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第15课时 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和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考纲要求 1.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3.交通、通信工具的进步 4.大众传媒的发展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考点一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考点二 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民族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1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1)原因甲午战争后,帝国
2、主义列强侵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自然经济,为民族工业的发展创造了某些客观条件。为挽救民族危机,许多人呼吁“设厂自救”“_”。清政府也调整政策,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谕令各省办厂。实业救国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代表:_创办的大生纱厂;荣德生、荣宗敬创办的保兴面粉厂等。2民族工业“短暂的春天”(19121919年)(1)原因_推翻了专制统治,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促进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各帝国主义国家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2)表现:纺织业和面粉业发展最快,轻工业
3、有了显著发展,重工业也有一定增长。张謇辛亥革命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3)特点以_为主,重工业基础薄弱,没有形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在主要工业部门中,外国资本超过民族资本。自然经济占绝对优势地位。(4)影响:推动_运动的兴起;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提供了物质、阶级基础。(5)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列强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很快萧条下去。轻工业新文化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概念阐释 实业救国思潮就是中国近代民族资产阶级以发展实业为救国救民主要手
4、段的经济思想。是以发展本国资本主义工商业,抵制帝国主义侵略、掠夺为目的实业救国论,具有爱国进步意义,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实业救国思想实质是一种否定资产阶级革命、主张改良的一种论调,但在近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实业救国道路也是行不通的。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误区警示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不等于所有列强都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这一时期,美国和日本利用欧洲列强忙于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机会加紧对华侵略,还一度形成了日本独霸中国的局面。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
5、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主题一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特点、地位和影响史料研读史料一 祝大椿办上海公益纱厂,“利用怡和洋行以推广销路,让一部分之股份给英人,改为中英合办”。荣氏兄弟在办厂审批时,因为没有送礼遭到当地士绅反对。两江总督刘坤一,是倡导办实业的官员,一连下了七道批示要求地方官支持实业。历史教学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二 广告词:今有烟二种。一种为国货,其一则否。君购国货。实为国家挽回少许之利权,否则为国家增漏矣。以彼例此。孰得孰失。惟诸君实国利之。问题 据史料一信息分析民族工业发展的基本特点。据史料二简要概括
6、这则广告的内容反映了什么问题?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读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1)史料一信息反映了民族工业的双重性,它一定程度上依附于帝国主义和本国封建势力,又对其具有抵制的一面。(2)史料二中的广告词体现了在近代民族工业发展过程中实业救国的爱国思潮。广告词大力倡导人们使用国货,排斥洋货,并把购买国货提高到利国利民的高度;同时也反映了外国商品的倾销对中国民族工业的打击和民族资产阶级反帝爱国热情的高涨。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论拓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地位和影响1从经济
7、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是一种新的革命的经济因素,其产生和发展有利于社会进步。2从政治上看,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为维新变法运动和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提供了社会基础,也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到来和中国共产党的建立准备了阶级条件。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3从思想上看,为西方资本主义思想文化的传播提供了社会基础。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不断冲 击瓦解、最终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4从处境上看,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没有形成完整的工业体系。地区分布不尽 合理,在一定程度上依赖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和官
8、 僚资本主义,难以走上独立发展的道路,从而决定了中国不可 能走资本主义发展道路。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主题二 影响中国近代民族工业发展的主要因素要点拓展影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阻 碍 因 素 社会 性质 自身 因素 政局 动荡 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了近代民族工业受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和束缚,这是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主要因素 民族工业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力量薄弱,因而投资和发展方向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领域,重工业基础薄弱,且主要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这种工业结构和地区分布的失衡使民族工业畸形发展,未能形
9、成独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近代中国政局长期动荡,使民族工业的发展缺乏稳定的社会环境 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促 进 因 素 列强 侵略 政府 鼓励 实业 救国 民族 精神 与时 俱进 瓦解着中国封建经济,客观上为民族工业的兴起和发展提供了条件 由于时代潮流的冲击和巩固统治的需要,清末“新政”至民国历届政府都鼓励兴办实业 中国人民反帝爱国热情不断高涨,使“实业救国”具有日益广泛的社会基础,特别是抵制洋货、提倡国货运动不断兴起,有力地推动了民族工业的发展 实业家们自强不息的爱国精神是支撑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动力和力量源泉 一些民族工业自身技
10、术的不断革新、合理的经营策略也是其顽强发展的因素 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探究影响近代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因素解读 史料一 中国资本家组建的一个公司,使 用外 国机 器轧花以资本五万元开始营业并聘了日本工程师和技师,已从英国买了一座强有力的新发动机和锅炉。又一家私人经营的公司,职工有外籍技师一人,中国职工一百人由于原料昂贵与日本纸的竞争,业务难以改进,此厂已濒于停业希望它只是暂时停业。海关十年报告18821891年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史料一信息反映了民族工
11、业规模小、资金少,依赖外国机器及技术人员;受外国压制,竞争力差;受到外国产 品的竞争因素的影响。史料二 采用机器来缫丝已引起很多人反对。机器 动力代替手工操作,使人们在幻想中觉得恶果很多,这是主 要的反对理由第二个理由是因为男女在同一厂房里做 工,有伤风化。第三个理由是工匠操纵机器,技术不纯熟,容易伤人。人们又反对汽笛声音太吵闹,机器响声太大,又说高烟囱有伤风水。1874年捷报卷十二(2)史料二信息反映了民族工业受到旧习俗、旧观念的制约,民族工业发展困难重重。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三 民国时期100元法币的购买力变化(3)史
12、料三图文信息的数字对比说明南京国民政府滥发纸币的政策,进一步恶化了民族工业的生存环境;政府的政策、社会环境影响了民族工业的发展。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观连线以文明史观和现代化史观解读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母体之中,是在西方工业文明与中国传统文明的碰撞中产生并发展的,运用文明史观理解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对中国近代化进程的促进作用,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中国近代化的特点。以现代化的主题看待列强侵华、救亡图存和近代化的关系。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
13、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首先,列强的侵略使中国一步步沦为半殖民 地半封建社会,是造成近代中国贫穷、落后的主要原因。同 时,列强的侵略在客观上瓦解了封建自然经济,为中国资本主 义的发展提供了一些客观条件,闭关锁国的封建国家的大门被 打开,中国被迫卷入世界资本主义市场,在政治经济机构的 设置上开始与西方接轨(如通商大臣的设置、海关总署的设置、总理衙门的设置)。总之,中国开始迈出了痛苦的近代化的第一步。因此,我们要辩证地看待两次鸦片战争、中日 甲午战争对中国近代社会的双重影响。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其次,学习西方就是为了救国。如戊戌维新
14、运动、如国民大革命运动和抗日战争时期以统一国家和救亡为第一要务。救亡图存的时代主题有时会冲断了现代化运动。再次,民族解放、国家独立是经济发展和现代化得以实现的前提。如马关条约签订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抗日战争期间日本侵略者对我国经济的大肆掠夺等都严重阻碍了中国的现代化进程。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对点训练(2015内江诊断)对下面图片的解读,能得出的正确信息是()民族企业规模小、资金少民族企业发展迅速体现了“实业救国”的思潮是帝国主义列强争夺中国市场矛盾尖锐的表现B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
15、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ABCD解析:从图片信息看,从1913年到1919年,中国进口值呈下降趋势,出口值逐步增加,注册工厂数逐渐增加。这反映了这一时期民族企业发展迅速,这是“实业救国”的思潮推动的结果,故正确。图片无法体现民族企业规模如何、资金多少,故不正确;此时,欧洲列强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的侵略,故不正确。因此选B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一、民族资本主义的进一步发展1(2014高考大纲全国卷)晚清一著名人士提出,“机器厂可兴作业,小轮舟可便通达,今各省皆为厉禁徒 使洋货流行”,建议“宜纵民为之,并加保护”。这种主张
16、被正式推行是在()A19世纪70年代B19世纪80年代C19世纪90年代D20世纪20年代C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注意把握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历程。由材料信息可知,清政府对机器工业 发展 的态 度是“厉禁”,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这一态度的转变出现在中日甲午战争之后,当时的清政府为缓解财政危机,偿还对日战争赔款和“赎辽”的费用,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据此分析应是19世纪90年代。C项正确。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2013高考福建卷)下表是1
17、9121915年外资在华创办工厂数量变化表。影响变化的因素除一战外,还包括()A.自然经济最终解体B实业救国开始兴起C国货运动的推动D新文化运动的直接冲击年份 1912 1913 1914 1915 工厂数(家)46 46 12 2 C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时间信息:19121915年。材 料内容显示19121915年列强在华创办工厂的数量越来越 少。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第一次世界大战影响了列强在 华的投资;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国货运动)使列强在华创 办企 业产品销路不畅;辛亥革命的推动等。A项不符合史
18、实,B项错在“开始”,D项“新文化运动”兴起 于1915年,不 符合材料反映的时间段。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3(2012高考新课标全国卷)1895年,身为状元的张謇开始筹办纱厂,他称自己投身实业是“捐弃所恃,舍身 喂虎”。这反映出张謇()A毅然冲破视商为末业的传统观念B决心投入激烈的民族工商业竞争C预见到国内工商业发展前景暗淡D具有以追求利润为目的的冒险精神A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题干材料的 含义。“捐 弃所恃,舍身喂虎”体现了张謇在
19、中日甲午战争后认 识 到兴办实业对于救国的重要性,但是在传统的重农抑商政策的影响下,商业一直被视为末业,而身为状元的张謇为了救国,毅然冲破传统观念的束缚,投身于实业 救国 的实践中,故 选A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二、阻碍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4(2014高考安徽卷)“吾国纱厂事业,自欧战 起后,获 利甚厚,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争相投资,设厂 增锭,大有风起云涌之概。迨欧战告终,本纱之输出杜绝,外 纱复纷至沓来,遂致连年市价,一蹶不振。”据此判断,第一次 世界大战后中国棉纺织业“一蹶不振”的原因有()世界棉纺织业渐趋萎缩西方列
20、强经济侵略官僚资本挤压民族企业商人投资规模过度ABCDB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全面和准确认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及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兴衰的主 客 观 原因。材料中“自欧战起后国人鉴于利之所在,均 争相 投资”描述了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民族 资本主 义得 到 迅速 发展,商人投资过多,正确;第一次世 界大战后“外 纱复纷至沓来”体现了列强经济侵略的卷土重来,正 确;题干 材料不涉及官僚资本,也未体 现世 界棉 纺织 业渐趋萎缩的信息,故不正确。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
21、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5(2013高考安徽卷)下图显示以下年份外国资本、官僚资本和民族资本在中国产业资本总额中所占比例。据此 分析,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民族资本主义处于初步发展阶段B民族资本依然受到外国资本挤压C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体系开始崩溃D国际局势决定着中国产业资本发展B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初步发展是在中日甲午战争后,图片材料显示的是1913年之后的事情,故A项错 误。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受到外国资本主义、本国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故B项 正确。1927年南京国
22、民政府成立,国民政府的官僚资本开始形成并不断发展,故C项错误。D项表述错误。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6(2013高考海南卷)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材料 据统计,18581911年间全国民族资本所设立的 资本在1万元以上的民用工矿企业有953家,创办资本总额为2亿多元。而19011911年就设立了650 家工矿企业,资 本总 额为1.4亿多元,其中江苏162家,湖北82家,广东54家,四川 42家,直隶37家,浙江36家,奉天(今辽宁)30家,福 建22 家,安徽21家,山东20家,湖南11家,江西10家。各主 要工业部门
23、具体发展情况见下表。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9011911年 数量(家)资本额(万元)纺织业 82 1 332.1 缫丝业 70 556.9 面粉业 53 786.8 火柴业 28 130 水电业 60 3 813.8 机器业 20 352.1 矿冶业 73 2 272.9 摘编自杜恂诚民族资本主义与旧中国政府 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概括指出19011911年间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2)结合所学知识,简析19011911年间中国民
24、族工业发展特点形成的原因。解析:本题考查民 族工业在20世纪初的 发展情 况,第(1)问注意时间限定,这一时间段的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特点,注意结合材料回答。第(2)问形成特点的原因,注意简析。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答案:(1)发展速度快;各部门发展不平衡,以轻工业为主;地区发 展不 平衡,集中于东部 沿海地区;民族资 本力量弱小,对外国资本依赖性较强。(2)清政府放宽民间设厂限制,鼓励发展工商业;实业救国思潮兴起;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快;长江流域和沿海地区受西方经济影响较深;受到外国资本的挤压。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
25、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1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迁(1)变化中的男女服饰变化趋势:由拘谨、保守、呆板、_逐渐向美观、适体、_、平民化转变。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迁 等级森严方便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变化表现a鸦片战争后,_传入中国,与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长袍马褂并行不悖。b辛亥革命后,孙中山综合了西式服装和中式服装特点,设计出_。c20世纪20年代,经过多次改革与创新的_,成为城镇新潮女性的日常着装。(2)并行于世的中西餐近代百年,中国逐渐形成了影响比较大的四大菜系,即_、粤菜、_、淮扬菜。鸦片战
26、争后,_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西装中山装旗袍鲁菜川菜西餐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3)居室建筑的变化四合院:是北方乡村和城市的典型民居。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出现西式住宅。20世纪30年代前后,_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4)习俗风尚的变革原因:辛亥革命、_、新中国成立以及_等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京津新文化运动改革开放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婚丧礼俗的变迁a清末民初,青年人开始主张_,婚姻 礼俗也开始删繁就简,仿效西方的新式 婚礼;新中 国成立后恋
27、爱自由、婚姻自主成为时尚。b19世纪末20世纪初,丧礼趋于简化,演进为带有浓厚西方色彩的新式丧礼;新中国成立后,殡葬风俗由土葬开始向_改革。c民国成立后,开展了剪辫易 服,迫令_、破除神权、反对_等活动;点头鞠躬取代了跪拜作揖,_逐渐成为社交场合的常见礼节。婚姻自主火葬放足迷信握手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交通和通信工具的进步(1)交通工具的进步轮船:1865年4月,中国建成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创办于1872年的上海_是近代中国的最早航运企业。火车: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收回铁路利权运动的蓬勃开展,中国的铁路建设进入一个快速
28、发展时期。电车:1906年,_创办了有轨电车交通系统。公共汽车:1924年_开始有公共汽车运行。轮船招商局天津上海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邮电通信事业在中国的发展时间 成就 1866年 1877年 1882年 1906年 邮政在中国出现有线电报在中国出现 电话传入中国 无线电报在中国出现 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3.大众传播媒介的更新(1)大众报业的发展从19世纪40年代到90年代,在华传教士兴起了一股办报的热潮。1873年_出版,开创了国人办报的先例。维新运动
29、中,国人办报形成高潮,影响较大的有_强学报时务报。民国成立后,_性报刊更加活跃,并根据知识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实现了专门分工。昭文新报中外纪闻通俗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广播影视的普及广播a1923年1月23日,由英美报商创办的“大陆报中国无线电公司广播台”在_正式开播。b1926年6月1日,中国人自办的第一座广播电台_广播无线电台正式开播。c1928年8月,近代中国第一座全国性的广播电台_广播电台在南京开播。上海哈尔滨中央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电影a_年
30、,在上海进行了中国第一次电影放映。b电影在中国的放映经历了从无声到有声,从_到彩色,从进口片到国产片的发展阶段。c民国时期,中国出现了一大批著名的电影导演和演员及一些优秀的电影作品。1896黑白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数字助记“一、二、三、四”归纳中国近现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一大趋势:从封闭到开放,逐渐文明化。二大原因:内因,中国历史的巨变;外因,西方文化的传入和冲击。三大阶段:近代中国、新中国成立后、改革开放后。四大内容:衣、食、住、风俗。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
31、动前归纳提升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规律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随着中国近代社会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变化的实质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方文化逐渐融合,且保留中华民族特色。概念阐释 上海轮船招商局李鸿章在1872年12月23日,打着“求富”旗号,奏请试办轮船招商局。这是洋务运动中由军工企业转向兼办民用企业、由官办转向官督商办的第一个企业。它具有打破外轮垄断中国航运业的积极意义,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中国的权利。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知识拓展 近代交通工具的进步不仅方便了列强对中国经
32、济侵略,也在客观上冲击着近代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传播着男女平等、民主科学等西方资本主义先进的思想理念。轻识巧记 近代报刊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特别提醒 近代社会习俗风尚变化最大的时期不是鸦片战争以后而是在辛亥革命以后。鸦片战争后社会习俗风尚的变化仅仅局限在东部沿海的通商口岸内。近代社会习俗风尚变化是受西方民主思想影响的结果,辛亥革命推翻了封建专制制度,使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颁布一系列的法令,加快了习俗风尚变化的速度。习俗风尚由繁琐愚昧改为简约文明。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
33、四运动前主题一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与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 今之辫、服,牵掣行动,妨碍操作,游历他邦,则都市腾笑,申申骂予,于时为不宜,于民为不便,稍窥世变者,已熟察而稔知之矣。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二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愚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王文泉主编中国近代史问题 史料一从哪些角度说明了剪辫易服的必要性?史料二反映了民国初期的什么社会现象?实质反映了什么?栏目导引 课后达
34、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读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1)从史料一信息可以看出,辫子、传统服饰限制了人们的行动,不利于操作机器,也不合时宜,表明留学生深受西方思想的影响,主张剪辫易服。(2)史料二信息反映了民国初年社会上形成一种主张接受西方社会生活习俗的思想潮流。实质表明辛亥革命对社会习俗变化的影响。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论拓展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原因与特点1原因(1)根本原因: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社会习俗的冲击。(2)政治上,政府的推动、重大政治文化运动的推动、仁人志士的推动。(3
35、)思想上,西方民主、平等思想的传播。(4)经济上,近代工商业的发展。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特点(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社会、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与融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向前发展。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
36、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主题二 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的变化要点拓展近代人们思想观念及习俗变化的表现1摒弃等级观念,平等意识增强。古代封建 等级的三纲五常伦理观念逐渐被民主、平等的思想所代替。表现在:社交礼仪由跪拜、作揖演变为鞠躬、握手的礼节;发型服饰发生变化,男子留辫到剪辫易服,女子裹足到迫令放足,倡导男女平等;人们之间的称谓也发生了变化,由老爷、少爷变为先生、某君等。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摒弃了男尊女卑的思想,女权意识增强。男尊女卑的封建传统道德观念逐渐被男女平等的观念所代替。表 现在:提倡女权,倡导妇女解放;提倡妇女走出家庭
37、,走向 社会,也引起了婚姻观念和家庭伦理观念的变化;同时近代西 方婚葬习俗逐渐引入中国,中国的婚葬仪式逐渐简化等。3近代人们生活和习俗逐渐西方化,求奢逐渐成为一种社会意识。吃西餐、穿西服、住洋房、乘汽车,讲究奢 侈成为有钱人追求的一种时尚。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探究近代社会习俗的变化解读史料一 辛亥老人回忆湖南的情况时说:“革命后,男女交际自由,结婚自由和男女平权的呼声很高”,“湖南女子开始冲破旧礼教的封锁线”,“要有选择配偶的自由”,“自由结婚也不是家长能阻止的了”。(1)史料一信息主要说明辛亥革命使人们的服饰、女性社会地
38、位、婚姻形式等发生了重大变化,表明辛亥革命民主思想对社会生活、习俗及思想观念的影响。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二 1905年,李叔同为母亲办丧事,在大公报上发布“哀启”,声明概不收受呢缎、轴幛、银钱、洋圆等物,可以送挽联、纪念诗文、花圈等;参加追悼会的人,不行旧礼,愿意者改行鞠躬礼。李叔同特意为母亲写了哀歌,整个仪式简朴感人。(2)史料二信息主要反映了中国的丧葬礼仪由铺张到简洁节约的转变,说明了中国近代社会生活习俗深受西方的影响,发生了重大变化。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
39、动前主题三 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史料研读史料一 1880年刘铭传上筹造铁 路以图 自强折:“铁路之利于漕务,赈商务、矿物、厘梢、行旅者,不可肆述。而于用兵尤不可缓。中国幅员辽阔,北边绵亘万里,毗连俄界,通商各海口有与各国共之,划疆而守则防不胜防若铁路告成,则声势联络,血脉贯通,裁兵节饷,并成劲旅。防边防海,转运枪炮,朝发夕至。十八省舍为一气,一兵可抵十数兵之用。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摘编自清史稿交通志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二 苏省绅商恐路权之失于是迅速招股,创成苏省铁路公司,筑路二:曰苏
40、嘉,曰沪嘉,冀以挽回利权,用心亦良苦矣。然此二者已属支路,究不若宁沪铁路之握其总机关也。吾省之人,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勿谓苏省已办铁路,而遂可以抵制也。孙昌富、陈蕴茜从民众态度看吴淞铁路的兴废问题 据史料一指出洋务派代表刘铭传主张修筑铁路的主要目的和作用有哪些?史料二针对铁路权利的主要观点是什么?实质说明了什么?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读抓关键信息 获结论(1)史料一:“将来兵权、饷权俱在朝廷,内重外轻,不为疆臣所牵制矣”(1)可以看出洋务派主张修筑铁路是为了发展经济,加强国防建设,加强中央对地方的控制等。(2)史料二:“
41、急宜筹集巨款,以赎回路权”(2)可以看出史料二的主要观点是主张筹款赎回路权;实质说明绅商代表民族资产阶级利益,维护国家主权。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论拓展近代交通业发展的原因与特点1原因(1)先进的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近代交通业,促进中国社会发展。(2)列强侵华的需要。为扩大在华利益,加强控制、镇压中国人民的反抗,控制和操纵中国交通建设。(3)工业革命的成果传入中国,为近代交通业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特点(1)近代中国交通业逐渐开始近
42、代化的进程,铁路、水运和航空都获得了一定程度的发展。(2)近代中国交通业受到西方列强的控制和操纵。(3)中国各地经济发展的严重不平衡,决定了各地交通发展的不平衡。(4)人们的观念等影响交通发展的地域不平衡。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主题四 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原因与影响要点拓展1原因(1)受到西方报刊产业发展和文化扩张的影响。(2)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提供了物质条件。(3)先进中国人为救国救民积极兴办。(4)鸦片战争以后,社会形势急剧变化,人们对社会信息的需求,促进了各种报刊的不断涌现。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
43、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影响(1)传播西方文明,促进中国近代的思想解放。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中国创办的报刊和中国人自己创办的报刊都促进了西方文明在中国的传播,有利于解放人们的思想。(2)近代报刊发挥了制造舆论、唤醒民众的重大作用。戊戌变法时期、辛亥革命时期以及新文化运动期间,报刊成为宣传改良、革命和新文化的思想武器。(3)对夺取近代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大作用。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创办了一系列的政论性报刊,为夺取革命的胜利发挥了重要作用。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探究近代报刊业发展的影响解读史料一 清
44、末一首名为报馆的竹枝词写道:“是非曲直报中分,一纸风行四海闻。振聩发聋权力大,万般提创总由君。”(1)史料一信息主要反映了报纸具有宣传教育,启迪民众的功能。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料二 至于乙巳之岁,东京革命党创办民报,树六大主义,而发挥民族革命、民权革命、民生革命之理,其思想之伟大,议论之精密,不第同志之士所推,即反对者亦为之倾服。自客观言,可号为中国文从来未有之杂志;自主观言,亦可谓革命党发表最高意思之机关。杨光辉等编中国近代报刊发展概况(2)史料二信息主要反映了辛亥革命时期留学生在国外创办民报的目的是宣传“民族”“民权”“
45、民生”等资产阶级革命思想;这有利于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推动革命形势的发展。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观连线运用不同史观理解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和习俗的变迁【史观理论】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历史变迁,是物质生活、交通、通讯、大众传媒和人们思想观念、生活方式的变化,学习时 可以运用革命史观、文明史观、近 代化史观、全球(整体)史 观、社会史观、生态史观等不同的史观从不同的角度来分析理解。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观运用】1从革命史观看,近代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迁是伴随着外
46、国入侵而来的,也破坏了中国具有民族特色的优良传统。2从文明史观看,物质生活、社会习俗、交通工具、通讯工具和大众传媒的发展都促进了中国近代文明的发展。(1)物质上的衣、食、住、行都在近代以来不断地走向先进和文明。(2)社会习俗上,改变陈规陋习,推广文明礼俗,报刊、电影和电视等大众传媒的发展,推动着人们文化修养的提高和视野的不断开阔。这一切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和生活方式,表明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近代化。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3从近代化史观看,中国近代物质生活变迁和习俗变迁表明中国社会生活的逐步近代化。(1)近代以来,服饰从长袍马褂
47、发展到今天的西装、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说明了服装发展以休闲、舒适、保健为主流,表明服饰的近代化潮流。(2)中国的饮食从传统饮食到引进西餐,中西餐并存,反映出近代化的气息。(3)中国社会习俗、社交礼仪的变化,深受民主、自由、平等思想的影响,也表明人们思想走向近代化。(4)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飞机、邮政、电报和电话等工业革命的产物,反映了中国社会近代化的发展进程,表明了中国逐步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转变。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4从全球史观看,近代中国交通和通讯工具的变化和发展,大大促使近代中国更快地融入全球,
48、加 强了中国与世界各地区的联系。(1)近代以来,中国不断出现轮船、电车、火车、汽车和飞机等新式工具,大大缩短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距离。(2)邮政、电报和电话等通讯工具的发展,大大加强了与世界各国、各地区的联系。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5从社会史观看,近代以来,从上层统治者到平民阶层、从个人到群体,衣、食、住、行和社会习俗都 发生了变化,逐步接受了近代文明的事物,这是社会的进步。自 近代以来,中国的社会日常生活、社会习俗、家庭婚姻、城 市化进程和人口流动、社会保障、社会政策、人与环境的关系 等都发生了巨大变化。6从生态史观看,近代
49、西方工业革命成果传入,促进了城市化、工业化的快速发展,同时也带来了环境 破坏、环境污染等问题。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对点训练1(2015湖南衡阳高三联考)据近代 天 津城市史记载:“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建立中国最早的警察队伍,建立市政工程局,修建公共厕所、垃圾站。打击银钱投机,建立官银号、银元局,鼓励开办近代工商企业。”上述现象最能说明()A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B晚清城市经济功能完善C洋务运动深入发展D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D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
50、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902年“清政府接管天津”并不能反映出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控制,故A项错误;材料体现出天津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功能的加强,但“完善”的说法过于绝对,仅天津一市也不能代表晚清的城市,故B项错误;19世纪末洋务运动已经破产,故C项错误;清政府接管天津后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城市经济功能,反映出城市管理体制趋向近代化,故D项正确。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观连线社会史观视角下高考命题新动向【史观理论】社会史一般是指从社 会的视角观察历史,着重 研 究历史的“碎片”,分析研究正史之外的小“历
51、史”,就 是平时 所说 的“边缘史”。有关社会史的高考考查视角除了上述五个视角以外,还可以从商人史、教育史、人口史、瘟疫史、抗震救灾史、福利保障史和社会公平道德重塑等方面切入。社会史的内容进入高考命题范围,不仅可以扩大中学历史学习的资源视野、拓宽历史的学习思路、完善学习方法,而且有利于更好地实现新课改的目标。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史观运用】视角一 社会变革下民众观念的嬗变近代西方思想传入、民族资本主义发展,国家政策改变、国内社会运动使中国政治、经济和思想走向了近代化。随着社会变革,人们的家庭、婚姻和伦理观念都发生重大嬗变。断发
52、易服、废止缠足,改变婚姻制度和社交礼仪等均是命题重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视角二 社会转型时期问题的凸显每逢社会转型时期,都有新思潮萌发,同时 也滋生一些新的社会问题。以英国工业革命为例,工业革 命一方面促进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演进,另一方面,圈地运 动中大批失去土地的农民涌入城市,带来严重的城市问题。随着工 业革命的进行,无产阶级相对贫困、人口暴增和环境污染等问题凸显。生态环境整治以及转型时期道德重塑均是高考命题的重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视角三 社会动荡引发
53、社会问题及其解决策略社会动荡或战乱时期都是社会问题的多发期,如19291933年世界经济大危机;20世纪30 年代中 国日 占区的“奴 化 统治”;20世纪40年代末国统区的社会崩溃;中共20 世纪 50年代末开始的“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运动 以及1966年开 始 的“文化大革命”都是典型的“病态社会”。如何解决这些社会问题关系到政权的稳固和社会发展。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实施改革开放,美国总统罗斯福推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措施都是解决严重社会问题的成功举措。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视角四 西方工业文明冲击下生活方式变迁轨迹衣、食、
54、住、行作为社会生活的载体,展现了时代特有的文化,是浓缩和鲜活的历史。伴随着西方列强侵略,西方工业文明成果传入中国,在促进中国人生活方式转变的同时也勾勒出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的变迁轨迹。服饰、住宅和娱乐活 动的变 化以及交通、通信工具 的 变迁 成为高考 命题 的重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视角五 下层民众对社会大变革的认识一般社会变革都伴随着社会民众的思潮反应。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转型时期里程碑式的事件,它不仅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还促进了资本主义的发展,使民主共和观念逐渐深入人心。辛亥革命前后人们观念的变化是高考命
55、题的重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对点训练219世纪末20世纪初,上海的字林西报报道了美国研制“飞船”的新闻。由于报纸上并没有“飞船”的照片或图像,点石斋画报的画师把“飞船”画成一只“带有4只鸟翼的船”。从上述材料中,我们能得到的历史信息不包括()A近代中国的绘画受到了注重写实的西洋画法的影响B当时中国人对西方科技的认识尚存在一定的局限性C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在西方影响下拉开了序幕D近代中国的一些报刊具有时效性、可看性的特点C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从
56、材料中获取有效信息的能力。依据时间判断,材料中的“飞船”应当是飞机,“带有4只鸟翼 的船”反映了近代中国的绘画受到注重写实的西洋画法的影响及当时国人对西方科技认识存在局限。通过画报报道西方的科技,体现了近代中国一些报刊的时效性和可看性的特点。近代中国的航空事业拉开序幕是在20世纪20年代。答案为C。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一、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1(2014高考浙江卷)从甲图到乙图,表明()B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A先进习俗必然取代落后习俗B某些生活习俗具有深刻
57、的政治意义C专制王朝由强大走向败落的历史命运D专制与民主的斗争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两幅图片的寓意。清初要求蓄辫,“蓄辫”成为归附清王朝的标志,民国初年要求剪辫,剪辫被看作“革命”的象征,故选B项;民俗没 有先进与落后之分,故A项错误;乙图中的民国初年表明 当时清朝已被推翻,C项中“走向败落”表述错误;图片无 法反映民主与专制斗争的过程,故D项错误。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2(2014高考安徽 卷)1912年4月22日申 报刊载西 装叹:“更有西装新少年,短衣窄袖娇自怜。足踏 黄 革履,鼻架金丝边。自诩开
58、通世莫敌,爱皮西地口头禅。醉心争购舶来品,金钱浪掷轻利权。”这表明()A国人对西方文化认识过于肤浅B着西装已成为当时普遍现象C西方生活方式已成为都市主流D大众传媒理性看待社会时尚D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正确认识传媒对近代社会习俗变化的看法。西装叹一方面描述一部分中国人在社会生活上过分仿效西方,同时也表明作者的态度“金钱浪掷轻利权”,即不赞成过分追求这种时尚。A项表述片面;这一现象主要在城市中出现,并不普遍,B项错误;C项太过绝对,与史实不符。故D项符合题意。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
59、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3(2014高考北京卷)如图是民国时期描绘北京社会生活的风俗画。画中最能反映近代社会生活变革的有()墙上画作的风格 人物的发型 照明手段 饮食方式ABCDB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仔细观察图中的人物、装饰等内容。墙上画作的风格仍然是山水画,未体现出变革;人物大多已剪掉辫子,图中出现了电灯,这是新变化;饮食方式无法判断。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二、大众传媒的发展4.(2014高考浙江卷)右图是20世纪初某报截图
60、,它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A出版业的发展B广告业的进步C婚姻礼俗之变迁D世界文明之演进D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准确把握图片的信息与题 眼“不能”。题干中“某报截图”与图片中“出书”可以 作为出版业发展的直接史料,A项正确;由 图片中“世界最文 明之求婚广告”的信息,可知B、C两项正确;图片反映的是某一地方的“出版业”“广告业”“婚姻礼俗”等变化,无 法说明“世界文明之演进”,故不能作为直接史料来说明D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5(201
61、4高考新课标全国卷)20世纪20年代,上海 成 为中国电影的制作中心,当时在上海放映的各种影片中,外国片与国产片比例约为21;而在北京和天津,这一 比 例 高 达51甚至61。上海与京津放映中外电影比例不同,能够说明这一现象的应是()A外国电影的制作水平较高B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更具热情C中国电影拷贝流通税费重D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更为开放C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准确理解材料原意。材料不涉及中外电影制作水平,排除A项;仅从外国片与国产片的放映比例,无法判断出京津民众对外来事物的态度和上海民众的社会心态,排除B、
62、D两项。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6(2013高考四川卷)右图是一幅民国时期的商品广告。据此可知()A民国时期的广告都借助了明星代言B当时影视明星具有崇高的社会地位C这一广告突出了对产品功效的宣传D明星代言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同C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解析:解答本题可用排除法。A项说法太绝对,排除;因为受中国古代轻视艺人思想的影响,民国时期影视明星的社会地位并不高,故B项错误;民国时期明星代言并没有得到普通民众的广泛认可,故D项错误。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课后达标检测栏目导引 课后达 标检测 专题六 近代中国人民的进一步觉醒与探索中日甲午战争至五四运动前本部分内容讲解结束 按ESC键退出全屏播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