回答,交代了狱中瘟疫流行的原因,除设备条件的极度恶劣和管理制度的不合理外,主要是狱中系囚过多。C狱中为什么系囚多呢?“好事者及书吏、狱官、禁卒,皆利系者之多,少有连,必多方钩致”,一个“利”字,揭露了刑部狱中系囚多的原因,关押的人越多,官吏狱卒可以获取的利益就越多。D D作者具
15、体写了狱吏们向罪犯搜刮钱财的方法,以“械手足”“置老监”作为要挟、聚敛钱财的筹码,若要待得稍微舒服一点儿,就要花费“数十金”;但对极贫无财物可交的人,狱吏们也没有办法。【解析】对极贫无钱取得的人,“则械系不稍宽,为标准以警其余”。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012题。凡杀人,狱词无谋故者,经秋审入矜疑,即免死。吏因以巧法。有郭四者,凡四杀人,复以矜疑减等,随遇赦。将出,日与其徒置酒酣歌达曙。或叩以往事,一一详述之,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噫!渫恶吏忍于鬻狱,无责也;而道之不明,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而不求其情,其枉民也亦甚矣哉!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每岁致数百金。康熙
16、四十八年,以赦出。居数月,漠然无所事。其乡人有杀人者,因代承之。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终无死法也。五十一年,复援赦减等谪戍,叹曰:“吾不得复入此矣!”故例,谪戍者移顺天府羁候,时方10下列句子中加点实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有郭四者,凡四杀人(总共)B或叩以往事(询问,问)C意色扬扬,若自矜诩(同情)D盖以律非故杀,必久系(关押)C 【解析】“矜”意思是“夸耀”。1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和用法相同的两项是()A良吏亦多以脱人于死为功B山阴李姓,以杀人系狱C康熙四十八年,以赦出D盖以律非故杀BC 【解析】A项中的“以”是介词,意思是“把”;B项和C项中的“以”都是连词,意思是“因为”;D项中的“以”是介词,意思是“按照”。12第2段所写李姓犯人之事,揭露了()A奸民与胥卒内外勾结。B胥吏贪赃枉法。C主梏扑者对犯人的敲诈勒索。D行刑者的凶残。【解析】从第2段的首句“奸民久于狱,与胥卒表里,颇有奇羡”可知,A项正确。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