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 分享(赏)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

上传人:高**** 文档编号:389241 上传时间:2024-05-27 格式:PPT 页数:97 大小:1.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页
第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页
第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页
第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页
第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页
第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页
第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页
第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页
第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页
第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1页
第2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2页
第2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3页
第2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4页
第2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5页
第2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6页
第2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7页
第2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8页
第2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29页
第2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0页
第3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1页
第3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2页
第3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3页
第3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4页
第3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5页
第3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6页
第3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7页
第3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8页
第3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39页
第3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0页
第4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1页
第4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2页
第4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3页
第4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4页
第4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5页
第4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6页
第4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7页
第4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8页
第4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49页
第4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0页
第5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1页
第5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2页
第5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3页
第5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4页
第5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5页
第5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6页
第5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7页
第5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8页
第5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59页
第5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0页
第6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1页
第6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2页
第6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3页
第6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4页
第6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5页
第6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6页
第6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7页
第6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8页
第6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69页
第6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0页
第7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1页
第7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2页
第7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3页
第7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4页
第7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5页
第7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6页
第7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7页
第7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8页
第7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79页
第7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0页
第8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1页
第8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2页
第8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3页
第8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4页
第8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5页
第8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6页
第8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7页
第87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8页
第88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89页
第89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0页
第90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1页
第91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2页
第92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3页
第93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4页
第94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5页
第95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6页
第96页 / 共97页
2016届高三历史一轮复习课件: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 第31讲 .ppt_第97页
第97页 / 共97页
亲,该文档总共9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第十五单元 近现代中国的先进思想及理论成果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高考调研单元解读单元总揽1.时空新坐标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单元知识复习指南在高考复习中,首先要掌握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理解20世纪中国百年变迁中重大思想理论成果的嬗变历程,充分认识重大思想理论成果对社会发展的巨大推动作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其次,对中共指导理论逐渐成熟的过程,可用一、二、三概括。一个真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即将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和中国革命具体实践相结合。二次历史性飞跃:第一次飞跃发生在新民主

2、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革命道路,创立了毛泽东思想;第二次飞跃发生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导集体找到了中国自己的建设道路,创立了邓小平理论。三次伟大转变: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向新民主主义社会的转变,从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的转变,从建设社会主义道路到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转变。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最后,将思想理论成果放到具体的革命和建设的实践中去把握。在孙中山的三民主义指导下,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思想指导中国革命走向胜利;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中形

3、成的邓小平理论,指引中国社会主义建设继续前进;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的继承和发展,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重要指导思想。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第31讲 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课程标准1.了解鸦片战争后中国人学习西方、寻求变革的思想历程,理解维新变法思想在近代中国社会发展进程中所起的作用。2.概述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探讨其对近代中国思想解放的影响。3.简述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史实,认识马克思主义对中国历史发展的重大意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点基础知识梳理与解读考点一 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一、地主阶级学

4、习西方1.“睁眼看世界”(1)背景:a.鸦片战争前夕,中国处于封建社会晚期,危机四伏。b.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崛起,加紧对外侵略扩张。c.在_刺激下,使部分有识之士开始萌发了向西方学习的思想。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代表人物:a.林则徐:编译出四洲志各国律例等,_是近代中国第一部系统的世界地理志。他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解读】林则徐是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但他对西方的了解并不深入,只是开研究、学习西方之先河。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b.魏源:编撰出_,阐述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对当时的思想解放有重要启迪作用。【解读】“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思想具有爱国性和进步

5、性。(3)实质:向西方学习,寻求_之路,维护清朝统治。【解读】“开眼看世界”表明先进的中国人开始抛弃虚骄自大的陈腐观念,放眼世界,探索新知,开近代学习西方之先河。从此,为抵御外侮、谋求民族与国家独立富强而学习西方逐渐成为中国近代的思想主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地主阶级洋务派:“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背景:a.第二次鸦片战争结束后,中国面临着_的形势。b.清政府内部分裂,出现了洋务派。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概况:a._、左宗棠等为代表。b.提出:“中学为体,西学为用”“_”的思想。【解读】“中学”指中国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的纲常礼教;“西学”指西方文化,主要指西方近

6、代科学技术。“中学为体”强调把中国的纲常礼教作为决定国家、民族命运的根本。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c.活动:学习西方创办军事工业、民用工业、近代海军以及新式学堂。(3)影响:迈出了中国_历程的第一步。【解读】中国的近代化包括经济近代化(主要指大机器生产)、政治近代化(民主化)、思想观念的近代化、教育近代化、生活方式近代化、军事近代化等。洋务运动在经济、军事、教育等领域开启了中国的近代化。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二、资产阶级维新思想1.早期维新派思想(19世纪60年代以后)(1)产生的背景:a.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加深;(民族危机)b.随着_的深入发展,西学进一步传入;(来源)c.民族

7、资本主义和民族资产阶级的产生。(经济、阶级基础)(2)代表人物:王韬、郑观应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思想主张:a.经济上:主张发展民族工商业,与外国进行_;b.文化上:主张兴办学校,学习西方自然科学知识;c.政治上:主张革新,实行_制。【解读】维新思想“新”的表现:是指提倡新事物,反对旧事物,这里指发展资本主义。(4)评价:为维新变法思想作了思想理论上的准备;其局限性:一是没有完整的理论,二是没有付诸行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资产阶级维新派维新变法(1)背景:a.甲午战败后,帝国主义掀起了_,民族危机深重。b.民族资本主义经济_,民族资产阶级力量不断壮大。【解读】民

8、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程度低决定了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相对弱小,在变法中资产阶级必然会出现妥协性的一面。c.早期维新思想的影响。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代表人物:a.康有为:_从根本上动摇了封建统治者恪守祖训、反对变法的理论基础。孔子改制考宣传维新变法的必要性和合理性。b.梁启超:发表_宣传伸民权、设议院、变法图存的思想。【解读】康有为主张的核心是变革封建专制制度和制定资本主义法律,建立君主立宪制的国家。思想的特点是把西方资本主义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结合起来;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活动,最终推动戊戌变法的爆发。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c.严复:指出封建君主皆为“大盗窃国”,主张

9、国家属于_,王侯将相是人民的公仆。【解读】康梁维新思想不仅提出了改革的具体方案,还为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历史依据,使变法思想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实践:发动戊戌变法。(4)意义:主张兴民权,提倡新学,起到_的作用,促进了人民的觉醒;这是中国近代一次_潮流。【解读】维新思想具有爱国性、进步性和思想启蒙作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自我校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点二 新文化运动与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一、新文化运动1.兴起背景(1)经济、阶级方面:一战期间,中国资本主义_发展,资产阶级队伍日益壮大。根本原因。【解读】新文化运动领导力量是资产阶级激进民主主义

10、者,他们把向西方学习由制度层次推进到思想文化层次。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政治方面:a._推翻了清朝的封建统治,资产阶级强烈要求实行民主制度。b.袁世凯梦想_,废除临时约法,实行独裁统治。(3)思想方面:a.在辛亥革命影响下,西方启蒙思想进一步传播,_的观念深入人心;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b.直接原因:袁世凯在思想文化领域掀起一股_逆流。c.以陈独秀为代表的中国先进知识分子奋起反击,力图“根本之救亡”。【解读】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反封建斗争不彻底,因此新文化运动是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运动概况(1)标志:_年,陈独秀在上海创办

11、青年杂志,发表敬告青年一文,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文化,揭开了新文化运动的序幕。青年杂志从第二卷起改名新青年。(2)代表人物:_、李大钊、胡适、鲁迅等。(3)主要阵地:新青年(第二卷起改为此名)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4)主要活动基地:北京大学。【解读】蔡元培任北大校长时在学术上实行的“兼容并包,思想自由”方针,使北大成为当时全国思想活跃、学术兴盛的最高学府和新文化运动的中心。(5)口号(指导思想):民主和科学,即_和赛先生。【解读】“民主”是指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和民主制度;“科学”是指近代自然科学法则和科学精神。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6)内容:a.提倡民主和科学(核心),反

12、对专制和愚昧、迷信。b.提倡_,反对旧道德。【解读】新道德是资产阶级的新道德,即提倡人权、个性解放、男女平等等;旧道德是指以“三纲五常”为核心的封建伦理道德(儒家传统道德的核心思想)。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c.提倡新文学,反对_。胡适的文学改良刍议和陈独秀的_标志着文学革命的开始。【解读】新文化运动三大内容之间的关系:民主与科学是新文化运动前期的指导思想。新道德是民主与科学的前提,新文学是民主与科学思想的传播载体。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评价(1)实质:前期是资产阶级新文化反对_的斗争,是一场思想解放运动。(2)意义:a.最大功绩:新文化运动猛烈地冲击了_地位,使人们的思想,

13、尤其是青年人的思想得到空前的解放。b.中国知识分子在运动中受到一次_的洗礼,也为_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3)局限性:对于传统文化和西方文化存在着全盘否定和全盘肯定的片面性。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二、马克思主义的传播1.背景(1)新文化运动开展。(2)俄国_的胜利。【解读】新文化运动以十月革命为界,分为前后两个阶段。前期以西方的民主和科学为指导思想,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表现(1)五四运动前:a.理论:李大钊发表法俄革命之比较观_和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等文章,宣传俄国十月革命。b.意义:在中国,李大钊率先举起社会主义旗帜。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

14、考调研(2)五四运动后:a.理论:李大钊发表_观系统介绍马克思主义理论。b.组织:一批研究马克思主义的社团出现,建立了一些中国共产党早期组织。c.实践:创办工人补习学校,向_宣传马克思主义,还出版面向工人的刊物。【解读】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指的是把马克思主义的普遍原理与中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适应并指导中国革命的发展。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影响1921年,以_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诞生。【解读】一战期间,中国社会出现的进步思潮:民主共和、实业救国、民主科学、社会主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自我校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本讲知识体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重

15、点知识探究探究一 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指导思想、特点【史料研读】材料一 时任驻英法公使的郭嵩焘多年出使外国,通过对西方发达国家的考察和学习曾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张树声则在给朝廷的奏折中明确提出:“采西人之体,以行其用。”他还诘责洋务派:“中国遗其体而求其用,无论竭蹶趋步,常不相及,就令铁舰成行,铁路四达,果足恃欤?”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二 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俾国人知教主,共尊信之。皇上乙夜览观,知大圣之改制,审通变之宜民,所以训谕国人,尊崇教主,必有在矣。康有为请尊孔圣为国教立教部教会以孔子纪年而废淫祀折(18

16、98年)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三 我还记得先前的医生的议论和方药,和现在所知道的比较起来,便渐渐的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而且从译出的历史上,又知道了日本维新是大半发端于西方医学的事实。鲁迅呐喊自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读史技巧】(1)从材料一中“尖锐批评中体西用是治末而忘其本,穷委而昧其源”“诘责洋务派”等信息可知材料反映了“中体西用”思想由于在逻辑上的荒谬,在当时即遭到有识之士的批评。(2)从材料二中“特发明孔子为改制教主,六经皆孔子所作”等可知材料反映了康有为借助儒家外衣来宣传维新变法、改制等思想。新课标历史高

17、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从材料三中“悟得中医不过是一种有意的或无意的骗子,同时又很起了对于被骗的病人和他的家族的同情”可知材料中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对中国文化认识的偏激,对东西方文化存在着绝对否定和绝对肯定的态度。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结合所学回答,康有为思想的特点及成因。(2)结合所学回答,文艺复兴和新文化运动对待传统文化的不同态度。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特点:中西融合:把西方资产阶级的政治学说同传统的儒家思想相结合。如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和孔子改制考,都是借助儒家思想宣传西方资产阶级学说;由理论到实践:把维新思想转变为维新变法运动,最终推动了戊戌变法运

18、动的实现;救亡图存:体现出中国社会面临崩溃和民族危机严重的现实,蕴含了救亡图存、发展资本主义的强烈愿望,但也反映出其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态度:文艺复兴是对古典文化加以利用和发展,使其成为反对封建制度的工具,借助复兴古典文化的旗号来宣扬资产阶级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中对东西方文化的看法,存在着绝对肯定和绝对否定两种极端的态度。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总结升华】近代前期先进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的内容、指导思想、特点(1)第一阶段:从鸦片战争到甲午中日战争。主要内容:学习以坚船利炮为中心的西方物质文明,即“器物”观。指导思想:“中体西用”。特点:用西方先进技术维护

19、封建统治,挽救民族危机,停留在“器物”的表层阶段,对封建旧文化的根基并未有任何触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第二阶段:从甲午中日战争到辛亥革命。主要内容:学习西方政治制度,变革旧的封建体制。指导思想:由自由平等、天赋人权发展为“三民主义”。特点:不仅要学习西方技术,还要学习政治制度,通过发展资本主义挽救民族危机,已发展到学习西方“制度”的深层阶段,但对封建文化没有进行全面彻底地批判。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3)第三阶段:新文化运动时期。主要内容:前期主要宣传民主、科学思想,后期宣传社会主义道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前期是西方的民主、科学思想,后期是马克思主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

20、复习高考调研 特点:a.彻底否定封建传统,清算封建制度的根源。b.后期宣传马克思主义。c.向西方学习的道路已深入到“思想”的层面,在广度和深度上都超过以前任何一个时期,达到了高潮。d.存在绝对肯定和否定的偏向,前期也没有与工农群众运动相结合。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探究二 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史料研读】材料一 窃闻东西各国之强,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国会者,君与国民共议一国之政法也。今变行新法,固为治强之计。摘自康有为请定立宪开国会折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二 这个文化运动,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它提出了“平民文学”口号,但是当时的所谓“平民”,实

21、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即所谓市民阶级的知识分子乃是这个运动未能全竟其功的原因。毛泽东新民主主义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读史技巧】(1)从材料一中“皆以立宪法开国会之故”等可知康有为强调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政治制度,在中国设议院,实行君主立宪制。(2)从材料二中“当时还没有可能普及到工农群众中去实际上还只能限于城市小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的知识分子”可知毛泽东认为新文化运动波及范围小,未深入工农群众中。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新文化运动“新”的含义。【答案】(1)新领导:资产阶级的激进民主主义者。(2)新基础:民族资本主义经济的进一步发展为其奠定经

22、济基础。(3)新思想:指导思想上,前期是西方的民权、民主思想,后期是社会主义理论。(4)新内容:前期以宣传民主和科学为核心,后期以宣传马克思主义为主要内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总结升华】新文化运动与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比较(1)共性:前期的新文化运动与维新变法、辛亥革命都属于资产阶级性质的反封建斗争,其根本目的都是要求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民主政治。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2)不同点:在方法上都是向西方学习,但其主张各有侧重:维新变法运动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君主立宪政体,挽救民族危亡;辛亥革命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共和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无论是维新变法还是辛亥革命,都没能

23、批判封建正统思想文化。新文化运动则主要侧重于思想领域,强调人的个性解放,用西方的民主、平等思想对中国的封建传统思想进行了猛烈的抨击;动摇了封建正统思想的统治地位,后来宣传俄国十月革命和社会主义,成为无产阶级拯救国家、改造社会的思想武器。五四运动以后,宣传马克思主义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高考真题解密考向一 地主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一)魏源海国图志的内容【例1】(2014北京)海国图志中出现了一些外来词汇,如“西业”(参议院)、“里勃里先好司”(众议院)、“勃列西领”(总统)等。结合所学判断,该书()A.主要内容是介绍西方政治体制B.对西方政治体制已有所涉及C.提出

24、中国要学习西方代议制度D.为戊戌变法提供了理论基础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新思潮的萌发。海国图志是魏源在四洲志的基础上编写的,主要是介绍了西方史地和科学技术知识以及西方各国的政治制度。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对当时知识界解放思想向西方学习有重要的启迪作用。分析选项,B项符合题意,故应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洋务派的基本主张【例2】(2014浙江)清末某官员谈到铁路修建时说:“内开未尽之地宝,外收已亏之利权。是铁路之利,首在利民,民之利既见,而国之利因之。利国之大端,则征兵转饷是矣。”这一言论的含义是()A.“求富”“自强”B.“师夷长技”

25、C.“中体西用”D.“民生主义”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演变。材料强调了修建铁路有利于对内开发资源,对外收回丧失的利权,这有利于人民,有利于国家。同时,有利于解决发展军事工业的资金来源问题,这正是洋务派“求富”“自强”的主张,故选A项。抵抗派提出的“师夷长技”主要是学习西方的军事科技,不能反映材料信息,B项错误。材料中没有涉及对传统伦理道德和政治制度的态度,故虽同为洋务派的主张,“中体西用”超出了材料范围,C项错误。“民生主义”的核心是平均地权,D项错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3】(2014天津)19世纪八九十年代,李鸿章在为格致书院所出考

26、题中,曾问到西方测温、测热、测电的方法,问到西方平弧三角与周髀算经的关系,问到西方关于64种化学物质在中国语言为何物这说明当时中国人()A.开始开眼看世界B.坚持“中体西用”C.普遍接受西式教育D.关注西方科技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人民向西方学习的历程。依据所学可知,“开始开眼看世界”是鸦片战争期间;坚持“中体西用”是19世纪60年代洋务运动的指导思想;“普遍接受西式教育”材料中并没有体现;材料中李鸿章所询问的正是当时西方的先进科技成就。故应选D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考向二 民族资产阶级向西方学习的思想(一)早期维新派代表人物王韬的思想【例4

27、】(2014江苏)1885年早期维新志士王韬主掌上海格致书院,延请洋务大员,命题考士,士子们应时而对,颇多新见。从主考人员、考核内容和考核结果来看,王韬课士的整个过程体现出新旧杂糅的时代特征。阅读下列材料: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一 上海格致书院课士题表据王尔敏王韬课士及其新思潮之启发相关表格简编中国近日讲求富强之术,富以何者为先论周馥治术类中国一乡一邑,皆有书院,大率工文章以求科举。而泰西艺学,亦各有书院中西书院不同,其为育才一也。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第中西之载籍极繁,一人之材力有限,果何道而使兼综条贯,各尽所长欤?试互证而详论之刘坤一教育类泰西格

28、致之学与近刻翻译诸书,详略得失,何者为最要论龚照瑗格致(自然科学)类试题命题者类别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二 此编所命诸题巨细精粗,无乎不贯。诸生所对,皆能荦荦举其大端,集思广益,萃众长而备一得。咸有裨于国家大计。盖诸生讲求西学,揣摩时局,日就月将,进而益上。较之前时,已大相径庭矣。王韬格致书院课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材料一中哪句表述典型地反映了洋务运动的什么指导思想?该表述内容的传统性体现在哪里?(2)与传统性相对应的是近代性。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以“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为主题进行论证。(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280字左右)新课

29、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表述:(或谓)纲常政教,中国自有常经,惟兵商二途,宜集思以广益。指导思想:中学为体,西学为用。体现:坚持纲常政教。(2)答题思路:王韬课士的近代性主要是指其向西方学习及其产生的积极影响,运用所学知识论证即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二)康梁维新派的言行【例5】(2014新课标全国)1898年,梁启超等联合百余举人上书,请废八股取士之制。参加会试的近万名举人,“闻启超等此举,嫉之如不共戴天之仇,遍播谣言,几被殴击”。这一事件的发生表明()A.废八股断送读书人政治前途B.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C.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D.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新课标历

30、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B【解析】本题考查戊戌变法中改革科举制的相关问题。A项是读书人反对梁启超主张废除八股的原因,而不是事件本身产生的影响,错误;梁启超等人也是知识分子,不能说明知识分子在政治上极为保守,C项错误;新旧学之间矛盾不可调和说法错误,如康有为将儒家思想与西方资产阶级思想结合,D项错误;由题意可知,梁启超因主张废除八股取士而遭到参加会试的大多数举人敌视,恰恰说明改制缺乏广泛的社会基础,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6】(2014福建)从隋朝开始的科举制在中国延续了1 300多年,至1905年被宣布废除。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隋创进士科之后)历代踵行,时加修

31、正,以迄于明清,防闲之法益密,取人之道益公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二(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近代渐设考试以取人才,而为学优则仕之举。今英、法、美均已见端,将来必至推广。丁韪良西学考略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三 贫若子弟,类皆廉谨自勉,埋首窗下即纨绔子弟,亦知苦读,以获科第,否则虽富不荣因此之故,前清时代,无分冬夏,几于书声遍野,夜静三更,钻研制义。是皆科举鼓励之功有甚于今日十万督学之力也。邓嗣禹中国考试制度史材料四 邑聚千数百童生,擢十数人为生员;省聚万数千生员,而拔百数十人为举人;天下聚数千举人,而拔百数人为进士;复于百数进士,而拔数十人入翰林,此其选之精也。然内政外交,治兵理财,

32、无一能举者,则以科举之试以诗文楷法取士,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故也。梁启超公车上书请变通科举折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材料五 1905年全国工矿企业已达400家左右,铁路、轮船等新式交通事业也逐渐兴办,这些无疑需要大量科学技术人才来操作和管理。同时,新式学堂的急剧增加需要众多的具有新知识的教师;清末新政中增设的许多政府机构如外交部、商部、学部等,也都需要懂得相关专业的干员。显然,科举制无法培养、选拔这类新式人才。徐辉废除科举制与中国社会的现代转型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回答:(1)据材料一,归纳科举制的主要特点。(2)据材料二、三并结合所学知识,归纳科举制的积极影响。(3)据材料四,

33、概括梁启超对科举选才的基本看法。分析梁启超上述议论的目的。(4)在近代,科举制“西国莫不慕之”,而在中国却难逃被废除的命运。综合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加以评述。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1)特点:延续时间长;不断发展完善;选拔方式规范;公平(公正)。(答三点即可)(2)积极影响:被西方国家借鉴;打破世家大族对仕途的垄断;促进社会重学风气;提高官员文化素质;扩大统治的社会基础;促进社会稳定。(答五点即可)(3)看法:科举制层层精选人才;学非所用;用非所学;所选人才缺乏实际治国能力。目的:改革科举制,培养实用人才;挽救民族危机。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4)西方:用考试方式选才,体

34、现公平择优,符合西方平等观念。中国:八股取士束缚思想;民族危机加深;西学东渐,近代工业发展和近代学堂创办。(答二点即可。其他答案言之有理,酌情给分)科举考试难以适应近代实用人才培养和选拔的需要。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三)民主革命思想的传播【例7】(2014上海)近代中国某一报纸刊登过如下文章:民族的国民驳新民丛报最近之非革命论驳革命可以瓜分说告非难民生主义者,该报纸是()A.时务报B.国闻报C.申报D.民报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运动。依据所学可知,题干反映的是资产阶级革命派与康梁为首的保皇派之间的论战,而民报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机关刊物,

35、新民丛报时务报国闻报都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报刊。故应选D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例8】(2014海南)1900-1901年间,上海地区“言爱国者”,多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这一现象反映当时()A.革命派尚未开展救亡运动B.上海的社会风气相对保守C.废除帝制成为社会的共识D.改良仍然是社会主流思潮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答案】D【解析】“尚不知革命为何物”说明当时革命思潮不占据主流,改良仍然是主流思潮,故D项正确。A项时间不符合;B项说法明显错误;“积极讨论光绪帝之存废问题”说明对改革和革命的意见不一,故C项错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针对训练1.

36、(2013重庆)清廷兵部左侍郎王茂荫进呈咸丰皇帝一书:“其书版在京,如蒙皇上许有可采,请饬重为刊印,使亲王大臣家置一编,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此书很快进入清朝最高决策层的视野,所提出的主张在洋务运动中付诸实践。该书最有可能是()A.四洲志B.海国图志C.天演论D.资政新篇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B解析 由题干材料“并令宗室八旗以是教,以是学,以知夷难御而非竟无法可御”可知,出版此书的目的是学习西方先进技术抵御西方侵略。四本著作中唯有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故答案为B项。四洲志是林则徐主持编译的一部世界地理著作,但是并没有提出学习西方科

37、技抵御西方侵略,故排除A项。天演论是维新派代表人物严复的译著,其思想不会在洋务运动中得以实践,故排除C项。资政新篇为太平天国运动后期主张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纲领,故D项不合题意。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2.(2013天津)“不识国民之原理,不通世界之大势,不知政治之本原而仅摭拾泰西皮毛遂乃自足”。上述言论应当是()A.顽固派对洋务派的批评B.洋务派对顽固派的批评C.洋务派对维新派的批评D.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评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D解析 题干信息提供的思想流派的主张是学习西方的政治制度,反对只学习西方的先进技术。根据这一分析并结合所学知识判断,这显然指的是维新派对洋务派的批

38、评,其他选项均与题意不符。故选D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3.(2013海南)魏源说:“变古愈尽,便民愈甚,虽圣王复作,必不舍条编(明代税制)而复两税(唐代税制)。”与这一思想差异最大的是()A.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B.祖宗之法不足守C.变者天下之公理D.托古改制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D解析 题干中魏源这段话的意思是:对古代遗留下来的东西变革的越干净,对人民就越方便有利,即使古代的圣王复出,也不会舍弃明代的一条鞭法而恢复唐朝的两税法的。其核心内容是明确主张社会变革。在四个选项中A、B、C三项都是明确主张变革的,只有D项借助先王的力量进行所谓变革,与材料中否认先王的作用不

39、符。故选D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4.(2013海南)1875年,郭嵩焘奏称:“西洋立国有本有末,其本在朝廷政教,其末在商贾,造船、制器,相辅以益其强,又末中之一节也将谓造船、制器,用其一旦之功,遂可转弱为强,其余皆可不问,恐无此理。”这一认识()A.是中体西用论的具体表述B.对洋务派思想有所突破C.反映了顽固派的政治主张D.奠定维新变法的思想基础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B解析 注意题干的时间1875年,这时洋务运动已经进行到发展民用工业阶段,人们对这场运动有了更为深入地认识,而郭嵩焘又是长期驻外的官员,对外国的情况了解更多。他的这段话是说:西方国家执政理念有本末之分,国

40、家政治是本,认为国家只要发展技术就能使国家转弱为强,而不顾其他,恐怕天下没有这个道理。这里显然是针对洋务派只学技术不变革制度说的这番话,其中有批判的意味。由此可见A项(洋务派的主张)不正确;B项符合题意;C项理解错误;奠定维新变法思想基础的是康有为的思想,D项错误。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5.(2013安徽)梁启超在戊戌政变记中写到:“康有为以为望变法于朝廷,其事颇难。然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故欲倡之于下,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使厚蓄其力,以待他日之用。”这说明()A.康梁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B.戊戌变法没有借鉴外国经验C.康梁认为变法不能依靠朝廷D.戊戌

41、变法是发自民众的运动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A解析 虽然材料中康有为认为从朝廷变法很难,但事实是戊戌变法把希望寄托在皇帝身上,所以排除C项;由“各国之革政,未有不从国民而起者”可以排除B项;戊戌变法脱离民众,排除D项。材料中“以唤起国民之议论,振刷国民之精神”,即意识到启发民智的重要。故选A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6.(2013大纲全国)张之洞在戊戌变法期间撰写的劝学篇,在知识分子中产生了极大影响,行销百万册。这反映出()A.保守势力转而支持改革B.洋务派“中体西用”思想已过时C.清政府成为变革的主导者D.洋务派与维新派思想有共同之处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D

42、解析 张之洞属于洋务派,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科技以维护清朝统治,其著述在戊戌变法时期得到认同,这说明了他的学习西方的主张与维新派的思想有共同之处,故选D项。保守势力是反对百日维新,而不是支持,排除A项。B项思想过时的话,就不可能在知识分子中产生极大影响。C项表述与题意不合。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7.(2013四川)史学家陈旭麓指出,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是中国社会从古代到近代变革过程中前后相接的三个历史环节。贯穿这三个历史环节的主题是()A.反抗封建专制与建立君主立宪的统一B.批判传统与全面引进西方文化的统一C.发展资本主义与建立民主共和的统一D.反抗西方侵略与学习西方文化的

43、统一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D解析 结合所学可知:19世纪40年代、60年代和90年代的中国从古代到近代的变革分别为“师夷长技以制夷”运动、洋务运动和戊戌变法。这三次运动均倡导通过向西方学习来寻求强国御侮之道,故应选D项。前两场运动均由地主阶级发动,主张学习西方先进的军事与科技来抵御外来侵略,更好地维护封建统治。故A项中“反抗封建专制”、B项中“全面引进西方文化”、C项中“发展资本主义”的说法错误。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8.(2013北京)秦汉以来儒家思想不断发展。下列属于吸收外来文化因素、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是()春秋繁露四书章句集注儒林外史孔子改制考A.B.C.D.新课标

44、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B解析 本题考查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的发展。春秋繁露是汉代学者董仲舒的代表作,主要是吸收阴阳家、道家、法家思想,改造儒学的产物;儒林外史是明清时期的小说,不是阐释儒家思想的著作。故选B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9.(2013江苏)一位学者评价说:“当时知识分子不但没有全盘反传统,而且使不少被尘封或淹没了的传统重现光芒。例如,不登大雅之堂的白话小说,成了中国文学史的重要内容;作为传统文化的民间文学,第一次真正进入了大学的学术殿堂。”这一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A.反对旧道德崇尚现代文化B.混淆了先进与落后的界限C.充分肯定了文言文的价值D.存在对旧文化的传承与

45、创新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D解析 传统观点认为新文化运动对旧文化全盘否定,本则材料却指出白话小说和民间文学得到发扬光大,体现出新文化运动一定程度上传承和创新了旧文化。故选D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10.(2013海南)从鸦片战争到新文化运动,中国人向西方学习经历了曲折的历程。整个过程体现了近代中国()A.学习西方就是对封建制度的不断否定B.学习西方是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C.内忧外患交织促进了学习西方的深化D.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主要目的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答案 C解析 题干以中国近代学习西方为情境,要求学生正确认知学习西方过程反映的规律。根据所学知识,A项不能全面体现学习西方的发展过程,在学习西方之初不存在否定封建制度的问题,到了后期则超出了否定封建制度的范畴;B项表述不全面,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动力在于中国经济发展的客观要求,而中国学习西方还有更丰富的内容如追求民主等,B项不能体现学习西方的整个过程;C项反映了中国学习西方从器物到制度再到思想的深化过程,是正确的;发展资本主义是学习西方的结果而不是目的,D项错误。故选C项。新课标历史高三总复习高考调研 请做:题组层级快练(三十一)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园

网站客服QQ:123456
免费在线备课命题出卷组卷网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京ICP备12026657号-3