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第4课时 全 民 守 法 必备知识自主学习 一、全民守法的内涵 1.内涵:所有社会成员普遍_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 状态。2.原因: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_,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 和主动性,形成_、_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 义法治的_、自觉遵守者、_。尊重和信仰 全民守法 守法光荣 违法可耻 忠实崇尚者 坚定捍卫者 3.要求:(1)全民守法要求_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 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在享有权利的同时,公民也负有相应的_。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_和_。
2、(3)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 侵害时,应通过_的手段,_维权。依法 义务 公共安全 社会秩序 合法 理性【明辨是非】有人认为,坚持全民守法,就应该引导人们依法行使权利。你是如何认识的?提示: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二、推进全民守法 1.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_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 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 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_、解决问题靠法。2.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_成为 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3.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
3、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_底蕴,强化_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普法和守法 遇事找法 尊法守法 道德 规则【明辨是非】有人说,德治比法治更加重要。对此你是如何认识的?提示:法律和道德是调整社会关系、实现社会治理的重要规范。法律是准绳,任何时候都必须遵循;道德是基石,任何时候都不可忽视。二者是不同层面的规范,没有可比性,不能说哪个更重要。只有发挥法治对道德的保障作用,强化道德对法治的支撑作用,把道德要求贯彻到法治建设中,才能真正实现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关键能力议题导学 议题一:如何理解全民守法【议题诱思】2020年4月3日,最高
4、检、公安部联合发布依法惩治涉境外输入型疫情防控的3起典型案例。其中包括此前引发热议的河南某公司劳务派遣人员郭某鹏妨害传染病防治案。此案中,郭某鹏回国后隐瞒出境史,其母亲郭某玲否认郭某鹏去过国外。郭某鹏去单位上班,下班后出现发热、咽痛等症状,最终确诊新冠肺炎。4月3日,法院判处郭某鹏有期徒刑一年零六个月,郭某鹏表示认罪认罚。(1)郭某鹏为什么会受到法律制裁?(政治认同)提示:法治社会,所有社会成员都应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郭某鹏的行为危害了公共安全,理应受到法律的制裁。(2)郭某鹏因违法被判刑的事例给我们什么启示?(科学精神)提示: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
5、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全民守法要求依法履行义务。只有所有的人都依法履行自己的义务,才能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全民守法意味着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当自己的合法权益遭受侵害时,应通过合法的手段,理性维权。【归纳释疑】1.科学认识全民守法的内涵:(1)所谓“守法”,就是信仰法律、尊重法律。著名学者卢梭曾说过:“一切法律中最重要的法律,既不是刻在大理石上,也不是刻在铜表上,而是铭刻在公民的内心里。”法治的根基在于人们发自内心的认同,法治的伟力源于人们的真诚信仰。(2)全民守法,就是必须在宪法和法律范围内活动,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要以宪法和
6、法律为行为准则,依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2.实现全民守法需要处理好的关系:(1)处理好学法与守法的关系,做到知行统一,学以致用。“法治”对公民的两大要求就是学法和守法。学法是守法的前提和基础,守法是学法的目的和要求。不学法就不懂法,不懂法就难守法。这就要求我们首先要学好法,掌握更多的法律知识,然后自觉地去守法。这其中的关键是要从自己做起,从身边做起,从具体行为习惯做起。凡是法律禁止的,都不去做;凡是法律提倡的,积极对待;凡是法律保护的,依法去做。(2)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做到维权与守法的统一。在法治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是国家的责任,维护自身权益是公民的权利。但在任何情
7、况下,公民维护自身权益的努力必须合法、合情、合理,决不允许以违法犯罪的方式、破坏法治和秩序的方式、侵害他人权益的方式进行。(3)处理好法律与道德的关系,做到守法与有德的统一。法律和道德都是社会行为规范,而最高境界的守法是恪守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最低限度的守法是做到法律的底线不能逾越、道德的红线不能触碰,法律的义务不能弃、道德的责任不能丢。3.全面把握全民守法的意义:(1)全民守法是建设法治国家的基础。让包括社会治理者在内的全体人民都信仰法律,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在全社会形成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依法治国才能有“
8、源头活水”,才能有“施展空间”。(2)全民守法是维护社会稳定的要求。面对新问题、新矛盾、新诉求,民主法治是关键,全民守法是核心,只有全民守法,才能有效化解社会矛盾、调节社会关系、规范社会行为,全力维护社会稳定,为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平稳发展提供强力保障。(3)全民守法是促进社会和谐的保证。现代社会是法治社会,遵纪守法是每个公民的基本准则。人民是法治建设的主体,是法治国家的主人。人民权益要靠法律保障,法律权威要靠人民维护。只有人人参与的法治,全民守法才具有坚实的社会基础。只有将法治观念植根于民心,人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才能营造良好的法治环境,人民才能安居乐业,社会才能和谐,国家才能安宁。【知识拓展】
9、不同主体依法治国的表现 中国共产党依法执政 人民代表大会科学立法 政府严格执法、依法行政 司法机关公正司法 公民全民守法,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典例示范】下列有关全民守法内涵表述正确的是()就是不做触犯法律的事 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全体人民基于内心信仰而积极维护法律权威 全民守法仅仅体现为行为上遵守法律 A.B.C.D.【思维建模】【解析】选A。全民守法是指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要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正确。全民守法不仅体现为行为上遵守法律
10、,而且要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错误。【误区指正】认识误区,对教材中的基本内涵和概念把握不清,不能排除错误的题肢。应进一步强化基础知识,加强巩固落实。议题二:如何推进全民守法【议题诱思】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是一场人民的“战疫”。群众在哪里,法治宣传就延伸到哪里。某市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由群众志愿者组成的法治宣传志愿服务队发挥自身优势,积极组织志愿者投身防控“疫线”,加大防疫宣传,编印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简明读本,内容涉及疫情防控基本法律知识、疫情防控中公民的权利和义务、疫情防控中党员干部的职责等,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法律支撑。志愿者们开展“防控疫情、法治同行”活动,走进城区居民小区、饮食店、药房、超市
11、等群众生活区域,发放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法律知识简明读本。群众为群众宣传,群众为群众服务,为打赢疫情防控攻坚战提振信心、稳定人心、共筑同心。爱国主义凝聚起中华民族同舟共济、守望相助,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空前的团结精神。一声号令,各地白衣天使急奔重灾区。仅仅10天从一块平地上建成的一座可容纳1 000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具备新风系统、负压系统、急救室、污水处理室、食堂、水电气网。全国各地倾全力对口支援湖北,让世人见证了危难时刻创造奇迹的中国速度,见证了紧急关头全国上下联动、协力奋进的中国精神和中国力量。(1)结合材料,运用政治与法治的有关知识,分析在全民“战疫”中如何推进全民守法。(政治认同)提示:
12、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树立宪法法律至上、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法治理念,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2)坚持依法科学有序的疫情防控至关重要。为此必须坚持哪些原则?(政治认同、科学精神)提示: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坚持依法治国
13、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原则。坚持个人利益与国家利益相结合的原则。【归纳释疑】1.公民积极守法的要求:(1)弘扬法治精神,实现全民守法,要求公民以积极作为的国家主人翁态度,做到“信任立法、配合执法、依赖司法、努力护法”。(2)信任立法,就是切实坚持民主立法,使广大公民通过直接或间接方式参与立法,保证我国立法是公平正义和人民意志与利益的集中体现,进而确信尊重法律、遵守法治、维护司法权威就是尊重自己的意志、维护自己的利益、保障自己的幸福。(3)配合执法,就是要在信任法律和法治的基础上,积极支持国家行政机关依法行政,配合行政执法机关认真履行职责和依法从事公共安全、
14、社会秩序、工商管理、交通安全、税收执法、食品安全、生产安全、金融秩序、环境资源保护等执法活动。(4)依赖司法,就是要求全社会信仰法治,广大公民遇到矛盾纠纷等问题时要依靠法律,特别是依赖司法制度和司法机制来解决。在法治社会,司法是化解矛盾、处理纠纷、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是公民维护权利、讨要“说法”、解决纠纷、寻求救济最权威、最有效的制度安排。要彻底改变靠上访、信访、群体性事件、制造谣言以及靠找门路、托关系、闹领导等非法方式来解决矛盾纠纷的非法治观念和错误做法。(5)努力护法,就是要求公民不仅自觉学法守法,而且要勇于拿起法律武器,同违法活动和犯罪分子作斗争,同损害国家利益、社会秩序和他
15、人权利的违法行为作斗争,同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渎职滥权、贪污腐败等行为作斗争。2.法律和道德:(1)地位: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并把其作为实现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总目标必须坚持的重要原则。(2)辩证关系:法律是成文的道德,道德是内心的法律,法律和道德都具有规范社会行为、维护社会秩序的作用,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3)处理: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同时以法治体现道德理念。治理国家、治理社会必须一手抓法治、一手抓德治,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实现法律和道德相辅相成、法治和德治相得益彰。【典例示范】日本汽车品牌雷克萨斯厂家在中国市场单方面违约、坐地起价
16、卖车的行为,引发了一场舆论危机,中国用户集体抵制雷克萨斯品牌。这说明()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 要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 要不断加强社会诚信建设 要倡导契约精神,引导经营者负起社会责任 A.B.C.D.【思维建模】【解析】选D。材料没有涉及消费者法治观念落后,不符合题意;厂家不诚信、没能负起社会责任,是导致事件发生的原因,符合题意。【误区指正】理解误区:没读懂材料,对材料中提到的主体把握不清,不能排除与题意不相符合的题肢。【课堂回眸】防控疫情 全民守法【热点解读】当前,新冠病毒肺炎疫情仍在蔓延,防控形势依然严峻。在疫情中,有令人动容、值得敬佩的“逆行者”,也有“趁火打劫”的不
17、义之徒,他们的行为令人不齿,也必将受到法律的严惩、道德的谴责。核心素养情境探究 上海浦东警方成功侦破一起以卖口罩为由进行诈骗的案件,艺人黄某因涉嫌口罩网络诈骗案被抓获。在曝光视频中,当警方问及为何要卖口罩骗人时,他竟答:“脑子一乱,然后就”。“学艺先学德,做戏先做人”,作为艺人,不仅要有好作品,更应有好人品。遵守法律是每个公民应尽的义务,作为公众人物更应做好表率,利用自身影响力积极倡导正能量。在万众一心抗击疫情的紧要关头,为了一己私利实施诈骗,得到的只能是法律的严惩。不单单是艺人,普通公民也要知规矩、守法律。抗击新冠病毒肺炎是一场全民“战疫”,任何人不能置身事外。只有人人知法守法用法,才能筑起
18、一道阻断疫情扩散的法治铜墙 铁壁。为疫情防控提供稳定的法治环境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义务,更是法治社会对公民最基本的要求。每个人都要行动起来,切实执行疫情防控期间各项法律规定,保障疫情防控令行禁止。国有常法,虽危不乱。在疫情防控的关键时期,每个人都是防控的重要一环。从我做起,知法守法,为“战疫”增添无坚不摧的法治力量。结合教材知识和材料,谈谈你对疫情期间全民守法的认识。(政治认同)提示:全民守法就是所有社会成员普遍尊重和信仰法律、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状态。建设法治中国,必须推动全民守法,增强全社会厉行法治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使全体人民都成为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
19、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全民守法要求依法行使权利,依法履行义务,依法维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要着力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深入开展法治宣传教育,引导全民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要调动人民群众投身依法治国实践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尊法守法成为全体人民的共同追求和自觉行动。要不断加强公民道德建设,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强化规则意识,倡导契约精神,弘扬公序良俗,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家庭责任。【思维辨析】有人认为,只要自己坚决不违法就是法治观念强。你是如何看待这一观点的?(科学精神)提示:“自己坚决不违法”即“严格遵守法律”只是树立法治观念的表现之一,但当我们合
20、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还要学会依法维权。公民树立法治观念,概括而言,主要包括两方面:严格遵守法律,勇于依法维权。【生活调研】守护生命,我们在行动。作为中学生,我们能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做些什么?(法治意识、公共参与)提示:认真深入学习,了解疫情防控的有关知识。利用互联网等平台,积极宣传疫情防控的重要性。树立疫情防控的意识,戴口罩、勤洗手、勤通风,养成良好的居家生活习惯。坚持权利与义务相统一,增强责任意识,与破坏疫情防控的行为作斗争。1.亚里士多德说,邦国虽有良法,要是人民不能全都遵守,仍不能实现法治。这句话旨在强调()A.公民要自觉维护公共安全和社会秩序 B.执法机关要科学立法,严格执法 C.公
21、民要提高思想道德素质 D.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守法 课堂检测素养达标【解析】选D。亚里士多德的话,说明了全民守法的重要性,强调了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自觉尊法守法,D正确。A是公民自觉尊法守法的一种表现,不符合题意。材料强调的主体是公民,且科学立法的主体是立法机关,B错误。C与材料主旨不符合。2.(教材二次开发第二个“探究与分享”变式)何某爱好弹钢琴,退休后在家支起两架钢琴,除自己弹奏之外,还招了几个学生,在晚上进行教学活动。此起彼伏的琴声并没有让小区的生活变得多姿多彩,反而成为影响邻居休息的噪声。在居委会、派出所多次协调未果的情况下,邻居把何某告上了法庭。对此认识正确的是()有序参与政
22、治生活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权利与义务是统一的 公民要遵守根本的行为准则 我国公民依法享有政治自由 A.B.C.D.【解析】选C。有序参与政治生活是公民的义务,错误。何某在行使权利的时候,没有自觉履行义务,损害了其他公民的合法权利,启示我们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的统一,要遵守宪法和法律这一根本的行为准则,正确。材料强调的是公民应依法行使权利,题肢与材料主旨不符,不合题意。3.(教材二次开发第五个“探究与分享”变式)千百年来,不少中国人心中有一种挥之不去的“青天情结”。正是这种情结让有些老百姓信“访”不信“法”,遇事不是寻求法律的帮助,而是上访、找政府、找领导。近年来,随着司法改革的推进,涉法涉诉类
23、信访量不断下降,越来越多的信访群众选择司法渠道解决问题。由信“访”不信“法”到遇事找法,这一转变说明了()A.人民群众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性增强 B.我国实行诉讼与信访分离制度 C.全社会的道德意识不断提升 D.公民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解析】选A。由信“访”不信“法”到遇事找法,这一转变说明了公民法治意识不断提升,用法律维护自身权益的主动性增强,A符合题意;B、C、D与题意无关。4.随着“互联网+”战略的实施,公民可以通过网络更加便捷地参与国家政治生活。但与此同时,互联网也成为某些造谣者肆意散播谣言的平台,严重扰乱了社会秩序,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稳定。对此公民应()增强义务意识,严厉
24、打击网络谣言 树立法治意识,依法有序政治参与 树立权利意识,坚持自由表达言论 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 A.B.C.D.【解析】选D。通过网络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公民应树立法治意识,依法有序政治参与,对网络谣言,公民应增强防范意识,提高辨别是非能力,符合题意;“严厉打击网络谣言”的主体是政府职能部门,不符合题意;中“坚持自由表达言论”与材料不符,且忽视了言论自由的相对性,不符合题意。5.为了确保“纪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期间的社会稳定,某市大街小巷张贴着许多“抓到小偷,奖励1 000元”的标语。政府鼓励市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奖励抓小偷的做法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争议,有的赞成,有的
25、不赞成。对上述争议你持怎样的看法?请依据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有关知识说明你的理由。【解析】解答本题的关键是要明确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打击犯罪,遵守宪法和法律,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公民应尽的义务,从这一角度看,政府不应该对公民进行奖励。但是从权利与义务相统一的角度看,国家对公民的奖励,是对公民履行义务的认可,有利于调动公民的积极性,值得提倡。考生无论从哪一角度回答都需要阐明自己的理由。答案:示例一:不赞成。维护社会稳定是公民的法定义务。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在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的同时,还应对国家、对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爱
26、国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不必奖励。示例二:赞成。通过物质奖励鼓励公民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对公民履行法定义务的肯定和认可,有助于让更多的人参与社会治安的维护。在我国,公民的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公民对国家、对社会承担了应有的责任,也应该享有应有的权利。维护国家安全、利益,勇于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二十二 全 民 守 法 合格性考试(15分钟3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10分)1.2020年五一期间,王某违反本市全面禁放烟花爆竹的规定,在家门口燃放爆竹,被所在区的公安分局处以罚款。这表明()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
27、应遵守的基本规范 应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 无论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法规的要求都应得到普遍遵守 健全日常学法制度,创新学法形式,拓宽学法渠道 A.B.C.D.课时素养评价【解析】选C。王某违反规定受到处罚,说明普遍认可法律是社会生活中所有人都应遵守的基本规范,无论在私人生活领域还是在公共生活领域,法律的要求都应得到遵守,正确。材料没有涉及创新学法形式和拓宽学法渠道,也没有涉及完善国家工作人员学法用法制度,不符合题意。【补偿训练】1.(2020辽阳高一检测)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第一条规定:为保障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获取环境信息、参与和监督环境保护的权利,畅通参与渠道,促
28、进环境保护公众参与依法有序发展,根据环境保护法及有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办法。这一规定()切实保障公民参与基层民主管理 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 可以为公民参与环保提供法律依据 扩大了公民保护环境的政治权利 A.B.C.D.【解析】选C。环境保护公众参与办法的这一规定拓宽了公民政治参与的渠道和途径,可以为公民参与环保提供法律依据,正确;公民依法有序参与环保不属于参与基层民主管理,也没有扩大公民保护环境的政治权利,错误。2.习近平总书记在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中强调,要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此举有利于()增强全民法治观念,推进全民守法
29、 推动法治中国的建设进程 保护公民的合法权益 为公民维权提供合法途径 A.B.C.D.【解析】选A。坚持把全民普法和守法作为依法治国的长期基础性工作,采取有力措施加强法制宣传教育,能推进全民守法和法治中国建设,符合题意。不符合题意,此举不能为公民提供具体的维权途径,也不能直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2.近几年,广大网民通过网络参与公共生活的热情高涨,屡屡成为一些焦点案件审判的旁听者。一些网民在案件还未进入审判阶段时,就在网上进行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一定的压力和干扰。为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公民要()增强法治观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 理性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尊重法院的独立审判权 珍
30、惜自己的民主权利,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 树立权利意识,更加积极主动地维护自身权益 A.B.C.D.【解析】选A。为避免舆论审判对正常的司法审判造成干扰,需要相关主体共同努力。从公民角度看,要增强法治观念,在法律范围内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理性行使自己的政治自由,尊重法院的独立审判权,正确。在我国,公民通过选举代表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的管理,不直接参与,错误。材料体现的是公民应该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强调的是公民的权利,不符合题意。【补偿训练】“法治的真谛,在于全体人民的真诚信仰和忠实践行。”这是专题片法治中国第六集全民守法中的一句解说词,道出了全民守法对法治的重要意义。大力推进全民守法,
31、要求()实现全体公民立法、司法和守法平等 发挥市民公约、乡规民约等法律的规范作用 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 利用普法方式及载体多元化推动全民学法用法 A.B.C.D.【解析】选D。错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指的是司法和守法平等,不包括立法平等;市民公约、乡规民约不属于法律,故错误;大力推进全民守法既要利用普法来推动全民学法用法知法守法,也要引导和支持人们理性表达诉求、依法维护权益,符合题意。二、非选择题(20分)3.一段时间以来,自媒体给大众提供知识和信息的同时,乱象丛生带来的负面效应也突出显现。恶意篡改历史者有之,造谣涉黄者有之,更有甚者,利用手中的自媒体账号资源,大搞“黑公关”
32、,敲诈勒索自媒体的野蛮生长,扰乱了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对此,国家版权局、网信办、工信部、公安部联合启动“剑网2018”专项行动,集中清理整治自媒体乱象,查处了一批违法案件,依法取缔、关闭了一批非法自媒体账号。有专家指出,整治自媒体乱象不能一关了之,必须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一是有关部门要加强立法立规,为自媒体发展立规矩,对触犯刑律者予以法律惩罚;二是政府要依法治网,依法管网,要积极作为,做到监管不缺位;三是自媒体自身要加强自律自重,以守法为基,以诚信为本,求得生存和发展。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整治自媒体乱象不能一关了之,必须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的合理性。【解析】本题以自
33、媒体为话题设置试题情境,要求学生结合材料,运用所学政治与法治的知识分析“整治自媒体乱象不能一关了之,必须标本兼治,建立长效机制”的合理性。学生需结合试题情境与试题设问圈定答题的角度主要有:政府职能、立法工作、依法行政、守法工作。考生运用这些知识要点结合材料分析,形成答案要点。政府职能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政府履行保障人民民主和维护国家长治久安的职能、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职能。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整治自媒体乱象,这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履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能的表现。关闭了一批非法自媒体账号,有利于维护网络传播秩序。遏制自媒体乱象,但只是一关了事,治标不治本。立法工作角度:联想主
34、干知识:立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有关机关加强立法立规,为自媒体发展立规矩,对触犯刑律者予以法律惩罚,这有利于自媒体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取得持久效果。依法行政角度:联想主干知识:政府坚持依法行政。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整治自媒体乱象有利于自媒体在监管下有序地长远发展。守法工作角度:联想主干知识:守法是社会主义法治工作的重要环节。结合主干知识与试题材料分析:自媒体经营者加强自律自重,树立法律意识,自媒体的长久发展才有了基础和根本。答案:整治自媒体乱象,这是政府履行市场监管职能,履行打击违法犯罪活动的职能的表现。关闭了一批非法自媒体账号,有利于维护网络
35、传播秩序,遏制自媒体乱象,但只是一关了事,治标不治本。有关机关加强立法立规,为自媒体发展立规矩,对触犯刑律者予以法律惩罚,这有利于自媒体在法治的轨道上健康发展,取得持久效果。整治自媒体乱象,政府要坚持依法行政,这有利于自媒体在监管下有序地长远发展。自媒体经营者加强自律自重,树立法律意识,自媒体的长久发展才有了基础和根本。等级性考试(10分钟2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5分)4.我国正式实施的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了如下规定:编造虚假险情、疫情、灾情、警情,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或明知上述是虚假信息,故意在信息网络或其他媒体上传播,严重扰乱社会秩序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
36、;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该规定()健全了社会主义法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 强化了政府责任,对政府工作提出新挑战 体现了强制性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 要求公民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A.B.C.D.【解析】选B。刑法修正案(九)中增加相关法律条文,这有利于健全社会主义法治,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符合题意;公民享有言论自由的权利,但自由不是绝对的,而是在法律许可范围内,若触犯法律,就要追究相关责任,这启示公民要正确处理好权利与义务的关系,符合题意;不符合材料主旨;错误,平等是社会主义法律的基本属性。【补偿训练】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发展,在给人们带来信息传播和互动交流便利的同时,也
37、逐渐成为谣言及违法信息的集散地,危害正常的网络传播秩序和公共利益。发挥网络的积极作用,除了政府常态化监管以外,还要求微信公众号的使用者()遵守法律、规则和程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 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 积极参与民主管理,充分行使知情权、表达权 坚持不传播、不扩散网络信息,谣言止于智者 A.B.C.D.【解析】选A。面对微信公众号的迅速发展带来的消极影响,除了政府常态化监管以外,还要求微信公众号的使用者坚持权利与义务的统一,正确行使自己的权利,遵守法律、规则和程序,有序参与政治生活,符合题意;与题意无关;不传播、不扩散网络信息说法不当,排除。二、非选择题(15分)5.关于治理高
38、空抛物坠物的“呼”与“应”治理高空抛物坠物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结合材料,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说明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社区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权利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基本原则及民主管理的相关知识。解答本题时应抓住“社区居民应如何参与社区的高空抛物坠物治理”这个题眼和“居民”这个主体,从措施角度,分成两个方面:首先分析应如何约束自身的行为,可结合公民的义务、参与政治生活的原则的相关知识回答。其次分析如何通过行使权利约束他人的行为,可结合公民的权利、公民参与政治生活的渠道及民主管理的途径的相关知识回答。答案:提高自身道德素养,拒绝高空抛物坠物;积极参与民法典学习宣传,增强法治意识;主动参与社区治理,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勇于监督,对违法行为、社区治理、执法工作进行监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